前天,pidan x 新世相 x毕赣发布了这支由毕赣导演拍摄的品牌首部短片,喜欢。
从露出剧照时候就开始期待,看到成片后也果真不失所望。
首先其在观感上就非常引人入胜,别出心裁,伴随着一只猫咪的探索,展开了一段浪漫奇幻的旅程。
人类之所以需要猫,是因为它能将你我独处时容易堕入的悲伤情绪凝固在平静之美中,于是在这部短片里,可以看到自然,看到寻找,看到爱。
当然看完短片后最值得称赞的还是毕赣导演在镜头视觉运用上的精心设计,就像毕赣写给电影的一封情书。
影片最让人着迷的是这个如梦如幻的故事,它像一位游走在山川陡峭间的诗人,也像沉溺在梦里看不清面庞的记忆。
去寻找爱,去发现爱,又去越过属于爱的樊篱,在浩如烟海的尘世间,体味属于心灵上的共振。
短片从头到尾都被一种带着迷惘的奇幻色彩所包裹,而待烟雾散去之后,留下的却又是静谧的平和温暖,要构建出这样的视觉奇观自也离不开摄制团队的精心设计,火车、舞台、魔法,无数奇妙思索的时刻,无数大开眼界的时刻,所有的一切,最终都只是为了,在送给你一朵小花的那一刻而绽放。
这是,来自毕赣赋予的浪漫。
如童话般梦幻的除了故事还有阵容,谭卓x陈永忠x声音李丹枫x摄影黎佳能x惘闻乐队配乐,这样的阵容同时出现在一起所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真是回味无穷。
谭卓的表现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整个制作几乎是《地球最后的夜晚》幕后班底。
所以这也注定了这是一部非常强烈的具有毕赣风格形式的短片,就算只听声音,熟悉毕赣的影迷也会知道,一定是他来了。
破碎的太阳:迷失的法身。
黑猫:求索生命意义的每个人。
黑有自闭缺爱的意思,猫有精致聪明的意思。
象征现代人的心灵状态。
稻草人:是黑猫的师父,指引了黑猫求索之路,稻草人传了法脉,就浴火涅槃了,黑猫继承师父的衣钵。
然后黑猫开始了求道的旅程。
参考罗大佑歌曲《稻草人》,歌词是稻草人的前传,毕赣喜欢这些。
机器人:象征现时代科技文明,像我们被手机电脑控制,沉迷其中,奄奄一息。
科技解决不了心灵问题。
机器人家的窗户,是教堂的窗户,暗示西方文明的不究竟。
机器人家的塑料布,象征隔膜。
苦丁糖:佛教四谛里的苦谛。
有人觉得生活还挺好,有苦有酸甜,这样的人不能求道,这样的人认识不到,酸甜背后还是个苦,黑猫就觉得,这糖只有苦。
孤儿院:沉沦人间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孤儿。
镜子:镜面折射的阳光,救活了可怜的机器人,阳光是爱的光芒。
你好,再见:人生就是你好再见,不断的相逢,又不断的告别,其实从来都是你自己一个人,什么都无法持久,这滋味苦。
索道:追问的路,像登山,“数里入云峰”。
健忘女人:无始劫来的我们,在轮回里生死死生,要忘记的事情,已经想不起来了,却还在继续吃着,忘记的面条。
每个人都想从过去的自己里,走出来,却怎么也出不来。
这一段提出佛教的第二谛,集谛。
就是为什么苦丁糖这么苦,这里毕赣给了几个原因,都来自佛理。
火车司机:主掌命运的十二因缘。
黑猫的眼睛:信仰,点燃心灯,黑猫和尚的法布施。
火车:命运,按既定轨道行驶的命运之列车。
信里的第一个诗:毕赣对集谛的又一个诠释,一切都是现象的存在,没有因果,没有为什么。
生命是生命本身,生命以外别无意义。
(……天气状况,污染,悬浮颗粒物……)信里的第二个诗:这是一个幻化的世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没有实在的事物。
(一朵花加另一朵花……)信里的第三个诗:爱是生命的终极意义。
(太阳光芒里有爱这首),但是黑猫并不认可,也就是毕赣不认可。
感情这些事,对求道的黑猫来说,太小儿科了。
为情所困的女人,死路一条。
残损的门:参考胡德夫《最最遥远的路》:你须遍扣每一扇门,才能找到自己的门。
魔鬼:魔鬼是一个已经拥有了,他想要的一切的人,欲望满足的人。
魔鬼很大,很膨胀,但是魔鬼也不开心,很无聊,很无奈。
《路边野餐》里的陈升,可能最后拥有了他的卫卫(尘世幸福),看在这里,他又成了无聊的魔鬼。
灵魂音符:这里提出第三谛,灭谛。
知道了生命的苦,是怎么来的,知道了就过去了,过去就是消灭了。
人生就这么回事,你眷恋不舍的一切,都将变成苦。
所以,黑猫把他的一切(尘世价值),都跟魔鬼去交换真理了,黑猫什么也不要,了无牵挂。
泥球:然后换来了一个泥球。
这球就是个“无所得”,意出《心经》,泥球啥也不是,空无一物,黑猫已经啥也没有了,灭谛。
魔鬼的舞台:人生的舞台,人生一场戏,你是演员。
小女孩:生命中最宝贵的事物,这个事物,黑猫失去了,是黑猫寻找觉悟之路的最初契机。
凡心不死,道心不生。
死老鼠礼物:黑猫的自以为是的爱,压迫感的关怀和爱,导致黑猫被遗弃。
泥球幼苗:四谛里的道谛,黑猫一无所有,以无所得故,得阿搙多罗三藐三菩提。
黑猫已经明心见性了,这小花,也是太阳之花,也是法身之花,佛性之花。
上立交桥的小女孩:做作的语气,有化妆,里面有礼貌规范,小女孩社会化了,代表已经不是黑猫眼睛里的小女孩了,一切都在变化着。
风中飘荡的帽子:黑猫告别了小女孩,圆满的经历这场情劫,继续他的修行之路,追随稻草人之路,也是毕赣的自况。
不不不,这次毕老师来不及模仿塔可夫斯基,毕竟篇幅太短。
聪明的毕老师在日本的奇幻片里找到了借力的因素。
火烧稻草人和怪诞风,一大团妖异粉色艳丽色调。
有可能模仿的是寺山修司。
其实模仿没有错,但是模仿到只剩下外壳的拼凑,没有完整的意识世界来主导,没有核心思想原动力与核心的人生主题作为探索,会变成山寨汽车。
毕老师很聪明,头脑很好使。
他非常懂得如何在这片土地里脱颖而出——模仿经典时期电影大师,来点地方风情。
可惜这几部作品来看,毕老师并不是艺术家。
他有很好的头脑,一点才华,没有心肠。
他是很聪明的电影人,虽然功利,也还是做出了一点点风格。
再说回短片吧,毕老师通篇都是旁白,明明电影就是用画面说故事的,非要通过这些差点意思的旁白。
其实,毕老师的文学造诣并不怎样。
太聪明了就着相了。
也许是地球最后的夜晚让毕老师意识到,还是老路子更好,所以他又回到了原生艺术模仿上。
可怕的是,毕老师其实没有表达的欲望了。
职业身份名利诱惑着他这么做而已。
毕老师其实未必热爱艺术这件事。
因为他越来越不纯粹,他没有在探索潜意识里的东西,说装b点他没有关注宇宙的问题。
就日本奇幻片代表人物而言,比如寺山修司,一辈子都在探索母亲这个形象的化身如何撕裂自己的内心。
此外,塔神也一样,一辈子都在母亲与童年的飘忽不定里挣扎。
但是毕老师没有这些东西。
他更加不是阿巴斯那样的艺术家。
毕老师醉心的是个人小情绪和虚有的才华这件虚名。
毕老师很聪明,他用这些大师的壳拉升原创不足的问题。
片尾那朵小花…真的,毕老师,不是所有人拍的淡淡小花都可以拉升爱这个主题。
阿巴斯很懂爱,懂纯真,所以他伟大之处是价值观,而不是一朵小花而已。
毕老师的确比平庸创作者走出了一小步,却满足于那一小步。
转自朋友圈沫沫:我感受到的是:猫咪在和我们共处时,在努力用心理解和感受我们[爱心][苦涩]具体是:一开始黑猫遇到了稻草人,穿上了衣服扮成了人的样子,这是外化的“接近人”的努力;后来吃了甜酸苦 的苦丁糖,但是因为猫咪没有甜的味觉,品尝不到甜,这里想说的是猫咪因为生理因素还是很难完整的理解人的感受;之后读了一封人类感情的信,但是猫咪只能作为信使,它看不懂写了什么,也是难以理解人的感情;再后来说到了黑猫以前的主人,小女孩,它用死鸟和死老鼠作为礼物送给女孩,却被误解是邪恶的行为被冷漠,黑猫离开了女孩,试图理解女孩的感受,于是从魔鬼那里弄到了泥土,种出了小花送给女孩,这是它学习到的人类能喜欢的礼物。
这里面让我感受到感动和伤感的是,猫咪其实因为自己的种种局限性,一直都无法真的理解我们的感受,但是它们真的在努力接纳我们感受我们,让我们拥有陪伴的满足。
想到了请回答1988的一句话:喜欢一个人,不是喜欢他的体温,而是努力接近他的体温。
优秀且有意思的艺术广告短片。
能制造苦丁糖的机器人沉睡在孩子离去的废弃孤儿院,黑猫通过打碎玻璃反射太阳光给机器人充电;失去了家庭的女人靠每天吃常忘面消减悲伤,最后只记得承载着炽热爱意的信来自一位火车司机,黑猫把自己的一只眼睛变为抚慰女人的灯:“猫能把你我独处时容易堕入悲伤的情绪,凝固在平静之美中”;离开家掌握了真正魔法的魔术师成了孤独的魔鬼,要求黑猫献出灵魂的音符。
黑猫因对甜味不敏感只尝得到酸楚和苦涩,无法理解人类语言传达的爱意,不确定魔鬼对于故土的思念是否是最珍贵的东西。
对每个个体而言,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都不同,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也不同,你觉得某个人不爱你或许只是对方没有按你想要的方式爱你。
黑猫不言说为给女孩最珍贵的生日礼物他失去了眼睛和灵魂,也不道明其实他早已将自己认为最珍贵的礼物送出,保留在太阳核心中的爱维系着太阳系,错位之爱,破碎之心,“爱是想触碰又收回的手”,“你好,再见”,这便是我们故事的开始和结束,我们错过和别离,你不知道我有多爱你。
猫给了他主人珍贵的东西,一条蛇、一只老鼠、一只鸟。
主人不喜欢他。
他于是问稻草人,然后开始寻找。
三个怪人的珍贵的东西,猫无法理解。
就像猫给主人的东西一样。
怪人是猫的镜像,如里面出现的很多镜子所示。
他寻找的路上,只尝到了酸和苦涩,失去了可以抚慰心灵的眼镜(情感)。
最后失去了灵魂的音符,就像失去灵魂和快乐的魔术师一样,他最珍贵的东西是一团土,一团虚无。
但是猫剩下了最后的温度,藏在帽子里。
帽子里的小草是他的心,他的太阳,把心给了她,帽子就随风飘走到没有尽头的路,就像稻草人飘到没有尽头的天空里。
6.6分是极大的低估,《破碎太阳之心》是我看过最好的广告短片。
花式运镜、语焉不详的诗歌、绝叫的造景,毕赣替我造了一个梦。
有关人类的爱的部分已经有太多人说过太多了,我想说说关于猫。
猫不懂人类,于是尝不出苦丁糖的滋味,看不懂人类写的情诗,猫以猫的方式将猫认为最美好的东西献给人类,这个设定简直太贴近生活了。
人类也很难理解猫,我还看过很多人趣论“猫知道自己是猫吗”。
人类和猫互不理解但又互相简单爱着,泥土里开出的小花并不常有,所以显得格外珍贵,就像那些猫似乎在和人眼神对话的瞬间。
看完短片后,养猫的人或许会更爱他的猫,没有养猫的人会更爱身边的人。
昨晚在豆瓣看到这样一句话,“喜欢一个人,不是喜欢他的体温,而是努力接近他的体温。
”人和人,人和猫,本质上也没什么不同。
很喜欢毕赣又夹带私货写的小诗,凭记忆回溯一下:我写这封信的时候心脏是热的,就像我每次想你时那样。
孩子们还在密度蓝里游玩,以后我会教他们算术:一朵花加一朵花是一朵喇叭花,一只甲壳虫减一只甲壳虫是一只毛毛虫。
人类的爱,保存在太阳的核心之中,维持着太阳系。
一般吧,没啥意思,可能太老了片子,可看可不看吧,没啥太大意思呀,虽然是大导,但是内容不行也没用呀,影片画面感还可以吧,但是也没有什么冲击感,反正总体来说能对付看,没有啥艺术价值。
😃😃😃😃😃😃😃😃😃探索生命的意义,内容框架很大,但是感觉也没写那么细,给人感觉难以理解,精神层面不够,理想话的太严重其实想看几个冷门,有啥好的豆友们可以推荐一下哈
怪人之爱,匮乏者之爱1《破碎太阳之心》前序有一个署名“pidan”,一开始以为“pidan”(皮蛋)是一只猫的名字,看到最后才发现这是品牌名(着实隐晦)。
一只黑猫,一只流浪猫,一只被小女孩收养过的猫。
一只一心想要把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找来,送给小女孩的猫。
但它所以为的最珍贵的东西,很可能不被喜欢,不被接受。
连带着它,也被讨厌了,喜欢变得淡薄了,于是它离开了。
重新成为一只流浪猫,一只“没有朋友,也没有家,更没有什么要做的事情”的猫。
它在旷野上游荡,遇到了一个稻草人,稻草人希望小黑猫用火焰把自己点燃,这样,它就可以“去天空看望自己飞翔的朋友了”。
在天空飞翔的朋友,必定是稻草人最珍视的事物,所以,它才甘愿燃烧“肉身”,变成烟灰,变成魂魄,去天空之上和它相会。
小黑猫受到启发,就问稻草人,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稻草人说,曾经有三个人,三个怪人,拥有过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小黑猫穿上了稻草人的破衣服,戴上稻草人的破帽子,装扮成一个怪人的样子,去找那三个人,看看他们最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一个孤儿院里,会做苦丁糖的机器人;一个每天都吃一种叫常忘面的面条,想要忘记失去爱人的痛苦的女人;一个变成魔鬼的喜剧魔术师,他不愿只是会变魔术,而要学会真正的魔法,于是住进了魔鬼的屋子,变成了魔鬼。
小黑猫穿着古怪的衣服帽子,磕磕绊绊地走过原野,走进城市,坐着火车,去找这三个怪人。
想要知道,最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有些经验,对它是有用的,有些经验,对它是没用的。
但它最后知道了, 对自己最珍贵的人和事是什么。
甘愿付出灵魂,也要去换的东西。
“记忆如此之美,值得灵魂为之粉身碎骨。
”张悦然说。
2 十四分钟的短片,其实是一个童话,一个寓言,一首支离破碎的歌,一个指东打西,顾左言右,言不及义,用古怪和飘忽,用假装的残忍和黑暗,掩饰着真正想法的故事。
黑猫不是猫,可能是一切怪人,是曾经获得短暂眷顾的流浪儿,是想要重新获得温暖和拥抱,却无计可施的人,是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流畅地言说自己,明确地展示自己心的形状,让自己免于被误解、被疏远的人。
所以它穿着稻草人的破衣服,戴着破帽子,像一个孩子,一个小怪物,或者,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符号,一句话,一点心思,一缕诗魂,如此脆弱,如此稀薄,所以如此容易被扭曲和误解。
它到处去寻找最珍贵的东西,或者说,最准确的表达,最顺畅的发言,最光明的宠爱,或者最不容易被扭曲的,最恒久的自我。
但它找不到,到处都是怪人,到处都是孤独的人,被遗忘的人,飘零的人,畸零的人,住在火车上的人,住在魔鬼聚集地的人。
每个人都如此稀薄,如此匮乏,如此脆弱,只有一个苦丁糖,一碗面,一个大泥球,一朵小雏菊,朝不保夕,自身难保,他们最珍贵的东西,恐怕也不是那么金灿灿,不是金山银山。
但这脆弱的、稀薄的拥有,却又如此扣人心弦,如此让人念念不忘,也如此强大,因为那就是所有。
就像《圣经》里的穷寡妇,只有两个小钱,耶稣却觉得她的奉献比众人更多,“因为寡妇的奉献是把一切养生的都摆上;而一些财主的奉献是把有余的给神”。
在匮乏中去爱,在匮乏中匀出爱去爱。
在自身的稀薄之中,拿出最浓厚的,最热烈的,最丰富的,全部的爱去爱。
这种爱,比世俗意义上的“多”还多,因为它是全部。
全部的灵魂,全部的肉身,尽管,它凝聚成的,就是烂泥巴里的一朵小花。
3这些匮乏者,在俗世人间里,还有一个名字,叫怪人。
就是小黑猫、机器人、吃面者,和前魔术师那样的怪人,他们病病歪歪,走路磕磕绊绊,说话结结巴巴,奉献给你的,很可能是泥巴、尸体、老鼠和蛇。
但那是他们自以为最珍贵的东西。
我在这世界上,看见过很多怪人,他们就是这样,七零八落地活着,病病歪歪地撑着一条命,不西装革履,不义正辞严,不光明,不正大,不够堂皇,不够成功,甚至可能是成功的反面,拥有所有成功者唯恐避之不及的因素。
我自己,也是这样一个怪人。
我曾经抗拒成为一个怪人,也自以为自己不是怪人,一心要朝着光明的路上走,正大的路上走,要白领,要职场,要秩序井然,要有边界感。
但后来我发现,我是一个无可辩驳的怪人,甚至,因为我拒绝成为怪人,显得更古怪了。
我于是就怪回去了。
穿上稻草人的衣服,戴上破帽子,病病歪歪地坐在火车上,有车窗的位置,车窗是我给自己争取的唯一一点福利。
透过车窗,我看见成千上万个怪人,成千上万件破衣服和破帽子,成千上万个小黑猫、机器人、吃面者、魔术师。
这些怪人能拿出全部,而成功者不能。
这些怪人之爱聚集起来,可能就是太阳的核心。
太阳,很可能不是科学的,唯物的,不能得到物理的解释,它可能就是用无数这样稀薄的、匮乏的爱,汇集成的一个反应堆,它如此盛大,如此炽热,但它的核心,就是这样一份匮乏者的众筹和供养。
因为产自匮乏,所以格外强烈。
反过来,又照耀万物。
4 《破碎太阳之心》的导演是毕赣。
所以,这部短片里,有我们熟悉的毕赣元素,荒原,被遗忘的房子,怪里怪气的人,贵州话,还有毕赣的姑父陈永忠。
还有“失去”,这个毕赣目前的每一部作品里,都会出现的东西。
《路边野餐》讲述着“失去”,《地球上最后的夜晚》大张旗鼓地讲述着“失去”,以及“失去”如何塑造了我们的记忆,我们的命运,和我们的梦境。
这是一个影像和意境都并不用力的短片,悲哀很淡,像是不能声张,离别很淡,似乎命中注定,甚至连死亡、告别、失去都很淡,所有人留下的是一个画中人一样的姿态。
痛苦可能太重了,或者成了习惯,所以轻描淡写,笼罩在字里行间的,只是哀愁,柔软的,逆来顺受的。
最后,期待或许出现了,照旧很淡,淡到让人不敢确认。
那朵小花,只是在信和不信之间,在喜悦和怀疑之间,在淡淡的微光中,顿了一顿,没有追问,也不等待答案。
因为,破碎的太阳之心,是要重新回到它的炉膛里去的。
这部短片是爱的纪念册,是赤子之心的留影,保留了我们对世界的一丝惊喜,一丝大惑不解,还有一丝小小的伤感,这伤感与衣服上的毛球、没被选择的围巾、遥控器上的小绿灯有关,是另一种形式的小确幸。
对于试图训练有素、秩序井然的我们来说,《破碎的太阳之心》是一次轻微的脱轨,像在CBD等人的某个下午,低下头,忽然发现,严丝合缝的人行道砖中间,有小小的蚂蚁在兢兢业业地爬,而我们的影子刚好笼罩到它,那么一刹那,世界变慢了,变得乌云密布。
而乌云胜过烈日灼身。
看了毕赣目前的所有作品,我想,他其实也是一个怪人。
所以会用匮乏的方式去拍电影,拍一些匮乏的人,匮乏的小镇。
而这匮乏,激起的却是无尽的愁绪,无尽的思恋,和无尽的爱。
稻草人就像一生都在寻找所谓的自由的,也许只有死亡的时候才能真正的自由,机器人孤独太久能做出最好的的糖果可品尝不到味道,但是孤儿院的孩子能,我们越来约麻木,怎么对的起自己的儿时的那个小朋友,小时候都是他们保护我们,现在黑暗的我们,该保护它们给他们光,记得童真。
女人代表我们不管男人女人都爱过人,都在里面感受过甜蜜与不开心,记得美好的,遗忘掉不好的,或者吸取一些让自己更好的东西,魔术师就好比事业与生活,别忘了还有生活,那团泥土就好比和自己和所爱的的人散步,最后也这些都不那么重要了随风而去,你好,再见,很喜欢再见这个次希望再次遇见,和一种再也不见。
梦幻曲一出来就哭了……一朵花+一朵花=喇叭花(命名的放大) 一只甲壳虫-一只甲壳虫=毛毛虫(生命的凝缩)
《破碎太阳之心》——一部可以持续把老塔能致敬复活的电影,那只猫就是我,就是我们中的一个,正如我有时爬山一样,能够使我暂时忘却繁复的人世,看到植物、动物总是特别的亲近。
所以Pidan到底是什么品牌………趣味这种东西,放长久了会失水而无风味吧……
作为广告片看可以了,也不知道都在虚妄地期待什么。不管怎样对于毕赣的片子还是期待的(诗集就憋再出了,真的)。
毕赣可能是国内一流的视觉工作者 但是仅限于视觉工作者 文化方面大概是中学生水平 诗歌那些更是不能当真 这台词写的还不如郭敬明 就敢去模仿王家卫 要知道王家卫是真正的文人 跟村上春树 古龙 刘以鬯一个水平的
简介说:“这是一只黑猫的奇幻旅程,一个关于爱的童话故事,探讨何为爱,以及如何获得爱。”;我的评价是:夸张了。
广告短片里面算是非常有质感的作者作品了,整体上拥有许多美妙令人触动的形象瞬间,毕赣给我的感觉是在视觉上一直在追求新的事情,在短片中也看到了许多迷影致敬,整体还是挺满足的。但毕赣这种需要留白的导演,在短时间的限制中无法达到一定程度的美学体现和情感沉淀,稍有遗憾,但这仍然是一个动人纯净的故事
影片把老塔、大卫林奇、卡拉克斯等名导特色糅合到一起,就像猫猫稻草人一样,变成了“缝合怪”。曾经可取的诗念白,现在像小朋友听完童话故事以后的阐述,没有逻辑(也许有),语义暧昧,只有一个一个词的意象往外蹦,也许表达了爱,但毫无灵魂。
还是毕赣的风格,逼格拉满,不知所云(非贬义)。作为短片作品本身没问题,不过作为一支宠物用品广告(包装成“新世相品牌短片”),大部分人看完都不知道它是个广告/不知道是个啥广告,金主乐意就行吧。(广告还入围戛纳了,毕赣可以哈哈
路边野餐之后 所有人都想看到更多的灵气 属于毕赣的轻盈 而不是更多的塔可夫斯基 既然还是品牌合作 那也有必要说一下这个“假洋牌”让我从始至终对影像本身有一种膈应 不应该但是没办法
《破碎太阳之心》她说,需要三支烟,人类才能看完,破碎的太阳的心。我说一支就够了,如果算上太阳燃烧时做过的最野望的梦之后,心里依然有爱的话,那就是1.5支。好在,瀑布倒挂,烟雾和阳光,催化于猫的视网膜和他那羞怯的魔法里,便从稻草人的帽子下面长出一朵花。那是甲壳虫的呓语,或是向日葵做过的春梦。花,真好看吶,这朵花,小小的,真好看啊~她塞满了你苦丁糖般的未来,送给你,或者你的下一代。
困死了
its brutal out here 感觉我只能拍出比这低级一万倍的东西只配得到比它低四到五分的产物,not today,毕赣,not today
一朵花➕一朵花=一朵喇叭花
好奇怎么让黑猫跟着镜头走这么长一段路的。声音指导有意思。但是配乐没有创意,用舒曼梦幻曲已经快跟用贝九一样极易引发不相关联想了。
打五分的原因有五个。第一个原因毕赣是贵州人。第二个原因,他选了我从小到大出生的地方作为取景地拍摄到了整个贵州工业的缩影。第三个他拍摄到的这个场景,是我最喜欢的最熟悉的最亲切的火车铁路。第四个他拍的片文艺 第五个我太爱他了。
在毕赣的影像时空里,始终围绕着记忆、告别、遗忘与爱,这一部里还有生命的魔法。黔东南的湿气自始至终都是他画面里的悬浮颗粒,另外的魅力还在于总是运用最原始的科幻,表达最超前的意识。我家那位说,在他们贵州,肠旺面的寓意是“常旺”(“常忘”)。我吃过那一种面,汤底浑厚得够你饱足一整天,口味浓郁得过了好久都忘不了。
除了太阳高度今晚的写作还取决于天气状况、污染、悬浮颗粒物孩子们睡得很好孩子们还在密度蓝里游玩以后我会教他们算术一朵花加上一朵花等于一朵喇叭花一只甲壳虫减去一只甲壳虫等于一条毛毛虫我写作的时候心脏是热的和想你的时候一样所以我想人类的爱肯定保存在太阳的核心之中用来维持着太阳系
美丽的诗
一朵花加上一朵花等于一朵喇叭花,一只甲壳虫减去一只甲壳虫等于一条毛毛虫,一个塔可夫斯基加上一个王家卫加上一个大卫林奇加上阿彼察邦加上贝拉塔尔等于赣B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