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强渡乌江之对岸

强渡乌江之对岸,强渡乌江,突破乌江

主演:张静东,谢兰,丁建钧,王奕盛,肖宗灵,胡家华,商秉驰,周波,韩振国,何峰,王挺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6

《强渡乌江之对岸》剧照

《强渡乌江之对岸》长篇影评

《强渡乌江之对岸》短评

外部环境的压力迫使父女靠近,面包车里则形成身体的斥力。摄影机与景物的距离构成人与世界的比例尺,居无定所的状态渗入每一口呼吸的空气,连同凝滞的情节被锁在镜头之中。

9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灰色的天空,沉默的父女,没有笑容的人们,真实的生活

13分钟前
  • nobody
  • 推荐

影片像是一个摄影集

18分钟前
  • OKei贴
  • 推荐

7.3 还真是大师式电影,摄影美轮美奂,文本语焉不详,缺乏讲故事的激情让观众难以进一步接近人物。

23分钟前
  • KID Y
  • 还行

胶片颜色好好看,女生好好看,到最后一幕猛地想起开头那句“这里的水不干净”…啊…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话少,喜欢。

26分钟前
  • OM0WO
  • 力荐

全程沉浸在俄罗斯悲凉又有点疯狂的长镜头里。

31分钟前
  • m2
  • 力荐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36分钟前
  • brandnew
  • 力荐

BJIFF 240425 党史馆

41分钟前
  • 推荐

头一回参加电影节,有点新奇。风格是安哲。

45分钟前
  • 小长芦钓鱼师
  • 还行

3.5

48分钟前
  • 橘子饼
  • 还行

#北影节 每个人都像蓄势待发的火山,又像露出水面百分之一的冰山,冷峻的侧颜配上隽永的留白,打开车门的时候都会北边的寒冷。配乐也很喜欢,加上风景真的会打动我。可以理解所有人,理解一些细微的情感变化,但没有带入和共情,所以扣一星。其他感受1.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大屏幕,这种艺术品2.我真的晕由远推进的镜头,摇晃、追随、固定机位都没问题,一看推进镜头就头晕……

53分钟前
  • Ricsweetky
  • 推荐

BJIFF 女儿很美,对俄罗斯又多了点了解

57分钟前
  • -
  • 还行

无依之地,寻笼之鸟……演员很美、惊悚配乐、摄影很塔

58分钟前
  • 陳夢
  • 推荐

太喜欢了。用致敬大师的迷影场景编织出颇具作者性的故事,“海”的意象在荧幕-话语-现实中交错,宝丽来相纸又让现实重回画框。在群山之间,在群星之间,唯一得到宽慰的是消逝的灵魂。谢谢世界上有电影谢谢电影界有俄罗斯人——

60分钟前
  • LesleySimon
  • 推荐

#BJIFF14 英嘉(🐳💗)

1小时前
  • 东方不红
  • 还行

视听语言很棒,但总觉得没能和故事形成特别有机的互动(虽然故事本来就比较弱)

1小时前
  • Badfella
  • 还行

萧条冷冽的公路片 父女 母亲的骨灰 松散的叙事与冷静克制的长镜头

1小时前
  • tidewater
  • 推荐

里面的俄罗斯真的很典啊,简直一个人口老龄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纪录片。俄罗斯本身多民族国家,能看到中间有几个小男孩在山上说想去巴黎用的阿语,并且难得的在俄罗斯电影里看到了蒙高丽亚血统的人(而且确实基本都是干餐饮的😂),小van里面的萨满教经幡元素,一路上语言风景的不同展现他们走过的路有多遥远。全程没有演员的名字,只有各种身份,讲的也是各个身份下的成长。但是说实话这个片子只能是及格的好看,不恰当的配乐很影响质量,能感到导演想通过持续对焦某个景观,把人们代入女儿视角或父亲视角,恍惚也好,愤怒也好,甚至于无奈的沉思,只是利用画幅的放大和聚焦来做这点就会生硬,少了逻辑和细节镜头的铺垫。

1小时前
  • 啤酒六日一
  • 还行

7.0/北影节第五部 清冷 肃杀 叛逆 逃离 移动长镜头组成了全部内容 配乐很紧迫惊悚 无睡点但无共情处

1小时前
  • 宅小歪
  • 推荐

看到大家都睡了,我就放心了

1小时前
  • 鸟人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