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部分像是资质平庸的学生作品,纯爱+一点搞笑蠢萌,片名打出后,暗黑元素开始呈现,不算太血腥,做爱与杀人的蒙太奇想法很精妙,且杀人场景多是大空间(院子、街道)切换至小空间(房间、走廊、仓库),景别一点点由远及近,使人产生代入感和紧张感,有这些已经使电影称得上好看了。
但作为讲述校园霸凌的影片,还是有些不够,前面过长的铺垫大大压缩了后面发挥的时间。
感觉后半程虽有精彩之处,却像是为了杀够一定数量的人而拼命去赶剧情一样,而事实上,观众看到一个人在拼命地行凶,他们一定想知道,这个凶手心里在想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个人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但这两点影片后半程都交待得马马虎虎,想方方面面都照顾到却都没有做好,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观众会觉得凶手的人设不够丰满,甚至就根本没有站住。
换句话说,影片仅仅表现了他杀了这些人,但并没有表现好他的经历有多可悲,亦没有表现好少年时的校园霸凌有多可恨(吃屎、对女生撸管、人肉靶子这些事件选取的都很好很典型,如果拍好绝对会让人对片子有更深的理解,可惜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了)。
因此,与其前半段与后半段风格大反转新颖取巧,倒不如从一而终,将连环杀人案与高中时的经历穿插呈现,反倒是减少些谈恋爱的部分,效果应该会好得多。
无比漫长、精神紧绷的一个多小时,胃里的食物不断翻滚,很长时间后还在用男主角森田的视角看这个世界,这种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
接着,我看到了这部电影的标签——恐怖电影。
一个没有鬼与灵异事件的“恐怖电影”,恐怖系数全靠森田刚这个人物扭曲的灵魂和残忍凶狠的杀人手段撑着。
也正因为没有装神弄鬼的超验事件,这种“恐怖”来的更加真实,更加让人受不了。
电影改编自谷古实的漫画作品,原作中的森田除了有极其悲惨的校园欺凌经历外,他还是个依赖药物,经常会产生幻视、幻听的瘾君子,有了这个背景,他的杀人行为一大半都得归罪于药品。
但是在电影里,编剧拿掉了药物的外在作用,把森田的变态与精神分裂全部归结于他长期遭受压迫的经历,以及由此发酵、扭曲的心理。
影片由两条故事线组成,一条是两个清洁工——安藤、冈田与咖啡馆的女服务生阿部由香的三角恋情,一条是森田的连环杀人事件。
第一条线还稍微带有一些喜剧的意味,呆头呆脑的安藤单恋可爱的阿部由香,游说冈田做自己的僚机,强迫其多次为自己拉红线,结果美人阴差阳错地喜欢上了冈田。
当安藤买了电锯机并威胁冈田说,要是他抢走自己的女神就把他锯碎的时候,我几乎要以为影片会变成一个由爱生恨的三角狗血剧情。
还好,安藤兄只是换了一个奇异的发型,依然安分守己地生活。
(他的作用是把更恐怖的森田引出来吧……)
给我留下巨大心理阴影,也是恐怖流量担当的男主角——森田,是冈田的中学同学,他被安藤视为情敌,由此促成了他与冈田的重逢。
森田给观众带来的心理不适来自两部分:一是他杀人的残暴和凶厉,其次是他被欺凌被侮辱的经历实在触目惊心。
森田的可恨与可怜全然不能中和,他彻底没救了,完蛋了。
一个焦炭化的人,一路燃烧着滚烫的复仇火焰,撒下一地灰屑,他还能变回原样吗?
他是校园欺凌的牺牲品,从被欺凌的那天起,他的人生就注定了急转直下。
无论是沉默忍耐还是反抗爆发,他都不会再好了,只会越来越糟。
不是变成懦夫、胆小鬼,被人看不起,就是变成暴躁狂,刽子手,让人恐惧。
杀了欺凌者后,他获得了快乐,他的眼神开始变得不一样,反正都是死罪,有什么好顾虑的。
森田前后至少杀了七个人,这些镜头的展现直接又残忍,铅笔插入男人肥厚的脖子褶皱里,能听到“噗嗤”一声,是脂肪细胞的爆裂或者是血液的喷溅又或者是肌肉的撕裂声。
榔头狠打女人的头部,至少有四下,每一下都是一声闷响,每一下都不失力道。
用刀狂捅男人的背部,镜头一气呵成,雪白的衬衫上开了一片艳丽的血花。
森田驾车逃跑,车后轮压过警察的头部,发出足球漏气的那种声音,车身还跟着向上颠了一下。
我就只挂这一张图了森田能进入任何人的家里,并能把每一个惊恐而绝望地扑向门口的人按倒杀掉。
他很享受受害者的痛苦,这种痛苦让他快乐,让他觉得自己很强大,很厉害,就像曾经欺凌他的那些人一样。
性爱与暴力交织的镜头诉说他变态的快感。
这么一个令人作呕的人物,编剧最终让他回到纯真善良的幻态也拉不回来了。
森田断了一条腿,血肉模糊地被警察从车上拽下来,他笑着对冈田说以后再来家里玩儿啊,让妈妈给你做大麦茶。
校园欺凌无论在哪儿都是一个既难以解决又十分棘手的问题。
人之初,性本善?
其实小孩子、未成年人才是最不知轻重,最野蛮,残忍的存在吧。
学校里通常分为两类人,好学生和学习不那么好的学生。
好学生以成绩和能力划分等级和地位,学习差的学生自然就会被看不起。
不过这些学生也不屑与书呆子为伍,他们会另外独立出去,开辟另一个社会,这个团体以暴力、叛逆为崇拜对象。
简单点说吧,打架斗殴在他们看来,即便会受到学校的惩罚,警告、记过、开除,怎样都好,但你出现在同龄人口中的语气永远是崇拜的、赞叹的。
不一定每个人都认同你的做法,但极少有人敢于跳出来反抗你,你会得到奇怪的“尊重”,臣服于权威和暴力的“尊重”。
森田早期是欺凌者的玩物,他的痛苦是欺凌者的快乐。
程度轻些的,在他的校服背后画个枪靶子,让他背对黑板站着不动,用气枪还是玩具枪什么的击打他。
重点儿的,是逼他吃狗屎,最让人受不了的,是逼他在全班人面前自慰。
森田在那一刻看向冈田的眼神,让冈田一辈子都忘不了,也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那是一种怎样的眼神呢,绝望似乎太轻了,那双眼睛是暗淡的,没有光的,他好像只是想侧过头看看冈田,又好像是在想怎么将他碎尸万段。
森田在毕业之后决定杀了恶霸团体的头头,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好像偃旗息鼓了。
对阿部由香的喜欢,导致他再次大开杀戒。
森田对爱情的反应是杀光情敌,必要的时候,连由香也杀掉。
他没想过要去表白,用正常的方式去获得幸福。
他早就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拿着锄头在荒原中开凿他自己的轨道。
被选定为欺凌的对象后,没人和森田做朋友,没人敢为他说话,就连昔日的好友冈田都背叛了自己,每个人都沉默着,只要火不烧到自己身上,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惨剧也就当做热闹看一看吧。
成年以后,论残忍、论暴力谁比得过他?
他自以为走到了金字塔的顶端,可惜是用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来衡量。
安藤说:“构成这个世界的既不是‘男人和女人’,‘好人和恶人’,也不是‘强者和弱者’,而是’有爱着的人的人和没有这种对象的人’。
”很不巧,森田属于后者。
大多数时候,爱会刺痛他的信徒,却又会给他们带来超乎寻常的动力和向往美好的能力。
好看的人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
《白昼之雨》看片名我竟想起了《白日焰火》!
看完之后也不知道为啥叫这个名!
另,看完很不舒服,有些画面令人不适,作为女生每次看完这种题材总觉得生活中怕遇到这种一言不合就跟踪杀人的人啊,没办法【摊手】总体感觉一般,被欺凌后报复杀人的题材,但主角森田刚的演技可圈可点,充分展现了一个变态杀人犯的阴冷,眼神中的绝望让人窒息。
就题材来说暴力电影没什么新意,正如评论有人说道【韩系暴躁,日系燥郁】,精彩处在于性爱与虐杀的平行剪辑叙事来说,前半段有些黑色小幽默,后半段正式进入杀人主题,另,中场BGM鼓点带感最后,毕竟漫画改编,还是注重感官刺激,其他稍逊色,但影片所要达到的阴暗压抑效果还是很成功的。
画风转变巨快,初以为清新喜剧,夹杂日式爱情剧,后骤变为情色暴力剧,又换成连环血腥杀人狂,最后成为可怜之人,变态到极致。
十足暗黑系电影,血腥,重口味!
本身故事就非常优秀,不需要太多修饰,而且漫画又是已经成熟。
选角很合适。
我很喜欢女主,甜甜的类型,细心欣赏了几次床戏,最后一场被杀人犯强奸,而且女主还穿着黑丝,让人很是喜欢。
基本上每个人都表现得很到位了。
这个故事就是让大家明白,一定要远离有心理阴影严重的人。
电影《白昼之雨》改编自谷古实同名漫画,是导演吉田惠辅在温馨三连发【《辕马小姐和大嘴巴》(2013)、《麦子小姐》(2013)、《银之匙》(2014)】之后,放开手脚拍摄的“变态”电影。
擅长拍摄温暖日常生活的吉田惠辅,其实在《柠檬》【《BUNGO-日本文学电影》(2010)】中,将梶井基次郎原作的压抑展露无遗,早已展现对黑暗题材的野心。
优秀的改编剧本打底,加上极度的风格化使本片成为吉田惠辅的新代表作品。
全片仅99分钟,却以前后部分的强烈对比让观影者仿佛看了两部电影。
前43分钟向我们展现的是一出轻喜剧,主人公冈田(滨田岳 饰)与同事安藤(室毅 饰)之间微妙而有趣的行动,以及可爱的咖啡店店员由香(佐津川爱美 饰),都很难让人想象到之后的走势。
43分钟后,镜头停留在目如死灰、脸色阴郁的森田(森田刚 饰),片名才终于出现,当然还有右下角小却醒目的R15+(未满十五岁禁止观看)。
此处特意设计带来的震撼,让人一瞬间有了接下来要做好准备的觉悟。
在配乐方面,前半基本没有使用配乐,主要为四周的环境音(咖啡店里的汤匙碰杯声、饭馆的嘈杂声等),自然有了生活气息。
后半首先就以带有佛教元素的音乐引人入胜,在极端暴力的场景会使用增加紧张感的曲子推波助澜。
另外前半的场景主要在明亮的施工场所及日光下的咖啡馆,即使是夜戏也有暖黄色的路灯照射;而后半色调阴冷黑暗,场景多为杂乱污秽、血肉模糊。
一般来说前后割裂的剧情往往遭人诟病,但到了《白昼之雨》这里,反而成为一个高潮。
转向后紧接着的性交与大开杀戒的交叉剪辑可谓点睛之笔,令人生理不适,彻底展现人类如野生动物般的欲望。
而在这高潮来临之前,暴力的不安种子早已缓缓渗透于前半的日常之中。
森田的行迹可疑、敲诈同学的跟踪狂、杀人嫌疑犯身份,不可能毫无作用,只是混入引人发笑的日常之中,麻痹了神经。
一旦进入正题后,便疯狂杀戮不留一点余地。
十恶不赦的杀人魔森田为何从未遭受警察的追捕这一点暂且不看,我更关心的是,他的恶从何而来?
电影中给的直接原因是高中时期经历的校园暴力事件,遭受近乎凌辱的森田从此有了“不像活人的眼神”。
对于每天都需要上学的高中生,学校就是另一个家,在这里遭受的一切都无法逃避,所以我完全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受害者选择闭门不出或了断自己。
电影中的欺凌者河岛和他的小团体把森田不当人看,其他同学有的用书挡住脸唯恐避之不及、有的在一旁围观讪笑,已经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了,是全日本校园的风气。
作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受尽屈辱的森田用最极端的方式报复成功,但此时的他明显已经有严重的心理创伤问题,嗜血后人格崩坏的他只能往最坏的方向走。
他知道自己没有退路,所以告诉冈田“我们这种底层人,人生已经完蛋了”。
知道自己做什么都没有用,反正结局也不会更坏,不如单凭本能欲望活着,生气就杀人、饿了就吃饭,怎样都无所谓了。
这是多么令人绝望和恐惧的事,因为这个格差社会本来就没办法改变,泯灭人性像个动物生活反而轻松得多。
然而森田可以杀人不眨眼,却还是在被混混勒索时面露胆怯,本质还是个欺软怕硬的小人物,根本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暴力支配也正应了片名本来的意思“成为强者猎物的弱者”。
结尾少年森田单纯地笑着,眼睛里闪着光,真是令人唏嘘的一幕。
我们只有这一次机会看到遭受欺凌前的他,只能通过冈田的话知道他曾经是个温柔的人。
他曾像普通人一样叫唤着妈妈给同学倒茶,养着一条可爱的狗,跟朋友打着游戏。
怪物是环境造的。
当他受到欺凌的时候,老师、家长管不了,同学各个怕波及自己,施暴者恬不知耻…… 毁灭前最后的回光返照,怪物化为人形,他仍是那个瘦弱的少年。
森田刚在本片中完美演绎了绝望的杀人魔,多年的舞台剧经验让他的演技得到了磨练,此次更是展现了全新的自己。
作为杰尼斯艺人,出演如此大尺度的电影非常少见(试片途中多人退席),也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不得不说吉田惠辅导演能如此大胆启用杰尼斯艺人,眼光独到。
另外,常常出现在日剧日影中的黄金配角滨田岳和室毅这次均正常发挥,对前半的喜剧效果功不可没。
只可惜安藤这个角色远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室毅也并不是只能在怪咖界出彩,比较遗憾。
《白昼之雨》让我们看到了隐藏在平静生活下的另一面,人们受制于现实的压迫互相伤害,脆弱的人被黑暗吞噬,自甘堕落而为恶。
只要悲剧不在身边发生,我们就能装作若无其事,继续在自己的轨道上生活,消除永远无法完结的不满和不安。
构成这个社会的,不正是我们吗?
整个影片没有惊悚的配乐,没有华丽的场面,也没有完美的角色。
简单粗暴而冷静严肃的暴力镜头让人觉得窒息。
前半部分波澜不惊的恋爱日常,使人沉浸在美好幸福的幻想里,但是总又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没想到后半部分画风突变, 冷酷无情的杀戮画面给影片蒙上了一层变态和猎奇的色彩。
细看之后这段其实是有用意的,开头地方冈田问安藤每天下班都干什么,而安藤却反问他在做什么,冈田觉得下了班就吃饭,也没什么爱好和女朋友,觉得很不安。
安藤却一股脑跟他讲了一堆大道理,大致就是说这世上没有人是满足的,消除不满是生活的原动力,对于冈田的不安并不觉得奇怪,冈田不以为然,内心总觉得十分不爽,并以为安藤也和自己一样每天和不满做着斗争,不过安藤却不是这样内心纠结的人,他认为无论有没有钱,都是怀揣着不满和不安活着的。
他觉得只要每天能看到由香,他就有生存的希望,不过安藤这个角色相比森田要温和的多,即使被好友NTR之后称要将其碎尸万段,然而只是郁闷在家里几天几夜,最后只剃了个牛角头和冈田绝交, 多么天真、知足常乐的一个人,不大会因为一时的刺激而犯罪,前半部分的片段告诉我们,虽然我们需要消除不安作为生活的原动力,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认清自己的原动力(安藤选择不再坠入情网)。
影片过半才出现片名,中间的平行剪辑,已经是画风突变的前奏,除了突出暴力美学的恶趣味之外,也反映了两种不同世界的极端享受在不同的人心中实际上是多么重要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对于安藤田来说,消除不安是不再坠入情网,懂得满足;对于冈田来说,消除不安是找个伴侣。
然而对于森田来说,那种安分守己自我满足的日子不可能降临到他的头上,他不可能消除生活上的不安,就如他对冈田说的一样——你和我,都已经完蛋了。
冈田被安藤委托调查的时候,和森田见了一面,和在咖啡店那天看到的一样,森田一直是那套着装,依旧面容憔悴,形若枯木地苦闷抽着烟,他被问及打什么工时,只是说很多,问他下班了干什么,他只是说没什么。
当冈田抓住他经常去咖啡店的证据时,他虽然无法辩驳但却一口咬定什么也没说。
其实他每天靠着勒索混饭吃,戴着口罩披着背包游荡于街角巷尾,打游戏挣了钱还被抢,过着苟且偷生的日子。
每当他回忆起高中受欺辱的片段——趴在黑板上当靶子,学狗一样吃屎,甚至当着众女生的面自慰,就如同和草说的一样——那时每天都像活在地狱里一样,只是想着怎么去死,如今也不过是另一层地狱罢了。
当他杀了第一个也是他最憎恨的人时,他的命运已经被恶魔操控,受虐者化身为施虐者,杀人成了家常便饭——他已经不是冈田高中时候那个和自己一起打游戏的、温柔开朗的森田了,他变得沉默寡言,暴戾乖张,而且有了某种特殊的性癖好。
和前半部分的安藤相比,两人其实都是为了生存,当森田被儿时的欺辱异化之后,他所要寻求其实很简单——一无所有的自己能够从底层爬上来。
然而他有没有什么本事做梦都别想高人一等,只有血腥屠杀才是他生活的原动力,但他直到最后,冈田对他说:真实的你那么温柔,为什么要那么做。
他才意识到,真正的生活原动力,不是杀戮,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那份微不足道却永不磨灭的温柔,但结尾部分的拯救来的太晚了,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如果要毁了一个人,不如把他送去高中。
森田的人生从那天起就已经没有活着的实感了,他的善良纯真也只停留在最后与冈田玩耍的那一刻,行尸走肉般的他精神已经崩溃,被幻觉缠身无法解脱,完全丧失了人性,成为了变态杀人魔。
然而,即使他已经对生命漠视,仍然无法从自己被欺凌的困境中脱身,在面对游戏厅外的两名欺凌者时又是那么的软弱无力,他的所作所为,也不过是对现实的否定与逃避,也是为了抹杀自己在生活中失败的事实。
这可恨的杀人魔同时也是一个可怜人,是什么将他变成了披着人皮的怪物,这才是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共同去改善的重点,学校在教学生知识之前,更应该首先让他们明白人性,尊重人性,珍惜人性!
《白昼之雨》是我不敢看第二遍的电影。
真实的可怕,却又不是所有的真实。
起初看电影是因为森田刚,这个神秘有性感的男人,电影结束,就算是为了爱豆再看一遍,我想我还是拒绝。
电影开始了45分钟,片名才出来,就像是听说书先生说了很久的故事,正入神,先生却说现在开始讲故事,让你唉的一声,却又很快集中注意力。
导演的镜头在杀戮和性爱之间切换,人性的恶与欲望并在一起,让我有种是不好意思的感觉,就像那些被藏得很好的恶被拆穿,赤裸裸的感觉,脸颊觉得一阵阵燥热,森田每次杀人都不一样,刚开始还会毁尸灭迹,到了后面杀人后直接用餐,被发现也不会逃跑,那就是再次杀戮,而森田的耳鸣也越来越严重。
故事会怎样结束?
我被震撼已久的心,一直扑通扑通的跳,喉咙感觉到阵阵的干涩,内心纠结极了,看见那欺凌的一幕幕,公然被砸,当众自慰,被逼吃屎,被自己亲近的朋友冈田欺凌,森田被一步步逼向罪恶,当自己的朋友冈田因为怯弱选择欺负自己的时候,森田眼神开始改变,让人揪心,我不知道该怎么反应。
一直以来都是黑白来断对错,可是有太多的灰色了,森田的坏恶有因,可是他杀人是罪,我确实说不出黑白对错。
逃跑过程中,因为看到和自己儿时的相似的狗,把车驶向一旁,而自己也因为车祸,生命垂危,被警察带走时,露出骨头的腿,呢喃着儿时的话,叫着那是的朋友冈田,只有在他意识模糊的时候,他才能摆脱耳鸣,忘记罪恶,回到最好的灵魂。
罪恶在不知道的地方蔓延,在不知道的角落里腐烂,那些被孤立欺负的灵魂,在肉体里嘶叫,侵蚀精神,播下罪恶的种子,结出恶魔的果实,欺凌不是蚕食不只是一个人,是整个参与那个人人生所以的灵魂。
作文写了一半,发现严重跑题了怎么办?
在下一段来一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可破之。
电影拍了一半,发现严重跑题了该怎么办?
今天我推荐的这部电影就遇到了这个问题,99分钟的电影,导演拍到第45分钟时,似乎察觉到了严重跑题,只见他宕开一笔,来了个180度大反转,生生将一部纯爱片改成了一部犯罪片,成就了一个经典。
这部电影就是2016年上映的电影《白昼之雨》。
本片是一部漫改恐怖电影,改编自漫画家古谷实的同名漫画,以连环杀人案森田和高中同学冈田重逢,并试图杀害冈田男友由香味故事主轴,讲述了校园霸凌扭曲人性的故事。
我们看一下,导演和编剧是如何运用巧妙的编排,把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讲得生动有趣的。
这部电影首先厉害在片名。
音乐界有个惯例,前奏越长的歌曲越厉害,因为只有对自己的歌曲足够自信才敢这么玩。
比如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前奏有40多秒,被乐迷封为经典。
比如周杰伦的《以父之名》,前奏长达1分09秒,是他逼格最高的一首歌。
而在电影圈也有个惯例,片名出越晚的片子越牛X,比如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在第40多分钟的时候才放出片名。
这部《白昼之雨》不遑多让,在第45分钟才亮出片名。
前面说的导演拍跑题了,不过是一句玩笑话,导演真正的目的是用45分钟的片名作为一个分水岭,前45分钟一种风格,后54分钟另一种风格,两种风格杂糅在一起,撞击出一种不一样的艺术效果,用王朔的一部作品形容,就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先说“一半海水”,本片前45分钟就是一部纯爱片。
冈田和安藤是东京一家清洁公司的员工,冈田扮相屌丝,安藤则是个胡子拉碴的壮汉,两个搭档在一起充满喜感。
安藤暗恋咖啡店的服务生由香,就找冈田出谋划策。
两人来到咖啡店认识了由香,但事情却出现了了反转。
冈田本来是当电灯泡的,结果由香却喜欢上了她,一边是背叛死党,一边是美女的垂青,冈田陷入幸福的烦恼之中。
可与此同时,冈田发现咖啡店还有一个人对由美虎视眈眈,这个人是自己的高中同学森田。
最终冈田和由美陷入了热恋。
影片在前面部分笑料不断。
比如壮汉安藤提到暗恋对象瞬间少女心爆棚,日本漫画人物那种中二气质瞬间出来了,看着很搞笑。
比如冈田长相屌丝,帮死党追女神,却被女神青睐,这也是日本漫画一大特点,满足青少年的幻想。
比如冈田和由美热恋后,两人初夜时,冈田问女友:“你之前和多少人睡过?
”女友羞涩地回答:“十几个吧。
”冈田瞬间崩溃,观众捧腹大笑,这也是日漫里经常出现的搞笑情节。
原以为整部影片就是三男一女的爱情戏,结果之后的剧情急转直下。
我们接着看“一半火焰”,影片后54分钟就是一部暴力犯罪片。
森田的出现将一切美好撕得粉碎,原来他不是由美的追求者,他只是一个反社会人格的人,他在实施自己的报复性为,他生活全部的内容就是:跟踪和杀人。
影片详细记录了他杀人的几个过程,充满了黑色幽默的味道。
他提前潜入一对情侣家,情侣发现后试图联手制伏他,不想女孩笨手笨脚坑了男友,两人被森田反杀。
作案后,他又潜入一个陌生人家,主人回来后他正在家里悠闲地吃着食物,主人进屋,他手起刀落结果了对方性命。
之后他把尸体埋在了院子里,警方察觉出异常,上门问话,他不慌不忙,手起刀落又结果了警察的性命。
在强暴一个受害者时,受害者来了例假,露出了带血的卫生巾…在最后森田试图强暴冈田女友时,冈田出来制止,他手上的武器竟然是个自慰器。
这些内容过于荒诞血腥,和之前温暖的风格大相径庭。
最终,在冈田的询问下,森田说出了实情,原来是校园霸凌导致他人性扭曲,他要报复整个社会。
最终的结局当然是森田被绳之以法,但整个过程中的杀戮却触目惊心。
影片讲完了,但本片的几个细节点让我回味很久。
第一点就是导演和观众开了个玩笑。
光看前面,你根本不知道谁是本片的男主角,有可能是那个为爱犯花痴的大胡子,有可能是那个呆萌的屌丝,有可能是那个清纯可人的女生,没有人想到角落里那个窥探一切的人才是本片的主角。
即使想到了,你也很难捉摸这个人是什么性格的人,他沉默寡言,梳着杀马特发型,谈吐谨慎,你万万想不到他是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其他三人差点都成了他的刀下鬼。
第二点是导演对性与犯罪的理解十分深刻。
影片后半段有一段平行剪辑堪称精妙。
两个画面,一边在杀人,一边在造人。
冈田和由美正在床上缠绵,两具肉体扭曲在一起,交织碰撞。
森田正在试图杀害一名女子,两具肉体也扭曲在一起,交织碰撞。
在平行剪辑下,两组画面相互穿插,你甚至分不清,画面中出现的镜头究竟是表现性爱还是杀戮。
导演用这种手法告诉观众,性和犯罪往往是一对双胞胎。
第三点是导演对校园霸凌的解读很特别。
校园霸凌的影片很多,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去年的《少年的你》,一般这类影片会直接表现受害者受到的侮辱。
而《白昼之雨》没有直接描写受害者受到的伤害,它讲述的是校园霸凌就像一个慢性病一样一直折磨着受害者,十多年后把一个纯真少年变成了一条恶龙,影片中森田犯罪手法越残忍,越证明他受到的伤害之深,影片仅用了几个闪回片段回溯了当年往事。
其中一幕特别扎心,一群恶霸让森田在教室里脱裤子自慰,而懦弱的冈田只能在一旁旁观,这个画面寥寥数笔,却极富冲击力,很好地解释森田之后报复社会的动机。
第四点导演对杀人犯的刻画很特别。
穷凶极恶的杀手一定都会有内心的软肋,导演在表现软肋时往往回会拍温情戏,杀手在面对自己爱人、孩子和母亲是都会流露出温暖的一面,这一套已经被用烂了,比如最近的犯罪片《除暴》里吴彦祖和春夏的戏份就是这种套路的延续。
可是《白昼之雨》最让我叫绝的是导演突破套路,他在表现杀手柔情时用了很特别的一个设计。
森田在杀了很多人开车逃跑,警车在后面追赶,一路上他开车撞死了很多人,可是开到一处街道,路中间出现了一只小狗,森田为了避免撞到小狗,猛打方向盘,最后车毁人亡。
看到这一幕,我拍案叫绝,一个杀手在生命最后一刻却对一只小狗心怀怜悯,他下意识的反应让他内心的一丝善良全部展现在观众面前,其他不需要赘言,这种简洁高效的表现手法秒杀大部分犯罪影片,真棒!
总之,《白昼之雨》是一部全片充满设计感的影片,它“一片俩吃”,将搞笑、纯爱、暴力、变态熔于一炉,烹制出了一道味道独特的美味,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很独特的观影体验。
1,当你有一个暗恋的对象时,是不是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动力?
一但被拒绝或者喜欢的人有对象了,是不是感觉整个世界都没有意义了?
2,你的喜欢的妹子不喜欢你,追了很久只给你发了一张好人卡,更狗血的是说喜欢你好兄弟,你兄弟跟你说会拒绝她,却背着你跟人家睡了,请问你是选择原谅他呢还是绝交?
3,你女朋友谈过很多个对象,各种姿势都被解锁过了,经验相当丰富,在床上她比你还主动,而你还像个白纸一样特别羞涩,有没有一种特别失望的心情?
你觉得类似电影中的女主适合做女朋友吗?
片名出现前后剧情风格变化,森田杀人不眨眼的冷酷到底,小人物冈田的爱情悲欢,所有配料烹调的最后大菜,证明导演确实是三星米其林的水准。
感觉友情回忆杀纯粹画蛇添足,毕竟原作的魄力来自突然浮现的杀意和没有缘由的恶。森田的痛苦并不来自过去,而是来自于自己的“不同”,这才是漫画后半部分的核心。
看啊看啊看到无聊想弃的时候,嗷!
故作高深罢了
最后说理解,太假惺惺。
不要bully你的同学,因为你可能在塑造一个反社会杀人狂。
日本是不是犯罪率比较低啊,警察一副没什么经验蠢萌蠢萌的额样子
搞笑担当死的太冤,无差别杀人的森田还真是变态啊。。。
7/10
除了骂一句,校园欺凌的人都该死,还能怎么办呢。一个变态杀人狂,最后为了避让一只宠物狗而撞墙被捕,“真实的你是那么温柔”。
日本人这么好杀?脑残设定,连基本的合理性都不顾的导演.......
ゾッとするけど、内容が薄すぎる。
日本的校园欺凌真的这么吓人么。那个杀手没意思,矮个子情侣有意思
我不管你拍的怎么样,就是不喜欢,既没有感觉到变态的快感,也没有感觉到有任何一个角色可爱
以前犯过的错,总有一天会反噬你,真的,世界上没有侥幸。
森田刚杀人和滨田岳做爱那段平行交叉处理的挺有意思,故事本体关于校园欺凌还不如昨晚看的独裁者古贺。
校园欺凌。。电影名到43分钟才出现。
原盘。日警无能啊。可能漫画就是这样无序。欺凌导致人性扭曲变态。主角们表演都好。女主卡哇伊。巧妙避过敏感部位。整体欠佳。
又一部描写变态杀人犯的电影。前半段美女恋上挫男的情节,以为是个俗气爱情故事,大部分桥段都在搞笑,越到结尾越压抑,分支出校园欺凌阴影下都把性格扭曲得不成人的恶魔是如何诞生的。本片把喜剧、暴力、血腥、色情集一身,亮点挺多。
导演难道是在黑岛国的警察实力?连续杀人却依旧轻松写意,这在天朝早变成轰动全国的要案大案了。全片气氛带有一种性冷淡的极简风格,对于罪犯内心的克制表达反而更令人动容。PS:女主左津川爱美是影片最大亮点,单身狗被恋爱的那段戏份虐得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