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蝴蝶效应》三部曲,第一部、第二部都是主人公杀死了自己,第三部主人公杀死了自己的妹妹。
看来穿越的有罪的,人不可能改变过去,但可以把握现在和未来。
蝴蝶效应第一部很出色,第二三部不太好。
最让人倒胃口的是男主角形象不佳。
特别是第三部这个山姆,四肢不发达,头脑更简单,自以为垄断了时空穿越的权力,根本不顾他人的劝告,胡乱穿越,而且刚愎自用。
虽然剧情发展最后都归结于他的姐姐。
可是整个影片的男主角如此之衰,使人对整个影片情节发展的期待大大减弱,因为我看着看着就不再关心男主角的命运,我觉得倒霉的事对他而言是应该的,影片对我的吸引力也不复存在。
第一部为什么那么精彩,有荡气回肠之感,是因为男主角对女友、朋友执着的爱感动了观众。
男主角虽然平凡,但没有什么恶习,他时空穿越的出发点和动机都要比后两部的人更好一些。
第二部的男主角很自私,很虚荣,第三部的男主角虽然一开始算是做好事,但也是靠这个赚钱,付房费,把这个当做职业,使时空穿梭这个浪漫的事庸俗化。
这样的设计使整个影片的感染力从一开始就被大大弱化了。
影片有两种可能性:即:珍妮的死是属于自然死亡还是有人谋杀?在珍娜的初次登场与哥哥的对话中,也有一次重要的细节,那就是火灾现场描述:在影片9分钟左右的时候,具体就不累赘,我做简单描述:火灾现场的第一句话,居然是和结尾雷同的:“求求你,让我出去。
”这里可以看到珍娜被堵住了,出不去。
1 小孩子见到火灾,慌乱之下没有办法逃脱,属于自然死亡2 有人人为的堵门,属于非自然死亡。
如果属于自然死亡,那么下面这个转帖的这一段推论成立:转自:对蝴蝶效应3结局之深度研究---权威性五星2009-03-27 13:23:23 来自: A.T.Chttp://www.douban.com/review/1929361/ 经过仔细思考我觉得其实影片具有一个初始状态, 本来Sam,sam老婆,小女孩,sam老爸老妈都在,注意,珍娜不在。
珍娜是在N年前一场无意大火中被烧死,长大后sam觉得当年应该把珍娜救出来,于是他回到N年前把珍娜救出来,回到现实后,类似影片所讲,珍娜对sam救了自己非常感激,生活也依赖于sam锺意sam,这就导致了她于sam老婆的冲突,当然了,这时候小女孩也在,珍娜跟小女孩关系也不好,在电影里面感觉小女孩关系跟珍娜应该非常差,要不然影片结尾小女孩的笑容也不会那么淫荡,于是珍娜回到sam老婆当年肚子里面还有孩子的时候,把sam老婆杀了,影片里面可以看到,是血腥的剖腹,当然,小女孩也就别想出来了。
然后就是电影里面发生的事情。
珍娜跟着sam四处作孽,sam后悔当年救出来珍娜,就又回去故意不救珍娜,然后回到现实,小女孩显然就在了,她烧了的那个玩偶就是珍娜的形似物。
有好多人说那场大火是小女孩放的,我觉得不妥,当时sam跟珍娜也就15岁左右,小女孩还没出生,怎么能倒退时空到那么早的时候?
所以大火肯定不是小女孩放的,所以我上面的逻辑解释了这个影片的一切前因后果。
以上评论在珍娜属于自然死亡时成立。
但是恰恰相反,珍娜第一次死亡,是属于非自然死亡,有人让她死。
2 非自然死亡。
在解释之前先来点情景再现:情景1:(影片中第一次出现火灾的描述)珍娜大呼:“求求你,让我出去!
”然后哥哥从窗户进入9出妹妹。
情景2:(影片结局当男主角回到火灾现场后的具体情节)爸爸搀扶着妈妈:“SAM,珍娜在哪?
”【时间:1:16:56(我在www.tom365.com看的,以此时间为准)】男主角:“你去照顾妈妈,我去找到她。
”【时间:1:16:58】珍娜:“SAM,让我出去!!!
”【时间:1:17:06】珍娜:“请让我出去!
”【1:17:09】珍娜:“你要干什么,SAM?
”【1:17:10】珍娜:“SAM,住手,你在干嘛?
【1:17:13】等等等等,后面的省略。
之前的评论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即:太留意字幕翻译,反而忽略了原声。
导致给我留下了两次火灾不一致的印象。
其实,两次火灾的情形是一样的。
在情景1中,珍娜大呼的是:“SAM,请让我出去。
”而字幕上没有打出SAM,我大意的忽略掉了。
盲目的认为两次火灾现场不一致。
【在这里多谢豆瓣ID:子 。
非年】这说明当时在门口堵着珍娜的,不是别人,正是SAM。
而这时候 另一个平行空间的SAM从窗户进来9了珍娜。
现在要讲一下两个平行空间的故事发展。
如果不讲,容易犯迷糊。
平行空间1:在门口堵住门口的SAM,下去后自己的父母健在,结局就如影片结尾。
平行空间2:窗户9了珍娜的SAM,恰好接上影片前半段故事,最后的结局,也注定顺着剧情发展。
也就是说在两个平行空间里。
其实结局都是一样的。
这是一个环状的结构。
所谓平行空间,不用多说。
不像有人认为的那样,同一个人不可能出现在同一时间。
这个说法错误。
堵门的SAM和从窗户9人的SAM走出门,看到的是不一样的。
是不相互影响的。
这样正好解释了珍娜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追问火灾现场的情形。
因为珍娜的心中迷茫。
堵门的明明就是SAM,可是为什么还会从窗户进来9她,这让她不解和迷惑。
因为不了解具体的知识,不知道算不算BUG,所以就此住嘴吧。
【再次感谢豆瓣ID:子 。
非年】[分割线] 来自豆瓣ID:卧梅又闻花 1 同时间不可能出现两个SAM 2 影片结局出现的SAM回去后,覆盖掉了先回去的SAM 例子:录像带倒带。
可以倒带,反复看。
不会出现不一样。
但是洗掉重新录。
就出现全新内容。
PS:影片老头子一直强调不能干涉过去已发生的事情。
顺序:1.大火,妹妹死亡。
(火因不明。
)2.思念妹妹。
主角穿越,9回妹妹,父母双亡。
3.妹妹依赖哥哥,妹妹穿越,杀死哥哥女友,成为连环杀手。
4.哥哥发现真相,穿越回到火灾现场。
覆盖掉原先的自己。
杀死妹妹。
结束。
我一向认为导演是最草菅人命的,为了主题和主角,视众生如草芥。
不用说那些一个饭盒一条命的金兵甲宋兵乙,就算混到男二号女二号,如果不幸成了情节障碍,也得随时为影片尽忠。
即使和谐如爱情片,一旦出现连观众都难以割舍的三角恋,为了一号成功,二号往往就得成仁。
当然这只编导在技术上的自由,事实上,作为思考,很多导演是一直在关心到底谁在掌握着我们的命运的。
不光是导演,哲学家也在想,世界是必然还是偶然;科学家也在论证,事件是因果还是概率;我们也想问,上帝这厮到底是在编程序呢还是在掷色子。
有一系列的电影在探讨这个问题,远的如二十年前的《机遇之歌》十年前的《罗拉快跑》《滑动门》,近的如连拍三集的《死神来了》,甚至香港的警匪片如杜其峰监制的《暗花》和最近的《证人》都试图表现创作者在这一问题上的思考。
当然这里面最直截了当谈这一命题的就是《蝴蝶效应》之一、二、三。
虽然地球上的蝴蝶不管从种类还是数量上都比人类多得多,但是能混出名堂的只有三只,两只在中国,分别姓梁和姓祝,另一只在亚马逊丛林,就是经常被人提起的蝴蝶效应的主角,无名,一动震天下。
蝴蝶效应的通俗说法是“南美亚马逊丛林的一只蝴蝶动一下翅膀,两周后北美就会有一场飓风”,学术点说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个原因与结果的非线性关系。
由于鄙人当年这门课若非视力好就差点要补考,这里就不再作更深探讨,还是拿电影说事吧。
很多年前香港有个宣传交通安全的公益广告,广告语是“生命没有NG”,而上面一系电影则是在探讨,如果生命可以NG,人生会比当下这一条更精彩吗?。
给人希望的观点认为,换只蝴蝶就会换场风暴,这种观点比较迎合大多数希望再给一次机会的人的心理。
十年前几乎同时出现的两部电影德国的《罗拉快跑》和英国的《滑动门》(还有个特俗的名字叫《双面情人》)就是这按这种思路讲故事。
罗拉的故事用的是三段方式,一个讲完再回来讲下一个。
说的是罗拉的男友古惑仔曼尼(钱?
)因为罗拉单车被偷而错过见面后在地铁上把老大叫他去收的十万马克给丢了,如果到时交不出来,就要被家法处置。
时间是十一点四十分,这小子告诉罗拉,十二点钟没见到钱,他就冲进超市去抢。
于是罗拉开始跑步筹钱。
导演一共给了罗拉三次跑的机会,每次奔跑在路上碰到的人都一样,但是时间和地点稍有差别,正是这些差别给了罗拉不同的结果,也给了那些人不同的结果。
例如有个老太太推着个小孩被罗拉有一次碰了一下而另一次闪开了,这一点区别就改变了老人的命运,因为她是去买彩票的,其中一次的号码就中了大奖。
还有罗拉的爸爸正和自己情人谈事,罗拉早一点和晚一点去他办公室导致的是完全不同的结果,还有小偷乞丐会计等,每个人都因罗拉跑步的快慢而收获不同的后来,当然罗拉和曼尼也一样,第一次慢了一分钟,打劫超市被警察干掉;每二次好不容易赶上,又被子车撞到;第三次,你还是自己找张碟去看吧。
《滑动门》是用平行蒙太奇的方式来讲主人公的两种命运的,做公关工作的主人公海伦一大早上班被炒了,于是她坐地铁回家,就是能不能及时走进地铁那道滑动的门让海伦后面的故事有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坐上了地铁的海伦及时到家,发现男友杰瑞和前女友丽迪亚在床上,于是分手搬到好朋友家住从而认识了詹姆士且自己开公关公司;而没坐上地铁的那个海伦则被抢劫负伤,受到杰瑞照顾,然后纠缠在两女一男的斗智斗勇中。
导演巧妙地让两条线在几个地方重叠是这部片的一绝,如酒巴、赛艇比赛场、餐厅开张现场和医院,两条线都有这些场景,但是人物的身份和关系是不一样的。
结果是,罗拉的导演比较善良,海伦的导演比较残忍,但更有哲理。
但是真正残忍的不是海伦的导演,而是另一些持宿命论的家伙。
他们变着花样地告诉你,你就象《暗花》中杀手刘青去手里那个球,表面上弹得欢,但是弹到哪里,什么时候停,都不是自己说了算。
这些片子里最让人绝望的就是《死神来了》系列,这个系列目前拍了三部,除了特技越做逼真女主角越换越漂亮之外,故事结构上是几乎是一样的,只不过从飞机换成汽车再换成过山车。
不管场景怎么变,电影都传达一个观念:阎王叫你半夜死,不会留人过三更。
三部片中都设置一个能提前几分钟感知灾难的学生,这个学生总能救出一些人,但是故事的发展是不管他(她)怎么努力,他所救的人还是一个个出现意外,连顺序和场景都是安排好的。
最新一部的导演是华人黄毅,他同样没给人任何希望。
相对来说,《蝴蝶效应》的作者就厚道一些,他们虽然也表达了诸如“生下来就是罪孽”这类思想,但至少还给人一两个好的结局,只不过有代价,象最新一集的主人公回到过去牺牲掉自己妹妹以后,其他人却因此象王子和公主一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生了一大堆小孩。
但是《蝴蝶效应》总的观点还是,不管蝴蝶怎么扑腾,风暴是一定有的,只是大小和方式的不同。
看电影当然要思考,但思考不是为了添堵,更不是为了绝望。
有人看完《蝴蝶效应》后说,那小子本来想把事情弄好点,为什么总是越弄越糟糕,难道什么努力都是徒劳的吗?
还有人说,《死神来了》看了让人想死。
同学,这样看问题就不对了,你要知道:第一,不是什么蝴蝶都可以引起风暴也不是什么风暴都可以倒推两周去找只外聘的蝴蝶顶罪的。
事与事的相关度并不都象电影里那么高的,就是说并不是每件事都可以引起后面的连锁反应。
例如说把一个城市的总开关关掉可以造成全城断电,但如果你家的闸拉掉摸黑的就只有你自己。
我们常犯的一个逻辑错误叫后此谬误,就是说把某件事之前发生的事情简单归为这件事的原因。
打个比方,公鸡一叫天就亮,但公鸡就不能因此就把自己上升为党和毛主席,因为鸡叫和天亮只有时间先后而并非前因后果,不信,你公鸡和周韵都不叫,太阳也照样升起。
象《蝴蝶效应》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传导毕竟只在电影里才集中出现,因为电影有太多的巧合,而巧合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
大多数时候,别说一只蝴蝶扇翅膀,就是两只蝴蝶一起飞也不会损害任何人,倒是他们自己要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
第二,不是什么事情都那么巧。
我每天在荔枝林里跑步,也就能改变几只蚂蚁的命运,但是罗拉呢,随便一跑影响一堆人。
同理,大部分人早点晚点回家只不过是洗不洗碗吵不吵架的问题,个个都象海伦那样赶上个地铁就赶上了一切那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人人真象当年《甜蜜蜜》的黎明和张曼玉能那么多次天涯海角地不见不散,或象去年《证人》里同一单撞车事故中的各方又聚会到同一个案件中,那也把香港说得忒小了。
第三,不是什么事情都由别人决定。
罗拉碰到的那个老太太去买彩票如果不是机选而是自选,那罗拉爱怎么跑就怎么跑,你在街上拿大顶也不影响老太太发大财。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内因是主要的,外因是次要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电影为了好看而把外因和偶然性放大了而让我们忽略了内因和必然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自己千万别当真,现实中还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第四,没有人会整天盯着设计你。
上帝和死神都是有身份的,我们都不入他们的法眼。
上帝六天时间得造出个世界,星期天还得造人,很忙;死神也一样,连那些贪污的受贿的祸国的殃民的修路蹋路修桥垮桥修个学校还压死学生的侵占救灾款项的挪用社保基金的吃完原告吃被告的帮助坏人抓好人的逼人躲猫的闹市飙车的都没时间收拾,还有闲功夫管你这个遵纪守法又心地善良的,你以为你是谁!
一生献身科学的牛顿到了晚年去研究神学,心理咨询师说他们干久了自己都有毛病,哲学家往往成疯子,而诗人,动不动就自杀,所以呢,虽然上面所涉及的电影除了《机遇之歌》文艺味重点,其他都很好看,但是,看完之后千万不能自闭于蝴蝶布下的迷魂阵,你得记住后面的四不一没有,迅速穿过虚幻世界那道滑动的门,向着现实生活,快跑。
要不然,人会短暂性痴呆的。
好心提醒,信不信由你。
刚刚看完《蝴蝶效应3》说实话,自看了第二部以后我个人开始对这个系列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蝴蝶效应第一部和第二部在剧情上的悬殊和精彩程度相差实在太大。
《蝴蝶效应1》:演绎了精彩的时间旅行和复杂的人性《蝴蝶效应2》:导演挑战观众的忍耐力的一种表现《蝴蝶效应3》:使观众对该系列重拾信心从豆瓣的评论来看,《蝴蝶效应3》的评价似乎参差不齐,有人给了2星,也有人给了4星、5星。
我是给5星的那一类人,我为什么给5星?
我的理由有两点:第一,这是一部不错的悬疑片,很对我的胃口。
第二,结局的安排非常巧妙,不经推敲确实无法感觉这部电影好在哪里。
先谈第一点,悬疑的部分。
个人浅见,这部电影我觉得不比《电锯惊魂》系列的悬疑差多少。
当然,我没有说《蝴蝶效应3》比《电锯惊魂1》的悬疑要好,毕竟《SAW1》在我心中的位置还是很高的。
《蝴蝶效应3》最终的解答非常合理,如果是作为侦探、推理类的影片,那么我们会发现编剧并没有给出足够多的线索,至少有一条关键线索在解答之前就没提到。
但《蝴蝶3》只是悬疑片,准确点说应该算科幻悬疑片。
作为悬疑片,我觉得就没必要在线索是否交代清楚这个问题上太过叫劲。
老实说影片中连环杀人案凶手的身份其实不难猜我也猜到了,但我仍觉得它好看。
因为凶手作案的方式与影片的主题结合的非常完美,换句话说,编剧在剧情上充分把握了“蝴蝶效应”这个概念。
从而让观众知道,这部电影不是部普通的悬疑片,它属于《蝴蝶效应》这个系列。
再说说第二点,也就是结局的部分。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和影片的结局,慎入!
)说到结局,其实结局牵涉了一个问题SAM家的那场大火是谁放的?
影片里并没有明确的交代,但是影片结尾观众应该已经知道答案。
我的答案是,纵火犯就是SAM的女儿为什么是那个小女孩?
理由很简单影片最后一幕,SAM的女儿将一个娃娃放在烧烤架上燃烧,并且流露出一丝诡异的眼神。
很明显,小女孩知道SAM的秘密,但这是怎么回事?
先看看SAMSAM在故事最后没有救妹妹,为了救那些无辜的受害者,SAM选择杀害妹妹。
这件事只有SAM一个人知道,他不可能外泄,那么SAM的女儿是怎么知道的?
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的女儿遗传了父亲穿越时空的能力。
了解这一点,整个故事就说得通了在SAM追查凶手身份的那段时间,给他戴绿帽子的女友始终没能救活。
直到影片结尾,SAM只有杀害妹妹,他的女友才得以存活。
如果女友死了,SAM就没有这个女儿。
反过来说,小女孩要想降临这个世界,SAM的妹妹就必须死!
为了让自己存活,为了让SAM杀死妹妹,小女孩选择穿越时空,引发了一场火灾。
影片最后一幕,SAM的女儿将娃娃放在烧烤架,个人认为是导演的一种暗示。
这个行为正好寓意着SAM的女儿亲手葬送了SAM的妹妹。
《蝴蝶效应3》好看的地方也就在这里了。
至于SAM的父母是否也有穿越时空的能力,这个就不好说了。
仁者见仁吧。
很多人都在纠结谁放火的这部分,其实大可不必要,因为电影讲述点就是从火灾开始,它所映射的结果意义就是JENNA死和不死,以及她对故事的影响。
男猪的女儿小JENNNA是不可能放火的,因为蝴蝶效应中,穿越的人并不是身体独立存在那个空间的,穿越的只是意识,很多人都可能被另一部穿越片《时空罪恶》所搞混了,其实一开始我看到LONNIE大喊着说是男猪杀他的时候,我就以为男猪穿越回去会看到另一个自己,仔细想来这个穿越方法和机器猫的航时机完全两个概念。
如果研究这个火灾怎么发生的,谁导致的,这完全没有意义,因为在蝴蝶效应1里面,追溯的非常彻底,到最后的胚胎自杀,也就是说胎儿是一个最初还原点,而第三部里面的最初还原点,导演就设定为火灾,因为火灾之前的东西无法再去深究,否则这个故事将会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多元次空间了。
相信很多人都看清楚了,小JENNA的妈妈不是丽贝卡,而是伊丽莎白,从伊丽莎白第一次出现在男主面前的眼神和拥抱,以及男猪穿越到丽贝卡死那天晚上,伊丽莎白从车上下来对着主角嚷的那些话“我父母本周末不在家,COME ON,我这有葡萄酒”,我第一遍看的时候,我就觉得伊丽莎白是喜欢他的,这也就是为什么JENNA要啥伊丽莎白的原因。
JENNA以一种几乎变态的感情爱着男猪,后来庞帝克杀手杀的都是和主角恋爱的人。
第三位受害者阿妮塔,于2000年9月5日死亡,男猪回去到那一天,男猪不认识阿妮塔,于是这个意识强加到那一天的男猪身上,等于他和阿妮塔是第一次见面,显然,他被误解成一个偷窥变态狂,阿妮塔和男猪必然不会有任何感情而语了,阿妮塔就这样被男猪救了一回。
男猪觉得郁闷,我同样是旁观,怎么时空还是变化了呢?
那是因为那些可怜的女人照理都应该是男猪的女朋友,而不知情的男猪穿越过去,男猪的意识救了她们,于是时空就变了。
时空一旦有所更改,就会产生需要新的事物,所以有了庞帝克杀手,而男猪对穿越后到穿越前的时间是没有任何记忆的,也就是说庞帝克杀手出现的这个事实他是无法预见的。
这时有人会问,庞帝克杀手是他的妹妹,为什么故事一开始的那个空间里,没有庞帝克杀手这个人物呢?
因为那个空间只死了一个丽贝卡,并且嫌疑犯也被抓到是LONNIE,而后面是不是会有女人被杀,这个将不得而知,因为空间已经改变了,这个空间已经结束。
我认为,就是主角一旦穿越了,且改变了那个空间,他原来的空间也出现变化,他就只能活在被改变的空间里,穿越前的那个空间也就不存在了,而不是多个空间同时发展,从改变起只能单纯的纵向发展。
妹妹死于火灾,丽贝卡和LONNIE好了,男猪和伊丽莎白好了,这就是最完美的结局,但是很多人纠结为什么孩子最后诡异的笑了,大家是否还记得男猪曾穿越到黑人警官和他老婆第一次见面的那个情形么,男猪是个小孩子若有所思的听着他们讲话,我想这个小JENNA这个时候的意识并不是孩子那么简单,而具体是什么情况,导演或许会在第四部给我们讲明,一个伏笔,如此而已。
蝴蝶效应( 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很多人看这系列电影,都在想是不是平行宇宙啊,怎么影响的,理论上行不行的通。
我觉得想这些问题就背离了导演和编剧的初衷。
当然,可能第三部导演是想拍恐怖片。
由电影名的百科解释也看出了,他想让人知道的是如果你能回到过去改变事情,结果也不一定是你想要的结果。
绝大部分人都后悔一些事情,说如果当时怎么样,那现在就不会这样了,蝴蝶效应电影就是告诉我们,即使你回到过去,当时没那么做,也会因其他一点点的小细节导致多少年后的这件事依然不如意。
但是3拍的太血腥,太暴力了。
还让2个人同时穿,这点就不太好了。
伊万曾经有一个糟糕的童年,因为他行为闯下了大祸,令他童年充满不堪回忆的往事。
而事实上,他确实只是依稀记得一点可怕的情景,这些情景一直纠缠着他的正常生活。
伊万接受心理学家建议,把琐碎生活记在记事本里,却偶然发现通过记事本回到过去。
这时他才清楚记起,童年时候的自己做了那么多的错事。
他幻想着用现在的意识,潜入童年的身体,去弥补种种过失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尤其是希望与当年暗恋的凯西最终走回一起。
然而他一次次的跨越时空的更改,只能越来越招致现实世界的不可救药。
一切就像蝴蝶效应般,牵一发而动全身。
看完了,一片迷茫,开始看评论,看完了,更迷茫。
我始终不相信网上所说小女孩回去纵火的说法,不符合规律。
穿越者只能回到过去的自己身上。
而没出生的年代自己可能是一颗精子,拿什么去放火?
我写了我的观点,大多数来自网上我认同的说法,加了一些自己的想象。
大家看看。
我智商低,逻辑差,不对的地方尽管骂。
先说基础定律。
定律一:平行世界定律存在无数平行的世界,假如称为abcd…假如穿越者从a世界出发,穿越到a世界的另一个时间点,如果他什么都不做,过一段时间他仍然回到a世界。
一切正常。
只是他看到了那个时间点的东西,回来以后他可以改变a世界的未来,而改变不了过去。
比如sam穿越时间,目击杀人,回来后他改变了未来,让凶手提前落网(或者说原本不会落网的落网)假如假如穿越者从a世界出发,穿越到a世界的另一个时间点,但是他不光旁观,还试图去改变那个时间点的事情,那么他将回到另一个世界,比如b世界,这个世界因为他试图改变过去,而变更了历史,而穿越者的记忆,保留的是他在a世界的记忆,所以他很容易无所适从。
基于蝴蝶效应,他在a世界那个过去时间点的作为,会在b世界产生巨大的变化。
而受影响的并不是世界a的人们,他们继续过着世界a不变的生活,而世界b同样存在着一群人,和世界a基本一样,这时候穿越者回到世界b的自己身上,继续自己在世界b的生活。
定律二:穿越条件定律穿越者不是随意穿越到什么时间的,首先他只能穿越到过去的时间点,不能穿越到未来的时间点。
其次,他穿越需要过去那个时间点的某些记录,例如1里的日记或者录像,3里面的凶案现场照片和记录。
不能凭空穿越。
最后,如果这个时间点他曾经回去过,那么类似于打了一个标记,那么下次再回去,就不需要记录,可以直接回去。
也就是说,凭空穿越,只能回到曾经去过的时间点。
现在来看蝴蝶效应3的无数平行世界。
世界a这个世界是最初的状态,sam.a15岁的时候,家里发生火灾。
妹妹死亡,他和父母活下来。
后面平平淡淡,他和女朋友rebecca.a结婚,生下女儿,为了怀念死去的妹妹,起名jenna.a。
父母女儿其乐融融,但唯一美中不足,很怀念妹妹,于是,认识了大胡子老头发现自己超能力后,利用一个火灾现场意外残留的娃娃,他开始了第一次穿越,回到了世界a的1985年,救了妹妹。
这时候由于定律1,他在过去改变了事情,于是他再也回不到世界a,而回到了世界b,变成了sam.b。
世界bSam.b 15岁的时候家里发生了火灾,他救了妹妹,但父母死亡。
妹妹因此爱上了他,但又迫于伦理难以启齿。
他和女朋友rebecca.b结婚,生下女儿小jenna.b(也许这个女孩不会再叫jenna了,暂时还是用这个名字代替吧)但是大jenna.b由于心中爱恋哥哥,和嫂子侄女自然无法和平相处,矛盾重重,某次矛盾爆发之下,大jenna.b受不了了,决心回到过去,杀了嫂子和没出生的侄女。
于是大jenna.b也开始了自己第一次穿越,回到了世界b的1996年,杀了怀孕的rebecca.b,当然包括肚子里的小jenna.b。
按照定律1,她也回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c,大jenna.c的身上。
世界cSam.c 15岁的时候家里发生了火灾,他救了妹妹,但父母死亡。
妹妹因此爱上了他,但又迫于伦理难以启齿。
1996年,sam.c的女朋友被人杀害,他孤身一人,被大胡子.c发现了潜能,成了警察的帮手。
他无数次穿越,回到世界c的某些时间点,帮助警察收集线索破案。
因为每次都是仅仅旁观,他每次都顺利回到了世界c。
最后一次elizabeth.c来到他家,带来了一个笔记本,勾起了他的回忆,他决定追查凶手,救回女友。
于是sam.c第无数次穿越,回到1996年rebecca.c被杀的时刻。
而与此同时,他的妹妹jenna.c回到了比他早1个小时左右的时空,导致他的行动不仅失败,还多死了一个elizabeth.c,同时,他们回到了世界d。
世界defg等等就是大jenna数次杀人而跳跃的世界,不再多说,不是难点,大家都看明白了。
唯一需要说明的是,sam.n最后一次在妹妹怀抱中凭空跳转,去的是他曾经穿越过的1985年火灾现场。
这是他唯一一次在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跳转。
而jenna如果想跳转到火灾之前的时空,必须需要火灾前的记录、照片或者器具。
而这一切,在所有jenna存在的平行世界里,都被大火烧尽。
(大火在我看来两个结局,妹妹死父母活着,娃娃幸存,作为唯一纪念;父母死妹妹活着,娃娃也被烧毁,没留下任何纪念。
娃娃是个关键。
) 我们跳转到世界o世界o世界o就是影片结尾那个世界,这个世界和最初的世界a很像很像。
区别在于,世界o,sam没有再回去救妹妹。
(否则就死循环吧)世界o里的sam.o,其实是从世界n里穿越回火灾,亲手杀死妹妹后回到了世界o。
这时候的sam.o脑海里充满了多个时空的重叠记忆,加上亲手杀死妹妹的内疚,一生活在混乱和痛苦之中。
他的女儿jenna.o长大后发现自己有穿越能力,并从大胡子.o那里知道了事情的大概过程。
她从小看父亲痛苦不堪,没有一天快乐的日子。
于是长大后的小jenna.o穿越回到了影片结尾那个时间,要亲手烧掉那个能让父亲开始第一次穿越的洋娃娃。
这是小jenna的第一次穿越,她按照定律1,也将回到一个她不知道的世界p。
世界p是什么样子?
是她想象的那样,父亲没有回去救姑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家团圆,父亲也不再有那么多痛苦的完美世界吗?
留给大家自己想像吧。
这一部看的会比较费劲 。
不太合理的地方是:sam去监狱探望谋杀女朋友的犯人,犯人那么肯定的说凶手是sam,瑞贝卡的日记里也说的不是sam跟踪;正片为了救女朋友穿越回去发生了八起连环命案,如果都是sam喜欢的女人,警方完全可以推理出来是sam身边的人进行谋杀;物理教授一直的告诫是:穿越回去,只能观察,不能行动。
而sam为了自己的事情一直在做改变,一直在使事态变得严重;这一部最大的不合理处是sam穿越完回到当下的时间节点,教授和珍妮都记得之前和sam一起做过的事情。
因为每一次穿越都给穿越者造成了改变,变得落魄,更换居住地,这样也会造成一种结果就是无法遇到当下的人,或者说无法跟穿越前保持一样的认识和存在的状态;像第一部一样,如果穿越回去触发了某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让你无法再穿越,如改变的事情恰好造成穿越者挂掉、再如引起穿越的媒介无法再被触发,就到了一种无法再穿越的地步,类似第一部中主人公的父亲被关在精神病院。
本人有些脸盲,记不住最后sam老婆是谁了。
最后小女孩应该是在庆祝爸爸终于完成了这一个杀掉姑姑的穿越才使自己出来。
其实大火说不定是本来应该发生的,只是穿越者一直在尝试改变。
小女孩可能也会穿越,但她应该只是在那里观察,直到最后时空出现。
小女孩的笑容很正常。
补充一下,那种让人闻了瘫痪的花朵,可能珍妮一直在使用来穿越,最后sam闻了以后利用瘫痪,巨大的改变了历史却不醒来,直接进行了连续跳跃。
最后这里sam进行了类似于第一部的思维跳跃。
不知道是bug还是说身体受伤或者不能动 就只可以进行思维穿越了。
乱伦
一部比一部差了
切勿改变过去.
一般般,在昏昏沉沉的看到电影4/5的时候终于有那么一丁点醒瞌睡的料出现了!
电影看多了,悬疑的不悬疑了,非悬疑的反而有些出乎意料的地方。
没有连上之前的剧情了 看起来陌生些许
更加不该有的续集。
除了想知道兇手是誰,沒有任何點吸引我~o(╯□╰)o~
很喜欢的系列,同样的套路,但还是有点新意的,制作上没第一部好了
最后是那女儿穿回去放的火吗?
我同样喜欢这个结尾
3有点暴力血腥了 但是主犯真的出乎意料 一直都看的很紧张
有那麼點第一部的味道
完全没印象
呃。。。编剧太强了!!!!
Death repeats itself.
只能说,一部不如一部。何必呢,第一部如此的经典。适可而止也是一种智慧和美德啊!
这个故事比前一个要完整,讲述了一个有特异功能的人,感觉比之前的精神病没那么难理解。由于一次错误而犯下了更多的错误,事情结果截然不同,这就是蝴蝶效应。每次穿越是为了能救人,却害了更多人,最终发现自己最初救的妹妹才是一切恶果的原因,他选择让妹妹在一开始就死去,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我什么时候也变成了颜控党,这第三部仅仅看了十分钟就被男主的颜赶跑了。。。
没看懂到底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