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风光,驼客豪情……用生命捍卫诚信尊严和规矩,情节很精彩。
胜过那些流量明星和钱堆出来的所谓巨制大片,三位主演表演都很精彩,女主角,西北女娃子的野性和敢恨敢爱,泼辣温柔又,那眼神太到位了。
男主角,蛮匪之气,又不失善良,在残酷中成熟。
师傅演员演技娴熟,尺度拿捏,人物感情等传神到位,民歌也好听呢,用心佳作
大漠,胡杨,骆驼,实实在在的西部,朴实诚信的骆驼客,给越来越多的国产脑残片上了结结实实的一课。
有时候不需要那么华丽的装束,花哨的动作,匪夷所思的剧情。
一味的模仿别人只会迷失了自己,到最后还把自己的原汁原味丢的无影无踪。
不要总是说国产片在好莱坞大片面前一无是处。
骆驼客,简简单单的剧情,豪爽朴实的人,却能征服很多人的眼球。
个人感觉导演无时不在流露出来一种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即使搭上人命,也要把货送到。
就因为这以血祭奠的誓言,才使得千百年来骆驼客的生生不息。
影片不仅营造出了悲怆苍凉的西部大地,更由衷的赞美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以及那千百年来始终不曾抛弃的诚信。
在我们一味追求新鲜的外国电影时,是不是要思考一下回归本性。
附:本片绝对属于名不见经传但是很好的电影,个人认为豆瓣上的剧情简介很狗血,各种用一些虽然称不上夸大但是很不适合这部片子风格的字眼(诸如身怀绝技、古老神秘、疯狂追杀、意乱情迷等等一些被用烂了的字眼),以至于我看完简介后本想放弃这部电影,以为这又是一部很傻X的脑残片,但是看完一部分人的影评才意识到这是一部好电影。
不知各位朋友有木有这想法。
骆驼客性情豪迈,彪悍,并且始终恪守着属于他们的信条。
整部电影感情上收放自如,真挚感人;场景上既有大漠的苍茫,亦不缺乏胡杨林的唯美。
细节上从制弓烙饼到饮驼喂马让人感觉当年骆驼客的生活也大抵如此,丝毫没有矫揉造作。
但是,但是,白老板你干嘛呢,什么装备一个连什么的,把八路也给弄出来了,一下子感觉就好像一个彪形大汉被裹了小脚,不装B似的向党靠拢一下会死呀,就他妈两分钟把一部电影都给弄坏了
我对大西北一直有种别样的情怀,大概是苍凉的辽阔感,大概是人未到心已远的未知感。
这是一部讲述西北认真严肃的电影,我希望你们能看到。
“在西域有一群身怀绝技的人,他们从事着古老而神秘的职业,用骆驼护送货物辗转各地,被称为骆驼客”应该说是情怀,这是一部很有情怀的电影,虽然最后的强行主旋律有点出戏,但是不能掩盖电影本身,中规中矩,情怀动人的朴素它是我心中理想的西部片,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立体的人物。
旷古辽阔,大漠孤烟
从匕首到弓箭,韩国人在冷兵器电影的水平上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韩国人的代表作,大叔:玩匕首,用手枪如何打碎防弹玻璃,打车轮让汽车爆胎失去控制.这些都是韩国人的原创,实际,有效,甚至惊艳.弓,拍的也很精彩.再看看中国的冷兵器片,关云长,从马上变成了马下,从1米9变成了1米6,从智勇双全的统帅变成了草莽村夫.那大刀刷的真是耍大刀,照搬京剧里面的,形而上学,毫无实战价值,也不好看. 中国编剧都是胡编不懂兵器,编不出精彩的段子,导演指导不出冷热兵器的战术,摄影更拍不出新颖的视角,后期做不成震撼的特效! 编剧导演们射过箭吗?打过枪吗?不从实战出发,射箭的还能躲子弹....汗啊,你有黑客帝国那两下子,还射箭干嘛,冲上去踢死枪手都来得及.
1.骆驼客喝水的时候,一个人中了毒,结果死了。
那是一条河,不是一潭死水,那边哈密府快枪队要放多少吨毒才能让一个人喝了几口水很快就死?
就算能做到,河里的鱼早就死光了,骆驼客一条死鱼都看不到?
2.哈密府快枪队有6个人,第一次抢劫的时候一开始就倒了2个,打完最后还有完整的6个人,怎么做到的?
3. 最后快枪队打到只剩一个人还在坚持,没有逃命,而且从头到尾从来没有逃跑的想法,这到底是怎样一种信念?
骆驼客还有一个逃的, 快枪队的信念从何而来?
只是为了钱,要钱不要命?
就算要钱不要命,那留一袋和田玉给他们干嘛,直接开干呀!
4.前面已经有一队骆驼客被抢了,八路军居然无动于衷,又叫戈师傅他们继续送,不怕继续被抢吗?
那么重要的军火你不派一堆人马护送?
如果不是戈红儿和佟二尕, 戈师傅全军覆没也保不住啊。
而且上次骆驼客被抢是有人跑出来的,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快枪队只有6个人,如果这都搞不定还怎么抗日?
这又不是一锤子买卖,搞不定快枪队以后再送物资,谁替你送?
给钱再多也没用啊。
就算一个指挥官想不到这点,整个领导层全都傻了吗?
这种涉及外交的重要军事物资肯定是最高领导层决定的,1941年我党最高领袖都在陕甘宁边区,真不知道是导演弄巧成拙了还是想故意这么拍的
很久没有豆瓣评论,包括一句话都没评,默默潜水,这部片是在回成都的车上看到的,非常DV的感觉,但胜在写实,美美看这一枪一箭挂,在想起主旋律万箭攒心都不死,这部片拍得太好了,虽然后面狗血,但是应景的不错,骆驼客也不清楚最后东西到底给谁,只是忠于诚信,看过民国时代的很多段子,这些朴实到极点的淳朴,除开还能在没有离开原住地的藏民身上看到,外面的社会,早已浮云,诚信,所谓商之根本,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然,不能免俗,领导最后一个死,比如火枪队长。
晚上熬夜看了个中国西部片《骆驼客》,CCTV6拍的,港真以前还不知道CCTV6自己拍了很多电影,大部分可能没法上院线,只能在自己频道来回播,除了这部《骆驼客》之前还在电视上看过其他类似的国产西部片,虽然比较粗糙,但很多也不失为一个好故事,《骆驼客》就是,我认为它是一部被忽视的优秀国产西部片,仅次于《双旗镇刀客》吧,比《无人区》那些强。
故事很简单,新疆东疆地区骆驼队师傅带队带货从迪化(乌鲁木齐)横穿沙漠的故事,直到影片结尾,才知道是给红军西路军运送药品和军火,这是有非常复杂的现实背景的,1930年代后的新疆,盛世才在苏联和国民党之间来回摇摆,一度跟苏联关系暧昧,所以也支持内地的红军,苏联支援红军的物资可以借道新疆;等苏联被德国攻击,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时候,盛世才估计苏联要完蛋,就投靠蒋介石,所以禁运苏联物资。
影片故事冲突就来自于此,地下党委托骆驼队送货,骆驼队老师傅使命必达,而盛世才一方哈密快枪队则是劫镖的反派,几场弓箭对火枪的场景虽然有点夸张但也是扣人心弦。
主要穿插了师傅女儿和收养的尕娃(之前了解过1930年代祸害新疆的甘肃土匪匪首马仲英就外号“尕司令”,因为他16岁就出来混了)从互生情愫到生死与共共赴天涯的故事(哦不对,最后好像都留在了我西路军),大西北的爱恋,满满的粗犷,这样的情节貌似在哪部电影看过?
好像就是多年前看的《双旗镇刀客》。
其实这个电影还可以拍得更史诗一点,西路军入疆的血泪史,什么时候能够上大荧幕,而不只是点到即止?
今天中午,一边吃着盒饭一边看完了这不影片,我对电影一直不狂热,很少有电影能让我再看一遍的欲望,恰恰是它!
它是我心中理想的西部片,西部片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不是帅哥美女的耍帅,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饱满的人物。
它的旷古辽阔,大漠孤烟,这是一种大美,震撼心灵的大美,西部片应该师承由古至今的死因四线的美,在这个土地上生长的人们又令人渴望的情感。
这部片子满足了我对于西部片的想象!
很好!
看完之后上豆瓣看影评,我就纳闷了为什么分数这么低,剧情,人物个性,场面都不错啊,个人觉得很好看。
总觉得外国电影比国产电影评分高很多,当然总体来讲国外好电影确实多,但是是否这也存在偏见呢,觉得很多人带着有色眼镜去看电影,甚至看外国电影,听过外国曲是所谓的高雅,有些人就是喜欢装B。
本来前面都不错,简单的故事、质朴的情感+新疆大漠风光风土人情,不疾不徐却滋味醇厚。就结尾太牵强了,非要说成骆驼客们前仆后继支持陕甘宁抗日。。。其实人家只是坚守镖局师傅的职业准则,谁给钱交运货物都会全心全力去干的啊。电影画面着实优美,加两星都不为过的;可惜为结尾,必须减掉一颗星。
13-11-1 当额济纳旗的胡杨林开始成为旅游新宠的时候 看看胡杨林真正应该有的味道 和骆驼客一样 坚忍 扎实! 片子也好看 故事简单清楚 小男主人公年龄再大一点就更帅了~
Archer VS sniper
无意间从CCTV6发现的影片,于是找来前几部来看,果然也没有失望,故事很好。很多新疆土话,还有关于新疆的一些历史。
还行哦
很有诚意的一部影片,演员名不见经传,但都演的不装逼,故事娓娓道来,中规中矩,借用一句影评“结实的像干馕”。最感动的是,听到了原汁原味的新疆话,很是怀念。
难得讲的不错的西部故事,我们自己的西部。
本来给3星的 最后突然冒出的主旋律着实倒胃口
just so so
要说啥,再捏内心深处
电影拍的好,但是这不是商业电影,看完了不会觉得爽,是文艺片
用生命诠释了"诚信"的意义
好久没有看过这么朴素的西部片和如此诚意的国产了。
电影频道播看的,还不错,有点西部片的味道
还不错。小姑娘嫁人扭捏那段挺喜欢的,哈哈哈
全片中主要角色的对白都是迪化昌吉一代的口音,选材独特。
朴素,画面类双旗镇刀客
最后射箭反攻那个镜头相当不错
一部很有情怀的电影,但这种情怀在电影行将结束居然出现八路军出现陕甘宁等字眼时,顿时变味了,遂扣一星。我想说,真没必要往这方面靠。
好看的西部片,实在不炫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