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草的春天

ミスミソウ,Liverleaf

主演:山田杏奈,清水寻也,大谷凜香,大塚玲奈,中田青渚,绀野彩夏,樱爱里纱,远藤健慎,大友一生,远藤真人,森田亚纪,户田昌宏,片冈礼子,寺田农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8

 剧照

三角草的春天 剧照 NO.1三角草的春天 剧照 NO.2三角草的春天 剧照 NO.3三角草的春天 剧照 NO.4三角草的春天 剧照 NO.5三角草的春天 剧照 NO.6三角草的春天 剧照 NO.13三角草的春天 剧照 NO.14三角草的春天 剧照 NO.15三角草的春天 剧照 NO.16三角草的春天 剧照 NO.17三角草的春天 剧照 NO.18三角草的春天 剧照 NO.19三角草的春天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毁灭一朵三角草

野咲,东京来。

家庭幸福,漂亮温柔。

给死气沉沉的乡下带来生气,几乎所有人都羡慕她,爱慕她,一片死寂白雪里永远的三角草。

小妙,渴望走出这片雪,染了头发,为雪染上颜色,走出无边无际的大雪。

因为她的特立独行,大家亲近她然后远离她,她羡慕野咲,想像她一样,但野咲也离她而去。

最终爱变为恨。

流美,爱慕着特立独行,永远盛气凌人的小妙,即使被小团伙欺负也归咎于野咲,压抑爆发后为了向小妙证明自己,策划并杀死野咲一家。

老师,中学时被霸凌者,她之后就永远活在了这个时候,在中学工作也是为了弥补过去。

她受霸凌的原因可能是在全班人面前呕吐,之后在被自己的学生及其家长语言辱骂后也当中呕吐,最后在铲雪车前露出笑容解脱了自己。

不管是老师还是流美,她们遇到霸凌后,把所有的错归结于自己,她们不觉得是霸凌者的错,老师活在过去想修复过去,所以把自己的学生也就是霸凌者小妙当作朋友,想要和霸凌者成为朋友。

流美爱慕着小妙的强大。

上一辈的行为不管有意无意总是无形影响着下一辈,小团伙的父母在质问老师时那一个场景让我觉得,他们当年可能也是霸凌者。

他们在家里打骂自己的孩子,孩子压抑后在学校欺负其他人以此来平衡心理。

尽管我们讨厌着父母的一些行为,但在遇到相同情形下我们还是不自觉的做出与父母相同的行为。

这不是理智的,是潜意识的,我们被迫学会并在无意识下运用。

像狗皮膏药一样,就算撕下来皮肤上也还留有印记。

在那些父母的影响下,我们不懂得爱人,只是占有,占有自己羡慕的嫉妒的,得不到就毁灭它,毁灭所有与之相关的。

我们自认为这是爱。

在一片死寂无聊毫无生气的雪上,最终所有人用自己的血把它染上了鲜活的颜色,包括那朵三角草。

 2 ) 一部没有逻辑的cult片,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不要看了

这部电影最让人恶心的不是后面女主的各种虐杀:戳眼球、夹鼻梁、爆头什么的,这些都只是视觉上的冲击罢了。

最让人恶心的是流美和那几个小孩的坏,真正让人看完觉得心里不舒服。

我不仅要在学校欺负你,我还要杀了你的全家,这特么叫欺凌?

这是心理扭曲的恶魔!

电影就像创造了一个“无法地带”,警察、成年人都是摆设,所以基本上没有任何逻辑可言。

一群学生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杀人”,互相杀来杀去。

悲剧的起源就是百合三角恋,流美要烧死女主全家的原因,一个是报复她,认为她退学自己成为了她的替代品而被欺凌,所以她要报复女主;第二个原因就是要取悦自己喜欢的妙子(大姐头)。

后来她知道了妙子喜欢女主,生气又把妙子给杀了。

男主本来是挺好的男生,结果也是一个施虐狂,在家里锤奶奶,捅爸爸。

认为暴力就是爱。

这就是一部单纯的变态电影,因为全员心理都有病!

影片所有的内容和逻辑,都是为杀人服务和铺垫的。

 3 ) 血中的雪——社会教育的意义、 独特的情感刻画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悲惨、 疯狂且哀怨的故事。

这个电影既有它的社会教育的意义, 又有它的独特的情感刻画。

社会教育的意义从整部电影看来, 主题是关于校园暴力的加害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关系。

三个女生帮凶、 一个女生“主谋老大”、 一个轻浮的男生、 两个喜爱幻想但是不尊重生命的男生、 一个先是被欺凌后又转变为“帮凶”的女生、 一个时而善良时而凶残的男主角、 一个以前被欺凌现在想重新树立信心的老师。

他们当中既有校园暴力的加害者, 也有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但是相同的一点是, 他们所在的生活环境都并不是很好, 哪怕是加害者。

只有女主的生活环境比较好。

三个女生之一的父亲爱家暴, 另外两个看不出来; “主谋老大”的家里母亲和自己没有话语权; 男主角的家里有家暴; 轻浮的男生看上去缺乏家里人的关心; 两个装刁男生看样子是家里有钱给他们买玩具但是没心给他们灌输教养。

因此, 这部电影像教科书一样, 告诉我们, 校园暴力的加害者是在怎样的环境中被培养出扭曲的心理的。

更重要的是, 它展示了一个受害者是如何成为帮凶的(被虐待后反而对加害者有了合伙和扭曲的同理心)。

同时, 在没有外力正义力量的干预下, 校园暴力受害者迎来了悲惨的结局, 无论反抗还是同流合污。

加害者也会被无情地清算。

这些是这个电影的社会教育意义。

独特的情感刻画但是, 这个电影的一个特殊的点, 在于它把一些不是那么坦率单纯、 阳春白雪的情感给刻画了出来。

这些情感在电影进程中时不时跳出来一个, 而且细想便会发现每一个都是如此的真实和细腻, 有几个极其耐人寻味: 1. 两个喜欢幻想的男生在雪中森林追逐野咲时, 他们对于狩猎的渴望在没人的雪景中便释放了出来, 即便把人当做猎物杀死也好像没有任何心理波澜。

这时他们更像两头食肉动物, 而不是人。

2. 当眼睛胖男生把野咲按倒在地上的时候, 他突然不暴虐了, 开始边感慨自己终于和野咲有了身体上的接触, 边慢慢地、 温柔地想亲野咲。

野咲这时并没有去拿镊子反抗, 而只是慢慢等待他的脸凑上来。

此时她应该在恍惚, 在思考要不要接受男生的亲吻。

然后她在5秒后拒绝了, 头侧向一边。

之后男生暴怒, 准备拿刀刺她时, 她才用镊子反击。

这里其实有一丝温情在里面, 女生面对自己不喜欢但是喜欢自己的男生时, 心中仍然是保留着一丝温情、 感激和爱意在里面的, 即便这个人她不一定(那么)喜欢。

所以后面眼睛胖男生都不是被野咲杀死的, 在伦理和感情上野咲不愿意杀他。

3. 流美在和“主谋老大”雪地对杀时, 流美拿刀扎了很多次“主谋老大”的手, 边扎边吼“痛不痛!

痛不痛!

” 。

“主谋老大” 这时都快痛死了, 她还这么问。

流美这个吼其实是发泄着自己心中的各种情感: 一, 她喜欢的“主谋老大”背叛了自己, 还一直不喜欢自己而喜欢野咲, 自己出于愤怒, 非要扎她的手; 二, 自己被“主谋老大”欺负时, 虽然是被自己喜欢的人欺负, 但是最后被欺负的没有结果(她想让“主谋老大”欺负自己后渐渐熟悉自己并和自己有情感上的羁绊), 自己出于失落, 非要扎她的手; 三, 自己喜欢的“主谋老大”不喜欢自己而喜欢野咲, 于是想给“主谋老大”一个深刻的影响, 在自己喜欢的人身上留下些什么(刀伤), 自己出于占有欲, 非要扎她的手。

她扎“主谋老大”的手时的心情极为复杂, 应该有以上三种情感甚至更多, 这些都在流美的丧心病狂的吼声中被释放了出来。

4. “主谋老大”不一定是指使他人欺负野咲的主谋。

她很可能只是在别人欺负野咲时自己什么也不说。

但无论如何, 沉默也让她成为帮凶之一。

不过, 她在野咲被欺负时, 心里的情感是什么样的呢?

自己“得不到”的人就要欺负吗?

不单纯是这样, 她在野咲被诱入泥坑、 被砸东西、 被刻桌子的人嘲讽时, 她看到野咲以前和自己一起聊天时没有的落魄的形象, 这让她有一种得到了补偿的感受: 原来野咲也能落魄成这个样子, 没有我的保护她就会过得很辛苦, 我就是要看她(这个善良的女生, 这个纯洁的花朵)遭到摧残。

这是一种消极的愉悦方式, 是个人都会有, 但是不能用这个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情绪, 必要时一定要克服。

以上四段就是这个电影里的情感刻画的一些例子。

也还有更多情感蕴含其中, 但是我理解能力有限, 还看不出来。

这个电影其实有许多独到之处: 对坏的未成年人不加修饰的批判和清算、 对公权力正义力量干涉的忽略、 夸张放大了人的疯狂程度。

整个电影的叙事方式和情感状态非常贴合未成年人的生活, 我感觉编剧在用未成年人的思考方式写了这个故事。

不过电影里面的坏角色的疯狂程度太极端了。

连对生命的尊重都没有, 剥夺无辜的人的生命还一点愧疚都没有。

这还有道德吗?!

还有王法吗?!

还有法律吗?!

还有天理吗?!

刘志鸿2018年11月1日

 4 ) 内容一般

剧情很一般,就是杀人。

整部电影充斥着血腥场面,画面很震撼,但是电影叙事感就不怎么好,我认为是为了暴力而暴力,结局也不满意(男主挺帅的)如果是为了画面感观影的话,还是很推荐。

女主随时从雪地中拿出武器的技能太6了哈哈哈哈哈!

结局喜欢女主的那个女生居然活着我真没有想到(喜欢她又纵容同学欺凌她)男主也是个神经病(这部剧里的同学也很奇怪为什么就针对女主霸凌呀)

 5 ) 雪,森林,尸体

很明显,电影的故事线索就是校园霸凌。

但是同样是讲校园霸凌,导演可以表达对校园霸凌的憎恶和批判,希望唤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思索;也可以单纯地通过校园霸凌,来展现少年们的黑暗面和他们扭曲的人际关系,而让观众们对这些扭曲产生审美价值。

我认为本片的情况是后者。

所以说,这不是一部反思社会问题的电影,如果带着这种思路去看的话,很容易会觉得这些少年真的不可理喻。

咱们是要通过欣赏恶与血腥、以及几乎无可避免的悲剧来获得审美体验。

豆瓣6.2分我真觉得太低了,仔细一看为什么?

哦!

原来是大家被电影里掉眼珠子、掉肠子之类的血腥场景恶心到了,被疯批角色们恶心到了,就觉得讨厌了。

呃……我觉得塑造疯批角色和血腥应该是cult片比较常见的做法,“不正常”和“非主流”才是cult的“正常”吧?

不如出门左转……看点儿别的?

构图与美术不得不说,镜头非常漂亮,雪景+血液(白+红)真的很能出效果。

赏心悦目啊!

白色雪景+红色衣服的女主,这样的镜头很多声音全片无源音乐较少,连环境音都消除了的样子。

举个例子,大雪纷飞的天气里应该是能听到风声的,但是片里基本听不到。

观众能听到的一般只有人物对话的声音。

我感觉这是传递压抑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当无源音乐出现的时候,大多是踩了弱音踏板的钢琴曲,声音闷闷的,曲调也让我想起萨蒂《裸体歌舞》那种平静的阴郁(我听了是这种感觉,本来这套组曲是描述古希腊男子舞蹈的……跟阴郁应该没什么关系)。

剧情、角色塑造如果想用一张电影截图代表本片,给没有看过这电影的人看的话,我感觉男主这个镜头就很有代表性。

我们能看到的元素有血腥(这个人身上的血)、扭曲的心理(不合常理——为什么身上有血还在这里全神贯注地拍照?

这个人在拍什么?

),当然还有雪——白茫茫的大雪。

把女主揍得奄奄一息之后拿出相机拍照的男主在女主开始杀人的时候觉得爽吗?

呃……可能有一点吧,但是这不是我观看此片的主要感受,我并不是把它当复仇爽片来看的。

触动我的,一个是爱上侄女的美强惨别扭女同小黑妙子,一个则是在剧情中后期逐渐显露本性的男主。

妙子导演是狠狠把这别扭女同的形象拿捏住了,表面上是冷酷的大姐大,全班男女恶霸同学唯她马首是瞻,其实私底下她会悄悄地把女主听的碟子宝贝似的带在身边。

同学们揣摩她的意思,以为她讨厌女主,所以争先恐后地霸凌女主。

她虽然从来没有主动指挥(真正动手霸凌的时候只针对流美),但也默许了这种行为。

一方面她不愿意直接动手霸凌女主,另一方面因为希望女主心里只有她,所以纵容他人霸凌女主,心中是微妙的报复的快意。

两个人独处的时候,女主问妙子是不是因为自己“抢了男主”而伤害了她,咱们的铁血女同秒回:“不是的!

”女主问:“因为什么?

”屏幕前的我:求求你求求你告诉她因为你喜欢的人是她,我求求你了妙子:“…………………………没什么”屏幕前的我:(呲牙咧嘴)(大喘气)(抓耳挠腮)(阴暗地爬行)(此处cue一下延禧宫全能ACE安小鸟女士,感觉这两个角色有一些相似之处。

)流美说到妙子很难不提流美。

她喜欢的只是那个冷酷、强大的妙子,所以就算妙子那样欺负她,她还是会画妙子的画像。

最后她跟流美互杀的时候彻底暴露了这个事实,她说:“我喜欢过去那个帅气的你,现在的你只有狼狈不堪”。

在流美告诉妙子三个同学被杀死之后,妙子去找了女主,流美知道后敏锐地察觉到了妙子的动摇,发现以前喜欢的那个人崩塌了,自己也崩溃了。

另外我觉得演员演技不错,把那种变态女同的味儿体现出来了。

对比一下妙子和流美,我认为虽然俩人都沾点变态,但后者的变态显然更黑暗更深重。

互杀的时候,妙子恼恨流美,因为流美伤害自己喜欢的人,还和其他人一起自顾自地把她逼成了大姐大;流美恼恨妙子,因为妙子不肯接受她扭曲的心意,因为妙子原来并不是冷酷得那么完美。

我还是更同情妙子一些。

白色衣服+雪景,好想知道导演为什么这样设计,感觉很有意思相场男主,这个有点惊艳啊,前期完全是一个纯良日系男主,身材瘦高爱好摄影,还关心女主。

中后期暴露偏执和暴力本性。

他这个设定挺合理的,性格反转一下能为本片增色不少。

尤其是影片末尾他看见流美刺伤女主的时候,直接上去把流美揍死了,在之后又开始揍女主,女主给他揍得奄奄一息了他又说我会带你去医院,我们两个一起生活吧。

当然,最妙的还是他拿起相机为倒在地上的女主拍照,这个举动更加深刻地刻画了这个角色的扭曲。

前期,恶霸同学们霸凌女主、只有男主一个人陪伴女主、关心女主,确实减轻了男主也是变态的可能。

但是现在我转念一想,为什么恶霸们有小团体却不去欺负孤身一人的男主,也有可能是他们隐约的知道男主比他们疯得更厉害,所以才一直“无视”他。

妙子可能也隐约知道,所以当她看见女主跟男主第一次搭话的时候,才觉得异常膈应吧。

附:女同永远不要爱上侄女,没有好下场的哦

 6 ) 完全就是导演自己的泄愤!

我猜导演小时候应该也是生活在远离都市的闭塞乡村,也同样遭受过校园暴力,却一直不敢反抗,只能任由别人欺负,偶尔还会被别人说成是懦弱的人。

所以心里积怨已久,以至于在这部电影里把脑海中对那些施暴者的怒火都尽情地发泄出来。

对于正常人来说,并不觉得被打动到,更多的是觉得可悲,希望导演能早点走出这个阴影,用才华创造三观稍微正常的电影。

 7 ) 中学生就是荷尔蒙的奴隶

如果从cult片的尺度衡量,这部电影血腥暴力程度只能算中规中矩。

这部电影(没看过原著漫)有意思的地方是准确捕捉了中学生(确切说是初三)的心里与情感状态,我们不需要用现实的逻辑去度量这部电影,也可以抛弃偏远小镇,原生家庭,百合三角恋这种俗套的背景。

中学生心里恶是没有缘由的,他们的愤怒也是身体激素骤升的结果。

当迷恋上一件事物的时候可以全心投入,虔诚圣洁。

而遭遇事物背叛后又仿佛世界崩塌,邪念丛生。

现实中因为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磕磕绊绊渡过这段暗潮汹涌的青春期。

可扪心自问:自己心里产生的暴戾与恶毒的念头不会亚于这部电影。

如果从这部角度去看这部电影,电影里最失败的角色是那位女班主任,对于班级的集体情绪她完全失控,因为权威的消失导致班级处于暴力肆虐的原始状态(导演估计并未想这么多,只是单纯想把老师演绎成个懦弱无能的变态)。

下面我从个人理解来梳理下电影中比较有意思的地方: 一、妙子这个角色更有意思,女主沦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工具人。

还记得电影开始垃圾坑那场霸凌戏吗?

这里展现女主的懦弱以及妙子“黑老大”的形象,有趣的地方是妙子自始没有跟三个霸凌女生对话,连女主被霸凌的原因也是借他人之口说出。

这里观众肯定为锁定她为幕后BOSS,实则是为她身份反转预留玄关。

然后我们再把镜头拉到流美被霸凌那段戏,霸凌的还是那三个女生,妙子却是给留美剪头发,而且留美还是一副很享受的表情(我当时有点懵),最后妙子说了句:你轻松点了吗?

再结合片尾妙子给女主剪头发的镜头,才发现这是她善意的安抚(我不愿意用百合去分析,是因为我觉得中学生对友情也有很强的独占心里)。

但为什么她给留美剪的那么凌乱,是因为妙子心里是反感留美的,但又安抚了她,说明她其实是个相对善良的人,但如果我们不看到最后,会误以为妙子霸凌了留美。

整片妙子是没有真正实施过杀人的人,她的问题是因为嫉妒心怂恿,放任了霸凌的行为,但也为此付出手废的代价。

再说女主她前期的软弱与后期的犀利是推动情节发展最重要情节,但在全员恶人唯她白月光的对比,反而显得她人物苍白,工具人属性拉满。

二、男主真的很坏,这里我们对比霸凌三男三女组。

这六人承担了电影前期拉仇恨的主要任务,也是被直接报复的主要对象。

他们的恶是没有理由,单纯打发无聊的时光,只是霸凌的对象不同罢了,先是留美然后女主还有天上的鸟。

而男主前期没有直接保护女主被霸凌是我很诧异的地方(仅仅表态他站在女主方),但结合后期他间接导致女主妹妹死亡,重伤女主爷爷来看,他是有意让女主处于被孤立,了无牵挂的境地,这样他就能独占女主。

这种强烈的独占心里真的很符合中学生的心里特征,再加上他无节制的暴力倾向。

完美的契合了我的标题:青春荷尔蒙的奴隶。

对比他跟妙子,一目了然。

可能这就是最后妙子没死的原因吧~ 三、最后说下留美,这个人物应该是电影里最复杂,最让人费解的角色了吧。

但如果我们把视角还原成一名初三,发育有点滞后且懦弱的女学生。

你会发现她是那么真实,是许多人内心曾经存在过的成长中的不堪。

留美被派去劝说女主回校,而她直接跟女主说:你不回来,她们会霸凌我。

这摆明了她不想女主回来,她希望跟那个霸凌团体产生某种联系,甚至主动请缨去烧房子。

我们先抛开她嫉妒女主这个电影设置的动机不说,她这种心里太真实了太不堪了,像极了青少年明明被一些人欺负,却渴望加入那群人并用更极端的方式证明自己的价值,瞬间唤醒了我脑中一些远古的记忆。

再说留美跟妙子形象映射,留美对妙子是两个极端(我还是不愿意用百合分析,太俗套)她那种酷酷的形象与留美猥琐懦弱形成鲜明对比,留美的自卑在她与母亲的对话中表露无疑,对自己极度不认可导致对妙子形成盲目的臣服。

而当妙子在她心里出现污点的时候又转变成嫉妒的憎恨。

这种情绪像不像青春期狂热追idol的你们。

为什么我们那么爱idol,本质是我们自卑。

总结下吧:这部电影不算严肃的文艺片,更像一部cult片且漫改气质浓郁。

我们不需要套用现实去衡量,也不是一部很优秀的作品,我感兴趣的就是它真的抓住初三学生的心里与情绪,感觉不落俗套。

再说一句吧:所以年轻人真的不能主导这个世界,看看网络上那些留言的暴戾程度丝毫不亚于这部电影。

 8 ) 爱与仇恨 我一个不剩

【完全没有看过原形小说或漫画,所以对于角色的分析若有误请谅解】 一开始以为这只是一部关于校园暴力的复仇,一个小镇,只有十几名学生,即将废除的学校,以为是因为和班里的被仰慕的男生交往而被欺凌。

总是有的这样一个小团体,打着年少无辜懵懂无知的旗号,在校园大肆杀虐,到头来一句只是觉得过瘾,好奇心太重而已。

而接下来让我惊讶的是,这样的背景叙述完毕,便开始了女主的复仇。

从四十分钟打后,小镇开始下雪,很快就堆成方圆十里白雪皑皑。

但噩耗就此开始,先是女主家燃起熊熊烈火,父母均被烧死,而男主则在第一时间跑进去救出了已烧得办不成人形的妹妹。

女主因伤心过度,逗留在家。

这时,另一边那群少年便开始推卸责任,其中的两位女生开始害怕,后来几个画面可以体现出她们睡不好的恐惧。

而还有一位,突出了她所受父亲的家庭暴力,在人面前如此跋扈的少女其实也是受害者。

接下来的一幕幕血战,相信也是表现得淋漓精致。

从大雪落下开始掏出小刀,三位女生砍的被砍,捅的被捅,女主只要躺在雪地里,在手边就总能掏出武器来戳瞎对方。

少女们或许只是在不满,或许只是在疑惑为何这就是青春,但错误的人生好像毫不留情就应该得到惩罚。

再说三位男生,也让我想起了中学时的一群人,虽然不是无恶不作,但总能找打理由来嘲笑你,而里面一定有一个人是喜欢三位女生中的其中一个的,或者是女主,这大概是通常的套路。

果然,在那个胖子被弓箭射中脑袋的时候,说出的“我喜欢野咲!

”大概就能猜出,男孩们的青春叛逆心理如此鬼魅。

(果然那个连肠子都刮出来了的······) 就在其中,出现了两段优柔寡断的百合情。

留香在里面像极了一个大boss,甚至早已猜到这一切她都是主使,恰恰这样干大事的人,在一开始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在女主生病在家休息时,被威胁去看望她。

跪在女主的房间说到“你不回去上学受欺负的就是我了!

”她总表现得有点刻意融入,或许在她身上表现出的双重人格就是如此。

在家里是非常乖巧和妈妈有说有笑,但其实为了得到爱非常万不得已。

一直以来她的内心是在仰慕着妙子的,她满本子画的都是他,在得知三位女生死后第一时间打给了她。

在妙子面前,她也同样自卑低下,我也一度想到她根本就是想妙子欺负她,她只是觉得女主阻碍她了,到最后也是。

而妙子对女主,一开始也是喜欢的。

但因为男主的介入,让她们之间有了隔阂(少男少女真的很奇怪啊,喜欢的人都要狠狠伤害,毕竟我得不到的你也不要得到好)但这样似乎更加深了男主对女主的同情心和喜爱,每次妙子都是在一边看着,像是在证明自己也仍然在喜欢着你,只不过这就是你丢弃我的结果吧。

于是在那天,妙子穿着一身白(这着装一看就知道会被捅),带着那饼带子。

身边朋友的相继离去好像并没有影响到她,她在家也只是连自己喜欢做什么也决定不了的人。

她与女主道歉,明明当初就是喜欢你的啊,只不过是你有了别人···的感觉。

女主说“妙子,请一定要努力坚强地活下去”,这一句话,让妙子瞬间跪下,雪白的衣服,金黄的头发。

所以在这之后,留香与妙子的互相残杀,只不过也是缺少爱罢了,缺少对方的爱,缺少世界的爱。

到最后,也的确只有妙子活下来了,在毕业典礼上,再回忆起与女主的时光。

这是看到后来才发现的一个细节,妙子给留香剪头发,其实留香很高兴吧;再到后来妙子给女主剪头发,女主也说想让妙子一直给她剪头发。

这样两个强烈的对比,是少女情结的体现吧。

再略说男主,前面是真的没有看出有多大问题,对女主倍怀关心也有正义感,但到后来他一边打电话给女主确认是否毕业之后就去东京时,说是尽力去说服奶奶,我就可以预料到,他肯定把奶奶杀了吧。

结果后来与在墙角被刺伤的奶奶说,刺伤爸爸是因为他打妈妈啊,打妈妈是因为她想被人打,这才道出这位青年也是遭受着家庭暴力而性格突变,甚至最后一杀是女主亲手射死的,是因为在他的包里,找到了一张那时爸爸在大火中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妹妹的照片,可以想到如此残忍,他却只是为了美,觉得这样美,在打倒女主后,拿起相机说这个样子最美了。

看到最后,野咲在雪地里绝望地走着,她其实一早就知,等大雪停下来,这场战争也会结束,自己也会结束吧。

那时候,三角草在隔壁,如她,等待春天的来临。

 9 ) 说一说这部剧的女主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女主是一个很单纯善良的女生,直到看到女主复仇的手段时才发现女主也是变态,虽然这部剧十个人都是变态,但是我认为女主没有错呀,本以为结局女主会活下来,没想到活下来的是妙子,这就让人感到很遗憾可惜了,看完这部电影真的让我感觉很压抑,其实让人恶心的不是这部电影中的血腥,而是这些人变态扭曲的心理,简直就是恶魔啊,也注定了这部电影的结局。

 10 ) 单纯的自我记录:内容剧透

(5月13日):记录一下,小黑妙子能活下来,虽然有些难受。

但是如果通过审判角度来看,似乎是能够理解。

妙子几乎可以说是与相成拥有同样的目的,但她(好像)尚有一丝人性,被欺凌的老师认定她是她的朋友,知道向春花忏悔。

让她无法拿起剪刀从事向往的职业,可能就是对她欺凌流美,不阻止同伙去烧房子的审判吧。

5月14日记:不对啊,如果不是因为妙子无法接受野咲无法属于她一个人,从而开始孤立霸凌野咲的话,那么这个没有娱乐偏僻小镇孩子的疯狂是不会宣泄在野咲身上的,野咲的生命结尾,也不会是如此悲惨的。

ps:女主永远能随手摸到工具扣大分,一而再再而三的,太出戏了,搞的我一直在想。

 短评

3.5

3分钟前
  • 今日上映
  • 还行

一群神经病加变态!慎看。

8分钟前
  • 思远
  • 较差

?????????(以上是我看完全片的心理活动)

13分钟前
  • JRˉ
  • 较差

清水寻也在减重小火过一阵的原因找到了

15分钟前
  • 恨的小屋
  • 还行

鮮血和白雪真是絕配。

20分钟前
  • 多面体
  • 较差

意外惊囍。2018.11.02

21分钟前
  • melvins
  • 推荐

洁白的雪地下,校园霸凌的祭品。女生的嫉妒、同学的跟风、老师的不作为,绝境下的复仇火焰

22分钟前
  • birth20200313
  • 较差

三角草萌芽之时,复仇的号角吹响之际。作为改编自押切老师近20年前的原作漫画的血虐大戏,却因为比比皆是的问题最终只能沦为不及格的漫改作品。首先蓄力不够,反角们的霸凌缺乏足够的情绪铺垫,火烧女主一家的行为对观众而言莫名其妙大于对角色的恨意与怒意,直接导致后面的女主乱杀根本没爽起来。其次虐杀场面过于失真,对于B级血浆片和guro系爱好者完全是一眼假的妆造和为了离谱而离谱的出血量都在切割和观众的代入感,加之片中的若手演员们演技太过青涩,各种出戏感太强,没能将真正的残酷带给观众。虽然以上问题都有源自于漫画表现的跨次元局限性,不过最严重的故事问题也还是来自被删减的支离破碎的原作结构,对于男主原生家庭部分的过度精简让这个角色在影版中单纯沦为一个反社会疯子,女主大仇得报同归于尽,但这显然不是押切老师想说的全部。

26分钟前
  • 裸奔的芒果
  • 较差

为什么喜欢要透过伤害来证明?当纯白的雪被鲜红的血浸染,还有什么能继续保持无瑕?

27分钟前
  • 颜落寒
  • 还行

随手道具

29分钟前
  • 授授不轻
  • 较差

元素太多,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吐槽...血腥暴力还能拍得这么闷,也是绝了

33分钟前
  • k.k
  • 还行

特别假,不够血腥

37分钟前
  • 十八号木木夕
  • 较差

来来来,“告白”快来看看在日本没有最变态,只有更变态!

41分钟前
  • 寡人叫啥好呢
  • 较差

………………………………………

42分钟前
  • 西门吹花
  • 还行

这个副本怎么地上这么多装备的……(厉害的还是女主哪种武器都能用得得心应手!

44分钟前
  • 真绪
  • 较差

全员疯B,下雪了,可以掩埋一切罪恶!不过还是很爽!动漫怕是更为夸张!

48分钟前
  • Ariel的小珍珠
  • 还行

园子温亲传弟子。其实杀人场景冰天雪地的,看出来拍摄的不容易。但里面那种不讲道理的逻辑乱炖真的是毁灭性的。好好做一下人物不行吗?就算是CULT片,也必须有杀人的动机。全员有病不是一个好的处理方式。总体来说,画面优美且血腥,但内核空虚的要命——可能《冰冷的热带鱼》实在是做的太完美了,以至于后来人难以超越吧。

50分钟前
  • 必烈
  • 较差

欺人太甚

55分钟前
  • 人间小光影
  • 还行

领不到的毕业证,如同等不来春天的三角草。暮雪初生的三角草预示着纯洁美好的过早绽放与凋零,压抑贫瘠环境下滋生的“冰室之花”沾染嫉妒和仇恨的异化因子,狂热乃至极端的所谓爱意和占有欲无节制蔓延。随着一支射穿取景器和眼球的利箭,冲破了主体的“凝视”和完成“被凝视”的自反。阵痛的青春年华在血与雪交织的两败俱伤中落下帷幕。屈膝,埋头,蜷缩,无人知晓。一朵血肉之花轻轻地碎了。

56分钟前
  • nostalgia
  • 推荐

怎么办看到后面是同性恋三角恋后感觉整部电影都升华了

1小时前
  • Eseeks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