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平稳的固定镜头和挪威暖色系的视觉基调为人物在日常情景中就性与爱、自由与责任/道德、性别探索与认同等话题展开讨论提供了一个极具安全感的空间,没有抓马和争吵,只有平等的注视、安静的倾听和真实的对谈。导演主要通过角色逐步深入的交流推进叙事,同时细腻地将表达编织进几处闲笔,结尾以性别气质模糊的表演形式歌颂上帝对世间传播的爱与希望更是透出一股冷幽默。人们常常被社会所形成的定势思维框住,忽略了爱是方式也是目的,更是一种选择。Love feels so fragile, so transient. But what if you think of love as a choice? That I've chosen you and you've chosen me. 占据主动,同时给予对方叙述的权利。
让我重新找到了看对话式影片的乐趣,很久没看这样探讨式的电影了。
男主还真挺性感的,看着身材不错
“被插入的感觉,会永远记得”。如何能说是看女人的眼神,他也知道梦里的男凝有侵略性。爱真的是一种选择吗?性才是吧。北欧男的和男的上床后告诉妻子的行为跟东亚男红旗不倒彩旗飘飘的做派殊途同归吧,都是在做选择的时候根本没把女的当回事而已。不是歇斯底里大吵大闹才算被伤害,能够沟通交流不代表能接受。
话疗电影,值得这么大的体量来拍吗?
背诵了2小时的台词,剧情一句话能说完
电影时而游走在对话的枯燥,时而又金句频出,用尴尬,羞愧来直面个体在坦诚与否间的两难的选择。过度的坦诚暴露了个体对于婚姻与性关系理解的不同;相反的,极度不坦诚则展现了真实自我与外表自我的矛盾。
一部优雅谈论性爱问题的电影 诞生于人们普遍为谋生感到焦虑的时代 1h16分处在大街上行车的镜头像是白日版的出租车司机 整部电影都是从容地对话 夫妻间的对话 父子间的对话 同事间的对话 每段对话都对生活有着新的注脚 只是电影中探讨的这些问题就像是一页书的毛边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得了一场无伤大雅的小感冒
#2024BJQFF# 7分,一场关于性与爱的讨论,论性行为是否可以定义性别取向。整部电影的风格还是很贴近生活,两位有妇之夫的个人故事,一边是关于性,一边是关于梦。当私人的经历和情感暴露于公开之下,未来又会如何。
其实我看得一头雾水,性爱不是一个简单的动词,做完了拍拍屁股走了,哪怕是和gay,都会打断骨头连着筋,它太私密了,不可能不拖泥带水地牵扯一些别的东西。比如,思考,比如自我的叩问,比如家人的抗拒,比如自己的无限怅然,再比如,你以为不会再有的但无法停止的自我反思。北欧人尚且说不清楚,我们这么含蓄的国人也是更说不太清。ps,甚至曾经我听一个心理老师说“出轨常常伴随着阳痿”,哈哈。有时候,身体率先出轨是一种故意的摧毁,毁掉自己原本的东西,潜意识里的自毁,需要自我深挖很多东西,是不是对自己的现状极度不满了,是不是想破坏掉什么让自己产生不稳定的感觉,以及问问自己那一刻是不是值得。
看过留痕
完全不是预想的样子….感觉像在听播客… “性取向的自我定义不能只看identity 还要看activity ”
#4142 最有意思的就是父子在医院和医生聊天的那段,在这部靠人物对话推动的故事之中,带来了喜剧色彩。比两个直男对自己男子气概陷入危机的讨论有意思多了。
老登变小妞,竟如此轻易。
简洁平稳的固定镜头和挪威暖色系的视觉基调为人物在日常情景中就性与爱、自由与责任/道德、性别探索与认同等话题展开讨论提供了一个极具安全感的空间,没有抓马和争吵,只有平等的注视、安静的倾听和真实的对谈。导演主要通过角色逐步深入的交流推进叙事,同时细腻地将表达编织进几处闲笔,结尾以性别气质模糊的表演形式歌颂上帝对世间传播的爱与希望更是透出一股冷幽默。人们常常被社会所形成的定势思维框住,忽略了爱是方式也是目的,更是一种选择。Love feels so fragile, so transient. But what if you think of love as a choice? That I've chosen you and you've chosen me. 占据主动,同时给予对方叙述的权利。
1.作为三部曲的开场,风格相对清冷淡化,剧情基本上完全依靠对白在推进导致舞台感略强,但是一开场想到了烂片《她唇之下》里的烂荤段子“屋顶工人活都好,因为日日修房事”导致我被前十分钟的对谈硬控得很乐。2.大卫鲍伊获得了等于或高于上帝的地位真笑死我了,这很摇滚。3.夫妻正反打那一对的大量对话则在偶然间让我想到《坠楼死亡的剖析》,同样是抽丝剥茧地劈开亲密关系。4.街景镜头配风格化音乐的间隔段有灵气。5.引用汉娜阿伦特的社会哲学理论倒给片子添了几分匠气,个人看来其实是扣分的点。6.黑白段的男同故事非常好笑,插入的时刻恰到好处,结尾颂歌与起舞和马路众人镜头略显落俗。7.只是喝了一杯酒又不代表我是酗酒者|对于一个建筑师而言,没什么比说他选错了字体可以更让他难过了|我倒是希望能给他们洗洗呢!(7.0/10)
“老婆,只喝一杯酒不能叫酒精上瘾”,那…和别的男人背后爽一次是不是也不能叫钙? A男偶然一次被后门,B男多次梦中被大卫鲍伊凝视,引发的关于sex的对话。对白又好笑又引人深思。四个大人的两对couple+超可爱小朋友。北欧家长可以在小孩子面前自由讨论真的太开明了。Panorama真的是非常喜欢的单元。
两个疑似双性恋男主各自“预演出柜”的话语权探讨。电影完全放弃情节,纯对白叙事既没讲什么高潮迭起的故事,也没写出《杀戮》那样字字珠玑的对白,但就是在这样信息密集到溢出的生活流对话里,关于人生“格局”的变化也渐渐成型——没有特别精彩,至少值得一看。另外,无比日常的表达使得片中的北欧生活非常真实,不得不说,实在是一种更理想的社会状态。
对话电影,看得有点累但是并不觉得枯燥,庞大的文本信息量,带有哲理性的台词,以一种平实自然的状态和冷幽默的格调探讨两性亲密关系,不得不说也就只有北欧人能拍出来了。尤其是在一个谈性色变的地方看这样一个故事,夫妻、朋友面对出轨这件事的态度和内心的感受,当着孩子的面大大方方聊天,没有狗血没有抓马,就跟呼吸一样自然,就连谈论这一行为本身都是如此奢侈。
电影很特别,对话很深入,观看很舒服
本来以为是生猛粗犷道德无底线的欧洲LGBT片,没想到冷淡到跟导演国籍一样,纯靠对话推进(其实可以变成舞台剧)。有一说一一旦看进去了,男主和妻子之间的所有场景都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