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教徒

Heretic,异教诡屋

主演:休·格兰特,索菲·撒切尔,克洛伊·伊斯特,托弗·戈瑞斯,艾丽·杨,朱莉·林恩·莫滕森,海莉·汉森,艾尔·麦金农,汉娜·哈夫曼,阿妮莎·贝莉,米古尔·卡斯蒂罗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24

 剧照

异教徒 剧照 NO.1异教徒 剧照 NO.2异教徒 剧照 NO.3异教徒 剧照 NO.4异教徒 剧照 NO.5异教徒 剧照 NO.6异教徒 剧照 NO.13异教徒 剧照 NO.14异教徒 剧照 NO.15异教徒 剧照 NO.16异教徒 剧照 NO.17异教徒 剧照 NO.18异教徒 剧照 NO.19异教徒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異教詭屋》:宗教的哲學解構,信仰的本質辯思

A24今年最驚喜的作品終於出來了,試想當007的大反派講解他的理念與動機講了幾乎一整部片是什麼樣子,本片大抵上就是一場反派講座課程的實驗電影,只不過主題換成了對全世界的宗教進行大量的哲學辯思,在講解過程中提出質疑,在質疑過程中進行辯證,試圖對兩位前來傳教的女子進行信仰上的挑戰。

這種以說教解釋構築成的密室大逃脫哲學驚悚片,找哪個老白男演都會顯的爹味濃厚到難以忍受編導寫的落落長宗教辯論對白,但很慶幸的是編導們邀到了風度翩翩的休葛蘭,剛好休葛蘭近幾年都在嘗試反派角色的扮演,本片順理成章地幫休葛蘭解鎖了驚悚類型的反派詮釋,在宗教講解中提出質疑,再從質疑中提出辯證,讓兩位女傳教士有參與感地困在牢中,逐步認清宗教的本質便是「控制」本身。

這種以密閉空間逐步拆解與拓展的電影,想起了兩年前的《宿劫》,都是以地下室逐步延伸出劇情與創意,文本上以及空間延伸上都做出了有創意的嘗試,若宗教的本質是在展現奇蹟中進行思想控制,那本片循著這個思路讓變態殺手設計一場宗教辯思的遊戲讓女傳教士試圖在信仰中尋找名為出口的答案,自然也行得通。

前2/3哲學辯思,最後1/3揭曉背後的本質後便回歸驚悚砍殺逃脫路線,最後以莊周夢蝶的方式收尾可謂畫龍點睛,驚喜之處在於編導們竟然對老莊的道家思想進行了研究,而他們更將莊周夢蝶的理論放在結尾作為收尾,既完成了開頭初入密閉空間的蝴蝶意象隱喻,也為影片提供了一個如夢似幻的曖昧收尾,是今年到目前為止看到最有意思的驚悚片。

★★★★#異教詭屋#heretic #休葛蘭#史考特貝克 #布萊恩伍茲

 2 ) 《异教徒》-随感

-两个小姑娘还挺好看的。

-说了半天,老婆还没出现。

-真是吓坏了,不说一声就要跑吗?

可是因为啥吓坏了?

-选哪条路,都是到这一个地下室啊。

-不懂,为啥不能快点拽地毯。

——看完了。

-太多宗教性质的,所以能体会到一些东西、一些感受,但是不能更多的感到震撼。

-标准的惊悚片。

-男人的一划一捅,还是吓到我了的。

↑2025.2.9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3 ) 女孩子出门在外不要被老男人唠晕了&附A24好片名单

《异教徒》这个片子很有意思。

刚开始导演通过两个年轻女孩私下里的谈话,向我们展示了她们很私人的一面,张口闭口都是性,显得她们很内骚的样子,而实际上她们却是一个规矩很严格的教会的宣传小蜜蜂,转头就向人们讲述自己的教会怎么怎么好,形成不小的反差,让观众在心里觉得这俩女孩假正经,并且肯定会因此遭罪,尤其是那个眼镜妹,聊到性的时候打从心底发出喜悦之情,说不定会提前领便当,因为在往常的美式恐怖片中向来如此。

后来遇到休格兰特饰演的深居老汉,事态果真按照观众预想的那样发展。

这位老汉用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宗教观对两个女孩子进行长达半个小时的反向输出。

两女孩年纪轻轻,能有多少知识储备呢,很快被说得哑口无言,尤其到了地下(教)室,更是被老汉借助教学工具搞得花容失色蓬头垢面痛不欲生。

在转入地下室场景之前,故事还处于斗智阶段,由相对比较正经的那位妹子和老汉battle,两人之间主要是关于宗教教义的辩论。

这个阶段的台词内容涉及大量的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知识,我作为东大无神论患者,没怎么看懂,因此不予置喙,但老汉的“宗教抄袭论”我是听懂了的,因为他结合了流行音乐抄袭和侵权的案例,大意就是晚诞生的宗教在核心理念上总有那么一丢丢抄袭先前诞生的宗教,这个发现和我在先前文章中表达的观点很相似,我忍不住隔着屏幕在老汉的额头上点了个赞。

我只是抛出了观点,老汉却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细腻雄辩,显示出他浩瀚的阅读量和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

这么精彩的发言不去大学开课可惜了!

与观众的刻板印象相符,那位相对比较正经的女孩率先走出了老汉用语言布置的迷魂阵。

她看出来老汉的旁征博引只是假象,其实是在断章取义,为的是自圆其说,于是她动用起自己在教会里学到的知识进行反击,让老汉颇感惊讶,哟这美丽的小脑袋瓜里还装着学问呐!

中间几个回合下来,老汉自觉理亏,开始动用主场优势,将战场转移到了地下,随后就操持起武力和暴力这两项传统男性的手段对两个妹子进行压制。

这一部分片子有点回到恐怖片老套路的意思,但A24毕竟是A24,它坚持不用jump scare吓人,而是设置了一个较为巧妙的桥段,这个涉及到剧透,在这里就不展开了,大家可以自己到片子里去看。

就包括两位女孩的下场也是有点反常规的,和片头给观众形成的心理预期南辕北辙。

不走寻常路,有点意思。

看完这个片子,我感觉把宗教内容剥离,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女孩子出门在外,碰到爱唠嗑的老男人可千万别被他唠晕了,一定要坚持最基本的常识,在确认对方唠的不是什么正经嗑后,尽早结束谈话并离开。

生活中像休格兰特这样给屋子设置机关的老汉不多,但缠着女孩子唠没完的,据我观察不少,尤其是从事推销保险啊、房子啊这些在社会主流价值观里不是什么正经工作的女孩子,能遇到更多。

他们都以为能借着这机会揩油呢,哪怕揩不成调戏几句过过嘴上的瘾也是好的。

最后关于这部片子,我再次由衷感叹A24花小钱办大事的能力,我意思是这个公司每每能够用很简单的场景和故事,把片子拍出深意、拍出复杂性来。

就感觉他们的每一个道具、每一句台词、每一个镜头,其信息含量都比别的公司的片子高,可以多次观看反复推敲,耐琢磨。

在这里我把自己看过并且觉得很赞的A24发行的片子列出来,与大家共享。

其中加粗的是我着重推荐的。

2024 异教徒2024 血爱成河2023 利益区域2023 博很恐惧2022 鲸2021 杨之后 2021 绿衣骑士2020 米纳里2019 仲夏夜惊魂2019 原钻2019 灯塔2018 遗传厄运2017 灾难艺术家2017 第一归正会2016 瑞士军刀男2015 西部慢调2014 机械姬

 4 ) 可以算是反宗教影片。

3星,这片定位类型有问题, 应该属于宗教悬疑片, 算不上恐怖,奔着看恐怖片来的难免失望。

不过平心而论是一部很好的反宗教影片,把宗教的精神枷锁,思想控制等等都给贬了,但又反的不算特别厉害,结尾也宣扬了宗教起码有点心理安慰作用 。

虽然恐怖内容不多,高能镜头极少,但影片在辩论部分与场景布局上都下了极大的功夫,细看的话,都可以感觉到处处都暗藏玄机前后呼应,比较值得细看的电影。

 5 ) 本年度最大的观影惊喜,更甚《好东西》

很少写影评,因为本人组织语言的能力极差。

看完这部电影久久回味不停,还是忍不住写几点个人感想。

1. 对我来说最大的反转其实是Sister Paxton的人设。

开头讨论套套和色情电影的对话就给人头脑简单的印象。

一直到影片中后期她都是这种小绵羊的形象,结果Sister Barnes死掉之后她就抛弃伪装了——原来“顺从”只是她的保护色。

2. Sister Barnes在选门时对男主的大段反驳,加速了她的死期(虽然他本来就有大致的剧本),因为他意识到她没那么容易被控制。

但是假如一味顺从,下场就是在笼子里受冻苟延残喘。

唯一生路就是如Sister Paxton这般,趁他放松警惕的时候给上致命一击。

3. 一点有意思的小设计:两处对引用出处的不同认知。

第一次是男主引用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Sister Paxton认为出自《蜘蛛侠》,其实源自伏尔泰。

第二次是Sister Paxton的"The only way out is through",男主认为出自罗伯特福斯特,而她其实是从《沼泽怪物》上知道这句的。

这完全体现了男主知识分子的人设。

即使书读得没他那么多,女主依然在智力上匹敌男主。

4. 影片完结之后,引人遐想的一点是女主能从此摆脱宗教的控制吗。

单举一例,摩门教教条是不允许任何形式避孕措施的,因此女性就像生育机器似的,biu biu biu往外射胎儿。

女主是八个女儿中的一个,再加上儿子的话保守估计她母亲至少生了十几个孩子吧。

又或者这就是女主想要的生活呢?

即使这真的是她本人想要的,又怎么保证这不是因为她出生在那样的环境里,在她还没有发展出电影中展现出的那种程度的思考能力的时候,就被灌输而形成的想法呢?

无解。

5. 电影对我的一点提醒是,跟别人辩论,尤其是在网上跟陌生人的争论,确实大体是毫无用处的。

因为很多时候人们相信某样事情,只是因为他们愿意相信。

无论你提出的理据有多充分,有多无懈可击,他们只需要从你的论述中找到最微不足道的薄弱点,甚至只是一个错别字,就能在口头上在心里把你的论述整个推翻。

粗鲁一点的,更是会直接来一句“胡说八道”,然后开始人身攻击。

额,好像延伸过了头,打住。

 6 ) “即便这世界是森森白骨堆砌,我来了,我亦不认输”

揭露年轻女孩在这世界上会遭遇的一切总有道貌岸然 别有居心的一些人他们妄图掌控摆布你的人生将你当做实验对象 当做异教徒 当做豢养的宠物靠践踏你取乐 剥夺你的生命作为养料让你感受到最深层的痛苦和绝望而你所能做的除了死亡 必须是“挑战他”只有女孩才会豁出性命为女孩开辟道路也只有姐妹才能怜悯我们共同承受的苦难我才是我唯一的宗教成为她才是我唯一的信仰Always keep fighting. Never and ever.

 7 ) 来开开脑洞

本片落脚点放在控制,个人感觉比较可惜,因为内容和深度都很精彩,所以开个脑洞,下面有理论支持。

惯例来说,我们经常提到的多重宇宙是多个类似的平行世界。

但是如果每一个个体本身就是一个真正的宇宙。

我们人与人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才是那个所谓的平行宇宙,那么放到本片就更合适了,因为这个理论来说,我们每个人在自我的宇宙里,当然就是那个神,个体的离开就是一个宇宙的湮灭消失。

而这个我们目前认可的宇宙,其实是无数个体重叠起来的一个复杂物体(宇宙),它的看似统一,其实具有量子性。

也可以解释,亲近之人回忆同一片段时,常有较大误差。

这其实就是多重宇宙的直接表现。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独立的宇宙里面,同时这些宇宙之间相互交织,有组成一个完整的宇宙,我们以为在经历同一个事情,其实每个人的体验或是经历,略有不同。

这样,唯心和唯物就可以结合起来了。

同时我觉得影片还有一个可惜的地方是,就是没有交代男主自认为神后,如何走上囚禁和控制的心路历程。

同时,他还用这么拙劣的换人手法来强调自己是神,也是很不符合他的人设。

ps: 部分理论基础在佛教的哲学中,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阿赖耶识”,其中储存了个体的记忆、思想和习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塑造了个体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

根据《楞严经》等经典,世界是由众生的业力所构建,业力即是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及其作用。

每个人因为其业力不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生活在各自的“世界”中。

这些个体“世界”相互交织,共同形成了我们所见的现实世界。

这可以解释为,每个人因为其独特的心智和经验,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宇宙,但这些宇宙通过共业(共同的业力)交互影响,形成我们共同认知的现实世界。

此外,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也提供了一些概念上的相似性。

量子力学中的“波粒二象性”和“量子纠缠”等理论,暗示了物质和意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部分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将此与某些东方哲学联系起来,提出可能每一个观察者都通过其意识影响了“世界”的呈现方式,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各自的“宇宙”。

这些观点并不只是佛教或量子物理学的专属,在其他哲学和宗教思想中,也可以找到类似的人与宇宙关系的探讨,如印度教中的“摩耶”(幻象)概念或某些新时代哲学中关于人类意识与宇宙全息结构的理论。

 8 ) 信仰的囚笼与蝴蝶的谎言 ——解构《异教徒》中的控制哲学与人性觉醒

--- 一、信仰本质:神圣外衣下的操控密码 《异教徒》以一场精心设计的“信仰辩论”撕开宗教的神圣面纱。

休·格兰特饰演的里德先生,用温文尔雅的学术姿态构建逻辑迷宫——从摩门教一夫多妻制的私欲本质,到宗教典籍的再包装逻辑,层层瓦解传教士的信念根基。

当他将传教行为类比避孕套营销时,完成了对信仰体系最致命的解构:所谓神圣教义,不过是更高明的精神控制术。

这种批判不仅指向传统宗教,更暗讽了消费主义、算法推送等现代信仰替代品。

--- 二、空间叙事:三重炼狱的精神绞杀 导演通过物理空间与心理压迫的共振完成叙事升维: - 客厅辩论场:水晶吊灯下的宗教哲学课,里德用流行音乐抄袭史类比信仰沿革,如同用手术刀解剖信仰的缝合痕迹; - 地下教学室:旋转楼梯与声控门锁构成实体牢笼,被囚禁的女性群体则化作精神囚徒的具象符号; - 微缩模型屋:俯视镜头下的人类蝼蚁,恰似信仰体系中的提线木偶。

当幸存者穿越这座超现实迷宫时,观众与角色共同经历了从认知颠覆到生理战栗的全维度恐惧。

--- 三、角色倒置:猎人与猎物的身份迷局 影片颠覆传统惊悚片的人物设定: - 里德的“造神运动”:这个自诩信仰解构者的狂人,最终活成自己批判的教主模样。

他的地下室既是实验室也是神殿,用控制对抗控制的行为,暴露出人性深处的权力饥渴; - 传教士的觉醒悖论:巴恩斯从虔诚信徒到反杀施暴者的转变,看似是信仰崩塌后的觉醒,实则是落入新控制体系的开始。

她临终前说“祈祷虽无效但很美”,道破了人类对精神寄托的永恒依赖; - 蝴蝶意象的荒诞真相:结局的开放式设计——幸存者指尖停留又消失的蝴蝶,既可能是灵魂救赎的隐喻,也可能是里德“庄周梦蝶”理论的心理暗示。

这种不确定性,恰是对信仰本质的最佳注解。

--- 四、现实映照:算法时代的信仰困境 影片暗藏的多重现实投射令人脊背发凉: - 后疫情信仰真空:当传统宗教在灾难中失语,人们既渴望新精神领袖又警惕成为傀儡的心态; - 信息茧房困境:里德的地下室教学与社交平台的算法推送,本质都是通过信息筛选实施精神操控; - 性别权力反转:被囚女性群体既是被害者也是共谋者,她们麻木的眼神揭示了集体无意识的可怕力量。

正如现代社会,我们既是数据剥削的受害者,也是流量游戏的参与者。

--- 结语:谁在编织信仰的蛛网 《异教徒》的终极恐怖不在于血腥暴力,而在于揭开了文明社会的精神底裤——我们嘲笑中世纪的宗教审判,却对现代社会的隐形控制毫无察觉。

当巴恩斯逃出地牢时,晨曦中的微缩房屋在镜头里微微颤动,这个震颤既是物理余震,更是认知地震的延续。

影片留下一个毛骨悚然的启示:真正的异教徒,或许正是那些自以为清醒的控局者。

正如蓝莓派香气始终萦绕在幸存者的记忆里,人类对信仰的渴望永远在理性与本能间摇摆。

这种永恒的撕裂,既是痛苦的根源,也是生而为人的确证。

 9 ) 形而上学之怪圈

不就是一个老登把人家两个女孩子锁起来大谈特谈那点形而上学的东西,最后还假惺惺补一句:“我没有强迫你们留下来哦。

你们是自愿的。

”里面的人都好难杀,而且太黑了,关键镜头剪得怪怪的,几次来回看几遍都不知道谁杀了谁,咋杀的。

不过在作出以上评论时突然意识到,我明明不太喜欢这部电影却还是看完了呢,明明没有人锁着我的手点掉小叉叉啊,我也被我自己的“打开一部电影就最好看完”的思维给控制住了吗?

还是说我其实也是享受这部电影的,因为这部电影给了我一个又一个近在眼前的、谜底就在谜面上的谜题,我根本无法拒绝这种探究的本能。

那么,我能说自己被“本能”控制了吗?

如果人是被“本能”所控制,那么控制本身还有什么意义?

那不过是本能罢了。

所以我也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无限博弈,真正能让我摆脱这个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不看这部电影,就如sisters摆脱困局的唯一方法就是一开始就不进那所房子。

可是,这不就是受害者有罪论?

好的,身而为人,我有罪,我了解,fine。

 10 ) 宗教+惊悚小众题材叠加=1+1大于2

首先本人完全是一个没有看过预告片的休格兰粉、为了给老头庆生所以突然收了一张票走进了TIFF这部片子的放映。

因为是第二天的放映所以前一天首映结束陆陆续续看到了很多很好的评价,但同时本人对于惊悚片类型完全不感冒,所以去的时候时候其实疑信参半,最后在大概1小时的时候觉得本片确实是完全值得一个高评价的!

整体作为一个惊悚题材,本来以为会有一些超自然的设定;同时因为剧情简介把中心放在了“老男人诱骗小女孩进入自己的家”再加上刚开场cue到了摩门教的一夫多妻制,其实本来以为是会偏性犯罪的故事剧情,但是实际上这个片子可以说是一种文艺片。

虽然还是用了大量的JumpScare的效果,但是个人认为比较高光的几段都是纯口条的宗教哲学讨论,所以作为一个历史专业学生会觉得、对于真心喜欢人文社科的人,这个片子所给出的人物思想之间的碰撞可以说是参加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对于宗教信仰与哲学界限的研讨会。

一言以蔽之大概是:信仰的对象或许并非存在,但是信仰的力量却是存在的。

先讲人物设置的话,首先不得不夸导演对于双女主的设置。

本片在开场部分cue到了音乐剧《摩门经》,女主Paxton提到世人总用奇怪的眼光看待他们摩门教徒,电影院里所有人会心一笑。

开场时的Paxton和Barnes完全是大家刻板印象里的总是成双出入的摩门传教士形象,从性格和外形设置上完成了酷姐+Nerd这样一个组合,总是一身黑占据主动地位的Barnes和看起来天真寡断总是说着奇奇怪怪的话的Paxton。

虽然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角色,但是很好地做到了在剧情上互相衬托,以及随着剧情逐渐展现出了人物的双面性,两人都以自己不同的方式与男主展开了斗争、以及对自身信仰的捍卫。

Barnes的双面性是一种暗线,虽然剧情在前期处处暗示她对于宗教的信仰并没有Paxton虔诚(无论是两人的对话、面对Mr.Reeds的问话、还是体内植入的避孕剂)但是最后在面对男主所给出的BELIEF和DISBELIEF二选一的抉择的时候,她坚定站在了BELIEF的一侧,虽然或许这只是一种对于男主的反抗与斗争,但是确实可以看出Barnes是两个人中更具有抗争性的一人。

演员Sophie的微表情表演非常好,虽然个人可能会觉得导演对此有一点太过于惊悚片的安排,用了大量微表情的特写去表达Barnes那种“强压的不适”去烘托恐怖氛围,但是确实能看出来演员的面部表情是完全经得住这种大特写的。

Paxton的设定大概更类似于成长型角色,但前期也并非没有完全铺垫这个角色所潜在的那种能量和智慧、以及无法改变的信仰的力量。

从最开始那种对于“感受到灵魂客观存在”的奇怪对话,再到后来认为应该顺从Mr.Reeds而选择DISBELIEF,还是说两个女主之间先察觉到祭品女人的不对劲的是Paxton,能看出这个角色具有的智慧和思考。

随着剧情的进展导演通过自然的外型上的改变,同时演员Chloe也完成了对于这个角色的成长塑造,让Paxton从外到内给予观众一种截然不同的观感。

男主Mr.Reeds可以算是一种高智商疯子社会科学家(对不同于弗兰肯斯坦那种疯子科学家,本片中独树一帜的其实是一种社科学家)正如映后Q&A所说,这是一个很聪明很渊博的男人。

同时这个角色也有休格兰近年来一种自恋狂(narcissism)类型的角色,虽然全片从一开始就烘托了恶役的氛围,但是图书室里那段独白对于一个社科学生来说实在是太过于迷人,那种知识分子的信息高强度输出足以让人忽视他的自恋狂倾向,但是或许从一开始桌子上摆着那张年轻时候的照片、就体现出这个角色所具有的高度自恋(其实是和《帕丁顿熊2》中的布肯南的塑造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个剧本中,虽然作为惊悚片塑造了大量剧情上的悬念设置和突然反转,但是摒弃那些“为了吓人而吓人”的部分,本子的主旨依旧是围绕着宗教展开。

除了电影中提及到的音乐剧《摩门经》,其实是这样对于宗教讨论的主题、会让本人想到《耶稣基督万世巨星》或者是黑塞作品中对于宗教的质疑。

在图书室独白戏和给予选择的时候大概是觉得Reeds其实是一个走火入魔的宗教学研究的学者,这种高知分子水平的台词、由休格兰特这样一个牛津毕业的英国人娓娓道来着实是有点魅力非凡了,作为一个对这样主题很感兴趣的社科学生,完全被这样的角色折服(完全脑子里想的是为什么我没有这种教授)展现“神迹”的时候隐隐约约觉得、在这个角色先证明了全世界十几种宗教的共同起源,再到表演“神迹”,是否是想要创造一种全新的宗教,而他则会成为先知、是一种邪教的创建(包括Barnes说Reeds的目的只是想让她们心甘情愿被他杀死而已)但直到最后Paxton与Reeds在地窖相遇,故事最终完成了三层的递进,这并非是一种疯狂的宗教学者、也并非是一种新的宗教的建立、而只是一个自恋狂试图扮演全知者,他通过肆无忌惮地忽视他人的性命来完成对于他人信仰是谬误的证明。

结尾的HE对于本人来说还是有点太梦幻。

在最后Reeds一点一点逼近不断在祈祷的Paxton时,虽然感动于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依旧没有放弃信仰的Paxton,但同时也希望这个故事会成为一种无人生还式的结局,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个地牢被打开、人们面对着三具尸体永远也不会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

但雪地里出现的蝴蝶那一幕太美了,就算是大脑在濒死状态下产生的环境,也是充满希望的存在啊。

虽然看完很喜欢这个主题,但还是说本人真的对于惊悚片接受程度有限,真的很不喜欢:1)两段割喉(尤其是割完以后那个血乱喷然后在地上扭去爬行/我说我爱看战损休格兰是喜欢看衬衫上沾着血、胸口放着带血的美工刀,不算是战损但那种恶魔气质);2)剪断手指(我幻肢痛了);3)真的很不喜欢JumpScare(但比起前两个还是好很多)以上。

 短评

听老男人逼逼宗教 是对我巨大的精神折磨 哪怕是hugh grant也不行

6分钟前
  • 柳如芊
  • 较差

对宗教不明所以的我也只能看个热闹了……

8分钟前
  • 阵雨
  • 还行

宗教片爆改推理片。monopoly隐喻太对味了,突出迷宫设计的两个转场有柳暗花明的感觉。黑发女长得有一种阿诺拉女主x安雅的感觉,金发女后期solo时才有了高光时刻,特别是雪地蝴蝶那里,微表情管理很到位。

12分钟前
  • 丹良
  • 还行

比预期好看很多,与其说是惊悚还不如推理。3.5

16分钟前
  • jerrynemo
  • 还行

本质上还是一个杀人狂+密室逃脱的故事,只不过披了一层宗教学外衣,关于信仰的大段辩论其实挺无聊的,完全没新鲜货。休格兰特老了还挺慈祥的。

21分钟前
  • 啊酷呐,吗嗒嗒
  • 还行

在所有事物根源的地方,都有一個女性,在,痛著。

25分钟前
  • 何倩彤
  • 推荐

只看一遍的话,文本相当不错。但停下来细想的话,这个「杀手」在这个迷宫一样的房子里,跑来跑去「制造惊喜」可太累了。顿时觉得好蠢……

29分钟前
  • null
  • 还行

很好的剧作起点,“信”和“不信”,宗教到底是不是一种“控制”,但都没能继续深入(或许真的无法继续深入了)。

30分钟前
  • feelflame
  • 还行

这片子到第三幕开始也就是教会人按门铃的时刻都还很吸引人,后来这个宗教=控制的谜底一揭和密室逃脱就不好玩了!Chloe East不错。

34分钟前
  • Flaudhal
  • 还行

俩女主只是个镶边的,全为衬托老登,老登速速厚乳导演,导演超爱

37分钟前
  • momo
  • 很差

休格兰特演得很好诶,提高了恐怖片的表演水准!虽然宗教话题是恐怖片的常见元素,但是这部还是有做出新意,加入严肃色彩的恐怖片在北美还是太少了,这部分日韩走在前列。PS. Radiohead和Lana Del Rey膝盖中箭哈哈;大富翁游戏的讽刺历史有听过一期播客,当时刚得知也是颇为震惊

41分钟前
  • 还行

说教意味浓厚的老登爹味题材,三个人密闭空间里的心理游戏,全靠对话推进的宗教信仰与哲学命题的思想碰撞,看似很严谨的理论输出,实则都是不合逻辑的诡辩,一开始切入话题还算有趣,后来逐渐沦为精神层面上的猫鼠游戏,玩心智对决与困境挣脱,揭开宗教的终极内核就是对身体与思想的控制,一段濒死体验的R级血浆场面,一场庄周梦蝶的逃生幻像,模仿《野蛮人》的设定,披着刺激派变态杀人狂的地宫逃生类型片外衣,讲着很虚无缥缈的信仰剖析与心理博弈的主题,很小成本的投资项目,主题落脚奇葩又老套,也就开场有趣,后继愈发无力,A24公司进入主流视野后,选片水平越来越倒退,特立独行的视听风格和另辟蹊径的手法也随影片制作数量上的攀升而逐渐消失殆尽。★★

46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较差

一边囚禁妹子的肉体,一边想要解放她的灵魂。妹子只想跑,说明肉体被囚禁是恐怖的,思想被囚禁是舒适的… 妹子竟然可以在黄片里面看到神的启示,看到AV女主的灵魂。最后都开始偷咱们的老庄了,周庄梦蝶,这一切是妹子的经历?还是蝴蝶在做梦的梦里的故事呢?最后茫茫白雪蝴蝶落在妹子手上,下一秒又没了。说浅了,是妹子根本没逃出去,早死了。说深了,这一切都是蝴蝶梦,哪有什么妹子什么变态老头啊…

48分钟前
  • 碱液富江
  • 力荐

最后二十分钟逼格尽失

51分钟前
  • 文米米
  • 还行

#TIFF2024#2.5.披着惊悚片的外壳,打着哲学/宗教讨论的幌子,事实上维护的还是基督天主的白人美利坚。Hugh Grant终于有一个稍显突破性的表演,然而还是在其角色煞有介事介绍庄周梦蝶时彻底失去耐心。本片可以归为A24自成一派的genre film,白人至上和父权横行依然被包裹其中,电影中所谓的异教徒最终解释依然浅薄。本片最恐怖的部分就是,真的错把Chole East当成Thomasin McKenzie,意识到误会后再对比照片还是觉得是一个人,是不是对白女脸盲也是个人成为异端的开始。

52分钟前
  • VicWallflower
  • 还行

影片到三分之二时都是无懈可击的,讨论宗教的起源,发展和意义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内容。但难度也在于最后的落脚点,影片停在了控制,相当于选择了一个更观众友好的中间地带,也更安全。但也因此失去了超神的可能性。倘若休格兰特是一个魔鬼的化身,只是用无尽的问题和手段,让信仰瓦解,我想这片就起飞了。

56分钟前
  • KantV
  • 推荐

我最近几年看过最差的电影没有之一,不是电影本身差,是导演夹带私货颠倒是非的美化宗教以及对唯物主义者的俯视与丑化的行为,令人恶心。电影其实也是话语权的一种,年轻人思想不成熟看这部电影会被潜移默化的影响吧。

60分钟前
  • thinkhzy
  • 很差

披着宗教外衣的爹味烂片,被叨叨到头疼。

1小时前
  • 饮歌
  • 较差

以为是恐怖片,没想到是宗教起源大讲堂。。。╮(╯▽╰)╭

1小时前
  • 一贫
  • 很差

本质上还是个老白男围猎年轻女孩的恐怖逃生片,加之以宗教的辩论的所谓新意和深度,博学强辩所伪装说教控制术与女性觉醒挑战之间的博弈,还得是刀片钉子之类的肉搏来得痛快。

1小时前
  • Dear deer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