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道貌岸然的警察,检察官,就像在为五人翻案的检察官的质问一样“在同一年接连犯下好几个类似强奸案的犯人被抓捕了,正好是办理同一案件的警探竟没发现其中联系。
” 是真的没发现吗?只是看到有现成的看起来是的犯罪者,他们在推理的时候就发现时间对不上,他们做的只有把一切证据往是他们认为犯罪者身上推。
即使他们觉得好像真的不是,对于孩子威逼利诱,让他们承受人性的考验。
他们为的是他们的政绩,他们的破案率,他们也懒得找到真凶,只要看起来是就行了。
怪不得辛普森案那么荒唐的案子都判决如此。
大背景下的种族问题,让法律,让公平,让正义都本末倒置。
这些检察官,警察就不用为强奸他们的法制,强奸美国人引以为傲的制度而付出代价。
看那女检察官多么正义凛然,她说“瞧瞧那可怜的白人女子,我们不要为她做点什么吗?”这女检察官只想为自己多做点什么吧。
就像开始的一个检方男检察官所说“对面为五个孩子辩护的律师,看起来不强,但动机很强,这么高关注度的案子他们一定会全力以赴。
”这也适用于检方自身。
不为正义,只为自己。
披着正义外衣的自私最可怕,因为他看起来那么美好,暴力无理地掷地有声。
因为他是正义啊。
公众号【天天美剧吧】,40w美剧迷已关注,欢迎来撩上个月末,有这样一部新剧,黑马一样的存在。
Netflix原创出品的4集剧。
在豆瓣上拿到了8.8分,IMDb上拿到了9.1分。
看过的观众无一例外都被气哭了。
《有色眼镜》When They See Us
又名《当他们瞧见我们时》 | 共4集夜晚来临,一群黑人孩子聚集在中央公园撒野耍闹。
几个孩子看见白人骑着自行车,一开始只是调戏,后来有人开始动手了,还有其他的孩子预感有事要发生,已经准备离开。
这时候,警笛鸣起,所有黑人孩子们四处逃散。
他们知道如果被警察逮着,那回家后会被父母骂惨。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天晚上,一位深夜慢跑的白人女性在中央公园里也就是距离他们不远的地方,被强奸、殴打,像垃圾一样被抛弃在草地上,慢慢流血死去。
凶手是谁?
被警察逮捕的黑人孩子们成为了最大嫌疑人。
在反复审讯之下,最终有5名黑人少年“认罪”。
也就是这段审讯过程,让天天气到浑身发抖。
警方没有扣押寻衅滋事的无赖流氓们,而是选择了几个“乖”孩子。
一上来就直接给他们拷上了手铐,分开单独被审问,十几个小时没有喝水或进食。
警方明目张胆地进行武力胁迫与精神打压,甚至逼迫他们的父母来开导孩子们认罪。
不仅净挑软柿子捏,还给几个孩子们下套。
让几个孩子直接认罪,承认那些他们没有做过甚至不懂的事,难度比较高。
可如果逼使他们指认别人,承认自己只是不重要的帮凶,这个就显得简单了很多。
在这样的“交易”下,几个孩子们都签署了认罪协议书,还在招供录像中描述了自己犯罪的过程。
尽管,后来警方发现,受害者身上的DNA证据与几个孩子完全不符合。
尽管,案发时间与几个孩子到达中央公园的时间有冲突。
警方仍然一口咬定这几个孩子就是凶手。
几个孩子的谎言圆的不够满,于是又拉来了一个无辜的孩子来背书。
这就是种族偏见的巨大表现,一点都不夸张。
天天看到这里已经气到浑身发抖,气到眼泪也不争气了。
更何况《有色眼镜》改编自1989 年发生的真实案例——中央公园强奸案,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之一。
这起强奸案在纽约引发了十分强烈的种族对抗情绪。
白人们愤恨地谴责“那些黑人犯下的滔天罪行”,希望能重判这5名少年。
白人媒体将5名少年形容成“中央公园五人帮”。
“他们从毒品、福利救济、枪支、刀具、和冷漠无知的世界来到市区,他们来自一个没有父辈的世界,他们来自贫穷的荒蛮之地,无处宣泄的青年狂躁,和传染性的愤怒驱使着他们,脑子里充满了街头电影中暴力的画面,去打砸、破坏、抢掠、打劫、强奸。
”
某个你们很熟悉的人在当时也有戏,出资8万5千美元,买下四家纽约报纸一整版的广告,甚至要求恢复死刑。
在一片呼声中,五个孩子最终被判有罪,打入大牢。
他们是年仅14岁的雷蒙德·桑塔纳、凯文·理查德森,15岁的安特隆·麦克维和余瑟夫·萨拉姆以及16岁的凯瑞·威斯。
直到2002年,中央公园强奸案终于沉冤得雪。
真正的作案凶手良心苏醒,承认了自己当年罪行,将真相告白于天下。
美国纽约法庭也撤销了此前对5名青少年的判决,此时5名青少年已在监狱服刑6-13年。
2003年,5名已经不年轻的“背锅者”,控告纽约市政府、纽约警察局、纽约区检察官办公室等,罪名是非法逮捕、非法监禁、非法判刑、恶意告发、错误宣判。
2014年9月,联邦法院终于批准纽约市政府与5人达成4100万美元的和解协议,了结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民事诉讼案。
从1989年,这群孩子们被当作嫌疑犯拘留,到2014年,最终与纽约市达成和解协议,“中央公园强奸案”跨越了整整25年。
二十五年,五个孩子的梦想就这样生生地被折断,从懵懂无知到沧桑成年,错过了一切生命最美好的东西。
谁来偿还他们的二十五年?
谁来为他们失去的青春买单?
谁来为这场冤案负责?
纽约市政府负责了,但不承认错误。
时至如今,纽约市政府依然拒绝承认违法。
“纽约市已经并将继续否认做过任何违反法律之事。
”和解书上写道。
而纽约东区检察官Zachary W. Carter也重申了市政府的立场,称该和解协议“不应当被理解为纽约承认了5名原告对市政府的指控。
”赔偿有了,正义却迟到了,而且可能永远不会到。
蒙冤入狱十余年,一路风尘多奔波。
When They See Us,当他们看见我们的时候,戴着一副有色的眼镜。
在这副眼镜下,黑色和棕色成为了罪恶的代表色。
希望《有色眼镜》能让我们抛弃心中偏见,任何时候都不要轻率定论。
公众号【天天美剧吧】,40w美剧迷已关注,欢迎来撩
Netflix将美国法律史上特大污点冤案之一改编成了迷你剧,事件的主角被称作中央公园五人,指的是在1989年有一群年轻人凑热闹来到中央公园,没想到之后发生了暴乱,而附近还有一名白人女士被暴力性侵。
在警方迫使他们极力认罪的情况下,媒体公布了照片和姓名,舆论狂潮直接未审先判了五人的罪行。
直到2002年真凶因他案被捕认罪,他们才被撤销了控罪,虽然获得了最高的赔偿,但他们的青春就因为种族歧视和贫富观念被抹杀了。
剧集很好得还原了这一事件,一群白人执法者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从一开始就认定他们有罪,而他们做的事情不是揭开真相,而是抓到所有当晚出现的年轻人来指认嫌疑人。
迫于压力,警方不仅连哄带骗,甚至恐吓教唆不择手段,最后还捏造了指证的第六人,并替他们安排了一套非常合理的时间线和行动线。
六个月后开始审讯,一群为了博得出名机会而前来的律师们,认为他们的供词相互矛盾,也没有实际的证据佐证。
警方则开始为了应对辩方出现的可能性而暗箱操作,包括法院和法官。
受害人并不记得发生的事情,无法为他们洗脱嫌疑,即便是检验官说现场DNA与他们并不相符的情况下,控方利用在警局的作假录像使得法院依旧判了他们有罪。
多年后,当他们获得假释已经无法适应社会,背负着各种有罪的标签,其他人也容不下他们。
还好他们的家人并没有放弃他们,给了他们安心的鼓励和陪伴,可在现实面前,它显得有些无济于事,最终他们之一真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若不是真凶坦白了一切,他们永远无法还自己一个清白,结局有五人的现状,有人开了服装公司、有人成了小说家、有人在法学院成立了昭雪计划帮助受冤案的人提供法律援助。
整部剧集虽然只有短短4集,却可以称得上经典之作,那些想改编真实案件的创作者,不妨好好研究研究它。
故事完整、情绪饱满、包括历史背景、社会意义、教育价值等等,如同剧集的名字有色眼镜一样,都是永远的话题值得深思。
都不忍心往下看了。
看到第二集,我能够理解一个受害人放在那里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命运也就此改变,需要处罚施暴者给受害人一个交代,但是找到真正的坏人才是应该的呀,才是对受害者应有的交代,才是践行法律的尊严,执法者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守。
怎么能随便这个样子找个替罪羊出来示众,这样的执法有何意义呢!
美剧《有色眼镜》作品类型:剧情主要演员:Asante Blackk、Caleel Harris、Ethan Herisse、Marquis Rodriguez、Jharrel Jerome...故事概述:1989年纽约中央公园袭击事件始末及后续跟踪上映时间:2019年5月31日开播,共4集。
作品获奖一览:
本年度看过的最“扎心”美剧,在高举“民主”、“自由”的美国,尽然出现如此“丑闻”,真是“盛名之下其实不符”。
原来,人(皆犯了罪)都是一样的。
进入剧评。
故事不会过多展开,因为属于真实案例改编,没有丝毫虚构成分,所以无需像“复读机”一般再次重复。
只需记住几个时间点。
1,1989年4月,一女性慢跑者在纽约中央公园被人袭击,昏迷不醒。
2,1990年夏秋之际,五名黑人少年被判有罪(与此案有关),锒铛入狱。
3,2002年,真实罪犯出现,五名黑人少年无罪释放。
4,2013年,赔偿协议商讨启动,纽约政府开始与五人商谈具体事宜。
划重点。
a,标题When They See Us,这里的“US”与电影《US》实际上是一个概念,一语双关。
既指代“我们”(黑人),又喻表“美国”;这里的“They”,同样是两个含义,首先指代“白人”,再者隐喻“别国”(即:美国以外的国家)。
b,日光之下的黑暗这个黑暗涉及几个层面。
其一,对于“人权”的漠视,即“种族歧视”(尤其是针对黑人、黄种人),在美国土地没有完全消失,有些地区甚至“逆势而行”。
其二,对于“事实”的扭曲,即“将无罪定义为有罪”,虚构捏造不存在的事实,利用司法盲区,栽赃陷害。
其三,人性的弱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放弃众人的权益,将错就错,恬不知耻。
这些日光下的黑暗/罪恶,何时才能“消尽”?
人岂能知晓?
c,迟来的正义有人说“正义会迟到,不会缺席”,这句话实际上只说对了一半,“会迟到”没错,“不会缺席”难说,因为这个需要多重考量。
先从人的角度来看。
说白了“不会缺席”这四个字,主要是安慰人心,众所周知,“迟到了”也就意味着“缺席了”,没有什么值得探讨、商榷的。
既如此,人们为什么不厌其烦的提出“不会缺席”?
斯以为,这是阿Q精神在搅扰,迂腐本质。
再者,“不会缺席”的出现,涉及了人、社会、环境,多方面共同效力、作用,单靠一点,难堪重任。
再从圣经的角度来讲。
首先,“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圣经》罗马书3:23-24)其次,“我-耶和华是鉴察人心,试验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结果报应他。
”(《圣经》耶利米书17:10)最后,“亲爱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们不可忘记,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
”(《圣经》彼得后书3:8)
这三段金句,连在一起,很好诠释了“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深层次含义。
尤其是在基督信仰浓郁的美国,人们深信不疑“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
”简而言之,如果抛弃“时间理论”,正义永远不会缺席(《圣经》已经实实在在告诉了我们),这样来看,有人不禁疑惑、试问“那缺席的是谁”?
其实很简单,“缺席”的正是在时间长河中“轻如鸿毛”、“迷失方向”的人类自己。
最后不得不感慨一下,美国黑人真是敢写、敢拍、敢演,勇气令人折服。
编剧★★★★☆(台词很真实,只是最后一集的编排,在结构上,尤其是片尾那部分,似乎有些“赶”)导演★★★★★(自编自导,Ava DuVernay太善于这种类型的作品了)演员★★★★★(黑人哥们用心在演)剧情★★★★☆(近20多年的时间跨度,浓缩在4集剧情中,显得“臃肿”了些)视效★★★★★(镜头语言谈不上唯美,却足够“扎心”)音效★★★★★(片尾曲响起,潸然泪下)推荐度★★★★★(年度必看美剧)
24日,一则“女孩深夜街头遭一名男子重击头部、撕扯衣服、猛踹拖行”的视频引关注。
画面显示,事发时间为6月22日0时44分,一名女孩一边看手机,一边在街头行走。
迎面走来的男子突然用拳头重击她头部,女孩随后倒地。
该男子连续用拳头重击或用脚踢女孩的头部和腹部。
视频第1分33秒左右,该男子欲脱掉女孩穿的短裤。
随后,该男子拽着女孩的头发将她拖出了视频监控区域。
小派提醒各位女性出门,安全第一,要有防备意识。
小派看这个视频就想起了这段时间更新的一部冷门好剧,看着也是一样生气。
今天小派推荐的剧是根据纽约“中央公园五人帮”强奸案改编的四集迷你剧-《有色眼镜》新剧一上线,就横扫各大平台豆瓣评分8.9分,IMDB评分9.1分
《有色眼镜》主要讲的是五个年轻人被控告在纽约中央公园殴打并侵犯一位女性。
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中央公园慢跑者案”(Central Park Jogger Case),而这五个年轻人被称为“中央公园五人帮”(Central Park Five)。
1989年, 当时纽约全市治安越来越坏,那年就有3254件强暴案发生,黑白族裔之间(亦包括黑人与拉丁裔之间)关系逆转,全市充满了不祥与矛盾对立的气氛。
中央公园面积极大,是纽约不可或缺的绿地,但也是罪恶之地,不仅入夜后成为犯罪者的乐园,即使在大白天,也常发生抢劫和强暴等事件。
在1989年的4月19日,当时,正值28岁美好年华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员工翠莎梅里,在纽约中央公园夜跑时惨遭强奸。
被人发现时,她身上的白色跑步衫,已经完全被鲜血浸透。
脑部受到重击失去意识,体温已经降至27度,险些因为失血过多和低体温症丧命。
此案经媒体报道之后,舆论一片哗然。
没用多久,警方就逮捕了嫌疑人:5名14-16岁,非洲裔和拉丁裔的黑人青少年。
这五个凶残的熊孩子,从此成为臭名昭著的「中央公园五人帮」。
这个案子之所谓备受关注,跟受害者是白人女性,嫌疑人是有色人种有关。
案件发生在80年代,基本是有色即有罪,而且五个少年都是不务正业的小混混,受害女性是年轻有为的投资银行家。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
这桩案子,后来却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大冤案之一。
你所看到的熊孩子,并非真正的凶手;时间回到1989年4月19日晚上,住在哈林区的一群黑人孩子聚到一起只是为了“撒撒野”
本来中央公园的治安就不好,当晚警察出动时正好碰到“撒撒野”的他们,就已非法聚集的名义把他们抓了起来,关进了警局。
本来没多大事,但是翠莎梅里强奸案发生了。
正常这些黑人孩子只是目击证人,不是嫌疑犯。
但是接手这个案子的琳达警官,在没有经过慎重的审查,没有一点证据的情况下将所有当晚出现的黑人孩子定义成嫌疑犯。
第一步先将当晚所有出现的黑人孩子全部抓了回来,然后在没有监护人、没有律师的情况下审问了这些未成年孩子几个小时有的甚至几十个小时。
审问时强烈的暗示其他的孩子就是凶手。
更可怕的是他们之间彼此有的都不相识,警察通过暴力和诱导得到了一份捏造的犯罪事实。
首先确定了四名嫌疑犯,他们分别是:雷蒙德、安特伦、凯文、尤瑟夫。
当证据不足时,他们找到科里,首先通过暴力,给科里编了一段证词,科里就像胶水一样将整个事件连到了一起。
这些孩子顺着警察的诱导,做出了自己就在强奸案的现场的口供,因为这些录像,陪审团定他们有罪。
整个故事跨越 25 年,高潮部分为 2002 年,真凶出现并供认之后,他们最终无罪释放,并于 2014 年与纽约市达成和解协议。
在此之前,他们在监狱里服刑6-14年,从单纯的小孩变成了沧桑的大人。
小派在观影过程中就一个字:气在有色的眼镜下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小派认为不管什么情况下,都应该积极的去调查,记录任何一种线索与证据,办案要讲究证据,不能从结果去推导证据。
最后小派也提醒广大女性,夜晚即使繁华的街道也存在危险,尽量不要夜跑或者找其他人陪同,如果遇到危险一定要拼命的跑,并且一边跑一遍大叫,把手里的东西扔掉,脱掉高跟鞋。
所以平时练习跑步不光可以强身健体,在关键时候遇到事情也能派上用场,可能比学习搏击见效更快。
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分派电影,每天推荐,实时更新,告别剧荒,所以要一起看电影吗?
肤色即是原罪,这是一场关于肤色谋杀的世纪冤案。
1989年4月的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一群黑人孩子们在集会。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宣泄着青春。
而就在距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有一名28岁的白人女性惨遭强奸遇袭,命在旦夕…而这些集会的黑人孩子必然成为所谓警察认为的凶手。
他们对这群青少年围追堵截,并在追捕的过程中使用暴力。
本身在1989年那样种族歧视的年代,黑人只要被警察抓住一定会被制裁,以各种莫须有的理由。
警察在在审讯室里对孩子们诱供逼供,威逼利诱甚至施暴的情况下孩子们妥协,一方面说着只要听话就能快点回去这样的承诺,一方面又对他们恶语相向。
五个孩子,他们压根是彼此不认识的,却被各种引导成他们彼此认识并一起对白人女性施暴,五个孩子凭着自己的想象说了各种不同的五个版本,而每个版本的最后都是一样的,自己并未参与,只是作为救助者和旁观者。
警察重复的说着:你只要签字就可以很快出去了!
约瑟夫妈妈说:你让一个孩子在没有监护人或者律师的陪同下在这里接受审讯了数小时,真是可耻。
当他们在统一的房间遇见,彼此并不认识自己口施暴的人,小心翼翼的询问着,你是谁谁谁吗?
是的我是,非常抱歉,我污蔑了你。
他们彼此道歉,说着非常抱歉,我污蔑了你这样的话。
诺大的一个房间,几个黑人少年,气氛压抑到冰点,令人窒息到无法喘息。
第一:大背景下的种族歧视第二:警察局的腐败无能与不作为第三:媒体的肆意夸大第四:底层家庭的无力反抗只是因为他们来自一个充斥毒品、贫困、枪支刀具、冷漠无知的世界,他们没有父亲、一贫如洗、强行定义他们就是施暴者警察根据自己的杜撰、臆想去定义判定法律的存在是伸张正义、警察的存在是除暴安良、而这些孩子在一开始就被定义、被冠以施暴者的名号、当雷的爸爸和奶奶去少管所探望他的时候、雷和奶奶相拥的那一刻内心好悲伤、只觉得眼泪突然就情不自禁的掉下来、凯文对妈妈说:抱歉要你老是过来看我、给你添麻烦了、妈妈说:如果他们允许、我可以天天来陪你、我对你的爱是每一天的、你不是一个人、我会陪你一起经历这一切、你哭我也会哭、你生气也会生气,你害怕我也会害怕,你自由我也自由、我们永远都在一起、1989年到2002年这漫长的岁月,他们和他们的家庭经受着各种不同的煎熬。
被假释后的他们不被社会认可,不被周边的人认可,就算是找工作也是被拒绝,被区别对待,精神的伤害一次又一次。
科里是五个孩子中唯一一个年16岁的,这是他的悲剧,本身只是陪朋友约瑟夫一起去警察局做口供而已,莫名其妙的被卷入这场灾难性的牢狱之灾,因为年满16岁不能去少管所,面对他的是成人监狱。
一个16岁的少年进监狱可想而知他会经历什么?
被办理对待,被拖进小房间。
因为家境贫寒监狱离家太远,每次妈妈来看他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费用,他一次次的要求转狱,希望转狱之后可以离家近一些,而每一次转狱也只是离家更远罢,他的要求真的不多,只是希望妈妈能多来看看他,这个16岁的善良的男孩子,在监狱饱受精神的折磨加上肉体的折磨,他甚至出现幻觉,他看到了妈妈,也看到了哥哥,还看到了女朋友。
如果那天他听了女朋友的话不参与那场该死的集会,他的人生一定会不一样。
监狱生活痛苦到难以接受,但是他仍然对出狱抱有希望,每一次假释听证会他都会积极参与。
去听证会前他都会整理仪容仪表只为能够给假释管留下一个好印象,可是每一次听证会他能够假释的必须条件就是认罪。
承担所有的罪责即可获得假释出狱。
他坚持自己的坚持,在他心里,他的骨子里没有犯罪就不会妥协,没有做过的事情即使遭受再多磨难也不妥协,这是他忠于自己的表现。
身体自己饱受风霜煎熬,只是自己的灵魂是纯净的。
以至于后来的听证会他都不会去参加了。
他硬气的跟狱监说:我不会再去听证会、请让我把刑期服满。
这是多么坚定又酸楚的宣誓。
这是他对自己的坚持、内心的良善不允许他妥协。
即使在高压恶劣的环境下。
最终与他同一所监狱的真正的施暴者认罪,因为他看到科里那么努力坚持的生活,他要为自己赎罪,承认了在1989年纽约中央公园所犯下的罪孽。
迟到的正义并非正义,不过最终还是来了。
2002年他们无罪释放,并在律师的帮助下获得政府赔偿4100 万美元。
这个赔偿也堪称美国之最、值得一提的是在1989年案件发生时、媒体的指向、肤色即原罪的定。
让他们含冤入狱、而当时已经是亿万富翁的唐纳德•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放出豪言并斥巨资8.5万美元在各大报社登报大放厥词:强烈呼吁相关部门对“中央公园五人帮”执行死刑。
而当2002年冤案得以昭雪五人被无罪释放的时候,唐纳德•特朗普并没有站出来为自己的言论道歉、这是一场关于肤色的谋杀、这是迟到的正义而非正义本身、那五个曾经的翩翩少年如今有各自的生活、他们付出了最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在纽约认识一个牙买加姐姐,在NYU念西语文学博士,可以说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英语、韩语和一点意大利语,即使看起来完全是个decent people,她还说仅仅因为自己的黑人身份,在美国的大路上遇见警察的时候自己会害怕到颤抖,不敢把兜帽拉起来。
在韩国和中国工作的时候她也被路人大喊过“GO HOME”,但在这些没有庞大黑人人口的国家,歧视更多是个人化而非系统性的。
Netflix今年新出的When They See Us以非纪录片的形式再次呈现中央公园慢跑者案:五个在1989年4月在中央公园和朋友游玩的十三四岁的黑人青少年仅仅因为与一名被强奸的白人投行女职员同时处于公园里面,就被指控强奸和蓄意谋杀。
并且在受害者袜子上遗留下来的精斑与他们的DNA完全不符的情况下被判刑。
一直到2002年真正的罪犯向警方坦白罪行,五名少年才被释放,但他们的一半人生已经被毁掉。
于Black Community或是整个公众而言非纪录片剧集的意义不在于更客观地反映冤案经过而在于更大的公众影响力,当年的地方检察官Elizabeth Leaderer此前还在哥大法学院执教,终于在今年迫于舆论压力辞职。
影片同时强调了特朗普在整个案件中扮演的角色——1989年他花了8500万美金在广告费上要求对这五名少年“恢复死刑”,直到今天真凶现身特朗普也拒绝承认当年的错误,二十年过后他已经从坐在Trump Tower里的房产开发商成为美国总统。
为什么当年的检察官即使同样对证据心存疑虑也要坚持把五个少年送进监狱?
为什么真正的凶手已经向警方自首,这些毁掉五个孩子人生的人还拒绝认错?
还记得第二集休庭间隙Elizabeth Lederer面对被告人辩护律师的质问时候的回答:即使代价是五个孩子人生,她也会继续指控。
因为这不是哲学,而是政治。
上学期学Ethnic Politics,觉察到无论是种族、民族、意识形态、性别,都在政治运动中作为身份标识不断被强化。
通过划分“我们”和“他们”,政治领袖们达到凝结团体力量的目的。
这种划分,无论是在少数群体争取权益的运动中(如Black Life Matters运动)或是在特权群体巩固特权的运动(如White Nationalism运动)里,都为运动注入集体意志和精神。
但在这样不断强化身份、划定边界和设定门槛的过程中,群体间的分裂和误解也增加了。
细想中央公园慢跑案中检察官先对五个青少年作出有罪预设,然后慢慢寻找证据和利用法律辞令和法庭经验的优势胜诉的过程,人类对外来者和异见者的不宽容是根深蒂固的,对这种情感的“回溯性辩护”,只是披着理性的外衣罢了。
别人还有纽约时报可以曝光,咱们有什么……连举张纸都会失联。
说说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吧:我举报A行贿,此人欠我近30万多年不还,那段时间催的紧,她电话里跟我诉苦,说自己醉驾被抓,还告诉了我当时她测的值200多,需要花很多钱,这样可以判缓刑不用拘留,最终她的判决书网上有,是拘留两个半月,缓刑3个月。
没办法我就去举报她行贿魔都甲分局,然后女朋友帮我收集了很多证据,基本都是她和朋友的聊天记录,还有她当面跟人吹嘘自己有关系,有很多人证。
其中聊天记录有她给那个police B送钱(现金),然后跟她之前给的几十万不够,跟现在的男朋友又要了30万,在某个餐厅给钱,聊天记录有很多。
并且她当时在酒吧偷人东西被监控录了下来,被人也报案了,也是在甲分局,最终police让被害人和她私了,并且奢侈品包等一干被窃物品鉴定价值几百元(几百元她会去偷吗),最终这个盗窃没有判决然后甲分局找我去问话,简单询问之后,威胁我,要我将微博发的东西删掉,涉嫌寻衅滋事,并且我作为举报人,找我询问案情是在审讯室内,并且和我女朋友在两个时间段,两个审讯室,我态度比较好,而我女朋友当时情绪比较激动,被数个police打,躺地上还被踢了肚子甲分局的人很有意思,问我坏人那么多,为什么我咬着这两个人(A和B)不放,我说抓坏人呢是你们police的职责,而一这人欠我钱,二我知道这人犯罪,举报她不是天经地义吗,既是我的权力,也是我的义务。
更搞笑的是,这个专门的调查组有个胖子问我,漂亮国总统川普那么坏,你咋不去联合国举报他……我很无语,只能耐心和他解释,川普他是美国人,他做的决策要从美国立场美国利益出发,他做的并没错,相反如果他如果一切政策都向着这边,那么他才是坏人,是美奸。
旁边一个年青的女police听到这捂嘴噗嗤笑了,哎这都什么人什么素质,这样的人混在police队伍里,怎么能好。
最终……我女朋友去那啥政治中心上访,她老爸在那边正好认识些人,然后一个电话打到甲分局,当晚A联系我还钱,并且要我不要在上访举报,还赔了我女朋友8万(因为她在审讯室被打)
电影讲述了一起臭名昭著的冤案:五名有着“中央公园五人帮”之称的青少年被错判为强奸罪。
这部四集的限定剧将聚焦哈莱姆区的五名青少年,即安特罗尼 ·麦克雷、 凯文·理查德森、尤瑟夫·萨拉姆、雷蒙德·桑塔纳和科里·怀斯。
故事始于 1989 年春天,当时这些青少年第一次因此强奸事件而被问询。
整个故事将跨越 25 年,高潮部分为 2002 年他们最终无罪释放,并于 2014 年与纽约市达成和解协议。
来源于青春影评网(https://yingping.co)
前面还好,后面黄了,太cheesy了
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出色,最后一集尤为精彩。体验感不高主要是因为男人是我看剧的主驱动力,但我非常反感小孩,对未成年人会阳痿。还有电视剧动不动1h+也太长啦!
有色人种是原罪,美丽国的真实人权
第一集就要被气哭
猪圈里的猪说:屠夫真好,每天给我们吃的,把我们喂的胖胖的……
身为警察,不尽力调查真相,反而胁迫别人录假口供,假的口供当然没有证据,所以就反复录反复折磨那些孩子。那个年代的黑人处境真的太糟糕了,种族歧视怎么可以那么严重?肤色竟然变成了原罪。真相不重要,警察觉得是谁做的就是谁做的。即便最后真正的罪犯认罪了,当年协助录假口供的两个人还是不承认。真的,有的人就是不配做人。5个孩子逗哏坚强,要好好活下去,这很重要,无论遭受了多么不平等的对待,都要顽强的活下去,为了那些爱自己的人。
为什么那些警探 检察官 法官,能无耻不要脸到这种地步啊。做了这种事晚上睡得着觉????
科里很可怜
这么好的题材后两集,特别是最后一集也太拖沓了凑数啊
你自由了 我才自由
故事是好的,但导演没把故事讲好,该交代的没交代,节奏混乱,配乐多到如同music video
他们并不想要真相,他们想要的只是预设的故事。
第一集一般,弃。
最后一集真人影像出来的时候,都不忍心看。最好的少年时代埋葬在阴暗残酷的监狱与谎言中,此后余生也摆脱不了的阴影。
又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揭露现实的美剧,这一次是种族歧视问题。
我們每個人都被標註了很多很多的 tag,我並不覺得我們可以擺脫。雖然是同一個事件,但像是拍了兩套劇,前後風格差異有點大,而且還是保守了。當然有些場景和思考還是拍得不錯。我是喜愛看特殊時刻,人“自保”的條件反射,那可能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殘酷。
2024.08.26 ~ 2024.08.29我想知道那法官、那检察官、那些陪审员,还有那几个草菅人命的警察,最后遭到报应了没有。
又一部堵心剧。要不是已经知道结果,看完第一集就会放弃
那天科里最后没跟兄弟去中央公园,而是带着女友去了康尼岛,那里有过山车摩天轮,他吻了她……他走进监察室之前问警卫,是谁死了?后来他妈妈哭着告诉他,那个犯罪的真凶,承认了他的罪行。结尾五个人拉着手昂着头很开心的样子,片末还介绍了五个人现在的幸福生活,我总想那时候科里在监狱里被打死了怎么办,太痛苦精神失常怎么办,他总讲自己的坏运气应该用光了吧,我觉得他最大的运气就是捱过了那样的14年,活了下来。第一集和最后一集拍的真好。
用种族歧视司法正义为卖点总是容易戳中观众痛点,但是这不是纪录片,只是真实事件改编,而且似乎其中一名冤案受害者有投资?导演视角倾斜严重,夹带私货,作为纪录片不够真实,作为电视剧故事平庸无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