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
As Mil e Uma Noites: Volume 1,一千零一夜I:不安之人(台),Les Mille et Une Nuits,Arabian Nights – Volume 1: The Restless One
导演:米格尔·戈麦斯
主演:克里斯塔·法亚特,米格尔·戈麦斯,罗基里奥·萨莫拉,卡里托·科塔,路易莎·克鲁兹,奇科查帕斯,玛丽亚·吕埃夫,布鲁诺·布拉沃,迪纳特·布兰科,阿梅瑞科·
类型:电影地区:葡萄牙,法国,德国,瑞士语言:英语,德语,葡萄牙语,法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5
简介:深受国际影坛瞩目的葡萄牙导演米格尔戈麦斯,继享誉国际的《金色八月天》、《禁恋》后,以长达383分钟的新作《一千零一夜》三部曲,呈现当代葡萄牙的众生相。首部曲《一千零一夜I:不安之人》以天方夜谭中诉说故事的皇后雪哈拉莎德展开,藉由三段故事描绘富人、穷人、强者、鲁蛇、小偷和诚实的人,如何在金融风暴下存活下来。米格尔戈..详细 >
>
哪里像Jodorowsky根本没有可比性嘛。自恋程度倒是不相上下。。从第一分钟就开始宣誓。我这片儿要参展要拿奖。没有任何影像或情感的integrity和真诚度可言。近年来这种打着冷幽默黑色喜剧标签玩形式的欧洲电影。真是受够了。
火车不给力错失《壮游》,这便成了接触戈麦斯导演的第一部,很随性也很即兴,不拘泥于章法,也会想一些招来解构,可能受阿巴斯文德斯影响较大。
9#确实做到了风格迥异又新颖,现实与超现实两个极端自如切换,文本又不抽象。像是冷静版的拉杜裘德。
2024.9.30 重看。愈发觉得精彩,每个故事构成一个完美结构的同时留下了无数个出口。难道不是正好补齐了潘佩罗的缺口吗?疯狂的故事讲述方式➕无数的微观政治节段。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对隐喻接受,也不是对隐喻的拒斥,而是质疑与困惑。胡蜂与造船厂工人的故事如何连接?是单纯地并置指向索影式解读,抑或转向戈达尔的想象/现实之间的正反打?至少戈麦斯给出的答案是后者,但他同时质疑二者之间的链接,这种自我怀疑到了如此的不可承受的地步以至于导演需要自身逃逸至画面之外。第1部因此是一本mode d'emploi,可惜的是第三个故事中的各个元素堆叠得太多了。PS非常好奇影片中的演员是否就是真实的工人与民众?
这大哥的作品实在思维太跳跃了,看着很容易走神…
这部电影的神奇之处在于,枯燥无聊的日常纪实场景却配上了深沉悲悯的旁白和音乐,一个个强行超越现实却无法摆脱雕琢的无聊故事。大导演是不可能不会拍电影的,最后20分钟的故事就精彩很多。也许是想在结构上做全新尝试,去拍摄一部纪实又超越现实的电影,想捕捉葡萄牙一年经济萧条对人们的影响,又想给出很多警示和哲理,想表现的太多了,全套在一个叫一千零一夜的盒子里,真繁杂,真苦涩,真无聊!
旁白的文学性太弱太弱,不巧电影全是通过这样枯燥的语句和段落链接,电影形式的创新约等于空中楼阁,有一些文化隔阂(但总感觉问题不在此,因为同类型的潘佩罗小组拍的好很多)。第二个故事还不错。
经典是经典,解构未必是好解构。
9.30
我从来不否认电影艺术的存在,可是,绝大多数看电影的都不是搞电影艺术的,多数是为了图个开心,曲高和寡并非电影的成功之道。看了三十来分钟,看不出什么路道,感觉就像一团乱麻,真的无法硬把自己往高雅的电影艺术殿堂里拽,欣赏不来,果断弃剧!
《一千零一夜》松散的架构使得戈麦斯可以随心所以地耍起声画的游戏,把现实主义与神话叙事任意交叉。但各个故事之间的风格大相径庭,缺少一种由结构而支撑的语境,好让人明白为什么要在特定地方使用特定的电影技巧,加之这三个故事本身都不算出色,换做我是波斯国王,早就把山鲁佐德咔嚓了,让人更加觉得这一切的小聪明感。倘若把电影拆开成一部迷你剧,反而更能传递出巴尔扎克式的精神来。
好看~开篇惊艳,直至形式的引入。用生活讲故事比《萨拉戈萨手稿》有趣多啦。另有现实的社会问题
还好
底层的珍珠
葡萄牙当代讽刺寓言
#中国电影资料馆#终于爱上戈麦斯了,他真的是在很认真地玩抽象,绝不简单的故事趣味解构葡萄牙那几年间的社会生态,用以真实为基底,在电影世界中进行《一千零一夜》式的巧妙嵌套,强调讲故事于聆听者的强烈效应,魅力单向递增,第一段关于"勃起"的政客笑话值得怒敲五星,接下来滑向当代内容的音乐性、戏剧性,用"火星文"致敬戈达尔,及阿伦·雷乃《我爱你,我爱你》式软设定的引入,迎来一部分故事与社会现实的落点,非常稳的多种形式、技术演绎,好玩极了
配上这个剧情的葡萄牙语简直是催眠利器
几个故事的构思总觉得形式有余,趣味性不足。
映后问导演是不是性压抑的男的应该觉得自己很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