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达
Amanda,我的巴黎舅舅(台)
导演:米夏埃尔·艾斯
主演:文森特·拉科斯特,伊苏尔·穆特里尔,斯塔西·马汀,欧菲莉亚·科尔布,玛丽安娜·巴斯莱,乔纳森·科恩,娜比哈·阿卡瑞,格列塔·斯卡奇,巴卡里·桑加雷,克莱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8
简介:二十岁的大卫是个活在当下的空想家,没有固定工作以打散工糊口。他邂逅了刚移居巴黎的莲娜,很快便堕入爱河。但没多久之后,他平静的生活却因姐姐在一次袭击中猝然身死而突然终断。在震惊和伤痛之余,大卫还发现自己要独自照顾七岁的侄女阿曼达。详细 >
一段对失去和成长的讲述,不仅是关于丧母的阿曼达,也关于成年但还前途未卜的大卫。这其中大卫的成长不只是青春的伤怀、感情的受挫,还有正视自己和家庭责任的承担。在印象里法语片很少有像这样较为慢条斯理地去梳理家庭温情的题材。相较于中式家庭的那种直面家庭重量和承担责任的成长,我更喜欢片中所呈现的两个都不成熟的人,一起去寻找相互陪伴、携手同行的坦然和勇气。
很治愈的法国味道
第一遍看觉得真平庸流水账,等机会二刷
平淡中撕裂,平地一声惊雷,撕裂又在平淡中愈合。不同角度的巴黎。要和同义词一起观看。
温情抹杀了情感高潮(其实无关 但总想起奥诺雷拍的Leo)
调子太舒服了,巴黎的夏天就是这样,简单的“接受失去”指南,小鳄鱼性格形象完美
#中国电影资料馆#3.5,重组破碎生活的一切努力被一种平静的笔触描绘出来,矛盾在温情脉脉中逐渐融化,普通人之间互相支撑扶持,生活继续。“埃维斯已离开”,音乐还在继续。唯二的问题是,男孩接受责任的转变稍显突兀,以及后段的床戏似乎可有可无。
恐袭改变了巴黎人的生活,这个电影从头到尾都在很认真地生活,反而显得格外无辜、感人和治愈。vincent lacoste和isaure multrier一哭,我就跟着哭…
8.5#艾斯拍温情家庭片真是一绝啊,节奏感和情感流露通过剪辑丝毫看不出任何刻意的痕迹。所有困境都是通过继续下去的生活解决并填补的,这是比大多数生活流电影更高级的讲法。
70/100 恐袭灾难后的巴黎一角,延续了法国人在处理情绪上的克制与忍耐,没有对任何一方进行指责和抨击,而是回归人的情绪,聚焦主角和身边人如何艰难地面对逝去的致爱和破碎的生活
22/12/31:坐在网球现场的阿曼达说猫王已经离开现场,是无忌的童言?是亲人离世后的谵语?我们,我大概已经习惯,改编恐袭的电影,去再现去还原现场,有<大象>有< 蒙特利尔校园>有<科伦拜校园>有<于特岛7月22日>有<22 July>又有卷入事件中的群像有<15点17分,启程巴黎>有<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在阿曼达里,舅舅文森特在安抚自我与侄女的双重身份体我能体会到法式的,左岸电影人的个性。米夏埃尔第二部电影,无所谓模仿侯麦模仿肯洛奇,虽看不出有独创的影视语言或复杂的叙事,老一辈新浪潮思辨哲理的台词,但就是有我们平凡的影迷最想要守护的生活气息感。
7分,非常精致细腻的法国治愈系。这是一个大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共同成长的故事,小演员的表现非常抢眼,温布尔登比赛现场,阿曼达痛哭流涕的对舅舅说,猫王走了。这是多么痛的一种领悟,可人生不正是有些人落幕离开,然后又有些人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我们无法挽留猫王,我们能做到的,只有珍惜相聚的时光,不过这已经足够了。人生好像一场艰苦而漫长的比赛,无论比分落后多少,只要能努力坚持下去,就还有扳平的机会。
恐袭前的法国属于侯麦的四季,恐袭后则成了惊恐的羔羊。浮光掠影地直面生活之美妙与生存之困境,饱满甚至略微冗杂地捕捉两代人的创伤,巴黎不再浪漫了,正如阿曼达不再任性了,世间的熵不留情面,热寂之后,一切荡然无存。
小姑娘0-40的绝望演得真好
【B+】鲜活饱满并深情地,又有强有力的变奏作为区分。事件的发生用快速的移动镜头扫射城市,停格在空袭后的疮痍景象中,与第一幕铺垫地小品氛围形成强烈的反差。而后通过人与城市的双重修复,痛感的展示和堆叠召回暖色。结尾又一次强变奏,中景的拉进并在特写与远景中跳跃着,使情绪又一次喷涌而出。
7.2平淡如织 作者可能并未想过要说一个故事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故事 虽然这里没有故事 只是人和人的片段 感情的片段 一度我也会认为自己丧失了感同身受的能力 也有可能 也可能是接受的通道对我来说比较重要 看文字的挑剔已经是我的一部分了 反应也开始慢了些 下坡路 慢一点吧
起初他跟姐姐一起踩着脚踏车徜徉在巴黎的街头,后来他跟小外甥女一起骑行。虽是原生家庭,但也在力求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日子过的温柔如水。不料这一切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恐怖袭击雪上加霜。现在欧洲主流家庭片都喜欢以尖锐的社会问题为背景,用生活流的方式去讲述亲情。结尾小女孩问:等我长到你这么大的时候,你会变老吗?会一直照顾我陪伴我吗?我们还会一起生活吗?而那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他会找谁共度余生呢?【资料馆百子湾】
很少看到这种含蓄明亮而温暖的表达,日常却不冗长,细致而不琐碎
比较厉害的一点就是:一直以平易近人的视角来阐述意外发生过程中大家的改变,很贴近真实,不造作;你永远无法知道别人为何流泪,这就是一个镜头拉近探求普通人心理的一个追思
隐去了恐怖袭击的正面展示,但悲伤在影片的后半段却无处不在。拉科斯特真劳模,一年接演多少部电影啊,不过戏路的确越来越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