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写过影评了。
一个是懒,一个是仅有的才思好像也渐渐枯竭。
今天之所以能舔着脸来写上一写,也多半是昨夜的失眠导致的精神恍惚、头脑发热罢了,哈哈。
上周连续一周的熬夜加班让压力值骤增,急需一些那啥点的片子泄泄火(喂!
)这可是我自己在影单列表里扒拉好久才挑选出来的~看海报就超有感觉,一眼就能了解的老戏骨×鲜肉设定🌚起初只是在b站看的cut,OMG!
差点因为失血过多死掉,躺在屋子里一直大声傻笑,我妈以为我睡眠过度不足诱发了神经病233朴叔的演技自不必多说,小鲜肉的扮演者吴承勋演技也超乎我的预料。
进入爱情线后,大叔表演的核心是展现爱欲和理智的撕扯,是对入戏和现实间分寸的把握。
这部分没啥好评价的,因为prefect。
中年男子的欲望含蓄压抑,在年轻生命火一般的攻势下,溃不成军。
小哥哥虽然是新人演员,不过有不少的话剧基础,很多地方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纯情又性感,散漫却赤诚。
一个从少年时期就被禁锢自我的爱豆,内心焦躁着,渴望着,胸中犹有困兽。
前一秒还"老子管你"的玩世不恭,后一秒就在前辈method的炮轰下,顷刻入戏。
何谓真假?
戏剧和现实的界限又在哪里?
大幕拉开,我进入这个角色,体验他的情感;大幕落下,我回到我的躯壳,可心中暗涌为何久难平复?
此时此刻,我,是谁呢?
评论里很多老师说这是无数《霸王别姬》翻版中的又一部,无特色,也没学到精髓。
其实我觉得不然,《霸》的主题要比这一部深邃复杂的多。
那是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下,讲动荡历史对人的戕害。
那种人戏不分是被迫而无奈的。
程蝶衣的世界,没有自我,只有虞姬。
而《method》,怎么敢和这种庞大的作品比肩?
它的剧作定位就是小情节,甚至都不是讨论同性问题,只是对“方法派表演”对人精神和情感上的影响进行了一次探幽。
当然,影片剧作上的硬伤也不能忽略。
看过的人应该都能感觉到两人感情线进展的突兀。
我自己印象很深的有两点,第一个是英佑被前辈的演技shock,继而突然开始认真对待演戏。
这里实在转变的太硬,如果可以单独给英佑一个场景,铺垫些心理变化的过程肯定会舒服很多。
另外一个很明显的是两人从天台下来后,英佑很快变得不怕聚光灯并进入角色。
讲真,刚才还因为灯光过敏暴跳如雷,就因为哥哥的安慰马上万事OK,可可爱爱,这😂......从相对宏观的角度来说,两人感情升温的部分压缩的实在有点过头,连着四五个场景都是突突突骤升,如果有空间震荡一点会顺畅很多,也会让情感更有余韵。
上面提到的剧作问题,应该和制作周期也有很大关系。
看了相关的纪录片,这个片子前期才花了18天拍摄,估计预算不是特别够😂80分钟的片子确实很难做到起承转合都完美,成片里的每个场景也基本没有废笔了。
前期的压缩应该是为了最后的戏剧留下足够的时间,不得不说最后这场戏中戏太踏马过瘾辽!
朴叔不说了,小哥哥好生牛🍺!
不知道为何后来很少登陆大银幕了,年纪轻轻真的很赞的演技。
这场戏中戏,现实和戏剧两个层面上的冲突都达到顶点,宰夏不断的从戏剧中抽离出来,害怕英佑发疯杀了女友。
而英佑,却真的做到人戏不分,把自己揉碎,献祭上了灵魂。
绳子旁边的安全锁被锁空的时候,心也跟着空了。
是这样殒身的爱呢,执着到病态,热烈到自焚。
英佑或singer,这个表情极致痛苦的男孩,到底是谁呢?
也不重要了,是吧。
难以控制,不可捉摸,人类的情感还真是有趣啊。
我想如果能再多给20分钟,把该铺垫该深入的都加上,这个片子一定能上好几个梯度。
这种主题,虽然不新,但讲好了却永远动人。
只做到现在这个程度稍微是有点可惜的呢。
写到最后,真的表白两位主演。
猥琐的本人承认,一开始就是见封滚来的。
给四星这个分数,确实有因为颜和题材的私心。
因为两位的表演太完美,第一遍除了鸡血竟然毫无思考🙂。
但是鸡血过后,内心的空虚感逐渐弥漫,后劲越来越足。
落下帷幕,丢掉断指,那场疯狂的情事,好像从未发生。
最后的最后,经过几天的了解,因为处在的人生阶段相似,所以稍稍能体会到承勋小哥哥一路走来的感受。
希望你得你所得,越来越好。
也捎带脚同祝又老了一岁的我自己。
写在生日前夜但拖了n天才写完的影评完
喜欢看电影,也喜欢看豆瓣,但是之前没想过写下自己的影评,主要是因为自己的看法一般情况下都比较粗陋,对别人可能没什么帮助…不过今天这部电影却让我有了这样的冲动,因为这是第一部让我看了以后完全推翻自己之前的设想的电影。
不能免俗,我也是从B站上看了那个绵长的吻的剪辑之后才想到要来看这部电影,冲着BL来的,没有提前做任何的功课。
看完后才发现,这部标签带“同性”的电影,其实和同性恋关系不大,导演想要表达的也并不是什么同性之爱,而是关于属于“方法派”表演流派的演员的生活,以及该表演方式可能对演员产生 的影响。
关于表演方法中常说的“表现派”“体验派”“方法派”可以自行百度,豆瓣中也有相应的介绍,网址贴在下面: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09320476/先记录下自己看这部电影的心路历程:一开始是当做BL爱情片看的,看到一半,发现这部电影没有强调同性这个概念,也就是说,把同性恋换成异性恋,剧情也是成立的,同时也没有从正面或侧面营造讨论同性的氛围,甚至在剧中剧导演解释unchain这部明显是同性恋爱题材的剧中剧时,也没有突出同性的概念,反而在强调的是:“ 一个男人沉湎爱情的漩涡,亲手毁了自己的人生,终究结束这一切” ,这个时候,我以为这是一部讲述中年男人婚外情的中年危机故事。
直到看到最后,英佑演技爆棚,在话剧结束之后对着宰夏说:“ 我是完美的Singer,而你只是Walter”,同时联想到剧名Method,我隐约觉得这部电影讲的好像是演戏的方法。
其实应该在宰夏的伴侣 熙媛 在海边对他说的那番话时就察觉的,但是我看的那个版本翻译有问题,我看到的翻译是:“每演一次戏你就要做一次主人公……”所以当时没有反应过来这台词啥意思,是看了豆瓣其它人的评论才发现 熙媛 想表达的意思是,每演一部戏,宰夏就要活成别人一次。
后来查阅了豆瓣和百度,发现方法派是什么意思之后,终于算完全明白了导演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也证明了,看任何一部作品,艺术的也好非艺术的也罢,抓住题目是非常有助于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核心含义的。
在豆瓣上看了一些影评,写的都很不错,个人比较推崇两篇,连接都贴在下面:1. MrFang 写的: 我讨厌孩子们和狗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957293/这篇对两人之间感情的过程分析的较为到位,从头到尾,两个男主人公包括大叔的妻子的心理状态分析的较为细腻,从我观影的主观感受来看,和我的理解基本是一致的。
个人不太欣赏的地方是,过分偏重于分析二人的感情,较少分析方法派演戏方法对演员的影响,当然这也是该影评作者个人偏好,无关对错。
2. AudreyWang 写的: (慎入!
有严重剧透)二刷后随意记录下,等有空再多看几遍,具体分析分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958487/这篇严格来说不算影评,作者自己在题目中也写了,只是几个点,但是点出了片中几个重要的符号所表达的含义,可以当做这部电影的tips来看。
还有很多其它影评,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重复的我就不说了,这里我想加几个我没有在我翻过的影评中看到的点,也是自己的一点理解,不一定对,就是个人感受:1.个人感觉,英佑是在宰夏用几乎是吼他的方式念台词的时候爱上了宰夏。
可以看出,英佑的演技一开始明显是不行的,但是在宰夏极具爆发力地念出剧中台词后,英佑跟着后面念出的台词也极有感觉,那不是他演出来的,他也演不出来,是直接被震撼到后的反应。
那个时候宰夏是在演戏,而英佑虽然明白宰夏是在演戏,但是那一瞬间的震撼已经让他心里已经直接混淆了演戏和现实。
他爱上了宰夏,同时也开始观察宰夏,可以说,所谓的方法派演戏方式,他就是从宰夏身上直接学来的,说学可能有点不准确,因为宰夏直接就这么做了,后面他也不用演了,他直接让自己变成了剧中的Singer。
而宰夏爱上英佑晚一些,在他俩第一次在舞台上排练的时候,英佑深情地念完台词后,宰夏愣了一会,而后的很多场景,包括两人拍宣传照时,一直到宰夏确认自己的感情前,他都是带着不安的,个人倾向于认为,演了这么多年戏,他能很清楚地分辨出,英佑不是演出来的,而是真的爱上了自己,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最后确认自己的感情并深陷其中,他一直是知道的。
2.最后宰夏在熙媛的牵引下,眼神空虚地走出画面,感觉像一副躯壳,这一点几乎所有的影评持的都是同样观点,我也认同,我就不赘述了。
但是个人对英佑的表现有其它的看法。
我看很多人都认为英佑黯然离开,也活成了躯壳,这一点我不是特别认同,我感觉最后在车里的镜头,英佑是难过没能最终拥有这段感情的,但同时,他已经完全理解并学会了方法派的演戏方式,他知道这是在演戏,他已经走了出来或者说最终会走出来。
3.这样这部电影就有了新的解读方式:英佑在还不知道方法派是啥,还不知道怎么演戏的时候,被宰夏影响,英佑的行为就已经是方法派所要求的样子了;而宰夏,一开始还是在演,后来受到自己一直以来演戏方式以及英佑的影响,也动了真情,他其实中间有挣扎,就是在记者发布会的时候,英佑非常希望他们的恋情大白天下,但宰夏一再强调,这是在演戏,很多人说宰夏顾虑太多不够勇敢,其实个人认为导演这里想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是宰夏害怕了,重点不是他是否害怕世俗的眼光,或者顾虑自己的伴侣 熙媛 ,而是他这次走的太远了,他怕自己脱不出来。
虽然每次演戏他都完全投入,但是这次他越界了,不是什么世俗、道德的界,而是他自己心里的界,包括导演安排他和英佑吻过之后直接去海边的纪念地happy,这里也是为了表现宰夏对英佑的感情比以往任何一个搭档都真。
虽然以往每次他都很入戏,但他每次都能挣脱出来,这从影片开头他和 熙媛 感情很好就可以看出来。
而这次,他没能成功。
其实 熙媛 的预感比他更早。
熙媛 说:我已经在悬崖边上了,你就别再推我一把了成么?
也就是说,之前 熙媛 虽然痛苦,但是其实她能感觉到自己还没掉下去,而这次,英佑的出现让她直接有要掉下去的危机感。
最终,走不出来的是宰夏,在作为方法派演员演了多个角色之后,终于无法从剧情中脱离出来,这也符合主流对方法派的诟病,即:过于极端,演员很难从角色中剥离出来。
这到底是因为他遇到了英佑这样一个偏执、极端的人,还是方法派本身所导致的,还是二者综合导致的,都是导演没有明说并留给大家探讨的。
而英佑,在经历了这样一次感情,最终彻底明白了方法派演员的演戏方式之后,会一直按照这种模式演下去么?
会不会走上宰夏的老路呢?
很喜欢的一部电影,看完心里确实难受了一会儿,为爱豆,为演员,也为女友。
看到大家都在讨论,两位男主到底有没有陷入爱情。
其实那本本该写满文字,却一片空白的角色演绎笔记,就是最好的答案。
根本不需要方法去进入角色,而是任由感情自然流露罢了。
Singer在戏里说,你不是在帮我是在帮你自己吧。
这句话也是爱豆想对演员说的,在发布会上,演员选择退缩以保全自己的一切,被女友带离的时候,他也是迷茫的,究竟是总有一天可以出戏的方法派演技,还是真的感情,或许演员在这一刻也没有搞懂自己。
爱豆确实用演技进行了复仇,他是投入了自己的全部,包括自己的感情和对演员的怨恨。
但是复仇之后呢,爱和演员都不再属于自己,曾经短暂的拥有,只会留下更大的遗憾吧。
女友的角色其实是最惨的,从女友的角度来看,这就是相爱多年的男友出轨了,对方还是个男的。
在演戏期间,男友义无反顾选择了那个出轨对象,对她的痛苦和求助,选择了冷漠的无视和拒绝。
女友固执而强硬的挽回演员,并且欺骗自己这不过是有一次短暂的入戏。
靠着欺骗自己,这样真的能重新过得幸福吗?
对女友来说,这就是彻头彻尾的一场悲剧。
晚上找来这部电影,看完迟迟无法入睡。
让每个人都过得幸福,这好像是个无解的问题。
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仍然没有找到答案。
或许生活就是充满遗憾,才能留下痕迹。
或许道德约束和坚定的底线,能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
目前仍是无解。
彻头彻尾的be了…喜欢甜蜜结局的就不要打开浪费时间了…be也分很多种,比如相爱但家庭阻力,相爱到一方离世…本剧则be的很彻底,相爱到最后放弃了…就电影本身而言,双方都爱过对方这件事毋庸置疑了。
但是,两者并不相同。
爱豆这边爱的直接,热烈,不顾一切,故意秀恩爱想昭告天下,想跟爱人一起面对,全然不顾爱人是个有妇之夫;最终爱而不得,落寂落幕,最后上了保姆车的表情“明示”了“一切照旧”,这段爱情就像一个水花,平复后什么也不剩。
老戏骨这边,就有点难说了。
他每次都入戏,他老婆也最恨这点。
但是有意思的是,影片并没有交代他每次要多久才出戏,所以影片最后他被老婆带走,焉知不是暂时没出戏?
而且看他老婆的反应,明显驾轻就熟,这种事早习惯了…我相信老戏骨爱过小爱豆,但是,这种爱跟之前的每一次入戏,究竟有多少不同,就只能看官自己衡量了…按我的理解,更心疼小爱豆一点^_^另外,其实本部影片,爱豆换成女的也不影响导演想表达的主题,这更多的是想展现演技和情感的冲突,而非bl的爱…
勉强给个三星吧,想打五分。
特别感兴趣的主题,戏中戏+演员的人戏不分。
表演还是很精彩的,但剧作、摄影都不合格。
感情转折的太快 情感铺垫的不够,导致说服力不够强 去仓库真的太快了吻戏的镜头也拍得不好,没有心动的感觉 开头控场的大叔好性感啊后期的情感戏是爱豆演得更好,大叔有点失控了,完全被牵着走,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但爱豆的表现方式让我觉得有点娘,其实没必要的。
不过小哥哥拥有超越外貌的演技,我有点记不住他的样子,但是表演很动人,加油哦 期待再次惊艳我 女主床戏好尴尬,大叔都不掩饰一下吗?
也太绝情了吧……女主雕塑用的不错,整条线是完整的,但大叔的笔记本就差点意思,没有爆发出来,如果大叔每次都入戏太深其实是个不错的开头啊,但是没讲这块。
开头大叔和小姐姐的感情也没有表明这一点,太遗憾了。
话剧里的爆发戏全程嘶吼也很尴尬,有点劝退。
我讨厌孩子们和狗因为他们总是毫无理由的得到爱世界上的爱是有总量的。
看到这部影片预告时真真激动了一阵!
很特别的构思,情节上也有不少冲突和悬疑,到底是真情还是假意,引人遐想。
影片以老演员不满小爱豆的表现开场,对比敬业的老演员,小爱豆的消极怠工和不配合立即引起的剧情上的第一波冲突。
老演员用自身精湛的演技和丰富的舞台经验控诉小爱豆的无能,就差在脸上大写“你弱爆了!”,小爱豆当即落泪。
应该是这一刻的羞辱感,让小爱豆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一定要演好这部戏”是自己和自己的约定。
认真的小爱豆还是很有看点的,首先颜值不用说了,再者能一晚上读完老演员送给他的书,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剧本台词进行修改和再创作。
超出寻常的努力和非凡表现,没用多久就赢得了创作团队一致的认可,这当中也必然包括了老演员。
爱情是什么?
无论他表现如何,结局如何,都是从那心动的一瞬开始。
也许是那认真对视的一眼,或者那低声吟唱的歌声,又或者是那一天强似一天的存在感。
爱情剧的排练让心动的感觉发展蔓延得理所应当。
深情的对白,轻柔的耳语,热切的凝望,温热的触摸,连谎言重复一百遍都能让人信以为真,更何况是那炙热而美丽的爱情!
这份感情有几分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又有几分是自我放纵的沉迷,到底是你知我也知?
还是你不知我也不知?
在记者提出了感情真假的疑问时,老演员的回答是“方法派”的表演。
何为方法派呢?
就拿老演员说,一个直男要演gay,就会把对手演员想象成女性,同时把自己对女性的喜爱之情加注到对手演员的身上。
小爱豆听闻如遭雷击,一句方法派就等于否定了他们之间的感情,一切只是演戏。
那么他是在演戏吗?
也许一开始是的。
可是他会演戏吗?
明显是不会的,所以为了完成自己的约定,他投入了十二分的心神去催眠自己(勾引他),“明天开始喜欢你!
”。
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心只想入戏的小爱豆估计没想过出戏这回事。
明明知道开始就是假的,却跟随感觉越走越深难以自拔。
当听到老演员否定他们之间的爱情时,顿时情殇难抑。
一切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有小爱豆自己和自己的约定,演好这出戏。
不疯魔不成活,为了演出最完美的singer,小爱豆遵循剧中剧的情节,感受人物的情感。
甚至制造了假象,把老演员也推进了剧中剧的情节里,让他本能的演出了剧中的情节。
最终满堂喝彩,最终曲终人散,最终两人都半死不活。
其实看完之后我是觉得有些遗憾。
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导演的处理上,都让人觉得不够。
老演员和小爱豆相爱的时候感情不够,该激情的时候火花不够,该伤情的时候感动不够。
演员的演技统统在线,但就是没有火花。
导演在内容的进程中过于平缓,没有张驰度,悬疑的铺设也表现得过于一般。
但瑕不掩瑜,还是一部值得推崇的好片。
看片段的时候让人内心翻涌,但整剧有点赶,感情培养的太快,又结束的太快,只痛那么一下,好像没有痛过一样。
爱上了就是爱上了,谁能怎么样。
不知道女友在海边是把宰夏点醒了,让他分清什么是戏什么是生活,还是把宰夏抛掷在众人视野之中,用社会压力去阻止他,阻止他和英佑,这些都取决于宰夏大叔到底有没有爱英佑。
我确定英佑真的入戏了,或者说是在排练中渐渐对大叔着迷,因角色的关系便一直都在角色中,还能更好的接近大叔,可是他也没说他是方法派。
他对大叔十足的爱没有得到他要的回应,内心伤痛却也无可奈何。
话剧结束后两不相干了,英佑把道具断指留在了地上,因为在剧中singer说我爱你,我喜欢和你牵手,所以我要把你的手指留下。
英佑在话剧结束后,马上出戏,也把手指留下了,这只是一段极短暂的情感,他准备好奋不顾身的,可是用不上,没人在乎,或者宰夏不敢在乎,好像一片真心被人甩在地上踩。
剧后二人可能再也没有交流,各去各的归宿,落寞难过表现在脸上,一切的答案都写在了脸上。
英佑偏执的爱,偏执的放手,偏执的离开,可是一起去海边的时候那么开心,在车上拥抱而眠的时候那么幸福,那不是假的。
可真的又是什么?
真的被否认,假的便成真的了。
爱真的很珍贵,没有勇气去得到它,再回首它已消逝不见。
情感真的很复杂,越长大越发现不能只考虑爱,活着是一件麻烦事。
不知道大叔和英佑如何克服方法派表演的后遗症,谁会更潇洒谁会更痛苦。
真是虐,倒是很现实。
“ I always tell the truth, even when I lie” 翻译过来就是:“只有真实。
甚至在说谎的时候”第一句,其实就是全片的主题了。
method方法派之下的真实,是真实吗?
导演借在河之口的回答是:演戏就好像说谎,但那也是真实,演戏(说谎)也出于真心实意,绝无虚假。
所以,即使出于演技的爱恋,也是我的真实。
戏中戏可谓是精髓。
这段戏与舞台下的在河英佑无处不在对应,互相升华着主题。
Unchain这部舞台剧是真实存在的,讲的是Singer爱着Walter但又因为Walter女儿而怀疑他对自己的爱,一时激愤失手杀死最爱,然后拒绝相信自己亲手杀死爱人的他把Mark(Walter前妻Clare的现任丈夫)当成Walter去爱,最后自欺欺人地把两人关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屋子里,要Walter只能爱他只能看他。
当Mark说“我爱你”时,他才醒悟他爱着的Walter已经死了,被他亲手杀死。
于是绝望之下他自杀了。
但自杀的Singer恐怕永远不知道,Walter爱他是真的,Walter钱包里保留着两人第一次见面时他给Singer的钱,因为上面有Singer的签名。
(剧中有点改动是,Singer带着Walter一起自杀,而且不是用枪,是上吊)Unchain的主题是,单恋的盲眼男人的悲剧。
但这单恋指的不是Singer与Walter,而是Singer对Mark。
Mark不是Walter,他只爱Clare,为了活命才伪装成Walter。
Walter是爱Singer的,尽管Singer角度已经不相信了。
他认为Walter爱着的还是前妻Clare。
同样,英佑对在河也不是单恋。
在河的爱如同Walter一样隐忍深沉。
所以他入不了戏,他成不了Mark。
大家称在河为Walter,是为了帮他找到假扮Walter的Mark的感觉,这是戏中戏的戏中戏。
但是只有在河知道,他真的成了Walter。
那个空白笔记本,就是证明。
一个本应该记录他的心得与技巧的本子,这次是一片空白。
为什么?
因为他根本入不了戏,他在英佑引导下代入了Walter。
(很多人由此说在河根本不是方法派,而是体验派,但问题是在河没必要撒谎,而且和他相熟的导演应该看过他笔记本,所以他真的是方法派,以前或许也有入戏太深的情况,但微妙地保持了平衡,直到这次和英佑失控)所以英佑最后的台词,“我是完美的Singer,而你只是Walter。
”他是在挑衅和嘲笑这个方法派老戏骨前辈:你根本演不了Mark,因为你爱我,你是Walter。
他最后发现空白笔记本的愤怒与背叛,是愤怒于前辈明明爱他而不敢承认,不是说因为觉得前辈不爱他。
(因为之前前辈发布会上拒绝他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愣住了,心如死灰身体僵硬,这才是他对“不爱”的反应。
)最后英佑潜入他家求证,当他发现空白笔记本,才确定了在河的心意,燃起了胜负欲,想在舞台上用完美演技复仇:你看,我是完美的Singer,我与角色融为一体,而你根本不能。
最后他赢了。
在河频频念错台词,他根本没入戏,只是混淆了现实与舞台。
反而是第一次演话剧的英佑,用自己鬼斧神工的表现,稳稳压住了昔日大神的气场。
他用舞台完成了他和在河的 “演戏约定”,完成了复仇。
不是说不爱我吗?
不是说亲吻只是为了演戏体验吗?
那为何如今舞台上都不肯亲我?
(如果真的心里没鬼为何避嫌?
)谁才是真正的方法派?
英佑用自己出色的表现对自诩方法派老戏骨的在河发出无情的嘲笑。
但要说在河输了?
也不尽然。
他演的Mark,超脱了剧本上的Mark,用他自己对Mark的理解塑造了Mark的另一种可能性:Mark最终也爱上了SInger。
如果是不爱Singer的Mark,在得知Singer说他把Clare尸体藏在后备箱之后,挣脱绳索后会毫不犹豫去找Clare,而对半死不活的Singer置之不理。
这也是剧本的结局,就是Singer吊死。
但在河没有。
他与Mark一样同样是面对Singer/英佑的“威胁”,不知女友熙媛死活的他,如果不爱英佑只爱熙媛,那下了舞台第一件事应该是冲回家找熙媛。
但他没有。
当在河下了舞台,当他发现英佑没有回来,他第一件事是冲上舞台抱起英佑确认他的安危,他惊慌大喊“开灯”,而英佑咳嗽几声,最终摇摇晃晃站了起来。
此刻,全局才最终落幕。
于是在舞台下的观众看来,Mark先冲出去想找Clare,但又因担心Singer而折返,把气息微弱的Singer带回人间。
如果Mark没有回来,Singer最终会逐渐失去呼吸吧。
观众们都惊呆了,全体起立鼓掌。
简直神转折:原来,Mark在演戏假装Walter的过程中,也爱上了Singer。
在河诠释的Mark,突破了剧本,深化了主题。
在河也如同Mark,在演戏的过程中,真正爱上了英佑。
在河此举也回应了英佑:他确实不是剧本里完美的Mark,也入戏不了剧本里的Mark。
但是,他的演绎突破束缚,赋予了Mark另一种可能性。
并且这种可能,更加高深更加有意思。
Unchain,正如导演所说, “人类的感情不是个别的,就像环环相扣的链条,能断开的那种。
” 所以Singer断开了与Walter的链条,Mark断开了与Clare的链条。
在河爱着英佑,比英佑想的要深。
英佑故意不带安全扣,其实也是在赌:我和熙媛,谁更重要?
下了舞台,你第一个奔向谁?
他赢了。
他当然会赢,虽然是惨胜。
就算相爱,也没办法在一起。
英佑回到车里,轻笑一声,又沉默着慢慢收起了笑容。
一切都结束,他还是孤寂的一个人,但他还期待着和前辈的下一场Unchain。
吴承勋和导演对最后一幕的解释是:“燃烧一切过后的孤寂,但仍抱有期待。
”在河犹豫着,最终还是没有捡起那个断指。
但最终跟着女朋友离开的他,却如同行尸走肉,他的情感如同断指,有一部分永远留在了Unchain的舞台。
不要纠结爱不爱了,他们当然相爱,但是这不代表他们最终可以走到一起。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虽然偏BE。
题外话:剧本的最后一幕偏HE,是熙媛一个人在画布上落寞地画出一笔红色,在河目光坚定迈入剧场准备下一场Unchain,而英佑在聚光灯下同样也来到剧院.......导演是预算不够了吗?
才不到一个半小时?
笔记本没讲清,英佑爱上在河态度180度转折略突兀,两人感情戛然而止也很突兀,都不挣扎一下吗?
我是可以脑补原因啦,比如两人的事业,比如英佑还这么年轻,但不讲清楚在河的心理活动就让他忽然抛下英佑,怪不得很多人误解说在河渣的哦。
这么多都没展开讲清楚的,最后一幕也不拍了,唉。
但是!
我还是收获了小可爱英佑!
奶狐昵称真合适!
又美又灵又媚又纯,看似无辜其实腹黑,平时懒洋洋狩猎的时候却十足耐心狡猾,他不是在表现怎么勾引,他整个人就是在诠释“什么叫勾引”啊!
吴承勋小哥哥真的宝藏,第一次演电影主角就有这样亮眼的表现,下次有他主演我一定会去看的。
又是一出假霸王真虞姬。
两位主演在我这里是魅力四射的。
影评里看到了我想说的话,就随便补一点吧。
爱豆英佑就像引人堕落的海妖,自己在海底生存,也想在海里拉人共沉沦。
演员其实很自私,为了演绎完美的角色,一次次沉溺在戏中,演员的伴侣就像演员在现实生活的坐标,让他在戏剧结束后可以脱离剧中人的爱恨回到现实。
我很喜欢英佑的态度,在还能爱的时候,用力去爱。
尽管他们这份虚幻的爱的背后,是一个崩溃的女人,是她经历过的不知多少个难眠的夜。
影片快要结尾的时候我不断推翻自己的定论。
沃特和辛格是相爱的沃特不爱辛格英佑很爱李载夏英佑不爱李载夏,李载夏只是他这场拉锯战的战利品英佑,真的很爱李载夏。
“我是最完美的辛格,而你只是个普通的沃特”这句话并不是他胜利的宣言,只是他的不甘,他不甘竟然只有他一人在这份爱里沉溺。
但他很勇敢,他可以勇敢的在爱里沉溺,也会勇敢地在爱情结束的时候果断斩断情缘,但他最狂热的爱,必定随着辛格留在了那个舞台,也留在了他的心中。
而他这份狂热的爱,也必然深深地留在李载夏的心中。
前面的剧情有的地方觉得接的太快,着实没看懂英佑对熙媛的用意,感觉后面也没有哪里和这个戏份呼应。
感觉英佑是动了真感情的,所以才会任性的用自己的命去赌,回到车里以后最后是说不出的失去感。
另外一个男主应该也是有感情的,但是外界的压力现实的责任更需要他将这段感情当作一段插曲,所以他选择的是放弃,这就是人生呐,不论同性异性,不论爱情或是其他
投机取巧
话剧剧情很莫名,而且话剧场面小,舞台小,就请了这么几个粉丝路人甲...不过同样是小鲜肉,人家的有演技,我们的却没有...
人生如戏,全是演技。“体验派”与“方法派”之间沉陷爱的萌芽。故事核心完美叩击现实,蕴含悲剧意识,细节处理细微极致。“半身摄影”和“仓库激吻”即情感拐点 ; 甜蜜酥人。“戏中戏”设定相对惊艳。心怀叵测喝酸醋,爱屋及乌摸雕塑。灯光熄灭 ; 曾经那份炽热的爱永远停留在了舞台。
前面都不错,那场话剧太尬了,台词也尬场景也尬演员演技更尬,还有这电影剧本真的不是抄袭的《入戏》?
无论如何就是真的很喜欢这个电影 我也不得不说连我隔着屏幕都特么想亲他!!!!小狼狗充满挑衅的眼神!故作妩媚的姿态但是一点都不做作!!!!!!「在爱情面前,果然女人更勇敢。」小受也能算!!!!!
开篇挺好的,从莫名其妙爱上开始就脱缰了,本来可以做成一个充满情欲挣扎暗流涌动的高级故事,结果“高潮”还是变成了韩式大喊大叫和激烈的肢体冲突,反感极了。“我讨厌孩子和狗,他们总是理所当然的获得宠爱,这个世上爱的总量是一定的”为这句台词加一星。
真几把烂,感情从开始就逻辑不通,就靠卖腐为噱头,导演连个故事都讲不好,还演话剧产生爱情,真几把瞎扯……小鲜肉变化也是突然的一匹……还是看《断背山》洗洗眼睛
BGM和壁咚KISS,经典又耐看
相当惊艳。20241103
最高赞似乎说明了一切
哈哈哈哈哈哈 什么东西?!这爱也太突如其来了 说好的最后的飙戏部分 演的个啥 嘶吼大喘气
IDOL VS 老戏骨,戏中戏的设定,节奏转折略微突然,同性之爱的描述有点隔靴搔痒,但不直白表现其实也有另一种美。
最后舞台上不留情面地劈开真情和假意,角色和人心,有认真对待第三幕。谁先离开聚光灯的阴影,哪怕惶恐也是占了赢面,留下另一人的求不得。其余时刻像两个gay for pay的GV演员在假嗨
老演员不错
两星剪辑太差,简直面目全非,加一颗星给小哥哥的演技
提前调低了期待,反倒观感还不错。当初宣传,首页一片联想到入戏里那对影帝×武打演员。是有相似,但同样是讲究结构的戏中戏,入戏是有佳句无佳章,方法派是拼凑起的断章。PS. 设想了一下,真坐台下看这么一场充斥着表演事故的戏,还怪刺激的。
使用方法派的演员都不是好演员,因为亲身体验根本就称不上演了。 如果没真心爱过,那么小弟就是扮猪吃老虎,用方法派干翻了大哥。 如果真爱过,那便是个结局悲惨的故事。 可以两说,我的感觉是偏后者一些。
让人又想起军烨然后想看蓝宇...
故事其实很好,并不是有关BL的旖旎,而是对于方法派这种演戏的方式的探讨作为内核,以具有噱头的故事作包装。到最后很难给是否真情实感作出肯定判断,好像怎么解释都可以。可惜就是在包装的故事里,情感转折还是生硬了,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一种设计。
开场大方,色气暗涌,但是鲜肉背景没铺好,诱也诱得没有说服力,导致中段崩得一塌糊涂,一下子进入狗血韩剧八点档,看到仓库亲嘴那段我都笑出来了,哎,超可惜,原本是我年度期待撸值第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