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时隔20年,但兰博的形象的魅力仍然不减当年。
隐居曼谷并渐渐适应平静的生活之后,兰博渐渐从以前的伤痛中恢复过来,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噩梦的困扰。
为了一群被缅甸政府军抓走的美国人,兰博再次踏上了征战的旅途,那消退已久的残酷记忆再次涌入脑海,但这一次,他完全是为了自己而战,为了自己的想法而战。
随闲居多年,但身手依旧敏捷,仅凭弓箭和刀,兰博就能来去自如,并且能够随时置敌人于死地。
影片对暴力的展现没有丝毫遮掩,不论是炮弹将人撕碎的瞬间,还是重机枪将敌人拦腰切断的画面,不论是兰博赤手空拳把喉咙捏碎,还是用弓箭射穿头颅,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虽然战斗的场面非常血腥,但又大快人心。
缅甸政府军种种惨绝人寰的行为人人得而诛之。
最让人激动的场景莫过于兰博用机枪痛击敌人的场面,整部电影中压抑的愤怒都在这一刻随着兰博的子弹射向敌人。
发现现在的“兰博”比以前帅了,有了沧桑感,气场比以前强大了很多。
第一次看第一滴血的时候就是先从4开始看的,所以对于我来说,4的意义远大于前面三部。
4的时间线是在第三部的20年后了,再一次见到兰博,他已经将近暮年了。
在泰国靠捕蛇独自生活着。
他逃离了美国,对他来说,丛林或许就是他的归宿。
如果说,没有那一群基督徒找到他,或许他就这样孤独且平淡地生活直至死去。
20年来,他或许早就忘记了杀戮,忘记了自己是谁。
他在这里迷失了。
以至于一开始他拒绝送基督徒们到缅甸境内,一是他不想他们去送死,二是他不想重新卷入战争。
兰博他怕了吗?
不,那个男人,从第一部一个人干翻警察局,再到后面越南、阿富汗一个人单挑一只军队。
他是在生死关中游走过无数次的人,他还会怕区区的缅甸军?
所以说,他迷失了。
又或者说,他疲惫了。
“Old men start wars an' young men fight 'em. Nobody wins. Everybody in the middle dies and nobody ever tells us the truth… ” ———老人开始战争,年轻人进行战争,没有人能够取胜。
每一个都面对着死亡的威胁,可是却没有人告诉过我们真相。
他将他的所有都奉献给了国家,但得到的却是回国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被当地的警察欺负。
第二次用命去换的营救,结果遭到了背叛。
在第三部里,他已经放下了枪,在泰国修佛,救上校也只是尽最后的义务。
没有人告诉过他真相,他们的存在,只是国家的棋子。
他的种种经历,曾经遭受的背叛,导致了他成为一个孤独的人。
开头的一幕里,对买蛇主说的那句“fuck ou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不再需要朋友,他的朋友都已经在越战中死去了。
他学会了将自己保护起来。
兰博的一生,其实是个悲剧。
被当作棋子,一生都在做毫无意义的事。
他这20年间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放下了屠刀,立地成佛。
他明白,基督徒们过去什么也改变不了。
于是他对莎拉说出了那句话。
“Don’t waste your life.I did.”———不要浪费你的生活。
我曾如此。
他被征去越战的那一刻起,他一生的轨迹就已经改变了。
那后面是为什么,导致兰博决定送他们到缅甸境内。
我觉得可能是兰博从莎拉的眼中,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自己,那个年轻时献身于国家,眼中充满着希望,以为能改变世界的自己。
他可能一度认为,自己是不是错了,也许莎拉是对的,她能做出些改变。
英雄难过美人关。
遇到了美人,自己的想法多多少少都会受到美人的影响。
在河上遇到海盗的时候,他20年后再一次拔枪,坚决又果断。
回去的时候,他狰狞地泼着汽油,脑海中一直在回忆着杀人的片段,他是烦躁的,最后他将自己的刀也丢在了船上,点火的时候也没有回头看一眼。
他一定在想。
为什么,为什么自己又杀人了?
晚上他做了噩梦,梦里是他过去经历的种种,曾经遭到过的迫害,曾经遭到过的背叛,曾经在生死中的徘徊,都一一在目。
最后,当神父来找他时,他没有拒绝,在神父的祷告声下,他在锻刀。
“Lord, make me your instrument of piece. Where there is hatred, let me bring love. Where there is darkness, light. For it is in giving we receive. It is in pardoning that we are pardoned. It is in dying... that we awake to eternal life. ” ———主啊,让我成为你手中的傀儡吧,哪里有仇恨,就让我把爱带到那里;哪里有黑暗,就让我把光明带到那里。
因为我们得到了,所以我们应该付出,因为我们被宽恕了,所以我们也应该宽恕别人。
当我们面临死亡……我们会在来世重新醒过来。
神父的祷告声萦绕耳畔,兰博锻刀的声音铿锵有力,愈发愈响。
这一次,他不再迷失了。
“ War is in your blood. When you're pushed, killing's as easy as breathing.”——— 战争就存在于你的血液当中。
当你被逼进绝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杀戮就和呼吸一样简单。
他不会再去想在船上杀人的事了,因为他天生就是个战士,战斗的血液重新在他体内被激活,杀戮就和呼吸一样简单。
他不会再怪自己的国家。
他是一个战士,这就是他的宿命。
“You didn't kill for your country... you killed for yourself.”———你不是为了你的国家,而是为了自己,拿起屠刀。
这一次,他为自己而战,最后胜利的时候,兰博在山顶俯视着战后残骸。
面容有些苦涩。
兰博啊兰博,你逃离了20年,最后却依旧回来了,你逃不掉你的宿命。
他是孤独的,他受了伤,也只能自己忍。
最后她与莎拉相视的时候,莎拉应该是想和他打招呼的,兰博也挥手,但他应该是道别。
他也只能道别。
我猜,兰博一定是爱莎拉的。
就如同第二部里的cobao,他20年后重新遇到了自己爱的人。
只可惜,孤独已经成为了他身体中的一部分了,他也只能将这份爱一直藏在心里。
就像大话西游里的那只猴子。
这就是他的宿命,孤独的战士。
到最后,他也不恨自己的国家了,他重新背上包,踏往通向故乡的路,归来仍是少年。
———致我最喜欢的动作片
Rambo老了,无奈的承认。
岁月不饶人啊,再猛的猛士,也抵抗不了岁月的侵袭,以后估计看不到Rambo系列了,虽然我多摸的想看Rambo5、6、7、8……还有无数的前集外传。
真的,没有人能抵抗这部电影的魅力,没有人!
你看了Rambo以后就会深深的爱上它的。
Rambo1的经典我无法用语言形容,从某种程度上说,Rambo1可以和教父1媲美。
Rambo1塑造了一个从此让任何动作片黯然失色的角色,丛林中的Rambo就是神,魅力无与伦比。
Rambo1我是要动不动就要拿出来看一遍重温的,真的是百看不厌,虽然,相对2和3来说,第一部其实动作场面并不多,也正因此,一般来说,我重温完1之后总是要接着重温2和3的。。
2和3更火爆更刺激的动作场面配合1一起看,绝对是爽过瘾,我估计好莱坞拍2和3就是给1加料来的,,,就是为了让我搭配着看解馋。。
Rambo1更经典的是完美的塑造了Rambo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整部电影渲染的那股浓重的悲壮的孤独和寂寞,和对美国当时社会心理的批判反思贯穿整部电影,配合着Rambo的杀戮强有力的震撼人心。
Rambo1中的动作场面是表面的,而整部电影反映的这种思索和揭露却是内心的,一个明一个暗的牵引观众,潜移默化。
看完以后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Rambo1塞给你的还有心灵的共鸣。
Rambo那穿着草绿军装孤独走在美国高速公路上的身影,一次次的被挑衅侮辱又一次次忍耐,坚毅却又茫然的眼神,你看到了,说不清是什么感觉。
说不好台词的史泰龙根本就是为了这个角色而生的,感谢这个角色吧史泰龙!
你那张歪嘴脸能红成这样没有Rambo行吗?!
虽然还有一个洛奇。。。
Rambo4跟Rambo1完全不能比,唉,2和3与1的差距其实某种程度上并不大,1的深度更深,内涵更深,意义更大,2和3这些比不上难免,可也并不重要。
问题这第四步可就差远了,唉,不过还是那句话,Rambo老了,史泰龙老了,这也没办法。
我就不说他发福的身材还有宽了至少一半的大脸庞了。
我就不信以往在丛林里纵横展转腾拿跳跃如同豹子一般敏捷,隐藏追踪制造陷阱巧的跟猴子一样,一个人挑掉一个山寨整只军队视若无物的Rambo,john Rambo!
会只呆在战场后方,靠着重机枪扫射?
这要放在Rambo1里,Rambo早该静静的放下没有子弹的重机枪,望着山脚下匍匐前进的几百个缅甸政府军,缓缓的蹲下捞起一把泥巴,往脸上重重的涂上三道迷彩,然后这时候该是他那双坚毅自信和充满杀气的眼神的特写,随后镜头一闪,Rambo失去身影,由此开始了无比刺激的丛林偷袭战,削尖的树枝碗大的石头锋利的匕首强健的臂膀无所不用其极!
鬼影一般般在对方无法察觉的情况下挨个干掉敌人!
这要是放在Rambo2里,Rambo早就掏出复合弓,举起,稳健的瞄准,飕的一声射出无数只箭矢,支支夺人命,其中还有爆炸箭高爆箭穿甲箭等等等等,然后甩开箭冲上去用肉体的力量利索的消灭掉敌人,最后横是遍野的山头上是Rambo寂寥而又伟岸的背影,镜头逐渐拉开,一个大全景震撼你到死。
这要放在Rambo3里,Rambo到是也会用重机枪,问题不是躲在后面扫射,而是英勇的Rambo肯定会狰狞着面孔,喉咙里发出混浊不清的嘶吼声——oh,原谅他吧!
史泰龙连喊叫的声音都发不准!
——大叫一声用力从军车上扯下机枪,把子弹链往身上这么一盘,狂奔着就朝敌人扑去,哒哒嗒哒哒嗒一阵猛射!
敌人纷纷倒下!
Rambo是谁????
Rambo可是一个石头干掉一个直升机!
一挺机枪干掉阿帕奇!
一把匕首单挑一个营的主啊!!!!!!!!!!!
唉,可惜英雄不敌当年啊!
为什么Rambo4里Rambo如此的颓废?
救人还需要一个小分队?
甚至还被一个狙击手救了!
战斗只会靠着机枪和军车?
丛林里碰到敌人竟然放了一个炸弹了事?
唉,无他,Rambo老已。
Rambo老了,所以他打不动了,只好能偷懒的偷懒,放放炸弹,玩玩机枪,匕首是用不了,就打个大刀,砍起来方便点。
Rambo老了,所以有个小分队来帮他救人他也乐意。
Rambo老了,所以有时候反应不过来,差点挨了枪子儿,这时候正面的sniper救了他一下他也满高兴。
Rambo老了,连小姑娘也不喜欢了,最后千辛万苦救了人家连个拥抱也没有。
Rambo老了,最后还是回到了美国的家乡。
唉,Rambo回去了。
Rambo的家乡挺宁静的,挺田园的,挺适合发福了的Rambo。
但是不争气的我啊,眼泪刷刷的往下掉啊。
再也见不到Rambo了,再也见不到那个眼神鉴定,离开了战场茫然不知所措的Rambo了,再也见不到那个忍无可忍伴随着一声大叫终于开始反抗的Rambo了,看不到那个留着委屈的眼泪向人怒吼向天开枪的Rambo了。
那帮锋利的闪着寒光的匕首再也看不见了!
结尾音乐响起来的时候,有点湿啊!
Rambo4,好莱坞也明白超越不了前面3部了,老史泰龙估计连跑也得用替身了,于是索性就安稳一点,怀旧一点,处处流露出Rambo的归意,最后更是安排了一个happy ending,让倦怠的Rambo回到了久违的美丽田园家乡,和老爹渡过余生。
Rambo4也许是个很好的结尾,很圆满,很顺畅,但是看完以后太让人郁闷了。
郁闷在Rambo根本就没有怎么大干一场,我们可以接受他老了,但是不可以看到他老了!
Rambo是个神,即使老了也应该所向披靡,好莱坞你怎么可以这样敷衍我们?!
你怎么可以就这样让一部这么有意义的终结片草草了事?!
如果Rambo4只是一般的续集的话,拍成这样我们可以接受,问题是,Rambo4可是意义非常的终结片!
这就太不够了!
太不够了!
怎么对得起两年前知道要拍Rambo4时激动的失禁的我啊!!
苦等了2年啊!!!
maybe这是对Rambo来说最好的结局了,可是我好不甘心啊!
Rambo就这样结束了么?
噢 no!
这样对我太残酷了!
在最后,让我们还是把希望寄托在无所不能强大无极限的好莱坞吧!
我相信你们!
即使80岁的史泰龙,你们也搞的定Rambo5、6、7、8……的!
啊,史泰龙死了以后怎么办!?
难道要换人么?
那太不习惯了,可是好不甘这个系列终结。。
好纠结。。。。
Rambo4里有几个地方好败笔,不知道把缅甸军头子塑造成一个菊花癖能有什么意义,片中的特技都好鸡肋,想当年Rombo1的时候啥都没有,拍出来照样多久都看不腻。
还有口味比起123来重了好多,123里面的朦胧变成了重口味,残肢断臂横飞,人头遍地,鲜血横流,太没有品位了,你看人家Romber123集拍的多好!
20年后,史泰龙自导自演第四部,结束了第一滴血系列。
我想说的也是,最最血腥,没有之一。
如同恐怖片一样的战争片。
但又非常的真实。
我来盘点一下本片特别血腥的部分。
高能预警三连~
1.开头平民被地雷炸成血雾
2.海盗被爆头3.摄影师被迫击炮炸成大块骨肉、肠子被炸出
4.某平民被炸断一条腿
5.传教士炸掉双腿
6.平民被砍手砍脚
7.平民被重机枪打掉一条腿
8.夜晚兰博掐死一人,某兵被巴雷特爆头
9.雇佣军光头被炸烂腿
10.机枪手被兰博砍头
11.司机被重机枪爆头血肉横飞
12.机枪挡板
13.士兵被机枪爆头、打成两截
14.机枪爆头,肉块飞舞
15.士兵被打中身体,手臂被打掉
16.打断腿
17.一名士兵被反抗军迫击炮炸成血肉块
18.士兵尸体被手榴弹炸成肉块
19.两名士兵被迫击炮炸成碎肉
20.另一士兵被迫击炮炸成块状
21.几名士兵被炸成碎肉
21.一名士兵右臂被机枪打掉,露出肋骨
22.一卡车人被爆头被机枪扫射
23.小艇领航员被机枪扫射,机枪手被巴雷特爆头
24.政府军BOSS被划出肠子。。。
最后兰博回到老家,一切都结束了。
另附:
说实话,第1滴血很好看,那个时候看的是史泰龙的肌肉,看的是一个人怎么横扫千军.可是后来的,都是炒冷饭.直到第4滴血的出现.这片子,在看之前,我以为会和终结者3一样,炒炒冷饭就OK了.可是没想到,史泰龙还是有点脑子的,这不是一部炒冷饭的片子.虽然说动作场面非常暴力血腥,但这是战争片,这才是战争真正的残酷的地方.不是哪个将军在地图上随便摆2个棋子就搞定的战争.这是战争真正残酷的地方,在战场上,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你是否还活着.虽然情节老套,但也算是符合实际情况.当然,雇佣兵实在太烂了.其实,我想龙大叔现在真正想表现的是战争吧.那个永远不能从人类历史上抹去的丑恶的战争.当龙大叔站在战场上,扫视那遍地的尸体时,他到底看到了什么?是杀戮的欲望?还是那种发自心底的对战争的厌恶?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浪子回家了.我希望他永远不要出来了........
最最血腥,没有之一。
我算是口味很重的,但看这个实在是被萌多了,从手枪爆头开始,整个电影可以用一句《战狼传说》里黄子华的台词形容:你有没有看见过血流成河。
之前的如果算是河,那么这个就是山洪爆发加火山喷泥石流。
有说Rambo没有肉搏了,的确啊,连刀都不用了,用的是重机枪,子弹就是刀刃。
瞬间爆头算什么,瞬间爆体。
话说那些白人救援队实在有些问题,他们所带来的福利和营救他们的成本相比,实在太不值得了,看见那个白鬼说“我会报告的,杀人总是不对的”,我就想就该让你的女人在你面前被轮奸强暴五十次,然后割头,然后叫你吃自己的肠子,你去正义吧,狗娘养的。
兰博第二集里是个囚房,第三集里是个修佛寺的木匠兼打黑拳,第四集里是个捕蛇者兼艄公。
他真是非常遗世独立的一个人,强壮的肌体就用来完完全全的孤独。
也会有噩梦也会有噩梦醒来的麻木。
那些雇佣兵也蛮娘的,有个狙击手不错,不过即便没有,Rambo也可以一个人一把刀杀光所有的人,这就是孤独。
电影里闪回了很多前三集的镜头,已经没有泪水,没有呻吟,没有咆哮。
向孤独致敬,像和血已经不分彼此的回忆致敬。
Rambo是最后一个男人了,这就是这部电影的魅力。
兰博1到4,兰博从哥们折腾成为了爷们。
兰博系列从第一集到第四集,走了一段大弯路,第一集挺凝重,挺沧桑的一个片子,其续集居然沦为美国人民YY在南亚中亚大打出手的动作电影。
好在好莱坞除了善于炒冷饭之外,还不忘在冷饭里加点鸡蛋。
这次的兰博4,冷饭加鸡蛋,算是功德圆满了。
兰博回家不成,于是去调戏州警,手重了点,弄死了几个。
又去越南和苏修做斗争,到了最后信仰幻灭。
再后来帮助塔利班继续打击苏修,仍然留在了泰国。
这次总算是能回家了。
老美做了几十年的国际刑警,最近终于要歇菜了。
于是全世界人民又一次生活在没有民主自由的水深火热之中。
而兰博这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前特种兵,也没了战斗的方向,苏修不在了,中国大量持有美国国债了,连越南都改革开放了。
这次只好找个小国一试身手,之后,兰博大爷终于功成名就,不必恋恋不舍地呆在南亚等待下一个为国效命,同时也是被国玩弄的机会了。
当老美开始衰落的时候,也是兰博再也不能光着膀子满世界乱跑的时候。
老美的衰败相刚好与沦为船夫和捕蛇者的兰博相映成趣。
他/它嚣张过,他/它战斗过,他/它曾经认为自己就是神,可以拯救那些深陷重围的子民,可是他/它最后还是得承认,岁月不饶人,当激情耗尽,剩下的只能是混吃等死的无奈与麻木。
尽管这次兰博再也扑腾不动了,但是车载机枪还是被他玩的激情四射,或许这种车载的重武器,更适合已经扛不起兰博枪的兰博了吧。
我不得不承认,相比较兰博2和3,我更喜欢这个沧桑的兰博,他更接近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杀人机器,因为他杀戮的时候一脸严肃,因为他杀戮的时候不再炫技,不再带有任何情绪。
他杀戮不代表义愤或者厌恶,他要救人,你挡路了,带着枪,不听劝,只好一刀捅过去,简单有效,立竿见影。
无论杀戮出于什么目的,都不会给人带来欢乐。
很多时候,杀戮会给人带来快感,但这种快感决不能等同于欢乐。
无论是杀陌生人还是敌人或是杀亲朋好友,都是一件关乎生杀予夺的大事,不可等闲视之。
所以,我很讨厌那种一开枪就倒下一片的不负责任,更讨厌那些杀了人还能面带微笑继续泡妞的浪荡公子。
兰博4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靠了史大爷那张麻痹了差不多的老脸。
幸亏这张脸,兰博才没成为某个下三滥的动作电影中的天生杀人狂。
当这爷们像第一集开头那样一身草绿,背着大背囊回家的时候,我感到一丝轻松和感动,他终于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再加上那首苍凉的it's a long road,气氛到位,可以画上完美的句号了。
我想说,无论你怎么牛B,怎么折腾,最后还得回家。
那个写着R·Rambo的小盒,才是你永久的家。
史泰龙执导的第四滴血一反前两部略显神剧的超个人主义色彩,开始逐步由兰博本身的孤独与成熟渗透到开始思考战胜与生命的意义。
借着Rambo之口,本片揭示了战争的真正意义,即其之不过是某些政治高层的部分决策,并非国家的意愿,倘若你为此战斗则毫无意义。
一定意义上这也是兰博前三部剧的真实写照,来自同阵营一次次的背叛也让他心灰意冷。
相比于前几部的含蓄情感,这一部中兰博更显温情。
历经沧桑,看淡生死后仍能够对世界保留心底的最后一丝期望,因而他一开始并未选择同意带萨拉一群人前往那恐怖的缅甸交战区。
正因这份期望,他选择跟随雇佣兵小队前往缅甸军中营救医疗小队。
在即将被追捕之际,他毅然而然挺身而出,一气呵成地将军队引向自己一人孤身逃走的方向,那一刻我不由得呐喊,这就是兰博!
一个孤单英雄,也是罗曼·罗兰口中真正的英雄主义,见过世界最底层的黑暗却依然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在中国,人老思乡情愈浓。
兰博也不例外,在与萨拉的聊天中得知,Rambo家业养马,家中仍有一老父。
故事的最后,在一条马场边的乡野小路上,兰博的背影愈走愈远,没有年轻时的盛气凌人,却多了几分历尽千帆的心旷神怡。
真希望他就这样幸福地老去。
一部用“血肉横飞”来形容都嫌不够写实的电影,我居然给了4分,比较少见。
虽然只有一个表情,龙哥的演技真的很好。
从一开头的看透世事孤独颓废,到中间被女主一句话感动的若有所思,到后来明确利用自己的杀人能力来做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情,到最后站在山头上的坚定和寂寞。
一个表情就演绎了不同的内心世界。
Maybe you've lost your faith to people. But you must still have faith in something. You must still care about something. Maybe we can't change what is. But trying to save a life isn't wasting your life, is it?龙哥对现实的透彻和对杀人的坚定当然比基督教会那个Michael要迷人得多。
在战争的情况下,怜悯貌似是自寻死路。
但我还是认为以暴制暴绝对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法,更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Evil是真实存在的,而evil唯一的天敌就是love. 这个世界上除了domination和submission这两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外,还可以有enpowerment和integration. 尽管在残酷的战争中谈论这些真的没有实际意义,但从更广大的社会范围来说呢,从每个家庭,每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上来说呢?
让更多人的意识到这一点,让更多的人在每天中逐渐地实践它,人类是否能阻止战争的发生?
这个从现在来看很理想主义,但与信上帝不一样,这个不是毫无条件地全盘相信,而是相信一部分,然后实践,再重新评估这个信仰,再实践。
对“爱”的盲目崇拜和对暴力的盲目崇拜一样可怕。
既然教育可以成为洗脑的工具,让人不把其他人当人来看待。
教育同样也是humanity的培育所。
这场抗争需要一个突破口,就在家庭和学校里面。
(整篇都是自言自语,最后加上一个OS: 媒体的暴力和媒体上的性别歧视一样,都可以成为论文主题)
在我年少的时候,总梦想着有那么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故意迟到半小时到学校,一看,呵,班主任正在教室门口执鞭而立怒目相向。
无情的压力压的我好累,于是我捩过背后的冲锋枪,开始扫射,并向楼下的教务处扔去一个手雷,然后转身冲进隔壁的三班,对着第四排的晶晶喊了一嗓子哎黑特迈康锤即刻夺窗而出,在楼下手刃两个保安并在一街之隔的派出所来人镇压我以前藏进了学校后面的盖帽山。
在山上我也不怕,我有带锯齿的大刀,我用刀杀了一头野羊,用刀剥洗干净,用刀烤熟了羊腿,用刀撒了点盐,用刀抹了点辣酱,用刀接了杯可乐,用刀做了张太师椅。
于山林间朵颐笑看风云视搜山民警武警城管不明真相的自发群众如草芥。。。。。。
如此匆匆,许多年过去了。
年头我在地摊上淘实况足球2009的时候看见了这张兰博4,心想我靠都4了,于是诗人朋友雪莱的话回响在耳边:少年不知精珍贵,老来望逼空流泪。
可见英雄迟暮比美人迟暮还可怕。
于是没买。
再后来是曾哥元月,按照普通不牛逼的老百姓的算法大约是七八月份的样子,我在PPS上又瞄到了兰博4,那时候曾哥和春哥还没必也正名乎,我还没有信仰的归属,不知道是满血满魔原地复活好还是去寻找生命中的狮子座,迷茫间随着曾哥真英雄遗忘了铁血史泰龙,如此荏苒,又是两月。
2009年初冬的一个傍晚,随着迅雷“叮”的一声,我已经下载好了日本室内人体艺术明星西野翔的最新大片,正准备观摩之时媳妇下班回家了,鉴于其不懂艺术我只好按捺不发。
然而,铁打的人儿流水的茎。
在久等媳妇沐浴未果之后我无奈的点开了PPS的热门大片》动作片 》兰博4梦回青春年少啊,兄弟们,这个这个大狙击重机枪啊兄弟们,这个这个连环弓大砍刀啊兄弟们。
那一刻,我内牛满面。
龙哥,兄弟来迟了。
强烈5星推荐
唉,史泰龙的自恋之作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都说史泰龙廉颇老矣,不过故事虽然单薄粗糙,但是好歹给了兰博一个完整的归宿,几十年之后兰博还是回归故里了,大概是觉得史泰龙肯定是演不动了,这一部里面戏份明显减少,重场戏也只是抱着机枪扫射而已。而兰博又不是谁都能演的,算是有始有终吧。
血腥犹在,英雄迟暮。
兰博无敌啊。。
补评:片子还行 其实不是很出色 纪念逝去的岁月 rambo 对游戏界的影响多大啊
当你自以为对世界重要的时候,世界才刚开始原谅你的幼稚。
看花甲之年的Rambo,让人一阵心酸,他终于回家了……
可怜的史泰龙~
62岁的史泰龙还是挺man的~
这老魂斗罗怎么总能找到那么多东方人自愿给他杀
看铁血史泰龙怒杀缅甸狗。
可能是看之前听说、看到的剧情、图片太多了,有点小失望,感觉影片刻意铺垫了很久就为了最后爆发一下,龙哥的台词貌似不超过10句.....不过觉得阿龙作为导演和演员还是挺可爱的
开始使用 高等武器了,不错哟。
哇,鲜血直喷!太爽了~不过我就是讨厌美国人,自以为可以改变世界的家伙。自以为对全世界有责任的家伙。好像海豚对鸭嘴兽抱有好意,认为有责任挽救鸭嘴兽一样——“我们都是哺乳动物!鸭嘴兽们!”……莫大的讽刺……
爆头,以及全身上下能爆的地方,但是,少了热血
还行吧 血腥 血性
一群大老爷们,墨迹什么,赶紧上啊。。。。。!
我在初中的时候不小心在某电视台(碟市)看到了这个电影决战的无删减版,从此走上了重口味的道路,这竟然是我重口味电影的入门片…… 现在看来这其实是整个《第一滴血》系列最爽的一部:大口径子弹击碎、生撕脖颈、砍刀杀戮。全片无冷场,据统计阵亡人数超过200。史泰龙回归影坛力作之一。
一,自己作战;二,与美女协同作战,不过,美女最后还是挂了;三,继续作战;四,史泰龙怎么肥成这副德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