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显然对施暴者进行了美化。
为了增加影片冲击力而删改了不少情节。
自顾自地捏造所谓“人性的真实”,所谓“合理的罪恶”,是不是也是一种令人鄙夷的虚伪?
从 Wikipedia 的真实记录可知,这位 Gertrude ,本是一个贫困潦倒、没有自尊、生活一团糟的虐待狂。
她的虐待,是堂而皇之地,绝不会假惺惺地假借“教育”的名义。
最后她与家人甚至准备将 Sylvia 抛尸... Sylvia 偷听到后逃跑未遂,被虐致死。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Gertrude 养的那群小孩,这种虐待场景大约从小见惯,怎么能像影片中那样惊吓得两眼水汪汪?
相反施虐的快感,让他们十分受用。
这样一个女人,贫穷、神经质、萎靡、生活一团糟...竟然有人敢将自己心爱的女儿托付给她!
...为人父母,失察至此!
此外 Wikipedia 提到 Sylvia 的妹妹向她们的亲姐姐求助,她的亲姐姐竟然以为她们只是想和她一起住而编造的谎言。
而影片中的 Sylvia 从未逃跑,她妹妹,被三两句一看就不切实际的话就恐吓住了,有十五六岁这么脑残的人吗?
所以,何必粉饰太平,真实如此简单:美国人亲情淡薄!
亲人如路人,路人不是人!
凌晨1点,想在睡前再看部电影就睡,之前的星际争霸输了一仗,正对陌生队友的低级失误发脾气,想看部电影缓解一下,随便打开了《美国式犯罪》,看完后却更睡不着了....... 这部电影取材是根据1965年发生在印第安纳州的真实事件改编的。
本片描述了一起发生在二战前美国印地安娜州的田园风光下的真实的虐待儿童的罪恶。
故事很简单,一对夫妇因为要跟着马戏团做巡回演出,不得不将自己的两个女儿托付给一个带着5个孩子的单亲妈妈,原以为自己的两个女儿能得到应有的照顾,哪知道,这单亲妈妈是个心肠如蛇蝎的女人,就是这个蛇蝎心肠的女人,一次又一次带着自己的5个孩子甚至周边的邻居的孩子残酷地折磨两个女孩,尤其是艾伦·佩吉饰演的大女儿西尔维亚,被烟烫,被殴打,甚至在肉体上被刻字,受尽了侮辱,最后在地下室被虐待至死,仅仅就是因为西尔维亚不经意泄露了这个女人自己的孩子未婚怀孕的事情,蛇蝎女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使的自己女儿怀孕的丑事不至于路人皆知,竟然污蔑纯真的西尔维亚为淫荡的女人,用尽各种手段去摧残她。
影片取材于真实案件,但是却演的触目惊心,那真实变态的虐待场景,西尔维亚犹如羔羊般惊恐的眼神和惨叫,一个花季少女就这样惨死在地下室,好几次那种不堪忍受的虐待场面让我热血沸腾却无能为力,看着那个变态女人这么折磨一个小女孩,真的很心痛,很心痛!
这部电影让我震惊和深思的地方,在于那几个蛇蝎女人的孩子居然能毫无怜悯之心的听从自己妈妈的命令,麻木毫无人道地折磨这个小姑娘,因为妈妈的威严高于一切,妈妈的话是神圣不可侵犯和无庸质疑的,随着折磨人数的增加,邻居的小孩也参与了进来,很令人费解的是,面对一个无怨无仇的小姑娘,他们仅仅因为是听蛇蝎女人说这个小姑娘是个荡妇而殴打折磨她,难道这种惨无人道的殴打和蹂躏不是罪过么?
那一刻,他们都不曾想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也是罪啊。
一个神经质的单亲女人,她为什么可以成功怂恿和教唆这些孩子去虐待一个弱小无助的小姑娘而不让施虐者有任何自我感知的道德谴责?
我想到了人性的丑恶。
集体式的犯罪,当集体的极端思想主宰每一个人的时候,个人的善恶分辨会失去,盲从是大众的潜台词,当集体的力量去摧毁一个人的时候,集体里的每一个人都从这个集体获得了无穷的力量和勇气,而真理和理性早已丧失,力量对比的悬殊,使得集体行动里的人得到了征服的快感和成就感,凌驾于道德之上。
当一个颇有影响力的人以鼓惑之言,虚假之词占据这个集体时,这个集体是邪恶的。
于是,他们做过的任何事都会觉得没有错,更谈不上良心的谴责,有的只是对于领导者的敬畏、恐惧和依赖。
这又让我想到了尼可·基德曼演的《狗镇》,一个天使般的女孩逃亡到一个偏僻安宁的山村,表面上看,村里的每个人都憨厚老实,大家都热情地收容了这个女孩,可当这个女孩的命脉和弱点被这个集体掌握时,集体的邪恶就爆发了出来,可以强奸她,威胁她,控制她,侮辱她,一个个曾经和蔼可亲的脸,变成了信仰集体正义的混蛋,在蓝天白云下做尽了苟且龌龊之事。
影片最后,西尔维亚逃出了这个邪恶变态的家庭,带着自己的父母准备上门找蛇蝎女人讨个说法,面对的,却是西尔维亚的尸体,原来这是一个梦,一个死去小姑娘最后的梦,也是她最后的愿望,导演用这种手法无疑让我的内心再次被沉重的锤击了一下,现实是丑恶的,哪有什么救赎。
蛇蝎女人的变态和神经质追根溯源是拜当时美国社会所赐,因为蛇蝎女人也经历了早恋产子,越战,拖儿带女却经济拮据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正是这样一个集体或者社会,让她成了集体犯罪的布教者,在她那两层小洋楼的小世界里,带领着她最忠诚的随从,进行了一场集体式的、美国式的犯罪。
到最后,面对自己孩子们的法庭供词,她可以完全否定,她用自己的孩子做筹码吸引生意和树立自己在邻居面前的良好形象,也可以在最后完全背弃自己的孩子,只为了保全自己。
法庭最后判了她终身监禁,当集体抛弃她的时候,当集体扒下她领导者外衣的时候,她又恢复了柔弱胆小的单亲母亲性格,在监狱里默默地念叨着对西尔维亚的忏悔和愧疚。
人是弱小的,渴望被集体或者社会所认可,只要集体或者社会给了他力量,人性的丑恶面就开始苏醒。
我们在唾骂和随意评价着别人,却在不经意间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和良心,要想活得问心无愧,只有跳出集体,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自己去接近它,去观察它,去了解它,方能知道这人和事到底是对还是错。
当你在对别人行使自认为正义的时候,想想自己是否也一样做过类似龌龊的事情吧。
之后她所幻想的,是伤害自己的肇始,良心过意不去大姐帮助了自己;一直对自己有好感的胖子,拯救她于魔掌中,并回到她最单纯,本初的温柔之地——父母的怀抱中,回到那个有旋转木马的嘉年华,她的最柔软最能容纳自己的地方。
但真相却是如此冰冷残酷,她没有等来周围的人哪怕一丝的善意,仿佛世界就是由恶之源组成的。
我想起西尔维娅最开始的自述里,她之所以喜欢旋转木马,是因为除了旋转木马,其它游乐设施会吓的让她尖叫。
这段叙述可以展现她是一个很柔软,柔弱的女孩。
但她依然替她的妹妹承担了鞭子的抽打,以及随后的一系列罪罚,甚至在她濒死的时候,她依然记挂着她的妹妹的安危处境。
这可以看出,她虽然外显柔弱,但本心的坚韧和保护妹妹的善意是无比坚强的内核。
全片最有善意,最为坚韧的女孩被一群最逃避懦弱,卑劣的人渣折磨致死,这无疑是群体的无意识悲剧,也是世世代代无不一一再犯的人性之恶。
就像《平庸之恶》一样,每一个人让渡出他本就不多的善,变回扭曲成一团最大的邪恶。
倘若保留一丝丝的善,抬高一寸枪口,便能组成带有撼动历史进程的能量。
选择与否,全在处于某一中性环境下的一个个群体,一个个“我”,一次次抉择。
人懦弱,胆怯。
却能犯下暴行。
肆意做着违背道德之事,内心却总能卑微的为自己找到借口和退路。
Gertrude说,那女孩死了,不是我的错。
我没有钱,我的丈夫跑了女儿未婚先孕,我满屋都是吵闹的孩子,我和那仅仅企图我钱的情人生的孩子天天哭泣个没完,我对糖浆上瘾,我有时候觉得我病了。
我没有不对,从她进屋以来这个家庭只是带来不好的影响。
我教训她,我做了我份内的事。
大女儿Paula说,那女孩死了,不是我的错。
我男朋友不爱我,我年纪轻轻却倒霉怀孕。
对,我是撒了慌,让母亲对她偏见变得更深,让她因为我的谎话而饱受蹂躏,但是她先漏出我的秘密的,我只是要给她一些教训。
家中其他的孩子说,那女孩死了,不是我们的错。
我们是母亲的孩子,母亲让我们干什么,我们理当就干什么。
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一起去虐待她,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同样喜欢看别人虐待她。
我们只是听了母亲的安排,我们都只是孩子阿。
Sylvia的妹妹说,那女孩死了,不是我的错。
虽然那个女孩就是我姐姐。
尽管她最早挨打是为了承受我的那一份。
可是我受到了威胁,我什么都不能做。
所以我可以心安理得的和屋子里其他的孩子睡在一起,可以一次又一次的目睹他人虐待我那奄奄一息的姐姐,一切都像是马戏团。
谁叫我是妹妹,是她自愿最早承担我那一份的。
况且我也说了抱歉了。
来到地下室加入虐待的其他人说,那女孩死了,不是我们的错。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殴打她,嘲弄她,折磨她。
我们是应邀而来,我们不是胆小鬼。
住在隔壁的邻居说,那女孩死了,不是我们的错。
我们本来就不应该多管闲事。
Sylvia的父母说,那女孩死了,不是我们的错。
尽管她是我们的骨肉。
我们从来没有料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我们也是迫不得已,我们不是不关心小孩,我们只是不知情而已。
上帝说,那女孩死了,不是我的错。
我只是太忙了而已。
我唾弃影片中他们每一个人的嘴脸,他们可憎又可悲,无知而卑微。
一个花般的美好少女,成了他们糟糕生活的牺牲品。
女孩苦苦哀求,无力呻吟,嘶声裂肺的尖叫,只会到头来变成他们生活的音符,有人听了痛心,有人听了愉悦,而有的人,根本听不到。
为何这样长期的暴行能够持续,是邪恶在维持么。
整个大众约定俗成对施虐欲的依赖才使得他们从来未向外界多吭一声,而满足于整个荒唐野蛮的暴行中么。
人们以虐待侮辱他人为乐,这种乐趣又是否使之害怕了起来。
到头来,这个女孩还是死了,她被皮带铲过,被烟头烫伤,被可乐瓶塞入阴道,被殴打被凌辱,她脱水挨饿,被烙印被划伤,她被人们关起来观赏,她是他们病态马戏团的主角。
到头来,她还是死了,而他们还全部活着。
最后的审判只是为了给道德一番安慰。
当人性从邪恶拨开一片片剥落的时候,留在最深处的苞蕾,不是善,而是无有。
善恶交缠而生,从未对立。
剥去恶的那部分,善也随之脱落。
而死去的Sylvia,则是那朵还未遭恶浸染的超世之花。
也许是因为她不存在有恶,她才未能救出自己。
没有恶的孩子,能在这恶欲横流是世界之中残存么。
可以让人愤怒的电影并不多,An American Crime算一部。
愤怒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愤怒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你觉得自己还有能力去改变。
很奇怪,观看这部电影的我很明显没有能力改变这位可怜的小女孩的命运。
可是我仍旧无法遏止住愤怒。
当有一个糟糕透顶的反派,他强大无理傲慢,嗜杀成性,你看看只会笑笑。
因为你知道主角无论多么矛盾,面对多大障碍,你知道他是主角,他会惩戒一切罪恶。
当有一个不可抗拒的命运碾过可怜人时,你也不愤怒,因为你知道there is nothing you can do. 你会惋惜,你会悲伤。
有时候你会觉得这很美,美得不可言谈,虽然你永远表述不清悲剧为何会带来美的感觉。
但是这部电影不一样,它带来了愤怒。
怒其不争。
我看这部电影时,虽然我也憎恨着坏人与反派。
但是我并不是愤怒着的。
世界上存在着大量的渣滓,我早已知道。
渣滓不觉得自己是错的,觉得他们没有选择,错的是世界,错的是别人。
渣滓们放弃思考,将思考的重任交给别人,然后重复着本能停止的罪恶,然后在满手罪恶时告诉人们是别人替他做出了选择。
我愤怒的不是哪些渣滓,我厌恶着渣滓但不会对他们感觉愤怒。
我感觉的愤怒是我还抱着希望的那部分人。
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有一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们背诵全文,然后家长签个字作为证明。
回到家里,我真的很用心去背,我没有思考我为什么要背,我是否有能力去背诵,我背不下来怎么办,我只是很用心的背。
但是,当我到我妈面前背诵时,我连续失败了两次。
我突然就哭了,那时候我的心情里是包括着愤怒的。
妈妈那时候以为我在埋怨她太严苛,平静地和我说,妈妈不是为难你。
当时,我其实没有丝毫对妈妈的怨恨,我只是单纯地最自己感觉愤怒——为什么我还不够强?
不会让自己失望的只有我自己,而自己让我自己失望时,我就会有一种复杂无比的心情。
这部剧中,很有人都有机会制止这场悲剧。
除了施虐者,有高高挂起的邻居,有懦弱无能的妹妹,有粗心迟钝的父母,还有默默忍受的被施虐者——本片中的“自己”。
当然这个自己是并不是现实中的自己,但是我无时无刻都有着能够改变小女孩命运的错觉,这应该是愤怒的来源吧。
这电影着实让我恶心和无语,好题材就这么被糟蹋了。
人物形象苍白僵硬的就像木头,剧情走向毫无逻辑,几个孩子是母亲的傀儡吗?
让做啥就做啥。
那小男孩还有邻居小孩和同学见死不救就算了,还一起参与虐待乐在其中,施虐动机充分吗?
是个个都是心理变态,编剧自己都说不清楚吧。
受害者或者她妹妹没机会求救吗?
施暴者也只是个中年妇女,威慑力这么大?
还是在讽刺美国警察只是我看不懂?
受害者父母将俩女儿丢在陌生人家里不管不顾,为了服从剧情俩人回来的时间一拖再拖,最后判决时那父亲看起来一点都不伤心。
完全是为了惨而惨,全靠堆砌非人哉的施虐片段来骗取观众的同情心。
干脆结局直接因为施暴者有精神疾病判个无罪算了,让观众更气。
这种恶心剧情我也能编....先是描述一下一家子的美好生活......然后儿子或女儿被人拐了......中间一大段全用来展现施暴者的罪行,手段越残忍越好......最后被抓这种题材只有惨绝人寰的施虐片段是远远不够的,这部电影你不看其他的片段,单纯看中间那些虐待的片段你也一样会感到愤怒和悲伤,而我们更需要的是去深入探讨这种现象,而不是流于表层。
真正做的好的电影,要让观众看完能够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当这种现象发生时不同人的视角上应该怎么做?
怎样杜绝这类事情发生?
推荐一下几部这种题材的电影,这才是能真正发人深思的电影。
熔炉 (2011)9.32011 / 韩国 / 剧情 / 黄东赫 / 孔刘 郑裕美
辩护人 (2013)9.22013 / 韩国 / 剧情 / 杨宇硕 / 宋康昊 金英爱
这是我看过最震撼的一部影片。
不是因为暴力,不是因为感动,更更不是因为爱情。。
人性可以这样丑。
每一个人都是如此丑陋。
男人,女人,母亲,父亲,老人,孩子...每个人都参与了这一场罪恶,丑陋不是当审判到来时而结束。
丑陋一世。
这一世,还有更多更多的丑陋肮脏罪恶未被发现揭示。。
你又明白什么,那些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人们,却是再再不普通的丑。
恶。
罪。
嘴脸,一张张令我作呕,令我骇然,令我心酸心痛心力交瘁去看着。。
我很饿,很肆意挥霍我的青春我的空白我的无聊空虚。
当我点开这部影片之前,然后,我饿但是再没有食欲,我的空白无聊空虚都被那一个个烟头火柴瓶子烙铁烫烂腐蚀塞爆划裂。。。
这是你们的罪恶,也是人性中最丑恶的罪恶。
七宗罪,你们都犯了什么。
我颤抖着,点着烟,拿纸巾压着眼角。
哭是压抑苦涩的,却连她受的万万分之一都没有。
我惊吓了,儿时遇到那场惊愕又回来了。
那个变态那个恋童癖,利用我的善良和热心骗我进屋,用棉被捂我的面,呼吸,差点熄灭。
浑杂的电视画面,病态的猫,茕茕孑立的啤酒瓶子。。
一切的一切都吓坏了我。。
那是场噩梦,儿时的噩梦,或者是一辈子的噩梦。。
其实我并未受到多少实质上的伤害。
但那以足够了,足够让我从那样小的年纪便开始认识到人性中丑恶。。
这部影片让我看到的是什么,我很难明白的说出,我知道那不仅仅是阴暗,不仅仅是罪恶,不仅仅是他妈的变态。
原来不止是爱和温暖是我们不能表达万分之一的。
这是我看到过的最震撼最惊愕最心痛的片子,而它却是真实的。
影片结束后,久久我呆坐,这一刻的空白是巨大而深刻的。。
如若可以反省可以人死而复活可以赎罪,那么还有什么恶。。
所以,去他妈的反省,去他妈的赎罪。
去他妈的原谅。
错过就不可以被原谅。
即便之后重来再做对的,那些污点应该被惩罚一时更应该被记住被惊醒被良心惩罚一世。。
“自己是不幸的,所以需要比自己更不幸的人。
”——身体构造与常人有异的双角人露西在孤儿院依然被同伴欺凌排挤,偷偷饲养的一只流浪狗成了她唯一的朋友,直到有一个女孩走到她面前伸出友谊的橄榄枝。
几天后,男孩们带着流浪狗出现在露西面前并当面将小狗虐杀,新朋友邪恶的笑着告诉露西,小狗的藏身地是她告诉那群男孩的,悲伤和愤怒让露西体内潜能激发化生为嗜血的杀人机器。
不幸创造不幸,这是《妖精的旋律》的剧情,故事的最后难免是谅解和爱的救赎,动画片无法黑暗彻底是因为我们更愿意相信宽容和爱是高贵为人无法泯灭的美德,但无法抹杀的是人类的残忍和自私永远躲藏在内心阴暗处蠢蠢欲动。
16岁的少女西尔维亚与患小儿麻痹症的妹妹被寄养在一个有7个孩子的单亲家庭,少女早孕、丈夫落跑、没有工作、疾病缠身的单亲妈妈格特鲁德带着6个孩子和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
她恐惧于自己的大女儿宝拉未婚早孕步上和她同样的命运,迁怒到寄养家中的外人西尔维亚身上。
她指责西尔维亚散播关于自己女儿的谎言、偷窃和私生活不检点,无数次将口头侮辱和体罚加诸在少女身上。
用皮鞭抽打、烟头灼烫、将可乐瓶塞到下体、囚禁在地下室、不允许使用厕所、纵容自己和邻居的孩子捆绑殴打虐待并用烧红的别针在少女身上刻下“我是妓女,我很自豪”的句子,西尔维亚最终被虐待致死。
这不是另一部暗黑系动画片,这是根据1965年美国印第安纳州发生的真实案件改编的伪纪录片《美国田园下的罪恶》。
任看过许多CULT电影,一见光明结局就鄙视电影不真实的我,也希望剧情能停顿在西尔维亚在宝拉的帮助下逃出地下室找到了自己的父母那一刻,导演带我们看着西尔维亚的鬼魂站在地上她自己冰冷的尸体前,没有希望的电影结局之外是远比剧情更残酷的真实——1965年10月26日,少女西尔维亚被格特鲁德、格特鲁德的子女和邻居的孩子们共同虐待,死于脑出血、休克和营养不良,死于集体的冷漠和人类病态的狂欢。
法庭宣判格特鲁德一级谋杀终生监禁(实际上牢狱二十年终获假释),宝拉及很多虐待过西尔维亚的孩子判处终生监禁到2年徒刑不等。
历史让法律给了人们一个交代,但这仅仅证明规则存在,更甚者判决本身不过是道德伦理的一张残破的遮羞布,需要被审判的又岂止这些直接伤害了西尔维亚的人?
共同虐待西尔维亚的孩子们的家长在知道事件后的充耳不闻、听到惨叫的邻居们的畏缩怕事、在地下室外嬉戏玩闹的孩子们的视若无睹,还有匆忙的不曾探望过自己女儿的父母、态度软弱的神父以及胆小怕事放任姐姐被一再伤害的金妮......是群体的癫狂诱发了隐藏的兽性,冷漠和怯懦巩固了庞大的共犯体系,造就这场长达数月囚禁虐待的谋杀事件。
死者已逝,西尔维亚以生命为代价证明的不该只是人类失去责任约束后的残忍邪恶。
相比对少女的集体凌虐更令我愤怒的是受虐者的沉默不反抗。
也许她认为不抵抗就不会带来更大的灾难和伤害,也许她觉得不报警不求救不告诉父母是独立承担命运的坚强表现,甚至她把希望寄托给神,坚信忍耐伤害是对人生和信仰的试炼。
然而个人的软弱不抵抗在集体的病态面前,无法唤起悲悯和同情,只能将暴行一再升级——连一开始也许带着迟疑和内疚的施虐者也在折磨的快感中催眠自己相信了这一切只是适当的“惩罚”。
当电影的最后一幕,西尔维亚的灵魂坐在旋转木马上说:上帝安排好了这一切,我却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我该去寻找我的宿命。
我在心里对她说:你是来提醒所有的人,沉默不是坚强,隐忍并非美德,人如果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终将被凶猛世界的恶吞噬殆尽。
二战前真实的虐童事件再现,我在看了甜蜜蜜等国产电视剧和两部台湾偶像剧以后,终于回归我的style一直想让自己阳光一点,所以看 情书 想相信爱情 失败 又看甜蜜蜜 也失败 看偶像剧 图个青春靓丽可是今天才想通 有些事情勉强不来 不是我想阳光就阳光得起来 不是不去想就可以遗忘" 回归"的第一部电影 选了 Ellen Page 的 an american crime她果然没让我失望 没有从头哭到尾 只是从中间哭到结束以后40分钟 没有力气关掉已经黑掉的屏幕她每一个眼神 都让我觉得绝望 都让我对社会失望 都让我看不到美好 却比任何时候都清醒感受真实她的每次受伤 伤口都划在我的身上理智一下 我不懂什么摄影技巧 我不文艺 不懂什么光线 色彩的搭配 我只知道每一个画面都让我感动至于技巧 至于编剧 至于摄影 至于导演 我不懂 但各种尊敬 我只看得到Ellen的表演 并由衷折服我不说所有技术 我只谈人性 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我却更愿意相信 它是假的 是来源于想象的我一直赞同欧文说的 作家如果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那么是他的耻辱 而想象的故事永远都比生活要更精彩可是也许是我还没走进这个社会 可我更认为 任何小说家都没有能力 想象人性可以丑恶如斯谁能想象母亲可以自私到如此 不是一直被教育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吗?
难道在母亲这个名词里 也有所谓败类 还是亲情耗不过人性那个母亲 为了自己的孩子 牺牲了sylvia 为了自己牺牲了自己的孩子 这已经不是单纯意义的护仔 孩子的安全更像是为自己的疯癫寻找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她压力大 我理解 她身体不好 精神错乱 我理解 她伤害自己 放纵自己 我理解 可是她找了个太愚蠢的理由 去虐待sylvia 保护自己的孩子我允许她正大光明地杀人泄愤 却无法原谅她用明知莫须有的原因伤害无辜 这个做法太混蛋 顺便说一下我对某条法律的不满!
凭什么精神病就可以不用坐牢阿!
在监狱外面不是更容易伤害无辜?
难道精神病的犯罪就可以被一再原谅?
只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连自己在做什么都不知道 还留他们在人间 危害大众的安全!
那么混蛋只需要躲在混蛋的外壳里 就可以永远被原谅法律约束与惩罚的永远是好人 哪个制定宪法的蠢材能看到就好了 说什么教育好了回报社会 废物利用有时候可以不用那么彻底 发泄完毕……那个家庭里的每一个孩子 都是罪犯 有人说这是 “集体无意识行为” 可是我觉得不是 这根本不是单纯的集体无意识行为 他们不是看别人这么做于是就去做的最小的男孩子 根本是为了取悦 讨好周围的孩子 在他眼里sylvia 应该只是一个可以随便虐待的玩具是可以令其他的孩子忽略自己的贫穷 走进他们世界的工具 他不知道自己错了 他那年6岁周围的大孩子 在小孩子面前逞强 他们一开始都有犹豫 只是最小的孩子都这么做了 自己不做显得自己怂逼 他们只能也去拿烟头烫 拿高压水冲 最后演变成自己主动发明新的虐待方法来娱乐来向后来来的孩子显示自己的“英勇”和“睿智” 这种虚荣与谄媚 远比集体无意识恶劣 并且这里面还有一个JOhn 爱慕Sylvia的JOHN 这是孩子们得不到就毁灭的天性他们是有意识地在攀比!
这群混蛋!
哪个混蛋说的 人之初 性本善?
纯属扯淡Sylvia的父母更令人发指 毫无疑问 放在Sylvia父亲腿上的手是一种性暗示我想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 Sylvia的父亲和格鲁特上床了 于是把孩子交给这个可怜的女人对,她是柔弱的 她有7个孩子 她“应该”懂得照顾自己的孩子 孩子认识这个家里的小孩并且一周一个孩子10美元很便宜 为了二人世界抛弃孩子 已经令人无法原谅更别提这些可恶的客观原因 电影没拍出来 不然这会让这个世界更丑恶Sylvia的妹妹是个懦弱的人 我理解这一点 我想过 如果是我 我也不会站出来保护姐姐人都有求生的本能 谁能看着一个人差点被打死 还冲上去让人打呢?
就算那个人再亲可是我至少有打电话给警察的勇气 所以我会认为 那些天 格鲁特没少给她承诺和好处而且Sylvia一直过于优秀 你们一定会说 小孩子能想到这么多吗?
那么 不防问问自己小时候有没有 因为憎恨 嫉妒等等原因 希望一个人死掉 或者希望他们从秋千上掉下来如果有一天你有这么一个机会呢?
记得樱桃园里的双生花不?
人们从天上带到人间的从始至终就只有 sinSylvia 这孩子太善良 电影刚开始的坐在旋转木马上 她说 merry-go-round won't go anywhereit's turn and turn ups and downs It makes me feel safe电影结尾 她的灵魂坐在旋转木马上 她说上帝安排好这一切 我却不知道为什么 也许我该去寻找我的宿命我想对她说 你太美好 根本不属于这个世界 只是你干了太多善良的傻事只是我也在怀疑 如果不是已经死了 我们还能从你的讲述知道些什么 是关于你 还是关于他们我有点不相信 面对所有的诬赖和混蛋事 你真的像电影里一样完美 只是我不想去怀疑 看完以后其实很难过 很纠结 人性丑恶如斯 我也不知道要怎么样去面对我不该看 可是我也不愿意让自己像傻子一样 再看那些没营养的东西我想回到我的世界 关起门 放狗 闲人无扰 告诉自己我谁都不需要越贴近就越不安 越生活就越不想活 是谁规定了这社会准则 我又为什么要遵守我不阴郁 只是很明白 你不说我也明白的明白 又把手机精简了 删掉三分之二的联系人我宁愿你们在我心里一直美好下去 这样我就还能骗自己 还能装傻充愣恩 还有70多个人 删掉出于礼貌留下的长辈 我都没有勇气数我坚信不管多近都爱的人有几个 恩 就让时间证明 顺便说一句 Ellen Page 是我爱的女演员 并且奇怪的是 我找不到不爱她的理由 所以我只能去看她演的片子 我相信她的品位 所以我愿意主动去看那个悬疑片Hardcandy
做为一个从2000年开始上网的老网民,我想我可以自信的说,通过网络,几乎所有极端限制级的东西我都已经见识过了,不管是淫秽、变态、恐怖、罪恶的……,我都已为自己的神经已经麻木到足够坚强,再没有什么能够刺激我变得无法自制的内容了。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An American Crime》,也许不应叫做电影,而应该叫做记录片。
因为,看到的其实全都是事实,它描写的是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招著的虐童案。
怀着震惊的心情,我专门搜索了一下这个案件的详情,请参阅:http://en.wikipedia.org/wiki/Sylvia_Likenshttp://www.trutv.com/library/crime/notorious_murders/young/likens/1.html现在,我得说,再难有比这正常的变态更变态,比这不带血腥的恐怖更让人胆寒,比这不见刀枪的残杀更为丧心病狂的罪恶了!
电影的内容我就不说了,我实在是不忍促看,一看完立即就删除掉了,就象想要摆脱一个恶魔。
但是却又禁不住思考,为什么啊?
为什么!!!
我实在无法想象,却又不得不承认,这个案件制造者都是就象你我这样普普通通的一群人,他们都具备着你我都同有着的人的本性。
我不得不承认,邪恶其实就是人性的一个组成部份,真希望能有谁能以自身为例否认这一点!
我为自己身为人类的一员,具备着是这样的人性,而感到无以复加的罪恶感与耻辱!
我不由得怀疑、恐惧我自己,害怕自己的人性之中也隐藏着的同样的邪恶,有一天会不受控制的释放出来!
再没有比这样的恐惧更让人恐惧了!
千百万年以来的物种进化只能改造我们的生理结构,然而我们自已为是、自私、自大等各种邪恶本性,又得靠什么机制才能改变呢?
太久太远的东西我们就会看不到,看不到感觉不到东西我们就会当他不存在,只好想想看就在我们身边发生过的发生着的事情吧,时常会有的打砸抢、众人围殴、人群拥挤踩踏,现今全社会的互相投毒行为,还有更为明显的文○革中的群体性癫狂,难道不是人性弊病的反应吗?
人类真的是一种很需要改造的动物。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有言:“群体感情的狂暴,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
意识到肯定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越多,这一点就越是肯定——以及因为人多势众而一时产生的力量感,会使群体表现出一些孤立的个人不可能有的情绪和行动。
所以,群体很容易干出最恶劣的极端勾当。
”今天再看这段话,真是深刻啊!
Sylvia早已死去,但愿能有天堂存在,好安慰她也安慰我自己的灵魂。
...................wtf ///看过真实的故事之后才发现,电影拍得太美好了,所有人物和事件都被最大程度的美化了。在被审讯时,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所有人都说我不知道的时候,我真的被震撼到了。人有些时候确实会被环境带入一个极端。其实都源于不能正视自己的内心,和随即模仿他人行为的潜意识。
死变态死变态死变态!演技好,叙事差,这个故事这么讲就未免太YY太娱乐化了。好比把新闻事件娱乐化大段编出来。
「Did anyone order you to hit Sylvia? (No, sir.) Or tie her up? (No, sir.) Or wash her down? (No, sir.) Then, why did you do it? (I don't know, sir.) (I don't know, sir.) (I don't know, sir.) ...」
究竟是懦弱、幼稚、无知导致的结果还是人性苍凉?憋屈死了。
用这么温吞粉饰的文艺腔来表达叙事是对死者的二度伤害
God maybe has a plan for Sylvia~but what the fuck plan it was!!!
太压抑了,看的过程中就一直觉得很难受,刚查看了关于这个案件的真实资料,整整二十四大页。现实远比电影残酷,恐怖的多,我想这种震撼感更多的是来自这个案件本身,而并不是这个片子,看完那些触目惊心的作案手段,这些犯案的人们确实会让我恨的咬牙切齿
有没有半颗星 或个星角什么的可以选 总之真TMD烂
事件本身太过震撼,但电影实在投机取巧,站在死者视角来表达自己的认知,最后还想上升人性的做法实在恶心至极!这里面没有一个真正内心感到羞愧之人!
当你了解到这样一件真实的故事时,很多事情开始显得微不足道,比如james franco,甚至allen page ·演员终究变成了演员,电影成为了媒介。
被虐得胸闷,世界这么乱女娃娃该泼辣还是得泼辣!其实基纳没有演得多好,真实事件再加上那面相就差不多了。
那家人都该毙了
原来我看过这片的,原来那个妹妹是佩吉演的。
说实话,稍微脑子正常一点点的有一点点智商的都能看出来,全片角色就妈妈让我觉得正常,就连西尔维娅都是shab,毕竟作为个精神错乱的疯批剑裱,她的行为再正常不过了,妹妹懦弱无能甚至腹黑一批,行为举止离谱至极,瑞奇呆b脑tan,斯坦宝拉两姐妹全程无作为(别跟我说宝拉那是在帮她,报警不会?制止不会?)其他小孩全脑子有泡,两姐妹父母就更不用说了,整片一字一句都是离谱至极。八分全靠一个改编自真实事件?真实事件里的受害者我感到惋惜悲痛愤恨,但这电影依旧是垃圾这不是这么多人给这shab电影高分的理由,喔这我害得力荐,不能就我一个人吃了这泡屎
太可怕了!Catherine Keener演得太好了
看完电影.我不知道该怎么评分.过程的揪心让我不禁怀疑是自己太娇惯了.法官问孩子们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们都说:I don't know.sir. 这正是祸患的根源.在孩子最懵懂的时候灌注这样肮脏的影响.想起超脱的一句话 在成为父母之前大人们应学习如何做家长.社会的蛀虫是怎么来的.都是些无知的有罪者
很难评判这种由于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到底是电影拍得好,还是故事本身震撼。现实有的时候反而难以理解 父母会把两个女儿托给一个陌生的单身母亲带着5个孩子的家庭寄养。不合逻辑。N个月受到摧残,小女儿居然不会去报警。甚至镇上的孩子也来摧残这女孩,如果不是真实案例,我真不敢相信。
我不清楚这是罪恶还是人的本性,我只知道看完后很久我仍然不住地颤抖。
过度描画虐待的情节,批判力度较弱
你们人类真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