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平第一次在影院看完一部电影后,想狠狠的把导演拉出去打一顿。
花时间花精力花金钱看这么一部电影,无疑是一种天大的折磨。
观影的时候就在想:导演,编剧,美工的脑袋是被门挤了还是被驴踢了,回家一百度,赫然发现身兼三职的李仁港大叔。
在我看来,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不会把电影拍成这样,拜托别再打着三国和赵云的旗号了。
我俨然发现那个银枪白马,单骑救主的常山赵子龙,变成了银幕里啃着大饼,穿着不知道从哪弄来的日式铠甲英式头盔的吃货。
或许导演很热衷命运与轮回这种话题,才会不停的在片子里玩弄前后呼应这种小学作文中的把戏。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三十二年后的凤鸣山除去房子破了丁点,连草都长的一模一样。
赵云唯一的一次白衣亮相,怎么看怎么像是穿着丧服去奔丧。
难怪五虎将该死的不该死的都死了,蜀军伐来伐去该输得不该输的都输了。
敢情出征的那天就开始报丧,这人能不死,这仗能不败吗?
编剧唯一的功力就在于我直到片尾才明白片名:原来我花了70大洋就是来看德华脱衣服的。
据导演的说法,这部片子展示了赵云英雄的一生。
但不知道是我愚钝还是剧情复杂,费了半天的劲儿,始终没明白赵云这英雄人物是怎么来的。
整完了华仔,导演再来整濮存熙大叔,我说您怎么就能把诸葛亮演成那样?
且不论长衫羽扇到底是不是诸葛亮的专属,但一代名相诸葛亮也不至于变身成江湖郎中吧?
瞧那饭吃的,就像骗了上顿没下顿似的。
你想塑造诸葛亮风尘仆仆救三军与危难,也不至于特写他吃饭吃个一分多钟吧?
还有,诸葛亮再怎么堕落再怎么有才也不至于混入黑帮搞什么左青龙右白虎吧?
当电影两次出现青龙白虎的时候,我不禁想起身对着周星星的海报深深鞠躬——这感觉,怎么看怎么像《唐伯虎点秋香》。
当诸葛亮在点将台上对赵云龌龊的说出:“ 我们都这么一把年纪了,都是靠着一些美丽的回忆而活着,你这又何苦呢?
”的话时,我眼前隐约浮现出琼瑶阿姨的音容笑貌。
再看他念出师表时的神情,天呐,我心中的诸葛丞相什么时候变成了这老痞子模样。
再看看同被摧残的五虎将们。
张飞在战场上吼着:"我是燕人张飞....."。
可我偏偏记得张飞那经典的一嗓子开头是“我乃燕人张翼德”-_-还有关羽,我对灯发誓这是我看过的最挫的关羽。
当关羽第一次亮相的时候,我清楚的听见坐在身后的某个mm骂道:“靠,瞧丫这操行。
”导演也没忘可怜的马超,说来说去马超也是个容貌俊俏的美男子,怎么受封的时候五大三粗满脸横肉,长的和赵云他爷爷的爸爸似的。
接着是导演为了描写五虎将间的兄弟情谊,特易安排赵云“凤鸣山”营救阿斗的时候,让张飞和关羽护送其左右。
可最恶搞的是,当看到大批魏军人马,关羽和张飞一句:“兄弟走好,我们只能护送到这。
”就拍拍马屁走人了,独留赵云面对魏军。
对了,终了三人还相视一笑,微微点头。
我就不明白了,赵云当时怎么还笑的出来,要换成我先把这两混蛋歇了然后自己跑路。
还有出征前,洪金宝大叔未卜先知的说:“你出去转一圈,把这个没用的阿斗给捡回来。
”看来三国里不但有能预报天气通晓青龙白虎等黑道异术的诸葛郎中,还有这么个预见未来的无名老兵。
其实阿斗也不容易,人家那时候才一岁,咱也不能指望他拿起刀剑单骑自救,人家想派上用场那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看过见龙卸甲我才知道,阿斗他大妈二妈是被奸杀的,而且其被魏军奸淫的过程中始终都没让魏军发现自己怀中的阿斗!!!
向伟大的革命妇女们报以崇高的敬意,阿门说到革命烈士,不得不提韩德和邓芝临死前的那段对白,韩德高呼:“大胃国,万岁!!!
”邓芝怒对:“大鼠国,万岁!!!
”然后C4就爆炸了......同志们,我已经笑死了,不要救我。
至于曹婴,我只能说是导演为了剧本yy出来的这么一个人,实在没什么好评价的。
要说什么不好,就是Maggie Q刚出场的发型我是看过的她最丑的。
当然,整部片子还是有亮点的。
最后魏军围困凤鸣山,两军交战时的音乐确实不错。
鼓声和琵琶声配合战场的厮杀,至少音效上很大片。
最后,古装版的Maggie Q在换过发型之后还是很不错的 好吧,我承认我是冲着Maggie Q去的-_-
真正看懂这部电影的少之又少,10几年前看过一次 初看一般,十年后又看了一次有了另外一番感受 尤其是最后一段戏见龙卸甲,罗平安这个角色很多人觉得可有可无,其实这个角色全片的关键角色,他是一个诉说者,一个平凡人的化身,平凡人却有着远大的梦想,“不衣锦还乡誓死不回常山”,这何尝不是大多数平凡人的内心写照。
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但我们平凡人当局者迷 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 其实我们就是罗平安,我们也会嫉妒 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 但就是成为不了那个英雄?
可能这就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吧。
但英雄真的有那么好吗?
赵子龙被困凤鸣山 得知自己戎马一生 守护的“信仰” 最后只不过把自己当作随时🉑️舍弃的棋子,一生戎马 抛弃爱情到底 为何而战?
于荣光演的韩德为魏死四子,最后关头也是同样可抛的棋子,不过他死前同蜀将一同喊出X国万岁,其实是他们自己的价值观死得其所,赵子龙同时也告诉过蜀四将,生不能带你们坐胜利之臣,死业不能让你们做他乡之鬼,你们未来国家光荣而战。
而罗平安为了自己而战 出卖兄弟一心想要成为英雄,没有信仰只为衣锦还乡,我们何尝不是这样?
赵子龙说他走了一个是一个几十年才能走过得大圈,我自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原来天数早有安排,最后见龙卸甲,其实是把一切看淡,常胜将军也好 英雄也罢这一切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他走了一个美丽的圈,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是不是美丽,至于结果老天早已安排好,也许结果也不那么重要,死了这么多英雄好汉三国最后是晋,其实天数早已安排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曹婴说我佛保佑其实这确实是佛的理,
对《见龙卸甲》的误读源自一个语法省略,简单的说,《看见赵子龙卸甲》是一个更亲民的标题档。
如此一来,影片便可以向小众的艺术电影靠拢,穿透浮华的打斗场景和绚丽的叙事角度转换,观众将直面电影的本质,洞察导演的苦心。
《见龙卸甲》讲的是赵子龙的爱情故事,邂逅,是在一个飘满鹅毛的(春/夏/秋/冬)日。
那一天,稀松平常的对白之后,平安在竹制狗牌上写下了“常山赵子龙”的名字,那时的他也许不知道,这五个蝇头小字意味着什么。
很快,同为老乡的平安和子龙成了好朋友,工作之余,他们时常在一起玩耍,有时候会为了一块千层饼(?
)争来争去。
平安从子龙的手中抢过饼,尝了一口,娇嗔道:真难吃,又把饼还给子龙。
他知道,自己的如意郎君是个盖世英雄,总有一天他会身披金甲战衣,脚踏五彩祥云来娶自己。
于是,他把自己珍藏已久的地图交给了子龙,在这一刻,他已决定,把自己的未来和下半生的幸福交给眼前的这个英俊男子。
在平安的开导下,子龙决意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这一切,平安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在几次生死危机的关头,子龙挺身而出,保住了平安的性命。
那时的青春年华,青葱岁月,幻化成最美好的记忆,永久埋藏在二人的心底。
七年之痒比想象中要来得早,在又一次的为平安出头的时候,子龙博得了一世英名,二人“上山、上山、爱”的进行曲走到了最高潮,功名以及作为功名隐喻的“甲”在二人之间制造了一条巨大的鸿沟。
功成名就的子龙甚至在家乡爱上了一名女子,对此,平安只能守定寒窗空寂寞,独自把泪儿吞。
但是在暗地里,平安还是在默默的关心着他的真命天子,他为他的每一次进步感到高兴,尽管这幸福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思念是一种病,久久不能痊愈,谁说不是呢。
终于,年华老去,岁月不再,我为成名君未嫁,回望自己的这大半辈子,子龙意识到:“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来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自己唯一的遗憾,是当年和平安在战场上的美好回忆,他们本来可以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虽然不会有孩子,但是可以领养一个但是,但是本着不能遗憾死去的心愿,子龙决意像个男人一样去战斗,去找寻当年的记忆,寻找当年的自己和当年的平安。
平安意识到这是他和子龙最后的机会了,于是他决意和子龙一起走完这最后一程,他们再也回不去了,因此死在一起是最好的归宿,这样,平安义无反顾的成为了一个叛徒、一个告密者,以爱情的名义。
但是,子龙不能先他而去,因此,在李美琪危害到子龙生命的危机关头,平安义无反顾的抛出了一张弓,即使 Maggie Q幽怨的眼神是那么令男人神魂颠倒,但是,我是个gay,u are not my type,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故事的最后,子龙脱下了束缚他和平安一生幸福的盔甲,王子和公主幸福的死在了一起。
为票房着想,导演特意删去平安和子龙最后的激情戏,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万恶的封建社会,身为gay想要维持自己对爱情的追求是多么的艰难,子龙和平安是万恶的旧社会的牺牲品,他们为了爱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导演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霍乱时期的爱情》《西厢记》《等待》等一系列古今中外伟大的爱情范本之列添上了自己的名字。
《蓝宇》《春光乍泄》《推手》等一系列同性恋题材的电影迎来了自己伟大的同类。
因此,生活在新时代的异性恋者们,珍惜你们的爱情。
爱情来了,你要信仰,因为它从不逗留。
更重要的是要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政府。
同时,本片强烈批判了平安的拜金主义小布尔乔亚情调,他对自己对象“身披金甲战衣,脚踏五彩祥云”的幻想是导致他们爱情悲剧的根源,因此这个故事同样告诉我们,小布尔乔亚的虚伪浪漫情调对于爱情本身的伤害是多么严重,因此,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要坚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坚决拥护社会主义、拥护伟大的党,坚持三个代表,坚持八荣八耻,随时提防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害,只有这样,我们才有了正确对待爱情、对待人生、对待事业的态度,才是合格的伟大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祖国明天的希望。
1、关于未卜先知的洪金宝很胖很灵活的洪金宝对赵云说:“你出去转一圈,把这个没用的阿斗给捡回来。
”看来三国里不仅只有诸葛兄可以直播CCTV的天气预报,还有这么个《Next》里尼古拉斯凯奇一般的罗平安——只不过人家凯奇虽然又帅又有内涵,也只不过预言未来两分钟,即使遇到了真爱后变成升级版凯奇也仅可以预言两小时——可金宝兄居然预言了一个无辜孩子的一生!!
阿斗那时候才一岁,说不定人家拥有一腔反对藏独抵制家乐福想把QQ头像改成“中国心”的赤诚热血呢?
人家心有余而力不足嘛2、关于与葫芦娃有暧昧关系的阿斗先说与6娃(蓝色的那只)有一腿——见龙卸甲里,阿斗他大妈二妈是被奸杀的,但其被魏军奸淫的过程中始终都没让魏军发现自己怀中的阿斗!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早在三国时代,人家阿斗就像我一样喜欢隐身,是谁说阿斗无用的?
幼稚!
再说与3娃(黄色的那只)有一腿——刘德华背着1岁的阿斗寡身一人抗众敌,无数次重重的背部着地啊!
咣当咣当的摔的我都心疼……可杀出层层重围后,奇迹发生了——阿斗在刘德华以及强大重力加速度与地面的数次夹击后,发出了清脆的啼哭声!
镜头推进到那张无辜的小脸,我们看到阿斗竟顽强地活了下来!
怎能不拍手叫好,这分明是一个三国版金刚不坏之身呀p.s.小贴士:忘记葫芦娃7兄弟功能的看这里——红娃是大力士,但有勇无谋,落入蜘蛛网被擒;橙娃是千里眼和顺风耳,却被妖精的六棱镜射瞎了眼睛;黄娃是硬铁头,由于寡不敌众,被妖精用磁石吸住;绿娃识水性,被妖精用罂粟花醉倒;青娃会火功,又被妖镜的寒光变成冰人;蓝娃有隐身术,想去偷妖精的如意宝镜,反被宝葫芦,被活捉;紫娃有个宝葫芦。
3、关于领子上的毛 看到濮存昕穿着貂皮出场时,我和娘亲默契地被他领子上黝黑而富有光泽的毛吸引,并进行了激烈讨论——(S=Star,M=Mummy,不许瞎想!
)S——那个毛不错,那么多不少钱哦。
M——兔毛的话便宜,狐狸的就贵了,那是什么?
S——哎呦你看你又分不清了,兔毛怎么可能那么根根分明、飘动感强。
M——我看看……哦,好像是的。
S——你看你咬牙买的那件皮草,领子上的狐狸毛没他那么大块哦。
M——是哦……被他比下去了。
S——切!
你那件颜色比他好,款式也比他时尚,而且衣服内里满满的全是兔毛。
M——他的内里说不定全是狐狸毛呢?
S——切!
等我赚大钱了给你养一群狐狸,想要哪支就call哪支过来。
于是娘亲满意地得到了平衡,我们继续看片。
后来没过一会,Maggie Q 登场了,她居然穿着比濮存昕更大块的毛领!
要命的是很美很时尚,人家还会弹琴。
M——“这个是白狐的毛”这下娘亲一下子就认出来了。
S——那又怎样,我不喜欢她。
妈的噶么时髦一个,衣服布料也好,怪不得说战争可以致富。
狗日的当什么金融界人士,老娘要去三国当老大身边的女人!
4、关于整个故事的脉络 关羽和张飞出来一下,死掉了。
长的很像水均益的刘松仁演的曹操出来了一下,念了一句名言,死掉了。
黄忠和马超出来跑了个龙套,死掉了。
刘备坐在椅子上摆了两个pose,死掉了。
小关张出来吵了一架,死掉了。
(我讨厌F4,讨厌吴建豪) 诸葛亮吃了碗面,读了两个圣旨,死掉了。
(他吃面没有梁朝伟帅)5、关于观此片的最大收获我一直非常喜欢梁朝伟吃饭的样子,大口大口吃的很香,嘴巴填的满满却不会发出吧唧吧唧之不雅之声。
因为我的择偶条件之一就是一定要能吃。
濮存昕不行,吃了半天也没吃多少;洪金宝也不好,没吃多少都那么胖。
可是,我发现了刘德华的吃相可以与梁朝伟相伯仲,很好,加分。
本来这个片我是要打1分的,在于我的新发现,再为刘德华加1分吧。
我以后又多了一个可以观赏其吃饭的人呀6、关于强大的“百度知道”说实话,赏片结束我依然不懂为什么叫“见龙卸甲”,我语文一贯不好嘛。
我在想,赵云看到什么龙了才卸甲,难道曹婴是龙么?
在我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我打开了百度知道,敲入“见龙卸甲 意思”,果然有人在我之前问过了。
原来是洪金宝看“见”赵子“龙”脱衣服(“卸甲”)。
日,我语文真是不好,主语都搞错了。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问题,找百度知道,让你的烦恼,通通不见了。
浅见的人,执着小体,斤斤计较。
我浅薄嘛。
哈哈。
可这篇我真是写得比毕业论文还认真呢
今天看《见龙卸甲》,豆瓣上评论很差,影评都是在讽刺的,我看了剧情介绍后就决定看一下,结果我被感动的不行,大概我真是老了。
只所以感动完全是因为这部剧情其实很贴近生活,感觉就是生活的折射,人生、职场映射成战场,每一幕似乎都让我经历过,我能够体会那种感觉。
赵云相信命运是可以把握的,勇往直前,屡立战功,他觉得他在不断成功,我有过这种感觉,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觉得我可以做各种事情,创造价值,前途无量,我无所畏惧,今天和昨天、明天都不会是一样的,我在向前跑,不断的跑;罗平安嫉妒赵云,他认为自己一事无成,总在原地踏步,赵云最后发现他的人生其实和罗平安一样,他用了一生又走到了起点,回想过去除了戎马一生的记忆什么也没有,我也嫉妒过比我强的人,我也觉得自己一直在原地踏步,也许我在向前走,但和别人比我是在踏步,也有人可能嫉妒我,我和他比,只是他在走一个小圈,我的圈子也许大一点,仅此而已。
我回忆以前的时光,也是哪些奋战的日日夜夜,成功和喜悦,除此之外我其他也没有什么了。
在电影最后赵云决定重新从起点开始,在冲一次,对他来说,虽然什么都没有,但回忆是他最好的回报;对罗平安来说,他是赵云的反面,他选择了彻底放弃。
哎,也许只有体会过才能觉得这部电影的优点,如果光看特技或者其他什么,那可能确实差了些,这部电影其实讲的是人生信念和抉择,不是历史和武打。
电影中曹樱和诸葛亮是下棋的双方,赵云和韩德都是他们的棋子,诸葛亮为赢得胜利牺牲赵云,曹樱为赢得胜利牺牲韩德一家。
对赵云和韩德来说,他俩的结局都是一样的,人生如梦,除了回忆无它。
组织不靠谱,兄弟也不靠谱,不知道是不是我国的社会信任已经降低到不能在降低了,最近的电影都是同一战壕,杀敌,杀友的场面。
补充一些历史,曹樱和罗平安是虚构的,赵云在三国中是病死的,韩德和他的四个儿子确实都是被赵云杀的,关兴、张苞一个病死,一个摔伤后病死。
邓芝好像也是病死的。
在古代病死就算是个不错的死法了,大体也属于寿终正寝了,其他都是战死。
如果你不赞同这个影评,想骂我的话,还是算了,都是过眼云烟。
见龙卸甲一出来,网上就恶评如潮,评分也不高,可是,直到我自己看过了这部电影之后,才发现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佳作。
网上的恶评主要集中在电影剧情不符合历史, 历史是什么,是三国演义中的记载??
三国演义是小说好吗?
历史是什么,是三国志中的记载,三国志是由某些人掌握的资料写成的好吗?
没有穿越到古代,谁能看清历史的真相。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经过这么多文人的打扮,你还能看得清历史的真相吗。
所以,导演想拍的并不是历史剧,他只是借赵云的名字,三国的场景,写了一部属于自己的小说。
重申一遍,这是小说。
这部小说里,赵云建功立业,成为五虎上将,得称号常胜将军,最后出征魏国时,兵败凤鸣山。
是人都会老,人生总有最后一战,没有胜又哪来的败,而有了胜就必然有败!!!!
这世上最刻骨的悲哀,莫过于英雄末路,美人迟暮。
这才是导演想要表达的情感影片的结尾,赵云在凤鸣山,卸下盔甲,一人一骑,独自面对魏军十万大军,配乐响起,那种感觉,像极了项羽兵败被围垓下,商鞅被车裂街市,袁崇焕凌迟3000刀。
人生总有一死,既然无可逃避,那就去勇敢的面对吧,勇于赴死的画面。
我的脑海中,始终都只有李仁港剧中的赵云。
《三国志之见龙卸甲》观后感人生就像一个圈,一个老天爷画好的圈,从起点绕一个圈后又会回到起点,这是赵子龙最后一战也是第二次被困凤鸣山时悟出的人生哲理。
第一次被困凤鸣山子龙披上了甲,一战成名,从此成了常胜将军,第二次被困时身心俱疲的子龙卸去了甲,人生就在这一披一卸之中画了个圈。
时势造英雄,英雄只是老天爷手中的棋子。
从赵子龙与罗平安最后一次对话中可以看到了他内心的疲惫,这疲惫是因为有甲在身,主公的信任是甲、常胜将军之名是甲、建功立业之念是甲,子龙虽早有卸甲之念,连年征战的时局却容不得他卸甲,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卸。
最后在凤鸣山与后一辈的曹婴一战中,子龙终于悟到了自己只是诸葛亮手中的一枚棋子,一枚已经老得可以弃去的棋子,而这一切都是人生定数。
明白了这一点后,他终于可以不仅卸下身上的甲,更重要的是可以卸去心中的甲了,这甲虽卸得晚了一点、悲壮了一点,但可以让子龙在人生最后时刻很从容,无所负担。
上马提枪,单人单骑,冲向的不仅仅是敌阵,也是奔向长久失去真我的精神家园。
不知道罗平安在给子龙卸甲后有没有领悟到这一些,我想他在敲响最后一次战鼓时应该是明白了。
而年轻的曹婴此战之后一定也会与初时的子龙一样给自己披上了一件难以卸去的甲,不知以后能否象子龙一样领悟到,不光是她,就算是她的爷爷曹操以及诸葛亮等人都只是滚滚历史车轮上镶嵌的一枚棋子。
甲可以带来尊严,可以吸引人的眼球,世人只知披甲之后的威风凛凛,却又有多少人知道披甲容易卸甲难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坐到影院椅子上,拿出了眼镜盒,才发现是空的。
马大哈!
没办法,朦胧着研究吧。
字幕倒还清晰,人物的细致神态就不成了。
但即便如此,我也瞧出了刘德华的帅,而且,由于模糊了皱纹,更加赏心悦目。
说是取材自《三国演义》,实际上改动非常大。
人物的造型设计,亦与常见的古装剧不同。
为此,影片上映前,就遭到了大量的质疑,特别是那些平素就一脸阶级斗争的人,完全义愤填膺。
不知道为什么,某些中国人似乎特别脆弱,经常有极度自尊以致反呈自卑的表现。
把名著或历史改编得面目全非,在国外影视界,很常见。
在我们这儿,赵子龙不再银盔银甲银枪,就有人受不住了。
殊不知,评书中的赵子龙,也只是演义,不能穿越时空,谁晓得他当年究竟是何形容。
嘿嘿,虽然替导演兼编剧兼美工李仁港说了上述的好话。
不过,我必须承认,影片确实存在缺陷,不在于失“实”,而是讲故事的方式显得比较拙劣,某些台词,也搞笑如《夜宴》等。
片中的配角,都是老牌明星,狄龙关羽,刘松仁曹操,濮存晰诸葛亮,最出彩的,却还是刘德华。
我甚至觉得,老年的赵云,是见过的他的最帅的银幕形象,这个帅字,可并非单指外观。
凭此,现年47的他,绝对可以继续演下去,直到57、67,保不齐就有阿尔帕西诺肖恩康奈利似的绵韧的后劲儿。
只身赴曹营救少主阿斗那一段,虽说表达得过于张扬,可是,怎么说呢,太TMD帅了!
这种时候,什么技术什么理论什么流派,都可以靠边儿站了。
HOHO,就像小王子的玫瑰,浅薄啊虚荣啊算个屌,丫是惟一的。
还有那匹马,简直神驹。
嗯。
我看的不是三国,我看的是传说。
结尾我喜欢,有点水墨漫画的意思。
不要血染征袍更不要战死杀场,那么帅的常山赵子龙,怎么能搞的脏兮兮,就该意想不到地停在跃马腾空的刹那。
哼!
就算和天下人做对。
我也要说:俺稀罕这个电影。
汉末三国 刘备: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刘禅: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
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
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
姜维: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
当阳之役,义贯金石。
忠以卫上,君念其赏; 礼以厚下,臣忘其死。
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
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陈寿《三国志》: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杨戏《季汉辅臣赞》赞赵子龙、陈叔至:征南(赵云)厚重,征西(陈到)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
(陈寿:叔至名到,汝南人也。
自豫州随先主,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
建兴初,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
)唐 《旧唐书·薛登传》:至如武艺,则赵云虽勇,资诸葛之指捴;周勃虽雄,乏陈平之计略。
若使樊哙居萧何之任,必失指纵之机;使萧何入戏下之军,亦无免主之。
将长于摧锋,谋将审于料事。
《大唐平百济国碑铭》:标秀气於文昌,架李霍而不追,俯彭韩而高视,赵云一身之胆,勇冠三军;关羽万人之敌,声雄百代。
捐躯殉国之志,冒流镝而逾坚;轻生重义之(阙四字)而难(阙一字)心悬水镜,鬼神无以蔽其形;质过松筠,风霜不能改其色。
宋 萧常《萧氏续后汉书》:云虽虎臣,其所建明,通达国体。
如还田宅以系民心,留军资以须冬赐,赦吴而专事魏,有诸葛亮念所不到者。
若其不纳赵范之兄嫂,以远同姓之嫌,律己之严如此。
方时诸将。
其最优乎。
朱黼《三国六朝五代纪年总辨》(论赵云伐吴之谏):可谓深切著明。
知天下大体矣。
陈造《江湖长翁集》(论汉水之谋):皆可为法矣,彼皆大不得已,所谓出死入生转败为功者。
元 郝经《续后汉书》:云忠缱绻御侮。
始终不渝。
为汉爪士。
功烈志胆。
曹樊之俦。
云尤识虑经远。
壮而不疏。
每进忠益。
辄中几会。
明 牛运震《读史纠谬》:赵云别传载云从先主本末及辞赐田谏东征,皆卓然识大体。
钟惺《史怀十七卷》:观云本末,自是大臣局量,不独名将而已。
范光宙《史评》:然则云之本末,自有大臣局量也,岂名将云乎哉?
王士骐《诸葛忠武侯全书》:光明洞达,可为滥赏之戒。
观云本末,自是大臣局量,不但名将而已。
沈国元《二十一史论赞》:而赵云之辞田宅请灭魏,皆有古大臣识量,宁得仅以以名将律之。
李光地《榕村语录》:赵云张嶷不独有将畧,其见事明决持重老成,实古重臣之选。
李贤《明一统志》:智勇兼全。
子龙可谓有古大臣之风。
万应隆《三峰史论》:赵云以汉贼不可不讨,故授以室而不顾,汉贼未灭一语,严于春秋,大哉即己溺天下之心也。
张溥《历代史论》(论赵云伐吴之言):其明大义,断大策,同于鲁肃,然度先主不能听也。
李纪《详注史略补遗大成》:(昭烈)用赵云而取汉中,遣关羽而攻樊城。
杨时伟《狂狷裁中》:子龙心贯金石,义薄云天,不减关张。
叶山:斯赵子龙所以艰难百战而求先主也。
然则舜之於尧;禹之於舜;臯陶稷契之於禹;伊尹之於汤;太公之於武;幸之幸者也。
孔明之於刘禅;陆贽之於唐徳;李纲赵鼎之於宋髙;其有良工之苦心乎。
徐奋鹏:子龙不特浑身是胆。
殆浑身是智。
为三分之完人欤。
王夫之《读通鉴论》:迨猇亭败矣,先主殂矣,国之精锐尽于夷陵,老将如赵云与公志合者亡矣;公收疲敝之余民,承愚暗之冲主,以向北方,而事无可为矣。
公故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唯忘身以遂志,而成败固不能自必也。
向令先主以笃信羽者信公,听赵云之言,辍东征之驾,乘曹丕初篡、人心未固之时,连吴好以问中原,力尚全,气尚锐,虽汉运已衰,何至使英雄之血不洒于许、雒,而徒流于猇亭乎?
清 王复礼《季汉五志》:顺平真儒将哉。
其律己也严。
接人也慎。
其见理也明。
其去私也力。
若夫当阳救主。
奋不顾身。
汉水立功。
威还似虎。
语云。
胆欲大而心欲小。
志欲圆而行欲方。
其顺平之谓乎 。
计大受《史林测义》(论赵云谏东征):时则不愧诸葛忠武之大节。
而有古大臣之风烈已。
易佩绅《通鉴触绪》:云固武臣之有本末者,而兼有儒臣体用矣。
陈允锡《史纬》(论赵云谏东征):此策甚高,备不从以取败,天不祚汉也。
朱可亭《历代名臣录》:云与关张及马超黄忠。
号五虎将。
陈寿以其强挚壮猛。
比於灌滕。
李景星 《四史评议》: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皆为蜀之名将,故合传。
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使如赵云所言,居河、渭上流,以伐逆寇,汉事未必无成。
魏裔介《兼济堂文集》:倘用顺平之言. 舍孙权而取关中,秦陇响应,汉室可兴矣。
赵作羹《季汉记》(评分田之谏):观云此议,得为治之本矣。
朱轼(即朱可亭)《史传三编》:故孙膑减灶而虞诩增灶,赵奢增垒而赵云开垒,虚实强弱之形,兵事固倏忽而异变也。
卢弼《三国志集解》:樊氏国色,而子龙不取,贤於关羽之乞娶秦宜禄妻去远矣。
李澄宇《读三国志蠡述》:赵云於长阪一役,抱後主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又孙夫人还吴,云与张飞截江夺後主,此两事至今赫赫在目,卒与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同获美谥,有以哉。
林畅园师:以孙夫人之横,但任赵云法正二人便足以制之,贤者之有益於人国如此。
(《三国志旁证》引) 《同治桂阳直隶州记》:顺平虎臣,略地领镇。
却婚辞宅,毅志弥奋。
严如熤《三省山内边防论》:褒中栈道栈阁,用赵云王平辈忠谨慎密,良将专司之。
其意固有在也。
十年前,《刺秦》多少还依附着历史。
历史是面包,那些虚晃缠绕,是面包上的华丽奶油。
纵然醉翁之意不在酒,面包还是直直的扎着,李卫公可以拿去塞裤裆。
次后,大约是《英雄》先把秦弩架去了赵城,荆卿变成了四人,于是又《埋伏》又《墨攻》,架空历史配合游戏,显然的有趣得多。
大仲马说历史是墙上的钉子,想挂啥随意。
罗贯中老师早几百年就寡人悟到了,生虚构三战虎牢,小糟蹋周郎蒋干,扭曲了张子布,状刘备之长厚而近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李导演大概是这么想的,罗老师可以七实三虚,咱为何不成?
先贤说得意忘形,得鱼忘筌呢。
若没铺天盖地的幻想游戏和动漫三国,他也不敢如是猖獗。
问题是,《刺秦》多少还大仲马些,若有对历史不恭,也就是《三剑客》、《鹿鼎记》这程度,奶油抹面包;然而李导演这回绝了,乃是个八宝大拼盘,直接就《银河英雄传说》级的虚构了。
但是,咱不能说李导演没文化,只是他先生文化太盛,犹如洪太尉误走了妖魔,灵感一个连一个。
比起刺秦者殿上罗生门来,显然的,李老师天马行空得还比较中国化,一一道来。
《三国演义》里赵云出道,也就是192年之前大战文丑。
李老师直接往后调二十年,真乃屈杀英雄。
敌军一万来袭,孔明羽扇纶巾,扒饭如饿鬼,随口就是按灶算兵数,倒暗合当年庞孙斗智的减灶法,与诸葛四出祁山退兵法遥相呼应,真是大大有才。
军师神算,说雷电交加,呜呼,赵云出道战,倒成了织田信长桶狭间突击今川义元。
布阵,左青龙,右白虎,二十人突击中路。
这手势,怎不让人想起华府西宾左青龙右白虎老牛在腰间龙头在胸口,被一刀抹了中路的经典场面?
洪金宝大爷给赵将军画图,说绕一圈,天下太平。
我眼一花,觉得那圈画的很似是二千年后江西出发、过川滇雪山草地至陕北的图。
联想到洪老师把襁褓里后主预言为“没用的阿斗”,真让人忍不住跪地请他说个彩票号码。
凤鸣山,在西北。
皇叔携民南下江陵,却绕西北去了,一叹。
长坂桥是没了,张三爷没处施威风,拿洪金宝出气:话说只听张三爷爱鞭士卒,怎么还带拿矛扎人的?
张三关二合战赵云,这待遇唯虎牢温侯可比。
大概导演也遗憾没法呈现虎牢,只好临时COSPLAY一个给你们看看了。
云长名刀青龙偃月,成了截口环刀,武圣化做南蛮忙牙长,罢了罢了。
燕人张飞见了曹操,居然不上去百万军中取其首级,哼一声走人,罢了罢了。
赵子龙突了百多人军阵,就算百万军中七进七出了,真是写意。
关张:“赵将军,我们只能送你到这儿了”,显然是COSPLAY了岳飞送汤怀至九国城嘛。
虽然赵将军头盔蛮夷得厉害,更像是汤怀所面对的女真大军。
先略过那满面胡渣大饼脸的“锦马超”,那白面短须英俊不凡的猛张飞。
关圣人居然活着见到大哥登基,真是导演为他安排的一场好身后戏。
至于自居皇叔的玄德公为嘛要自动把国号由汉改蜀,就不大好思量了。
须臾之间,五虎将去了其四,煽情片段就来了。
小关张争印,《三国演义》原著倒有。
只是时间错开了五年,姑且忍耐。
丞相星落五丈原,不过五十四岁,观其出兵时,却已经须发皆白。
那边厢,子龙更白。
曹家了不起,派个女将为都督。
穆桂英、樊梨花、秦良玉的光荣传统在此毕现。
但是临阵弹琵琶,又暗合李默然老师《甲午风云》里致远号邓管带的气势,真是乱花迷人眼。
本来一出祁山,前头是个好大喜剧。
赵云斩五将,丞相收姜维,三郡喜剧般获得,又破西番军。
可是,李导演深明悲剧原理:你等的是喜剧,偏给你悲的。
丞相翻脸不认人,把子龙将军做了诱饵。
真让人拍案叫绝:话说《三国志》里头,丞相诚然是让赵将军出了箕谷担当诱军,自己出街亭去也。
不过,那也是赵将军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带兵打仗,还落了个小败结局。
前头的常胜哪来的呢?
话休絮烦,李导演打算还原历史原貌,踢飞了《三国演义》未遂,于是又任小关张提前被逮,丞相暗渡陈仓不成。
天地可鉴,丞相二出祁山,死攻陈仓,可没想过暗渡。
丞相COSPLAY了韩信角色,却成就了MAGGIE Q威名。
赵将军被围,喜剧变悲,又演了一个捉放曹。
当年云长刀下放曹操,如今子龙枪下放曹婴,妙。
最后了。
大魏国万岁大鼠国万岁都喊过了,兵将捐躯。
此处精华毕现:话说卸甲者本是多有。
先头春秋晋将军先轸,卸甲任人射成刺猬以报国君;又有琵琶曲唤做《霸王卸甲》。
卸来卸去,无非是英雄末路脱甲,犹如女星末路脱衣去红灯区陪酒。
此处子龙提枪而去,虽千万人吾往矣,三分先轸,七分霸王。
至于洪金宝,少不得成了虞美人、梁红玉。
击鼓为夫助威了。
唯一的残留问题:洪老师末尾独白说,三国统一了,如何如何。
暗想赵云去世与三国统一,相去五十年有余。
须发皆白如洪老师,居然还能贯穿历史活到那时,真是千年王八万年龟。
所谓风雷动变化瞬息间,英雄泪如何说从头啊。
——你也可以跳过以上所有的,直接看这句总结:李仁港导演,用上海话念您的名字时,真是对您最好的评价……
李仁港真的很尴尬,当导演差点什么,当执行导演又太屈才
没意思
这片。。。其实不放在三国的架构下面也许是个好片也未可知啊。恩恩,长叹一声,昨天才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架空就是好呀就是好。
从年少演到白须满脸,不管剧情如何,多加一星给卖力的华仔!
黎生的配乐挽救很多。
名字很霸气,结局很悲情
不过....儿的血性就应该如此
强烈鄙视如此改编三国,居然让赵云最后去和一个六指琴魔般的女人对打。
扯淡
憋屈的赵云,纵一身好身手,怎奈陷入层层危机……人物造型不喜欢
当架空片看看还是不错的。
叙事节奏有点乱,说明李仁港还是在进步的
忘了剧情了
多年多次在看 历历在目 日日激励
华仔你近年来的片子我都好讨厌啊
和小基友一起看的 感觉画面挺好看
好像一些andy liu 的镜头总能浮现,特别是他在救啊斗狂笑那幕。转折到收尾都太逊了。。。如果换个导演的话。。唉 可惜。
5.4分有点低了
主要是看赵云耍帅,哈哈
没有那么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