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崛起时

When We Rise

主演:盖·皮尔斯,玛丽-露易丝·帕克,瑞切尔·格里菲斯,奥斯汀·麦肯齐,卡丽·普雷斯顿,艾米莉· 斯凯格斯,迈克尔·肯尼斯·威廉姆斯,凯文·麦克哈尔,迪伦·沃尔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剧照

当我们崛起时 剧照 NO.1当我们崛起时 剧照 NO.2当我们崛起时 剧照 NO.3当我们崛起时 剧照 NO.4当我们崛起时 剧照 NO.5当我们崛起时 剧照 NO.6当我们崛起时 剧照 NO.13当我们崛起时 剧照 NO.14当我们崛起时 剧照 NO.15当我们崛起时 剧照 NO.16当我们崛起时 剧照 NO.17当我们崛起时 剧照 NO.18当我们崛起时 剧照 NO.19当我们崛起时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ONE STRUGGLE,ONE FIGHT

前几天,新闻上说全球第四例艾滋病治愈者出现,于是乎,我就重温了这部剧。

同样的感动,但感受似乎更深刻了一些。

这是个关于平权与爱的故事,故事中的运动有很多,反战、全民医保、同性恋、男女平等······故事中的每个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似乎相较于同类型的大部分电影更能直射人心。

当人们开始慢慢接受这个群体时,却逐渐忘却了这些人曾经做过的努力。

像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这样的爱情电影,热度远比WWR高。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是因为这些为之努力的人不值得被记住吗?

在网上搜Cleve Jones简直就搜不到什么资讯(百度百科显示他是一个演员,没了)。

于是我就想,真的很感谢这部迷你剧,否则我不会了解这么多。

或许我压根就想不到,我需要了解那么多。

爱是不分性别的,只要彼此的爱是足够的。

我记得当cleve向一直想治愈好自己的父亲讲述自己与伴侣的故事时,父亲哭了,我也哭了。

爱是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真的。

因为每个人的心中或多或少都存在对爱的需求。

有人说,这部剧的政治色彩太浓,我不否认,因为权力是需要通过政治斗争去去取得的。

如果没有人们的强烈反对,8号提案就会一直存在,同性要求的平等就不会写在很多国家的宪法里。

现如今,还有很多人歧视LGBT,就比如我的一位同学就曾亲口对我说过,她觉得他们很恶心?

不要觉得很惊讶。

有一次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博文,公然叫板骄傲月游行。

下面的一百多条评论,都在攻击同性恋。

我真的是无语了。

我一直就不能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就不能接受LGBT?

这个问题有谁知道,可以回答我一下,谢谢。

其实从这部剧中,我还可以感受到的是这些人希望被接纳。

就比如说Chung,当她妈妈问手术多少钱时,她哭了。

其实她一直想被理解,被接纳,只是社会的残酷是她不敢追求自己的生活。

我们应支持这世上每一个人拥有自己的合法权利!

总之,这是一部不错的好剧,值得一看!

 2 ) one struggle one fight

我也不知道自己属不属于这个群体,我想最准确的定义应该是我曾属于这个群体,我看到了什么,我感受到了什么,我无法具体说出来,但我知道我愿意为LGBT的权利而发声,或许我做不了了什么大事情,但至少我不歧视他们(我们),这一切都是正常的。

只不过是爱上了一个人,爱就是爱,无关性别,这也不是我们能够改变的。

 3 ) we can do more things

what is it like to be part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in this country that has no purpose.And what are you do about it?我感受到了使命感,作为新的一代,我们应该做得更多。

我们这一代人缺乏信仰,缺乏目标,缺乏动力,我们仿佛只局限在个人利益的小圈子中。

这个世界还不美好,我们要做的其实还有很多,我们有这个责任去做更多事,而不是安于前辈们为我们创造的基本生活权利。

我从when we rise中学到了很多,比如我们想做一些事情必须要有权力,所以我要让自己变得更好才能让自己获得拥有美好生活的权利。

(表白编剧😄)

 4 ) 看完感想

感谢网络,让人能看到如此优秀的作品。

在中国,对边缘人群的歧视和打压比较隐秘,甚少在明面上。

即使出现像剧里的暴力冲突,你也看不见,都是因为和谐与维稳的作用。

也许激烈的抗争来维护权利,对我们的参考有限。

但是,任何诉求的第一步就是发声,要这个世界听到你知道你。

这就是为什么剧里运动参与者,要大张旗鼓举牌子出柜。

这是第一步,重要的一步。

不过我们国内的lgbt也还在进行这一步。

更多的人像剧里的一个龙套那样,不参与这股浪潮,只等着异性恋的世界认可。

毕竟多数人是碌碌无为,发声说话看似简单,却需要无比的勇气。

活出真实的自我,对于多数人是口号,很难做到。

无论你是什么取向,标签,身份,发自内心的接受自己,才有机会走向幸福。

要做到这些,是需要勇气。

所以才说对许多人来说,只是口号。

历史是前进的,偶有曲折也不可能改变这一方向。

世界各地的平权运动皆是如此。

中国也是,也许是慢一步,慢很多步。

 5 ) Maybe we are all here for something bigger than us.

前方剧透预警!!!!!!!

剧集名称When We Rise(2017, IMDB: tt5292622),中文译名:当我们崛起时。

这是ABC出品的迷你剧集,一共四集,每集大约85分钟。

导演Gus Van Sant(nm0001814)(Part I)Dee Rees(nm2011696)(Part II, Part III)Thomas Schlamme(nm0772095)(Part IV, Part V)Dustin Lance Black(nm0085257)(Part VI,Part VII,Part VIII)(兼编剧)这里面我们比较熟悉的有Gus Van Sant,是《心灵捕手》、《米尔克》、《我自己的爱达荷》和《大象》的导演。

还有Dustin Lance Black,他2009年凭借《米尔克》赢得奥斯卡原创剧本奖。

他本身是同性恋,也曾经是一个摩门教徒,在这部迷你剧中执导后面三集。

内容介绍本片改编自Cleve Jones的同名回忆录《When We Rise》(亚马逊国际有售,有声书免费),是关于从1972到2015年间以旧金山为中心的关于争取女权和性少数群体权利的斗争和运动。

主要内容是围绕四位平权斗士Cleve Jones,Roma Guy,Ken Jones和Diane Jones的生活展开的。

Cleve是一位白人同性恋男性,他的主线集中在从政治和法律层面为男同性恋乃至性少数群体争取权益;Roma是一位白人女性,她主要在争取女性的权利为女性提供安全的场所,以及在承认自己的女同性恋身份以后与伴侣Diane一起抚养孩子为旧金山居民争取全民医疗;Ken作为一位黑人男同性恋,首先要争取少数族裔的权利,其次是性少数群体的权利,最终他作为一名基督徒争取了为少数族裔的性少数群体提供的庇护所并见证了Roma与Diane的婚礼;Diane作为一名女同性恋,在自主授精生下孩子之外,也一直致力于医疗工作特别是在美国艾滋病疫情爆发以后对艾滋病人的医疗看护。

这四个人的故事围绕着美国在“石墙事件”以后对性少数群体的镇压及反抗的里程碑事件而展开,直到加州通过第八法案明令禁止同性婚姻,Cleve与年轻一代的活动家们合作通过最高法院界定同性婚姻合法,Ken最终变成了一个见证性少数群体结婚的牧师,共同见证了Roma和Diane的婚礼。

观影感受每次细粉提议要看这部美剧的时候都是吃饭的时候,我总会拒绝,因为我会顾不上吃饭,而且心情沉重得没有胃口。

可能因为我比较敏感,常常看得泣不成声,四集看完大概用掉了两包抽纸;我的情绪也在愤怒、无力、痛苦和心碎中切换,直到最后一集八号法案废除,同性恋群体也有机会结婚了又再喜极而泣。

所以我也建议你,最好不要在吃饭的时候观看。

因为前两天在“我们与平权”的微信群里发生了关注社会转变进程的争论,这部影片让我更珍惜现在我们拥有的一切。

正是因为他们当年的努力,现在的美国才会有合法的同性婚姻,在中国同性恋才会被这么多开明的人接受,渐渐免于受到迫害。

而且现在台湾也正在合法化同性婚姻的进程中,让我们也慢慢看到了希望。

所有的改变都是一点点发生的,它们原本不可见,在小范围内爆发或者在人们心里爆发,之后会演变成一场巨变。

但是暴力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所以四位主人公最后都采取和平的方式,创建机构与政府合作,并且与时俱进与年轻一代一起推动了最终的立法。

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生而为斗士的,Cleve原本想要去更开明开放的欧洲享受生活,直到他和朋友们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游行,他才意识到他可以跟朋友们一起在这里为旧金山的男同性恋做点事情。

Roma在她母亲的影响下,一开始就立志为女性权益战斗;她原本在非洲帮助贫困人群,并回国为女性权利而斗争,在此期间她慢慢接受了自己的性取向并开始为性少数群体的权利而斗争。

Ken的蜕变更加困难,在越南战争时期,他作为海军为国战斗却失去了自己的爱人;当他被调回美国,同性恋身份无法曝光的他在金银岛工作的时候为了寻找内心的片刻安宁而来到Mama Jose变装酒吧,刚好遇到警察来逮捕里面的变装人群,Ken看着Mama Jose他们拉起手围住警车高唱“上帝保佑我们”却含着泪退缩了,之后才开始为性少数群体斗争却受到种族及性向的双重阻碍;之后他经历了相处了20年伴侣的去世,被伴侣的亲属逐出居住了20年的住所,背痛欲绝流离失所又染上毒瘾,连自己都照顾不了;在宗教的帮助下获得新生的他又开始为流浪的性少数群体建立庇护所,并成为婚礼牧师。

Diane似乎是最笃定的一个,一直承认自己的同性恋取向,在性少数群体的权益在风口浪尖的时候,她出于反抗选择自主授精生下女儿,在艾滋病肆虐的时候,她又在染病的男同性恋群体最需要的时候选择专职做照顾艾滋病人的护士。

本片的社会意义远大于它的艺术意义。

从情节角度上说,为了涵盖四十几年里面发生在美国整体的关于性少数群体权利的大事件和主人公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一共六小时的迷你剧集还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有些故事的切换和场景的衔接会有些生硬,但是当你沉浸在这些对全世界有益的改变里面,可能根本都注意不到这些问题。

/Users/joy/Downloads/MV5BNjIyMjM5MTE2NF5BMl5BanBnXkFtZTgwMDc5MTEyMTI@._V1_SY1000_SX750_AL_.jpg总结争取女权,少数族裔的权利和争取性少数群体的权利相同而又不同。

同是作为男权社会里不被承认的“他者”以及备受压迫的人群,我们中的很多人已经疲于反抗安于现状。

可是女性占世界人口的一半,并不是少数群体。

而男性与女性一直都是共存于同样的时间和空间,所以这些歧视和压迫也是缓慢地造成的,成为了结构化的传统习俗或者文化,很多已经内化到我们的意识形态里面,让我们在被歧视的时候无法判断也无从下手。

也正因为如此,普及关于不平等的现状的知识、争取男女平等的权利才至关重要,这在政治经济法律及社会角度对两性的生活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所有的改变都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既得利益者不会真的想要把权力分给受压迫者,也不会主动地帮助受压迫者争取权利。

所以只有每个人都努力做一点事,联合起来,才能够推动我们想要的改变。

年轻的Cleve曾经跟年轻的Roma说过一句话:Maybe we are all here for something bigger than us. Ken在最后一集对着逝去的伴侣Michael的名字这样说:Remember that I told you that the ones who make a big show of it are the ones in trouble? Boy was I wrong. It's the ones who stood up, they were the strongest, the best of us.共勉。

下面是各位人物原型的照片和现状:Cleve Jones

Cleve仍然活跃在争取性少数群体权利的活动方面。

他也在考虑把1987年曾经做过的艾滋病遇难者纪念被子的活动继续下去。

Diane Jones(left) and Roma Guy(right)

Roma仍然活跃在旧金山的健康领域,为一些健康类的机构做咨询,并且领导多个健康领域的非营利机构。

并且她早期在争取性少数群体及女性权利方面的成果仍然在服务于旧金山当地相关的组织。

她曾在2005年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Diane在去年退休以前做了33年AIDS/HIV的护士,而现在她也仍然在为降低旧金山的艾滋病爆发率而工作。

Ken Jones

现在Ken是旧金山的一位婚礼牧师,同时仍然在为争取性少数群体的权利而努力着。

备注:-Cleve Jon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leve_Jones-Roma Gu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ma_Guy-Ken Jon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en_Jones_(activist)-Diane Jones: https://www.romper.com/p/is-diane-jones-a-real-person-on-when-we-rise-her-contributions-are-significant-39887-人物现状:http://sfist.com/2017/02/28/these_are_the_real-life_san_francis.php-电影及真实人物:http://www.sfchronicle.com/tv/article/S-F-stars-in-LGBT-history-docudrama-When-We-10955458.php-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我们与平权”

 6 ) 一股反政治正确潮流

其实这类题材看多了后,到这部剧的观感就比较一般了。

但是这一串故事的历史与当下的现实意义交织在这里,足以给它加满到五颗星。

不仅比较完整地讲述了性少数的平权进程,更包含了多个不同弱势群体的斗争历史。

这些人奋斗过的地方,是自由派眼中全世界民主自由的灯塔,Trump眼中的乌烟瘴气,以及被以反政治正确为潮流的人黑成翔的白左大本营……这个潮流感觉主要就是在Trump上台后愈演愈烈的,或许是因为人们对民主党的反思过了头,就转而又极端地憎恶起曾经的正确。。。

陈寅恪先生所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看来真是每个时代的人都要永远谨记和不断学习的。

Anyway希望这类反政治正确人士在学习了公民常识、了解了言论自由是什么、曾经的恶性制度是怎样被废除、今天公民的诸多权利是怎样争取得来、以及少数群体真实的生存状态之后,再谈今天的“正确”是否越了界。

最近两年美国的政治环境越来越不友善了,而中国……哎。

这几年谁都能感受到的变化真的不用多说了。

只愿有更多人的公民意识能够觉醒,这样one struggle one fight便不是梦幻。

 7 ) 关于When We Rise 原声(完结补充)

I'd love to change the world.

借维基百科对该剧的介绍: “The period piece tells the history of the modern queer rights movement, starting just after the Stonewall riots in 1969.”即讲述了1969年石墙事件之后,LGBT群体为捍卫自身权益所经历种种困境与挫折的故事。

我借这篇文章讲几句When We Rise的原声带。

因为也关于故事,所以是一篇不算乐评的剧评。

(文末有原声带链接)原声中一共有十首歌,几乎都是翻唱作品。

每首作品都十分符合该剧发展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I'd love to change the world》来自英国蓝调摇滚乐队Ten Years After的专辑《A Space In Time》。

《California》翻唱自加拿大传奇音乐家Joni Mitchell,而加州也是WWR故事发生的地方。

《Wonderwall》则是英国摇滚乐队绿洲乐队被翻唱最多的一首歌,来自Oasis的第二张专辑《(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 》。

是乐队成员Noel Gallagher所作,据说这是写给他的前女友的。

其中的歌词写到:And all the roads we have to walk are winding/And all the lights that lead us there are blinding。

意思是所有可行之路都坎坷,能够引导我们的光亮都晦暗。

正可以暗示这些运动的先驱们在fight for rights的时候的艰难困境。

《Tie Your Mother Down》来自英国摇滚乐队Queen1976年的专辑《A Day at the Races》。

races在英文中是赛马的意思,而很巧的是race是种族的意思。

而该剧除去同性恋解放运动以外,还有关于女权与种族的涉及,这些都是历史上直至今日仍在被我们所关注的话题。

刚刚提到过的《I'd love to change the world》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首,算是全剧的主旋律。

而原声中有两首《I'd love to change the world》,分别被Jordan Fisher和Shea Diamond翻唱。

其中的歌词完全就是When We Rise中展现的另一幅写照。

讲的是这个被我们一次次破坏分裂的世界,血流遍地,饿殍遍野的情景。

我也尝试着在Shea Diamond翻唱的版本中上传了自己的翻译(还没审核通过)。

(前几天审核通过啦)。

歌曲创作于越南战争期间,主题便是stop the war,而世界将有changer去改变。

歌词的开头“Everywhere is freaks and hairies/Dykes and fairies,tell me where is sanity?

” freak和hairy是怪物的意思,展现世界令人产生恐慌,tell me where is sanity,一直在寻找正义清明。

而很有趣的是dyke这个词,在俚语是女子同性恋的意思(也带有一些恶劣意味)。

不知道原词作者的想法,但是在WWR这部剧里面就十分的有意思了。

WWR第一集中也出现了dyke一词此处补充一段:除去dyke,fairy其实也有男同性恋的意思。

两个单词其实都是蔑称。

fairy本身是仙女的意思,而当它形容一个男人了,其实就类似sissy,娘娘腔,带有歧视情感。

为什么会选择这两个词?

也许是当时的偏见,还是下意识的选择?

但是当时的创作意图是反映人们对所处世界的看法,同时也很妙地押了韵脚。

第一句中的freaks and hairies的选择也是有原因的,freak意为对某事爱好入迷者,而hairy则是长毛的,这两个词都是detractor(贬低者)来形容当时的乐队人的。

放入歌词,达到反讽的效果。

而原声中选取此曲,其中的dykes and fairies,也是异曲同工之用(其实是同曲,哈哈)。

对很多事情的恐惧来源于未知与偏见。

(谢谢豆友Aloysius的指正)

不止这个,还有歌词结尾处:“Just black and white, rich or poor, them and us. We'll stop the war!”里面提到了black和white,对立的两种颜色,其实却是和谐的。

them和us没有区别,我们应当休战而不是互相伤害。

其中两个主角带着双标签,一个黑人同性恋Ken,一个女同性恋Roma。

让人想起电影《隐藏人物》中的三个主角都是黑人女性,却都杰出不凡。

这样的角色设定,更能够引起人的同理心。

想起美国同性恋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自问自答的一篇文章,《“我生活的世界”》,其中写到:为何我们的宣传机器,总教育我们去伤害仇恨别人。

是啊,甚至厌烦了“让世界充满爱”的句子。

不是一厢情愿地划分出高低等,就可以比别人活得高贵啊!

还好有人擎起火把,用发光的心照亮晦暗的前方,拓平曲折坎坷的路途。

这也是让我们依然可以产生希望,尝试努力去改变世界的原因。

I'd love to change the world.歌中反复的一段:I'd love to change the world.But I don't know what to do.So I'll leave it up to you.这些问题还仍未完全解决,留给我们的除了这些,不完美的世界,还有希望。

于2017.3.4 下午PS.上面提到的歌曲,我都在网易云的原声带中上传了歌词,大家可以对比原版听一听。

完结补充:结尾,在大家胜利,举行着婚礼时,背景出现有一首插曲,在原声带中的名字是《Oh Happy Day》。

翻唱自The Edwin Hawkins Singers的同名歌曲。

而歌的开头却不相同,因为开头部分来自Donald Lawrence的《(Bless me)Prayer of Jabez》,所以这首《Oh Happy Day》算是两首歌的结合。

Prayer of Jabez其实出自《圣经》中的Chronicles。

大家找到的一些版本中可能会发现,背景中还有人呼喊着哈利路亚(所以可能算是一首福音歌吧)。

其中一句歌词是这样的:enlarge my territory,而在原文中则是enlarge my coast(海岸)。

territory是领域,范围的意思。

出现在此处很有预言之意,因为在California之后,美国的五十个州也都在2015年使所有人婚姻合法自由。

指路原声带分享Various Artists的专辑《When We Rise (Original Television Soundtrack)》http://music.163.com/album/35224104?userid=291882850 (@网易云音乐)1、I'd love to change the worldby Jordan Fisher2、California by Fancy Hagood3、Tie your mother down by Brandi Carlile4、You make me feel(mighty real)by Eve Nelson/Justin Sams5、Good time by Christine Aprile/Micheal Stein/Kyle Dixon6、Thinking of you by Austin Mckenzie7、Wonderwall by Zella Day8、Oh Happy Day by Prado/Ruby Amanfu9、I'd love to change the world by Shea Diamond10、When we rise suite by Danny Elfman/Chris Bacon

 8 ) One struggle One fight.

错的不是同性恋组成的这个unnormal的家庭 而是社会给的unnormal的认知。

如果没人站出来去改变去反对 一切的一切都会循环往复 当社会认可了一件事之后 社会上生活的一代又一代的人类才会把这看成是一种与男人和女人结婚生子一样normal的事情。

这就是战斗的意义。

小时候的抗争更像是童话 长大之后则更像又现实又残酷的纪录片 这一路上充满了波折与艰辛。

白发苍苍了才能说出的那句I do这也是抗争的意义。

又热血又感动。

我们生来如此 就要爱上本来的自己 而权力理应无关种族 无关性别 无关性向的属于 每一个人。

法庭那段几对同性伴侣做陈词蛮感动的 Whe i first met Sandy,I thought she might be the sparkliest person I ever met.Over time,our friendship grew deeper and deeper,and after a few years i thought'I might be falling in love with her."-Sandy why do you want to be married?-I want this for us. And I want chidren and our children's children.To feel like they can love who they love.And be treated fairly. -Can you tell this court your feelings for Jeffrey?-I found someone I knew I can dedicate the rest of my life to.And when you find someone that's not only your best friend,but your best advocate and supporter in life,it's natural next step to want to be married to that person.The word "marriage" has meaning.It symbolizes maybe the most important decision you make as an adult.

 9 ) 珍惜,并奋斗,才能够崛起

年轻的人们或是远在大洋彼岸的人们并不知道如今我们之所以能够坐在gay吧里侃侃而谈,那是前人的血和泪的功劳,是他们倾尽全力而得到的权利,从青葱少年到白发苍苍,前人经历历史并创造了历史。

每一个平权路上的人都应该了解这段历史,每一个反对平权的人也应该知道这段往事。

平权总是同政治绑在一起,但本质上就是人们为爱的权利而呼喊奋斗,什么时候人们能够抛开无知和狭隘,什么时候人们可以抛开宗教偏见和对未知的恐惧来正视生而为人去爱的权利,什么时候人们真正明白自己在反对什么的时候,世界才会变得更好。

回归到剧本身,个人觉得将纪录片和电视剧融合是比较出彩的,但就是混乱,事件线的混乱,演员的混乱,总有种走马观花的感觉,大事件打卡一遍就行了感觉,其实题材这么好,值得拍得更好。

同时也有些启发:中美虽然国情不同,但恐同人士的论词全世界基本都一样,我的国家目前缺少发声的人士,缺少足够的社会认知,缺少在此方面的法制建设,大多数人选择沉默并继续任由外界对LGBTQ群体的随意涂抹,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是战士,但请有人恶意诋毁的时候,不要首先选择划清界限,而是直接地,告诉他,为什么平权,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些“政治正确”。

我相信世界会更好,但这并不是坐着喝咖啡就会发生的事,我们需要发声,我们需要为彼此付出努力,如果每个愿意与之奋斗的人都能够呐喊,那将汇成一股巨大的声音。

路很长,未来可期。

 10 ) 是历史,也是当下

因为一次不曾预想的暴动,一本偶然瞥见的杂志,各色各样怀揣理想的人共同集结在这座西海岸的城市,一座勾起嘻皮士无限回忆的城市,一座将因自由包容伴随着游行反抗闻名的城市。

同性恋者,从默默忍受到主动平权,经历了与女权团体由敌对到合盟,经历了六号提案的教师偏见和米尔克市长短暂的春天,经历了艾滋病的分离与守候,经历了“不讲不问”军队限制和婚姻保护法的倒车,经历了八号提案的失败,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曙光。

除了美国LGBT权益运动史,影片还糅合了黑人民权斗争、女性解放、反越战运动、抗击艾滋病、医疗保障、教会改革等等议题。

这些运动的本质都是相通,都是为了社会和国家更加美好,而这些理想的实现也不能只靠单个群体的努力,这是所有人共同的责任。

One struggle, one fight.在这些目标真正实现之前,斗士的心永不泯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社会的发展与每一个人的意识、行为息息相关。

尽管有前辈表率和努力,塑造一段段鲜活的历史,但问题并没有解决,那正是新的一代必将接力奋斗的地方。

犹记得第六集末尾的台词,发人深省。

You know,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epidemic, our fear was that everything we'dworked for would just be swept away. But the drugs came, and the death rate has been dropping. But now there is a new threat, one I never predicted. You. Your generation is asleep. You're afraid to talk about what happened to people just a few years older. When you do, it's often with cruelty. You're so thrilled to be invited to dinners in D.C. that you just gave up our demands. And those who truely hate us are tying young men to fences in Wyoming and cracking their skulls open, with George W. Bush threatening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 against our families. I can go to my grave a criminal again. So, you tell me something before I go any further. What's it like to be part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in this country that has no purpose? And what are you gonna do about it?影片的最后,随着来自国土两端的上诉,八号提案和婚姻保护法同时倒下,众人欢呼于大街小巷,誓言响彻在神圣的殿堂,震撼人心,热泪盈眶😭😭😭

 短评

我是一个坐享其成的俗人,也并不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世界什么的。我大概连改变自己都做不到,这辈子。并且,我心怀恶意地认为,并不是人们改变了世界,而是需要改变的人们变强了,世界看起来才对他们好点了。所以拉帮结派、互相排挤之类的本性行事永远不会消亡。何况,不是这么顽固的生物,很难存活壮大。

7分钟前
  • 泰抱胁给我超点
  • 还行

8集全,英语中英双字幕,大家字幕组译制。bgm都很好听,剧关于平权、关于LGBTQ,时间跨度挺大的,E2就看哭了,8集让我好几次眼眶含泪,这是我今年看的最爱的一部美剧。一代代为了平权运动而努力,在这一条平权之路,多少人带着愤怒又怀抱希望。你应该热血沸腾,准备好为你的生命而战。

8分钟前
  • 嘛哩嘛哩呗呗塔
  • 力荐

这片子本身意义不大,说白了不过就是表现边缘群体的奋斗史。但要我说哦,这已经有点走偏了,太政治正确的结果就是政治部正确呢。个人评价:C。

9分钟前
  • Riobluemoon
  • 较差

看了一半,感觉是洗脑片。政治目的太强。

12分钟前
  • momo
  • 很差

已弃

17分钟前
  • 不能再熬夜了
  • 还行

看了1集,虽说评价依据可能少了些素材。美LGBT运动历史纪录片,确切来说是美国人民争权平权的一部分。只想说,所有人,都该为自己和他人的切身幸福来争权和互相支持,因为你无法置身事外。

18分钟前
  • 胖大的表像
  • 还行

太满了,以至于好多都没交代清楚。里面没有一段感情深刻到让我感动。其实同性婚姻合法化有那么重要吗?合法了家人和社会就能承认和接受了吗?

22分钟前
  • 波西的朋友
  • 还行

【A】短短八集,五脏俱全,整个平权史曲折而震撼。爱病死,挣扎和斗争,正确与错误,碰撞与联合… 像Cleve那样真正的斗士是流血又流泪的。而我们碌碌无为的一代,在社交软件所营造的虚晃的认同感和平权的“泛滥”中,真的以为“政治正确”到什么都不用去争取了吗?

27分钟前
  • Cardinal
  • 力荐

首先里面的bgm都好听的让人起鸡皮疙瘩,其次就内容而言,虽然有很多表述看一遍并不能看懂理解,到这并不妨碍我在一些关键时刻潸然泪下

32分钟前
  • Softbabygirl
  • 力荐

我不喜欢同性恋

34分钟前
  • 乐基因
  • 很差

#影评#知道这一切斗争来之不易,也切身感受到我们也在这过程之中,只是影片本身实在是略说教喊口号。

39分钟前
  • 秦小蜜蜂
  • 还行

也许一个国家走的一段弯路 对一个人来说就是人生 Just Fight

44分钟前
  • Vivivizhu
  • 力荐

讲述同志权益斗争的八小时迷你剧《当我们崛起》

49分钟前
  • 天涯海角
  • 还行

直人大概永远不会知道,你们与生俱来的权利,我们要一生奋斗苦苦挣扎

50分钟前
  • 🐟🐟🐟
  • 推荐

政治太多了,但是真有意義,但終究不是我們的故事,我沒有信心在有生之年看到這些事發生在我這片土地上,穿插的故事挺有意思,毒妈真的好美

53分钟前
  • 天雨粟
  • 还行

一群直人见同性题材就嚷嚷“政治正确”,学了个新词就迫不及待地到处用。基佬和姬佬们看了几十年的异性恋题材,直人才看了几年同性?好笑的是,还都是舶来剧。讨论颜值更是。。。这是平权斗争题材,不是耽美腐剧,演员造型都很平实。真要精雕细琢妆容,毒妈不美?凯特琳杰拉德不美? 看剧的整个过程让人感同身受,时而振奋澎湃,时而黯淡无光,时而热泪盈眶,必须五星了。"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不公平的现状能之所以能得以改善,皆因有人勇敢站出来,负重前行。

54分钟前
  • 咔嚓了你
  • 力荐

克里夫真的太不容易了,我们也需要向他这样的斗士

58分钟前
  • 为了下一次浪迹
  • 力荐

达斯汀·兰斯·布莱克好帅

60分钟前
  • 音乐人风范
  • 很差

正常的平权电视剧,盖皮尔斯那股妖艳劲儿!

1小时前
  • 你们结婚吧
  • 还行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小时前
  • Vincent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