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电影气氛渲染不错,一开始就把人带入场景,接下来整个心就一直随着剧情起伏,一路替主角揪心。
好多观众都入戏了,忍不住喊起来: 关门关门!
小心小心!
快点啊!
诶呀!
这孩子!
恨不得要冲进屏幕帮主角一把!
估计看完这片之后再也不会忘记随手关门了。
霍建华的表演比较细腻,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把一个表面有强迫症内心有郁结的人物表现得很细致生动。
秦海璐的表演很具爆发力,着实惊人,估计给不少人留下了阴影。
让人满意的是这部电影里每个人都很到位, 小演员们表现也不错, 哪怕是个小配角都不会出戏。
虽然是惊悚片,但并没有故弄玄虚或装神弄鬼,更多的是气氛跟心理。
影片里很多细节不错,需要仔细看才能领会,比如说秦海璐开家门一开始没找对钥匙,回味起来令人背后一凉。
不能说太多了,免得剧透,各位还是亲自去一看究竟吧。
客观而言,算是国产该类型片中的诚意之作。
推荐。
粉丝圈的黑子不买票就为黑而黑,给一部全程无尿点、导演演员超用心的国产难得佳片狂刷一分,亵渎了豆瓣的公信力。
我2016年看过四五部国产片,《捉迷藏》可以打80分,在国产片里确是主创用心、剧情紧张的诚意之作。
并且难得反映社会有产者的危机、无产者的焦虑,同时对异地独居的年轻人和带孩子的家长都有安全教育意义。
这些不说了,就说后半程一直调动观众为主演一家命运揪心不能自已,就算悬疑好片了。
半夜狂刷一分的粉黑很可恶,为了平衡,我把本来的4分打成5分,推荐大家去看,绝对值回票!
霍建华和万茜夫妇的演技很棒。
小孩子一个人在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哦~ 女孩子走夜路也要注意安全!
安全是我们最容易忽视却又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安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很有教育意义的一部影片。
导演选材均为身边发生的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但有很深刻的思考意义。
惊悚片拍出了内涵,棒!
(修改后才过审的国产惊悚片,确定要靠影片吓自己?
吐槽主演智商不在线(好吧我承认)的同时,自己的智商要在线~)
“别回头”和“记得关门" 是昨天在川农看第一站路演时,整个场子里刨去尖叫外说的最多的话。
当然,不是这么冷静地说的,请自动脑补妹子们带着哭腔拽身边人的胳膊“啊啊啊啊啊快关门啊......”,“不要...不要回头....(倒抽凉气)”,很不好意思的说我也是其中一个。
实话来讲,看到影片正式放映前出来的小短片上有这两句话,我是很不屑的,嘁,老套路嘛,然后看电影的时候......这两句话是真tm的合适啊!
然后,小短片很有创意,也蛮好玩,不多说,自己去看。
正式讲片子。
整个片子出现的场景不多,矛盾点基本全集中在破败小楼和高档小区的室内。
让我想起张艺谋拍《有话好好说》,有专家统计,一共就不超过十个场景,还基本都是封闭室内——书店、赵小帅家、安红楼下、安红卧室、餐厅、警察局、几条街巷。
然而张艺谋就用台词、剧情抓人,可能现在还有好多人能记起那句“我想你想得想睡觉”。
捉迷藏的台词,看的时候我是觉得一般般没什么特殊,回家后琢磨琢磨,有点小惊讶的发现没有一句台词是多余的。
基本上前面讲的台词后面还会在合适的地方再出现噩梦一样提醒着你,推动故事发展,近似语文里讲的复沓。
好比电影里反反复复的捉迷藏,追逐与反追逐,与亲人捉迷藏时氛围欢乐,换了心怀不轨的入侵者,即使一模一样的台词“梓萌,你出来呀,我看见你了”也让人背上冒冷汗。
整部电影情节是很完整的,从最开始大家都还能保持理智,到后面心里有病的一个个被激发,矛盾冲突越来越激烈,情感超过了理智,近乎疯狂的地步。
头盔人放弃了头盔,光明正大想要夺取别人的家,张家伟精神崩溃,对着床对着幻觉拼尽全力地打。
要不是张家伟还有需要保护的妻子女儿,最后他也许不能够站在头盔人的反面。
还有一直出现的啤酒瓶、地上的泥渍水渍是误导也是线索。
还有一句台词是我注意的点,不知是不是想多了,苏红(秦海璐饰)在小楼里让张家伟(霍建华饰)走的时候说“我求求你,我求求你让他不要再偷看我和我女儿了”。
这里的他我不剧透是谁,但是可以透露是前半部分出现的最疑似头盔人。
这段话出现了两次,可不可以理解那个他不是那个他,而是大家心里的病,一直窥探着,伺机而动?
表演来讲,这部片子在国内是非常高的水准。
集齐金马最佳女主,金马最佳女配,金像最佳女主,金马最佳男主和片头说迷妹过亿的老干部哈哈哈。
怎么说,秦海璐的表演很有爆发力,连头发丝的颤抖都恰到好处,角色出彩,简直毫无瑕疵,不愧是金马影后。
霍建华的脸是真适合大荧幕嘿,帅,另外演技进步很大,细小情绪把握的更到位更真实,濒临崩溃洗手把手擦破时的表情之凌厉,真帅到没有我(不好意思迷妹体质发作捂脸),打斗戏也很多,拳拳到肉,能看到涨红的脸和暴起的青筋。
万茜演技同样真实,然后还美,真的。
春夏和董子健戏份不多,依旧精彩。
小朋友是整部电影里最让人揪心的部分,童稚美好的声音“妈妈,他还在敲门”“妈妈,我要给他开门吗”,真操心。
说到小朋友,前面看到小萍(苏红的女儿)看到头盔人很冷静以为是她居住在这里见得多了所以不害怕,后面....不说了,自己去看。
还有最开始貌似剧组粗心留下的bug,咳,那个谁明明住在破小区里家里却装修的奢侈豪华,反正观影的同学当时是反应很强烈的“哇!
不是说很穷吗?
怎么装(修)的这么好”。
结果.....我也不说了,自己去看。
于我而言,这部片子最大的亮点在于无时不在的反转。
这里要说剪辑好评,的确是有一直被牵引着走。
你以为安全的地方其实正是入了狼窝,你下定决心要直面的过去其实早已销声匿迹,而当你准备好尖叫,尖叫声出来一半突然却急刹变成松口气的轻笑,下一秒,立马尖叫。
头盔人到底是谁?
这些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我猜错了三次,或者说,是电影牵引我猜错了三次。
最后想想,这部电影牵扯进了三个家庭,一个因为少年时不算谎言的谎言互相仇恨、抛弃、愧疚,一个看似温馨圆满却满满不安定,一个贫穷又自相矛盾一开始就被赋予神秘色彩的家庭。
其实有共性,所有家庭的父母都是想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家啊,可不仅仅是漂浮的灯火。
有人的地方才有家。
这个世界上,哪个父母不想在孩子心里留下最完美的印象,所有孩子心里父母也都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这样的麻痹中,包藏了多少需要瞒着孩子的祸心。
就好像头盔人留的两次活口,一次是为了要密码,一次是因为被自己孩子看见了,愣了愣,放弃了。
我想起最开始苏红帮着萍芝(万茜饰)把威胁梓萌笑呵呵拧方向盘的疯子赶下车,那个疯子,不是头盔人,那个疯子,小楼里应该很多,那个疯子,可能成为另一个头盔人,有一天,也许我们都是那个疯子。
还想讲讲电影里生活化的一些细节,疯子出现在张家伟咖啡店外面摇水瓶把脏水弄得到处都是的时候,有人经过,疯子笑呵呵的捏了一把那人的脚踝,场子里一片嫌恶的声音。
为什么?
因为疯子几乎是现实生活中的翻版。
大家好像都遇见过这样的一个疯子,他什么也不做,自己玩自己的,你从他身边小心翼翼的经过,他突然笑呵呵的触碰你一下,惊得你恨不得马上离开这个鬼地方。
这个叫什么?观众的共鸣,很好。
再说张家伟一家去苏红家里做客,苏红问“你们有什么关于小区搬迁的消息吗,告诉我吧”那个急匆匆像哈巴狗一样赖上去的表情,不是我说,跟我家旁边爱贪小便宜的孃孃一模一样。
还有张家伟问苏红女儿叫什么名字,苏红答小萍(小萍跟梓萌的名字完全不是一个feel啊)。
突然陷入了莫名其妙的安静,有点尴尬,也就一两秒,张家伟打哈哈样地说“这个名字很好听”。
“这个名字哪里好听了”我身边的某某嗤之以鼻。
喂,同学,你不懂什么是客套吗?
以及萍芝出去找女儿忘了关门,一家三口最后回来的时候看到敞开的门,张家伟问“你出去的时候关门了吗”然后小心翼翼的进门查看,反正跟我老爸是一模一样。
看电影后半部分的时候,我尖叫了两次,眼眶里一直有泪花要出来不出来的,抖了十来分钟,没有夸张,是害怕还是什么,我也说不上来。
值得回票价,去看吧,真的。
对了,注意安全,记得关门。
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然而好的灵感却不易寻。
翻版,变成了所有艺术形式都无法回避的事情。
无论是图书、音乐、电影,皆是如此。
由于翻版独特的创作性质,好的翻版只有两种可能:出众的原版,像是斯科塞斯的[无间道风云],即使很多人觉得不如原版,却依旧可以摘得小金人;精彩的改编,如同徐老怪的[智取威虎山],以商业片的手法将一个“又红又专”的故事,拍出了现代风味。
然而,[捉迷藏]与这两点都没有缘。
诚然,韩版[捉迷藏]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并成为商业领域内,韩国惊悚片的佼佼者。
但亮眼的票房成绩,却无法掩盖电影自身的问题,在过度的氛围营造,与前半段不错的悬念性堆积背后是数不清的剧情Bug,与后半段一泻千里的叙事节奏。
作为一个有奖项加持([德兰]),又曾经拍出高口碑类型片([青春派])的导演,对于刘杰来说,影迷们理应有更多期待。
只可惜,这一次,尝试全新的商业类型时,刘杰显得太过保守与虔诚。
虽然,翻拍版也曾试图通过细节来填补剧情的漏洞,如将新小区中的每一户也都标记上人数,并选择单身的一户打钩。
也曾利用拍摄旧楼的地形,精心设计动作,将韩版的天台搏斗转入楼梯间,更通过“拳拳到肉”的真打,丰富了动作戏的观赏性。
但是,就原版电影本身的问题,翻拍版却没什么动作,反而几乎是将原版一模一样的克隆了一遍。
在韩版在前,且本身影响力并不算小的情况下,翻拍版在继承所有缺点的同时,还失去了这个故事本身悬念性上的优势,彻底成为了鸡肋。
如果说原版的故事,从女凶手摘下头盔那一刻就完了,翻拍版几乎从第一秒开始,便已经等于结束。
不可否认,从电影工业的角度上来说,韩影这些年在许多类型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值得华语电影学习。
然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真正进步的不二法则,如果只会不分青红皂白的照单全收,那么华语电影距离真正的春天,还任重而道远。
本人虽然不能跟专业影评人比,但一年中影院的电影大部分都看,基本的审美还是有的,觉得这部捉迷藏没这么差劲吧?
怎么豆瓣都在说演员不行,剧情不行,不恐怖,什么什么都不行?
个人觉得在国产惊悚片中,算不错的啦。
本人喜欢看恐怖惊悚破案悬疑,在看捉迷藏的过程中,也大部分时候觉得挺紧张的呢。
反正我看的时候,全程无尿点,给8.5。
说实话,不论是故事的节奏、气氛的营造、演员的表演还是故事本身想要表达的内涵,都大大超乎我的想象。
只看一遍绝对不够。
首先打动我的是故事的节奏和气氛的营造。
故事开头就充满了悬疑色彩,没有丝毫戒备的女孩独自从黑暗的街道走入破旧的老楼,电梯关门前的一瞬间,突然出现的黑手套扒开门,紧接着就是一个大大的头盔钻进视野,不敢靠近,不知表情。
作为观众的我从这个时候心就紧紧地被女孩和头盔人的一举一动牵着走了。
后面寥寥几个镜头,就把头盔人的狡猾、狠毒、仿佛无处不在防不胜防的形象表现出来,在让人从心底发毛。
主角一家登场后同样有效率地交代了男主的身份与家庭,以及他似乎长久以来挥之不去的梦魇。
特别是从老楼回来后,他紧绷的神经终于崩溃,决定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伤口的那一段,回忆与现实穿插,黑暗与光明交替,我连眨眼的功夫都没有,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描写他内心其实早已伤痕累累的细节。
紧接着就是几场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我心里一直在喊家伟加油啊!
这种真实的打斗效果很好。
在后面加入了警察、监控的画面穿插在男主的奔波、受害者与加害者的搏斗中,情节那么流畅紧张,我恨不得冲进屏幕里帮她一把。
最后一切结束于疯狂燃烧的火中,尘埃不落定,却已无药可救。
整部电影看完,始终感觉心被狠狠揪起,刚要自己放回去又再被揪起,层层相扣,一气呵成,看得很爽!
再说演员。
秦海璐的苏红。
真的太绝了!
刚出场明明是一副与女儿在暗藏杀机的老楼中相依为命的辛劳疲惫母亲形象,到了后面除了看女儿还是慈爱的眼神,剩下都是嘴上冷笑眼神却没有了任何怜悯,特别是她在车库里叫梓萌下车,到后面为了衣服冲她大吼的那段,爆发力很棒!
我都被吓到了!
到最后完全癫狂,失去了心智仍是心中充满执念!
太可怕了!
生活中绝对不想遇到!
从一个村姑演到女魔头只靠眼神变化,海璐姐我服你!
再说万茜的萍芝。
她是柔弱的女人,与可疑人物接近时脸上眼里明显的惊恐小心恨不得马上逃离。
在电梯附近的两场戏,她举棋不定的举止、察言观色又不敢轻举妄动的神色,把这个柔弱的形象表现的很立体。
她又是强大的母亲,在孩子遇到危险时奋不顾身,一秒也不犹豫就冲进危险中,那时的表情就像甘愿赴死的勇士,与丈夫哭诉时、抓着嫌疑人时不依不饶、歇斯底里地声讨全是因为女儿受到了威胁。
她是可怜无辜的,又是抱怨很多的。
她是我代入感最强的角色。
最后说霍建华。
刮目相看、大吃一惊、难以形容的惊喜与心痛!
他演的英雄大侠大仙形象挺多,原来还可以演这种类型的角色。
前半段他把自己隐藏在一个住在高级公寓里、有着看似幸福家庭的成功男人背后。
随着回忆再度被开启,他脸上渐渐被精疲力竭笼罩,眼神里的冷傲也渐渐转为脆弱痛苦。
特别是那两场噩梦,每一场醒来都比前面较之疲惫几分,直到最终决定面对自己,面色才在一片惊恐无措疲惫中加上了些许平静。
印象最深的,还是最后那场眼里含泪,满身伤痕,放下一切伪装,只想求家人安全的镜头。
这个男人从内心充满伤疤却硬要隐藏的脆弱男人,最终转变成了一个面对自己过去的强大的丈夫与父亲。
霍建华把这种转变表现的无声无息又让人信服。
最后说作品本身让我思考的地方。
最直观的信息是告诉人们有光就有影,不论你住在看似多么安全的地方,黑暗危险无孔不入。
同时我看到的是人性的脆弱、不敢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
男主最明显,他幼时的一句谎话毁了哥哥的一生,所以他认为自己是丑陋肮脏的,却又不敢面对自己,于是为了掩饰肮脏的自己他对外界表现出严重的洁癖。
苏红是一位单亲母亲,她无法面对窘迫的境遇、无法给女儿安定的生活,所以她强迫自己认为她抢占别人家完全就是合理的,为了满足女儿,她做什么都是对的。
璐璐虚荣,明明是花男友的钱只能住在破旧的楼里,却硬要买名贵的物件掩盖自己没能力过好生活的自卑。
他的男友对璐璐内心有愧,所以在联系不上女友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女友背叛了自己。
你也许一时躲得过外界的危险,却躲不过内心的阴暗。
唯一的方法,就是面对。
这部电影我和朋友一起看的。
讨论的最多的是情节发展的时间顺序,思考的最多的是谁被内心怎样的恐惧吞噬了。
约几个朋友家人看看,还是不错的!
韩版的捉迷藏我之前看过,此片在韩影中完全属于质量偏下的,剧情bug一大堆,全靠导演气氛营造好以及原版男主精准的演技,才能勉强一看。
所以在看这个翻拍版本前,我本就没带有多大的期待。
万万没想到,我觉得我的期待值还是不够低。
作为一部“翻拍的”悬疑片,在立项那一刻起你就剧透了,你觉得你能多吸引人?
作为翻拍一部“勉强及格”的悬疑片,眼光已经决定了你的高度,你觉得你的质量能好到哪里去?
被剧透一脸本就不太爽的我,还想着刘杰导演应该会加点自己的解读、搞点新意思神马的。
结果观影全程如下:卧槽,果然是这样;卧槽,果然又是这样;卧槽,果然还是这样。
原版电影为了营造悬疑氛围就有些故弄玄虚的牵强感,为了情节走向把人物一个个搞得跟弱智一样,而本片将这股弱智风继续发扬光大了。
劳资出门就是不随手锁门;劳资一个大男人就是打不过一个女人;劳资害怕也是这样、惊讶也是这样、慌乱也是这样……劳资真的好想问问男主角:哥们,你制杖吗?
你弱鸡吗?
你面瘫吗?
除了剧情走向,影片处处充斥似曾相识之感。
回来翻翻原版,特么除了台词如同直译一般相似,居然好多镜头的角度、场景布置、甚至光线都及其相似。
我说导演,你这不是翻拍,你这是复刻啊!
这电影拍得也太省时省力省钱了吧?
完全都不用动脑子啊,什么绘制分镜,什么设计机位,什么考虑场面调度,都免啦。
甚至连服装也不用费脑去找啦,编剧神马的也省了,哇塞,拍电影简直不要太轻松!
还据说拍了三年。
所以导演你的脑子居然停用了三年之久?
无论是原版还是这部复刻版,捉迷藏,捉(急)的不是迷藏,是智商。
最后,再烂的IP也是IP,制作方你们这么抄袭,付了原版版权费了吗?
朋友委托我发的 微博ID:@薛之谦掉的耳返今天有幸能够参与到《捉迷藏》的秘密审片会中没错,我是第一批审片团成员,按导演的话说,今早十一点多才完成最后的剪辑,我们真的是第一批看到这个版本的人我有点无聊地、粗略地统计了一下,整场下来,观众惊叫46次,笑了14次,发出惊讶和表达其他情绪的声音共24次,全场热烈鼓掌3次。
从片头对 偏执型精神障碍 的简介,我就知道这部片子绝对不是普通的妖艳货!
绝壁是有内涵、有深度的大片!
家伟爸爸宠溺的声音一出来,全场骚动…我知道,全场妹子都希望演梓萌(家伟家的女儿)的是自己,恨不得钻回妈妈肚子里过段时间再出来……“爸爸来抓你咯”卧槽,一句话绝杀了全场妹子!
还有那个暖暖的摸头杀,老干部看这里,我今天刚洗的头,你要不要摸一下!
然而家伟并不同于华哥以往的角色,他是有缺陷的,甚至,可以说是个弱者。
他严重地强迫,擦盘子的声音尖锐到让人浑身九百六十颗毛孔耸立,看到家伟爸爸蹲在厕所擦马桶圈的时候,全场也是笑得不行……直到头盔人开始介入他们一家的生活……原本就有心理疾病的家伟开始陷入噩梦的纠缠,幻境的虚无……最耐人寻味的,家伟躺在床上,看见头盔人出现在家中,那种眼神,我现在还在回味…… 面对幻觉的疯狂里,透着无助,眼泪从深陷的眼窝里流下,那是一个男人对家庭的责任……噩梦方醒的家伟,疯狂地刷着手,似乎刷出血了,就能将这一切噩梦洗掉……眼神里,只有深深的颓靡,瘦削的身材,看得清脸部的棱角,似乎回到《战长沙》里,那个忧国忧民的清明,不知道为了这部戏,华哥又多么辛苦地去保持这一种状态……似乎是第一次看到华哥出演的角色这样被人追打,正如海璐姐说的,霍先生抛弃了那种大侠的身手。
每一下,都特别的结实,特别真实,打斗中的青筋暴起,让人很难想象这是在拍戏。
后来得到导演的证实,每一下都是真实的接触,每天的打戏下来,演员们都浑身是伤……不得不说到最后的大boss,那种笑与魅邪与冷酷,似乎还透露着无辜……难以形容的出演,值得大家亲自去观赏。
导演说,悬疑片不是恐怖片,没有鬼,也不装神弄鬼。
这部戏,华哥给了50多天的档期,前前后后一共拍了70多天,一共3000多个镜头,这是国产电影所没有过的……做电影,《捉迷藏》剧组是认真的……今天,我的愿望是……《捉迷藏》票房大卖……
我看完捉迷藏了,果然很好看,不愧是诚意之作,影片里每个演员都演得很好很逼真,剧情不俗,情节利落紧凑很刺激,华哥颜值太高,全程盯着他的颜花痴,看到他被头盔人打和捅刀子实在是很过瘾,我喜欢他被虐。
我完全被华哥精湛的演技折服,他尤其在想到他哥哥张家辉部分实在太真实,好像张家辉没离开过。
海璐姐和万茜也演得好,演梓萌的孩子很可爱,华哥叫声梓萌的时候声音好苏啊,看完影片后没觉得吓人,但反而感受到导演的用心和演员们的用心,教会我们要注意安全,出门进门都要记得随手关门,不要随便给不认识的陌生人开门,遇到危险别慌乱,要先报警。
很有意义的一部片子,捉迷藏值得一看再看,我还想看好几遍。
讲真,好多是原版的坑
告诉我们!随手关门!真的很重要!!安电梯不要只按一层!!我觉得中国版有中国版的味道啊,秦海璐后面喊那句“梓萌”的表情,演技真是绝了!
为什么熊孩子总是要当猪队友?!
照抄韩国给一星,不过换成国产更有一种凄凉,买不起房真心是逼疯人啊。给秦海璐加一星。悬疑片一定要注意安排在不起眼位置的大明星,基本都是真正的凶手。
主要是难得有共鸣,房产问题还有治安环境不可靠的问题都是大问题啊。
很好看啊,还是有点儿小恐怖的感觉,看的时候也是挺紧张的,演员们的情绪很让人入戏,霍建华和秦海璐表现都相当不错呀,剧情也在线,赞
照着韩版本子重拍一遍,不过这故事在中国格外有现实意义,高房价和二胎政策,把大家都逼成了疯子
文艺片导演转型商业片口碑票房都难双收,预计这部片会是个例外。足够恐怖,另外对于我这种对纯恐怖片有蜜汁厌恶的人来说,社会问题的包裹值得赞赏,虽然联系并不够紧密。让秦海璐的人物更立体一些也许会更好。三星半。
没那么差,但是真的很奇怪,开始和结束完全是两码事,后半部分秦海璐有点儿《寄生虫》那个意思了,可能还是这个故事来源于韩国吧,总归是水土不服。
公映
影片翻拍的韩国影片,比想象中要好。影片整个过程都是照抄了原著的,没有多少改变,但是在影片最后为了体现和谐,把结局给改了。影片最大的败笔是秦海璐饰演的女子,虽然秦海璐的演技真的把那个女子演的入木三分,但是这个角色应该是一个孔武有力的大个子女人才对,像秦海璐这样娇小,如何有这些力气。
已经拍的挺能看的了啊,就是到底哪里来那么多保鲜膜。
中午吃饭的时间看的,没都看完,感觉特别有惊悚片的效果,挺不错的一部电影!找时间补完整!
和一群朋友的movie night,一边吐槽一边看很欢乐。这个故事教育了我们关门的重要性
没看过原版,真的很刺激许多小细节还是有诚意的!秦海璐真的厉害,演什么就进入什么最后在监狱里一直循环重复“我知道你住哪儿”盯着前面…真的很害怕!!!
还是挺好看的 尤其是前期营造的氛围,就是到后面逻辑性越来越差那种感觉是在太韩国了 果然是韩国改编的 最后就是为了强行反转 已经没有逻辑可言了 就去他妈的爱咋咋地 反正凶手就是她
没看过韩版,影院观影体验不错
我脑袋被门夹了选择看这片🙄随手带门,管好孩子。
影像风格还是比较突出的,尤其作为一部华语的惊悚类型片,惊悚元素也有,表现合格。只不过,由于是改编的故事,在剧情上基本原样复制,突破有限。另外,小女孩表现比较头疼
心疼刘杰,心疼秦海璐。为了扭转剧情而去扭转剧情,反而让故事落入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