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影评。
一“这《茶啊二中》是个啥电影啊?
”暑假模式的爱人,委在沙发上扒拉手机,发问了。
“你瞅瞅海报里那校服!
”“这不附中校服吗?
拍的附中?
还(hài)黄星的!
”“嗯,不嫌哄肉麻的话,咱们还能穿着校服去看。
不过你的校服还在吗?
”我的校服还在,还(hài)压在长春的衣柜里,散发着最后一丝丝少年心气儿,在默默地变成古物之前,化为动漫周边,这是我和它都始料不及的。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服秩序分明。
初高中校服款式一致,唯有底色不同。
初中校服底色蔚蓝,碧空如洗的颜色;高中校服底色青紫,青出于蓝,更加成熟,或者说阴沉,像晴转多云,像被十五岁削出来的乌眼青。
这是初中小朋友,乃至高中大朋友,都没能参悟的暗示。
七八颗大大小小五角星,星星一样散布在右胸口以及右上臂处,这里学问更大。
五角星有红、有绿、有黄,分别代表一个年级:初一绿星,则初二为红星、初三为黄星,高一二三与此相同。
待到黄星初高三变成校友,初高一新生便会黄星加身。
一代黄星终将滚蛋,但总有人是黄星,红黄绿星,星移斗转,交通灯般轮换着。
我和爱人是黄星,电影里的那个黄星。
我的黄星校服丢了,是丢在学人书店了吗?
是丢在艺校食堂了吗?
也备不住是丢在362路公交车上了吧。
黄星虽不发光,但黄星校服已发光,我斥百元巨资,只能买到下一级的红星校服了。
对于学校方面这无心的“你就凑合凑合”吧,我偏执地认定,是我挑战象征秩序的开始,身着红星乱入黄星,我就是那不祥的天象。
我听着walkman中的Never Mind,挥舞着做题的笔,在校服背上的空白处涂鸦,反正背上印的那幅世界地图也一样嗷嗷潦草,像恐龙绘制的白垩纪地球。
“HERE WE ARE NOW, ENTERTAIN US”,我写道。
穿上校服,我便七个不服八个不忿,将此刻衣柜里的少年心气儿,散发在桂林路、西康路、自由大路,牡丹街、长庆街、新民大街。
应该不是效仿我,应该是时候到溜,校园里在背上涂鸦人日渐增多。
同辈们压制不住的自我意识,纷纷涌出翅膀根部那方巴掌大的涂鸦,像粘稠的皮脂溢出不大点儿的青春痘,作关不住的一枝枝红杏。
眼看着校园里满园春色,我却突然感到无聊了,而我还有什么出格的事可做呢?
我打算去宝丽金,再整两盘打口带。
“我校服早没了,”爱人说,“咱毕业都有……”“有二十年了。
”我的校服还在,还压在长春的衣柜里,散发着最后一丝丝少年心气儿,Nirvana的歌词其文漫灭,我也穿不上了。
二暑假模式的爱人和我,委在沙发上,《茶啊二中》推广曲MV在电视上一支一支地跳着。
我们看到了朝阳区背街处不再变化了的道路,看到了常去的道边小烧烤店,也看到了54路有轨电车驶过红旗街,不过速度快得出奇,可能正如付菡所说的,年轻人都是快速的。
我们还看到白白净净的偶像,在白白净净的教室里,白白净净地笑着,并不像我们的同学。
除此之外,似乎还少点什么。
“他们咋不找林志炫呢?
”机灵的爱人又发问了。
2011年11月11日11时11分,凑齐了十个一的时刻,百年一遇,又恰逢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课间。
我毕业后才有的青华校区教学楼里,兴许是有人冷不丁嗷唠一嗓子“抓不住爱情的我”,便有人应了一句“总是眼睁睁看它溜走”,唱起歌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聚在天井周围,趁着课间,将这首歌唱完了。
这是一个Do You Here the People Sing或《富人只会吃白米》式场面,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当然,这更可能是早有预谋,几个眼睛滴溜转的男女机灵鬼,趁着老师不在的晚自习,哈哈一笑,拍了拍脑袋和大腿,便将这载入校史的风俗谋定。
《单身情歌》的最后一句,得到了声量最大的回应。
此后每年11月11日11时11分,附中的课间,青华校区,人们都会聚在天井周围,扯嗓子合唱一曲《单身情歌》,再眉飞色舞,你捅咕捅咕我,我捅咕捅咕你地,心满意足地回到教室,劳下一节课的老师为他们收心。
这是附中的人会干的事情,爱人和我认为。
我毕业已久,在人人网看到这一幕,撇了撇嘴。
在我听Nirvana的年纪,让我唱《单身情歌》?
哼!
这样唱了几年,录了几年,我在人人网看了几年,看到人人网没了人,又在B站看了几年。
我的生活像校服一样由蓝而紫,晴转多云,Nirvana听不动了,嘴也撇不动了,这时,林志炫本人出来立下约定: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同学们,如果大家能坚持到第十年,我会到学校,和大家一起唱这首歌。
2020年11月11日11时出头,林志炫结束了隔离,前来赴约。
红黄绿星的人们,像他们胸口的红黄绿星,散坐在操场上。
人们向校园大门翘首,有些人站了起来,他们身后传来的不满的咒骂。
大喇叭响了起来:“同学们不要动!
同学们不要动!
林老师长途奔波(bē),需要去趟委生间!
”林志炫不是从校园大门进来的,而是声东击西,穿过教学楼,在欢呼声中来到领操的台子上。
“志存高远学求博深”高悬在他的头顶。
他像在电视上一样,挺能白话,同时等待助理提示他11时11分的到来。
他听了将令,劝说人们,结束单身不是目前的任务,还是到了大学再说吧。
他的话语,一半被长春初冬的寒风吹散,另一半也没有飘进人们的耳朵。
他的身后,分明有情侣模样的学生依偎在一起,举着手机拍摄;教导主任模样的老师背着手,似乎很开心,但也没有笑。
时候到溜,人们耳熟能详的吉他旋律响起,大家兴奋地抢起拍来。
林志炫用力的指挥,掰不动人们更用力的歌唱,就像学校请他说的道理,掰不动他在歌里唱的感触一样。
“所以为啥不找林志炫呢?
”我们从不同角度——操场上咒骂着的人、林志炫身后的情侣,乃至无人机——见识了这段2020年11月11日11时11分的盛况后,爱人继续发问。
“也许是要价比较高,或者单纯没(mèi)想到吧。
”“也不知道要多少钱,我有个同学还(hài)说他是投资人……”“要不你跟他说一声?
看这样儿他们应该会拍第二部的。
”“算了吧,未必好使。
没准还不如你写点啥,”爱人指出,“人家兴许看得见呢。
”
闲来无事,窗外浓云遮日,白天需要开灯的日子一年里也没有几天,恹恹地坐在沙发上,手上的遥控漫无目的的在屏幕上上下移动,《茶阿二中》,点击开始吧。
“王八”和“追到会”燃起了我今日份的快乐🎉, 回忆被打开,少年时的我们,谁没有一份点燃的夏天呢。
跟着动漫,我听见了来自胸腔的大笑声,哈哈哈,这不就是我的寝室吗?
这不就是我的同学吗?
这不就是那时我们的脑回路吗?
动漫制作得很好,太逼真了。
故事虽然老套,但依旧感动到我。
这个没有阳光的下午,《茶阿二中》给到了我光,燃到了我。
爷青回了!
不老不老还未老去,时光荏苒,生命善待。
『茶啊二中』剧版四季磨一剑,终成首部电影版,相对个体的故事让没看过剧版的观众也不受影响,虽是玩的老梗“身体互换”,实际上却是具象化的表现了“换位思考”,笑点与燃点的编排错落有致,让电影的整体节奏保持的还可以,很多学生时代的“小把戏”插入的恰到好处,最后的结局不那么圆满堪称绝杀,毕竟世间哪有那么多完美,而不完美的才是青春。
【8分】
7月14日一部名叫《茶啊二中》的国产动画登上了大银幕。
这是一部系列动画的改编电影,原作在2014年就已经开播,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放映足足四季。
但即便有原作的口碑和人气支撑,但它终究也只是一部搞笑闹剧,类型与《熊出没》《喜羊羊》《大头儿子》等等是没有多大差别的。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的改编电影居然从上映至今就不断口碑与票房双发酵,如今仅仅上映6天其票房已经超过1.7亿,同时它在豆瓣也一度有超2万人次打出8.3高分(如今略有回落,但仍保持在8分线)。
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评分,哪怕对比同期上映的另一部被不少影迷誉为“国漫史诗”的《长安三万里》还曾要略高0.1。
当然,这样对比一看,那《茶啊二中》的评分就会多出一份难以置信,一部合家欢的搞笑闹剧凭什么突破豆瓣8分线?
这期内容我们就好好聊聊《茶啊二中》为啥会“黑马”如斯。
《茶啊二中》究竟讲了什么?
作为一部合家欢《茶啊二中》的故事是不复杂的,一句话概括就是入读初三三班的学渣王强和严厉的班主任石妙娜因一场意外互换身体后所掀起的一连串趣味故事。
“交换身体”的题材其实是不多见的,最近十年内比较知名的还是2016年上映的《你的名字》,后者讲述两个时空交错的中学生互换身份互相熟悉,并逐渐走向相爱的爱情故事。
但《茶啊二中》不一样,它聚焦在学生和老师两个代际的角色,而一般来说这样的设定也会走向恰似韩寒的那部《乘风破浪》和贾玲的《你好!
李焕英》的故事套路,即互换身份后的两人从不同视角理解彼此,慢慢放下怨恨和芥蒂,并在最后走向大团圆的。
但《茶啊二中》还是不一样,制作人在王强和班主任交换完身体后就立马安排了一场“套路吐槽戏”,互扯相互理解的故事是多么俗套,同时还在抱怨为啥他们已经彼此很了解对方了,但依旧不能换回身体呢?
是啊,不就是班主任表面很严厉很残暴,但实际上都是为班级着想,想每一个坏学生都变好吗?
而王强所谓的坏也不是什么十恶不赦,他就单纯喜欢玩闹,同时他也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吗?
这种“互相理解”放现实的每一段师生关系中都是不言而喻的存在,那还有什么必要用一部电影来老生常谈一次呢?
基于这个没必要,这部动画的故事也就拥有了一大特征:“怎么日常就怎么来”。
《茶啊二中》的故事是极为日常的,而这个日常也代表着贴近真实,不会出现刻意捏造所谓的离家出走等等桥段,而是完全聚焦在普通的校园生活中。
如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冲突只存在于课堂的吵闹、上课被没收玩具和手机、课程被霸占、以及学生们逃学上网吧等等操作...对于这些桥段有没有意思那可能是因人而异的,但有没有回忆?
那肯定就是所有上过中学的8090后影迷们都能有所共鸣的存在了。
是的,《茶啊二中》的情怀唤醒不是全年龄段的,它的故事被设定在2005年的中学时期,所以剧中出现的一系列元素都基本与00后和10后小朋友无缘,它们只会是8090后一代人的情怀满足。
如王强和一众猪朋狗友逃课前往的黑网吧、魔兽世界和反恐精英、圣斗士/龙珠/忍者神龟/神雕侠侣/猴哥等等角色的模仿,以及那一个曾在千禧年后的一段时间中风靡全国学校的“阿鲁巴”(又叫磨柱、打桩、锯人等等)玩法,和整个学校和宿舍的环境等等...这些元素基本都只是8090后的共同回忆,所以说《茶啊二中》虽然是一个合家欢,但真能共鸣的也不会是现在的小孩子就是了。
哦不对,上述这段话说得有点绝对了,虽然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玩乐,但有一个东西是恒久不变的,那就是“课程霸占”:体育音乐美术电脑等等课程总会被各种“重要课程”所轻易挤占。
当石妙娜老师推开黑板后方那块填满红叉的课程表的时候,我相信没有一个影迷是不会不回想起某个中学下午被班主任强行挤占体育课并用作突击测验的恐惧...
同时在这样一个日常和真实的基础上,《茶啊二中》的主线故事也就不可能有所谓的逆天改命,所谓的拯救世界,它有且仅有的也只是王强和石妙娜之间的互黑和各种日常的吵闹。
在交换身体后,王强就借着班主任的身份取消了一切文化课,将一众学生拉去操场玩乐以及带他们到地底深处的“历代学生物件收缴库”中尽情玩耍。
这一连串行为在石妙娜眼中自然是天大的冒犯,但失去班主任身体的她也就只能用摆烂的方式来回击,如用王强的身体来跳女孩子专属的花绳,用王强最在意的头发来要挟等等,这对师生冤家就这么你一招我一招的互怼。
你不能说他们的出招(或者说制造的笑点)有多么的出其不意和眼前一亮,但没人会否认的是,这部动画堆砌的笑点是非常密集的。
从网吧追逐,到“追到会”,再到巨大无比的地下仓库的塑造,校长的啰嗦开会,师生间的互黑,以及男女生宿舍的各种邋遢情况---女神外表的背后是各种臭袜子堆放的床铺,而本身就邋遢的男生们就更是连床架被子都通通返厂修理,只能“家徒四壁”,以及“凄凉”到连长在扫把上的霉菌蘑菇都能眼睛发亮,狠狠刷上一顿辣条锅底的菌菇火锅...可以说整个观影过程都被各种无厘头笑料塞得满满当当,好笑且不尴尬。
而如果说情怀是独属于8090老人家的,那这部剧的笑点就是全年龄段的,挑点人数多的场次,你能从头到尾听到孩子的欢笑声呢。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茶啊二中》的出品方正是曾缔造过票房超50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光线影业,而我们都知道《哪吒》的成功有相当部分原因离不开饺子导演对无厘头笑点的拿捏。
无论是娘莫娘样的陈塘关居民、还是用火焰烤烧太乙真人的下半身等等...这些笑点那是真深得周星驰喜剧的精粹了。
所以说同为光线系的《茶啊二中》又怎么可能在无厘头的演绎上让我们失望呢?
当然,这份“不失望”是同时体现在两方面的,一个是上面说到的对无厘头笑点的平衡拿捏,而另一个则是对主线发展的克制。
正如前面说到,《茶啊二中》的主线故事是非常日常的,它没有什么幡然醒悟和洗心革面的安排,哪怕是最最最坏的学生王强也都只是学习成绩比较渣,以及比较好去网吧打游戏,而他对班主任也是有发自内心的尊敬。
所以在交换身体后,王强借助石妙娜身体遇上的就不会是什么反直觉,乃至直接冲击价值观的事情。
这些通通都没有,有且仅有的也只是从校长口中听到三班学生被否定这件事。
同时与之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石妙娜身上,她借王强身体得到的最大体会也只是三班差生被一班优秀学生的看不起而已。
他们两人的这段体验是基本不会推动他们彼此间理解的,不会扯什么“哦,原来王强你的坏是应该被体谅的,是老师忽略了你们一直以来遭到的鄙视链歧视”,以及“哦,原来我一直都误解老师了。
原来老师一直都默默支持我们,老师的的严厉都是为我们着想”等等的煽情。
有且仅有的也只是对各自自尊心的冲击,而这个冲击也只是将他们往“要把公开课上好”的方向进一步推进。
这种设定才是最契合现实的,毕竟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有什么可能不听从老师的安排呢?
同时对现实中的老师来说,又有多少人需要体谅学生的某些苦大仇深呢?
以及在听到别人否定自家学生时会不愤怒以待呢?
同时这样的设定也才是最纯粹的。
你没有了这些理解上的反转,那故事就会少了很多波澜,而没有了这些波澜那故事就得靠一个又一个趣味点推动下去,而一旦趣味收停,那故事就会变得乏味与枯燥了。
这绝对是一副制作人给自己套上的“镣铐”,但一旦能支撑下来后,那整个故事都会被“趣味”二字所占满,并让影迷享受到最纯粹的欢乐就是了。
最后如上便是我对《茶啊二中》的解读,这是一部好看、好笑、并值得回味的国漫佳作,而它的优秀并不体现在故事的复杂,也不诠释于内涵的深刻。
这只是一部故事平凡的国产动画,但这部动画也是真能吸引影迷,真能让观众在影院中开怀大笑,以及为那一幕幕出现的情怀之物所打动,从而也就成就了它的“平凡但不平庸”的作品底色。
注意了,如果此刻有人反问我究竟什么才是所谓的“平凡但不平庸”呢?
那我一定会用接近剧末的那段“三班学生奔赴公开课现场”的戏码予以回复---难道这还不够燃吗?
不是只有“我命由我不由天”以及“击败山王工业,成为无冕之王”等等才能被叫作燃。
对于现实中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我们一同在课室里为每一个考验奋斗的经过也都是燃力十足的存在。
也或者更准确说,这才是绝大多数平凡人曾经拥有过的不平庸啊。
再进一步说,能将这份意义在大银幕上诠释出来,那《茶啊二中》还可能对不起“佳作”二字吗?
前四季近9的均分吸引我去的,其实不懂为什么说这是90后/中年人的青春,因为第一季不是2014年的吗?
也没有很早啊。
总体的质感和制作水平在和彩条屋与追光比起来算较低的了,那只能靠内核下功夫了。
身体互换虽然是老梗了,但表演起来确实还是好笑的。
剧情不算复杂,贵在主题的稀缺,可以说是狂K教育,有意思,但不算很有深意,和《三傻》这个级别的比不了,主要还是说出那些我们吐槽的心声,让老师和学生互换体验一下,这些放在国产电影中是稀少的,也是有点大胆的。
91分钟实在太短了,感觉剧本还是可以更好地打磨一下。
有些场面过于浮夸,比如王强那间男生宿舍连一张床都没有,还生火打火锅,太寒酸了点,但鉴于是喜剧型动画,为了制造反差和笑点,也勉强能接受吧。
同时有些桥段有点点幼稚了,有个优势,感觉儿童还是很适合看的,毫无障碍。
我本身是一个笑点挺高的人,还是笑了好些次的,我相信如果是东北人看这个会更有感觉。
可能是我抱的预期太高了,虽然主题讨喜,也算好笑,亦有感动,能给到7.5分,但想想里面的中学校园生活,太青春太怀念了,想再多给点感情分,8分。
第2137部2023年,动画喜剧奇幻电影《茶啊二中》说实话,之前一直没有关注过这个系列呢还以为是个很拉的国产动画,没想到评价挺好就来看看,那是 真没想到啊,哎呦不错哟!
完成度挺高,画风还可以接受,方言非常讨喜,剧本不错,叙事手法过硬,音乐虽然没有那么出彩,但是气氛烘托到位了,哈哈,最有意思的就是,看完,自己说话都变味儿了
别的就不多说了,经历过当年的中学生活的,都能笑开怀的说,还有魔兽世界的梗,还真挺怀念,虽然我是魔兽70后吧,(捂脸)上面也提了,故事虽然老套,但好在叙事过硬,看起来,可不难看,确实有一定功底了,毕竟不是什么新鲜题材了,也有些许的可能是怀旧加成吧。
那真的是令人怀念呢,我也有过很好的班主任呢。。
(被回忆无情的拍打)
总体来说还不错呢推荐看一看起码很欢乐。
我是占课的分界线---推荐指数:三星半,我们当年可能没有那么燃,但是很喜欢。
作为四季番剧老粉,这剧场版太满意了!
看之前就有所耳闻“笑疯了”,刚开始看还面无表情,整老师学生灵魂互换一出后笑出眼泪、笑出腹肌、笑得合不拢嘴,看到后头师生情也竟有些被感染了,眼角的泪花不知是笑的还是哭的。
看完也想这喜剧效果咋这么好呢?
电影的人物都讲东北话,平添一层幽默,贯穿校园里奇葩精怪的事件,再加上夸张的动画与音效,学生们看这片绝对乐得起来,很能与其中的包袱共情。
虽说身份互换是个老套路,但《茶啊二中》玩出了新花,老师与学生转换,每十二小时替换,尽管后头莫名解决,但不影响全片叙事。
走上街道,来到班级,住进宿舍,只有校园才能带来这么多出奇人意、出乎意料的快乐,是很多灵感的故乡、创作的沃壤,讲校园的青春喜剧很多,但能像《茶啊二中》一样抖包袱和煽情一样自然的就少了。
电影四星,加一星致青春!
茶啊二中 (2023)7.32023 / 中国大陆 / 喜剧 动画 奇幻 / 夏铭泽 阎凯 / 邢原源 王博文
不啰嗦,直白的说这部电影不值一张电影票首先我先上一张观影时候的心情变化图
总结来说个人觉得有问题的几个点:1.电影刚一上来追车追了五分钟———这是动画电影啊喂,这画质风格也不是走细腻特效路线的,上来整《速激》那死出干嘛?!
既不好笑,还拖时长,虽说动画片我不能拿现实和他比,但是这段剧情存在的意义是啥啊。
当时看的我尬死。
2.然后是老师学生灵魂互换,虽然老套,但也懂这么设计是为了让师生能彼此理解换位思考,但是换身之后我是有期待的按理来说性别加身份加年龄都是反的的两个灵魂互换身体后应该马上笑料不断才对,结果就是用老师的视角看了下学生的宿舍和上课课间日常,用学生的视角看了下校长平时有多啰嗦的形式主义开会,而且学生用老师的身份说建议校长周六日上课周一到周五休息那段,校长回了句私下再说就完了。
这个地方的翻已经起来了,后面应该有个校长的大反转反映啥的,结果这么好的一个笑点就这么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给错过了。
3.后面的剧情翻来覆去的互换灵魂虽然把学生老师互相理解这段讲清楚了,但是知道老师抢公开课不是为了她自己之后是不是应该有个至少对切4-6个画面来展示学生这边理解老师后在身体里做的努力啊,就整个这一段都很平的就划走了。
4.最后学生冒充老师想要用换身体这个方法帮老师拿到公开课的成就这里,老师为啥自己去烧烤摊了手机关机了也没说。
这是个老师啊,她的人物得符合社会身份逻辑吧,就算是为了给最后一关增加副本难度,但是感觉也应该再设计巧妙一些。
5.总结来说的最大问题还是,笑点基本都在预料之内,所以笑不出来。
我不知道这个片的目标人群到底是10、00、90还是80后,就是梗老的感觉不是80、90的可能都看不懂,但你要说就是给这个年龄段看的,那可不可以设计的再意外一些,毕竟这个年纪的观众群体都是过来人了,如果你的翻出来回答都是意料之中那种就真的有点没意思了。
最后吐槽下宣传,之前在某些短视频平台看到宣传视频都是一些导演演员在电影院看的时候笑的贼夸张那种,咱就是说谁教你们这么宣传的,你们这样只会把观众预期拉高,我就是这么被骗的呀,看完感觉自己就跟冤大头似的。
虽然我不知道为啥豆瓣能有7分这么高的分,但是我摸着我自己的心给的真的4分不能再多了,还有1分是鼓励中国动画电影加油的~
电影看完,突然很想鼓掌!
影片比我的心理预期好很多!
这个是让你从头笑到尾的好片子,看着看着就会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
白绿相间的学校走廊挂着科学家的画像、女老师的高跟鞋、总是一身西服的校长、让人头疼考试……当然还有无数被数学语文占领的体育课!
在这样的校园中,一群青春岁月中少男少女,他们的表演自然而简单、那些小小的快乐不做作也不矫情,就是那种醇醉的“属于小屁孩的开心”!
对,已经长成大人的我,再一次回忆起那种——平凡小屁孩的——小小的,简单的快乐,坐在荧幕前笑得像个孩子,享受着这种久违的、纯粹的快乐,真的非常难得!
先说哈,前方高能,有很多剧透!
所以介意的同学,先去电影院里刷个电影再进来看,然后大家一起讨论下呗!
我特别看重这个片子有一点是:没有俊男美女,也没超能力,但特别接地气的给力!
我解释下哈,影片里并没有孙悟空、哪吒一类的传奇人物,也没有任何飞天遁地的超能力、放大招,就是平凡的日常,却能真真正正的戳中我记忆中的某些点,我们都曾经有过少年时,14、5岁是一个很敏感、很感性,又拥有丰富想象力的年纪,满嘴喊着“理解万岁”和“我已经不是孩子”的同时,却无奈地在中国教育体制中和老师们一起苦苦挣扎,埋在试卷里,埋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无奈现实中。
虽然每个人都执着的喊着“成绩并不代表一切”,“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但影片中的那个石妙娜真的就让我想起我中学里那些从可贵的老师们!
而且我记忆中的老师嘴里最常说的话是“教学相长”,意思是:不光是我教你们,其实你们也每天都在激励着我在前进,我们互相不放弃才能一起向前走!
预告片里写着“不管几岁,快乐万岁!
”
真的是这样!
这个片子是属于那种“大人小孩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笑点”的全能型喜剧。
比如我作为一个80后的大人,有不少笑点来自于我还是小孩的时候追的那些影视动漫,在这个片子里居然都精彩的呈现出来了!
戳中我的笑点还有怀念点,太意外了!
首先是:男生们在仓库里放大招的那部分!
《圣斗士星矢》的天马流星拳突然变成了“天驴流星拳”,打出来的时候还有“天驴星座”跟着出现!!!
我当时就笑喷了!
这一小段男生对打,包含了太多太多我少年时追的动画片和电影甚至是游戏中的精髓,《忍者神龟》《宠物小精灵》《魔兽》《天龙八部》甚至还有……
《大话西游》最后的周星驰在城墙上走的那一段经典!!!
然后所有的我自己中学时代的情绪就都被“勾搭”出来了:对对对!
我们中学的时候也是这么喊着“钻石星辰”“庐山升龙霸”“皮卡皮卡丘”去和其他同学打招呼的!
对方也会非常配合的把各种动画效果一边脑子里YY一边通过动作表现出来回应你!!!
虽然在旁观者眼中……就是一脸嫌弃,因为她们看不到你们正热火朝天的通过想象力脑补的各种不得了的效果和背景音乐!!!
但这种强烈的反差放在电影里就超级搞笑!
这个就好像《海贼王》里每次弗兰奇又发明了新武器的时候,路飞、乔巴和乌索普满脸放光背景音乐也雄壮到爆炸,然而切到娜美和罗宾的时候,就一脸安静,满脸都写着“这是啥?
一点不懂也不想懂”!
就着这个效果!
瞬间get到这种反差的你,就在这个鲜明的对比中笑出声了!
另外,同样对比鲜明的笑点还有:《美少女战士》变身就是王强化妆变身石老师那段!!
从头到脚,换装渐变还有闪亮效果,我在变身那个部分都在期待王强能说一句“代表月亮消灭你!
“了!!
不得不承认,放在王强身上,既搞笑又看的人怀念不已!
再配上粉笔灰当粉底、烤肠当口红以及最后那个无背景音乐的冷静傍观者版本的王强自high跳来跳去!
笑得我眼泪都出来了!
再有一个就是《流星花园》!
王强假发第一次登场的时候,背景音乐是《流星花园》的主题歌!
哇塞,这个音乐一出现,再配上那顶在风中飘动的长发!
吴建豪版的美作就神再现了!
我当时就在想这个制作团队一定是带着真情实感的把自己的成长时期影响重大的影片都悄悄的放进去了!
而且《流星花园》不只出现了一遍,在女生给石老师送礼物的时候,有个钥匙链也是F4的,没看错的话,还是4大花美男都亮相的,所以那个女生在给了“妙姐”以后,还郑重声明:公开课以后要还给我!
我太能理解了!
那个时候F4 的偶像魅力真的就是这么强大!
男寝和女寝那段也让我惊喜!
妈呀,我是北京的啊!
这个影片是东北的,但学校宿舍的结构甚至床单颜色都和我的记忆中是一样的!
长长的走廊里有着各个寝室,走廊里永远挂着衣服!
特别是王强用来包头的那块布,就是我以前寝室的床单花纹!
我不知道是不是全中国所有学校都是统一配置!
但真的,这个床单我们6个同寝室的人,大家颜色一致,还都用了4年啊!
对了,多说一句,这段阿拉伯登场的背景音乐超赞!
一定要好好盯着字幕看!
再配合王强他们5个的群魔乱舞,马上如假不包换的变装少年们的戏剧效果就出来了!
(后来我在网上特意找了找,那段音乐原来是叫《东北之冬》据说还是印度神曲,并不是阿拉伯)以上都是我个人被戳到的地方。
还是那句话,我觉得每一个看这个影片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连接点”,然后会心的笑出声来。
不管你是14岁还是40岁!
快乐万岁!
下面想换换“画风”,盘盘各种我的小发现!
影片里面其实藏着很多很多“小心思”。
目前我就刷了一遍,应该不太全,回头再去二刷,估计能找到更多!
先说“校训”哈!
是不是全中国的学校教室黑板上都有8个大字啊!
我还记得我中学的时候是“团结 友爱 勤奋 开拓”(妈呀,我决然现在还记得!
)
可刚一登场的3班,和1班的学霸班比起来,除了班级氛围各种“闹”以外,你看看这8字箴言写的啥!
“自由无限 快乐无边”!
哈哈哈,就这一秒我就发现这个电影的制作团队,埋着无数的“小心思”!
然后就好像《我的野蛮女友》里默默观察某某导演到底客串了多少次一样,开始注意着8个字了!
石老师初登场的时候,王八(网吧)那段,后面的校训是“团结友爱 温柔以待”,这个出卖王强他们行踪的同学肯定不属于“团结友爱”,当然了后面石老师的各种猛女师太形象也绝对不是“温柔以待”啊!
王强变身的石老师开始讲课,后来演变成两个人互相黑化的时候,后面这个居然是“互帮互助 宽容大度”
到后面真正的石老师上课的时候,则是“本色出演 真情流露”。
最后教室里舞狮子那段,8字箴言变成了“贺妙娜获 优秀教师”。
有一种“咱作为字幕组不能白拿工资”的存在感!
有没有!
另外,背景这里有很多特别接地气的中国氛围,比如:背景海报,就着一个瞬间,有没有人好像我一样看到了“葛优”?
烤串店里,背后的“青鸟 啤酒”,不说了,大家都认识青岛这个著名品牌!
另外,其实小胖子手里的零食那个好像虾条一样的上面写着“上你家”!
有没有谁联想到一个品牌叫“上好佳”?
还有女生宿舍的方便面“坑师傅”这个我不解释了,方便面里有“师傅”这两字还是K开头的,就那一个吧!
另外,在后面高燃电车上,学英语的除了3班的同学们,还有这个金头发的,其实他就出现在刚开始的网吧里,可见3班这个“燃”的氛围直接把网吧里的游戏青年都给带动的好好学习了!
这里有种喜滋滋的“哎呀!
我发现了!
“的小开心。
其实这种应该还埋着不少,回头2刷去再补一遍!
当然也欢迎留言讨论,我估计我应该还有好多没发现的!
最后影片的音乐真的赞!
除了刚刚提到的那段《东北之冬》,
超爱王心凌的主题歌,这个主题歌一起来,马上电车上那段“燃”的学习氛围就不一样了!
你会觉得既热血又然,但又充满着青春气息!
看完电影我回家又刷了好几遍这首歌,爱死了!
最后嘛,想说说关于东北话配音的部分,因为制作团队是东北团队,所以我挺能理解预告片里说的那种“我们东北也能有好的动画片”的心情,而且据说配音其实做过普通话版本的,不过主创团队认为效果没有东北话带感。
但是……作为一个北京人,我才发现而且还不得不承认:原来东北话我不是每一个字都懂啊!
有很多好像俚语一样的东北特色笑点表达方式我都没有get到。
连我一个北京人都不一定懂的方言部分,估计南方小伙伴就更加理解困难了吧?
要是能有一个标准普通话的字幕就好了!
真的。
我记得之前看哪吒的时候,刚开始登场的师傅是一口四川话,但字幕是每个字我都能理解的普通话字幕啊,所以四川话一上来,觉得既好笑,又不耽误理解他说话的意思。
但……东北话似乎每一个字都能用普通话文字打出来,但是具体俚语的笑点在哪里,get不到的地方真的就不懂也笑不出来啊。
所以难免有“怎么周围人就笑了呢?
”的情况。
好了,大概这样吧,欢迎留言,尤其是那些“小心思”,谁get到其他的了,我没写到的,留言给我,我二刷的时候去找找。
最后的最后,我下次再在家里找到蜘蛛的话,我一定要起名字叫“帕克”!
哈哈哈!
学到了!
青春校园不仅可以谈恋爱,上课本身才是青春的大部分时间,更容易产生共鸣的题材!
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像故事一样,平时严厉的教育会让人反感,但老师的恩情会刻在心里!
这种角色交换设定还挺有意思,特别是融入了东北跟山东方言,很有意思!
相信大家看完一定会想起自己的老师,想起自己上学上课的时光,也很热血,也很中二!
一,中国动画什么时候不用周星驰的梗,就是另一种超越了;二,中国的男学生什么时候对立面不是老师,不是同班女生也是一种超越了;三,目前中国还没有真正的作者动画。
只比剧版好一点,勉强达到及格线。(茶啊冲:吉林长春的旧称)
很良心的校园国漫,浓缩了一代人鸡飞狗跳、简单欢乐的青葱岁月,又是国内大荧幕从未见过的喜剧动画。青春就是用来嬉笑、打闹、范中二的呀。有些回忆杀是上过中学的人都共通的,有些只属于长春,相信长春人会更有共鸣。使用方言很加分,满满的东北嗑,增强了人物的鲜活趣味和笑点密集感。配乐真的贼带感,尤其王心凌老师的压轴片尾曲,搭配剧情,秒回那个最二最快乐、最勇敢最热血的青春时代,谁又不会为之动容呢。
说实话.......
看了一个短视频里面乔杉说:“动画电影拍成这样让我们很难做,我们也不知道拍真人电影的能不能拍过你们了。”看完电影我想说放心,如果这就是动画电影的真实水平的话,那真人电影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这部电影简直就是中国动画电影的灾难啊!老套且幼稚到了极点的剧作梗,还有莫名其妙毫无可信度的人物弧光和人物的转变,毫无野心的对于教育、性别以及种种其他议题的表达。不,他根本没有表达。最让我讨厌的就是片中对于周星驰无厘头喜剧非常拙劣的模仿,简直就是对星爷的侮辱。那种傻到冒鼻涕泡的笑点。虽然从制作上这部电影绝对不能是烂,但是这部电影平庸到了令人发指的境界。最后再吐槽一点,对于这种在电影名字上做花活的手段(也许是我理解错了,中二阿茶,你是来搞笑的吧),真的很没有意思。我对这部电影的厌恶程度甚至超过了几乎所有开心麻花。
3.5。认真工作的女老师与班上男学渣A互换身体后引起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结局两人都互相更理解/包容了对方。制作整体不错,喜剧效果有些地方感觉有点尬但总的来说还挺沙雕的,不过A的心理转变较突兀。
看来作业还是不够多
5.5/10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电影能拿到这么高的分数,电影是拍个大众的而不是拍给粉丝的,一说不好,全是粉丝来喷你。所描述的校园生活全是胡扯,各种不真实,有人说了,不就图一乐么?真实了还怎么让你开心?剧情低幼又尴尬,画风不好,建模粗糙,美术老派,跟追光的美术完全没法比。看完最大的感受是,荒谬!
典型的东北,根子里的男性视角,到目前为止,所有关于东北的影视作品都这德性,完全的男权内核,女老师都是男的配,呵呵
其实还是讲一点脚踏实地的故事更好一点。
【2.5】
无论是作为青春片或是灵魂互换的题材都无甚惊喜,胜在短小与轻松活泼,这浓郁的东北大碴子味感觉在现在真人影视里都少见~(P.S. 回忆杀满满但出现重大穿帮!2005年女生宿舍竟然贴了张KG绿凯的海报,怎么回事?!)
看到后面还挺感人。教师评分考核表让我想到我初一班主任,当时大家都在商量给班主任打低分,没有为什么,纯粹是因为不想上学,结果有一天自习课班主任直接进来把我们班训了一顿,说学校给她的评分都不错,唯独班级评分给她评选优秀教师拉了后腿。偷偷没收充值点卡这段又想到我初二班主任,当时有一半学生都出去听讲座,于是她号召剩下的同学搜查不在的同学的抽屉,把搜到的手机等违规物品统统上交。仔细想想,我初中到底是怎么活过来的。石老师这个形象刻画得十分不错,追学生抢了小孩的滑板车之后看到小孩哭了,又给还回去。剧情还呼应了之前的内容,比如第一季的“手机丢哪儿了”悬案。后面强哥的觉醒太草率,就因为一班骂了一句他们是垃圾,这种侮辱之前经历得还少吗,为什么偏偏是这次能够让他幡然悔悟。
(补标)三星半。有意思的。
确实挺乐的,就是实在有些低幼了,豆瓣这个分数是不有点太离谱了
小学生画风和剧情。
刷的分 上当了 唉
这不比长安三万里好看吗……虽然故事很简单,也没啥深刻内涵,但是师生关系展开得很好,笑点和哭点设计的都很有诚意,本来担心男女寝会猥琐,好在情节设计还挺自然,不恶心人
!!去看
可看,但只适于上过初中的人看,隔壁年轻妈妈带小孩,幼儿园大的小女孩懵了半场,她妈快笑疯了,毕竟很多笑点代入感都是自己中学那些沙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