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开始,一个老巫婆及其家人看中了一个小女孩,小女孩名叫莹莹,她非常适合做自己已故女儿的承载体,真是千年一遇啊!
老巫婆开心得只翻白眼,于是想方设法与对方取得联系,还缺德的在对方家里搞破坏、扔垃圾、划沙发,这个行为不亚于二哈。
于是女主决定将房子出租出去,男主并不愿意,因为这里有他最美好和最糟糕的回忆。
男主是《譬如朝露》中的老师,他与前妻曾有一个女儿名叫小佳,因为热水器起电,女儿就这样去世了,他一直活在内疚之中,还抱着娃娃叫女儿。
娃娃长得着实有点吓人,大眼睛、红头发,非常害怕它突然转动眼睛。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卖保险的女生,也是我们的女主,两个人很快就在一起了,也生了一个女儿,取名为莹莹。
男主并没有跟二婚的妻子说过小佳的任何事,还将女儿的遗物放在房顶上,时不时去纪念一下。
这也是他不想出租房子的原因,可是老巫婆表示我可以让你女儿附身在莹莹身上,两个人共用一个躯体。
男主念女心切便相信了,还以为对方是好人,开始三拜九叩,每晚都会看对方给他的红皮书,书中没有任何文字,每次都需要将书贴近眼睛的位置,大家不要向他学,容易近视眼。
每次念经的时候,天空中都会飞来一群乌鸦,叽叽喳喳地叫着,它们是阴阳之间的信使。
女主很快发现男主的不对劲,也亲眼看见他做法时的样子,真是吓死个人,还注意到他身上的奇怪标志,以为他进了邪教。
你做什么我不管,但是不准伤害我的女儿。
好在女主智商在线,偷偷地调查了老巫婆的身份,对方竟然假冒身份信息,根本不是所谓的医生,邻居家的阿姨在和她说完租客的异样后也莫名失踪。
不久后莹莹身上也有了同样的标志,女主还见到她与老巫婆坐在一起,晚上莹莹也会表示:房间里有人!
房间里四处透风,关上了房门,窗户开了;关上了窗户,玩偶上床了;藏起了玩偶,又做噩梦了,镜子中时不时出现鬼影,床上也会伸出一只手。
于是女主带着女儿出逃,心怀执念一心复活小佳的男主,又带走了莹莹,还表示我们在做一件伟大的事,这样就可以留住姐姐了。
当天晚上,最后一道仪式开始了,只要在莹莹身上集齐三个标志,老巫婆就可以复活她的女儿了,其实老巫婆也是借用了别人的身体。
小佳想要帮忙,却被老巫婆封印在娃娃中,意识到被骗后的男主想带走莹莹,谁知被对方伤害了,只能躺在地上看自己做的蠢事,在最后一刻他祈祷小佳救救莹莹。
女主被带到了郊区,她看到了对方手上的奇怪标志,还注意到那本红皮书,假装晕车然后逃跑,谁知又被带了回来,还被打伤放进行李箱。
对方准备将她抛进水中时,女主逃跑了,这个逃跑的速度相当可以,无声无息。
于是女主与坏人在黑夜里玩躲迷藏,最后坏人被KO,女主开着车子前往做法的家里。
她拼命地拯救床上的女儿莹莹,一会砸玩偶、一会扔书,可惜还是晚了一步,仪式成功了。
但附身在莹莹身上的不是老巫婆的女儿,而是男主的已故大女儿小佳,小佳战斗力爆表,将坏人都一网打尽,她也不知道莹莹去了哪里,醒来时就已经在这个身体上了。
一个失去了女儿,一个失去了父亲,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子开始相互扶持着,小佳逐渐以莹莹的身份生活,女主待小佳如亲生女儿,小佳也会双手抱住女主。
整个剧情很是丝滑,小女孩的演技在线,女主智商在线,遇事知道逃跑而不是乱吼乱叫。
母爱是伟大的,为了女儿,她勇闯坏人窝,也听得进去邻居的劝告,去调查租客一家人,不仅如此,也会细心观察那个丈夫口中的所谓纹身,而不是全然相信对方,总之值得一看。
其实对恐怖片相当的无感,总是感觉真正的恐怖片,不应该是单纯的靠吓人,靠感官刺激。
个人认为的恐怖片,《无边泳池》应该不错。
有时候看到恐怖片里头“作死”的桥段,总是会感觉莫名其妙,但凡有点理智,都可以避免的。
但《无边泳池》不一样,这种恐怖,让你无处可逃,才是真恐怖。
这部电影,网上吹了好久了,实在没抵制住“诱惑”,还是看了,感觉还是套路的恐怖,女主有了好多证据,但没有选择报警,到了最后关头才想起来报警,偏偏手机没电了。
而故事开始的时候,基本还是风平浪静的。
老外也有炒楼炒失败的,卖又不是,租又不是,住又不是。
老公原来是不想租的,但是老婆觉得放在那还要还房贷,实在可惜。
而且,中介介绍的租客,给的租金足够吸引,何乐而不为呢。
要说呢,别相信中介。
这电影看完,中介的名声,是又臭了一次。
故事拍摄的手法还是相当别致的,好多的阴差阳错,分别以老公和老婆的视角拍了一遍,如果,老婆不是参加所谓的面试,老公也不会超前和租客单独见面,那以后的故事也就可能发展不下去(如果一次不成功,相信中介和租客还是会想其他的办法)。
只是,这样老公先和租客见面后,事情容易太多了。
一次见面,老公就彻底沦陷了。
从此后,老公开始神神叨叨,说起来,老婆也算是看到很多不该看的事儿了,这个时候不选择报警,不知道老外是不是对警察实在太没有信心。
说起来,老公的沦陷,也有一段悲伤的往事的。
这段往事,虽然貌似“情有可原”,但始终没法产生共情。
执着于过往,以伤害身边人为代价,这到底是个什么逻辑呢。
当年的女主,在男主“如此境地”下邂逅,卖保险,实在是一份高危工作啊。
你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客户;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把自己给卖掉;你也不知道,卖着卖着,自己的价值观已经被腐蚀。
太过沉溺于过往,只会让人有机可乘。
如果,真的有这种能力,人家为什么会死心塌地的帮你?
你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这些问题,应该是一个正常人能思考的问题。
但,此时的男主,已经彻底被洗脑了。
整个事件中,女主和女儿是无辜的。
男主以为得到了女儿的同意,就“毫无良心谴责”的策划了一切,拜托,孩子真的明白了整件事儿的危险了吗。
故事最后,女主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这是意料中事。
然而,女主的所有努力,并没能真正挽回什么。
说实话,故事一直到最后,才有了一点点惊喜。
女儿已经不是女儿,你还选择爱她么。
我个人其实蛮喜欢后半段“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多段叙事,以及高潮部分的某几处反转。
女主小宁这种“英勇妈妈”的形象在恐怖片里并不少见,真正让我感到惊喜和意外的反倒是她在医院里抱着已经不是自己女儿的“莹莹”边哭边安慰:别哭了,别哭了。
在这样巨大的打击之下,她没有丝毫抗拒、责怪鸠占鹊巢的小家,而是凭着超乎常人的善良、坚强去试着接纳这个无辜的孩子。
小佳也确实是一个值得被好好对待的好孩子。
她醒来后那声“阿姨”真让我震惊。
她明明可以若无其事地、心安理得地住在莹莹的驱壳里,反正一切不合理之处都可以用精神重创来解释。
但她还是第一时间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并哭着为自己自私的父亲道歉,为自己顶替了莹莹道歉。
这一幕戏所展现出来的人物性格,已经预示了她们二人能够相互陪伴、相互治愈,并能够逐渐变为亲密的、真正的母女。
不过,仔细回想起来,这部电影还真没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怖桥段;作为一部恐怖片来说,这其实也算作一种失败吧。
只是从叙事节奏、剧情伏笔、反转这几方面来说,它的确是这几年的恐怖电影中比较出彩的,而且最后5-10分钟的收尾又在人物塑造方面给出了惊喜。
所以,如果以惊悚/悬疑这个标签来看的话,本片的完成度还不错。
这几年好像确实没什么称得上惊艳的恐怖片,好多在宣传期吹得天花乱坠的片子,看过之后也觉得不过尔尔。
惊吓形式始终停留在一惊一乍的jumpscare,但如果音效、灯光、剧情节奏等等无法事先将氛围渲染到位的话,这种惊吓手段只会显得幼稚且乏味。
以前的恐怖片里,那些因为人的欲望、贪婪引起的祸端是如此直击人心,那些无法平息的怨恨、愤怒是如此毛骨悚然;现如今,无论亚洲恐怖电影怎样在民俗文化里深挖,无论好莱坞如何将恐怖元素与心理问题相结合,都很难再引起观众的共鸣。
甚至连恶灵们的妆发都难再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陀螺说人们还没有把动画电影当作真正的电影来看待,我想恐怖电影也是这样。
这种类型的电影也不应该扁平化、公式化、流水线化。
即便只是为造成视觉冲击,也应该去尝试更多新颖的桥段。
“恐怖”这层纱布下有很大的空间可供创作人员去发挥。
还是期待从业人员们有朝一日会把这个类型利用起来去发现、探讨更多的东西吧。
你们没觉得吗?
女主前男友的现女友太机智了,她不阻拦一下恐怕她男朋友要成炮灰了(电影里都这么演的不是吗)
祭屋出租 (2023)7.32023 / 泰国 / 悬疑 惊悚 恐怖 / 索分·沙达菲斯 / 尼塔莎·吉拉尤吉恩 苏格拉瓦·卡那诺我看完了电影解说来的,不敢看原片因为我真的害怕啊。
这部电影非常好,没有烂俗的反转,比如小孩被拉缇女儿附身装成莹莹最后弄女主的烂俗模式,而是用妹妹救姐姐、姐姐反过来救妹妹的方式,既有看头又不失温情。
姐姐后来怒杀两人的场面实在太解气了有没有!
电影里最蠢的当然是女主她老公,一个人执念太深是害人害己,但人们往往很难珍惜眼前人,总缅怀失去的,不过也理解……大部分父母不能接受失去孩子,一旦有了欲望和执念,就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结尾应该是小佳和小宁阿姨聊过怎么救妹妹但是最后也没办法(妹妹已经被拉缇掐死了)加上小宁自己也想通了要把女儿这副身体好好养大,所以小宁才愿意接纳她。
电影里有不少邪教仪式场面,对我这个邪典电影爱好者来说满足视觉体验了。
灵魂跨界那个镜头拍的也特别好!
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想到李心洁演的《鬼域》,那部电影气氛和鬼界效果也做的挺好。
从男主纹身第一次露出时,我下意识以为是《罗斯玛丽的婴儿》的套路呢,就是丈夫入了邪教献祭妻子,没想到他连第二个女儿也不放过,即便有妖法,两个灵魂怎么可能共处,除非其中一个灵魂像《逃出绝命镇》那样被“锁”在深处。
如果还有类似的好电影可以推荐给我呀
罗斯玛丽的婴儿 (1968)8.21968 / 美国 / 剧情 恐怖 / 罗曼·波兰斯基 / 米娅·法罗 约翰·卡萨韦蒂斯
逃出绝命镇 (2017)7.82017 / 美国 / 悬疑 惊悚 恐怖 / 乔丹·皮尔 / 丹尼尔·卡卢亚 艾莉森·威廉姆斯
影片中的那个男人,可真tm贱。
怎么说,凭他一人之力,为了自已的私欲,毁了两个人,一个是他再婚的老婆,让她丧失了她的女儿;另一个是与妻子共同的女儿,让她莫名丧失了自已的生命,就为了他的私欲与恶魔做了交易,到最后她已经回不来了。
整个影片中,妈妈为了女儿不顾一切,已经令人很动容,母性光辉足够强大,奈何她唯一缺点就是爱错了人,导致她失去了她的孩子。
最后结局妈妈与已经不是她的女儿的孩子还可以融洽一起生活,我想她是花了多少勇气接受这个事实,接受这个孩子,与她一起作为母女身份一起生活。
故事挺工整的,逻辑也还行,东亚的鬼魂逻辑就别细推敲,怎么都能用神道佛给你圆过去。
主题还是“母女情深”,只是又嵌套了一个“父女情深”,其实这就有点啰嗦了,和《咒》的主题一样,都是为了救女儿,为了救自己原来的女儿,牺牲另一个女儿。
影片所提供的宗教工具并不明显,似乎导演故意弱化了神秘背后的宗教背景,只是在后面模模糊糊的提到“喜马拉雅密宗”巴拉巴拉的,这一点不如《咒》。
对于故事设定,无非还是“要借尸还魂,反被借尸还魂,最后阻止借尸还魂,但还是被借尸还魂”。
在泰国拍这个没用“古曼童”这个概念有点可惜了…结局还挺暖的,鉴于泰国广告创意一枝独秀,本来可以赋予这部电影更多新意的,可看完后对这个故事还是有点不知说什么的堵塞感~明明有些桥段还挺不错的,可就是在脑袋里形成不了完整的恐惧概念,而“占在出租屋搞歪门邪道”这个点子还挺有意思的,兴许出租房子的人看了,第二天就给租客打个电话或者来个突然拜访啥的。
租房子碰见邪门房东的故事不少,放租的碰见邪魅房客的还真不多。
能看出来,导演试图加入“犯罪”元素~行李箱藏尸,雨中逃脱,追杀和反杀,这些要是能做足做深,来个邪教恐怖和犯罪追杀大乱炖,也许就更好看了。
把更多偶然糟心事件打碎结构放进故事里,比如手机没电,找地方充电,车子故障,误会来帮忙的人,迷路,乌鸦袭击(其实就是普通撞了鸟),大风刮倒树木挡住路…就是的加入更多生活细节,可能就好很多,别主角把人杀死了,立刻就杀死了,主角去救人真的很快就把人给救了,缺少生活中喜闻乐见的麻烦和意外。
恐怖片之所以恐怖,是观影之余,在生活中有所回味,不是吗?
《祭屋出租》——其实这个结局足够好了,但是就是有点让人意难平啊。
小女孩好可怜啊,无论是莹莹还是小佳,唉,都心地善良想要守护自己想要守护的人啊。
三条故事线表现的很出色,所有人都有自己清晰的逻辑线。
剧本的完成度很高,唯一美中不足的恐怕就是动作戏太少,也许导演拍了,但是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办法展现,所以导致女主的反抗显得如此轻易,如此轻易就枪口逃生,如此轻易就用一把剪刀干到了彪形大汉。
毕竟丈夫拿着剪刀也没干倒另一名中年女子。
后来丈夫又拿着剪刀干掉了邻居阿姨,这里也没有展现,只是给了最后的结果,咱们过程好歹展现一点呢?
煽情画面真的不需要那么多台词,不需要多少回忆,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当爸爸在娃娃头上画符的时候,就已经达到情感高潮了。
谁说恐怖片最后只能靠硬煽情啊,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简单的动作,所有的事情尽在不言中了啊。
电影最廉价的就是台词,懂不懂啊!
总体来说,真的是完成度很高的恐怖片,无论是前期女主的担惊受怕,努力寻找真相,还是后来真相一层又一层纰漏,表扬这里的回忆,真的不是毫无用处的回忆杀,不过我想,也许会有更高明的处理方式,如果稍微缩减一点,是不是效果会更好?
但现在的展现已经很不错了,除了不完整的动作戏。
我现在好像对电影的要求又低了起来,也许是本来就对恐怖片没抱有多高的期待,预期比较低,所以标准也比较低的缘故吧;
和老公一起在书房看的这部电影,彼时半岁的闺女正在卧室睡觉。
说实话,若不是当了父母,这部剧的逻辑我们是想不通的。
老公和我,两个人向来都是热爱对电影吹毛求疵的人。
我们也许会说,“这个爹真傻x ,没有智商”“这个妈妈为什么会放弃豪宅不住住高层?
”然而,我们都从这个小故事身上收到意外的满足感。
恐怖片得高分有几大法门:1、首先,在节奏和场景设计上,需要让人释放应有的肾上腺素。
这个电影在几个元素的设计上非常不错,比如乌鸦、凌晨不开灯、鬼影、神秘的仪式、独眼的老妇女等,这方面做足了功夫,节奏又非常紧凑。
此时,氛围感已经拉满了。
2、其次,逻辑设计要自洽。
此逻辑指电影自身的逻辑,比如爸爸对已逝女儿的执念、女儿对父亲的爱、妈妈爱娃胜过爱老公、为救自己女儿的老巫婆…这些都是自洽的。
如果讲剧外的逻辑,非得撸袖子论一论主角的智商,这个太不讲道理,不如去玩剧本杀来的痛快。
3、最后,结局要爽。
爽是什么?
比如,如果主角煞笔,结局最好就别活着了;如果涉及到小孩子的,结局千万不要太残忍 。
因为恐怖氛围本身已经让人十分不舒服了,结局如果再让你膈应一下,肯定就要换来差评了。
温子仁的《招魂》系列,其中一部的结局好像男主在招魂过程中,结果被恶鬼附身,让人非常不爽。
我记得当时骂了导演好长时间。
现在当了妈,更看不得脱轨的结局。
再一个,温子仁系列的恐怖片,8成都是“爽”的结局,要不然谁给他高分。
你以为那些二十来岁的小哥哥小姐姐们能理解那些发生在“已婚带娃”的房子里的恐怖片的逻辑?
他们总会说,“这个爹好傻x,这个妈没脑子”。
看这种片,并且愿意给高分的,想必多是一些有着大量父爱母爱“多巴胺”的有娃群体吧。
所以这部剧的结局——已经被换了魂的小女孩坐在“妈妈”的自行车上,小心翼翼贴近“妈妈”的场景,是让人有满足感的。
向来毒舌的老公,竟然祈祷着,“千万不要有反转。
”也终于理解,为什么高评分的恐怖片,比如温子仁系列,场景设置全都是一栋房子,一栋住了一家老小的房子。
因为家向来不仅仅是家啊,也是道场。
如何在这道场里躲避恶、躲避欲望、躲避执念,是需要修炼法术的。
观后感:前面1.5h左右只觉得3星,后半小时补齐了来龙去脉后,前面的人物逻辑基本都通了。
而且后半段蛮精彩的。
女主人设这么说,之前看评论说女主很聪明,但是我觉得还是一半一半。
前期看见男主和租客身上的符号不起疑心直接问男主就算了,事后自己也没去查查那个符号代表着什么。
后期有在查租客,但是感觉并没有什么用。
然后邻居彭姨都找女主说租客有问题,发租客诡异视频了,然后就失踪,女主也没报警也没继续查。
就硬生生被推动剧情。
然后女主声东击西,那个跟班还以为会被女主先反杀,可惜没有。
最后进房间,女主拿着锤子不先锤那个神婆(虽然锤不了)先是抱着女儿耽搁了一会再去锤。
按理女主进房间是必死局,因为房间有信众会阻扰女主,但女主锤不了神婆,却能锤那个娃娃。
然后锤完娃娃把神婆撂下,也不补刀。
恐怖片通病了。
这片虽说是讲邪教,但涉及到的邪教背景很少。
看完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教,其他那些信众是哪来的,拜的究竟是什么邪神。
影片实际出现的就3个,还以为会像遗传厄运那样有一堆的。
单亲爸爸对第一个女儿如此用心养育,所以大女儿因为自己的原因惨遭不幸,爸爸心痛欲绝。
对第二个女儿,爸爸基本没费心。
因为有妈妈在,上下学妈妈接送、吃饭睡觉妈妈负责,爸爸参与度基本为0 ,爸还沉浸在大女儿的死亡阴影中没走出来,小女儿对他来说只是生活的点缀,曾经的大女儿才是生活本身。
所以,爸爸对二女儿的爱很稀薄。
没有哪个正常的父母能放心把幼龄女儿单独交给几乎陌生的人,还允许在她身上留下伤疤,甚至想要通过献祭二女儿来换取大女儿。
也许有人说,他问了巫师,这样会不会对二女儿有伤害,但是,问了不代表关心,真的关心会询问细节,比如,他竟然不追问巫师凭什么说不会有伤害?
有经验还是咋地?
就算一个肉体能存放两个灵魂,那灵魂之间怎么保持健康的互动?
这些不该关心吗?
所以,其实父亲基本不关心二女儿的生死,他的心里只有自己亲手养大的大女儿而已,其实他也不确定巫师言语的真伪,他只是,要以二女儿的命去碰运气罢了。
大概只因为他并不参与二女儿的成长,因此也没有浓厚的感情。
今年看过最令人惊喜也最让人生气的恐怖片!小朋友善良可爱说啥信啥,男主你三四十岁了也他妈说啥信啥?一己之力害死俩女儿把一切的后果丢给女主承担,女主这么勇猛聪明善良包容的人爱上你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买房返贫宣传片。安全用电宣传片。这两口子,女人为了一套失业就随时供不起的房子,男人则是因为过于自信和对女儿的执念,夫妻协作一步步落入邪教的陷阱。男人明显比女人来自物质更优渥的阶层(女人从一个穿廉价西装的保险推销员,到和男人结婚后过上了上中产阶级的生活,最后一场戏的服装似乎显示她又回到了原来的阶层),可能之前都太顺利了,突然冒出个陌生人来主动帮他好大好大一个忙都不要价,他居然一点儿都不带怀疑的。不骗他骗谁呢。整个故事看下来感觉对小女儿很不公平,虽然她很糊涂,但她只是个心智还没长成的小孩啊,被糊涂的爸爸带偏,而且也是出于善良的初衷。
女主真可怜。
自作聪明的叙事结构。后半段为了补全情节而进行视角转换的操作(还不止一次)真够脑残的,完全是前半段的反面。
恐怖的外衣,亲情的内核
感谢有你,泰国恐怖片。
3.5,如果没有男主自以为是的能修好电热水器,就不会发生后面的那些事情……这个邪教也太邪了,男主居然直到邻居消失才发现不对劲……切换三个视角,让叙事更丰富。如果增加第四个视角,那就是单亲家庭的小女孩被父亲没修好的电热水器害死了,经过了很多年,最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母爱。
实在隐喻失职父亲轻易笼络孩子,身心操劳的母亲却总无故遭嫌的典型父权家庭角色定式,唯一新意在于通常屋宅自带的邪恶寄生在了租客身上,但在谜底沉不住气的糟糕透题开篇便已泄光了劲。充其量就十五分钟的悬念体量非要无效复杂化地扩成长片,于是就有了机械填空式的视角切换时间倒流花招用尽却只是冗余之上再添累赘的无意义重复拖沓,电视剧般的打光调度也无助视听补救廉价反转和惊吓。家庭成员比起直接沟通或向外求助宁愿原地兜圈直到事态恶化则是清楚无误的人工降智。在以邪教为招牌的恐怖片里人偶娃娃是仅有吓人的图像就足够说明问题,最沮丧的是当纸糊房屋散架时可以清晰看到主创手中原本潜力十足的想法和意图,但你只能眼睁睁见证它们被灾难的执行彻底糟蹋。
节奏相当快啊 一般前面不是要mimimomo铺垫半个小时多吗 这片入戏太快了 而且一般发现了这些秘密时也就是角色要gg的时候 结果没有 故事还能继续 女主霸气 母亲的力量真的好强大 (这些个男的到底有啥用 lol(瞳仁那段 “日食!”)
男人一无是处,女人无能为力,“无明”的底层逻辑,通灵诈骗,属于是与时俱进了。
中规中矩,恐怖片中常见的大宅设置+躯壳被占题材+邪教/民俗乱炖,并无过多一惊一乍段落;不同视角的补充交代出一个颇为无语的故事——所以可以以一个人替代另一个人来成全自私的所谓爱吗,谁的命不是命呢,最终还是女性值得活下去。女主天台桥段委实过于希区柯克了。
这为啥评价这么高,老掉牙的故事,推进四平八稳,也没那么吓人,还是很温馨结局,大家喜欢这种吗?不如台湾那几部,恐怖片不怕有争议,就是要个看点。
逻辑稀烂,拍摄黑乎乎,不恐怖,勉强能看
BGM太捉急了,因为努力营造恐怖氛围而感到可笑……怕观众看不懂,还给拍了三个视角……7岁的小姑娘真是深明大义……这个爹和还愿爹可以拜把子……希区柯克警告⚠️动保警告⚠️
2023.07.15不错的,恐怖气氛的营造很老派,层层揭秘的节奏舒服从容,结尾让人心头一暖。
好家伙,直接好家伙,合着就女主被蒙在鼓里
在鬼片类型中有个出租屋的细分,本片是难得的主人公为出租房屋的人的视角,而非进入未知领域的租屋人的视角,但影片没有好好利用这个视角差别写故事,仅仅是做了一个远距离鸠占鹊巢。故事的基底10分钟后就很明显了,邪教、纹身、仪式,伴随着邻居的失踪开始展开,有小孩有仪式基本就是为夺舍准备的,后面也太有新意。女主写得比较弱的地方在于,仍然是好奇心太重,然后变得逐步失控,且在满足好奇心比如去天台偷窥做法的丈夫时,就把女儿扔在家不管不顾,这真的很危险。电影在1小时候回到11年前,开始叙述一个底层逻辑的事,很好理解,但啰嗦的大可不必,那一堆通常放在别的电影里就10-15分钟的篇幅揭底,这里认认真真的拍摄了出来,还有男女同时刻的不同视角的镜头,同样的做法《消失的情人节》就做得恰到好处,这个类型明明更关注解密,却冗繁。
【D+】依然差于咒。
影片开始时候联想到《罗斯玛丽的婴儿》,一半的时候想到《仲,夏夜惊魂》,看完才发现就是泰版《万能钥匙》。恐怖片拍的再好也局限于邪典是反派的存在,这么多年价值观一点进步都没有。其实这种题材很适合国内,因为道教分支很多。
不好看。看不下去。电影拍的不吸引人。剧情无法吸引观众看下去。一颗星送给泰国小姐姐的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