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在电影频道看到第六代导演王光利的作品《血战到底》让我再次看到了城市电影跃之欲出的身影,看完这部片子,有这样一个强烈的感觉:中国导演已经开始学会抹掉对城市电影心中没底的隐痛,在经历屡获大奖的乡土电影和在票房上频有斩获的商业大片的多次冲击之后,城市电影已经不甘心尴尬地生存在夹缝中间,他们开始尝试突围,在文艺和商业之间寻找出路。
《血战到底》讲述的是一个城市背景模糊的故事,影片在成都拍摄,片名“血战到底”也是流行在成都一带的麻将规则,但这个故事放在任何一个城市都很“合适”:吴宇川是一个倒霉的汽修工人,妻子赖玲是一个整日混战在麻将桌上的女子,在算命先生刘老师的指点下,为了一改晦气,吴宇川决定除掉让自己走霉运的“小人”,但是他并不确定谁是“小人”,在如晕头老鼠一般四处撞墙之后,他开始相信刘老师说的“整个世界上的人都是小人”。
这是一部凝结了悬疑、黑色幽默、情景喜剧、无厘头等诸多商业元素的电影,同时也是一部新生代导演没有放弃“借助艺术形式、挖掘电影内涵”底线的电影。
它又是城市电影的一个异类,可以称之为“城市寓言片”,从第一个镜头到最后一个镜头,从开始到结束,影片都是开放性的,每个情节、每个段落观众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理解、审视,并从中找到自己熟悉的符号。
不愿意动脑筋只图哈哈一乐的观众可以在走出影院的时候,不会觉得自己买票的钱白花了,而愿意从中得到一些人生思考的观众,则会认识到所谓和命运相关的猜忌、巧合、轮回由浅到深居然有好几个层面。
优秀的电影可以让悲者看到悲、喜者看到喜,虽然《血战到底》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是很显然的,这部片子在向着多层次的方向努力。
现在是商业大片风行的年代,但人们早晚会厌倦电脑特技和空洞无物的炫技式电影。
中国的城市化范围正在迅速扩大,一批批的人开始进入城市生活,他们需要贴近自己生存和精神状态的电影作品。
城市电影并非小众电影,起码它是可以看得懂的,第六代导演正在用既能让我们看得懂又能得到娱乐和启示的方式做电影,仅凭这一点,就值得大家去支持一把。
豆瓣对于这部电影的打分比较低,看了这么多影评,也大多都从各个技术角度说明该片如何如何不好,结果因为我辨识电影等级的神经还没达到那个高度,往往先期就被灌输了一些固定思维模式和错觉,带着他人的有色眼光去看一部电影。
就像小马过河中的那匹饕小马,哇!
原来这条河水是这样的哦我是一懒人,而且又没文采,更不懂这个那个技术专评,初期做一所谓影评,为了不让大家感到太恶心,只短短几句话而已。
开门就见山啊!
这电影说到幽默,我倒是觉得全片最让我好笑的是那威对某吴用普通话说:“你能雄起的了?
”普通话表现出的“雄起”味道跟某吴在电影里的阳痿角色搭配的还真不是一丁半点儿的合适想当年跟老爹看假A全兴队比赛,全场四川味十足的“雄起!
”那个还真是比较有气势(汗一个!
思维跳跃)关于演员,俺就不说啥了。
本来就是冲着某人去的,表现依然卖力又完美。
看他裸奔的戏,口水跟着流,难得他演了这么一个傻得可爱的角色不过忍痛批评一下哈,国语确实该好好练练,好在我习惯了第一次发现梁静挺美丽的,原来没觉得哈。
应采儿一直就喜欢啊,可爱的小模样儿,掐掐这俩女人在这戏中表现平分秋色,都还不错。
秦沛的国语流利的不过一看见他我就老是跟赌魔联系到一起刘仪伟,那威我就不表了,最近两年疯狂走穴各大卫视,哪儿有钱往哪儿钻,不过据说那威那胖子智商很高,五子棋下好几段来着关于故事情节,我最烦写这个,最好自己去看看,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嘛。
我最喜欢的除了吴光溜溜裸奔的玉背就是他用极其不标准的发音说“人要有信仰!
”信仰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TMD重要,吴宇川的信仰是什么?
我觉得就是好好和他老婆生活在一起。
这信仰从头到尾一直支撑他干了那么多荒谬可笑又可爱的事儿,却也让他得到最后的“性福”。
哇哈哈,关于这点,我倒是突然觉得吴宇川的某个地方有那么一点儿像阿甘终于写完了,扔砖头的就扔砖头,无所谓,本来就不怎么会写这东西上床,养我的扁桃体去
知道这片子,一是因为麻将名字,二是因为宣传有激情戏,三是因为胡戈。
据说胡大侠应邀为本片E搞了一次,可惜偶对这种E搞方式不感冒,连天下皆知的“馒头”偶都无缘得见。
前几天看了CCTV6张艺谋导演和Spielberg导演的对话,说电影将会越来越个人化,将来电影将会按照个人意愿而显现。
其实,现在“胡戈们”所谓的“E搞”不就是如此嘛,只不过他们无法自己创造素材,而拿现成的素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已。
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现在无法知道,至少,我知道我还是喜欢看电影的。
“血战到底是一种麻将规则,3至6人都可以组成牌局,每局牌中先和牌者胜出,余者继续游戏,直到剩下最后一人。
传统麻将只有一个赢家,血战到底只有一个输家。
”如片名一样,全片充满了四川特色,但说实在话,我有点看不懂。
主要是影片的定位,应该是都市黑色轻喜剧,可是情节安排过于幼稚,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
如果不是搭上了四川风味,我会以为这是一部港式喜剧。
而所谓的黑色幽默,安排的也过于生硬。
总之本片喜剧不像喜剧,正剧不像正剧。
可能四川味儿太重了,我这个外地人不能接受吧。
那威,讲五子棋发迹的胖男人,刘仪伟,炒菜出名的猥琐男,这两个人如今都主持着各种各样的娱乐、谈话节目。
再加上一直演BT男的吴镇宇,这片子的演员整容还是非常“实力派”的。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吴镇宇裸奔(梁静倒没露,宣传误导哦),贾樟柯客串演个劫匪,王小帅客串演个警察,黑楠客串演个卖黑枪的。
不过说实在话,拍四川戏,为什么不用四川演员呢,为什么不用四川方言呢?
也许吴演戏很好,也许他很有票房号召,可是一把港式普通话就把全片的风格给搞砸了,一大败笔。
倒是本片的插歌是用四川方言唱的,就很有味道嘛。
片子不好。
普通话不好,港腔普通话怎么听怎么别扭。
拍的不好,基本没什么印象深刻的。
演员演的还行,但帮助不大。
应了一贯我对内地片的印象。
不好看。
觉得这方面黑色幽默片,我看过的最精彩的就是《神经侠侣》。
吴镇宇演的特好,拍的也好。
不知道这算不算香港与内地的差别。
不推荐。
极端的人爱极端的电影,看上去有点矫情,其实挺纯粹。
就我个人而言,喜欢的只是城市电影和底层电影。
我喜欢这种与电影之间的纯粹关系。
在电影被商业化到一定程度之后,城市和底层电影必将在以后成为人们的观影主流,就像以前我们觉得糖精是甜美的,现在因为发现它的甜通常应用于工业且是有害的之后,就不那么喜欢糖精了。
我们遭遇了太多的大片的谎言,《无极》?
《黄金甲》?
《夜宴》?
《见龙卸甲》?
……太多的欺骗了!
所谓大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全明星的阵容?
还是号称几个亿的制作投资?
也许我们的概念仅止于此吧,当年好莱坞大片引进市场的时候所打着的也是这样的旗号,如今华语电影重操故技,惹出了张艺谋陈凯歌的不幸名声,水土不服?
还是根本没有能力去操作这样的作业?
回顾中国导演的历程,根本无法找出他们能够操作大片的任何痕迹,当他们拍出了那些在国际上风光无限的电影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也就是他们对细节的完美把握,当然,我们会承认他们的才华,但是我们却坚信他们的长处也只是做一些情调的刻画,而不是恢弘的气势,这在《无极》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我们可以感受到在某些细节方面导演饿良苦用心,然而,我们却不是在看MV,基本的故事都没吸引观众,基本的表演都没达到及格,或者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说,当一部电影被拍的无聊之极,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吹捧这部电影?
中国缺乏好的城市电影,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勉强算一部,之所以说勉强算,是因为张艺谋的这个作品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也能拍好城市片”的愿望,虽然影片有着城市的外衣,但还脱离不了乡巴佬的气质,整部电影除了姜文和李保田扭曲的面部表情和声嘶力竭的吼叫外,没有别的了。
2005年的《独自等待》可以算上是一部很不错的,这部电影几乎囊括了我对城市电影所有的认识:熟悉的场景,快节奏,流行音乐,繁华背后的真实与虚伪,直白与隐喻的交织……回到电影上来,片名《血战到底》,原本是来源于一种四川麻将游戏的名字,却意外地成为一个小人物的生存寓言。
只要肯坚持,不绝望,你就一定会有翻身的机会,做一手大牌,赢下那骑在你头上近乎整夜的庄家,那么你才是最终那令人刮目相看的胜利者。
这是一个充满了黑色幽默的现代城市电影,从影片第一组镜头里妻子对吴宇川的追逐霍地一下子跳跃到夫妻二人的床戏来看,电影的大方向事实上就是这样的一个游走于梦与现实之间的两段式猜想,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跳跃的节奏背后给人的遐想空间往往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吴宇川是个事业平平、霉运连连的一个小人物,自卑而怯懦,怯懦到连自己老婆的冷言冷语都无法再承受。
一次倒霉的买卖,几乎把他推向了万劫不复的境地,逼到了人生的绝境,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逼迫着自己“宿命”上一把,找个大师指点迷津,找到背后那骑在自己头上压得自己无法翻身的小人。
过程似乎很宿命,吴宇川得到了必须杀掉小人的启示,却迟迟无法摆脱自己内心的懦弱与个性上的迟钝。
在他精心谋划好一次又一次暗杀事件,又接连遭遇失败。
他的宿命猜想,最终被自己一直怀疑并痛恨,甚至想杀之而后快的老婆给点破,原来是在他认为自己老婆即将抛弃自己而企图杀掉她时,他终于知道自己错了,一切都错了,老婆正在为了帮他还债而被迫与人组了72小时的车马连环局,拼着性命与人“ 血战到底”。
夫妻两个人,面对即将坍塌下来的生存压力,选择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与方式面对。
一个是在城市里满街游走盲目地寻找刺杀对象,而另一个则是冷静而若无其事般下来利用自己的最强势的捞钱手段与人“血战到底”。
两个人物的性格、与处事态度有着天差地别的出入,一个是自卑、懦弱、任由人家摆布;另一个则是对自己充满着自信,意志力坚定得超忽我们的想象,无论是对手里的麻将牌,还是对自己选择的男人。
这样的对比看起来似乎很矛盾,但矛盾一鲜明起来,似乎更能让两个看似极端对立的人变得真实,相互衬托彼此清晰的个性。
这符合电影所采取的黑色幽默的表现方法,追求两种极端的表现力所反映出来的戏剧落差,造成戏剧化的冲击。
事实上这样的对比在影片中比比皆是,就连采取的叙事节奏都以极端跳跃与温情款款两种方式相互穿插,一半的影像激化了人们对整个事件的疯狂猜想而陪伴着主人公走进了一个疯狂的人生竞技场,而另一半影像则把你从疯狂的呓想中拉回到现实世界中,让一股温情冲淡了黑色的边缘情绪。
以电影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具有想象力的表达手段,具有相当强烈的实践色彩。
喜中有乐,哀而不伤的调子自始至终都在贯穿着影片的始末,虽然我们即将面对的原本是一个联想起来都显得很残酷的故事,但是事实上你会发现事件完全不象你想象中那么沉重,导演王光利在利用一种全新的情绪引导你去接受这个全新的电影方式。
现在是商业大片风行的年代,但人们早晚会厌倦电脑特技和空洞无物的炫技式电影。
中国的城市化范围正在迅速扩大,一批批的人开始进入城市生活,他们需要贴近自己生存和精神状态的电影作品。
城市电影并非小众电影,起码它是可以看得懂的,《疯狂的石头》、《鸡犬不宁》、《好奇害死猫》、《我叫刘跃进》等等带给我更多的是思考而不是追星般的雀跃!
http://hi.baidu.com/kentzhu/blog/item/5c22bac724e59bd9d00060af.html
以成都为线索,一堆名人参和,美女小人齐聚,正现此片宏大.很多值得品位的细节,导演有水平.
见过烂片,可没见过这样的烂片,比《无极》还要差劲。
《无极》吧至少还有点美景啥的,这片子啥也没有,就是一个裸奔也没奔出一点新意来,好像还是在梦中。
国产的电影要都拍到这个程度,观众们可怜,导演却可悲。
这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这是一个奇怪的事,而它能上映,又是一个更奇怪的问题。
也不知搞什么东东,玩高难度呢还是真得无聊透顶,依俺看呀,这片子纯是拍给低智商人的,至少是照顾着低智商的人拍的,糊弄谁呀。
这种都市轻喜剧正是中国电影目前所缺损的一块,相似的还有《独自等待》的成功。
《血战到底》以四川成都以故事背景,讲述了一个黑色喜剧,川味浓厚,贴近日常生活去表现普通人物生存状态不能不说是一种可喜的尝试。
但《血战到底》其实可以拍得更好,至少比我现在看过的好上不少,它的剧本是有一定现实意义,可惜用力不均,故弄玄虚的情节太多导致我们的主角没有衣物遮蔽一直在持续“裸奔”。
坏人不够坏、倒霉的不够霉,就是《血战到底》留下的松垮印象。
事实上影片里的人为痕迹实在太重,比如瞎子算命,比如踩西瓜皮,刻意制造着矛盾冲突,而这些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
打着“黑色喜剧”宣传口号的影片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黑色成分,累赘无谓的情节着实太多,剧情始终没有连贯紧凑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结尾设置的几个悬念轻松被点开,缺乏张力,低估了观众的理解能力。
这个故事停留在荒诞上面而没有一定深度的揭示,实在是种遗憾。
比如结尾夸张的追杀始终感觉是儿戏般随意,一点都没有紧张氛围,连自己都在想这人怎么会傻到这份上。
突兀的地方还有追杀小人、投毒杀人,几乎每一场冲突都无法真正表现出那种走向绝望的内心,而是一次又一次无力。
如果以片头所说“剩下一个输家”,那么应该是指秦龙生,可这并没有任何力度;如果是瞎子,那也是他活该,还要拖上吴宇川来旁观。
这个故事没有讲好,怎么想怎么不自然,它有再多移动长镜(黑夜裸奔、街头追杀),再多虚实交错(梦境反复、投毒杀人),再多的友情客串(贾樟柯、王小帅)也缺乏观众的共鸣。
别扭的地方还有吴镇宇为什么就不配音呢,港腔普通话已经给观众一种角色代入感,时刻提醒着他们这眼前人是香港明星吴镇宇,而不是外强中干的吴宇川。
于是,吴宇川这个角色始终流于形式上的表现,一直在黑夜中裸奔。
看《血战到底》首先是冲着王小帅和贾樟柯去的,做为在某些人们眼中的文艺青年我始终努力让自己保持有涵养的表象,这种有国内新锐导演加盟的片子不看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虽说他们二位只是客串。
这部影片的导演叫王光利,这人之前我一点都不认识,不过这并不妨碍我观看这部影片,怎么说能请到吴镇宇加盟的影片应该不至于太烂。
还是绕开导演来说说这部影片,据导演的解说这是一部要“嘲讽现实”的作品,从单纯的观影角度来说这部影片确实有体现出这个意思,特别在于王小帅和贾樟柯客串的那场“警察与劫匪”的戏,里面有几句颇有意思的对白就是冲着“嘲讽现实”来的,如王饰的警察对记者说:“有英雄你们不拍,净拍这些边缘人物。
”其中意思细想一下便觉是裹着另一层涵义,似乎就是对时下国内的电影机制而言的。
本片邀来不少港星,有好几位是实力派演员但在片中却都没能发挥出本色。
吴镇宇在里面饰演的男主角吴宇川是一位阳萎且略带神经质的角色,在老做不完的噩梦里他总是在拼命地奔跑期冀摆脱背后莫名的追踪。
在现实中他的生活也是一团槽,虽说生活压着他可他却总是想摆脱困境的囚牢,在算命先生刘的指引下开始“灭小人”的历程。
这时故事的线条慢慢四散开来,导演以同时进行的不同故事情节将影片串连在一起,看过《两杆大烟枪》或者盖.里奇其它电影的人们都可能暗地里揣测这是不是一部向盖.里奇致敬的影片,只不过场景置换在中国的四川成都、人物也置换成同是小人物的黄色皮肤,可惜这样一部要强调黑色幽默的电影却毁于编剧功力不深厚而无法将故事的性能支撑起来,在没有太多意思的故事里走走停停,看着神经质的吴宇川到处寻找小人,于是到处都有小人出没。
小人被灭了没?
要面对公映促使这个故事显然只能安排邪不压正的结局,这怪不了王光利,因为这很可能是条件限制让影片变成了半黑不白。
不过做为“聪明人”的王光利,干脆商业到底请来前一段时间被陈凯歌斥为“人怎么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的胡戈进行宣传片的剪辑也是有意思得很的幕后花絮。
商业味道是逃不了的但王光利可不认为自己完全落入俗套的商业电影中去,他在某篇采访中便表态过,“商业”绝对不是“艺术”的反义词。
“况且浩浩荡荡一个剧组跟着自己折腾半天,总得给人家一个交代”。
“没有观众就不拍电影,电影总归是要给人看的,不管是大众还是小众。
” 影片虽然憋着一股气要“嘲讽现实”可惜始终只能打没有力气的“太极拳”,不过国内如此演绎故事的手法王光利倒也算创新了一把,有着焦雄屏为其做监制撑腰,底气确实够足。
据说王光利下部影片会跟王晶合作,两个聪明的面对商业电影的人撞一起不知会有什么样的火花,看来还是可以期待他的下部作品的。
最后得提一下影片的音乐,这也是这部影片的一个闪光点,有两首以四川方言演唱的歌曲混入其中韵味十足,而张阳对于影片配乐的把控也慢慢具备了他在这一领域的自我风范,不过他在录音师这个职位上早已是自成一派了。
我想试着寻找自己的写作风格,诸如写这种电影评论,我努力地想找到一个自己的写作方式或风格,刻意为之似乎过于做作,但是我还是想让别人一看就能认出是我写的东西,当然也许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但我就是想。
开宗明义,这部电影我不喜欢,我看懂了电影的内容,但似乎有、又什么都没看懂,电影要表达的意思似乎很简单,又似乎十分复杂,简单得似乎不值得拍成一部电影,复杂得又似乎不是一部电影所能说清楚的,硬塞进一部电影就变得似是而非了。
据说这是一部充满了黑色幽默的都市题材的电影。
我不太清楚什么是黑色幽默,是不是就是很严肃地搞笑,或者是拿大人物和热门话题开涮。
如果真是如我想的这样的话,那么这部影片中可以算得上黑色幽默,我好像就记得诸如黑楠客串的枪贩子说的“想杀就杀”,还有那个客串成人民警察的导演(我不认识)所说的:“拍什么拍,这个圈子已经够乱了!
”“放着英雄不拍,净拍些边缘人物。
”等等,比较典型的我就记得这些,还有一些我就不提了。
如果这些真是什么黑色幽默的话,我实在看不出什么幽默,感觉有些牵强生硬,就像有人在咯吱我,为了幽默而幽默,为了搞笑而搞笑。
用句《编辑部的故事》里所说的那种强买强卖的喜剧效果。
电影的名字也令我困惑了好长时间,刚看到片名时,我还以为这是一部警匪片或者是惊悚片黑帮片什么的,看了之后似乎这是部伦理片之类的电影,为何起这样的名字让我晕了好一阵。
后来才知道电影名字是麻将的一种打法,仔细看了介绍,还是不明白究竟是怎么一种玩法,原因是我不会打麻将,除了吃和碰尚能勉强应付外,杠和胡就根本不明白了,所以麻将都有什么玩法,每种玩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就更加不明白了。
也因此我也就无法理解电影名字用意了,可惜。
不知今后电影公司再发行类似这类名字的电影时,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我们这些麻将盲或者其他这盲那盲的电影观众,随电影附赠个什么简单明了的说明书。
电影讲述的是吴镇宇所扮演的汽车修理工吴宇川阳痿之后所发生的故事,多少有些荒诞离奇。
阳痿对于一个男人来讲是具有毁灭性的。
男人的自信与骄傲,或者是说男子汉的气概,往往都是因为他们身体上的某些部位在关键时刻可以坚强无比、威风凛凛,在绝大多数人们的意识里,如果你无法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你又怎么能算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啊?
影片主角吴宇川就遇上了这种困境,这也是后来一系列麻烦的根源。
由于阳痿,吴宇川与妻子赖玲的生活显得不咸不淡,表面平静,实则暗藏危机,暗流汹涌。
阳痿折磨得吴宇川疑神疑鬼、胡思乱想。
妻子赖玲倒似乎颇能容忍丈夫的“缺陷”,除了平时爱打麻将,不理家务之外,倒没有做出什么出轨之事,即使旁人百般诱惑,仍然守身如玉,而且还在丈夫有难之时,拼命打牌赚钱替丈夫还债,一个标准的新时代模范妻子的榜样。
吴宇川倒是因为自己的“无能”而心负愧疚,对老婆百般依顺体贴,家务上也任劳任怨。
看来阳痿对男人来说是灾难,对女人来说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为了弥补自己在生理上对妻子的不足,吴宇川就想在物质上补偿,结果铤而走险,为黑社会老大改装走私车,不料一时不慎将黑车引燃爆炸,被黑社会四处追债。
这里教育我们千万不要违法,没啥好下场(当然,证据似乎不是很有力)。
一连串的不顺,使得吴宇川相信了刘仪伟所扮演的瞎子算命先生的话,要杀掉身边的小人才能转运。
刘仪伟在电视主持节目时就很能白忽,在电影中更是发挥其所长,将周围的人忽悠得一楞一楞的,好本事,看来不只是主持人和老师要靠嘴吃饭。
之后,就是吴宇川寻找克自己的小人并要将之除掉的荒诞故事了,他怀疑那威演的黑社会马仔,后来又怀疑自己的妻子,当然这些人他都没杀成,还发现妻子对自己是真心好的。
结局是十分好的,这个荒诞的都市题影片却有一个童话一样结局,坏人坏报,好人好报,公主王子,胖子善良。
吴宇川的阳痿也好了,皆大欢喜,终于回到大众的审美情趣所能接受范围之内了。
说实话,这个结局没啥能让人记住的理由。
吴镇宇的表演啊,说实话,他真应该好好练练普通话,真的,这是我由衷的希望,在看电影时,他每一次开口,我都很疲劳,他说完话,我却累得不轻,这就是听他的普通话对白所造成的效果。
我也实在想不清楚导演为啥一定要吴镇宇用他自己说的普通话,难道就不能用后期配音呢?
难道导演这样做是为了增加电影的荒诞性吗?
吴镇宇的表演原本就带有一种亦正亦邪的神经特质,再加上这样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种疯狂了,当然是让观众发疯。
演妻子的梁静是我比较喜欢的演员,不是很漂亮,但是十分性感,就像舒琪,华人女演员中具有这种气质的不多,如果她能好好利用这特有条件,定能成功。
远远没有麻将好玩
他为什么老要到大陆拍片了
在赣州到新余的长途汽车上看的,情节太拖沓杂碎了
怪怪的
其实可以拍得更好
不是太差,,有趣的地方都不少
实在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吐槽人类繁衍?还是封建迷信?确实有一些绝美镜头看混剪就好了
其实我觉得还挺好看的。)有种现世报的感觉。而且最后的结局也还是挺戏剧的hhh唯一的问题就是可能人家让吴妈演个地痞流氓,结果让他演的像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可爱XD
老贾太逗了...
后来我们竟然在旅途中进了那间大大的厕所并拍照留恋......= =
王小帅和贾樟柯那段客串超有趣~
所以最后那一幕什么意思
……剪辑像是二都二得业余的民众自拍片,剧情就不说了...想装神叨的国产货...
造物弄人阿
……也许可以给三星
应该是vc上下的。情节基本没印象,就记得吴镇宇烧蜈蚣把汽车烧着了。
这种烂片拍出来的意义是什么?忽悠资方发工资吗?
吴镇宇好片也有,但是差片更多。
很久以前看的,只觉得导演很牛啊,凑齐了这么多大陆香港的名导名演来捧场
不好看。故事和血战到底没有半毛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