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战,士兵在异国他乡踩在己方的地雷上。
主要还是讲人生,男主由于年少时父亲的行为,加上母亲的因病离世,一直对父亲耿耿于怀,导致不自信,恐惧婚姻,选择踏上战场逃避女友。
面对目标因为婚礼拒绝开枪说明男主有良知,尚未失去自己的判断。
男二就是个随大流的,缺乏主见,短视,懦弱,普通人的代表。
在男二领便当之后男主又一次踩在了地雷上,这个地雷其实是男主的又一次人生选择,童年时面对父亲时的无奈和憎恨,母亲离去时的无能为力,看到女性被欺负时无法抑制的怒火,还有逃避爱人时的失落,都是男主曾经踩上的地雷,男主都没法放下这些,困在原地。
在黑人大叔和他分享自己的经历后,男主学会了放下,学会了换个角度思考人生,学会了追求自己想要的,成为了一个自由人,而不是政府的杀人工具。
影片最后他看到自己父亲对自己说:这就是你为什么会在这里,终于能释怀,明白了战争给父亲带来的影响。
反战是基调,这部电影亮点是把人性表现的很深刻,男主表演功不可没,但最主要的还是导演厉害。
希望我们都能安然走过我们的雷区。
看完之后感觉这部电影并没有很多人说的那么不堪。
固然我们能够一眼看穿主角光环的“不死光环”,但是这部电影无论是从视听效果所营造出来的紧张性,还是其所反映出来的一系列关于反战、家庭、伦理等方面的思考都算不上失败。
如果把它当作是一部战争片看,那么我会给三分,如果把它当作是一部励志片来看,我给五分。
综合起来,四分。
迷离惊悚题材,视听手法非常老道。
观众明明已经做好了会爆炸的心理准备,但还是被角色进入雷区营造出的动静张力大捏心脏,继而为整片气氛打下坚实基础。
唯一不足的是第一鸿沟与结尾收场戏没有互补,背离了常规洛杉矶派爱好者的观影习惯。
美术和摄影本来挺赞,可惜败在沙漠雷区的勘景上。
电影已经数字化时代了,这种心理向电影,如果沙漠雷区的置景指向性大一些,影片的星级应该可以提高几颗(看看人家《少年派》的做法)大锤之戏路又拓宽到了四车道,长睫毛表演出的疲倦加缺水状态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
一个人,一片沙,一颗雷。
迷茫、恐惧、孤寂、痛楚、悔恨。
这些情绪皆被艾米·汉莫行云流水般演绎而出。
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麦克所经受的痛苦折磨。
随着镜头的堆叠,艾米·汉莫不仅完成了外形上的蜕变,同时在情感上也逐渐产生微妙变化,为最后的大狗血做足铺垫。
本片立意挺好,与其说是惊悚片,不如说是实用心理治愈片。
同样讲的是受困到走出的故事,《荒岛余生》讲的是孤独,而本片讲的是自由。
大家都或多或少体验过被困的滋味。
但从未想过:囚徒有囚徒的四壁,自由人有自由人的困墙。
站在地雷上的大锤完美演绎了这两种墙。
影片用几乎无缝的象征手法处理麦克参军前及踩雷后的自困意境,这点挺有好片质感。
每个人脚底,都有一颗不敢松开的地雷。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走不出的厚砖墙。
这颗雷,也许是一道童年阴影、也许是一次嘲笑、或许是一次撕心裂肺的恋爱,而这些暗黑记忆,成了永远抹不去的伤,这些伤像寒冷夜漠中的饿狼,肆无忌惮地咧开鲜红的嘴唇,围着你反复撕扯。
我们都是活在围墙里。
而围墙的边界,取决于自己心的宽度。
麦克从迈出自己新的一步起,看见了最阳光的笑脸。
两星是给锤哥的。
果然是亡命雷区,全程雷人,导演的一颗文艺心想玩哲学这没问题,想表达每个人应该放下眼下的顾虑向前看的精神也能感受得来,但是你好歹有点正常人的逻辑和军事常识好不?
让一个在军队里对心理素质要求最高的狙击手执行任务时圣母玻璃心大爆发?
违抗军令救回去也得上军事法庭枪毙了好不?
而且还在用瞄准镜反光暴露自己这种低级错误的狗血老梗我也就忍了,在常刮沙尘暴的沙漠里埋地雷我就已经被雷得外焦里嫩了,再往后看一个大兵踩到地雷不第一时间清理脚下情况确认地雷型号以自救或通讯上报寻求远程指导,硬是在那傻站了三天胡思乱想差点把自己弄成神经病,这都不是编剧和导演双双是军盲的问题了,脑子差弦儿到一定境界了才能自我感觉良好的弄这么个本子让锤帅哥一路尬演。
就算是艺术加工也不能这么没下限吧……总的来说我绝对提倡通过故事来展现人生哲理的表达方式,但我绝对鄙视这种无视观众智商用生硬的无脑情节来把一碗黑鸡汤硬灌给观众的片子!
电影一开头就一脚踩着雷,那剧情该如何发展?
最终结局要不血肉模糊要不平安无事,就像薛定谔的猫一样具有不确定性。
但中间情节做不好整个影片就是败笔。
生死攸关之际,生理心理遭受极大压力,不断重现过往云烟,人突然就会放下一切,会宽容那些在平时不可能饶恕的人和事。
这一点本片做的很好。
但是我觉得如果本片在主人公和当地人的故事上再做深度挖掘,或者整个影片都聚焦于此,我觉得分数不至于太低。
另外本片结尾确实精彩,但是太过于做作,而且让人感觉一厢情愿,政治意淫让人肉麻!
面对终极困境,幻觉不断涌现,思绪万千复杂,却是真情实感。
成长中的痛点,临别前的遗憾,在忏悔中反思,在绝望前挣扎。
唯独没有对战争本身的直接正面反思,来不及上层次,危机时刻只求本能的绝处求生,绝不放弃。
影片只好借助瘸腿的黑人土著和朦胧中纯洁女孩的强烈对比来反思战争的意义,和带来的创伤与残酷。
死亡边缘之旅,结局是释然是玩笑是对普通士兵的恩典,是对美强大实力和训练的体现与颂德,同时也不失为对反恐战争的一记耳光。
只是不知道能够扇醒谁?
片中,主角父亲的性情、对家庭的点滴影响与行为举止,也是来自战后创伤,与女友的争执也源于部署战场的离别。
另外,他幻觉中对父母女友追忆的镜头也都是单腿而跪,而不是正常站姿,也用意深刻,立不起来,挽不回来,正极好配合了真诚忏悔与内心告解。
如此穿越,堪称精妙。
回不去的过去,站不起的现在。
这样别具特色的灵魂之作却在我们的豆瓣评分不高,因为娱乐不够吗?
发人深思的痛心啊!
痛苦而深邃的民族却变得及时行乐的肤浅,是伤害太深不愿记起?
还是变化太快我们跟不上时代?
有时也会想,为什么乐观肤浅的美国佬总在不断挖掘检讨自己,总在挑战内心与灵魂?
拍出让我们去不断挖掘的好作品。
豆瓣分确实不高,但国外反映很好!
有些时候,乐于检讨自己才能进步,这种情感细腻的反思片,最能挖掘人的内心,直彻心扉。
然而又最是我们所不愿面对的。
我们在学人家的先进技术战术思想等,他们却在高度先进的现实与实践中挖掘最本真的哲学问题--认知自我。
何为进步与倒退。
怀念小平,讲得真好,两手都要硬。
抖音比抖心容易, 听歌比听课享受, 看跑男比谈危机痛快, 追技术比追思想来钱。
值得反思
Why do you stand there? No radio no dancing, you just need to make next step even it’s a wrong path; Nobody's fault but mine; We are frightened by ourselves and always choose a way to make anywhere as a prison.
被雷到了。
此片两小时,是史上最小成本电影,没有之一。
省钱到啥程度?
一个大兵在沙漠里踩到一只罐头盒,他以为是地雷,不敢挪步。
就这样他凭借一张能与劳资媲美的英俊面孔,站着演完全片,其间有个懂外语的褴褛的土著大叔围着他转悠,给他讲了一些很深奥的哲学道理和一两个励志小故事,最后大兵鼓足勇气往前走了一步,发现果然是罐头盒。
他百感交集,热泪盈眶,马卖皮感觉心灵好像得到了一些升华。
全剧终。
【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一部试图给你灌输“当你踩到地雷的时候你要继续往前走”这个人生哲理的影片......看到中段接近4星水准,可惜后半部分直线下降,回忆和幻觉生硬穿插,试图在约30分钟的闪回片段中强塞进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和爱情等元素,可惜每一条线最后都只得仓促收场,人设和主题完全玩崩了。
最后,狗屎运很重要。
狙击手麦克、汤米在阿富汗执行暗杀任务。
行动失败,两人于荒漠逃亡,误入地雷区,汤米触雷身亡;麦克也发现自己正踩在一地雷上而不能移动。
缺水缺粮,白天面临曝晒、沙尘暴,夜晚面临野狼袭击,麦克精神开始不断出现幻觉。
几天后,麦克支持不住栽倒,却发现地雷没爆,挖出发现是一空金属罐头
影片一开头狙击手犹豫不决不开枪就折射了整个电影的线索——他的家庭环境。
正因为这种家庭环境和童年的经历让狙击忘记了甚至不记得“我是谁”“我的下一步”“我将要去哪里”。
用同伴踩雷身亡,饥渴、黑暗、饿狼、黑人布施者等等形容狙击手生活中面对的恐惧、害怕、立场,举步维艰……不说了……一个人的信念更重要,而只有放下过去,改变自己,才能迎来美好的人生。
假雷,wtf
总体我打7分但给5星,我一直觉得这种剧很牛,就像星际穿越,从头到尾就2个人,但有内容有情感有节奏有看头。而这部剧也差不多,从头到尾基本上就他一个人,而且还站着没动过,真的很牛,国内什么时候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我会泪流满面。
Armie解释了什么叫用眼睫毛演戏,他的声音算是美国演员里我觉得最好听的了。
很喜欢这片,这导演估计心里有阴影,大哥你勇敢地往前走,迈出自己的心理一大步
不好看
非常好。没有经历过性命攸关重大决策的人,很难理解。
真是天大的玩笑,美国大兵把美国大兵踩在脚下,最大的黑色幽默。幻觉和很多过往的经历交织在一起,让人可以体会濒临死亡时心里最真的东西,最放不下的呐喊。以上我说的话不一定是导演计划拍的,我帮他演绎得高级一些罢了。
7分,可以想象就是为了“沙漠中踩雷无人救援且最后反转”继而补全的整个剧本,加入“遭受挫折也要前进”这个基调,掺杂家庭元素,最后用“人人脚下都有一颗雷”升华。标准的好莱坞流水线电影,小成本套路片,可以说没有亮点可言,相似的电影太多太多了。但缺点明显,为了去圆整个点子,放弃了逻辑,很多桥段其实并不合乎情理。这种片子以后会越来越少,因为这种套路是简单而廉价的
有时候你不得不迈出那一步,就算那一步会把你炸飞,这就是操蛋的生活
为什么要接这种傻逼电影
看了半小时,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意大利语太出戏。
其实人生很多时候都面临这样的抉择,在人最难的时候是不是该迈出这最艰难的一步,运气真的很重要吧
启示了,犹豫的人总是被搞。
反思米国在中东的战争行为带来的反噬和家庭关系中的自我救赎、自我释放。表演是一门没有门槛的艺术,但演得好不好还是能看出来的。不断的闪回式解析人生道理,反复上演就很没必要了,失效啊。
一部电影剧情从一开始傻x的话,后面也不会好起来的。这类题材让美国人拍,请个当红鸡,能拍成大片。可惜了!
开枪啥事没有
前面还行,后面搞那么多有点虎头蛇尾了
算是为数不多的看了开头就没心情看下去的电影之一!一个“专业阻击手”!军事专业啊!居然随意反射瞄准镜光?!无需吐槽男主突然“圣母白莲花”,就这一项连军事爱好者都懂得的要点都忽略就已经是“踩了一颗上天雷”了!坑爹的搭档没有之一!雷人电影不看也罢!
败笔根本不是什么遮光罩GPS云云,而是明明Armie的胸前贴着USMarines,嘴里讲的却是配音版呆梨语。不使用原音的Armie不是好帅哥!然而虐足了106分钟的Armie也算补偿?友伴死沙尘暴喝尿狼来了幻觉症被群殴,喝尿那里爆笑,心想这得贝爷上啊!灰头土脸血迹斑斑被各种折腾调戏苦不堪言的Armie依旧那么美。
两美兵在沙漠出任务狙击恐怖分子,但男主仁慈不想杀错,导致两人逃忙,误入雷区,同伴踩雷断脚自杀,男主也踩雷不能动弹,在等待救援的63小时里无水无食物沙尘暴狼袭,不断回忆家庭女友,不断幻觉,最后终于勇敢迈出第一部,发现只是踩着一个装着绿兵人的铁罐。剧情超慢,幻想杂乱,闷死人了,糟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