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网上看的,枪版,还是国语配音。
看到一刻钟的时候就后悔了,然而想想我也没有动力去找更好的版本,于是还是看完了。
这部片子刚出来的时候甚至想过去电影院看。
究其原因也无非是为了无线那几个老帅哥,特别是在《赌场风云》里把本人迷晕了的苗三哥。
于是在片子的开头看到那张写着“玄武门之变”的算命字条时,我几乎要叹出声来。
脑海里模糊但忘不掉的《决战玄武门》,白衣胜雪的秦王殿下李世民,黄昏斜阳里翩然倒下的惜惜和那柄飞到半空中的红油纸伞,是在我关于幼年电视剧画面记忆里最美的一幕。
尽管当年的我并不明白世民为何要杀了惜惜,也无法预料到不久之后,那个容颜美丽的女子便会弃世而去。
关于这部片子的剧情发展,动作设计,导演水准,真不想多言。
一直对于港产黑帮片有种莫名的喜爱,就算桥段再老制作再糙,都还是愿意看看的。
就像爱看TVB一样,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来来回回去似曾相识的场景,心里会觉得安定的。
所以尽管我并不觉得这部片子有什么优点在,却还是欣欣然的。
怎样都好,就当看看熟人熟路也好。
当年的无线五虎,除了梁朝伟不在。
伟仔在早些上映的《色|戒》里,已博得满堂喝彩,俨然已是叫好又叫座文艺大片的不二男主角代言人;即使江湖地位高如刘德华,在大屏幕上大概也要永远甘拜下风的吧。
华仔在片中仍然扮警察,这把年纪仍是一副眉目朗朗英气逼人的大好青年形象,就算演技没什么长进也足以叫人心下告慰。
就请你永远青春闪耀、神采飞扬下去吧。
汤镇业和黄日华,都让年岁残得叫人不忍看。
谁还能想起当年那个文采风流、儒雅翩翩的段誉小王爷?
谁又能忘记当年那个淳朴善良、身姿矫健的傻哥哥郭靖?
如今在屏幕上看到的,一个挺着发福的肚腩,一个眼角满是皱纹。
最是人间留不住。
岁月无情,一样见了白头。
而三哥,三哥是足堪告慰的。
一样添了皱纹沧桑,但却还是帅气而魅力的。
有一类男人会越来越帅,希望三哥就是这样的男人。
有了年月的痕迹,也有了年月的味道。
于是他,永不会老。
整部戏可以说都是靠三哥撑起来的。
这多年之后,江湖已非当日之江湖,三哥已非当日之三哥,而庆幸这江湖之中终究还有三哥的一席之地在。
看着当年清涩英俊的后生小子们,走过人生不同的风雨,而今再在荧幕上聚首,是无法不叫人感慨的。
倏忽年华,弹指而逝。
这是南柯一梦,还是红尘万丈。
在戏里面,他们每个人都演过百样人生。
而他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交织着悲欢起落的一出戏。
也因此最终还能相聚再见,也许就是最大的安慰与满足了吧。
在四环边的东都影城看了刘德华的《兄弟》。
据说之所以会和《色戒》同档期上映,是因为刘德华以当年“五虎将”的四虎阵容故意向梁朝伟主演的《色戒》挑衅,以示自己对当年在“无线五虎罢工加薪”一事中做了“叛徒”的梁。
呵呵,这自然是八卦家言。
已近“知天命”的五个英俊男人,浮生半世,过眼无数欢愁,怎会突然莫名其妙地小心眼一把?
当然,你如果说这是恶作剧,那我并不反对。
老江湖,老套路。
剧情上略显不同的是,为了表现主题,谭(苗侨伟饰)复仇的非常简捷高效,而对方保镖的一句“这个位子我已经等了很久了”就把江湖仇杀的故事了结了。
实际上,自《暗战》和《无间道》以后,我认为港台的警匪片已经拍不出什么新意了(除非有机械战警出现)。
而我们仍旧喜欢看《兄弟》,为什么呢?
我想,不是因为王志文阶级斗争的脸,不是因为黄奕天真烂漫的笑,更不是因为陈奕迅一如既往的躁。
而是因为那四个男人。
我们喜欢少年演小流氓、中年演老流氓永远精力旺盛的华仔;我们喜欢永远一脸正气侠之大者的黄日华;我们喜欢虽有点发福但还看得过去的汤镇宗;我们更喜欢久别杨康后第一次出演大片男一号的苗乔伟。
无论剧情怎么无聊,我们都很愿意花上两个小时开看这几张老脸。
这几张老脸让我想起了我的少年时代,让我想起了那时代陪我一起看他们的她,他,它。。。。。
这帮演过郭靖的、演过杨康的、演过康熙的、演过段誉的人遇上这么一个凑合的剧本,疲疲耷耷地像是在演电视剧。
这里哪有能让演过韦小宝的梁朝伟发挥的角色?
难道让他去演陈奕迅那个雏儿?
很纯粹的一部男人戏,却感觉比《铁三角》好了太多了。
怎么会这么大差距.很感慨苗乔伟的演技,刘德华都只能在其中当一个陪衬,当年的杨康还记忆犹新,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经商归来的苗乔伟演技还这么好。
作为一名演员,达到这个境界,也该知足了。
起初觉得导演在演员的选择上欠缺妥当,陈奕迅演弟弟年龄感是不是有点欠缺,不过看完整部戏感觉还好,只是,刘德华的花瓶感太强了,有种耍的感觉了。
不过总的来说真的很不错哦
电影《兄弟之生死同盟》是由赵崇基执导,苗侨伟、陈奕迅、黄奕、王志文、刘德华、黄日华、汤镇业、于荣光、林家栋等主演的商业剧情片。
主要出品人是刘德华、于冬。
该片讲述了三哥苗侨伟饰演的谭颂尧与弟弟谭颂舜(陈奕迅饰)自幼感情深厚,但做帮派大佬的父亲谭信天(王志文饰)因一个名为“玄武门之变”的卦象而将兄弟分开。
20年后,哥哥谭颂尧接手社团,锐意正途,可是社团内闫世九(方平饰)和儿子闫国区(汤镇业饰)却心怀不满,因尧阻碍他们做违法生意,而暗中刺杀已经隐退的谭信天。
在尧的安排下,在海外求学的弟弟舜回港,一张白纸的他想法单纯,希望社团变白,却在哥哥的设计下开车撞死了杀父仇人闫世九,尧安排女友庄晴(黄奕饰)陪同舜逃往泰国,同时将消息透露给闫国区,诱导他去泰国寻仇,一切仿佛按照20年前“玄武门之变”预言的兄弟阋墙趋势发展下去。
但随剧情发展迷底揭开,这不过是尧爱护弟弟而苦心孤诣的安排,最终尧亲自赴泰,保护弟弟的同时,在义兄弟阿鬼(黄日华饰)帮助下,杀死了闫国区。
原来尧已知身患绝症,为了让弟弟顺利接手社团,他隐瞒病情,在生命最后时间里铲除了社团的最大威胁,将一个可以完全掌控的社团交到弟弟手中。
影片的结局有两个:内地版的结局是,舜返港被抓,尧邀警官刘奎(刘德华饰)谈判,最终尧按住了舜准备射向刘sir的枪,并对弟弟说: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你喜欢兴隆变白吗?
那就变白吧!
然后他承担下一切罪行伏法,而刘sir也默认了这一安排,放了弟弟,毕竟一个改邪归正的社团比多抓一个罪犯有更大的社会价值。
这是一个相对温暖的结局。
港版的结局是舜面对刘sir的追捕,持枪对峙,就在刘sir开枪的一瞬间,本来因脑疾及伤势倒在一边的哥哥尧挺身而出,以身挡下射向弟弟的子弹。
看到尧倒下的一幕,作为观众真的难忍心痛,但这也是事态发展的合理结局,悲情何尝不是一种美呢?
两种结局我都是接受的,谭颂尧心思缜密,深惟重虑,作为大哥,他身上担负着家族的命运和弟弟的前途,因而极富责任感和使命感。
无论哪种结局,承担一切,牺牲自己,都是他早就为自己安排好的悲剧宿命。
三哥苗侨伟饰演的谭颂尧虽为帮派接班人,但冷峻理性的气质,让他以儒雅身姿扛住了一言九鼎的社团大佬形象,为港片中此类形象展现了另一种成功的可能性。
这气质独一无二,让人信服,只有苗侨伟有,也只有他能演得这么浑然天成,这么魅力十足。
整部片子调性低沉,韵味苍凉,可能因为昔日无线四虎的精彩演绎,唤醒了80年代港剧情怀的火山,而显得气韵磅礴……从那些裂隙中渗漏出的点点熔浆,最终翻涌成江湖道义,凝固了恩怨情仇,升华了兄弟亲情。
看似单薄剧情的背面却是每一位参演者叱咤与沉浮的厚重人生。
三哥的惊艳在于,脸上的风霜丝毫没有减弱当年的英气,帅,变成一种气质沉淀在骨髓里,更加迷人。
那些年,无论巅峰低谷、风霜艳阳,桑田沧海,少年的不羁与芳华百态早已化成男人的坚强,且多了温柔的韧度,历尽千帆,王者归来,让人不禁惊叹:岁月这把刀真的只能杀猪,不能伏虎啊!
这部四虎重聚,三哥一番的电影,在2007年强手如林的票房竞争中表现还是不错的,内地当年华语电影排行前十,香港华语电影票房排行前七。
当然,如果三哥与黄奕的吻戏部分不被删除,或许会让感情线的层次更加丰富,更能满足我等对三哥爱情戏份激情与高潮的期待吧。
苗侨伟长得太正派了,根本不像一个阴险毒辣的黑社会老大,而更像一位主旋律影视作品中正派的党委书记,所以从一开始我就压根儿不相信苗侨伟扮演的谭颂尧会陷害他弟弟,而且电影中布下的一连串“局”也不怎么高明,看到一半我就知道这些多半是谭颂尧为了让他的弟弟接班而历练他弟弟的。
整部电影感觉就像是几个大腕多年不合作之后的一次玩票之作,每个人都有戏,都能演活一个角色,可电影时间有限,几个大腕一扎堆儿,每个人时间也就都有限了,谁也发挥不出来,戏看得很不过瘾,不知道他们演过瘾没有。
这种大腕云集的片子最好能拍个三部曲、五部曲的,大家看得痛快,他们也有发挥的空间。
主题其实挺不错——兄弟,一听就让我联想到吴宇森式的江湖豪情、舍生取义。
挺适合这样一大群腕儿级演员发挥的。
只电影编剧和导演水平实在一般,故事讲得平平,看了一半,后面就猜出来了。
人物设计上也有些失衡的感觉。
有几个主要人物挺苍白的,尤其是反面人物太没劲,出来就是为了犯坏,发挥的余地都没有,把汤镇业白瞎了!
黄奕是个花瓶,剧情可有可无。
如今影视作品好像都有一个通病,不管剧情是否需要,都要弄个美女帅哥五的来点缀画面。
像《士兵突击》那样没有需要,就不添多余角色的好作品实在不多了。
刘德华、黄日华的戏份也不多,感觉只能算配角。
也许是我太主观了,没什么规定要求明星级演员不能演配角,那么多明星聚在一起,不计戏份多少好坏,来出演这部电影,可见他们还是有诚意的。
也许是我的期望太高了,这么多出色的演员聚在一起,我本希望看到一部精彩的英雄群像式的电影,就像杜琪峰的《枪火》、《放逐》,结果我失望了!
把那张盗版碟翻遍了都没有找到导演,终于在这里找到了,导演,我要说,这篇导的很烂,对了,还有编剧。
苗侨伟的演出很棒,其他人都有些黯然失色了。
结尾太煽情了,太和谐了,很虚伪的一个结局。
当然这样的结局能让更多的人去电影院,以及出来的时候有个好心情
这部片子真是没让我失望啊。
苗乔伟真的是很有气势啊,头一次觉得男人到了中年,发福一点也是很有型啊(后来在豆瓣评论里得知,不是发福,是结实,亚洲什么高尔夫记录保持者之类)。
岁月风云里面见他,觉得壮了好可惜,那样的身躯要演年轻的弟弟实在是有点勉强。
但是放在这里正好啊,成功的黑社会集团的老大。
相比之下,华仔身形好单薄啊……小时候看《射雕》,当然喜欢郭靖这个正面角色,虽然有点傻乎乎的。
长大后,每次看《射雕》,都是越来越喜欢杨康,呵呵。
在片头给股东分红的时候,汤镇业老爸不是说了句对尧妈不敬的话么?
苗乔伟拿着酒瓶过去那段戏,真的好有张力啊,镇住了……弟弟舜撞死汤镇业老爸,苗乔伟的眼神啊,我看了几遍都看不透,是在看弟弟呢还是在看仇人?
是在笑呢还是轻哼?
真是太牛啦,华仔相对“清澈”的眼神是演不出来的,也许真的跟苗在商场中摸爬滚打多年有关吧。
苗的苦心布局一开始真的让我误解他想除掉弟弟。
比如弟弟不明就里地坐上老爸的椅子,苗看到后那个眼神,让我担心啊。
不过,还好eason聪明啊,知道记车牌,总算听到老哥的心里话,才不至于反目。
刘德说eason从泰国回来就不相信任何人,苗说就是想让弟弟变成这个样子,唉,用心良苦啊。
黄日华好像瘦身很多啊,跟O记根本不能比啊。
为了演个精干的贴身保镖,真是有锻炼啊,而且一贯忠义形象,很喜欢。
他说“我也把eason看成弟弟”那句,真的蛮打动我的。
我一开始一直担心,他知道了父亲的死,会不会报复谭家,还好没有。
开着小三轮跟汽车飚车,真的好有型,让我也为他捏把汗啊。
非常喜欢eason的戏份,比如看到华仔上出租后使劲看使劲看,搞了半天在记车牌号……反正好多地方觉得,这个弟弟好聪明,以后接手兴隆一定不错,呵呵。
eason在里面很出彩的啦,尤其是灵堂那段和从泰国回来以后的戏,都很出彩啊,做足了功课呢。
林家栋也蛮出彩的,比如很不请愿地跟刘汇报查到的黄和于的旧事,边拉百叶窗边嘟囔着“堂堂男人”,说这个干嘛之类的话,转过头来就鲜格格地跟刘头挨头嘀嘀咕咕地八卦,真不是一般的搞笑哈。
还有好几场戏,林都很抢风头啊,好像刘是故意站在一边,让林发挥演技嘛。
刘在eason报案的那段戏拍桌子,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不太好的警察,不爽。
另外,他已经很避免露出天王pose等痕迹了,不容易了。
汤镇业真的是很作孽啊,跟他爸在一起,还可以说自己是年轻人。
跟苗在室内对峙的那场戏,真的让人看出对比来,汤的身上几乎已经找不到当年段誉的风采了,悲哀啊。
王志文演得非常好啊,比如在海滩被刺后脸部涨红的表情,还有在医院跟两个儿子说话的戏,反正他现在演什么都好,呵呵。
于荣光就让人晕倒了,北大里面还油头粉面的,现在当警察了就壮了好多。
庄晴有很多人可以演啦,就觉得黄奕跟eason讲苗乔伟是好人坏人那段戏,好像还行。
还要这样多久?
有些人生下来就注定他的命运吗?
生在这样的家庭是孩子的幸福吗?
仅是一部商业化的电影,但我们要深思的......看看自己拥有的、没有拥有的一切,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剧情的整体构思还不错,是用了心思的,在当下越来越不会讲故事的港片整体氛围中算是难得。
但是细节处理上就太粗糙了。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可怜兮兮的老大们,一个在沙滩上晒太阳的时候被陌生人上前随随便便捅死,一个在街边等车的时候被车撞死,两个黑帮二代头子似乎没有小弟,干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身边总是只带着一个二当家的来做贴身保镖兼秘书,我一直在为他们的人身安全担心,因为要杀死他们实在是太容易了。
不过这两位当家的好像不这么想,为了解决对方他们都跑到了泰国,一场街头枪战看得让人叹气,难道徐克林岭东杜琪峰三位导演跑去玩个铁三角,香港就没人会拍枪战了吗。
不过,至少为了曾经的无线五虎将,也还是要看看这片子吧,虽然梁朝伟不在,汤镇业已经发福加卸顶,黄日华戏份不多,但苗侨伟和刘德华依然是帅气不减当年,苗侨伟好多年不见,眉目间依然是杨康的模样,真的是让人怀念港剧港片的那段鼎盛时期。
给五虎将一颗星。
令人打哈欠的无聊片子。尤其是陈奕迅同学的发型,天啊,你不是十几岁的小孩诶!唯一的亮点是苗侨伟,难怪有这么多女生对他念念不忘。另外,港版和大陆版结局有差异
很无解的电影……
無綫四虎加一個陳奕迅。
你喜欢变白 就变百吧
还行
喜欢,真想看没阉割的!苗侨伟也太帅了。
黄日华那角色干吗呢~!
除了苗侨伟别的人我都看不到
故事OK拍得很烂
那个无线五虎吗,主题曲好听
都老啦!!诶哟哟~
片子三星。给陈胖子再一星。
2007年10月21日19:10,新东安影城
没看完。黄奕演得很一般。
有点点教父的感觉~~比我想像的好点
一帮老男人主导的烂片
明星扎堆,温了,散了;矛盾不激烈,情节不紧凑,背景音乐不沉稳大气,总之是不知所云了
如果梁朝伟在的话就好了,五虎将就齐了...
剧情太平淡。想煽情却煽不起来。黑帮没黑帮的味儿,兄弟情谊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