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人》在韩国上映后,获得了两极化评价,女性一致好评,男性联合打差评,他们给出的理由是,“这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严重贬低了男性”。
可很多人不知道,现实社会上关于老人性侵的案件不胜枚举,这部影片改编自真实的案件。
2013年,导演无意中在网上看到的一系列关于“老年人性侵案件”的新闻,内心十分震惊。
虽然当时韩国已拍过不少以“性侵”相关题材的电影,但对象为老年人的却没有,于是导演决定为解决老年人性侵问题打响第一枪。
影片中,导演努力地用镜头艺术,把这个故事讲述的克制、平静,但如此真实且压抑的话题,依然让人感到无比心寒。
而现实生活中,老人在遭受侵害后,却被无数人怀疑和歧视,没有人愿意相信事实的真相,老人无法替自己伸张正义,只得忍气吞声。
谁都有老的一天,而当我们老后同样遭遇了不公平的待遇,那该是何等的绝望和无助啊!
电影里同样有一幕,和孝贞同居的东根在便利店吃完东西后,因为着急办事忘记收拾桌子。
便利店的店员不断指责,扭头走掉时还小声嘀咕着:“这国家需要分类处理的不光是垃圾。
”这话激怒了东根,老了身体本来就不好用,社会上没有平等对待,还要接受年轻人的冷嘲热讽。
“难道,你们不会变老吗?
”这是东根最后怒吼出的一句话。
这话,也扎进了我的心里。
随着社会发展,对于老年人的恶意,也在逐渐加深。
不会用智能手机、无法和年轻人沟通,似乎就要被这个前进的社会淘汰了。
甚至就连自身的权益与安全,都要遭到蔑视。
韩国电影《老妇人》,如果用韩文直译过来的话是《69岁》。
是一部讲述女性、暴力、维权的电影。
电影一开始是黑色的,只能听到对白,当画面出现的时候,刺耳的背景音乐同时响起,似乎是在暗示着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随后,当女主沈孝贞去到警察局报警填写资料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沈孝贞是被性侵了。
六十九岁的沈孝贞,因为长期运动的原因所以身材没有走形,用电影中的话来说就是:看背影,以为是一个小姑娘。
尽管沈孝贞长期运动,但岁数已高,身体器官难免出现问题,所以她要去医院治疗。
而这场性侵就发生在她治疗的时候。
性侵她的人是一个年轻人,是物理治疗师的助理护士,被医院的人称为亲切担当,然而就是这样的人对沈孝贞实施了性侵。
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知道性侵者叫李钟浩,二十九岁,有一个未婚妻,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并且准备要结婚了。
李钟浩和沈孝贞居住在同一栋楼里很长时间,但沈孝贞并不认识他,只是在偶然间曾有过短暂的交流,并且沈孝贞对他也没有什么印象,只不过李忠浩记得很清楚,在这里我们很难知道李钟浩性侵沈孝贞是蓄谋已久还是临时起意。
对于性侵者而言,他们之所以会性侵,考虑的因素往往只有一个,这个人是否容易性侵,准确点说就是在一定时间内,两人共处一个空间,且没有监护人监护或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
在影片中,李忠浩帮助沈孝贞治疗的场所就属于私密空间,而且李忠浩还问沈孝贞是否有监护人,在得知沈孝贞没有监护人之后,或许李忠浩才下定决心要性侵沈孝贞。
电影中的时间线是在二零一二年,是二零一零年韩国颁布《性特别犯罪法》的后两年,韩国虽然颁布了这个法案,但在一线的执法人员并未贯彻这个法案,不然也不会出现沈孝贞报警之后,在所有的证据都是有利的情况下,警员去申请拘留令时,一再被驳回,而被驳回的原因是没有年轻男性侵犯年迈女性可能性的这种充满歧视性的表达。
因为这样的结果,沈孝贞一度想要放弃,本来沈孝贞因为性侵这件事已经有了抑郁的状况,影片中还暗示她可能有轻生的念头,不过最后她还是坚持要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不惜将自己的事情公之于众,也要让性侵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部电影,按照导演的说法,是讲述在性侵议题中被忽视的人。
在中国,当年龄到了一定的岁数之后,无论男人女人都是会自动失去性别的,没有性别,意味着他们没有自发的性欲以及被人吸引的性欲。
这或许也是男主南东仁说自己在和沈孝贞同居时,警员们会暗自发笑的原因。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年迈的老人是有性欲的,存在着性侵他人的可能性,也有被性侵的可能性。
这种新闻只要在社交媒体上一搜,就会有很多。
我相信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发生在中国,也同时会发生在其他国家中。
韩国,是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一个国家,他们遵循着儒家的文化,对女性进行压迫,进而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厌女情绪,虽然随着西方思想的流入、女性运动的开展等因素渐渐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厌女情绪依旧没有消除,这就导致韩国虽然是发达国家,但女性的地位在社会中,在家庭中依旧不高。
在电影中,当沈孝贞去报警时,警员清一色的都是男性,没有任何女性的踪迹,这似乎就注定了当性侵的受害者是女性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会被警员二次伤害,就例如要让受害者和施暴者在同一个房间里进行对峙。
不仅如此,影片中还有不少来自于女性不小心加害的细节,当沈孝贞好不容易弄清楚了自己遗忘的细节,想要让同为女性的一位友人帮助的时候,她因为工作的原因无法帮助,还说了一句:你为什么不小心一点。
沈孝贞直接反击道:我还要怎么样小心。
在有性侵事件发生时,总是会有“受害者有罪论”的出现,明明犯错的是施暴者,要检讨的反而是受害者,要更加小心的也是受害者。
“受害者有罪论”的出现和不平等的社会规范有着很大的关系。
目前的社会对于“女性贞操”方面的态度仍显保守。
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有人鼓吹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强调“女孩最好的嫁妆就是贞操”等带有封建性质陈腐的观念。
我不知道这样的观念还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但很高兴我们可以看到最近在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中把性别歧视的相关内容也纳入进去了。
实际上,我们最终都是要摒弃一种陈旧的性别观念或者性别刻板印象,不再规定男人就要做什么,或者女人就要做什么。
这部电影之所以会被拍摄,有一部分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导演也经历过性暴力的威胁,她希望观众可以意识到,电影中发生的事情,不仅仅是发生在某个人身上的个案,而是有可能也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一部电影或许很难改变世界,但起码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或者说可以震慑到施暴者,那这部电影就是一部有意义的电影。
【参考文献】[1]陈侃.性侵,一个挥之不去的话题[J].检察风云,2017,(13):72-74.[2]周南,王晓慧.维护女性权益,警惕“受害者有罪论”[N].华夏时报,2022-07-25(005).DOI:10.28391/n.cnki.nhxsb.2022.000499.[3]陈元.农村老年人性犯罪问题研究——基于H省的调查[J].社科纵横,2016,31(04):75-85.DOI:10.16745/j.cnki.cn62-1110/c.2016.04.018.
题材很好,老年人性侵话题,是在国内鲜少被提及,但其实却很常见的一个问题。
但用力的点以我看似乎有些歪斜了。
作品花了很大的心思去讨论老妇人依旧保持了一些生活的心思,而被批判不像其年龄该做的事,并将这种女性气质(甚至带一点刻板的)与女主的受害直接联系起来了(开头的黑幕)。
这点我其实觉得有点歪了,就像“老妇人”这个标题一样,作品的这种情节其实就是将作品分为了两个点“老”(年龄)与“妇人”(刻板女性气质)的问题上去,但对“老”的讨论实际上是点到即止的,内核讨论的还是女性气质的问题……老年人的性侵,很多时候重点已经不在女性气质这类的刻板印象上,而是很多时候就在于“老”之上。
我……周边有老人在家里瘫痪了,言语都有些说不清楚。
但子女并不想把她接到城里,就把她送进了当地的养老院。
本来在家时还精神不错的老人,进养老院不久居然因为梅毒,全身溃烂……就离开了。
大概在那里是受到了里面五保户,各种老头的暴行。
像这样的老人性侵事件。
和社会觉得老妇人应该不要追求美的刻板印象可以说完全没什么关系了……而只是因为她老了,她不仅在社会意义层面上失去了发声的机会,更多连生理意义上都无力去发声,并且乡镇养老的一系列难点将其进一步推往弱势。
将讽刺的重点放在老妇人的女性气质的刻板印象上,是导演批判的笔力的歪斜,甚至可以算其作为年轻女性导演对老妇人或者说老人的真正困境的批判有一种无意识的偏颇。
面对这样的问题,探讨这其中的女性印象问题是有益的存在,但我在想能不能更深入地触及到,诸如老人发声权益、护理人员培训考核制的健全、养老制的变通建设(尤其是乡镇农村)等等能持续保障老人权益的提案呢……
很难受,非常深刻的一部描述社会现状的电影。
大篇幅的留白,心理状态的描写,背景音乐,这部电影太催泪了。
检举无门的无力,老无所依的孤单,无人相信的孤寂,看到孕妇以后的纠结,讨回公道的决心,几次想要自杀的想法,老后病痛缠身😭。
相关题材的书还有上译记实系列的:
女人无名6.8[美] 艾米莉·温斯洛 / 2019 / 上海译文出版社
女性贫困7.8[日] 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 2017 / 上海译文出版社
老后破产7.7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 2018 / 上海译文出版社这个喋血的社会,请对女性和老人好一点。
强奸老年人,很沉重却鲜有提及的社会话题。
这其实在国内也并不少见,但是连民生新闻都不太报道,这不是太反常了吗?
而且这种伤害并不局限于老年群体中的女性,男性也一样是受害者。
为什么大多数受害者会选择沉默?
固然,以常理想来,一把年纪的人会因为顾及面子而忍气吞声,尤其是在面子文化占有重要社会文化地位的东亚,但总归会有人站出来的。
那么站出来的这些人就一定能讨到公道吗?
还和影片中呈现的一样呢?
即便当今社会越来越老龄化,老年群体数量占比较大,却是人多权寡。
当权群体会有意无意地进行自我保护,而且仅限于当下的自我。
虽然人终将老去,但是在自顾不暇的当下,还有多少人会去张罗自己的明天过得如何呢?
我妈说她老了绝对不要去养老院,在那里只有被护工欺负的份儿,而且还无处诉说。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幼儿园和养老院里,打骂并不少见,甚至还有变相虐待。
只有当这种恶性事件见诸报端时,我们才能看到,然后愤怒、悲痛、谴责。
不是说这个社会无可救药,毕竟情况的确有在改善,只是过程实在太漫长了。
而这部电影触及的话题甚至都没多少社会关注度,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又要等到猴年马月了吧。
总有人正年轻,但没有人总年轻,等自己成了受害者再行动就已经太晚了。
电影的开头是一长段令人略感不适的黑屏,伴随有主角和“强奸犯”的对话,一度甚至让观众怀疑是否出现了放映故障。
这样的开篇手法很少见,但却怀揣了导演对角色最大的善意。
故事很简单,69岁的女主角被29岁的男护工强奸后,鼓起勇气报警,却得不到支持,无法立案,她为了守护自己尊严,决定要讲出自己的经历。
近年来,未成年少女被性侵的议题屡屡被提起,前有《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近有鲍毓明案(虽然后来证明养女并非未成年,但此案后面的人性邪恶可能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但老年妇女被性侵,却鲜少引起公众讨论。
在性暴力的问题上,老年女性的人权现状尤其势单力薄。
学术界有人撰写过《儿童性侵现状调查报告》,而搜索关于老年性侵调查报告,能搜到的就一两则社会新闻。
其中最耸人听闻的是2011年到2014年间,在河南夏邑县业庙乡,40几岁的王军先后40多次潜入老年妇女家中施暴,受害老人最长者95岁,最小的73岁。
我搜索到一组统计数据,无从考证准确与否,仅供参考:每10起性侵事件中,只有1起主动报案。
而每100起老人性侵事件中,只有1位老人会选择报案,其余99位老人只能躲在“隐秘的角落”。
而电影中,这1个选择了报案的老年受害者,还并不能得到应有的司法支持。
报警时警官问:“您确定您没有阿兹海默?
”游泳馆的中年女人们讨论说“都这个年纪了,身材还这么好。
”哪怕是一起共事多时的女性同事也说:“您这穿着打扮,看起来可不像一直干活的人。
”而年轻的施暴者还说“都这把年纪了,我侵犯你,是看得起你。
”整个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固有印象,歧视和偏见,都是发生性侵事件之后,对老人的二次伤害。
在社会给老人设定的固定模板中,老人应该是没有性吸引力的,也不会产生多少劳动价值,没有真正追求情感幸福的权利。
想一想,有多少人自认为好心地劝要离婚的老年人甚至中年人:都这个年纪了,将就过吧,不就是搭个伙吗?
不可否认,年纪跟你的生理状态确实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年纪不应该是我们争取人权的一个阻碍和理由。
在任何年纪,我们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你所承担的其他社会角色。
现代人对于老的恐惧,似乎已经不再属于某一个特定年龄层,而越来越像是属于全社会的恐慌。
蓬勃的医美行业就是对坦然变老的巨大反讽。
在2022年左右,也就是从现在起1年左右的时间,中国将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
并且由于计划生育的政策,中国社会的老龄化同时还伴随着少子和空巢等特点。
近十几年来中国贫富差距的日益悬殊,以及迫于生存压力,尤以一二线城市为甚,大部分成年子女必须双双工作养家,而需要老年父母帮其一同抚育下一代的现象,使老年父母与其成年子女之间浮现出越来越广泛的等价交换关系。
有研究表明, 父母对子女的投资及帮助 ( 如早年的教育投资、经济援助, 以及近期的照看孩子、做家务等家庭服务) 同子女为父母提供养老帮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传统的孝文化与崇老文化正在逐渐衰弱。
重新定位老年人的社会角色,抛弃老年歧视在社会老龄化的时代将不仅仅是对个人人权的争取还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
影片中,一直帮助沈孝贞的作家南东仁和孝贞之间的关系,我个人认为是导演处理得非常好的部分,很细腻。
俩人虽然同居,但到底是私人看护的雇佣关系,还是有感情牵连的老年伴侣并没有在影片中明确。
影片中作为律师的东仁儿子对父亲说:我也希望她住在这里,能照顾你,这样我也能轻松一点。
这一场景从侧面反映了成年子女对老人赡养是有疲惫感,有负担的。
而两位老人关系的定位,也可能是角色本身需要面对的问题。
另外,这部影片最让我动容的地方,是孝贞老人面对真实的不堪的勇气。
我们太习惯于合理化自己的各种行为,即便是勤于自省的人也未必然有勇气面对自己最真实的情绪和最实际的困难。
勇于面对事实,承认不堪或自己的无力,才只是第一步而已,人要活得自洽都已太难,更勿论活清醒了。
尽管看完影片有点难受,但结局的风起太喜欢了,因为那是导演留给我们的希望。
仰拍镜头的天空上,飘落下来白色的纸张,仿佛在跳着舞,这个镜头的处理和《阿甘正传》里白色羽毛的处理同出一辙,电影在这个时候落幕,而人物在此后获得新生,一段生活的残酷之后是一段心灵的自我救赎历程,韩国电影《老妇人》以聚焦老人性侵的社会事件再次获得大众的瞩目,又再次将韩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倾向的价值意义展现出来。
声音在影片中的叙事功能。
影片的开始,影片长达2分36秒的黑屏,只有声音没有头像,两个人的对话,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交代了人物关系,事件发生的地点,近乎白描的手法去叙事,但声画错位的处理就叙事张力十足,给予观众无尽的想象空间,同时也是导演主观情怀的体现,没有残忍再现事件发生的现实情境,而是通过声音的造型和叙事作用来实现荧幕的叙事以及转场,平静中暗流汹涌,声音的低速和声调处理也是暗示了后面悲剧的发生。
光线在影片中的表意功能。
电影开始的2分36秒后几秒钟的长镜头,机器在走廊的一侧,仿佛以一个局外人或者偷窥者的角度看待发生的一切,医院昏暗的走廊,尽头的头顶白色灯光,灯光的光线从头顶直直地打下来,白色门帘里面的罪恶,红色的光线见证犯罪者狰狞的面目,随后在影片中这个头顶红色的闪烁的灯出现了好几次,像是梦魇一样困扰着秀贞的生活,提醒着秀贞曾经发生在身上的噩梦。
红色光线消失后,镜头切换至输液瓶的近景,此时画面中的光线是清冷的蓝色色调,正如《霸王别姬》中遭受完太监蹂躏后的小豆子,走出宫墙,清晨的那一抹蓝色调,凄冷又倍感人物内心的无力。
这个输液瓶的镜头和结尾处也正好相呼应,秀贞手写 自述了自己的经历,并打印了很多份,走上医院的天台,镜头重新切换至这个输液瓶,观众才从画面中才得知,原来故事的开始,当秀贞遭受性侵后,曾经走上天台,可能想要轻生,但是还是坚强地生活了下去,观众为之动容,同时刻画了秀贞的人物形象,电影最后的画面,当这些纸张从天台飘落后,我们知道老人救赎了自己的灵魂,不在害怕,勇敢面对伤害,也许维权的道路很漫长,但正义不会迟到。
影片中多次使用闪回剪辑这个表现手法来进行叙事。
闪回镜头一般通过回忆的形式来补充情节发展的不足,也可以增加影片的悬念,丰富影片的叙事层次和结构段落,该片中秀贞回到家,通过闪回镜头交代了老师翻过垃圾桶来确认秀贞是不是痴呆,容易遗忘,而秀贞也感受到了来自亲近人的不信任,从而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秀贞搬离老师住处;老师回到书店,在看到那本诗集的时候,镜头闪回曾经秀贞背出了那些诗句,以及当时秀贞的内心世界,这个闪回给了人物的内心变化的处理,转变了人物的心境,老师知道自己误会了秀贞,也为自己没有完全信任她而懊悔,当老师开着车夜里准备告发男护士的时候,车顶特写的闪烁的灯的细节处理,其实是暗示了老师后面遭遇的车祸。
而影片最后的闪回到故事发生的当天,镜头慢慢从输液瓶往下倒老人坐在椅子上,面无表情看向远方,虽有镜头移到老人的手背,秀贞摸了摸手上的伤痕,观众才体会到经历噩梦后的秀贞多么绝望,手上的伤痕可以愈合,内心的伤痛则是难以言喻。
整部影片的基调偏暗,多以黑白灰的影调处理为主,甚至影片中室外的场景都没有阳光灿烂的日子,等老人决定面对事件的时候,她抬起手,手指的缝隙中透过一丝光,那是老人对于未来生活的希望,这是自我的救赎。
当影片后面秀贞艰难地爬上楼梯,推开天台的那扇门,光线从外面透进来,那是生存下去的光芒,也是老人实现自我心灵救赎的体现,她不再退缩而是勇敢面对,此时也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建构,面对生活的暴击,有人选择沉沦,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抱怨,而秀贞选择勇敢面对和善良的生活下去。
老年人 女性 性暴力受害者,好像都是很容易不被看见的群体,我所说的看见是作为“我”的主体看见,而不是作为“慈母/恶婆婆”、“年轻貌美” “贞操被毁”的单一符号被呈现,后者并不稀缺,而是泛滥了,以至于人们看不见/不愿看见她们真实的样子。
而当这些身份集中到一起的时候,老年女性受害者就更加被“隐身”。
关于老年人被年轻人性侵的描述,我第一次看到是在一本我们家当地的刑事犯罪案例里,大多都是性侵至死的案例,所以都是警方视角,主要的描述就是老年受害者死伤的惨状和犯罪者罪行的令人发指,没有办法知道老年受害者的感受或者幸存下来后的遭遇。
第二次看到就是在电影《美国派》里面,呈现了被“意淫”出来的老年人反应:一个男高中生和女同学约好去一个小黑屋交配,然后就“阴差阳错”地和他同学的奶奶交配了,电影中呈现的是这个老年人很高兴突然有一个年轻人和她交配,所以在男生认错人时她是默默纵容的,后来发现认错人的时候,是男生一副被强暴吃了亏的表情,还被同学嘲笑为grandma fucker ,老年人“很强势”地要求他完成交配过程,事后见到还对他抛媚眼……我为什么也把这个故事归为性侵老年人,因为这个性行为事先并没有征得老年人同意,老年人的反应只是导演编剧意淫出来的,也就是这个电影传播的刻板印象,即“一个年轻人和老年人交配,肯定是老年人赚到了,所以是不需要征得老年人的性同意的”。
这个思维和文中警察看待老年人被性侵的思维是一样的。
不管是作为耸人听闻的“犯罪后果”呈现的被损毁的肉体,还是被意淫出来的“捡了便宜”的性饥渴老年人形象,都是没有受害者视角的,换句话说她们被当作一个工具,服务于惨不忍睹的犯罪故事或者猎奇的黄色段子。
而老年受害者真实的遭遇、经历、创伤和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创伤,是不被看见和考虑的,所以这部以老年受害者为“我”的视角的电影《老妇人》,应该会是对这些缺失的关注和了解的一个补充或者提醒。
69岁的孝贞在医院被29岁的男护士性侵,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和她住在一起的东根并一起报了警,然而,警察和周围的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污蔑孝贞是老年痴呆患者,法院也以年龄的悬殊、事件证据不足为由驳回了拘捕令。
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中,孝贞几乎放弃,但因为意外的契机,她再次鼓起勇气,向世界迈出坚实的步伐。
韩影生猛!
尺度大、挖的深、拍的狠……拳拳到肉、一针见血,题材的辛辣敏感总能让观众如坐针毡。
去年一部《82年生的金智英》引发舆论风暴,评分依照性别鲜明地分化为两极:女性打分破9,男性不到3分。
今年,又一部新片收获了相似的待遇,男性评分3.07分,女性评分9.89分。
题材,更是一个韩影从未触及的领域,而这次又刺痛了谁的神经?
69岁的孝贞(艺秀晶 饰)因为关节炎的困扰住院接受理疗。
出院前一天,她被29岁的男护士性侵了。
等她从冲击和痛苦中恢复过来,经过深思熟虑的孝贞终于鼓起勇气向警察举报。
影片在这段的表达含蓄克制、充满设计。
场景的开始是长达2分钟的黑屏,期间只是穿插一男一女的对话——
内容尴尬、紧张,最后在不舒服的沉默中结束。
但单凭这些信息,观众们无法推断出性侵的发生;直到孝贞坦白自己被侵犯,事件才浮出水面。
这样的手法一方面展现出导演细腻的女性视角,同时孝真问同居伴侣东仁的这句话,也通过笔直的视线抛给观众——你相信孝真的说辞么?
你会陪她一起去报案么?
你站在支持她的一边么?
导演同时还释放了几个烟雾弹,穿了不同颜色的袜子,介绍她到医院理疗的朋友其实查无此人……会不会是她记错了?
老糊涂了?
观众对是否遭遇性侵始终打一个问号;直到——
侵害者咬死是双方自愿,甩手就把老年痴呆的大锅扣了过来……接下来的展开才更让人窒息。
因为受害者的年龄和侵害者存在巨大差距,犯罪行为本身就遭到否定,而受害人的指控居然为笑柄。
在警察调查过程中,孝贞一直被怀疑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只因记不清多年前发生的一个琐碎细节,罹患痴呆的可能性就被迅速放大。
甚至连孝贞都不由得开始怀疑自己,这也恰恰解释了案发后,她为什么没有马上去警察局报案,一方面是震惊,其次是难以启齿,最后是一种无力感。
对自己的无力,对社会的无力。
纵然测谎仪证明孝贞没有说谎,孝贞也手握证物——沾着护士体液的内衣,手腕上的伤痕也是肉眼可见。
但是,该事件以无法证明暴力为由,不能刑事立案;法院还以年龄差异为依据,驳回了对男护士的拘捕令。
社会对她69岁年龄的偏见和厌恶,将孝贞逼到了绝境。
事件发生后,每当有与诊室里一样的红色光束(本片的主海报上也有体现)照过来;遇到的路人说了和男护士类似的话语;泳池时,陌生人的偶然触碰……都会将孝贞带回那个可怕的夜晚,引发她的应激反应。
而比创伤更恐怖的,是下定决心向警察报案后,各方的冷漠和荒唐的对待。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难以置信》《韩公主》《素媛》 ……表达性侵犯罪难以证实、受害者维权艰难并受到二次伤害的影视作品有很多;而《老妇人》在此基础之上,着重展现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冷漠和偏见。
在路人的塑造上,并没有刻意的主观善恶判断,他们只是社会舆论的隐喻,可能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但无论是出于有心还是无意,他们的话总是施加着漫不经心的暴力。
听起来似乎是称赞,但是谁规定老年人就该身材臃肿?
因为不是年轻的姑娘,所以身材好就是不正常,这样的论调完全基于老年人不可能美丽的前提。
这就是语言暴力。
而对于老年人这个定义,其实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韩国,老年人的法律标准是年龄大于70岁。
而本片导演将年龄设定在69岁有着明确的意图。
(69岁“69세”也是本片的韩文原名)随着生活水平和科技的进步,过去认为60多岁就算是老人,如今准确的说更接近中年。
这样的划分标准是随时都可以改变,甚至应该视个体情况的差异而定。
所以就更不应该一上来就给他们预设条件。
与之相对应,加害人的身份设定也是别有用意。
2015年4月4日,伊藤诗织在一次工作晚餐会上,被时任东京广播公司华盛顿分社的社长、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传记作者山口敬之性侵。
与其他同类题材相比,本片受害人与加害者的身份和阶级差异并不明显。
性侵案件幸存者伊藤诗织在纪录片《日本之耻》中曾说,“ 大部分性侵案件不关乎性企图,而关乎权力”。
护士在医院内部的权利划分中处于医师、药师之下的底层。
这样设置跳出了侵害者的故有设定,在现实中加害者不一定是穷凶极恶的暴徒或是高高在上的老板,普通人也会伸出黑手。
另一方面,更加凸显老人是在社会上被冷落的软弱存在,任人欺凌宰割。
导演于2013年受社会新闻的启发而萌生了灵感,2016年开始动笔创作。
之所以将时间背景设置在2012年,是因为韩国的《性暴力特别法》刚刚施行2年。
据韩国检察厅的统计数据,韩国60岁以上的女性性暴力受害者从2014年的442名增加到2018年的728名,同比增加了65%。
而这个数字也不足以反映现实,因为很多老年人即使遭受性暴力也不愿意报警,实际等受害人数只会更多。
10年过去了,情况仍然未见好转。
这样的社会风气,从本片所遭到的恶意低分评价事件就可略窥一二。
“为了贬低男性而制作的电影”、“现实上不可能的故事”、“有被害妄想症的女性电影请适可而止吧,阿西吧”……男性账号评论区内充斥着诸如此类的内容,而这些人大部分连电影都没看过。
在恶意低分的冲击下,《老妇人》在韩网论坛的评分一度下跌2分;在平台出手干预、筛除不真实的评分后,才重回9分之上。
制片人曾建议在片中增加类似初出茅庐的热血律师、血气方刚的社会活动家等年轻帮助者的角色。
但导演始终坚持以老年主人公为中心。
在孝贞被挫败、无力、愧疚、委屈、羞耻、愤怒等情绪席卷时,处在漩涡中心的,只有她自己。
而唯一算得上给予过鼓励和帮助的同居伴侣东仁,同样也是老年人。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并不是因为社会没有法律、社工这样的帮助系统,只是因为人们固有的偏见。
我们看到了法律与正义的失守,更看到伴随着所谓法律与正义而来的,无处不在的,伤害。
影片的最后,孝贞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一切。
她拿起笔,将事情的经过写下——
她带着厚厚两摞自白信,慢慢的,一步一步艰难的,爬到医院楼顶。
把信静静的放在天台上,让风将自己的故事带给世人……
沉稳、内敛、隐而不发……孝贞在偏见与怀疑中艰难地只身前行,她没有因为比年轻人更靠近死亡就放弃自己。
一个人的人格主体,与年龄和性别没有任何关系, 这种事发生在任何人身上,都不会改变他们的自身。
任何人都有绝对的权利做自己、成为自己。
任何人都不应被前进的时间抛弃或伤害、被他人肆意的欺凌。
任何人都不会永远年轻。
至少敢拍
这部影片聚焦了另一种人群:老妇人,而非小妇人。“一个男人没有理由去强奸一个老太太”,感到唏嘘的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于老年女性遭受性侵的看法竟是如此令人窒息。我们在她孝贞身上看到的是无数老年女性被性侵后的痛楚,不仅仅是肉体与心灵,更甚的是法律工作者都不愿为自己伸张正义。一个人的所有的权益并不应该因为她的年纪的大小来判定,这个社会多么残酷。想到伊藤诗织那句“大部分性侵案件不关乎性企图,而关乎性权利。何时正义才能不迟到呢?
题材胜过电影,依然是韩国主流电影的问题之一。对题材的思考和判断掩盖了电影讲故事的魅力与法则,影片气质不明确,我觉得“克制”从来都不该是种电影风格,克制只是一个太平面的方法来靠近文艺片的质感,而真正的风格又应该和故事浑然天成,调度不是排除法,文艺片不是填空题。
韩国电影总喜欢寻一些极端的情景
克制。且永不妥协。
韩国电影要把社会的角角落落都翻一遍的节奏。把这样一个冷门的话题拍成电影,还是挺难的,尤其是尺度的拿捏。其实到影片结束,还是让人怀疑老妇人是不是有失忆症,还有就是提供的物证到底是什么,内裤?电影主要还是想说,处于韩国男权社会下,这样的个案注定无法抗争?
生为女人,你将格外不幸。
歧视比性侵更可怕。
“69岁女被29岁男性侵没人信” 想起了《狩猎》里小女孩说被性侵 说明不同群体被不同对待是无法避免的 99分钟版 97‘出字幕 开场两分半黑屏 以为是片源有问题 全片太平 更喜欢有力度一些 事件发生(开场)之后好像没感觉老妇人发生了什么事 才使得观影中也怀疑是不是老人本身有病,但这种不相信是被导演的拍摄方法所引导。给题材加一星
比《诗》更内敛,没有在无声的暴风中狂舞的压抑和疯狂,只是平静的述说,镜头里没有任何一个女性被侵犯的镜头。一直觉得再次把受害者的痛苦展示出来是施暴者的二次狂欢,他们反正不会有任何悔恨。屏幕前真正在观看的人是在出生于世的那一刻,已经懂得了这份不能言说的苦涩的人。
她没有放弃。
3.5,我总觉得这个剪辑有问题,喜欢看老姐姐们的生活,就是这部没有李沧东的力道
手腕上的疤会消失,但心里的伤疤不会... ...
虽然老奶奶在电影里说不要随便评价老人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夸老奶奶的气质真的不要太好🙊本来觉得电影3⭐但是看到最后一幕必须4⭐老奶奶打印了厚厚的一叠自述书放在天台围栏上最妙的是她没有亲自推下去而是让风吹走恰到好处 妙不可言的帅气👏🏻真正做到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当老奶奶看到贱人的未婚妻大肚子转身离开时我还以为她就此放弃了结果老奶奶还是选择了告诉他们就真的挺好长痛不如短痛 那姑凉值得更好的人
只有女性更了解女性。《老妇人》导演林善爱作为女性导演,在对于女性受侵害后的心理创伤的恢复,和对案件的处理更加具有同理心。她没有选择撕破女主角的伤疤,在影片的开头则以黑屏加对白的形式,来展现老妇人被侵害的过程。
老年人被性侵,年龄歧视,题材上很有话题性,女性导演女性视角让本片更细腻克制,正因为这种内敛,本片有着一种无法排解的压抑,"不要随便开老人家的玩笑",“你以为你不永远不会老吗”,开场接近两分钟的黑屏,一段貌似无关痛痒的对话,却带出这样的一个悲剧。可惜克制了大半部,却在最后对性侵者未婚妻及其家人的表现有点刻意了。最后女主的处理好像有点释怀,但其实内心却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当社会的不公来临前,我们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弱小7.8
看得出平实化处理的意图,但在剧作的编排上又颇多刻意
她把传单放在楼顶让风把它们吹下去...让我想到了微博转发,是啊,现代社会你要维护权益以及伸张正义靠法律远远不够,最终只能自己拿起舆论的武器
感觉 奶奶被强奸了 ,因为她会搭配,爱游泳,不懂这个立意,如果想讲关爱老年群体,应该正常正面阳光一点,谢谢
男性永远拍不出、更不会去拍这样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