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有彦井俊二式唯美的日本雪景和我的dream house 707, 这些在我看完之后都变得不深刻, 现在的我, 心里想的是:有个闺蜜真好。
我想每个女孩心里都有两个NANA, 一个是乖巧可爱,一个冷峻独立, 通常大部分都会被父母师长驯服成乖巧可爱型的,长大后,即便自己不骑泥反骨, 交了这类的朋友都会让父母担心,勿误交损友等教条肯定会嗡嗡嗡。。
绕梁三日。
在看奈奈要带娜娜回家的时候我就担心娜娜到他们家后会被奈奈的爸妈侧目, 还好,他们不像我爹我娘,如果菜菜子我交了这种朋友, 肯定被教训三天。
所以菜菜子成了小菜老师,每天道貌岸然地误人子弟,很让长辈放心。
菜菜子的闺蜜都是淑女, 家庭梦想多是嫁个有钱人,很踏实。
但是啊, 我期待一个像娜娜那样的闺蜜,外表冷酷另类,内心清醒, 独立,有梦想,有坚持,要超越自己爱的男人,能把废弃的木材钉成一套餐桌椅,陪伴闺蜜度过失恋的低迷期。。。
爸爸说不要期望别人能为你做什么,要想想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
那我就不要期待闺蜜了, 自己立志成为像Nana这样的闺蜜。
先旨聲明:下文出自一名Nana原著漫畫狂熱者之手,其對Nana電影的一切均有先入為主之見,以影評標準來看並不及格持平。
Nana電影對原著愛好者來說最驚喜/最不驚喜的,就是它每句對白/場景幾乎都直接拷貝自原著漫畫。
這些晝面/對白對從未看過原著的觀眾來說感覺可能不怎麼樣,但漫畫愛好者看來卻是無比熟悉,更甚者能記起哪些對白/情節被刪剪掉。
可能為了遷就時間,也可能因為偏心粉絲心目中有太多經典/關鍵場面,電影有點劇情交待不足的感覺,間中甚至連剪接也顯得破碎凌亂。
電影完全淡化了娜娜跟泰的關係,娜娜跟奈奈的牽絆不怎麼深刻,對奈奈的花心軟弱性格更是隻字不提,這些對本片的情節推進其實影響不大,只是一旦續集開拍,劇情接續將出現嚴重問題。
最不滿電影完全刪去了奈奈的大魔王教和對數字7的顧忌態度(其實是180度扭轉了),變相忽略了矢澤愛原本創作的構思。
Nana的原意是表現人生對命運的無力感、以及人如何去掌握自己的命運,這一點電影是完全抹煞了。
不能對一眾青春偶像的演技有太大期望,及格是絕對及格,只是也不算突出。
而且電影中常常出現詭異的表情定格,眾人物每每凝神一兩秒後才開始說話/動作,未免太過造作。
外形來說,飾演娜娜的中島美嘉可說是完美,宮崎葵的奈奈也算是不俗,泰、雷拉和拓實是令人滿意的,但最驚喜的是章司和京助的神似造型。
至於其他,則可說是不敢恭維......另外Blast的表演場面也令我有點失望:貝斯手真一的架式像是在彈結他一樣,結他手伸夫的手指卻完全不會動,泰的鼓也稍嫌不夠力度,總的來說是稍欠火花,這些細微處是電影應該能做得更好的地方。
大體來說,電影本身的最大不足之處是原著那種深刻沉重的感覺不太能營造出來。
許對普遍觀眾來說,本片是及格的,但始終只是一套普通偶像電影也說不定。
實際上是,原著始終太完美,Nana的魅力理應不止如此。
在高中的时候,睡在我对面床上的女孩向我推荐NANA,她很迷矢泽爱,我推托说没空,其实是因为对两个女孩间的故事,没什么兴趣。
我有交往甚密的同性密友,不需要漫画作为范本;我缺少的是男朋友,所以还是看看庸俗的少女漫画做做白日梦就好了。
且我也不喜欢矢泽爱的画风,肥嘟嘟的嘴唇,大而空虚的眼睛,颓废的情绪。
现在我在大学里,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上周日,呆呆带来NANA,五个人一起看吧。
呆呆和沫沫都已暗爽过了,我是个看电影看日剧特别喜WHY WHY的人,在我开口之前,她们转过身来异口同声说:NOwhy why,没什么好问的,你看下去就好了,没有什么重大的情节发展。
因为其他人都看过漫画所以难免作比较。
但对中岛美嘉的意见是没有的,群众都说,不用所谓演技,中岛站在那里,开口唱歌,NANA就是这样的。
宫崎葵,褒贬不一。
多数人说她不是真可爱,装纯清占了更大比例,我觉得还好。
意见颇多的是对松田龙平,早在看御法度是就对这个号称“妩媚美少年”的妖气男子不敢苟同,此次坚持不懈地死样怪气。
娜娜与奈奈的生活方式是让我最为羡慕的,她们彼此给对方留有足够的空间,不因为女生的好奇而打探别人的隐私。
她们同时又互相默默关注着彼此,在对方情感生活事业上遭遇挫折时给以最烫贴的关照。
如果说奈奈对娜娜的关心是出于本能,是一种滥施母性,娜娜的回报则更令人感动。
娜娜的出生造成了她冷漠倔强的性格,但是她的血液里还留有这被莲激发的对生活,爱情,音乐的渴望,莲的离去曾一度带走了这些,而奈奈的出现是娜娜生命中始料不及的一道亮光,她从未想过与这样一个天真活泼生活优越的女生共处,她们之间的联系决不仅仅只是姓名发音的一致,更多的是命运的彼此纠缠彼此依靠。
娜娜的路见不平具有娜娜典型的行事作风,勇敢地爱,勇敢地收回爱,对于奈奈男友的背叛,娜娜尚能旁观者清,待到收拾自己与莲感情残局时,没想到是奈奈给了她勇敢面对自己,勇敢追寻梦想的勇气。
娜娜对奈奈的回报是影片我最喜欢的部分,娜娜请了奈奈最爱的乐队贝司手玉山铁二给了奈奈一个拥抱,这是实现少女梦想的最高手段,这是最梦幻的场景,也是最温暖人心的场景
喜欢的电影,两个女生映射着人性的两个面。
两个名字发音相同的女孩娜娜与奈奈,一個摇滚内敛,一個温柔可爱。
偶然的相遇,她們成为好友,一起住在一间白色的沒有电梯的七楼房间,房间号码707。
而707的日文发音又与娜娜一样,于是两人从陌生到相亲相近,一起经历了彼此的爱情,也一起分享了爱里的痛与成长。
而一直让她们从不灰心的,是彼此的友谊和梦想。
喜欢娜娜,独立、坚强、执著、内敛甚至有一点冷酷的女孩,喜欢穿黑色,又极度得自我保护,并坚持想要靠自己的歌来养活自己,用奈奈的话说“比起恋爱她选择了自尊”;而奈奈,温柔、可爱、热情、柔弱,像很多普通的小女孩,追星、撒娇、爱情至上,直到理想被破灭才终于醒悟,娜娜说奈奈像小狗,“虽然很亲切也很顺从,但又超级麻烦”;两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在火车上不期而遇,又因看中了同一套房子而住在同一屋檐下,这样的两个女孩成了最好的朋友,在彼此身上看到了自己没有的东西,也终于都找到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
娜娜,一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想成为一个能站在大舞台上的摇滚歌手,所以甚至为此放弃爱情;而奈奈,只是个迷茫的小女生,想成为一个能嫁给爱人的新娘,直到失去的这一切的时候才终于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当然,最后是个快乐的结局。
娜娜,坚持了她的理想,也找回了她的爱情,是奈奈告诉她“一味的赌气,幸福是会溜走的”;而奈奈,也因为娜娜,认识到自己的人生要有个目标,在娜娜和莲和好的那一晚,独自一人,终于有勇气将男友的电话删去,眼底有着一种坚定。
但终究还是个小女孩,当看到自己最喜欢的乐队乐手为自己开门说“欢迎回来,奈奈”的时候,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那是娜娜给她的美丽的梦。
电影从一片白雪开始,那是莲要离开娜娜的那个夜晚;又在那间白色的屋子里结束,温馨浪漫满载梦想。
这是一个很单纯的故事,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可是也是因为这种纯粹,所以更加被感动。
爱和友谊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参杂着许许多多的条件和利益,那样简单的只是勇敢去爱去追自己的梦,真的好珍贵。
文章作者:火神纪是谁曾经告诉过我。
摇滚应该是灰色,黑色,沉重,甚至死亡。
我不记得了。
是谁曾经告诉过我。
这部电影描绘的是摇滚音乐以及地下乐队的电影。
我不记得了。
电影里有几首歌,听着怎么也无法让我认同这是描绘摇滚音乐的电影。
莫非只是为了粉饰太平,在日本的摇滚音乐居然是大行其道的,看起来他们的摇滚可要比我们滋润得多了。
莫非是因为那几句看起牛B而其实俗不可耐的唱词,日本的摇滚音乐莫非真的已经堕落成电影里所描绘的那种落魄。
其实我只是想说,摇滚音乐不是这样的是,不是可以用那种高亢的曲调串上几句写意的歌词再加几个类似“臭水洼”之类的陋词鄙语就真的成了摇滚音乐。
其实我还想说,摇滚乐队并不是留个看起异型的发型或者化个带点颓废或者多少有点惊世骇俗的妆就真的成了摇滚音乐人。
在我看来,这似乎更像是一部打着摇滚的旗号而高唱流行歌曲的伪摇滚题材电影。
可是其实有多少人会去真正关心这部电影里讲叙的到底是不是摇滚,也许这更像是一部讲叙爱情或者友情的电影,而不是摇滚题材的电影。
或者说,摇滚只是这部电影的一个噱头罢了,说到底这依旧只是想借着摇滚而走向特定群体的电影。
也许原著的漫画会更好看一些。
我想,毕竟那些音符上的东西无法用很直观的方法在平面的画纸上表现出来,于是,说是摇滚,也许也就真的成了摇滚了。
既然只是噱头的话,或者就真的把其当是噱头吧。
抛开这一点不说,其实这部电影还是挺不错的。
不着边际的爱情作为虚线而围绕着表层的友情来表述,可是真正要表述的依旧还是作为虚线的爱情。
女主角Nana。
娜娜。
浓郁得化不开的沉重,甚至是忧伤。
这黑色的重得已经凹进去的眼影以及带着点苍白的粉底和艳丽得快要滴血的唇。
这样的妆至少可以让人有一种忧伤的错觉。
至少可以这样感觉,这个女子的确是忧伤地活着的。
微微上翘的嘴角以及尖削的下巴。
似乎是在宣扬着这个微弱的女子不死的梦和倔强的疲惫,还有困苦不安的生活。
前方。
进取;也许除了进取之外就一无所有了。
点一根烟,永远漠然的眼睛里永远疲惫以及空白。
淡漠得可以连周围的空气也跟着开始弥散出一种死寂的灰白。
淡然的双眼,还有一个看似坚定的信念,以及一个苍白的脸庞。
之外,似乎已经一无所有了。
还有另一个女主角也叫Nana。
奈奈。
阳光,温馨,可爱而唠叨。
喜欢漂亮的商店和呆在家里煮饭洗耳恭听被单以及等心爱的男人回家。
男人问她,你从乡下来东京就只是为了做一个家庭主妇吗;她只会傻傻地回答说,这一切都只是为你而做的。
因为长得可爱而被不景气的老板雇用一个月后再被辞退,因此站在滂沱的雨中哭泣地等待一个永远不会出现的安慰。
因为突然见到心仪的偶像而惊惶失措得落泪的女子。
同样叫Nana的同年女子,两个性格处于两种极端的女子,在奔往东京的列车上相遇。
一个去追求她挚爱的歌唱事业,一个去追寻心爱的男人。
同路。
不同途。
事业。
或者爱情。
完全不同性格的两个女人往同一个方向奔走;追求两种彻底不同的东西。
《Nana》。
这部电影里的东京被设置成了一个梦想的所在,或者说,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梦。
只是不同的人看起来不尽相同罢了。
而Nana,在我看来更像是同一个人的两个极端性格被设置成两个人,在某种机缘下碰到了一起。
于是又成了一个人。
我在想,这部电影之所以成功的最大一个因素也许也在于此。
任何人都是多种性格的综合体,而所有的性格中最突出的部分会成为我们的主体性格。
有时候我们会幻想,当我们的一种性格遇上另一种性格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这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我们这方面的欲望。
如果Nana只是一个人的话,那么也许这部电影就没什么看头了。
然而有了娜娜,还有一个奈奈。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是人格分裂的童话版及终极版本。
性格迥异到了极端的两个同年同名的女子。
相遇。
东京,同样的一个地方的两种梦想。
碰撞,或者相互相承。
我在我的这种假想里欲罢不能地沉迷。
如果仅仅是娜娜和奈奈的故事的话,这部电影也许不再那么迷人了。
很多时候总是用奈奈的身份来旁白,这的确很适合这个人物。
爱唠叨以及爱幻想的小女人适合在任何时候在心里发表任何想法。
而娜娜,总是用一种漠然的表情在镜头里荡来荡去。
奈奈表述的总是关于娜娜的事。
破碎家庭。
或者是一个温馨的小屋。
自力更生。
或者是彻底没有主见和依赖。
Nana是这部电影里的两个女子。
只是因为有了处处的对比反衬和时时的相互扶持,让这部电影在人物设置上来说已经接近于经典的高度了,就算情节设置上是那种常见的恶俗爱情故事。
当友情成了表象的时候。
所有的一切似乎只是为了所谓的爱情而努力扎挣。
如果掐掉最后的十五分钟的话,我会以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可是最后的十五分钟实在太让我失望了。
当娜娜终于接受本城莲之后。
并非我不相信电影里所讲述的爱情。
只是娜娜接受本城莲的时候,看起来跟接受施舍没什么分别。
纵然被冠上了类似于理智崩溃的堂皇之名,可是依旧让我大倒胃口。
两年前当本城莲舍弃了乐队和爱情奔往东京的时候,在我看来这样的所谓爱情已经彻底死去了。
娜娜作为一个坚强的女人典型,要超过本城莲的音乐事业的决心没有半点值得置疑。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坚强的人,最后却在热烈的拥抱里安然地接受了本来应该已经逝去的爱情。
在我看来这跟急转直下没有什么区别。
理智破产而逝去的情感死灰复燃。
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当初可以因为不想生孩子而要歌唱事业而和本城莲分道扬镳。
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当初可以自己留在乡下坚持自己挚爱的音乐而放弃自己同样挚爱的男人。
这一点没有任何可信度。
也许可以说,是和奈奈在一起的生活改变了她么。
如果坚持用这样的观点的话,也许可以说,我被这部电影彻底地俘虏了。
奈何我没有办法真的这样认同。
我总觉得,这样的安排无非是制作方给出的最恶俗的讨好群众的美丽馅饼罢了。
我总想不明白,为什么所有的故事都必须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来粉饰太平呢。
是不是我们已经习惯地接受那些看似美好的结局,于是制作电影的人们也就习惯于给所有的电影安上一个看似美好的结局呢。
也许我不是一个很安分的人,所以我会在鸡蛋里挑骨头地祈盼娜娜和本城莲成功地分手,然后我还有一个无须电影说明的祈盼,就是娜娜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她自己的梦想而超越了本城莲。
可是这样的结局也许没有把我的祈盼彻底的打碎,只是我似乎已经可以看到一个变成了奈奈的娜娜了。
在本城莲开完演唱会之后回来给他端上一碗饭说,这是专门为你而做的。
也许我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女人面对情感的时候似乎没有办法可以彻底的理智。
可是至少娜娜的出现似乎曾经给过我某种希望,毕竟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女人的话,也许我会寄盼于她。
然而现在明白了,这只是一个假定的希望,当这个假定的希望被突然打破的时候,我终于开始愤愤不平以至于开始不停地叨叨念起来了。
奈奈是个小鸟依人的角色。
她的情场失意看起来颇有点可惜,或者说是遇人不淑。
娜娜最后和本城莲被奈奈撮合,也许正是电影刻意制造出来的错位思索吧。
一个本来就应该被呵护的女人没有能够在东京找到她的爱情。
一个本来只想在东京发展歌唱事业的女人都突然间成了幸福的小女人。
错位,彻底的错位。
娜娜手臂上的莲花本来还在哀怨地绽放,电影的最后显得多少有点妖艳了。
我喜欢这部电影的镜头剪接。
回忆和现实被错乱地安排在那些段落镜头里。
北方的雪和东京的雨,这一切看起来都很漂亮。
电影最后的镜头朝着一个满是阳光的窗口,电影里应该是一个满是希望的朝阳,我却看到了一个没落的夕阳。
电影之后,阳光明媚。
在我的电影之后,看起来似乎更多的是死寂和阴暗。
这部电影给了我太多的假象式的希望。
于是过多的希望过后随之而来的就只能是越来越沉重的失望了。
娜娜是所有人的希望,包括她的新乐队以及奈奈的梦。
可是在我看来,娜娜已经不再是希望了。
爱情会让她越来越疲软了。
本城莲说过,等到退休以后会带着娜娜回到他最初被遗弃的那个旧仓库里抱着她一起老去。
坐在浴缸里的娜娜显得比奈奈还更软弱一些。
当她老去的时候,她会跟着本城莲一起回到他们最初离开的地方。
我想,或者不用等到她老去。
我曾经想过,这部电影最终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可是我越想越迷糊了。
逐梦,却错位地找到梦以外的另一些东西。
那么所谓的梦究竟是什么呢。
现在我明白了。
其实在镜头之外,冷眼旁观,我一无所有。
而所谓的摇滚,音乐,梦想,都是这部电影用来掩埋爱情本身这个已经泛滥主题的包装模式罢了。
其实这部电影不关梦想,不关友情。
只关风月罢了。
不管是娜娜还是奈奈,女人,终究只是找一个可靠的男人而后在厨房里度过漫漫余生而已。
这就是这部电影骨子里的大男人主义。
在我看来,本城莲实在只是一个小白脸罢了,就算已经功成名就。
娜娜、奈奈;Nana。
其实都是女人中的一个符号罢了。
或者说只是电影里表达这种大男人主义的一个镜头符号罢了。
朋友曾经在半夜四点在外地发信息给我吐血推荐的电影,我说半夜四点的吐血推荐,一定很吐血。
那时候看了朋友介绍的那部电影之后的感觉跟这一部感觉差不多。
除了剪接上给了我少许惊喜之外,这部电影,我不想再说其它了。
玩摇滚的女人也依旧是女人,爱情永远是不二的良药。
郁闷。
离开看漫画的年纪好像已经有一个世纪了。
原著的漫画我没看过,也许看过就不会喜欢电影了。
一般搬上银幕的都没有了原著的细腻,尤其反映在细节上!
看这出戏的时候,哭了也许是眼泪控制得太久了真羡慕娜娜和奈奈还可以追寻自己的梦追逐着自己爱的那个人,不管身上是否带着伤带着痛女孩子的这份执著就可以让好多男人汗颜为了爱的人,女人可以去改变可以把琐碎的事情当成是乐趣男人为了新的脸孔就可以把以前的海誓山盟和承诺抛诸脑後一直坚持着一个信念希望给自己的心保留着一块美好的角落把真实的自己留在这里Wish everybodys' dreams come ture……
话说,我一直把娜娜当神一样崇拜。
不过这句是题外话。
—————————————————————————————今天把电影又翻出来跳跃着浏览了一遍,因为没有时间细看漫画(话说我己经好久没追了……),而中岛美嘉的气质我觉得挺符合漫画中娜娜的形象的,所以电影作为替代品,倒也能暂时解馋。
小时候看矢泽爱的NANA,迷迷糊糊地崇拜娜娜的独立,她的上进心,她的勇气和志气,当然还有她的帅气……- -稍稍长大了再看电影,欣赏她选择自尊胜于爱情。
今日再看,尽管是跳着看,竟看到了以往未曾留意的一些事物。
娜娜内心的复杂与纠结其实一点都不少。
以前看到娜娜去酒店找莲还钥匙,会认为她虽然自尊心强,但是在这种时刻却显得过份倔强了。
为什么明明爱着莲,却不肯承认呢?
现在看来,她当时也未必真的十分清楚自己的心情吧,也未必真的那么确定“还爱着莲”吧,毕竟时过境迁,人物皆非。
而且在未确定莲的感情之前,娜娜不见得敢轻易确认自己的感情,都在小心翼翼地博弈着吧?
(小时候屁都不懂什么是“感情博弈”)至于浴室泡玫瑰浴的那个场景,以前会在心中呐喊“为什么!
为什么!
明明两个人还相爱!
可是为什么嘴里却在口口声声说着什么‘不可能了,我们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起生活’了呢?!!
”现在……则懂得那份小心谨慎、步步为营,不敢轻易激进也不敢过份乐观的心态了。
以及懂得那份对时间的敬畏了。
它创造一切,它也能毁灭一切。
然后……还有一个彻底改变我以前看法的一个设想,这个设想把我自己吓了一跳。
以前一直认为娜娜是为自己而生、为自己而努力,为了能一直唱下去而可以放弃爱情的强大的女性。
今天却突然产生一个想法:其实……潜意识里激励着她向前的说不定一直都是莲,一直只有莲。
娜娜走上唱歌的道路缘起于在舞台上看到舞台上耀眼的莲,觉得自己“无比卑微”。
后来莲越走越远,直至远走东京,娜娜没跟上去也是因为如果跟着莲去东京,虽然身体上的距离是近了,但实际上的距离却会越拉越远——莲会是在巨蛋开万人演唱会的那个,而自己会是在电视机前边看着他演出边打扫清洁的那个,她不想依然做“卑微”的那一个。
再后来娜娜也来东京了,虽然跟莲再续前缘,但仍在拒绝百分百的确认关系,并坚持要“超越trapnest“。
她想要的,是不再追赶他,而与他平起平坐吧?
打完这段回头看,很欣慰地发现,虽然莲确实是一大动力,但这恰恰证明了支撑着娜娜的最主要还是她的自尊吧?
缺乏那份自尊,自然也不会想追赶自己的恋人,而是依附着他、享受着他的好了。
幸好幸好。
娜娜还是记忆中的娜娜。
——————————————————————————其实这句话才是本文中心内容:我一直以为电影丰富了人生,现在发现是人生丰富了电影。
忽然想起娜娜,于是我就吐出了以下内容. 高中的日子好象留了些什么下来,记忆里却全然模糊。
使劲去想,什么也想不起,只记得这些陌生的名字和陌生的脸无法去相认,陌生的连我自己都觉得匪夷所思,我真的认识过?
我真的经历过?
我不记得,但是我不确定我没干过。
高中时候,心情极差,干了些自己现在都觉得是SB伴随着NB生下的不知当时是不是脑子被门夹了,还是脸被驴踹了的事。
匪夷所思啊,匪夷所思啊。
03寒假,回到J市。
我的老家。
我见到了许久未见的娜娜姐。
每天我的日子如下。
上午在家睡觉,中午开始和朋友吃饭,下午开始喝茶打牌扯淡,晚上到处寻找活动,沿着河边和街道开始泡吧。
喝的跟白痴一样,要不就嗨药嗨的跟白痴一样的回到住所。
然后呕吐干净之后洗洗睡觉。
日复一日。
然而唯一的结论是,没有的日。
身心疲惫。
某些时候和情感,让我觉得我和男人没什么区别,唯一的是,我不能把操男人当成一种乐趣,而男人可以把操女人当做一种炫耀的资本,和乐趣。
而女人不能把操男人当成一种炫耀的资本,天天把男人生殖器挂在嘴边,就算是说,也给人无限遐想。
话说,娜娜姐。
巨BH,巨NB,巨鼻血,经血,鸡血,鸵鸟血,射血。
我初2那年,我还是平胸,月经也刚来2年,这个BH,NB,鼻血,经血,鸡血,鸵鸟血,射血的女人已经以操男人为荣,以被操为耻的告诉我,如何分辨包皮过长,哪中男人一看就阳痿,哪中男人被操了会和别人说是操了你的。
我和她在一个被窝里躺着聊天的时候,忽然为自己还是个CN难过起来,我问她,娜娜,你操过几个男人了?
她忽然坐起来,半晌说,数完了,14个被我操过的,2个操过我的。
于是我明白了,当你搞了超过15个之后记数就比较难了,而且需要数,这种人是诚实的人,因为她还数的过来。
现在许多人会回答,二三十个吧。
或者更BH者会回答你,是今年的还是去年的?
得了,我也懒得去问。
而姑娘们的回答大抵如此,三个,或者四个。
为什么是三个或者四个呢?
因为,第一个,那无法逃避和避免,那算一个,您前面那位算一个,那就2个,或者您前面那一堆算一个,那还是2个,加您,正好3个,稍微诚实点的是回答,4个。
所以有句话说,女人一生会遇到三个爱她的男人,那三个男人不就是第一个,中间一堆和现在的吗?
或者,将来要出现的男人,于是故事就如此这般的进行下去。
那时候我还嫩,还能算个LOLI,现在属于骨灰级LOLI,暂时还没推倒男人的功能,也没坐地吸土的本事,但我相信人类是遵循大自然要求进化的。
皮鞭小蜡烛。
哦Nono。。
03年和娜娜吃啊,喝啊,玩啊,吐啊,没干什好事,但是也没干什么坏事。
每年也就一寒假作孽的机会,翻本的折腾。
03年我和娜娜喝茶的席间,我问,现在操了几个男人了,娜娜回答,快百人斩了。
瞬间我觉得眼花缭乱。
脑子里,高矮胖瘦,粗细宽窄,阳痿早泄,淋病梅毒,七七八八的东西在我小小的未更新过系统的脑子里飞快的转了起来。
我问,那还有感觉?
娜娜说,该有感觉的,就有感觉,该你没感觉的,你就躺下享受,这只是被操,或者操JB,有什么区别,但是喜欢的人就不一样了,那感情丰富啊,你就不想让他射,就想多要一会,你就想让他舒服,你就不想自己有没有高潮,你就想让他比你更快乐。
谁都没和你说,做爱一定得你爱他,他爱你。
那做的过来?
每天盯着一个人的JB,看他硬,看他软,看他垂头丧气的挂在腰间?
每个男人都不一样,我告诉你,其实就是那么回事,今天他行,就操他,明天我不想了,我不要,后天我想了,我再找人。
有些男人给的是钱,有些男人给的是精,只有少的可怜的几个男人在操你的时候给的是爱。
爱是什么?
爱是狗P,说吹了就吹了,说爱你的时候,他爱的不知道是小逼还是你的嘴,说爱你的时候不知道是爱你的人还是爱你的头发,还是爱你身上有别人的味道,别人的感觉,别人的摸样。
女人不能做SB,女人要做聪明的SB,身体游戏,不就是爽了自己娱乐了彼此?
不说出来大家都好过,有缘就多处几天,没感觉,做完比谁提裤子穿衣服快,看谁先闪。
哈哈哈哈。
说到这,娜娜忽然大笑,我也跟着笑,笑的象个不聪明的SB女人。
我头一次知道,原来做爱可以不爱,原来如此。
比张爱铃,比三毛,比九丹,比张小娴更让我如此明白,原来,做爱可以不爱。
做爱就是操JB或者被JB操。
要做聪明的SB,我就得是瞎的盲的聋的。
至少是暂时的。
晚上8点,我们转战STAR,一安静又热闹,一老男人,和老男人儿子众多的,真骚B和伪骚B众多的酒吧。
这世界上的女人有2种,一种是装纯的,一种是装不纯的。
酒吧里尤其显。
后来,反正我喝大了也嗨大了,我只看见娜娜和她刚认识的老情人扭曲在一起,在我闭上眼睛前2个人和水蛇一样缠在了一起。
基本每次我都这样,也没什么伤,也没什么忘不了的,也没什么值得我喝醉的开心的事,不开心的事,我就的心里赌着什么,那是什么,后来我知道了。
我没有好脸色的家,我没有可爱的爸爸和妈妈在一起吃饭睡觉,这都是废话。
掠过。
后来的后来,娜娜打了我一巴掌。
那是因为我在打K。
寻找一点快乐幻觉,那种细胞被挤暴,所有画面在眼前一闪就过,你能叫它停止,你想要什么,你想到什么,什么都会出现,所有的人都扭曲在一起,我一个人好象与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的瓜葛,我快乐,我不死不活,我TMD还会飞。
错,是会飘。
我飘在半空中,我是主宰,我是与这个世界无关的快乐分子,我窥视一切细微的变化,我看到有人的手伸进了装纯的黑色裙子里,她脸上的快乐扭曲了。
我看到装不纯的姑娘的手臂上的坠肉和该色的发菜似的腋毛,她手臂挥舞着,随着音乐七扭八扭的,脸上的表情好象被人强奸着,她身后的老男人正环抱着她,东啃西啃。
我看到一副副恶心的画面,我半死不活的看到对面有人用同样半死不活的眼神看着我。
啪,一脆的出水的巴掌把我抽的还是很晕。
是娜娜,黑色小细跟鞋,是娜娜,黑色包臀小裙子,是娜娜,黑色上衣,是娜娜,大胸小腰,是娜娜,黑色闪闪的手袋,是娜娜,短短头发黑色大眼熏,是娜娜。
没错,是娜娜。
你个SB,你嗨药。
你个中三(畜生的意思),你嗨药。
你脑子搭牢了是伐?
娜娜送我回家。
我都是茫然的。
第二天,脸还是肿高来的,我于是在家安分的上网。
看书。
吃饭。
偶尔在阳台抽抽烟。
再那以后,没见过娜娜。
我也没好意思再去我们常去的酒吧。
寒假过完,闪之。
后来,在QQ上见过娜娜,IP随着中国范围内开始活动,北京,成都,广州,上海,深圳,珠海,大连,北京,北京,北京。
后来一直就停留在北京。
她对我QQ留下如下内容。
大抵如下,具体也记不清了。
总之中心围绕我是SB开始,结束以她要消失为止。
王目,你就是傻B,是真的傻的那种傻B,不是假的那种傻B。
不要玩那些东西,一玩就停不了,会吸,就会去打针。
有钱,你能玩,没钱,你就得去卖了。
我现在在北京和我男人开了美容院,我不想你和这些粉妹子一样。
我出来玩,只操JB不玩药,你懂不懂?
还有,不要老是把自己灌醉,好了,我再也不是娜娜了。
以后没有人知道我是娜娜了,你也不知道了。
我消失了。
然后,她就真的消失了,这些年,我常想起,我这个巨BH,巨NB,巨鼻血,经血,鸡血,鸵鸟血,射血。
的早熟的姐妹儿。
以前娜娜教的一套如何辨别JB的套路,现在也差不多如此,很多时候,我在J市,看到一些常在酒吧出现的男人,就想,他和娜娜有联系吗?
他和娜娜睡过吗?
想想就觉得自己挺SB的,于是忽,把自己灌晕。
但是。
每当我说但是,我自己都觉得不是什么好事。
好吧,但是,后来。
我没有不玩K,也没有不把自己灌醉。
去酒吧,一定要做其中一件事,要么把自己嗨大,要么把自己灌趴,遇到我老公之后就此也没能打住不把自己灌趴的坏毛病,偶尔还是要来那么2次。
但是K,早已不玩。
但是现在想想K的确是有效的控制了我出去发展419,ONS。
玩这些东西的人基本没什么性欲。
和男人开房多了,也没什么想做的,也就是,你睡一床,我睡一床,在我身上,我明白了,什么叫男女之间的纯洁友谊。
就是,咱们去开房,你叫小姐,我帮你挑,以后咱们就是兄弟了。
朋友在一起玩,偶尔脱口而出,人家王目好歹是个男人,。。。
男人,听见没,男人。
提我问候你大爷,二大爷,三大爷,。。。
若干大爷,我是个姑娘。
反映快又可爱的又憨厚的小P到是对我说,我替我大爷,二大爷,三大爷谢谢你了。
您们大爷好。
无奈这般啊。
有些人,会消失,除了朋友,还有些七七八八的人。
还有些,是你怎么也想不起来到底丢在脑子哪个沟壑里的一些记忆,好的,坏的。
所以我很佩服人肉啊,有的时候,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没事,有伟大的人肉,以前我喜欢说伟大的百度,摆一下渡一下,也就知道了,后来发现。
Nonono,知道的是伟大的人肉!
膜拜一下先。
我不叫王目,也不叫盲目,这只是个代号.
两个女子,惺惺相惜.原谅我没有看过原著的漫画,对很多地方的文化,或许我知道它好,但是我喜欢被一股力量把我击中的感觉.比如,
la double vieNANA,世界上另一个我明明或者还有更多。
这样的名称或许本身就是吸引我的一个诱因。
很久以前一个朋友推荐我看la double vie时用的话就是:看看吧,里面那个女的很像你。
前后买过娜娜三次,一直没看,昨天情绪很低之下,拿出来看,害我哭了很久。
没有看过原著,所以对与娜娜和奈奈的那种同性之爱,其实体会没有娜娜迷们那样深。
对不起,打动我的,是娜娜和莲之间那种深深不息的爱。
上来写这篇文时,电脑里正放着娜娜的原声,而我也很仔细,把同学们的豆评都看了一遍。
有看到很中肯的评论,这里我不想说了,关于电影本身,或是关于摇滚旗号下的live和片断,或是关于奈奈,不刻薄的说法是,我只能不去提及。
也有看到很能读到心里去的文字,并且悄悄在本子上纪录下来。
但却还是忍不住要说两句。
今天早上,我把 msn的签名改做:莲。
把关于王子殿下的签名撤去,并且意料之中的看到他也把相应的签名撤掉了。
就像我在博客里写的,这不过是小女孩和塑料手机的自言自语,是自己骗骗自己的把戏。
总是担心失去,其实根本未曾得到。
不要卑微的服从于爱。
我还想说,今天早上我提早半小时起床给自己画了个烟熏妆,这样的冷酷大眼让我觉得有力量;我生出了一股要瘦到中岛美嘉那样80斤的样子的决心,那样的骨瘦嶙峋让我觉得陡生勇气。
看吧,我就是那样时刻需要暗示来提点自己,给自己一个生活其中的意识形态。
也许爱你,也是我反复加于自己的一个心理暗示,让我以为自己并不缺少爱和被爱。
我为你哭,是为自己哭,是因为我得不到你的爱,你并不缺少爱我知道,你背上的文身告诉我你曾经为了爱那样刻骨用力,可是我不知道你把它藏到哪里去了,我觉得我耗尽力量,卑微妥协,也不能找到它。
看了电影哭,是因为我知道那是我从懂事以来一直渴望的爱的原样。
哦不,不是的,不是松田龙平那张阴柔秀美的脸庞,不是莲低音吉他手的身份和他耳朵上穿的两个桀骜的环,那样的人我可以找出一火车。
是他离开以后一直带在项颈的锁链;是他在浴缸里那样轻柔地为她擦背,搂她入怀;是人潮汹涌的舞台之上,他为她弹错的两个音;是电梯门口,他抱着她坐于地失声痛哭;是看起来那么冷漠,他也从来没有动摇过丝毫爱她的决心;是分离两年之后,当他们再见到彼此,即使都已经经历成长、伤害、新的际遇,胸膛依然为对方那样坚实而深沉的跳动呼吸。
是即使永远这样分离生活,他们最终还可以一起回港口货仓,莲的老家,他的根源。
我为他们痛哭,因为我知道我遭遇不到,那样浓烈和深沉的爱在我心里滋长,却没有人应和。
我们要经历过多少假相和不是,才会遇到那个真正可以令彼此奉献一切的人呢?
或是在第几轮的失败过后消弭殆尽我们本来丰裕的爱情和理想。
长成一个独立理性,可以不需要爱也能活得很好的女性,一定不是你一开始就抱有的梦想。
那天我忘记了,我有多久没有哭到这样快要断气?
我说,没有意义,没有人爱我。
大千世界,浮生若梦,那么多华丽诱惑和陷阱。
我要的,只是爱而已。
如果不是爱你,我也可以没心没肺,我也可以独立自主,我也可以自信迷人,我也可以被大堆人追宠,我也可以让自己过得很热闹快乐。
太渴求,于是我把执着丢掉了。
但是总会过去的。
伤痛一个接一个,在你有生之年不会无端消失,而我们总还是会抹干眼泪微笑对自己说,一切都会好的。
那些流过的眼泪就象你用刀割过的疤痕,会留下凸起在身上,陪伴我们直到老死,不管孤独不孤独。
而娜娜,也许最终会和莲在一起,也许不会。
我原本以为我和她的不同是:她执着而放弃,我妥协而失去。
其实我们是一样的,不管分离与否,不管最终得到或失去,我们都一样真实的,很痛的爱着。
因爲是鬆山研一在裏面有戲份,所以看了一遍,電影很有吸引力喔~
Mika太瘦了但是我喜欢的类型,惊现松山研一。
单纯又直接的力量。看中岛美嘉的时候我总想到@shallowsleep
女主唱把摇滚乐表现的有一定现代感,个性张扬
貌似漫画改变就没几部成功的电影这个还算一般般吧
原著很好~(个人觉得还是第一部好`)
宫崎葵居然不是生下来就是性冷淡脸!松田龙平倒一直是
我知道事实总是这样,真人总让人失望。
南京锁的出口。。。
没看漫画的人觉得还行 还有mika有nari有龙平
没共鸣
刷着烟熏的中岛美嘉,就是我容易被吸引的型
很多人心里的NANA就是MIKA这个样子的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不要看真人!!!雷到魂飞魄散!!!
什么时候漫改作品才能不是二次元人物模仿秀呢?
拍得傻呼呼的一部片子,尤其是片中的男人们。
中岛美嘉真的很努力...但在这个毫无才能和技巧的导演手里,NANA的真人电影简直糟透了,只剩live给力。
呵呵
没有家庭的感觉别人体会不到
大型cos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