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美剧lost的朋友一定要看看本片,里面有太多惊人的相似了,最明显的就是lost中的juliet扮演者在本片里的名字是julia,两者都从事医务工作;本片中的杀手和LOST中的第一男主角同名同姓,都叫JACK SHEPARD;以及很多情节都有类似,比如通过棒球比赛结果预知未来,主人公通过类似时间隧道不断拯救他人生命等等,看来LOST编剧肯定是此片FANS
作为sifi迷,由衷的献上五颗星。
冰冷而理性的穿越题材,却时刻携带着温暖的感情,让人很动容。
做为一名坚定的宿命论持有者,看到本片后受到了冲击,产生了困惑。
但细细想来,是正义、是勇敢,是感情的力量,让一切得以重来,最终相见相聚。
所以,走在一条对的路上,去做一些不懈的努力,或许真的能改变一切?
或许吧。
比《蝴蝶效应》温情,没有《时光穿越者的妻子》的娇情,比《罗拉快跑》真实。
欣赏一部如此完美的片子,希望大家都能有完美的人生。
JC的帅让我又一次确定了自己喜欢的style,认真的、诚恳的,深情的,坚定的。
(谢谢钟的推荐,以及资源提供,只是能再看一遍高清的就完美了)
一张特殊的父子合影感动了无数人。
同样是父子题材的电影也感动了无数观众,两人通过电台得到联系,改变了双方的时空,使历史的人和事发生转变。
很值得一看,你会感觉即使改变历史你认为好的也并非有好结果 。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蝴蝶效应,缜密的逻辑构思成为了影片引人入胜的张力,而扣人心悬的亲情羁绊,则编织了电影温情的脉络,这是一部科幻、悬疑、亲情交融于一的佳作,电影即让人为之屏息,也在最后动人于心。
前6分钟的救猫咪段落现在看是无效的。
前15分钟,找到收音机之前,很无聊,编剧不太会用散戏塑造人物。
过审信息给的好硬啊,电视节目从极光聊到弦理论,但因为是外语,所以中国观众感受不出来。
28分钟进入正戏,让两个人物直接摊明牌还是很厉害的。
想到了《蝴蝶效应》,查了下比《蝴》早4年。
28-44第一段情节强度很高,特别是如果我没看过《蝴》的话,会完全被抓住。
至48分钟,最大的bug是老爹应该会反复的跟儿子说,知道吗我做了个梦,你跟我说哪儿哪儿的仓库会有火灾,我会死,让我换路,你真是老天派给我的天使。
儿子多少记忆要变化的。
从48分钟开始,我就当硬设定看了。
soga,是个过去也在逐渐变化的设定。
不是瞬间变化/原来60分钟才进入正戏。
后面编剧笔力不及了,记几个点吧,父子连线的情境不紧迫,但都不主动把事态扩大,比如快速拉两个时间线的黑人叔叔入伙;爸爸看到尸体应该立刻报警;坏人掌握了爸爸信息不优先去搞事情,陷害和凶杀可以并行;爸爸占上风不下坏人的枪;设定不严谨,有些时间线改变是逐渐发生的,有些时间线改变是瞬间发生的(好处是确实也因此保住了最后的爽点,提升了结尾的情绪力度)。
昨晚在豆瓣搜索了一下惊悚类电影,发现了《黑洞频率》。
说说自己的感受,我是在 B 站上开着弹幕看的,从油罐车大爆炸开始,满屏的前方高能让我不知不觉地在一开始就扯着心紧张起来。
儿子与父亲在两个时空透过极光的交叉,电台成了一种改变时空秩序事态发展的媒介。
捣鼓电台在那个时候是一种极少数人才能拥有的权利,这保证了两个人的交流仅限于这两个人,很难想象凶手潜伏了 30 年却没发现他们利用电台沟通的秘密。
假如有第三方介入了这个跨越时空的电台频道,是不是故事将会有了另一种改写的方式。
儿子在未来指导处于过去的父亲,当历史发生改变,尤其在最后一幕,父亲如同一个从天而降的天神,毫不犹豫地解决了凶手,这实际也是一种惊讶与喜悦的震撼。
想说的是,未来并不因为过去发生的改变而停滞,假如父亲在极光所在之处,与儿子对话时死去的话,未来的改变也无从说起了。
同样地,假如儿子在未来被凶手杀害,处于过去的父亲有机会扭转结果吗?
越思考越发觉其中的矛盾之处,但庆幸最后是大团圆结局。
顶着看JC的大旗看这部冷门的电影,没想到竟出其不意的好看。
虽然有《蝴蝶效应》观看在前,但看到穿越未来的场景还是不免幻想一下下。
尤其是99年的主人公小约翰人生不是很顺,更让人同情。
他那句“我整个人生都是紧急事件”,虽然之前听过,有抄袭之嫌,但是却不妨我大笑三声。
对于本片的看点,我仍然执着于前半部分,抽丝剥茧的悬念和改变历史的生死关头,怎么看都非常带劲。
尤其是那段谷仓救火的片段,简直堪称精致完美:父亲带着少女从火场的旋梯旋转而下、小约翰的杯子缓缓落下、记忆第二次覆盖——种种场景以慢镜头的唯美方式交织在一起,最后轰然以父亲冲出火场为高潮,让整段戏合着配乐,震撼人心。
当时我就想:这部戏接下来该怎么拍?
果然,“改变历史罪”的桥段隆重上演了。
虽然加入连环谋杀案的桥段有些老套,但是仍不妨一看。
只是我认为后半部分已经不是太好看,科幻的因素减少,动作成分加多起来。
对于结局,我只能苦笑:向来怀抱着历史不容改变观念的我,头一次在电影中看到如此完美的结局。
小约翰不仅成功拯救了老爸,还拯救了老妈,拯救了感情,拯救了事业,甚至还附赠了一个儿子。
怎么说呢?
从之前的理论推测来看,这样的完美结局显然有些太过讽刺可笑——人家《蝴蝶效应》都跑到娘胎里把自己勒死了。
本片也太宽容大度了吧?
貌似那个买雅虎股票的同伴也发达了(这不是发历史横财吗?
)。
总之,这种过分迪士尼的结局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看在家庭戏的情分上,尚能够接受。
————————单独谈谈JC(那个儿子),本片中他自爆36岁。
但是从外表上明显年轻许多嘛,只是皮肤不大好,也有黑眼圈(可能是工作压力)。
我也很欣赏结尾他带着帽子打棒球的英姿飒爽,是本片中最帅的镜头,几乎可以直接剪辑变成车子或房子的广告了。
有人在论坛中批评他的演技,我倒认为是欲加之罪,无论是感情戏还是动作戏,他都非常称职。
之所以得不到影评人和诸多奖项的认可,可能还在于JC偏内敛的演出风格吧。
总之,我是很看好他的演技,在HIHG CREME中的表现要更加出色。
《隔世救未来》(Frequency)讲述一个36岁的警察,在1999年,偶然通过自己的无线电台和30年前,即将意外死去的父亲联系上了,然后帮助父亲免于死亡。
可是当他救了父亲以后,却发现在99年时的自己,生活变得更加糟糕了。
父亲的获救改变了过去。
于是他继续和父亲通信,试图让父亲改变过去,来拯救未来。
当然,这个剧情很容易让人想起蝴蝶效应这个词汇。
不过这部电影和《蝴蝶效应》的差别却很大。
《蝴蝶效应》讲述的是一个带有宿命色彩的悲伤的人生过程。
而《隔世救未来》其实是一部很简单的商业化电影,其中涉及亲情和惊险故事。
其实,《隔世救未来》中讲述的亲情也颇为动人,而追凶的部分也还算是很紧张了。
可是为什么这部电影没有打动我呢。
因为,我觉得这电影缺乏诚意。
电影中最重要的元素,改变过去影响未来,已经在《回到未来》中被演绎得很清楚了,而且是演绎了三次。
《隔世救未来》在这方面不仅是毫无创新,而且与《回到未来》相比有更多的漏洞。
而在亲情方面的刻画,《隔世救未来》也流于肤浅。
《隔世救未来》中,当儿子通过无线电帮助父亲改变了历史的时候,现实状况也会受到影响。
一方面儿子的记忆会更新,另一方面,重要的人会消失。
可是,不可思议的是,除了最后一次以外,每次改变的时候,儿子身边的物理世界竟然没有多少变化。
他的服装、他的家庭什么的全都还是保持一致。
倒是照片上的人物变化了。
这正好证明了,该片的编剧在赤裸裸地抄袭《回到未来》。
《回到未来》中,主人公来到了过去,他地行为会影响到将来。
可是他身上带的,来自将来的物品只有几件,包括照片。
所以只有照片中的内容在改变。
而《隔世救未来》中,儿子就生活在未来世界中,他身边的一切都应该随着过去的变化而变化。
其实,《隔世救未来》本来应该有个很好的故事的,36岁的儿子,在无线电中遇到了和自己年龄相仿的父亲,这两个人之间在观念上有多少相似多少隔阂,他们对彼此如何看待,过去的梦想改变了多少。
这些本来都是可以深入探讨的问题,可是《隔世救未来》的编剧只是草草地一笔带过。
这使得这部本来可以出彩的电影变的泯然。
《隔世救未来》中使用的个人无线电台在过去曾经有很多的爱好者,被称为火腿。
在有了无线电以后,火腿们还在活动吗?
也许日后的人们看待现在泡在互联网上的网民,也如今天的人们看待火腿一样。
IMDB得分7.4(17612人投票),我打5分。
http://spaces.msn.com/likeyesterday/
(写于2010-01-08 01:16,转眼到2016年了,物是人非,发生了好多好多的事情)转眼十年,世纪之交不看好莱坞影片的我看了《frequency》陶醉至今难忘James Caviezel的声音,10年前特地用录音机录了黑洞频率/生死频率里他那动人的声音转眼十年了。
James Caviezel也老了。
特地纪念一下。
10年以前,隔壁宿舍的租了《frequency》到我们宿舍放,偶然间看了。
深深感动,刚开始是感动于剧情,一遍一遍的回放,后来则是陶醉于James Caviezel的声音。
今天特地下载了英文字幕,花了好长时间学习编辑字幕,来重温昔日的情话。
《frequency》是10年来我电脑中几乎可以说是唯一保存的一部好莱坞片子。
(写于2010-01-08 01:16,只记得是在临近元旦看的,现在重新推敲,应该是大三,大概2000年12月,武汉,当时大唐双龙传还在连载,少林足球影碟刚出很难租到)2016年8月初看了《九回时间旅行》,忍不住想起《frequency》,李阵郁的声音竟然也有些印象中JC的味道
丹尼斯·奎德(饰演弗兰克·沙利文)在片中扮演一名纽约消防局的消防员(坐在摩托车上的就是他)1.在电影中, 弗兰克·沙利文是一名纽约消防局的消防员,沙利文家的地址是343号。
在生死频率上映的一年后,2001年的911事件中,有343名消防员在世贸中心双子塔的倒塌中牺牲了。
2.其他的关于911的事情:除了上面提到的沙利文家的门牌号正是911那天由于双子塔的倒塌,纽约市消防员牺牲的人数。
有两架坠落飞机的航班号数也在电影中出现了。
弗兰克的消防车93号,对应于美国联合航空公司93号航班。
还有他的儿子强尼也穿了一件运动衫,上面的带有数字77,这个对应于美国航空公司77号航班。
3.伊丽莎白·米切尔在后来大受欢迎的美剧《迷失》(2004)里饰演主角朱丽叶,而在迷失里一位主要角色也是叫做杰克·谢帕德(马修·福克斯饰演)。
在本片中(生死频率),肖恩·柯南道尔饰演的角色正是杰克·谢帕德,他在第五季的《迷失》的Eggtown那集(2008)中客串了一个角色。
电影和电视剧的循环主题都包括了时间旅行和可改变的历史。
上图是伊丽莎白·米切尔在美剧《迷失》中的剧照,在《迷失》中她扮演的角色名叫朱丽叶。
4.丹尼斯·奎德在仓库火灾那场戏中,从建筑烟囱里滑下来时受伤了,医生在他的发际线上缝了16针。
5.在仓库火灾的那场戏中,除了丹尼斯·奎德,彼得·麦克内尔和乔丹布里奇以外,到场的消防员都是真的消防员。
6.在影片中,所有关于世界棒球职业大赛的事件都是真实的。
纽约大都会棒球队的克里昂·琼斯真的是被掷来的棒球打到了脚上。
起初裁判并没有判定他一垒,但是当大都会的经理吉尔·霍奇斯展示给了裁判在棒球上的鞋油的时候,裁判就改变了判罚重新判给了他一垒。
这件事就是著名的“鞋油事件”。
7.在2000年的四月的25号,为了支持这部电影,纽约大都会和辛辛那提红人两只球队穿着他们1969年的棒球服来比赛。
8.这部电影中关于时间旅行的原理,即只有信息才能通过时间传递,与一本获奖小说里面的原理是相似的,这本小说是由格雷戈里·本福德和希拉里·本福德于1980写成,名字叫时空悍将。
9.伊丽莎白米切尔在电影制作期间弄破了鼻子。
10.伊丽莎白·米切尔在戏中扮演卡维泽的母亲。
事实上,米切尔比卡维泽年轻。
虽然在这个故事米切尔扮演的妻子应该和她的丈夫年龄相仿,实际上扮演丈夫的丹尼斯·奎德比她大了16岁。
当这部电影上映之后,奎德已经46,卡维泽31,米切尔30了。
11.在1997年,雷尼·哈林本来是要执导这部片子的,席尔维斯特·史泰龙来担当主演,但是史泰龙要价太高,到最后他两都无缘这部电影了。
12.这是格里高利·霍布里特第二部恐怖片里出现的三十岁的凶手,第一部恐怖片是夺命感应。
13.导演格里高利·霍布里特是《山街蓝调》联合执行制片人。
片中当约翰正在叫他的母亲的时候,电视上放的正是他执导的片段。
14.一个基督品牌的雪茄盒在影片出现。
吉姆·卡维尔恰好也演过基督山伯爵。
吉姆·卡维尔在《新基督山伯爵》(2002)中扮演基督山伯爵埃德蒙.唐戴斯 15.在片中,W2QYV是弗兰克·沙利文业余无线电台的呼号,实际上这个呼号是属于纽约刘易斯顿的尼加拉瓜无线电俱乐部。
16.2016年的美剧生死频率是基于这部影片改编的,但是在电视剧中,这有几个关键的不同点。
在电视剧中弗兰克·沙里奇是一个警探而不是电影中的消防员。
在电视剧里面弗兰克有一个女儿叫做蕾米而不是电影中的儿子。
在电视中,弗兰克最后与妻子永别了,因为妻子被谋杀了,在电影中则是幸福的结婚了。
17.这部影片的编剧托比·艾默里奇,现在也是美剧《生死频率》(2016)的一个制片人。
18.本片的物理学顾问布莱恩·格林在这部电影中以本来的身份出现了,在电影中播放的电视采访里,他被迪克·卡维特采访。
电影里有两个场景:第一个是出现在1969年的老镜头里,卡维特采访格林;第二个是出现在1999年, 在当代的镜头里出现了卡维特和老了的格林。
I translate from imdb.
过去,现在,将来,这是人类生活的命题也是电影的重要取材源泉。
儿子在无意中通过一台老式的无线电与三十年前的父亲联系上了。
这是故事的基本创意,这种创意在现在看来十分普通,大片《哈利波特》中那个可以书写的笔记本,还有《世间奇妙物语》中的那个日记本,还有诸如手机等等。
用一种媒介联系两个时间,这是此类科幻色彩影片的大前提。
与《回到未来》不同,人作为媒介的使用者是无法到达另一个时间或空间的,这很显然就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毕竟仅凭借着物质,人不可能达到更有利于自己意愿的事情。
有局限性才更加有戏,所以我认为此种创意在许多时空交错的科幻片中是很有想法的。
即便有了某种神奇的媒介,但人还不是万能的,于是这种创意有很现实意味,从某个角度来说,它天生地便是对过份依赖物质的一种反讽。
于是,此种影片多多少少都带有些许的文艺气质。
但回到本片中,终归我们要看一部商业影片,于是,儿子通过无线电解救了差点遇难于火灾的消防员父亲。
紧跟下来的剧情我们似乎总是看到,当你无意中改变了某个历史,哪怕只是一个杯子破碎了,也会造成不一样的未来。
当父亲成功得救了的时候,三十年后的儿子却又失去了母亲,于是引出一桩连环杀人案。
世界的物理性是不是如此深切地联系着,哲学问题中关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论点是否适用于这种时空交错的事情没有人会深究的。
但有一点,这种构思实际上是一种尊重历史的严谨态度,即历史不容篡改。
闲话少说,回到本片。
连环杀人案是一桩悬案,身为警察的儿子为了查明此案,为了解救因为自己篡改历史而无辜死去的人,于是指导父亲阻止案件的发生,但父亲却成了嫌犯,此时,最重要的一个情节是无线电的毁坏。
无线电毁坏意味着父亲与儿子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烦,那种先知先觉的神奇不再拥有,人的力量也就在此时突现了出来。
当我们看到父亲在孤立无援地情况下自救,甚至长生到在未来时空救下自己儿子的时候,我们知道,这部影片终于跳出了无线电的魔爪,没有沦落成一部只靠一个科幻创意支撑起来的无聊影片。
于是,反观此片,个人的力量,父子情,母子情,正义与善良都存在着,也正是由于这些元素地存在,才使得此片才有了它独特的魅力,就如许多导演说的,还是拍人的。
虽然影片结尾之处有些纰露,但整部影片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铺垫基本上都可以印证后来人物的改变。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父亲将烟揉成一团这个细节,没有语言,不足五秒的镜头,可产生的作用却是巨大的。
正是这么一个细微的镜头,父亲将不会死于癌症,正是因为这么一个小镜头,父亲才会在儿子危机时刻出现,杀死了罪犯。
于是,人只能自救的主题提到了层面上,被儿子救于火灾是机会,但把握机会的只能是自己。
可见编剧在这个方面考虑得是如何周密。
这是一部商业片,仔细分析一下,套路还是很明显的,第一步是神奇出现,改变了未来,第二步是化解所改变的未来,第三步是化解成功,人比那个神奇还要神奇,人才是最主要的。
三步走的故事很不错,但同样是三步走,它却完全可以是另一个样子,那就是文艺片的走向了。
在我看来,儿子救父亲,与父亲破案实际上都是同一创意,同样是具有商业元素的演绎,所以,影片的上部与下部我完全可以看做是同一创意下的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是并列的,并没有产生紧密的联系,甚至可以完全脱离开。
这给我一下很大的跳跃感,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就是情感,其实影片救人于火灾与救人于连环杀手刀下都是一样的,但他们之所以能够联系起来,除了前者是后者的因(这个因当然并非必须的)以外,最主要的还是父子之情。
但很可惜,强烈的商业色彩将父子之情多少有些冲淡,影片更强调的还是救父亲于火灾中产生的那个因果关系,正因为这个因果关系不是唯一的,所以它看起来好看却没有父子之情真实,没有父子之情的递进关系。
所以,会给人一种隔裂感。
当父亲从火灾中难生了之后,父子之间通过无线电已经达成了一种认同。
此时,影片通过一系列镜头表现出父子之间那种合协的感情。
但要知道,儿子已经是36岁的人了,而无线电那边的父亲同样也是三十多岁的人,这样的父子感情真的能合协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的,如何合适呢?
于是,一部商业影片走向了文艺片的路线。
当然,作为本片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如我说的这样变幻了片种,而且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孰高孰低也没有作出比较的意义。
本人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只是说明,商业与文艺其实是很近的,同样的创意前提,只看编剧是如何选择。
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2006-7-4于通县
所以改变未来的代价是全家人笼罩在杀人犯还活着的阴影下几十年吗。。。论FBI的办案效率。。。不可否认编剧想得很周密,连男主的脑容量都考虑到了。。。但剧情后半有点离谱,一个消防员斗勇还行,(跟JC)斗智尬到我了😂
扯犊子的故事也能如此感人哦买噶!
superman 的电影,包了科幻的外衣,无聊
虽然这类构思也见多了,但我喜欢这样的结局。。。。还有Lost里的Juliet啊~~哈
开始还好中间父亲的强行降智情节让我血压上升,就是说被凶手知道住处后,为什么不搬家!为什么不搬家!
现在看来太老套了,细节处理尚可,但节奏处理实在是太烂了,全片都是跳着看完的
2012.03.21话说这片子从时空旅行的角度上来说,属于可以改变过去但是绝对影响未来的这一派。不过真心是当亲情片儿看的,父子情母子情死党友情什么的好浓烈啊~
很多片子的层次就在结尾处体现,此片极是。结尾越是圆满,给观众的震撼与反思就越是淡薄,可惜啊可惜。
后半部的节奏还算紧凑,但剧情(即使是非科幻部分)实在过于漏洞百出。
只有爱才能让时空从平行到最终有交叉点。
但从剧情上说,时空交错的内容并不算新颖,难得的是导演的节奏把握得很不错。多线索叙事,但整部影片不繁复拖沓,且紧张刺激,又不乏温情。如果人生真的能够改变,是否是好事呢?
“Thank you dad.You're always here.”一次莫名出现的北极光,一部能联络过往的老式无线电,一段真挚感人的父子情。相对于《蝴蝶效应》,我更喜欢这部。从始至终一直扣人心弦,温情系的结尾配以动听的片尾曲绝对足够赚人热泪。★★★★☆
有漏洞,但作為懸疑科幻片,驚險刺激的節奏把握的都很好,更好的是,不僅僅是科幻懸疑而已,對家庭、命運、人生的思考,都緊緊抓住了心臟。原來科幻片也能這麼治愈……
大团圆结局~多好啊!谁说改变历史就一定要悲剧结尾啦~结尾的歌也很好听,很温馨。
俺先看的《蝴蝶效应》后看这部,蝴蝶系列都太惨了,而此片让“改写历史”展现出另一种可能性,虽然作为科幻电影BUG是有点多,但结局超级完美赚人热泪,亲情牌打得太好了,那深沉的父子情,就足以让这部片飙升到五星了吧。
刻意又老套,不过还是收获很多……
科幻總是能與親情很好的結合。
看到40分钟以为结束了,没想到后面更高能,感觉不逊于蝴蝶效应,此片证明精准预测体育比赛是让人相信你来自未来的最行得通的方法
一个频率拯救多少人。扯了一个蛋接下去就要扯千千万万个蛋。
按照我的思维模式,最后应该发现主人公的父亲就是杀人犯。。这样才好。。大团圆结局什么的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