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过漫画的我竟然看的津津有味,虽然布景表演和特效都有些不尽如人意,但是这部比第二部好看很多。
不知道是故意还原漫画还是日本漫改电影的通病,电影过于舞台剧,三部曲都让人觉得好笑与出戏。
但是,最后的演唱会高潮,摇滚乐宣告爱与和平真的有点感动,特别羡慕青春时候玩过摇滚乐的人!
如果没有最后的解密,我觉得也就勉强及格,但是最后十分钟解密朋友真面目,结束一切恩怨的故事很不错,算是为三部曲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致敬,对这部所谓“影像化不能”的作品导演的表现相当不错,虽然到后面有些无厘头,很多谜团也没有交代清楚(或:我太笨没看出来)期待剧透。
但摒弃很多细小的逻辑和因果论,片子对于世界观的营造还是相当不错的。
另:万博……果然适合上海领导借鉴,不然到时候中国出个朋友大闹上海什么的……
3部都给四星的,最后一部的多一颗星是给国民DD的!!!!
太亮了而且也要萌!!!!
>/////<其他人就不多说了。
最后的结局还是让我觉得,小时候的欺负能最后演变成这种恐怖么||||为毛泥轰金这种题材会有这么多……其实感觉上来说,我念小学的时候也是被欺负的那种|||||我现在还是好好的,或者说我真的没能力吧。
囧吼,三部终于看完了。
我觉得有点了了心愿的感觉 哈哈PS下。
小贤知和唐泽寿明还真像……越看越像 汗。
电影相比较漫画情节有所删改,这其中有些弥补了漫画的漏洞,有些却毁誉参半。
这些推动剧情的删改的确很着急,就电影而言也没能给出创新,客观的讲7分不冤。
在漫画中贤治说我不唱这首歌了,应该由你们来唱,这样的处理的确很巧妙,朋友不是主角一人打倒的,所有敢于与黑暗势力敌对的人们都应是主角。
但当电影结尾那首《Bob Lennon》被贤治带头唱起引发50万人大合唱时,决定给出5星。
人们手无寸铁却要反抗黑暗的强权时,也唯有摇滚,因为无论是怎样的黑暗也不能向唱歌的人开枪,想到这里眼泪再也控制不住。
虽然这电影是可圈可点不过··最后的结局的确是20迷必看的经典之作当男主角略显沧桑的歌声响起我们才真正的感觉到了一切的结束这不是什么凸显个人英雄主义的故事男主也没有排山倒海的实力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类他只是单纯的抱有“大家都能安心回家,谁也阻挡不了”的心情一直以旁观者角度观看的我们 却被浦泽拉入了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我们是主角的知己正义的伙伴与恶势力相比我们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但是因为那一首歌所带来的信念我们却是所向无敌当歌声持续到大家都落下了激动的泪水特别是黑围脖男深情的檫掉泪水我真的不知自己是什么感觉一个故事完结带来的悲伤为片中世界终于得救而喜悦每一次重看都是有不同的感受本来只是一首普通的歌曲突然听见也不会留意·但是当他在毁灭世界的阴谋被破坏的时候响起这首歌可能就是无法表达心情的全世界人民最好的选择了于是我决定利用校广播员的便利身份学习贤知的先进技术……………………
其实不看漫画也会觉得很好看,就是有时候会看不懂,那就多看几遍,这是这几年少有的好改编电影,也是又一系列续集电影的杰作啊
東京物語是第一部令我驚嘆的日本片。
當年在電影節放映,看得我眼濕濕。
跟著看晚春和早安,都很好,小津立刻變成偶像。
看第一部的黑澤明是羅生門,當時沒甚麼感覺,跟著看七武士就覺得厲害了。
黑澤明的故事不會隱晦難明,卻意義深遠,真值得學習。
周防正行的五個相撲的少年已經很好看,但談談情跳跳舞去到更高更遠。
幽默風趣又勵志的小品能夠拍到這般高度,實在令人嘆服。
後來發現年青時偷偷地看的變態家族,竟然是周防正行導演,令我更加五體投地。
儘管如此我沒做過的趣味性略不足,但拍出難得的社會性。
首次認識山田洋次是黃昏清兵衛。
卻原來很久前在電視看的男人之苦寅次郎是他導演的,當年只覺好看但沒留意導演名字(還未讀演藝嘛)。
山田洋次的鏡頭溫柔,最能表現細水長流的感情。
新作母親亦不俗。
最初知道宮崎駿的名字是他的漫畫作品風之谷,後來天空之城在港上映揭起宮崎駿旋風序幕,再繼以龍貓為沸點。
跟著又發現很多童年時經典電視動畫都是他的,包括高立的未來世界。
宮崎駿的童話時空十分多元化,處理動作場面也是一流,他創作的冒險世界永遠令人期待。
岩井俊二的情書到現在已有點模糊,剩餘的感覺是很美,中山美穗很美,很淒美。
青春電幻物語和花與愛麗絲都並非一般的青春愛情片,較有個性。
看過花火才知道北野武。
前作奏鳴曲和那年夏天寧靜的海都很有意思,很難想像外表這般粗暴卻能拍出如此優美的作品。
另外市川準的東京夜曲亦很迷人,買了他的鶇和東尼瀧谷vcd,還未看。
日本電影的發展歷史很悠久,好導演很多,但時下的導演好像稍欠風格,不知那個比較突出?
又是去姐姐那儿吃完饭后躺那儿用P4把第三部看完的,怎么说的,一个梦想与现实的重叠结束了,就像他们说的,这已经不是一个孩子的游戏了。
最后知道原来服部小就去世了,幕后的朋友是胜侃,因为没有朋友、因贤知偷拿东西的意外被人欺负、又在没能去世博会的情况下带着面具过着日子,最终决定实现预言之书毁灭不喜欢的全人类。
朋友这个词,初中时或许我还会很念叨,但现在我已经不怎么觉得了,会对我好的人会一直对我好,谁是朋友我一直知道,呵呵。
说说电影里的几点,三部曲看下来真的很多镜头会有想哭的感觉,可能我比较容易被感动吧,虽然故事讲得不够周全,关于朋友如何与贵理子认识甚至生下孩子什么的没有讲述,让有些情节稍有不清;从第二部开始不断出现的人物,多出来的那个警察帅哥、还有神乃的同学,虽然创造出来了一些情节,但他们最终又没有参与到什么结局里头来,最后警察帅哥逮捕了杀害他爷爷的山崎后就没情节了,还有曾经出现过的监狱里的13号,东京里的一对小姐弟,播放音乐的DJ,DJ和漫画家还有姐弟是有用处的,但也只能说有点儿小;音乐上记得当时在那本杂志上看说摇滚的意味很重,确实哦,加入了好几首摇滚的歌曲,让人们铭记的也是贤知自己唱的那首“咕啦啦啦 嘶啦啦啦”,最后用音乐会的方式集结人群躲避灾害,并用贤知演唱这首歌的现场当字幕结束也是一种新形式。
最后的传说中的10分钟,贤知利用朋友在朋友乐园里的机器回到过去让小时候的自己承认了错误,胜俣也摘下了面具和贤知交上了朋友,也许正义战胜邪恶这种结局始终是不够完美的,只有把心里的结解开才会让人觉得,嗯,好了。
我会推荐这部电影的说,哈哈。
一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小和尚,他每天爬很长很长的山路,来到这个很大很大的神庙,雕塑佛像,画壁画,在梁木和柱子上刻最精致的花纹,把最美丽的宝石镶嵌在墙上和佛像上……这个小和尚每天都赋予这座神庙美好,神庙很大很大,小和尚每天都不紧不慢地工作着,等到这个神庙完工的一刻,世界就毁灭了。
很多年以后,人类因为一种病毒而死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人们生活在巨大的墙壁围成的小区域内,他们没有娱乐,连吃的都没有,有时候在老式收音机断断续续的噪声中会听到歌声,那是很难听很难听的歌声,但是不知为何能让人想到平常的生活。
这歌声断断续续,人们就拿纸记下来每次听到的歌词,他们认为,等到全部的歌词都被记下来的那一天,他们就会获得自由。
这两个故事都是寓言,前者讲的是人类文明,后者讲的是摇滚乐。
摇滚乐是人类文明这座神庙中的一颗珠宝,摇滚乐能让人获得自由,摇滚乐回答一些终极的问题,摇滚乐关系到存在的本质问题。
《20世纪少年》的绝对主角就是摇滚乐,摇滚乐是一切的起因,又是所有问题的解决方式。
中国为什么成为一个令我失望的国家?
是因为他们的年轻人都不喜欢摇滚乐。
为什么说林少将反毛起义成功的话,会让中国成为一个更好的国家?
是因为他是中国最早搞摇滚乐的人。
假如伦敦奥运会真的对我们这个国家有什么帮助的话,最大的帮助就是或许可以让一些人喜欢上摇滚乐。
摇滚乐是所有艺术门类当中最战斗的音乐,它天生就是为战斗而生的。
摇滚乐是所有艺术门类当中最年轻的音乐,它天生就是年轻人的音乐。
年轻人也天生应该是战斗的民族,像赛亚人一样。
贾樟柯老师曾经很奇怪,青年还分普通青年,文艺青年和二逼青年?
我认为所有的青年都应该是文艺青年才正常。
贾樟柯老师太高看现在的青年人了。
中国人一般都是还没年轻呢就早就老掉了。
我心目中的年轻人是这样的,他们讨厌任何东西,尤其是那些老东西;他们对自己绝对自信,明白什么是美好,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拼命也要得到;他们永远精力旺盛,想干什么三天三夜不睡觉,不想干什么三天三夜不醒;他们对所有东西都很认真,假的就是假的,坏的就是坏的,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们信奉爱与和平。
如果有这样的人,我愿意跟他们一起玩,做他们的朋友。
这样的年轻人总是让我想起来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摇滚乐,反战游行,嬉皮士运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一个又一个奇迹让那些老东西们又气又怕。
那是人类的年轻时代,人类曾经年轻过,真好。
如果我在那个时候,我愿意跟他们一起战斗。
摇滚乐改变世界,真的只是一场梦吗?
如果是,很多人都在做着这样梦。
希望有一天,你也加入我们。
或许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摇滚乐真的改变了世界。
或许摇滚乐一直在改变世界。
就像《20世纪少年》的开头,学校广播第一次播放摇滚乐,人们该吃饭还是吃饭,该打闹还是打闹,该看女生裙子还是看女生裙子,但是天台上一个想要自杀的人活了下来,最后成了世界的救世主和魔王。
你也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呀。
最后一个寓言是伯格曼说的,伯格曼讲过一个教堂被暴风雨毁掉的故事,第二天所有人从四面八方走来,有艺术家,建筑师,工人,贵族,教士,他们日以夜继把教堂重新建好,然后离开,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没有人知道究竟是谁建了这座教堂。
我愿意成为这种建造教堂的人。
二其实东亚这些国家真的很想,中国的奥运,世博之路,在60,70早就被日本重复过了,不同的是日本因此真的强大了起来,而中国的傻逼哄哄就像他们五千年的历史一样,从来都不会中断。
我觉得差距还是从童年就开始的。
比如说,我们的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人有阿波罗登月的童年记忆。
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之一,不知道催生了多少美好的想象。
科学家成为孩子心目中英雄的时机并不是很多,而我们都给错过了。
万国博览会也比较不同。
据说上海世博会一开始没有人去,所以当局给上海及其周边城市免费发放门票,这才创造出壮观的排队长龙。
在《20世纪少年》里面,我被小孩子憧憬万博的场景感动了,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他们仅凭一个导游手册就开始计划每天的行程。
小孩子为什么喜欢万博?
因为他们听说那是一座未来的都市群,以后我们人类就会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之中。
“人类的进步与调和”。
没有去成万博的人在涂鸦中预言万博一定会重演,他将成为神来毁灭这个世界。
漫画中最重要的场景除了秘密基地就是万博会场,这是孩子的战争,健次,来玩吧。
健次,向大家承认你的错误吧。
健次,那首歌真好听,再给我唱一次吧。
未来世界的万博会场,巨大的太阳塔下面,人类在这里得到了进步和调和。
太阳塔代表着一个现代的日本,飞翔起来的日本;而中国馆说明我们还要背负着鲜血和古老的尸骸爬行很长很长一段时间。
三《20世纪少年》和《monster》一样,把最骇人的一句包袱留在最后,我一直在想,胜田间是谁?
而没有去想,这个故事的逻辑成立不成立。
人类长大的过程,就是人性泯灭的过程,是天性为了适应这个社会被改造的过程,这种改造包括,认识到生命的珍贵,理解他人,以及爱。
小孩子从来不善良,他们残忍,冲动,小孩子的世界是残酷的,我不明白等他们长大了为什么忘了这些。
漫画中最骇人的一幕是在虚拟世界里,一个戴面具的小孩摘掉面具,竟然是一个成年人的头。
这不是故意来吓你的,而是制作这个虚拟世界的人找不到有这个小孩脸孔的照片,只好用他成年人的样子了。
他是个没有面孔的小孩。
我们想想我们的各种同学,真的很多是没有脸的。
第一个“朋友”冒充秘密基地的成员,竟然没有人能够发觉 ,因为这里边有谁没谁他们都忘记了。
第二个“朋友”明明活着,但是大家谣传他死了,他在人们的记忆里就真的死了。
你也许会觉得这是漫画里的牵强附会,但是我认为现实中就是这样的人。
很多孩子就是在这种充满敌意的孤独中长大的,像《机器猫》里的大雄,别人不跟我玩,我就玩一个比你们更厉害的,我借用现代科技,玩一个把整个世界都颠覆一番的游戏,几乎所有《机器猫》的故事都是这个套路。
大雄是服部,是胜间田,是每一个孤独的孩子最伟大的梦想,来玩吧,来和我一起玩吧,你当正义的朋友我当邪恶也行哦,还是不跟我玩,那我们自己玩,玩的比你们都厉害,可不要后悔哦。
来当我的朋友吧,朋友,我是“朋友”。
电影版的结尾大概只是为了把漫画没说清楚的说清楚,破掉“幽灵说”的误读。
但是这种伪善真的有点恶心。
小孩子的道歉无非是出于恐惧之类的东西。
大人所希望看到的是属于大人,是强加在小孩子身上的。
而大人骨子里也是不会后悔的。
人类后悔的尽头从来都不是那么足,要不然还能直到现在都发明不了时间机器?
轰轰烈烈的第三部来了,看完也就轰轰烈烈的没想法了,该怎样都怎样了。
没看过漫画,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说过,所以完全在看新鲜。
根据第一、二部看下来的感觉,期待在第三部里要寻找答案的是:“朋友”的真面目、神乃如何拯救世界、贤知的下落,结果被满足了两个,唯独没有预料到第二部风光的神乃到了最终章只是个边缘人物。
号称每个场景都是高潮的第三部,其实给我感觉一般般,情节的拖沓甚至让我在中间打过瞌睡,不得不拖回来补看下。
最神秘的“朋友”在前两部始终高高在上,控制世界游刃有余,而到了最后反而露出幼稚本性,失败就在所难免了。
期待中的大决战,病毒啊、外星人啊,通通淡化了,只剩下所谓的肉搏,大场面甚至达不到第一部惊心动魄的一半。
也许是片方过于的高调,吊起了很大的胃口,等到一切都揭开,未免有点小小的失望。
当然,作为影片亮点的结尾,还是很赞的,起码弥补了之前的失望感。
“朋友”是谁,其实并不重要,还是要回到影片正面的主题上来。
有时候不经意的举动,会改变别人的一生;同样的,也许是很简单的举动,也能挽救到别人。
人与人之间,不就是应该更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友好么,起码不会留下童年的阴影吧,童年的不幸是最容易改变人的。
三部曲全部看完,整体感觉只能说中等偏上吧,不算叫好。
在漫画改编电影里,还是没法超越《死亡笔记》留下的印象。
烂尾!即使电影拍得再绚烂也能看出原作无可避免的烂尾!
堤幸彦拍到最后实在累了,故事散乱不堪,特效的钱也花得差不多,最后观众能坚持把片子看完并且看懂就算是胜利。不幸中的万幸,唐泽寿明回来救场,让傻屄平爱梨不再是主角了。20世纪少年,这样一部神作,拍得一部不如一部……让人惋惜……
如果你看了原版漫画,那切忌去看这部倒胃口的片子,十足的恶劣。除了几个主角真人比较靠近人物原型外,其他。。。。
还是那句话,一定要看漫画才是至上。我们是20世纪少年!!我要看世博会!!!
20世纪少年第三部.我们的旗帜20th Century Boys: The Last Chapter - Our Flag 常盘贵子\唐泽寿明,经典动漫改编电影,日本人变态的想象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小孩子们相约长大以后拯救世界,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以后,大叔们王者归来,拯救世界于崩碎之前...推荐所有想象力上有自虐倾向的人看看
终于完结了,神木小朋友好萌,最后10分钟的纯爱BL戏据说是蒲泽他老人家亲自写的?!
最后10分钟的彻底颠覆,实在浪费了这部规模宏大的影片。
真要比的话,确实电影第一章最给力。剧情还好,虽然貌似和原作不同 - -! “咕拉拉~啦,撸拉拉拉~咕拉拉~啊啦,撸拉拉拉!”。。
啊 藤木直人 你真受
还是和漫画差太远了。。。。。。。。最后一颗星给神木DD的~~ > <
已经是系列最高分了,看完的我拍桌表示,还我这几个小时来!系列完结仍然让我一脸蒙圈这个系列应该谈不上特别成功吧~不知各位原著党观后感如何呢~
小学馆的漫画情节太扯了,这三部曲的主题就是几个小学生的内部矛盾演化成了世界大战,最后再来点柯南式的悬疑。
日本人的创想。
跟 你 绝交!!!~
這樣的世界也太寒酸了吧.
“朋友”的身形太好猜了,没悬念啊。。饰演幼年版“朋友”的小正太很不错的样子,关注啊关注
日影十年难得一出好看的科幻大作,精彩
状况惨烈的最终章,我说的是剧情烂得状况惨烈。首先还是滥用留白,明明都最终章了,呼之欲出了,还在这保留面具下的脸究竟是谁这种不重要的谜底,所以导演是真觉得这样很帅是吗?其次就是想要从朋友嘴里表达什么看似很了不起的生命哲学,结果说出来的东西狗屁不通,根本说服不了任何人吧,就这种口才你跟我说他拥有统治世界,洗脑全世界人类的人,你觉得合理吗?再就是贤知的失忆剧情处理得很草率,不真诚,缺乏代入感,这个系列简直是我看过的最难看的漫改电影,暂时没有之一。标题取那么大,所以到底和我们的旗帜有集贸关系。
浦泽直树关于人心的探索,我喜欢,勇者拯救世界的人格力量
演唱会才是重点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