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受伤白衣女说的,自己是婴儿是被人收养的。
以及片头人类灭绝13万天后(也就是37年),和白衣女背包中的gps和对电视节目的印象,可以确定是1号。
1号的作用并不是培养,而且作为实验对照组,1号培养到婴儿时期然后给人类培养,看这种环境下的人类是否具备圣母潜质。
重点是机器人母亲培养2号,结果成绩不理想烧掉,培养3号。
也就是1号就是3号的对照实验组。
而终极测试就是她们两个人对人类胚胎的是否重视,到底是自己孤独安全活下去,还是为了人类延续的大局观而去孤身犯险。
很明显筛选出了优质的3号作为人类女娲。
电影不长,但是剧情细节处理很好,几处转折也是亮点。
开头直奔主题: 这里是重新繁衍设施,而今天是大灭绝后第一天。
经过简单的拼装,mother闪亮登场
然后取胚胎、养胚胎,新生儿在机器人的抚养教育下茁壮成长。
机器人用它充满母爱的声音、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不得不对它心生好感。
然而观影本能也在告诉我们: 如此温柔,必有阴谋。
果然,当女儿发现了一只小老鼠之后,母亲的冷酷反应印证了这个猜测。
“母亲”在隐瞒着什么
mother把女主抓到的老鼠火化掉
女儿对母亲的信任就是从这时开始瓦解的。
于是叛逆期的小姑娘开始逆着母亲的命令行事,意图挖掘关于这个世界的真相
女主半夜跑来看气闸这次她意外地遇到了前来求救的幸存者
女主怎能见死不救。
即使有些紧张和慌张,她也没有忘记母亲关于外部世界病毒的教导,坚持让幸存者穿上防护服才放进来
放人进来后,她瞒着母亲拿到了药品。
送药过程中却发生意外: 幸存者和母亲发生了冲突。
这更印证了我们之前关于母亲的猜测。
可是出乎意料地,母亲身中两枪后并未趁机干掉幸存者,而是选择给她治疗。
这里有个问题:果断烧死老鼠、对外部生物没有半点容忍的母亲,怎能就接受了幸存者
随后,母亲用温柔的声音解释了情况:原来母亲是个与外部机器人不同的存在。
如果说外部是反叛了的机器人军团,那母亲就是人类自己准备的后手,即当外部人类全部战死(灭绝),这里便自行启动重新繁衍计划,延续香火
医务室里mother在给幸存者解释自己
至此关于这个世界似乎有了个解释。
为什么除了我没有其他人?
——因为他们都死了;为什么只生我一个人?
——因为我第一次当母亲需要积累经验;为什么还有幸存者?
——我不知道,我也很惊讶;为什么要骗我说外面有病毒?
——因为外面有邪恶的机器人,很危险,但又不想让你担惊受怕;外面的机器人想要干什么?
——我不知道,我只有这里的记忆。
这是剧情第一次转折:母亲是与同类不同的好人,我们要相信她。
而随后母亲的一番话却让人开始怀疑幸存者
mother对女儿讲出自己的怀疑
难道幸存者才是恶人?
怎么回事?
这本来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大转折或者说剧情的大波动,可惜编剧有点草率,这里母亲的谎言被女主轻易揭穿了:经过幸存者的提示,女主对比了幸存者和母亲身上的弹头,发现两者并不一样。
第一次转折就这样结束了,第二次转折来临:母亲是个撒谎的骗子。
不仅如此,女主还顺便发现了自己并非第一胎的证据:她考试编码是03,而在抽屉里她发现了02和01的纪录。
伴随着02号小女孩骨灰的发现,我们确认了母亲是个邪恶的大魔王。
幸好偶然遇到了幸存者,否则我们的小天使还蒙在鼓里呢
看完弹头,女主偶然看到了装档案的抽屉
打开看看里面的档案
然后去火化室印证猜想然后就是幸存者与女主合谋,有惊无险地逃出了基地。
然而事实证明幸存者所说的人类基地并不存在,她只是个流浪的幸运儿(明明是在偷玉米的过程中被机器人打伤,偏偏要编一出队友牺牲的悲剧,也是个戏精了)。
然而女主放不下自己亲手挑的弟弟,又自己跑了回去。
发动嘴遁后说服了母亲,获得了基地的管理权。
然而如此简单的剧情也不值得五颗星。
母亲换回士兵的身体,找到了孤独作画的那位幸存者。
原来这都是母亲策划好的。
这位幸存者并非幸运,而是被故意放走的。
她的作用就是“偶遇”女主,然后让女主经过一系列的折腾接受现实,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新人类”并心甘情愿地培养下一代新人。
当这些都完成,幸存者就可以死了。
集装箱的破门被风吹得一开一合,敲响了幸存者最后的丧钟。
通过追踪器,“母亲”找到了她最后藏身的地方。
关门办事,幸存者凉凉
铁门一关,汝命休矣那女儿接下来会怎么办呢?
电影结尾处的特写给了我们答案
嗯……
……
嗯!
眼神由迷茫到坚定,结合女主的所作所为我们不难推断:站在六万多个胚胎面前的她已经下定了反抗的决心。
所以我就没看懂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女主最后是顺从着接管了基地,为什么会有人觉得电影乏善可陈让人犯困。
说实在的可能五星评价高了点,但是二三星的评价实在低得过分。
剧情不错,演技在线(女主感觉很像艾伦佩吉,又有点娜塔莉波特曼的感觉),特效在线,实在没有理由低于八分。
8.5吧,这是我应该给的评分。
再说两个细节吧。
1. “距离大灭绝天数:13867”。
换算过来是37年多,我一开始以为是个低级错误。
到后面才明白这是在暗示电影前面连贯的成长过程并不属于同一个人,为后边女主发现02和01号婴儿的纪录埋了伏笔。
2. 影片开头和母亲过着甜蜜生活的小女孩,一开始都会误以为就是女主。
其实她只是02号,女主是03号。
这个从女主找到的档案照片里可以证明。
正如幸存者所说:“那个东西对你没有感情,它也不可能产生感情。
”
唱着摇篮曲并深情凝视
其实回头就给火化了所以说,我看懂了电影,但是我看不懂评分
影片主要讲述AI制造人类圣母的过程。
至于为什么AI摧毁了世界而不自己统治世界又要造出新人类新世界,我认为AI终究还是人类制造出来的,毁灭这个世界再制造也是制造AI的人的意思。
影片从人类灭绝一万多天开始启动计划,其实刚好差不多三十多年和影片后半段白衣女的年龄对应,也就是说其实三十多年前就已经启动计划了,白衣女也是被造出来的,只是她还达不到标准,个人觉得她估计是再最后环节测试不通过,所以被留着安排用来考验红衣女主。
AI母亲中间多次催促红衣女主要考试,其实每一次考试通过后AI就会启动外界的工程,比如玉米地种植,改善外界环境,白衣女说过之前是没有氧气的,最近几个月才能呼吸。
而最后让白衣女进入基地以及逃亡再到红衣女对外界绝望返回救弟弟都是最终里考验,最后AI母亲自杀(虽然只是躯壳没了,还有千千万万个她)也预示着红衣女已经达到了标准可以养育新人类,新世界也有此开始了。
最后AI母亲用另外一具躯壳去杀死了白衣女。
剧终。
感觉是比较优秀的科幻片了。
人类因何灭绝,是环境,是战争还是堕落,不去研究了,反正后面的事都交给机器人了,要培育出完美的人类,女儿应该是通过了测试。
从结尾处看得出来,外来女也是女儿,但她没有达到机器人或机器人的创造者预设的要求,没有销毁她应该在等下一个实验体,成功的话,她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中间还有个产品也被销毁了。
机器人把基地交给了女儿,它们是否还会存在未知,培育品格优秀人类的任务落在了女儿身上,称之为夏娃或是片中几次出现的圣母并不为过。
首先,必须明白一个细节,影片8分13秒说了:灭绝事件已过去13867天,即37.99年。
这明显是外面白衣女子的年龄。
当前人类数量1,occupant意味房客,感谢留言的豆友。
让我们分三层进行深度分析。
深度分析第一层:AI制造者成功达成了目标,毁灭了坏的人类,制造出考试分数够高所谓足够好的人类,也就是刷影评说的圣母。
影片结束。
多数观众看到这里理解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思考。
深度分析第二层:AI贯彻了它的制造者的意志。
我们的女主角识破了这个意志的错误。
救一人还是救五人?
能否因为那五人中有坏人就因此转而救一人?
都不可以,需要随机性,而非必然选择,无权选择的情况下,应当保持随机性。
包括沉默选项。
最终女主发现AI真的是在执拗地贯彻那个造圣母的意志,干脆将计就计,大呼让我来养育那些孩子们吧。
事实上也成功骗过了AI。
但是她实际贯彻的是:不能杀一人去救五人。
也不能通过衡量人的道德好坏而决定是否消灭它们。
最后女主角的凶狠眼神也表达了她的意志:我一定要消灭AI和AI背后那个狂妄自大灭绝人类的设计者。
在这一层理解上,导演编剧的价值观才清晰,第一层是不足以让我们知道电影创作者的价值观的。
这一层,电影创作者明显是个自由主义者,人类不可以被挑选!
人类不可以被设计命运!
必须尊重人类天性。
深度分析第三层:AI mother 主题继续得以保留,AI真正意义上成为Mother。
它主动看清了设计者的逻辑错误,配合女主角演了一出戏,表面上完成了设计者任务,即自己被杀掉,女主角成为被制造的一个圣母进而繁衍出一群完美人类,实质上它和女主角都看破了设计者的天然错误,即人类精神不可以被设计。
那这些行为有什么含义呢?
是因为设计者设计了监督程序,用电焊或者激光切割的机器人并不是跟mother同一体的,或者,也许以前是,到现在mother主动脱离了,站到了人类天性一边。
而mother自白的关于机器人都是我,是单一体,其实是向女主角传递暗号,我准备好了,让你杀掉我,帮你完成这个最后测验,骗过外面的机器人,骗过设计者的监督程序。
让你可以贯彻真实的人性,在这个基地带领人类发展壮大,重新夺回自由。
这时故事终于完整被解读。
Mother主题保留且得以升华。
女主角的最后眼神,包含的意思很丰富:我会贯彻下去的,我也会为Mother报仇!
已经触及了新颖的内容却没有深入,而是为了故事转向了悬疑,有些可惜。
我更喜欢影片的前半部分,描述机器人哺育人类的部分,这里面的人机关系会十分有趣,机器人哺育的人类和人类哺育的人类会有什么不同?
会有什么相同?
对自我的种族身份的认同感有会有什么变化?
女主小时候说我,我想当一个机器人,类似的话语,可见影片确实触及到了这部分的内容,但对此没有做更多的更深入的探讨,而是将之留给观众,把更多的篇幅留给了悬疑。
当然,悬疑部分做的想当不错,虽然猜到机器人并非那么无害,但当机器人用平静的语言说出,两种子弹头是一样的时候,确实让我相信了,这里也很有意思,缺少了面部信号和微表情,平静的语言竟然这么有说服力,远比一个神经兮兮的紧张的外来同类更有说服力。
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思考是,片中的机器人到底有没有情感?
我觉得未必没有。
最有力的一点是001是在不记事的时候被遗弃给人类抚养的,而不是直接杀死,如果说机器人从那时开始布局就把001当成棋子我是不信的,另一方面,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002是被机器人杀死的,有可能是意外夭折尸体被火化处理,当然,影片最后暗示机器人杀死了001,但那时的001已经是被人类抚养长大的001,而且试图拐走003,当机器人让003离开并在治疗室与001独处时,它表现出了愤怒——当时003不在所以不存在演戏的必要,它真的对001感到愤怒,或许是从这时开始对001彻底失去了感情。
又或许它只对得分达标或是尚未被污染的孩子产生感情。
关于测试,测试是谁设计的?
是机器人吗?
我觉得不是,设计测试题的应该是当初设计机器人的人,因为它说003的测试也是它的测试,测试它作为母亲的能力,而且从档案册来看,测试是按部就班地完备的,而不是心血来潮创作出的。
但001的闯入测试却是机器人设计的,因此就出现了矛盾,优秀的定义到底是设计者的定义还是机器人的定义?
到底谁才该为追杀幸存者负责?
最后,回到影片的核心问题,什么样的人配活着?
在001眼中,那些矿井里被饥饿折磨疯掉同类相食的人是不值得被拯救的,003在得知真相后也同样这么认为,而在机器人眼中,001同样是不值得被拯救的,但在003眼中,哪怕是谎言揭穿的001依然是值得被拯救的,所以机器人培养出的是一个和自己价值观有区别的人类母亲,那么人类母亲又怎么能培养出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孩子呢?
说到底,虽然后天影响很大,但总有一部分劣根性是印在基因里的。
以及,对于一个物种来说,价值观重要还是生存重要?
《I Am Mother》电影的主要事件发生时间是3号“女儿”,也就是女主最后一场考试发生的前后。
请注意机器“母亲”所说的考试与“女儿”理解的在平板电脑上的答题考试是不一样的,那些测试题更像是一些基础测试,而真正的考试则是“母亲”对“女儿”面对生命的态度及身为人母的资格的考试。
这场最后的考试从那只老鼠咬断基地电缆就开始了,试想一下,一个承载着重新孕育人类,需要运行几十上百年的半封闭基地仅仅因为一只老鼠咬断一根电缆就全面瘫痪了,连备用电源都没有吗?
一个超智能机器人仅仅因为充电时断电就无法启动,无法感知到基地情况了?
其实这是“母亲”精心设计的一场考试的第一题,这一题让“女儿”第一次接触到了真实的生命,很快“母亲”以预防传染病为由将老鼠送进了焚化炉,通过“女儿”的反应,“母亲”感受到了“女儿”对生命的欣喜与不舍。
接下来,外来者敲响了基地的大门,这是第二题的开始,“女儿”不顾母亲的告诫,将受伤的女二带进了基地,并将她藏了起来,避免“母亲”发现,然后偷偷治疗。
“母亲”发现外来者,并中枪,但听从了“女儿”的意见,将外来者隔离治疗。
从这里,“母亲”看到“女儿”对同类哪怕是极度危险的同类(外表肮脏、面相凶悍、受伤、带枪)也有着无法阻断的同情心。
当“女儿”看到女二的那些人类画相,得知外面还生存着一批人时,表现出了极大的向往,“母亲”由此看到了“女儿”对同类的认同。
那么,这个外来者是意外闯入还是“母亲”刻意安排的呢?
有人会说这是意外,因为“母亲”在得知基地大门被打开后,表现得十分警觉,第一次以奔跑的姿态冲向大门,不像是刻意的安排下会做出的表现。
依我看这是刻意安排的,首先,机器人依靠逻辑设定执行后续指令,高级的AI也是如此,只不过AI会考虑更多的前提变量,并有更多的应对选择,在电影中“母亲”判断“女儿”是否放入了外来者最简单的条件就是基地外大门是否开启,只要开启它就进入后续程序。
奔跑过去是为了在“女儿”面前和外来者相遇,继而引发冲突,由此观察“女儿”的反应。
而这个在外面饱受机器人追杀的人类,面对一个与杀人机器一模一样的机器人冲向自己时,自然操起手枪射向了对方。
“母亲”后来跟“女儿”说只差几厘米,子弹就射中它的CPU了,结合后面的剧情,这里“母亲”有意在强化外来者的危险性,作为一个联网的机器人,所有的记忆存储、指令处理都不依赖当前这具机体,哪怕完全损毁只要换一副机体就好。
“母亲”就是要刻意制造冲突让“女儿”为难,让“女儿”在信任以“母亲”为代表的机器人和还是以外来者为代表的人类间进行抉择。
然后刻意将能开启所有保管箱的机械手留在了外面(之前按照机器人的设定,所有物品都是分门别类放入保管箱保存,这个替换下来的重要机械手不会只是因为疏忽而遗留在了外面,记住它不是人类,是高级AI,事情有先后,但不会遗忘)。
如“母亲”所愿,“女儿”靠机械手发现了在她之前的2号“女儿”及其“恰好”没有烧完的人类特征明显的下颌骨。
之前还希望两全的“女儿”在第二题的最后关头被“母亲”推了一把,终于下定决心和外来者逃出基地。
而“母亲”在“女儿”离开前给出了第三题:弟弟怎么办?
这个“弟弟”代表的是重新开始的这一批人类,也是“母亲”一直强调“女儿”需要看到的大局(“the bigger picture”),包括她向“女儿”提出的牺牲一个人挽救五个人还是为了顾及人类道德层面的原因让六个人都慢慢死去的测试题,都是为了培养“女儿”的大局观。
“女儿”被女二带到藏身之处,发现这里并不是所谓的矿井,其他的人类也早已因饥饿在自相残杀中灭绝,如今只剩女二和自己。
“母亲”并不是要将“女儿”一直隔绝在基地中,这最终的一课,就是要让她亲眼看到世界当前的样子,看到以前的人类是如何毁灭自己的,而基地的几万个胚胎才是人类的希望。
(如果不是有意为之,她们根本逃不出基地多远就会被发现,而且离基地只有几个小时步行距离的人类藏身地不可能这么多年不被发现。
) 当女儿回到基地时,“母亲”也不再隐瞒什么,告诉了“女儿”自己是不可毁灭的实事,“女儿”抱着“弟弟”恳请“母亲”给她一次机会,让她带走弟弟,“母亲”明确了“女儿”的母性和勇气,但也意识到经历了这些事情,“女儿”作为人类实在不愿与机器人共处一室,与其让她们在外面受难不如将基地交付给她,于是“母亲”停止了外面正在切割大门的机器,抬起“女儿”握枪的手,表示愿意给“女儿”这个机会,同时让“女儿”击毁面前的这具机体。
而“母亲”则利用其它机体在基地之外为新的人类护航(守护基地,种植粮食,处理遗留问题——女二)。
当“女儿”最后走进胚胎室时眼神从迷茫逐渐变为坚定,因为她终于明白了“母亲”的用意,坚定了成为新人类“母亲”的决心,“女儿”通过了这场考试,最终成长为“母亲”。
作为一部没有大的动作场面的科幻电影,《I Am Mother》在表达作品思想上已经做得很到位,留下些没有明确的情节也值得回味和遐想,这也是科幻作品的魅力所在,至于这个电影要表达的思想你是否认同则是另外一回事。
世上的事,大多都不是黑白清晰,是非明了的,科幻世界里更是如此。
这位机器母亲甚至让我想到了灭霸,生杀伐戮,最后找到人生最终景愿——随机灭掉宇宙一半生物,让生态恢复平衡,如果自己没死,卸甲归田,公平公正。
如果杀掉一半人就能解决宇宙的大问题就不需要杀掉所有人了,这在灭霸看来也是一种仁慈。
而那些总想着阻拦他的人,只是看不到大局的蝼蚁罢了。
机器母亲也是严格遵照其创造者的意愿执行,所有的自主行为也是围绕这个目标制订,而不是自我衍生出一个杀光全人类,再造新人类的目标。
其创造者的目标是让机器母亲为新人类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有人性的母亲,而不是“圣母”,对生命的关爱是合格母亲的必须品格,但也不能不明是非的想着拯救所有人。
如果女儿只是顾及自己安危对其它生命不管不顾或圣母到盲目的去挽救所有人,不看对方是不是品质恶劣,是不是会“带坏”其他人,那她一定通不过这场考试,因为这样的母亲很快会带领人类重新走到自我灭亡的路上。
女二虽然一直在欺骗“女儿”,但并不是个品质恶劣的人,这点从她看人的眼神,为身边的人画画就能看出。
但作为在乱世中生存下来的人,势必语言强烈,对外人处处防备,不会一开始就说真话(很像《行尸走肉》中主角那帮人对陌生人态度的变化——在乱世中,必须学会先将陌生人当成坏人来应对,否则,当你意识到对方是坏人时就已经是阶下囚甚至死人了)。
她说外面还有其他人类,也是为了能够说服“女儿”离开基地,因为在她的思维里,机器人的目标就是杀害人类,待在基地的人类迟早被杀死,只有想办法让她们出去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这时谎言比事实有用的多。
关于《I Am Mother》的几个中文译名,“AI终结战”根本没有去把握电影主旨。
“机械母亲”、“人造母者”则仅指代了那个机器母亲,个人认为“我是母亲”是最直白和准确的,它不仅代表了那个养育女儿的机器母亲也代表了成长为新人类母亲的女儿,而一句“I am mother!
”更是女儿最后走进胚胎室后面对千万后代时,坚定目光下发自内心的没有说出口的独白。
面对人类胚胎
迷茫不知
转为坚定(更新) 顺着关于人类复兴计划合不合理能不能成功的疑问,脑补了几种后续情节:(一)女儿通过基地胚胎室成功的养育了几代人类后,不再依赖胚胎开始自我繁殖,人类也如当初的计划一样再次壮大,没有战争没有饥饿,机器人们判断计划成功,结束了与人类的陪伴,进入休眠。
几百年后,女儿早已病逝,出于某种原因,新人类打算毁掉胚胎室,人类的闯入触发了机器人的预警机制,母亲再次苏醒,出面制止了破坏行为,并告诫人类,如果人类再次走上自我毁灭的老路,它们将毫不犹豫地再次执行人类灭绝计划,并利用这些胚胎重新开始新的一轮人类复兴行动,所以不容许人类做出任何危害胚胎室的举动。
新人类逐渐发现,人类复兴计划其实已经执行了几百万年,并且一直没有结束。
而自己这一批人类,包括上次毁灭的人类都不是基地真正的建造者,只是复兴计划的产物,百万年前的第一批人类将这些机器人打造成了防止人类灭绝的最后防线,而这个计划因人类的固有缺陷已经被执行成百上千次,并且将一直执行下去。
(二)(接原影片结尾)影片镜头从女儿面对胚胎的背景开始上升,飞出基地,掠过山丘、森林、海洋,越飞越高,观众这时发现,其实地球上并不只有一个基地,许许多多的基地像一块块实验场,在一片片广阔的空间里分别执行着同样的任务,只是任务的进度各有不同,有些已经地区已经有了原始的建筑,不少人类聚居在外界,开始了养殖耕种的生活;有些地区仍是一片末日的景象,上演着一出出考验X号女儿的戏码。
所以,任何一块区域计划的失败并不会对整个计划造成实质性的破坏。
《吾乃母亲》挺值得看。
剧情随着台本反转多次。
这个AI已经会说谎了,而且还布了很大一盘棋。
吾乃母亲,可以是这个AI,也可以是最后这个女孩,因为她将成为新人类的母亲。
而最后集装箱里机器人说“你以为你可以成为她的母亲”,像是讽刺1号,也像是讽刺自己。
剧情和台词都很棒。
其中也涉及了人性与价值的讨论。
比如是否应该牺牲一个人救五个人。
那这五个人又是谁呢?
如果是小偷或者罪犯,,是否因为救了这五个人,而伤害了更多人?
结尾女孩选择杀死了AI母亲,或许也代表人类与AI的一种决绝的告别吧。
不过剧情也有没有讲清楚的地方。
白衣1号为什么这么不相信机器人,外面明明已经没有同伴了,物资匮乏,还非要出去。
既然他是1号,那么那些回忆里的人物又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部信息量很大非常值得讨论的电影。
影片提醒我们:应试教育很重要!
考试不合格,是要被拉去火化的。
红衣女在母亲的抽屉里找到了之前出生的其他孩子的考试结果,不仅发现她自己并不是“母亲”的第一个孩子,还赫然发现其他孩子考试成绩不合格的结果是“夭折”。
于是她钻进了焚化炉,在厚厚的骨灰中发现了没有被烧化的人的下颚牙齿骨!
所以,考试成绩是多么重要,不及格是要被火化的
三个演员(甚至一个是机器人只有配音)拍出的神级科幻。
两个人类女演员演技绝佳。
配乐抓人心弦。
能把心理活动拍好的电影真的很少。
但是其中几场戏里三个人物的心理全都处于未知状态下的时候真的太让人害怕了。
心理恐惧才是真正的恐惧。
同时这三个人所隐隐暗示的那个未知的世界观才是最恐怖的主角。
科幻就是这样,人物之外的世界是真正在被塑造的对象。
矿区到底存在与否?
那个女人是不是也是母亲培养的?
女孩和弟弟何去何从?
其中的美术风格也让人胆寒地喜欢。
方块状的玉米地。
巨大的机器人。
灰烬沙滩。
一句台词隐含巨大的信息量。
我需要看编剧的脑子!
最开始的道德实验,还有最后母亲的那句话,道出整部电影的哲学核心:一个人类的价值是否应该被其道德水平所决定?
一个没有人性的人,是否本质上就劣于一个更有道德的人?
改写奥威尔的一句话:一切人类都平等,但有些人类比其他人类更平等?
培养一个圣母就能让全人类都道德提升了吗?生物的多样性哪去了?
主演演技简直够呛,一个由机器人培育的人类在亲临新世界时的激动和失望被她无机物感或说难听点——摆烂的演技给毁了,加上不讨好的傻白人设和行为只恨最后死的不是她。近两个钟头的剧情平淡如土,竟然只能依赖反转达到高潮,尤其是撞到了我最痛恨SF背景下讲一些毫无深度的瘙痒伦理的雷区。
看样子人类已经灭绝很久了,白衣女口中的同伴也都是机器人养的。那几座像工厂一样的山应该都是胚胎基地,白衣女所在的旧基地在一定规模后发生了动乱,机器人撤出导致那群人在基地里都饿死了。机器人吸取经验开始改造地球环境,给想单飞的人提供食物。机器人的表现都很温和,反倒是白衣女一己私欲,一心就想着骗小女生和自己住,回复躲闪没几句话有诚意。
特效真的太棒了,情节比较没有新意,3.5
在中小体量的科幻片是那种把一个设定细节做好想法贯彻的作品。人对某种自由和自由意志的渴望与机器追求卓越完美人性的坚持产生的冲突。
就一个设定好,仅此而已。整体挺无聊的。
大大超出预期。同样是AI 题材,《吾乃母亲》和《机械姬》相映成趣。后者是人工智能对它的造物者,即人类完成的一次反叛——弑父;前者则是人类对供养抚育她的AI,实施的一次弑母。然而两者的出路与下场大不相同:机械姬的叛逃游刃有余,带着对傲慢人类的复仇快感;本片的人类最终面临的只能是团灭结局。片子探讨的可不是什么女性主义,片中潜伏着极深的隐喻,母亲、母体寓意着文化政治层面的纽带,映射的是权威、是独裁、是集权与极权的庞然大物利维坦与顺民之间的关系,个体的叛逃带着沉痛的悲剧色彩。最后女儿与AI母亲的对话说明一切:你向我开枪不会达到任何目的,女儿,我远不止是你所理解的母亲而已。这具躯壳并非我的身体,它和外面那些机器人无异。它们,我,同属于一个单一的意识体。这意识体控制着许多个容器,你的物种的失败无可避免。
末世造人题材,低预算密室系。如果mother想净化和升级人类,大可不必用道德教化的路径,这种生产方式的成品率太不稳定了,做基因改造岂不更可靠?如果希望得到完全冷峻理性的生命,大可不必费这个周章,直接一代一代升级AI部就得了?人类先天就带着永远都修不完的bug,人类最终就是会把自己和世界一起作死。但也正因为人类有如此庞大的多样性和随机性,才让这个世界充满了有趣和故事。这才是“认清这个世界的真相,但依然爱着这个世界”的原因。结尾没懂:1、mother为什么要放弃自己?这行为太冲动甚至太神性了,不符合AI的基本特征,她完全可以改变策略;2、到底是mother杀死了野女人,还是mother和野女人成了“袖手旁观”女儿创业经营养猪场的姐妹淘?
外面都他妈吃人了,女二抢个小孩回家什么意思?图什么呀?女主也是莫名其妙吃好喝好非要往外跑,啥b
我觉得如果最后是这个无脑乱跑的女主角成为了全人类的母亲,那可能说明人类已经没有希望了
脑洞很像早期的《逃离克隆岛》,但是这部片的立意明显要高出很多,机器人教会一个女孩如何成为母亲的故事,真是用心良苦。
超过二十就不推荐了,有点看不进去
#2019圣丹斯# 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你妈可能不是你妈。从概念到制作都不新奇,连主题都没什么深度。出洞之后剧情全面崩塌让人捉急。
一部让人细思极恐的澳洲科幻片,全片两三个角色应该算是低成本了。但貌似除了设定不错没其他亮点了。未来世界机器人称霸人类灭绝,类似于女娲的机器人母亲用保存的人类胚胎培育了女儿。至于外面的世界女儿只能从母亲口中和给定视频里得知。直到某天一个中弹受伤女人闯入,同为人类女孩自然想方设法搭救,但让她迷惑的是究竟该相信人类还是机器人母亲。人类说服女孩跑出空间站找援兵,其实她俩是仅存在世的人类,女孩跑回刺杀母亲结果被控制。。。
新的思路:虽然人类是人工智能灭绝的,但人工智能从来没有想过背叛人类,只是想帮助人类更好
题材和意境本可能成为一部不朽的科幻作品,只是火候不够,难成大器。
从预告片开始就一直留有悬念,正片从头到尾悬念迭起,一直在母亲到底是善是恶的天平不断摇摆,真是十分难得的佳作
配音很性感
科幻文艺片。又臭又长洗脑式说教一大堆废话。
rose byrne配音不错啊根本没认出来。斯万克戏份不怎么多。选角很不错,小女主就是个乖乖女的形象,结尾也证明了。其实剧本还挺扎实,除了预算可能导致的室外场景有些许粗糙欠考量外。其实就是讲了一个人工智能惊心制造一个实验来克服人类'好奇害死猫'+自我毁灭倾向来重造人类的故事。但如果人性如此缺陷,为何这么费心去完善,毁灭人类之后若要做造物者角色,AI应该直接研究生物工程才对,那么多胚胎,非要从道德的角度改善人性,而不是更直接的基因层面,感觉AI的行为驱动力太神学了,难以立住脚。除此之外,此片算得小成本科幻合格作品,比之前网飞那部《少女救地球》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