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主播英语「Anchor」原解作固定船身的锚引申稳住新闻团队的灵魂人物2.新闻节目应该优先考量需求者 而非供应者——丁哲云《孙石熙的脉络新闻学》3.「真实」有许多不同版本 新闻没有能力记录所有只能聚焦某一处塑造出选择性的「真实」——阿兰·德波顿 《新闻的骚动》4.记者的责任 是牢牢地守住一个核心原则审视社会不为人察觉的角落——比尔·科瓦齐 汤姆·罗森斯蒂尔《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5.误听的真相 比谎言更糟糕 ——威廉·詹姆斯《宗教经验之种种》6.瞬间或大或小 都是我们历史的一部份假如机遇来临时你措手不及那就只能抱怨——苏珊·桑塔格《论摄影》7.乡国别来久 干戈还未平 多少新闻见 应须语到明——唐朝诗人李咸用《冬夕喜友生至》(节录)8.矫情之所以可怕 原因是它平庸却偏要冒充独特因而是不老实的平庸——中国当代哲学学者 周国平9.流言这东西 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钱钟书10.当真理还在穿鞋时谎言已走遍半个世界——马克·吐温11.当整个世界无声你只要勇敢发声就会成为无惧的力量——最年轻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马拉拉12.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袖手旁观——英国政治家 埃德蒙·伯克13.报纸不应该有朋友——普利策奖创办人 约瑟夫·普利策14.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曹雪芹《红楼梦》15.好的新闻 源自于对公正的追求——冷战时期美国新闻主持人 沃尔特·克朗凯特16.我们无法靠现有规则拯救世界因为规则本身就该被打破——瑞典环保少女 格蕾塔·通贝里17.人生中只有一件事比被人议论更糟糕 那就是:无人议论你——英国作家王尔德18.新闻从业员 要坚守新闻的专业操守要公正 要客观——首位无线新闻女新闻报导员 叶雅媛19.凡是关心别人命运的人 一定要失掉一些自己的自由——斯蒂芬·茨威格《心灵的焦灼》20.如果有一天 有人会记录我的人生故事那个人只能是我自己不会是别人——意大利女记者 二战游击队员 奥莉娅娜·法拉奇21.出名要趁早 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张爱玲22.传媒最重要的资产是操守操守换来的尊重得之困难 失之容易——加拿大《蒙特利尔公报》行为守则23.新闻是用来安抚受苦的人警惕安逸的人——20世纪初美国新闻工作者 芬利·彼得·邓恩24.不能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教训的人注定要重演历史的悲剧——美国哲学家 乔治·桑塔耶拿25.新闻虽非枪械 但力量无穷 ——柬埔寨调查记者 宝霞·蓬26.善诠涵义 巧传真实 ——麦肯广告公司标语
1-5集:前五集是优酷更新的第一天一次性追完的。
第一集就直入正题,正面描写SNK当家新闻女主播文慧心和男主播梁景仁各自主导的两派之间白热化的恶斗。
前两集一个重要的引线人物——唐芷瑶,是两派恶斗的牺牲品,为了从梁景仁一派抢到她,文慧心不惜在关键时刻要挟顶头上司。
唐芷瑶不够聪明不够敏锐,为了继续能留在电视台,在文慧心的高压下,为了拿到一手资料不惜做出过界的事。
可她其实对文家军可有有无,文慧心对她也是用完即弃,除了拿到了一份第一手视频,最大的作用似乎是用来打击佐治党。
文慧心强势聪明,张家妍公正专业,梁景仁狡猾冷静,徐晓薇压抑疯癫,许诗晴大胆嚣张,主要角色都各有特点。
ps:tvb真的好喜欢“寒战式”吵架,这种吵架方式很考验演员功架,阿佘和马国明口条都又清晰又有力。
第六集:这集揭开了佐治和man姐当年分道扬镳是因为顶头上司飞爷有意分化,制造误会让师徒闹翻,扶持佐治和man姐分庭抗礼,分散man姐在公司的权力。
skn的权力架构:方太——飞爷——man姐和佐治——徐晓薇、cathy党派的二把手、独立的张家妍——其他普通员工。
公司的山头斗争都是方太意志的提现。
man姐为了抢新闻,不惜怂恿新人刘艳以身涉险,和上一集佐治让cathy潜入“思觉大叔”的家里,也算异曲同工。
接下来发展最关键的就是,man姐会怎么做好最后一晚的的主播,她的离职是否还有转机?
因为方太说要有三方势力,是不是有可能反转呢?
第七集:本集man姐正式离职,在离职前依然勇猛地前往火灾第一线进行现场报道。
真的很不提倡刘艳孤身深入火灾现场报道的行为,新闻真相固然重要,但生命安全大于一切。
man姐和george都非常不择手段,man姐暗示新人涉嫌又第一时间撇清责任,george则故意把man姐引导会爆炸区域的门口,两个都不是善茬。
man姐暂时离开权斗战场,她是否会回来呢八-九集剧情比较平,主要回忆了十年前man姐成功上位的贼王案,但说实话,回忆插入得不是非常顺畅。
man姐通过隐瞒下消防队的行政过失作为投名状,向方太低头,成功返回SNK并且获得升职。
其实man姐这个角色非常灰色,为了新闻多少有些不择手段了。
10-12集,man姐重回snk之后整体节奏又回归,不过新闻相关的内容变少了,元旦bb,metoo事件都是man和梁景仁权力斗争的工具。
元旦bb梁景仁提到三分一理论,给文慧心使绊子。
之前的斗争都是man占尽上风,梁景仁完全小丑嘴脸,但马国明和佘诗曼在餐厅的那场对手戏点出了女主角一直存在的问题,也点出了人物的多面性。
十二集晓薇暴露,许诗晴跳反,metoo事件展现了角色们各自的性格,晓薇的软弱嫉妒自私和面临的压力,许诗晴的投机果断大胆,文慧心的强硬和狠辣,家妍的公正中立和无奈,甚至还有反面人物梁景仁的清醒犀利。
巨婴为什么惹人厌?
大抵是因为’想要什么就哭,世界要以我为中心、以我的需求为重‘这些无限度索取行为,婴孩表现出来尚算可爱,巨婴却没搞明白自己早已长大而只长个头/年纪却不长脑子,才惹人厌。
《新闻女王》里的张家妍女士分外惹人厌,正是她把巨婴品质贯彻得太彻底,所以我不认为是编剧把她的戏份写拉了,而是从没打算把她塑造成光明的屠龙少年。
总需要喊出来和总需要彰显给人看的理想和原则,除了证明她自己很虚之外,无法证明她是那朵出淤泥而不染泥的白莲。
成年人会懂得做人忌太自私。
如同唐女说她’忠于自己和自私,很容易分‘。
张女在男友荣升的重要场合摆臭脸,跟个人素质低下有关,跟她是否清高无关。
巨婴才会无时无刻都要以自己的开心而开心,自己不开心也要让全世界都不开心。
在社交场合保持基本的社交礼仪并不会妨碍你做自己,也不会使你因此比别人低一等。
成年人会懂得嘴巴是拿来沟通的。
不想陪男友参加社交、不想婚后做全职太太都可以谈,反复谈,找解决之道,而不是如婴孩的欲求无法被满足时只会闹脾气那般。
但张女永远只选择最暴力最省力的方式-闹脾气、避谈、逃离、摆烂。
但问题仍在。
成年人会懂得尊重别人的选择,也会懂得要在变化中适应、成长。
小孩子才会用手拉手上厕所、跟朋友同进同出、同声同气来表达关系好(站队)。
但张女只要别人顺从于她。
男友希望她考虑自己的职业有保密协议,在报和不报那条新闻之间,明明还可以想方法如何报来规避男友将会面临的风险,但她并不在乎对方前程,反而斥责男友不尊重她的职业理想。
面店老板要为了家人移民,她又斥责对方不坚持理想。
喜欢去放松发呆的山顶那块地,要发展要建设而围挡起来,她就疯了一般毁损公共财物。
她只想一切都按她的期望去发展。
成年人会懂得做人忌太双标,忌拿自己的要求考量别人。
男友劝张别用那个资料报新闻,她说要尊重她的新闻理想。
但她伸向男友电脑的那只手却恶心地很坚定,完全不管自己坚持的所谓职业道德。
文姐尽量周全几方而选择性地报新闻,被她斥责为毫无新闻良知。
但她自己利用新闻引导/欺瞒观众,用偷来的新闻货卖三家,却被她称为华丽地报复和成长。
成年人会懂得忌过于看低自己也忌过于高看自己。
但张女是会夸自己是天之骄女的那种人。
是因为去英美念过名校?
还是一路大抵因为家境不错而过于顺遂?
亦或因为自己标榜为干净的理想主义者,就看旁人都别卑鄙肮脏,只有自己洁白如莲?
永远谴责别人,永远赞美自己,对于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个人魅力从不会有任何助益。
其实,从来都无环境/社会迫使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悲剧戏码,会成恶龙是人人内心本都住着恶龙,单看你是选择约束/控制/消灭恶龙还是任由脾气/欲念滋养恶龙而已。
底线/良善本来都可兜底屠龙少年不成恶龙的,但如果她自己非要选择向下堕的路,还埋怨是环境所迫而从不找自己的问题,那终成恶龙,只会是编剧一早为她定好的基调。
但是,我们的人生没有编剧,所以尽可以自己去决定故事的走向,毕竟社会/环境就摆在那里,但不是所有少年都成了恶龙,对么?
《新闻女王》应该是在年底讨论度特别高的一部剧了,整体刷完,质量是4星的作品,但是这真的是难得的女性题材职场剧,所以值得奖励——多加一星!
TVB的编剧不得不说,是真的有点东西,我看电视剧都是为了陪老妈看,要帮老妈找些好看,能给她打发时间的剧看。
我妈又不看那些古偶这种,TVB剧能做到,在节奏快的同时,剧情又讲的特别清楚,真的是给师奶打发时间太好了。
以前觉得说TVB剧都是师奶剧,好像有点上不得档次的样子。
但是在经过古偶的打击后,再看回师奶剧,简直要泪牛满面啊!
师奶剧面向人群是师奶,拍的要简单易懂,让师奶在家做家务之余看,也能理解,不会曲高和寡,但是剧情简单,却不代表剧情弱智。
TVB师奶剧的剧情是很有戏剧冲突的,足够跌宕起伏,够火爆,能吸引人的眼球。
最后的结局则大都是有点俗套的大团圆包饺子式结局,但是,生活已经够艰难的观众们,工作之余,想看点轻松无害让人放松的电视剧又有什么错呢?
可以说,师奶剧的格局,立意都不够高,但师奶剧做到了剧情冲突管够,剧情发展简单易懂,还能以善恶各有报的正面导向结局,就已经比市面上大部分的各种古偶,都市言情剧高了一个档次了。
再说回《新闻女王》,前期说是职场剧,倒不如说更像宫斗剧,追剧的时候有看到不少评论觉得剧烂尾了,但是我反而挺喜欢这个结局。
前面斗的跟乌眼鸡一样的五个女生,重新找到自己工作与生活的新方向,在新工作中,又机缘巧合凑到一起合作,彼此放下前嫌,一起携手互助,相视一笑,看到有被感动到。
现在剧方很爱用女性题材来宣传作品,但是实际成品,大都不尽如人意。
有看到一些评论批评为什么总是爱拍一些宫斗题材的电视剧。
但是,其实想想市面上的电视作品题材,宫斗已经算是为数不多的能让各年龄层的女性有出镜机会,并且重点与讨论度放在女性角色身上的题材了。
(此处拉踩一下现在的职场剧,这应该是容易出色的类型剧,但却总是谈恋爱居多,职场少,而且戏眼也更多放在男性主角们身上。
职业性甚至连二十年前的轻喜剧《粉红女郎》都没得比。
)剧里的五个女生性格,处事都各有缺点,在追剧的过程中,都被各种吐槽,批评过,但其实这份不完美,才是人生常态啦,人无完人。
Man姐肯拼,能拼,同样的,她也以这种高标准要求手下人,说的好听是对手下高要求,说的不好听,就是压榨手下人了。
诗晴有野心,虽然中间恋爱脑了一下下,但是至少没因为恋爱脑放弃经营自己的事业,就很好了。
而且有野心的女性,在现在的影视作品里,多么珍贵而少见啊!
晓薇虽然被诟病叛变过Man姐,但诗晴也叛变了George嘛,不能因为背叛的对象是主角就该被批判,背叛的对象是配角,并且是去投奔主角的,就值得夸赞了嘛。
从Slash出现后的晓晴剧情线才好看起来,她终于开始找到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环境中能拉自己一把,那里也着实绝!
所以,有自我的女人才精彩!
张家研的感情线,其实还蛮能让人共情的,放现实里,她男友已经是少有的“好男人”了,但是这样的”好“男人,也还是会期待家里有一位邵太太相夫教子。
这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张家研剧情线的后期变化很大,有被诟病。
但是其实她的这个剧情线,是TVB蛮常见的,那种理想主义者的理想破灭,觉得自己的坚持没有意义而黑化,最终则取决于人设是好还是坏,走被拯救找回初心,或者被主角彻底打败悔恨不已的路线。
但可能因为她的戏份有限,转换的这个过程没有拍的很仔细,而显得有些突兀。
刘艳也是比较常见的人设,初入职场的新人,对职业有理想,看不惯职场中的灰色地带,有冲劲,有想法。
这五个女生,可能是生活中的不同女性的模样,还可能是同一个女性在职场中的不同阶段的样子。
无论是哪种,剧里的五个女生,都是活生生的女性形象。
她们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追求,自己的野心,或好或坏,或奸或忠的一面,她们不是XX的女儿,不是XX的女朋友,不是XX的太太,不是XX的妈妈,她们就是她们自己。
在爱情上,她们有选择恋爱,有逃离婚姻的,有游戏人间,但是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爱情之外,她们有认真生活,在职场努力拼搏中自我成长,去追求自己职业的成就。
这部剧,很少见地在电视剧里描绘了多位不同女性形象,并且没有让这些女性为了性缘关系互相打破头,虽然初期因为工作关系而打破头,但最终,她们走出了SNK电视台,找到新的努力方向,去成长,实现自我价值。
其实也是给观众一个很正面的启发,工作,人生都是有很多种可能的,恋爱,结婚,生子,妥协并不是唯一的人生道路。
不知道豆瓣的电视剧剧情简介,是不是官方编辑的,有个比较有意思的点,简介里介绍到,“大家只顾争夺眼前一杯水,却忘了身后原来有一片汪洋。
” 最后结局处,几个女生相互合作做到了一个不可能任务后,共饮了一瓶水,这算是一种另类的扣题么?
因为香港特殊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造就了香港独特的打工文化。
比起内地后知后觉对资本家的吐槽和认清,香港在吐槽老板和职场环境上绝对是遥遥领先的。
至今还有多少内地社畜在社交平台上发黄子华的表情包?
但以前遥遥领先的TVB,哑火久矣。
先不讲经济原因,香港早已没有以前发达,自然人才流失。
看这部剧的时候,刷到一些爆料和分析说这里映射了香港TVB的山头文化,怎么怎么样。
所以呢?
拍出来的反思 就是让大家看看,我们TVB是怎么玩完的?
然后呢,让观众给你压两垒土?
上香吗?
文姐的塑造非常鸡贼,但回想一下《LEGAL HIGH》我还是能接受一不完美不够道德完人的主角的,那就一条道走到黑,不要洗白。
不过文姐还是靠着佘诗曼神一般的演技立住了。
其他的如被骂死的张家妍,莫名的小微,还有干啥啥不行,添乱第一名的佐治,等等,最后通通喜提莫名的洗白大礼包。
你会发现,除了开头高开那几集,你期待的相爱相杀的师徒情(文与小微)是没有的,只有文爱打一巴掌给一个枣,然后小微脑不清醒,时刻摇摆,站不住脚的爱情,还有非常拉胯的演技。
你期待的过往师徒相知相杀(文与佐治)也是没有的,佐治像个工具坏人,需要他坏的时候坏,需要他好的时间好,爱小微又把人家往死里坑;文姐好歹提携过,但他全程表现出来的素质和技能展示是0(除了回忆里的脱欧事件),实在想不懂一点能力都没有是怎么样爬上男台柱这个地位。
加上马明不会演坏人。
你会发现他把坏演得非常片面,但演好人的时候,倒是充满层次,这就导致佐治进一步落入工具人的桎梏里。
你期待的电视主播素养大比拼呢,有一些,但大部分时候,太多宫斗内容了。
而且你会发现这种斗,真的是全员为了斗而斗,仿佛全HK只有一家电视台。
设置封闭环境可以,但要考虑现实客观性。
我不挑记者比警察早出现的问题了,比起全员为了SNK的PRIME TIME斗成这鬼样,比警察早出现算什么。
咱就说TVB不会以为自己一家独大吧?
写SNK时自我投射了。
亚视起码威胁过你一阵,《还珠格格》播的时候,TVB也是挺有危机感的。
你们也是产出过精品电视剧的。
其他小人物,如高海宁演的角色,编剧明显没想太明白。
她父亲如果对她这么重要,她真的会觉得靠身体上位也没什么吗?
我很怀疑。
而且没交代明白她为何如此期待父亲的认可,都生病了还要他记住他?
那你如果有原型,我呼吁原型去喷TVB乱改。
而且最后和高官的关系交代不清晰 ,拿怀孕片段做噱头,要恶俗还得是你TVB。
王伟和高海宁父亲的角色都非常工具。
小微,角色很复杂,但演得太拉,她的戏比高海宁的要写得合理一点点。
但她演太平了,所以我会倍速。
另外,张家妍的角色绝对是编剧没想明白的最大受害者。
编剧想把她写得跟安茜一样,呈现结局差了一百个刘三好吧。
这么多年过去了,TVB屡次想进入内地市场。
我记得当年溏心热播的时候,甚至有国语配音版在卫视播。
但现在吧,仍然只有老演员比较OK,新演员还是很拉胯。
而且TVB的剧本居然还是喜欢宫斗你死我活和结局一起包饺子的老土逻辑,祝你们成功。
不讲演员问题,就剧本本身,如果这部剧热度不够且是TVB制作大家比较宽容,开头基电站致人发疯和后期ME TOO事件最后是化妆师YY,这两件足以被骂上热搜。
哦,你说烂尾已经被骂上热搜了,这就是TVB的福报。
不过现实更无语的是,东方甄选事件居然和新闻女王能对得上。
不得不说,当你觉得戏剧太离谱的时候,生活会给你一巴掌,告诉你,现实更离谱。
这是我们这时代的福报。
追平了17集,上一次这么追港剧真的是上一次了。
能这么出圈,除了同行衬托,编剧真的有上过班,“职场”+“宫斗”+“女强”几个元素组合好了还是可以再打几年的。
剧情有没有悬浮的部分?
肯定有,为了收视制造冲突,将高层争斗山头文化拍得流于表面了些,现实世界越是暗流汹涌,越是表面和气,tvb有句老话怎么港,“都是一家人”。
至于看到评论区认为文家军和George党这种激进的斗法不真实,因为对公司整体利益绝对有损;只能说,tvb真实的派系斗争比之新闻女王大概要精彩数倍。
再放眼看,前两年某厂斗出高层投毒事件的新闻还历历在目。
看多了会醒悟,希望拥有权力或者害怕失去权力这件事,真有可能让人失去理性,人在失去理性之后的行为就不能以正常逻辑来解释了。
当然到了2023年,在职场剧中频繁看到“下跪”这件事,确实是令人不适,说明该剧本质还是在走社达慕强爽剧路线,只是这次是女强。
讲到13集me too事件的反转,就不止是不适了,这是对女性明显的背刺。
看编剧对于该事件的展开,是由爆料人(女化妆师)基于对George的不正常迷恋所引发,幻想George被匿名爆料后身败名裂,自己可以有机会和他在一起。
完全能感到编剧对处于社会中下阶层女性赤裸的俯视甚至蔑视的态度,这类对异性的不切实际幻想引发的出格行为,如果关注社会新闻,很明显在男性和女性群体中都有实例,该剧偏偏挑了一个女性来作为典型;又偏偏扯上了”me too”,明明可以不这么搭台,却非得搞这么一出,到底想表达什么?
这一集的冲击并不是16集的正面案例能抵消的。
如果想看编剧对me too 什么态度,可以对比《继承之战》中有一集:权势家族企业被爆出性丑闻,家族唯一的女儿Shiv(从事政治公关行业),为了能在继承战中分一杯羹,自告奋勇和证人(受害人)谈判,谈判中有一段很经典:“好消息是你会有很多同伴,他们会支持你,高喊你的名字;另一方面,其他人他们会说很难听的话,你会被迫搬家,然后世界继续向前转。
”“从明天开始,这就是你唯一的身份了,你的孙子,你在假期中遇见的人,他们搜寻你的时候,会找到一页又一页的脏事和谎言。
”........只截取部分,这一集Shiv处理很有手腕,除了指出证人出庭后可能面临的艰难处境,更是以自己上位会清理公司门户等“诚恳”措辞,“成功”地劝服了受害者不出庭作证。
从整体看这是一个悲剧,受害人选择沉默,权势有一次成为了加害者的保护色。
而Shiv作为女性为了争权去摆平这个性丑闻危机,更添讽刺色彩。
因为在这一集,Shiv更看重的身份是Roy家族继承人,她的行为也有背刺女性的一面,可是她的那番公关措辞也点出了残忍的真相,就是那些受害人除了当年的创伤性经历,鼓足勇气指证后还需要承受众人的审视和挑剔,以及余生都要被贴标签。
编剧对于女性是有同理心的,而最能说明同理心的一点,是剧中性丑闻是真实发生的,没有所谓的反转。
看完你更多感慨的是普通女性如何抵抗权势的碾压/富二代女性面对权力的异化,而不是指责一个女性化妆师得了臆想症。
作为看tvb剧长大的一代,年过三十,已经很少看电视剧了。
上一部追的港剧还是廉政狙击,剧情烂的一批,嗑cp没有好结果,本陵绾粉、卡诗粉再次心碎一地……说回新闻女王,除了很吃高钧贤的颜,全剧没有我喜欢的演员,所以还是比较客观的。
目前看了七集,虽然有些情节过于夸张与现实不符,但整体剧情都在认真搞事业,人设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大女主,节奏感也不错,我还是想要追下去的。
tvb现在的女演员真是越来越没有精英感了,演起职业女性来完全被佘诗曼压住,男演员也是。
要知道曾经,佘诗曼也是演清纯小白花的。
把马国明的角色换成胡定欣来演吧,一群女人搞事业也好看的,马国明演不了腹黑的渣男。
十多年前,我不喜欢佘诗曼,她不够有棱角,有种钝钝的感觉,我也很少看她演的剧。
偶尔看的几部,她的人设也不带感,特别是在倚天屠龙记里,黎姿的赵敏光环太强,本黎姿粉对佘诗曼更是爱不起来了。
如今重温倚天屠龙记,年纪大了心态也平和了,发现佘诗曼的周芷若演的很好,她恰当的诠释了周的表里不一,而不是一味的去模仿周海媚,她有自己的理解。
金枝玉孽我最爱的剧,看了很多遍依然不喜欢尔淳,但这不是佘诗曼的问题,她在火舞黄沙和使徒行者里的角色就还不错。
是的,我也就完整的看了她四部剧。
tvb一群精英范女主角或嫁人或隐退,而佘诗曼的状态却越来越好了,褪去了乖巧可人的青涩,她成熟了,演起睡小奶狗的女强人也毫无违和感,因为她自己本身也是这样的大女主啊。
要说如今的tvb,担得起女王两个字的,确实也只有她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了十五集,不行了不行了,果然是你tvb,好好的职业剧不搞了,改为职场宫斗了是吧,这班上成这样不累吗?
比起剥开包装纸就把屎展现出来,裹着巧克力外壳浪费观众时间、看到最后才发现里面是陈年老屎的剧更让人恶心……非常讽刺,剧中反复出现“新闻会有选择地被展现出想要观众理解的样子”,电视剧的剧情也是这样。
在收尾两集一片庆功大团圆的温情中,George曾经想要害文慧心死却获得和解,在最后一次的新闻播报中没出任何力、掉了几滴眼泪就收获了全部功劳。
初期剧情谈到女性困境,剧中的女性人物也从未走出这种困境。
比如刻画张家妍和邵律师有关事业与婚姻的矛盾冲突,家妍被展现成无理取闹的一方,邵律师温水煮青蛙、反复要她放弃理想做家庭主妇,却总配以温馨的配乐和温暖的颜色,一起构成“我养你”的爱情骗局。
家妍看似的无理取闹,只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邵律师看似的包容,背后是不容置疑地、早已预想出一儿一女让对方牺牲。
“不做新闻,在家相夫教子,一样可以让她优秀的履历发挥作用”,然而对于家妍本人,教书育人获得的自我成就感根本不能和做新闻放在一起比较。
甚至在后期,还要安排他来帮助刘艳,安排他主持公道斥责张家妍丧失初心的剧情,假如在此时插一段汽车零部件出问题他不问所谓公道只遵守规则的回放,或许被骂“又当又立”的会多一人。
另外一个问题是,女性角色的刻画仍然扁平。
一个角色如果坏得缺乏逻辑,那么“洗白”自然难让人接受。
同样一个野心勃勃的角色使用权谋上位,也不需要在结尾强行变成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
导演和编剧缺乏对人基本的了解和共情力,沉迷在狭隘的想象中才能在后期编出如此稀碎的剧情……
不愧是佘诗曼啊!
我都怀疑TVB是不是每次都攒了几年的好剧本才能把她请回去扛剧,每次都能挑到这么精彩的剧本,感觉能再拿个视后。
TVB味的“职斗”节奏太爽了,叙事利落地不得了,几分钟的开头就能把人物性格刻画地鲜明给力,钩子又下得恰到好处,让观众迅速进入那种紧张竞争的环境。
第一集就直接让男女主打了一个大回合,每集还有小回合交手,剧情连个尿点都没有,本来今天我只打算追2集的,结果看着看着5集就刷完了。
而且,明明是充满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甚至有点“全员恶人”基调的设计,却对观众的乳腺极其友好,女主遭遇的背叛和憋屈小的几乎分分钟就打回去。
大的冲突也绝对不会拖到两集就给你来个漂亮畅快的反杀,算计越多,反转的爽感就越密集,叙事节奏真的很吸睛,感觉宣发给力点的话这剧都有爆的潜力。
不过,缺点也是有的。
一个在不能太追求“真实”,这剧的风格就是要张力而不是接地气,很多细节有点经不起抠,但不会让观众觉得出戏,剧情处理的很有感染力。
另一个问题是滤镜,不知道是TVB剧上裤衩子被平台要求的,还是TVB也学“坏”了,这剧滤镜开得太太太大了,大到室内戏的背景都模糊了。
而且女主佘诗曼在剧里又多是白色套装,本身就自带打光效果的衣服配上那大滤镜,总觉得有人举着灯追着她,强烈建议裤衩子改一改滤镜,真的别搞这套。
这部剧只能说吹得挺火,实际上看了之后,TVB果然只能是TVB,剧情只管drama,脱离实际……(自媒体一个个跟风吹上天,实际质量不佳,这现象就像之前《甜蜜家园》)如果这部剧没有“张家研”这个与佘诗曼、马国明这两股浊流格格不入的反差角色,我不会看超过3集。
因为佘诗曼和马国明这两群人太假了,就是为作而作,马国明的角色更像一个小心眼的奸妃。
我满心期待“张家研”这条新闻部的鲶鱼,与佘诗曼、马国明以后会频频发生基于【新闻人】价值观的摩擦或者冲突,继而正反论证升华主题,但却一直没有等到这种剧情出现,看了12集还只能看到各种迷惑行为。
场外,马国明升至主任,压了佘诗曼一头,佘诗曼不服气于是群发辞职信息→自己撞车→让全体下属诈病旷工,之后佘诗曼又屁颠屁颠回去上班。
这顿操作莫名其妙,后续剧情来看,这个迷惑行为三连也纯粹多余。
究竟自己撞车是闹哪样?
自杀又不是自杀的……场内,在直播时抢词、让对手闭麦、让人读错稿、突然关提词器等等小学生使绊子行为……都202X年了,剧里的都是成年人了,在新闻直播时段冒著放送事故、搞臭自己电视台的风险做这些小动作,当总监的还不批评不制止甚至纵容,都先不说是新闻从业者这个身份,就单单是职场人的基本职业素养都没有。
文慧心(佘诗曼角色)还总是不按rundown做事,幕后工作人员也不知她要出什么牌,总是让总监飞爷来赌她对(飞爷还想好要是有问题就直接甩锅文慧心,整个部门做事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如果是出现了突发情况,主播能随机应变马上救场那种才是有能力(例如像何炅当主持就有很多救场名场面),而这种总是不按rundown做事,让整个团队经历开盲盒的是不会做人。
现实中有这种人,早被炒了。
TVB是没有新闻部吗?
能写出这么离地的剧情?
……还是说你TVB的新闻部就是这样玩的?
然后还有各种卧底,混乱的男女关系……也懒得提剧里每个案件多么无聊且失实。
例如,烧了【10小时都没扑灭】的大火,你一个普通人能一路上都没遇到一个正在救火的消防员,大摇大摆就走进【起火点】拍摄???
都不说应该有的大火、有毒浓烟,你烤箱烤半小时把手放进去呆10分钟试试?
还10小时没扑灭的火场……“新闻”二字在本剧里只是个可有可无的背景板。
作为职业剧,你首先要对得起“职业”两个字吧?
看看去年的《非常律师禹英禑》,别人是怎么拍的,整部剧都在体现出律师的专业,有遵从职业还是遵从良心的对立思考,有人性的温度,而且每个案件都有意思,是真的观察过社会、了解过这个职业才写出来的剧本(例如收费站案的下半部分,当律师团终于见到了店长,他们逐一说出可以根据哪一条法律为店长进行维权,会觉得好温暖,会觉得店长正好遇上身为是律师的他们真是太好了)。
《非常律师禹英禑》值95分,这部《新闻女王》只值55。
PS:本剧的优点是节奏比较快,没有拖泥带水(所以很多人抛开常理当无脑爽剧看得挺过瘾)。
片尾曲炎明熹唱的《Crystal Clear》非常好听。
给四星,原因是,这个剧,放在九十年代众多优秀港剧中 对比其实并不算特别牛,得亏了陆剧衬托才显得如此优秀。港剧一直倡导人人当自强精神依然领先我们几十年。
目前最欣赏Cathy,但把她的动机写成父亲真没必要,纯粹的野心不会减少她的魅力
阿佘回归之作,刚好作为台庆剧,很喜欢这期的主题,新闻真真假假,完全看切入点
这很难评。包裹着现代剧外衣的宫斗戏,看到最后人物有点为了斗而斗,心理动机不明确,忽好忽坏用力过猛。不过佘诗曼演技真好。当饭后的泡沫剧追追挺爽剧的。
高开低走,加盐这个角色写崩了很可惜
看了六集的感觉:新闻的壳 宫斗的核
女主在出场的那一刻就疯狂堆砌她的光环,人设好悬浮。
这剧里的男的上班不抽烟,但上班喝酒是什么鬼啊?
没有诈骗,没有烂尾,没有喂屎,最后2集全员成长线和感情线圆满收尾,在这个看不到好剧的世界,新闻女王值得打满分(PS曼姐你是永远的新闻女王😭😭👊🏻👊🏻)
第一集开篇十分钟,在技术上还是唬住了人的;剧情走着走着就觉出空架子了。第三集已经情节崩坏了,生硬的一场一场切戏,妈耶,谁教你们这么剪辑的,情节流畅度都不要了。情怀值钱呐,二星起步吧,再少也显得我小气。
你们为什么这么爱上班 本咸鱼没代入感
高开低走 全靠佘诗曼演技硬撑以新闻为主题 却没有经典案例引人发聩 这是很奇怪的部分 家暴多好的素材轻描淡写 叶主席在男权世界里摸爬滚打最后反而退缩 退票!所有人都要打击man姐 没有矛盾创造矛盾也要上 华姐就是一个例子优点就是所有人都有好有坏 伦理道德问题 非黑即白 这个可以探讨 我完全接受man姐不是完美的人 为了极致的新闻可以pua下属 但你拿来洗白角色就很没必要马明这么坏 我想他说的1/3理论可以说得通 但你总不能一直是捣乱的那1/3吧cathy走仕途没关系 但你不要那么恋爱脑啊 王伟是啥啊 吃点好的吧你晓薇演技真的是随机劝退一名路人 别演了好挖邵律师好眼熟 查了才知道是廉政行动富二代嘛 形象不值得多捧捧嘛张家妍 我不知道高材生人生赢家为啥被被打击就发癫床包(哭唧唧
13集是哪个臭弔写出来的
我认为没有烂尾😭你们五个癫婆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本来是今年难得一见的女性群像剧,可惜除了女主,很多角色成了宫斗的棋子,想上位只要不择手段的获取一个大新闻,被打压都是对家挖出陈年旧料给致命一击。本来该有的感受也随着最后形式化的大团圆成了爽剧看完就走,不值得留恋
还得是TVB当然编剧,节奏紧凑,“山头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人物鲜明,“你连狗咬人的世界都不知,人咬狗的世界不适合你,找个男人嫁了吧”佐治这句话骂得好脏,笑死了哈哈哈
“文家军”听起来像快手老铁们的组织我笑死了!有早期TVB那味儿了,剧情又drama又欲罢不能。整个电视台的人都疯疯癫癫的,像极了我上班时的精神状态。笑死。
how time flies(tvb要专注拍这样的剧就散了吧
很好看,但是最好几集,非要全员洗白全家欢乐吗?
这个时代新闻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