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作品我看了有四五遍,还是记得第一次看是在高三的圣诞节那天,我们语文老师说无论如何都要让我们看一看,虽然已经被高考压得喘不过气来,他还是在语文课上给我们放了这部片子。
刚开始看的时候是有一点不能接受夸张的画风和阴暗的画面,班上乱糟糟的,各种嘻嘻哈哈吐槽的声音都有,但是没到五分钟就安静下来了。
真的是那种舍不得把眼睛挪开的的专注,因为剧情特别紧凑,也没有生拉硬拽,在奶粉打翻的时候,好可惜啊,班上人都轻轻地说到,就怕清子会挨饿。
直到最后父女相见,我们才偷偷喘口气,呼故事的开头,出现的三个流浪汉那种灰黑的面孔,不时的白眼,粗鲁的动作很有代入感,每个人都有一个过去,但是没人提起和询问,他们是那种只关心自己下一顿能不能吃饱的无能为力和行尸走肉。
懦弱,自私是他们自愿黏在脸上的标签,但是在遇到那个弃婴之后,事情开始又来变化,每个人在为了让清子有更好的未来而努力着,虽然嘴上说着好麻烦,又是一笔大费用之类抱怨的话,但是还是不由自主地去帮助这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或有意或无意地面对了自己一直不敢直视的过去,又相互碰撞,虽然刻骨铭心但是三人间也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家一般的温馨,最后在父女相见时影片戛然而止。
虽然故事没有结束,但是里面的每个人都没有了当初的颓废感,他们似乎在灰暗的内心里产生希望,那种想看看明天会发生什么的希望,这似乎也是清子出现的原因吧。
曲/欢乐颂词摘录如下:被鞭打的日子 已经受够了没有地狱 没有天堂真想消失掉 这个世界一片黑暗可是能藏身的地方 到处都挤满了人不喜欢黄昏 因为显得悲伤反正是活着 今晚就不错不要明天 没有未来不过如果有钱就行 那也不错人渣有人渣的归宿人渣有人渣的居所在这天空下 居然就不错只是不能忘记的事 很多很多你我素不相识 毫无关系来 在加勒比海喝一杯朗姆酒你我素不相识 毫无关系来 在加勒比海喝一杯朗姆酒不要以为你我在同一屋檐下来 在加勒比海把烟抽个够附链接:分享鈴木慶一的单曲《No.9》:http://music.163.com/song/29457477/?userid=10228722(来自@网易云音乐)
《东京教父》里最喜欢的一幕,当然是阿花为了救婴儿清子从楼顶坠落,却被突然刮来的一阵风托住,稳稳降落到地面,而此时清晨的第一束阳光刚好照亮他的脸,看到这里,我知道,哦,今敏是相信有上帝的,而整部《东京教父》,说的就是上帝为了拯救那些善良的人而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故事。
经历了《未麻的部屋》里自我、本我和真我的血腥撕杀,《千年女优》里对幻影的不断追逐,《东京教父》更像是今敏的脑力休息站,在这里,他终于可以,怎么说呢,不用去劳心费神的构造真实和虚幻的双重世界,不用去凝视人性的深渊也不用被深渊凝视,而是好像顺水推舟般的讲一个像童话一样的简单的故事。
这个故事,可能是幼年时母亲在睡前温柔的讲述过,可能是青春期时在某本书里偶然的读到过,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故事其实在很早以前就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里,只是有些心历经磨难,故事的面目好像被不停刮擦的玻璃那样渐渐模糊,而对于今敏来说,在刚刚好40岁的这一年,他决定讲出这个故事。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而是选择将“奇迹”同“天真”和“幼稚”划上等号的呢?
《东京教父》的开场便是一个奇迹,教堂的舞台上上演着“耶稣降生”的故事,而底下的观众,是一群昏昏欲睡的流浪汉,他们所关注的只有演出结束后教堂所施舍的“圣餐”能否填饱肚子。
只有一个人除外,那就是阿花。
阿花是一个变性人,天生拥有强烈母性的他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孩子,然而,没过多久,他和同伴老金以及美由纪三人,便在垃圾场里捡到了小小的婴儿,阿花给她取名清子。
在清子出场的一瞬间,我就已经联想到了在马厩里降生的耶稣,而没有生育能力却拥有了孩子的阿花,则等同于未经人事却怀孕生子的玛利亚。
紧接着,手握零星的线索,三人决定出发去寻找清子的母亲。
阿花、老金和美由纪其实是三个倒霉蛋,他们的计划就没有一次可以顺利的实施的,然而,让他们的旅途得以成立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巧合和没完没了的奇迹。
当清子唯一的口粮奶粉被撒掉后,三人在偶然遇见的一块墓地里,刚好遇见了一座墓碑前供奉了纸尿布、奶粉和奶瓶,看到这里,我真的很想吐槽,哪里会有人在墓地里放这些东西啦!
但仔细想想,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这些贡品的背后,肯定藏着一个非常非常悲伤的故事。
老金偶然邂逅的黑帮老大,他的小弟刚好是害得老金家破人亡的元凶。
想要暗杀黑帮老大的杀手,刚好打死了小弟,无意之中给老金报了仇。
阿花给小婴儿取名清子,刚好和老金的女儿同名。
阿花体力不支晕倒后,老金和美由纪把他送进医院,而医院里值班的护士刚好是老金的女儿。
老金编造的自己的过去,刚好是女儿结婚的对象的人生经历。
负责侦查婴儿失踪案的警察,刚好是美由纪的父亲。
桥上遇见的想要自杀的女人,刚好就是他们想找的丢掉清子的人,这些“刚好”未免也太多了吧!
如果说一个剧本只能由巧合来维系剧情的发展我们称之为导演偷懒的话,那么《东京教父》的剧本里除了巧合没有其他,看到最后,我突然明白,这本来就不是一个依靠逻辑来推动剧情发展的故事,今敏实际上所做的,是化身成为整个故事的“上帝”,用他的“监督之手”一路指引,最终达成合家欢的完美结局。
也许今敏想通过这些巧合和不期而遇告诉我们,越是急于寻找的东西,越是隐身于迷雾之中,越是抓紧不放的东西,最终都会消逝。
而我们生命中真正能够拥有的那些,应该如同在夜晚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发生和得到。
在基督教的定义里,“教父”往往是那些德高望重而又学识渊博的前辈们,他们用他们的人生经验来指导年轻人找到属于他们的正途。
在《东京教父》里,乍一看,阿花、老金和美由纪是清子的“教父”,是他们将清子送回了她的亲生母亲的手中。
但换个方向看,清子其实也是他们三人的“教父”,在寻亲的这段旅途中,老金找到了“亲情”、阿花获得了“母性”,而美由纪呢,她终于感知了“宽恕”的力量。
影片里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点,那就是探讨了事物的“名称”以及它所真正代表的“含义”之间的割裂和矛盾。
在深夜里肆意殴打流浪汉的小混混,他们将流浪汉们称之为“垃圾”,而就他们的行为来说,这些人自己才是真正的垃圾。
比起那些肆意抛弃掉自己亲生骨肉的妈妈们,阿花曾经工作过的夜总会的妈妈桑,他对阿花的包容和温柔是不是更像是一个真正的母亲呢。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东西,它们的普世意义和它们所真正代表的意义,恰恰是相互矛盾的,而人类太过于理性,往往会被脑袋里从小就被贴上的各种标签所迷惑误导,而忘记敞开心扉,跳脱出固有的思维,只有用心感受并且追随那些情感上的涓涓细流,才能够将我们引导到最终的答案面前。
当心脏因为阿花那仿佛圣母显灵一般的形象出现而漏跳一拍时,当嘴角跟着《生活多美好》里男主角的欣喜若狂一起上扬时,当眼泪随着《小偷家族》里信代声泪俱下的自述而渐渐失控时,你会知道,你心底里那个藏得很深很深的故事,它会面目模糊,但永远不会被遗忘,就像此时此刻,它又被讲述了一遍,至少在故事还没有结束之前,你又一次相信了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奇迹发生。
电影总体给我的感觉很平淡,前一个小时,我不知道电影的波澜在哪里,剧情平铺直叙,最后半小时开始有起伏,感觉戏剧性大于现实性 ,让我有点惊喜的地方是她们把孩子交给幸子之后发现真相的转折,出人意料,可是后来又是一系列戏剧性操作,追车,撞大楼,上天台,跳楼,跳楼不死,女人对自己都绝望了,男人喊她还是要跳,最后因为女孩一句话你要想想孩子的父母思念孩子,结果就转折了,无法理解,当一个人对生活万念俱灰的时候,却因为轻轻的一句话而改变念头,太戏剧化,还有那个女孩,说实话太不现实了,人家都准备跳楼了,你在那边谴责她,一个不小心就下去了,救的啥子人?
还有女人下去了,然后一个又一个拉住,最后人妖婶婶下去拉着个广告牌下去了没死,emmm我用现实片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的理由,我觉得首先这是立足于现实的一部片子,拾荒者捡到弃婴,具有现实的合理性,给人一种感觉就是,或许它要讲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给我们触动的东西,豆瓣9.1的评分也让我对它有着过高的期待,结果前期平淡,后期一系列巧合和戏剧性的发展实在是让我有点down,有人会说这本就是一部动画,可我觉得9分以上的电影应该能接受多样的角度来给予解读吧
这是我的第一篇长影评,也算是送给今敏大师这部作品的小彩蛋吧!
文笔拙劣,小白一枚,希望写的不好的地方大家不要喷,不喜欢可以直接退出不往下看,有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在下面留言一起探讨。
影片里的头等奖是全部数字1,而今天刚好是1月11日。
日本是盛产动画大师的国家,即使有的人不看动画片,但一定也听过很多动画大师的名字——宫崎骏、新海诚、大友克洋还有今敏。
也许这些名字里今敏是最少被提及的,因为他是英年早逝作品鲜少的一位。
2010年年仅47岁的今敏辞世时只留下五部动画长片,还有一部此生未完成,至今未能上映的作品《梦的机器》。
在我看来,宫崎骏是画出永远长不大的童年和梦幻色彩的童话;新海诚是画出青春年少的青涩和美好爱情的愿景;大友克洋是画出外太空荒寂和人类未曾企及的未来;而今敏更像是心理治疗师,展现无数的梦境,再把人拉回现实,又给予你照亮未来的阳光。
他的作品无疑是梦境与现实的碰撞,更适合受过挫折的成年人,让人重燃起对生活的热情。
(作品《红辣椒》制造梦境早于《盗梦空间》,《未麻的部屋》主角人格分裂,《妄想代理人》关于妄想症,《千年女优》用时空穿梭展现主角执着的一生) 所以,如果让我只推荐一位动画大师,我一定会推荐这位作品鲜少,但部部高分的大师今敏。
那么,如果让我只推荐一部动画长片,那我一定要推荐这部《东京教父》,因为这部较少被说成今敏代表作的作品却是今敏最温情最接近现实的动画长片。
很多人说《东京教父》是《小偷家族》的动画版,虽然《小偷家族》在2018年斩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也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长片,但我仍然觉得这么说并不恰当,因为这部《东京教父》要比《小偷家族》早上映15年,在2003年就已反映了很多现实社会问题也更细腻的展现人物情感微妙变化。
这是一个关于流浪汉与人妖与离家少女与弃婴的圣诞节
不夸张的说,这部《东京教父》每一帧都不是多余的,就连介绍主创人员的名单都非常用心的夹在主角的转场中,很多设计也是像今敏其他作品一样擅长造梦,擅长把梦境和现实作对比,台词和剧情也是时不时的黑色幽默。
故事发生在圣诞夜,讲述从30岁就离家的老金,人妖阿花以及离家出走的少女美由纪捡到一个“弃婴”,并在圣诞夜之后三人寻找线索终于将孩子送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的故事。
虽然说这部是今敏最接近现实的作品,但无疑今敏仍没有扔掉自己的造梦专场,整个事件仍然有梦境与现实的交汇。
今天我想说的就是这些也许会被人忽略的细节,希望看过的观众可以一起探讨,也许是过分解读,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正能量。
(下文有剧透,介意者可看完原片再阅读。
) 今敏大师无疑给这三个重要角色同样的关键信息,整个过程中三人都有“清子”,“1225”以及“天使的翅膀”这些关键元素最后也是通过这些元素得以与过去的自己得到和解,并找到自己的亲人。
一、清子
阿花(Hana)给“弃婴”取名“清子” 因为是个繁星闪烁清澈的夜晚,阿花给“弃婴”取名清子。
当时老金很吃惊的问为什么要叫清子,美由纪说名字土,老金反而生气的说清子不好听吗?
美由纪说你反应这么大,难道你以前的女人叫清子吗?
这里老金没有回答,后边才知道原来老金的女儿也叫清子。
三人在途中帮助了一位黑帮老大,又顺路去参加了黑帮老大女儿的婚礼,而这个女孩也叫清子,我不知道“清子”这个名字在日本是不是像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国家的“淑芬”、“惠兰”、“小红”、“小华”……那般全民盛行,但我感觉电影中的同一个元素出现多次那一定是导演的精心安排。
医院的护士(老金的女儿)叫清子 在阿花突然在街上晕倒送往医院后,这里又出现了第三个“清子”,也正是这个“清子”才会让老金对给弃婴取的名字感到诧异,因为这个清子正是老金失散多年的女儿。
在我看来“弃婴”清子无疑是救赎阿花的天使,因为片中阿花提到“养父母更亲”的理论正是因为他从小就被遗弃,也是被养母养大的,他不知道自己亲生父母的长相,他觉得亲生父母如果知道他现在的样子也一定不会接纳他。
他想要找到孩子的父母,当面质问他们是什么理由让他们遗弃自己的孩子,如果理由能够说服他,他会原谅这对父母,同时也原谅自己的父母。
黑帮老大的女儿清子也许是同时敲醒美由纪和老金的。
叛逆少女美由纪因为父亲把自己喜爱的猫送走而与父亲产生矛盾并离家出走,穿着婚纱的清子在人群中喊爸爸的画面无疑让美由纪想起了因自己受伤的爸爸,也让老金想到自己的女儿的婚礼,也正是应了后来老金和阿花在便利店的对话:没有父母会忘记自己的子女,也没有子女会忘记自己的父母。
而最终老金的女儿也接纳了老金,并告诉自己要嫁给一位跟老金年纪相仿的医生,而很有趣的是,这位医生的经历恰好是老金曾经拿来骗人标榜自己随口说的经历,也是很讽刺了。
二、1225
弃婴包裹中的钥匙牌是1225
第一个“1225”是“弃婴”身上的钥匙牌,这个钥匙一直是美由纪拿着的。
第二个“1225”是关于出租车的,载着美由纪的出租车车牌是1225,最后阿花找到这辆出租车,又通过这辆出租车找到美由纪和清子最后的车费是“12250”
第三个“1225”是三人在遗弃者老房子里找到的写在日历上的新地址的字条。
地址是“新幸町1-2-25”的字条一直拿在老金手中。
我想出现三次1225也许是想凸显圣诞节这一天对三人人生的重要性。
就好像当某一天你经历了对你人生很重要的一天,你一定会记住那一天的日期,并让这一天成为幸运数字一般,以后再经历一些美好的事情,都愿意在描述时与这个幸运数字扯上关系。
这里今敏依然是心理大师,我们会对一些事记忆很深刻,但再去想起这些事时也许会忘记一些细节,那么我们一定会更愿意美化成我们想要他成为的时刻。
三、天使的翅膀
美由纪在“天使的眼泪”广告牌上向下吐痰
阿花称弃婴为天使
出租车上也有天使标志
美由纪的猫像长有一对翅膀
老金被“天使”救了
阿花原来工作的店 多次出现插着翅膀的天使也许是想说只有天使才能拯救这些受伤的心灵。
四、遇见自己 故事中老金先是遇到了“未来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最后拯救了“过去的自己”。
“未来的自己”是一位跟老金穿着极其相似的花白头发老年的流浪汉,最后老汉通过他的帮助实现了自己的遗愿。
“理想中的自己”是女儿清子将要成婚的医生,虽然他年纪跟自己差不多,但是他是一位真正经历了很多不幸依然努力前行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人。
“未来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让老金意识到现实是不能去逃避的,所以当老金遇到“过去的自己”时,像他被其他的“自己”改变一样,也改变了这个人。
这个“过去的自己”是遗弃者的老公,他正是老金过去的写照,喝酒赌博,浑浑噩噩只会逃避现实,最终终于勇敢走出去唤醒了因自己而想要放弃生命的妻子。
与老金穿着相似的老年流浪汉
医生的腿是义肢
浑浑噩噩的青年 美由纪也通过外籍夫妻意识到过去的自己犯下的错误。
这里冲动的外籍杀手和曾经的美由纪很相似
美由纪与外籍女人虽语言不通,却在翻看老照片中悔恨过去的自己
美由纪梦到过去鲁莽的自己刺伤父亲
梦中妈妈变成了阿花
梦中爸爸变成了老金 美由纪被外籍男子当成人质带到自己的居住地,外籍男人的妻子与美由纪虽语言不通,但通过一些简短的单词互相分享的照片,让美由纪想起同样是警察的父亲,又想到曾经鲁莽的自己刺伤了父亲。
她懊悔不已,在梦中缩在墙角的妈妈变成了温柔开朗的阿花,受伤的爸爸变成了沉默不语的老金。
我想今敏一定和佛洛依德是灵魂契合者,他们都能用梦境去解析人们心中的创伤再施以解药。
在美由纪的梦里阿花和老金已经成为了美由纪亲人一般的存在,也让青春期暴躁的她能够得以安慰。
而故事中的阿花也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那个过去的自己失去了爱人,让他变成了流浪汉。
而当他再次想起那个过去的自己时脸上依然笑颜如花。
阿花与爱人阿健幸福旧照
回忆起过去幸福的阿花 这里提到阿花过去的爱人阿健去世的原因也很是现实主义,不是什么艾滋,反而是不小心踩到了肥皂。
人生总是是意外多过疾病,而一个人生理性死亡也远没有社会性死亡痛苦。
五、亲人+救赎 三人最终得到的救赎应该是都找到了自己的亲人,也都在自己的世界里看到了再次升起的太阳。
人们说朋友是自己选择的亲人,在整个片子里,我们都能感受到阿花老金和美由纪像亲人一样一起搀扶完成一个使命,而那个“弃婴”确实是三人的天使,阿花从最开始“怎么有脸再回来呢!
”变成了和养母妈妈桑热泪相拥,最后养母的那句“有困难随时回来”也正说明阿花并不是无家可归。
老金也从最开始把妻女编造成离世掩饰自己的过错到最后也得到了女儿的相认,他也不再去逃避现实,还骂醒和他过去一样浑浑噩噩的青年。
美由纪由最初在电车上看到父亲而逃走到最后也悔恨自己的鲁莽,和爸爸重逢后大胆喊出“爸爸”。
阿花和养母重逢
老金和女儿重逢
美由纪与爸爸重逢六、细节 这部分子还有很多细节。
阿花捡起美由纪掉在地上的面包渣
美由纪拿了育儿知识书,留下刚买的食物做交换 整个片子三个人很多细节温暖人,阿花会捡起美由纪掉在地上的面包渣,而老金对其他流浪汉说美由纪是自己的女儿保护叛逆的美由纪,美由纪会在拿走别人的书时不声不响的留下自己刚买的食物作为交换。
有这样温暖的人才会发生之后帮弃婴找父母的经历。
哭泣的大钞和微信的大钞
医生的义肢
美由纪的爸爸看到另一辆电车上的美由纪,急切的表情跟紧急出口的标志行成呼应
赤鬼与青鬼的传说
“朝阳区大妈”永远知道一切
阿花找到美由纪的时候已经口吐鲜血
发现被拆的房子正是要找的也是黑色幽默
最开始看《东京教父》时,我一直在想到底谁是东京教父,是人妖阿花?
还是骗子老金?
但想起阿花最不喜欢别人叫他“臭老头”,臭就无所谓了,最主要是不可以是“老头”,因为阿花认为这是上帝的错误,那如果是阿花也该说是“教母”才对,但是老金呢,其实老金也是一直在被生活推着走的那个,一直在被改变,最终确实也改变了别人,但还是没有阿花懂的道理多些,那么似乎也没有那么够称为教父。
现在我想,其实也许他们加一起才是,真正经历过生活洗礼的人才能成为教父,或者说他们都不是教父,真正的教父应该是今敏才对,是他让阿花和老金得以有血有肉,让我们可以看到这部透着生活写实又如梦如幻饱有诚意的作品。
有人说这整个片子都是今敏精心制造的梦境,因为太多的巧合和低概率事件,所以也许实际是个悲剧。
但正如我前文说,今敏是个造梦大师,但更是心理治疗师,他通过编织重现梦境,又让我们从梦中醒来,得以好好生活。
所以我觉得今敏一定不是想让我们看到悲剧,就像他的辞世信中最后的话“我要怀着对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的谢意,放下我的笔。
我就先走一步了。
”我相信今敏一定是想让我们看到每天初升的太阳,不管住在高楼大厦里还是四处漏风的纸板房里,每天初升的太阳都是一样的。
经历过生活洗礼又能重燃希望的人一定都能成为教父。
如果列一张圣诞影单,今敏的《东京教父》一定我圣诞影单上的第一名,原因无他,实在是因为这部电影极具戏剧变化又十分温暖。
人们对于今敏“符号化”的鬼才剪辑能力和虚幻与现实的交叉叙述手法太过于追捧,四大作品《红辣椒》、《未麻的部屋》、《千年女优》和《东京教父》中,前三部的提及率远远高于这一部,但我认为今敏在这部“非典型作品”中表达了更多对于社会和个人关系的思考,具有和前三部同等高度的探讨价值。
同样作为今敏独立编剧的故事,其指导的唯一一部电视动画《妄想代理人》第八集“ 明朗的家族计划 ”也采用了类似的人物原型,年老的“冬峰”,喜欢同性的“斑马”以及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小欧”,与本片中的大叔老金,人妖大叔哈娜和美由纪高度重合。
足见今敏对这个故事的喜爱。
今敏本人也曾称赞《东京教父》是他完成度最高的作品。
片中,大叔老金是看起来最可靠却关键时刻只会说丧气话的酒鬼,哈娜是长相连Gay吧的妈妈桑都称之为“哭起来太吓人”却内心柔软极感性的文艺人妖。
美由纪是会在楼顶向行人吐口水的熊孩子。
三个人无家可归,依靠便利店丢弃的过期食品生存,却在流浪时组成了一个奇妙的家庭结构,他们从这种依偎中互相取暖,在电影的最后,老金和美由纪回归他们想要逃避的现实中,哈娜完成了想要做妈妈的心愿。
正如今敏所言,这是个关于“救赎”的故事。
圣诞夜,在垃圾堆翻书想要送给美由纪做圣诞礼物的哈娜发现了在冷风中瑟瑟发抖的弃婴清子。
老金在照顾清子时编造了为女儿治病家破人亡的谎言,哈娜十分同情他。
第二天,美由纪和老金沿着足迹找到了抱着清子在雪地中独自哭泣的哈娜,因为从小就是孤儿, 哈娜想要借这次机会寻找“父母为何会丢弃孩子”的答案。
三人组开始了寻亲之旅。
这趟旅程由一个又一个奇妙的巧合环环相扣而成;大雪中急停的列车让美由纪见到了父亲仓皇而逃,逃跑中不小心洒落了清子的奶粉;在墓地中,哈娜找到了给初生儿的祭品解了燃眉之急,大叔在墓地喝了“太田家”墓前的酒;在路上遇到了独自祭奠父亲却意外被压在车下的黑帮老大太田道雄;因感冒闻不到流浪汉身上异味的老大刚好在三人组要去的酒店为女儿举办婚礼;在婚礼上遇到清子母亲照片上的男人,也是老金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在老金想要报仇时,扮作女仆的暗杀者掏枪击中了新郎,并劫持了美由纪和清子。
前半段这样紧凑的剧情,在观看时仍旧毫不费力,并且穿插人物背景的交代使剧情富有逻辑,可见今敏安排分镜的功力十分了得,其中很多小细节十分可爱。
撞见三人组抱着清子时感叹了一句:“真是奇迹啊。
”
黑道大哥谈起女儿的婚礼,兴奋地扭过头来差点追尾。
暗杀小哥要美由纪把小清放下,听不懂西语的美由纪急中生智“Thank you very much.”在寻找美由纪和清子的问题上,老金和哈娜发生了分歧,两人大吵了一架,分道扬镳。
一边,被挟持的美由纪在和语言不通的大妈交流时提起了自己的身世——因为久被家长忽略而寄情于宠物“天使”的她,在得知猫咪被遗弃后失手捅了自己的父亲,自此过上了流浪生活。
另一边,愈发觉得自己无能的老金遇到了奄奄一息的神秘流浪汉,在处理完后事后不小心找到了清子母亲照片上的背景建筑。
祸事又至,老金遇到了殴打流浪汉的混混团体,在打斗中被抢去了为女儿存的祝酒钱,激发起了斗志后被打的鼻青脸肿,被Gay主题居酒屋的人捡了回去。
哈娜找到了美由纪,回程路上因为误会死去的神秘流浪汉是老金确认了自己的心意。
走投无路时投奔了从前工作的Gay主题居酒屋,恰好与老金重逢。
三人组又走上了为清子寻亲的旅程,在便利店被赶到街上却恰好躲过了撞入店中的救护车,大家感叹万幸时哈娜却病倒了。
在医院,老金偶遇自己的女儿清子,两人互相表明了多年未言的感情,哈娜听了两人的对话深受感动,为了让老金回到从前的家庭里,说了尖酸刻薄的话扬长而去。
哈娜决定不再固执,将清子送给警察局,在路上遇到了正欲跳河自杀的清子母亲幸子,两人把清子还给了那个女人。
在医院,老金看到了电视上清子被诱拐的新闻,气愤之下找到了清子母亲的住处,却意外得知了照片上的女人并非是清子的母亲,而是从医院偷走清子的诱拐犯,面对不愿意承担责任沉迷抽奖的幸子男友,老金看到了过去的自己,痛斥了他并完成了自己的救赎。
三人组在神龛前汇合,电影的后20分钟是一场精彩的教科书式追击战,节奏紧凑,配乐欢快,温暖又好笑。
沿途给予指引的婴儿哭声
丑的吓到家长的哈娜
提起清子的名字马上加速的老金
一路被胁迫的出租车司机诱导犯幸子驾驶的货车冲入写字楼,无路可逃的她想要在天台和清子一起结束生命。
美由纪在劝说幸子时,描述了失去孩子的父母的心情,也完成了自己的救赎。
如果剧情仅仅到这里就结束了,《东京教父》与其他圣诞的温情电影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今敏的天赋就在于,永远给予观众期待值以上的惊喜。
哈娜救起清子的这一幕,每一次看我都会不由自主的屏住呼吸——还能这么玩吗?
只要对故事的发展有利,今敏就会毫不迟疑的使用巧合的桥段,且在其中加入“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的转化,情节过程十分吸引人。
今敏也曾经在采访中谈到过创作这部作品的心境;在创作和上映这部作品日本始终处于经济低迷时期,我认为这使得全社会的人们都丧失了活力而变得了无生气。
无家可归者的增多也是经济状况在社会现实中活生生的投影,因此我决定让他们在本片中担纲主角,通过描绘流浪汉们恢复生活勇气与活力的过程,来激励广大观众,哪怕只起到很小的鼓励作用那也是好的!
实际上,我们这些主创人员通过制作这部影片,也获得了鼓舞与活力呢。
故事的基调是塞翁失马,幸运与不幸只是一线之隔,幸运的面纱下很可能潜藏着不幸,表面的不幸也很可能孕育着幸福。
说到底,一切都取决于人面对现实的态度,所谓诸行无常。
我觉得这种「搞不清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的感觉真是绝了。
我希望本片的世界观能平静地包容这种二律背反的事物。
本片中的幸运与不幸简直是浑然一体,在偶然事件的促使下散发出灿烂光芒并相互影响碰撞。
这种对于“二律背反”的包容性,恰恰也体现在今敏的其它作品中,只是埋藏的更深,不如《东京教父》的世界观友好,容易解读。
比如《妄想代理人》中脆弱与理性、坚毅与疯狂的对立,《红辣椒》中意识与现实的对立,由于涉及的范围太广,使用的元素过多且边界模糊,所以每个人的解读都大相径庭。
唯有这一部,大家都能从中体会到Serendipity般奇妙的机缘巧合和人生的多变滋味。
在起承转合之间堆砌的巧合和幸运,反而层层深入加重了期待,在结尾时大放异彩。
采访来源: @ 范克里夫大尉 [翻译] 今敏访谈: 「东京教父」(04.7) https://www.douban.com/note/91631340/
昨天晚上看《寄生虫》,看到要把爸爸弄进富人家的时候就看不下去了,觉得太假,一家人长得像难道不是最大的bug吗,怎么会没人看得出。
为什么这部电影这么巧合这么刻意却有丝毫不让人反感,不让人觉得做作呢?
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童话故事,没人会去较真童话故事里面的设置太假太过巧合。
在这部电影里今敏要讲的是一个美好的童话故事,而不是要以温馨大圆满结局来媚俗。
所以懂得他用意的温情之处,懂得这部电影是他真心的美好愿望。
但又强烈地感觉这部片子的不足,有种隔靴搔痒,没有过到瘾的感觉。
特别是对比今敏其他那些天马行空的作品的话。
那些神迹降临的写意时刻是点睛之笔,也是今敏的灵气与才气的所在之处。
但是整体来说还是太平庸了。
这本身是一个相对平庸的故事,或者可以说,今敏能处理成这样已经不容易了。
温情的电影,呼唤人间要有爱要有善的电影的话,还是让北野武大叔或者宫崎骏大叔来吧。
短评里有豆友写“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
简直不要说得太好。
说到底,人还是向往纯真与美好的。
那些勇敢,那些奋起努力,那些爱与原谅是我们向往和坚持的东西。
然后《夜空中最亮的星》这首歌也就找出来单曲循环了几十次吧,哈哈。
曾经瞧不起这些流行的东西,觉得肤浅觉得俗。
自己真是个无知又傲慢的人。
啊,祈祷找到一个有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的人!
是"哭泣的红鬼"是我最喜欢的故事啊在某一处地方有个想跟人类和平共处的红鬼先生可是 人类都很害怕没有人敢接近红鬼先生那样 他的好朋友蓝鬼先生就提出一个计划蓝鬼假装胡乱打人接着红鬼就出来拯救他们接着 计划成功了可是 为了不被人识破诡计蓝鬼先生离开了村子
想要没有压力的生活吗?
再也不想见到那些苛刻的老板,已跌成废纸的股票,利息飘忽不定的房贷吗?
那么就来加入无家可归者俱乐部吧!
无需会费!
无需装逼!
无需谎言!
无需强颜欢笑!
无需溜须拍马!
无限量享受阳关和空闲!
按需索取,这才是人类终极梦想之共和社会!
现在入会还可享受免费跆拳道培训四个课时,保证您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被流浪狗和不良儿童欺负!
还想什么!
超值选择仅此一次!
赶快加入我们的队伍吧!
我们的队伍只需要会享受生活的人!
广告时间结束。
众所周知所有的广告都是经过夸大的,所以这部影片并非要展示一个和谐而欢乐的底层社会。
这个名为“教父”的电影实际上只是跟惯性思维中的黑帮片打了个擦边球的社会片,所以暴力和火拼都很有限,看惯了吴宇森枪林弹雨小马哥和黑白无间三部曲的人可能会要失望一点。
勾心斗角零,敌我暗战零,警匪交火零,片中唯一令人紧张激动的部分也不过是飚自行车追货车而已。
主角是与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又被我们完全忽视的三个无家可归的人。
这边是一个人老珠黄但却依然火树银花的老GAY;那边是一个退役自行车手但现在唯一爱好就是酗酒的胡子大叔;还有一个寡言少语脾气暴躁脸上写满叛逆俩字的逃家少女。
电影看的多了,你就会发现,如果男女主角不是俊男美女或者型男知性女的话,那就说明了一个问题,该部电影触及的话题必定只有一个——人性。
人性这种敏感话题,现实中少有人会提及,基本上都被大家掩盖在内心深处,而这电影就是要掀开那些人模狗样的伪装,探触那心中最为柔软和脆弱的地方。
今敏是个很会用镜头讲故事的人。
影片中渗透着大友克洋式的写实主义风格,但不同的是没有将现实挂在悲观的云端,而是更为贴近市井生活,语言粗砺但诙谐机智,生活贫苦但拥有尊严。
光鲜的东京街景,歌舞升平的上流宴会,公园中的拾荒人的小棚子,潮湿混乱的红灯区。
他看似轻描淡写的用许多龙套的对白来讲述人物的故事,但却发人深省的表现出社会底层的生态状况,批判现实的同时又利用那些不可思议的幸运,给整部影片增添一抹的温馨色彩,使人不至于丧失活着的信心。
都市中的生活总是有太多的诱惑,让人很容易迷失在追名逐利当中,只看得到自己鼻子前那一小块地方。
大多数人都会为自己没有的东西艳羡不已而忽视了自己已经拥有的那些,比如感情和美德。
一旦失去了物质上的伪装,人就变的如同牡蛎没了外壳那样,像一滩难看的鼻涕。
物欲的旋涡中挣扎的我们,或许有一天也会成为无家可归的人,他们的现在就是未来的我们。
悲悯人物的经历,其实是为自己不可预知的未来悲哀,也为自己不知道会失去什么而迷惘。
一无所有的人是幸运的,因为他所得到的任何东西,虽然是别人丢弃的,但对于他来说都是值得感激的。
清子是一个幸运儿,她出生不久就被迫离开父母,但她意外的获得了来自无家可归者额外的爱。
清子的父母为了感谢三人历尽艰辛把孩子平安送回,请他们做孩子的教父。
教父,作为孩子的保护人和指引者,需要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拥有坚毅的性格和高尚的道德。
对于那些被忽视人们来说,能有什么比被重新接纳为社会的一员这样的大团圆更好的呢?
三人曾经为了这样或那样的理由逃避自己的世界,仓皇的逃离自己温暖的家庭,他们曾经以为逃避可以解决问题,可逃避不过是因为害怕面对。
通过清子的寻亲之旅,让迷惘中麻木度日的三人各自找回了他们失去的,他们最宝贵的东西。
从小没有母爱的阿花实现了自己做母亲的梦想,赛车手获得了女儿的谅解,逃家少女回到父亲的怀抱。
这再一次的强调了感情的动人之处,这个世界上只有亲人和朋友可以无限量安慰你、包容你、鼓励你,让你在一次次的挫折中重生。
这悲苦的题材在今敏的电影中不再被当做催泪弹来使用,正相反,他要告诉人们的是,越是渺小的愿望越是容易实现。
脚踏实地,幸福其实很简单,没有物质因素围绕的亲情和友情,才是人类最珍贵的宝藏。
为了不在失去后空悲叹,所以要珍惜现在,因为我们都是被爱包裹着的幸运儿。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94147 您刚才问我为何选择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作为本片的主人公。
的确,像这种给人带来希望与梦想的电影和动画,原本或许真的不适合让流浪汉来担纲主角。
但我早在策划本片之前,就已经开始关注无家可归的人群了。
尽管是在富裕的当代社会,可还是不断有人变得无家可归,而他们又靠着周围丰富的物质社会得以生存下来。
这种状况给了我一个灵感:或许正是这座城市在抚养着他们呢。
另一个灵感则是关于城市的自然崇拜,或许大城市的建筑和道路中都宿有各自的灵魂呢。
我将这些具有灵性的城市要素看作是一个「异世界」,因此主人公们所踏足的并非普通的城市,他们踏进的是一个与城市本体重合了的异世界。
这三位活像是家族姻亲一般过着流浪生活的无家可归者,由于捡到了一个弃婴,所以想将她送回父母身边。
以这个剧情为主轴,他们被一系列奇妙的偶发事件拖入了「异世界」,在那里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时间,逐渐的,他们与家人、与社会之间的羁绊慢慢地复苏了。
在整个过程中,「东京」这座城市可以说是第四位主人公,祂在整个故事中一直注视、看顾着他们。
自己糟蹋的人生,再破碎,也要含着眼泪唱着歌儿把它过完。多美好的一部电影。
我想说花跑步的姿势真是很喜感,看着她总能想起冥王星早餐里内位。另外这样主题的一部作品,用朴实简单的手法表现就足够了吧,更重要的是人物的刻画和剧作中透出的浓浓暖意和善良,不必纠结其是否脱离了今敏以往光怪陆离的风格
不是主角团帮清子找回了家,而是清子帮主角团找回了家
东京这么大却这么小
蛮温馨的。那阵风.....!~
Child In Time
今敏片实在信息量太大,台词太多,缺乏呼吸,看完觉得窒息
“浮夸的演技 浮夸的巧合”
实在不适合这类动画,从故事到技巧都好乏力...
?喜欢不来
有因未必有果,有巧卻必然有合。即便是今敏最差的一作,依舊勝過許多同代人的高峰…..
开头摸胸,總是只让美由紀買東西這些就值一星,如果沒有這兩點可以四星今敏你這麼噁心活該被人抄
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
对家庭的认知还是太浅薄了
没天黑果真不能看电影么
不适合看它的动画
情趣
我对今敏还真是。。。无感
#siff23#“我记得有人说如果画成这样还不如请真人来演。如果是拍成真人版的电视剧会拍下很多累赘的东西,好比演技以及背景都会影响到质感。动画的优点恰好可以把这些累赘去除掉。如果观众说我们剧中的高中生非常写实,那就表示我们画的东西成功了。很多地方是只有动画才办得到的。”——望月智充谈《听到涛声》
2015-08-14 原来今敏先生也有这种结构完整的蛋糕味电影。大家最后都得到幸福了,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