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部没有看完就离场的电影,冲着开心麻花的演员阵容去的结果是一部烂到不行的片儿。
当然不是对演员们失望,一如既往的喜欢,但这部电影的编剧我觉得真的是有大问题。
作为一部喜剧首先没有几个能够笑出来的点,其次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没有引起观众的共鸣。
同主题的影视作品不如电视剧《赘婿》。
但让我走出电影院的原因,不是因为它相比之下不出色,而是我认为,整个剧本设定非常的肤浅。
看似在为在社会中受到歧视的女性发声,实则无时无刻在刻画着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剧本设定男主电梯穿越后世界上男女地位颠倒,女性成为了社会劳动力主流而男性多为家庭主夫,想通过描写男主角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的种种困境来表达女性在当前社会下的困境。
主题很好,当时为什么会让人觉得特别的烂呢?
首先,我不明白穿越之后的世界里,为什么成功女性都要穿着男款西装呢?
难道成功的女性不能是穿着亮丽的衣服,妆容精致,谈吐优雅的样子吗?
只有穿笔直的西装、抽雪茄才能定义成功和社会地位吗?
男性穿着裙子短裤就代表受压迫吗?
第二,既然穿越后的世界男性代表现实生活中的女性,那么穿越后男性聚会只关注美容护肤自拍完全无脑,也是在表达编剧心里现在女性就都是这样的吗?
一边想颠覆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一边又拿这些刻板印象当笑点真的有些自相矛盾。
第三,电影整个的情感推进莫名其妙,一个从来不管孩子的父亲因为穿越,穿越后就开始会照顾孩子了,开始在意孩子头发脏没脏了。
然后莫名其妙开始低眉顺耳的成为了乖巧的主夫,然后向妻子反思自己的过去。
虽然剧情交代是孩子说不想离开爸爸所以男主开始努力顺应社会,但首先一开始父亲和孩子的情感建立我觉得就让人没信服感,更何况穿越后的孩子都不是他曾经真实生活中的孩子,怎么能让观众相信男主这么快速的情感过度呢?
第四,片名叫绝望主夫,可纵观全文,我没有感觉这个主夫哪里绝望,可见编剧对女性到底在生活中有哪些绝望的体会不真,自然刻画不深。
写了好多女性生活难的点,包括家务、孩子、公婆,可是哪一个都没有写进人心里。
因为编剧只写了一些生活中不痛不痒的烦躁小片段,但真正的绝望是什么,是成为家庭主夫这件事没得选,也逃不出来,看不到希望,并不只是每天多干点活。
第五,难以共情。
穿越后的世界是借男人写女人,但设定上男人成了会生孩子的,男人成了力气小的弱势群体。
那这男和女换与不换有什么区别呢?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表达明白这个意思,全换了那不是和没换是一个样子吗?
本片想表达女性在社会的困境,并且希望男主这样一个大男子主义的人在经历过穿越后理解女性。
那我觉得想表达这个的方法不应该是实现一个绝对的男女互换,而是应该保持现实中的男女本身特点,改变穿越后的社会环境。
这样的设定下剧情才不会假,也容易产生共鸣让观众信服。
比如,现实生活中,怀孕女性会受到职场歧视,做家庭主妇会丧失社会地位被老公看不起。
那么互换后的世界不一定非要女性都走入职场,不一定怀孕的都变成男的,不一定做家庭主妇就被瞧不起。
如果是我,我会设定穿越后的世界——首先男性女性的生理特征不变,男主的工作状态不变,而穿越后的世界公司更爱招聘女性,且同处一个岗位时怀孕女性更容易受到重用,人们会更信任将工作交给家庭合睦,夫妻相爱,子女带得好的女性。
而男主空有工作能力却得不到领导和客户赏识。
我认为这种设定更可以让我共情到现在社会上有能力的女性没有出路的问题。
然后是家庭方面的设定,如果是我我会设定社会环境上全职爸爸成为主流,各种声音要求男性要达到家庭和工作的平衡。
然后正逢孩子考试不及格或者不学习什么的,周围人,包括妻子都劝他辞职回家带孩子,反正工资也不如老婆一个零头。
男主被迫辞掉了工作,开始了家庭主夫的生活。
婆媳矛盾方面,我认为不应该将婆婆刻画成张牙舞爪只会吼着你干活的人,因为这是一个小辈对婆婆的忍让,并不是绝望。
真正的绝望是,没人有错,但现实的车轮就是将你逼到无处可去。
那么穿越后的设定应该是丈母娘是真的身体有问题需要人照顾,可自己女儿忙于工作只能男主这个赚钱能力差的人牺牲自己去照料。
男主人公就这样陷入家庭的“泥潭”中丢失了自我。
在这样由需求、感情、责任构成的“泥潭”中男主真正理解了妻子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境,妻子没有出去工作不只是因为社会不公平,也不是因为丈夫的拒绝,更不是妻子没有工作能力,而是感情和责任困住了她。
其实妻子只要想工作随时都可以,来征求他的意见不过是因为她还爱这个家,还把他当家人还愿意征求他的意见。
从今以后无论妻子是出去工作还是当全职妈妈,丈夫都会尊重妻子了。
这样一个走内心的情感线我认为才能真正的表达大多数成为全职妈妈的人的心路历程。
故事中只有男性将这种心路历程带入自己的真实生活中才能体会出那种绝望。
还是那句话,绝望的不是多干一些活,而是开始无从选择,结束时又无法抽离,丢了自我又丢了价值。
一、喜剧猫眼上电影标签是喜剧,但观影全程我只笑了一次,是常远从电梯里醒来之后:我觉得这简直是在致敬《弥留之国的爱丽丝》。
我唯一能get到的喜剧手法是演员们通过反串来扮丑,可本剧中的扮丑是无聊的,甚至是令人不适的。
这种不适无关阳刚,当一群花枝招展的男演员作媚态,观影人的生理会有本能的反应。
影院里其他观众只在事后一根烟时齐齐低笑,你们细品。
其实影片中有很多能演好喜剧的配角:魏翔、黄才伦、蒋诗萌、宋木子……可他们要么没什么戏份,要么就是在演小丑,是另一个维度的可笑。
二、不是没得夸电影的结局我挺欣赏。
没有强行大团圆,离婚后许薇薇一句“我爱干嘛干嘛”比前面所有无聊冗余的剧情更好地突显主旨。
三、关于女性主题女性朋友们真的会喜欢这部电影吗?
虽然出发点可能是好的,可电影里那个两极反转女性至上的世界本质上还是充斥着男性视角自上而下傲慢的凝视,通篇的刻板印象。
电影用将近两个小时教育男人们将心比心的道理,但我觉得这类目的没必要用让男人生孩子的魔幻剧情来实现。
两性关系要靠理解。
我只是纯粹觉得这部电影不好看,不是什么被刺痛跳脚的郭楠。
跟我的表情神同步了哈哈哈
元旦第一天假期,我兴冲冲地冲进影院。
主要是奔着超豪华演员阵容去的,常远领衔魏翔、李嘉琦、王成思、郭祥鹏、李诚儒、王智……也想用开怀大笑舒缓最近的工作压力,扫去今年的种种不如意~影片一开场就很吸引人。
一头精致卷发的成功学大师胡铁男(常远饰)着三件套西装和黑框眼镜,正在宣讲大男子主义十足的男权演讲。
台下的男人们齐刷刷地鼓掌认同,点头称道,女人们则眉头紧皱,窃窃私语。
镜头切换,胡铁男的妻子,全职太太许薇薇(辣目洋子饰)正在家里操持家务,她肤色暗沉、身材臃肿、眼里无光,面对一地鸡毛的家务事和不省心的熊孩子,谁能想到,她也曾是叱咤职场的白领精英。
一场突发的电梯事故,让胡铁男“坠入”女性至上的异世界。
他从难以置信,到反抗命运,在被送入男德培训班学习,并顺利毕业后,开始反思自己以往对妻子的颐指气使和忽略冷落。
影片中,社会地位和角色分工瞬间调转,许薇薇赚钱养家,整日应酬不管家。
胡铁男每天洗衣做饭,带娃主内,并在确认怀的是不受重视的男宝宝后,受到了全家人的嘲讽奚落,甚至劝他放弃这个孩子。
终于在一次激烈的夫妻争吵后,胡铁男决定带着儿子离开家庭,并在遭遇车祸后被紧急送进医院。
最终一切回复正常,胡铁男意识到自己以往对女性的不尊重,对妻子的不理解。
他给本想辞退的女员工升职加薪,对妻子道歉解释。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屡次失望的妻子许薇薇,留在桌上的一纸离婚协议。
结尾处,一脸诚恳的胡铁男苦苦挽回妻子,主动表示要应聘保姆,唯一的要求是“住家”,在他问许薇薇要去哪里,干什么时。
红唇妩媚,神采飞扬的许薇薇帅气回眸,“我想干啥干啥!
”影片桥段和台词,妥妥的喜剧照进现实,代入感极强。
让人笑中带泪,引发思考。
影片笑点很多,台词情节亮点颇多。
魏翔和李诚儒绝对是妥妥的金牌配角,他们的每句台词,每个表情,都让我忍不住反复回看。
绝望主夫 (2022)4.32022 / 中国大陆 / 喜剧 / 张琦 / 常远 李嘉琦看到后面,我哭了……长久以来,女性主内,为家庭更多牺牲付出的情况和言论,种种不公,被无视冷落的现状,比比皆是。
我想,作为男人或女人,首先应该是一个经济思想独立的人,其次才是作为丈夫或妻子,儿子或女儿,父亲或母亲的社会角色。
我写知乎有一段时间了,曾经有个心灰意冷的已婚女知友,“老公上周告诉她,这个月要努力怀孕,如果半年怀不上孩子,就离婚,他丢不起这个人。
”几乎所有女性知友都回复说,如果不生育,她们的老公压根不会和她们结婚。
婚姻是生活的开始,而不是爱情的结局。
好的婚姻生活,需要夫妻二人相互理解、彼此尊重、接纳成全、妥协包容、共同成长,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鸡毛蒜皮,这样的婚姻生活,才是坚固持久、和睦温馨,美满幸福的。
2023新的一年,强烈建议男女朋友或夫妻二人,结伴同看“绝望主夫”,希望我们每个人,在新的一年,都可以拥有纯粹的爱情,以及温暖的家庭。
Ps,那些对影片过度诟病的朋友们,我非常好奇你们的性别和槽点。
编剧三观崩坏,娱乐化家暴问题和生育过程,性别翻转的世界里面男性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不务正业,女性风花雪月喝酒泡K人均家暴,所以在编剧脑子里的现实女性和男性就是这样的?
表面是在讨好女性,实际上既丑化了男性又丑化了女性,为恶习开脱。
全片充满说教意味,作为喜剧一点笑点都没有,剧情老套,镜头混乱。
总结是:一无是处。
今年最后一天看元旦档的喜剧电影《绝望主夫》,一起欢乐跨年。
电影《绝望主夫》的故事很简单,胡铁男(常远饰)是个典型的大男子主义,主张“男主外,女主内”,想让妻子给他生儿子传宗接代,并为宣扬大男子主义开讲座、写书、办签售会。
他无意中被神(魏翔饰)带入不一样的时空,世界反转,穿越到了女人当家作主的社会,我姑且称这个时空为“母系社会”。
这里女人赚钱养家,男人相妻教子。
在“母系社会”中的经历,让胡铁男感受到了妻子在“现实时空”中的不容易,开始理解妻子为家庭的付出有多么伟大。
影片的结局是胡铁男再次回到“现实时空”,妻了向他提出离婚,他不舍独立洒脱的妻子,开启追妻路。
虽然最终胡铁男与妻子在“现实时空”中没有复合,但我觉得此时两人的相处模式要更加和谐。
影片有众多喜剧大咖参演也是一大看点,演员们在塑造角色时不管在造型上还是说话方式上都非常有特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蒋诗萌和李成儒,角色的气质算是被他们狠狠拿捏住了。
常远饰演的男主胡铁男回到“现实时空”后在电梯口的情绪变化也可圈可点,他的第一反应是为从颠倒的世界回到“现实时空”感到兴奋,待冷静下来后,在“母系社会”中培养的相妻教子思维让他理所当然首先想到自己怀的孩子,并为失去这个孩子痛心,于是他在没怀孕的喜悦以及失去孩子的伤心之间来回切换,这种人物的情绪变化让观众觉得合情合理,又让片中角色认为他是因电梯事故而精神不稳定,我觉得常远的这段表演非常有戏剧性。
李佳琦饰演的女主许微微在“现实时空”中是被生活压垮、得不到丈夫理解和支持的家庭主妇,角色给人感觉是阴沉的,“母系社会”中的她作为一家之主则霸气侧漏,影片结尾与男主离婚后的样子又是潇酒阳光的,李佳琦完全演绎出了女性的三种不同人生的状态。
在搞笑方面,麻花是认真的。
男主说自己辛苦赚钱是为了妻子在家轻松点,“母系社会”里女主也对他说了同样的话;男主希望妻子给自己生个儿子传宗接代,“母系社会”里他丈母娘让他生个女儿传宗接代。
虽然催生这段我觉得在“现实时空”中加入公婆的角色要更好,但即使这样也增加了影片的讽刺“笑”果。
此外,相妻教子、雌风不减当年、孕夫和泼夫等词也相当有意思,影片中还用到了脱离于现实世界的古典文学和童话故事,如灰小子、大将赵霞杀敌七进七出、草木兰无姐替母从军、白雪王子以及小蝌蚪找爸爸等,这种扭曲的设定凸显了颠倒世界的种种不合理,高级文学梗还是有它高级的道理的。
老实说,影片中没有实际生活中真正让人窒息的情节,让我松了一口气。
真实生活中女性被家暴后不会委屈的四处宣扬,她们婚后不紧要面对丈夫的不理解和孩子的懵懂无知,还要承担来自两个家庭的压力,承受社会对女性的各种眼光,她们不会像电影里那样容易被人理解,真实的生活要更加残酷。
影片中不管是“现实时空”还是“母系社会”,都倡导“一方主内,一方主外,相辅相成”,但其实没有谁辅助谁,谁成就谁,夫妻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家庭才能美满,社会才会和谐。
影片的主人公可以经历一场穿越,或做一场梦,但现实生活中没有重来键,人生只有一次机会,要珍惜眼前人。
从没看过这么烂的片着实是尴尬症都犯了看了阿凡达和想见你这个电影是什么玩意儿???
前面半小时本来没看到蛮可惜的因为太赶了结果进来之后感觉还不如不看什么错位也不好笑纯尴尬坐立难安按摩椅还离线什么主题?
换位思考女性位置?
能不能不强行尬?
笑点在哪里?
意义在哪里?
内容是什么?
主题是什么?
尴尬尴尬尴尬无限的尴尬
恶心,真的好恶心!
影片的故事是一个大男子主义的男人进入了一个女子为尊的现代都市,经过一系列Pua后成功娘化,变为了家庭主夫,并对以前的自己产生反思的故事。
恶心的点就是,女子为尊的世界里,男人的性格都是娘化的,而女人的性格都比较强硬,也就是说男女性格进行了调换。
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就算老总,警察,消防员保安等等职业全是女性,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女人必须要变成男人的性格才可以在这些职业里活动,那么这个女子为尊有多么可笑?
男人的性格娘化就要相夫教子,换句话说,拥有女人的性格,就应该在家当好贤内助,哪怕就是男人,拥有女人的性格就得当家庭主夫?
这是对的吗?
之前的影视作品也展现过女子为尊的世界,比如传闻中的陈芊芊,比如卿卿日常的丹川,赘婿也算半个,其中没有一个作品把男人变得娘化,因为那样的话,骨子里还是男子为尊,只不过换了个皮罢了。
换皮,这就是最恶心的地方,主创团队骨子里还是那副男子为尊的傲慢,却硬要换一个皮好赚女人的钱,甚至里面还有三从四德之类裹小脚的东西,不由怀疑编剧是不是裹了小脑!
如果在现实社会生活真的拥有“主夫学院”,相比应该有很多人都想要把自己家的大猪蹄子送去好好进修一下吧!
毕竟在这部影片当中所反映出来的这些生活闹剧,不就正是现在很多女性正在亲身所经历着的吗?
所以说其实现在很多女性恐婚,有一部分的原因也是害怕自己未来会遇到一个像这样具有大男子主义思想的人吧。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到来真的是能够给我们女性心理带来极大的慰籍。
影视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在《绝望主夫》这些爆笑的喜剧背后,其实更多的让我们联想到现状的一些婚恋观,下班之后回家帮你分担做家务的这种观点并不是体贴,而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偏见的存在,共同经营一个家庭,本身就是要两人的共同付出,婚姻的真谛应当是尊重和理解,家务活也不仅仅是女性的责任,毕竟不是只有男人能够赚钱养家。
希望在以后能够看到夫妻双方能够真心理解对方想要的是什么,并且能够相互支持尊重,不管是大男子主义,亦或是女权主义以后都不会出现在我们大众的视野当中,能让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男女相互尊重,相互扶持的和谐社会。
这样一部爽感拉满的影视作品,我相信各位女性同胞们一定都会非常的感兴趣吧,期待到时候能够在影院与大家相见,跨年之际能够沉浸在这种轻松喜悦当中,也是一种享受。
电影还没上映前,我看了一些官方放的预告片,一眼就发现是翻拍了法国的一部电影《男人要自爱》,剧情设计都差不多,一个事业有成且不尊重女性的作家撞到电线杆上后就穿越了,新世界里男人们穿着短裤、浓妆艳抹着吸引女性的注意,那些刻板印象里的男性职业比如警察或消防员则都由女性充当。
这部电影目前在豆瓣的评分是7.6分,虽然不算很高的评分,但也是个还算优良的分数。
而反观《绝望主夫》的评分,已经一降再降到了4.4分,甚至有些影视up主把它评为2022年最烂的电影。
我忍不住想和大家聊聊这部电影是不是真的烂到值得荣登烂片榜首?
看完部分高赞影评,有些人的理解是为什么穿越到了新世界,依然是由雄性的性格来主宰世界,比如女人穿男衣,抽烟,粗鲁等。
男人的弱则用现有世界雌性的刻板印象如温柔、胆小、懦弱来展现。
那么新世界无非是把男人和女人换了个,掌权的依然是雄性。
其实这些被吐槽的点原本是原著电影里很重要的笑点,利用这样的反差来得到男扮女装的搞笑或是讽刺。
在法国这样女权主义高地的国家,大家反而是以一种图个乐子的肥皂剧心态在看,因为男扮女装和女扮男在大部分文化中都是一个全民觉得搞笑的桥段。
甚至国内也有大量男扮女的搞笑UP借此火遍全网。
电影编剧其实挺不容易的,要在不到两小时的时间里让观众快速进入情境,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选取一个大家日常生活中其实就存在的东西,比如近年国产剧小三绿茶基本稳定出现,而且基本都是出来充当拉动情绪火力的关键工具人。
所以,如果电影撇开这些部分,这个电影应该如何让观众快速进入情境呢?
一个新世界里,当雌性为尊,婚姻的戏剧冲突还存在吗?
人类的历史上存在过母系社会,那时候的男性更像是个送种对象,没名没份送完你就可以滚了。
什么婚姻?
不存在的!
那时候都是无父无夫。
所以如果按照母系社会的逻辑写,确实没有那么多鸡毛蒜皮相互不体谅的矛盾了,怀上孩子后就没男人啥事了,压根来不及存在矛盾和冲突。
都没有矛盾和冲突了,这电影该咋编?
一个男人穿越到母系世界,发现自己没身份没社会地位,但有几个走婚对象,睡完回自己家打鱼捕猎吃饭干自己想干的事,不用养育孩子也不用给对象买礼物提供情绪价值。
等等,为什么感觉这生活是《绝望主夫》里那个男主原本的理想生活状态呢?
照着这个方向是不是有点编不下去?
要说男主本来是个大渣男,去了趟男德学院就反转了,非常莫名。
其实我觉得他是被孩子触动了,孩子因为他被关学习班而受到同学嘲讽,他是真的心疼的,而且他后来也说自己明白了,这是报应,他在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而买单,于是顺从了。
当然,没有要替电影洗地的意思,只是这电影虽然称不上优秀的电影,但感觉也没糟到值得荣登烂榜。
要说我其实还是从电影里看出一些教育内涵的,比如:我虽然依旧不懂婚姻里的大权到底该握在男性还是女性的手里?
但姐妹们一定要记住——母系社会的消亡,就是从女性所擅长的陶瓷、火种保留、编织和家务不再是社会主要经济动力开始的。
所以,婚姻大权在哪里根本不重要,婚姻里明明可以通过经济劳动获得社会尊重的人,却需要仰赖伴侣生活,任由对方束缚,那么ta本身应有的权利就是被ta自己送出去的。
如电影中一样,无论是正常世界的男性主宰还是新世界的女性主宰,都是以叫嚣自己对家庭的经济贡献作为终极恐吓。
希望姐妹们记住,伴侣有钱就不让对方出去工作是一种真正的婚姻cpu,因为无论男人或是女人,错过的职业生涯黄金期是很难弥补或衔接的。
什么?
你说你的梦想就是嫁/娶个有钱人然后躺平到死?
哦,那没事儿了,感情好时做好财务储备,万一有别人也看上了这个梦想,没有工作履历,咱总得留点财务备手不是?
在一个打女权的社会,现实是男权的社会,拍一部表面女尊,里子充斥着男权的片子,这不是让人打女权,让男权社会中男人不爽吗,两头不讨好。
这部片子相当于一天世界上男女互换样貌呗,甚至不是互换身体(毕竟这样会有喜剧效果,而这部片子看不出来),实际上如果这世界男女突然互换是个相当有趣的话题,但这部片子完全没有体现,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不如知乎上这个问题的高赞),当然这部片子也并不是一次勇敢的尝试,毕竟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魔幻了,男女关系方面更是个不能碰的话题,而这部片子,它选择了探讨这个问题吗,没有,一个换皮游戏罢了,不想承受更多的非议只会承受更多的谩骂,这部片子本质还是个男权社会,甚至连现实中的男权社会还不如(片中现实社会正常情况下也不会有吧),如果“男性”在里面收到的委屈对应女性几千年来的付出,但要么你就拍的更现实残酷,要么就正常普通些,(里面这种大男子主义现实中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可不是这样,普通男女也有普通男女的幸福,痛苦不尽然是生活),甚至直接只拍喜剧,彻底娱乐至死,本人更倾向于清欢,而不是嘻嘻哈哈,把痛苦当玩笑,又不敢直面血淋淋的现实,两头不想得罪就注定两头不讨好。
所以教育意义无,喜剧效果无,不够彻底,害怕改变,但喊喊口号,做些形势上的改变也算点进步吧。
从坏变好的过程中可能会变得更坏,但我愿意相信,虽然浪费我一个夜晚的前奏。
因为要打跨年炮的缘故,想看看喜剧开心些,但不够尽兴,不过也没影响兴致,上床(床上)需要的是交流而不是教育,社会风气不影响个人准则,今夜我们多温存些。
立意浅,对女性的理解只停留在家庭,忽略了社会结构的因素,但喜剧性不错,属于人保戏,三星鼓励
个人最喜欢的片段是常远给孩子念睡前故事,草木兰从军、小蝌蚪找爸爸太逗~感觉常远非常适合这个角色,后边的真情流露也很自然。
片子从常远演的胡铁男这个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视角切入看待男女问题,作为喜剧片合格,感觉算是敢拍的。
跟爸妈老公一起看的 背景意义不错 很适合爸爸大男子主义看
搞笑电影,男女反转角色演绎;要尊重老婆;禁止家庭暴力;孩子不是风一下吹大的。油腻大叔演绎女人搞笑,真的很不错
电影的立意蛮好的,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希望多一点这类电影。
好点子产生在了蠢猪的脑子里。
哈哈哈,这帮代笔看上拳师这口饭了,但是无奈这口饭真不好吃
希望花絮能不能分享多一点啊,我感觉还有点不够看呢
我觉得很好呀!让男性设身处地在女性的位置,体会他们没有感受过的不公正的女性生存现状。看似戏谑的口吻,讨论的都是严肃的问题:性别歧视、杀女婴、家暴、传统观念对女性的规训、女性离婚时的重重阻碍。当然,不可能指望一部电影能对以上问题做多么深刻的探讨甚至解决,更何况还有过审的风险。我个人认为敢于触碰这个话题,通过戏谑这种巧妙的方式探讨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没必要上纲上线。
本片真正喜欢的是结尾,女主没有在男人道歉后原谅他,而是坚持走自己的路,没有选择《夏洛特烦恼》那种俗套结尾。不理解有人就平权这一议题攻击这部电影,根据刻板印象搭建起来的女权世界本质是在讽刺现实的男权世界,没有人看不出吧?假如男主穿越到的是一个真正的平权世界,那就太完美了,男主与自身缺陷作斗争的人物弧光又从何而来呢?
3框架是翻拍国外电影,采用极端、夸张的性转来表达女性在现实生活遭受的一切。和现实情况固然有区别,因为这是电影,足够夸张足够极端才搞笑,背后的思考是因人而异的,有一定教育意义。
哪里不好,建议普及
2022最后一次糟心。想蹭女性题材红利结果比普通的男性中心更恶心。某些演员就只适合演春晚小品。
2022年看的最后一部电影,电影整体效果还可以,常远越来越好笑,快快乐乐迎新年喽。
穿越和片名谐音梗要玩到什么时候。
选对了社会议题但选错了演员 立意也流于表面
令人绝望
看到分这么低我就放心了,什么东西!一些莫名其妙的人掌握了话语权,于是大家就得他秀愚蠢,分还可以再低一点!
张琦做为男性导演用娱乐化的形式触及了这个女性话题,感觉还没有get到那个点。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男人不爱看,女人有不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