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整体套路上来看,看完就觉得像是西部片风格类型的《这个杀手不太冷》,莱奥和汤姆汉克斯主演的基德上尉的人物设定太像了,同时又有一个小女孩上路,虽然情节的设定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又杂糅了西部片的风格,有精彩的枪战情节,也有策马狂奔的豪放,但是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有点不伦不类了。
回到男主汤姆汉克斯,确实演技没得说,虽然一把年纪了,但是对演技的打磨愈加纯熟,小女孩也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是感觉这个故事拍的没那么出彩甚至于觉得这个故事没有拍的必要,不知道我的感觉对不对,《世界新闻》也许是在影射些什么,但是剧情中却一闪而过,感觉像生怕过不了审一样,重点仍然是在一个老头和一个小女孩之间的公路片。
最后就是电影的结局给人会心一笑,一个新闻上的笑话,甚至可以一扫一天的不开心,这样也挺好。
🤗
很久没写电影和书的感受,我只是给自己定下来目标,每次看完电影,读完书都写点什么,但是一直没有坚持下来,有的时候因为懒惰,有的时候感觉没有什么好写,这些都是好故事,即使特别黑暗,即使玛丽苏,也让我当时感动、心悸,各种感情交集,给我了脑神经营养和冲动,但是我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好像只是在打游戏的时候可以不关注其他,但是如果来了微信,会想马上回复,是不是我太关注于别人对我的感受,对于自己倒是没有那么关心,我一向不知道怎么处理和别人的关系,如何处理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可能我感觉我活不长久,所以有点敷衍,最近一直没有喝酒,首先感觉喝酒不解决问题,也是不想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什么破坏,我的生活态度一向不积极,但是不能忍受不公平的待遇,但是这具世界充满了愚蠢和为利是图,如果我不改变自己,只能默默忍受,但是我的时间应该不太多了,我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或者躺平的生活也不错,你看我,跑题了,本来要写关于电影的,一个让人感动的好故事,最后他们都获得了幸福,但是好电影总是会让人思考和疑问,他们最后会不会变成夫妻?
女孩子那些年印第安部落的生活记忆怎么磨灭?
还有,就靠着给别人讲新闻能养活两个人多久,人总是向前走,总有走不下去的时候,我好像有点狭隘了。
《世界新闻》这个影片标题,其实非常带有迷惑性,看着剧情介绍,我们似乎会以为这是一个在美国内战之后身为小人物的基德上尉是如何卷入惊天阴谋妄图颠覆联邦政府的事件中的故事,那个小女孩,也许是印第安公主,也许是身负巨额财富。
也许是因为海伦娜这脸太北欧了,所以才加上了这个德裔美国人这样的没啥意义的剧情设定?
作为一个商业片,不正是应该上述的路数么?
就像影片中,基德上尉在岔路口选择了那条凶险的没有一辆马车的道路,而另一条路上,已经被车马塞得严严实实。
这个片子选择了一条不同于五大传统好莱坞的风格路数。
出品方奈飞有足够的耐心和资金去做一个不那么商业的电影,而该片也是汤姆汉克斯近一年时间里第二部上映的电影,同时也是第二部线上流媒体发行的电影(上一部是《灰猎犬号》)。
在一个厚重充满历史感的大背景下,这部影片讲述了两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如何通过一段旅程来修复内心创伤的故事。
约翰娜还穿着印第安人的传统服饰,故事的暗线也表达了白人和印第安人交流的内容全片没有推理、没有转折、没有谜团,甚至少数的枪战和两个看着像最终BOSS的家伙都只出现了不超过15分钟。
额外一提,影片中两个坏家伙的气场和表演,完全可以在别的西部片里当半个主角,结果在这里基本上开了几枪,说个五六段台词之后,两个演员就可以转场去别的剧组了......
也是一名南军的退伍兵,成了一个人贩子,一脸奸像可惜就活了15分钟,真希望他戏份能多一些基德上尉,一名士兵,一名战败后投降的南方士兵,一名过去事业家庭有成而如今失去一切的战败后投降的南方士兵。
他没有秘密,甚至没有一把像样的手枪,他在德州游荡,每次收取一毛钱,为还是文盲的美国乡下人读报,让他们了解《世界新闻》,他们一边听着八卦哈哈大笑,一边听到联邦政府的名字就破口大骂(南方人对北方的怨气,对联邦的怨气到现在都还没灭呢)。
读报人这个职业随时代而生也会很快随时代而亡,让我想起了另一部电影《默片解说员》约翰娜,一名德裔移民的后代,自小被印第安人掠走,变成了只会说印第安基奥瓦语的半个印第安人,父母双亡,没有随身携带惊天秘密,没有傲人的血统,在那个蛮荒的西部扔到地上随时都会被残酷的大自然和贪婪的人们所吞噬。
衷心祝愿海伦娜能在本届金球奖上有所斩获整个故事线,就是一个随风飘荡的枯叶般的老头,带着一名近似于野人的孤女前往她唯一的亲人姨妈家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影片也是尽力恢复当时的历史,我这里所说的恢复,并不只是道具,房屋、车辆、服饰的仿古并不亮眼,这部电影最成功的仿古在于电影里的群演们,不是他们的服饰,而是他们如实反映了当时德州人,美国南方人的心态。
黑人、印第安人、北方人,是当时南方人眼中人人得而诛之的人群,我们在电影里能看到被吊死的黑人,被团灭的印第安部族,小镇居民对北方驻军的谩骂和不屑。
一开始这名被吊死的黑人奠定了整个影片的基调在南方人眼里,仿佛这个世界都欠他们的,都和他们作对,因此一部分人。
而这种幽怨仿佛也感染给了好莱坞,让南方在许多电影作品里似乎过于不真实。
南方人就像贵族,我们在《乱世佳人》里,看着穿着大裙摆的郝思嘉和衣冠楚楚的白瑞德在亭台楼阁内的共舞。
费雯丽的郝思嘉是我看过的电影里最具贵族气质的女孩,她可以疯狂嬉笑怒骂,但是那种气质是无法遮盖的南方人就是传统的捍卫者,《众神与将军》中,南方的男人们当兵打仗是为了捍卫正义的州权,女人们则在家里唱着祈祷诗,缝制着南部邦联旗。
另,必须安利一下,这部片子堪称战争史诗佳作,不看太可惜了!
送亲人上战场,有点十送红军的感觉哟
笔者非常喜欢这笔电影,强烈推荐大家看一看南方人是侠客,《一个国家的诞生》中,他们粉碎了建立所谓的“黑人王国”的阴谋。
这部片子我一开始接触,还是从《黑色党徒》的片段里,必须说,片子坏透了,不过就像《意志的胜利》一样,看个乐就好,别投入进去。
而基德上尉虽然是德州人,但是他是秉持着一个中立的视角,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较为真实的南方世界。
充斥着文盲,无视法度,聚众造反还妄称“建立新国度”,而这国度是建立在大规模猎杀美洲水牛上的(成片被宰杀剥皮的镜头和一开始水牛群奔驰在草原上的镜头遥相呼应,让我心头一颤),他们贩卖人口、私刑黑人、与印第安人仇杀。
真实,让我胆战心惊也许这才是真实的南方,真实的内战后的世界。
所以在这纷乱而残酷的世界上,这一老一少,从一开始的摩擦冲突到后来的不离不弃,让人们体会到的温暖,就像黑暗中的灯火,愈发的耀眼。
这种老少搭档,通过旅程相互理解的电影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成功的,诸如《追捕野蛮人》、《菊次郎的夏天》、《惊天营救》、《怒火救援》、《大地惊雷》等等。
成年人和孩子在价值观、习惯、视角等多多方面的差异给了电影无限的空间,无论电影的国度、形式、风格。
《追捕野蛮人》的看点在于,这一老一少,在别人眼里都是刺头,而且他们也是这么看对方的这种心与心的贴近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对于基德上尉,他的内心伤痛更显著一些,而两人的关系是否进一步推进,也是需要他作为推动力。
基德上尉在战后失去了产业,这仿佛是他表面上四处游荡的理由,而到最后我们才能看出,真正让他不敢回乡的原因是他无法面对妻子去世这个事实,而这几年的游荡就是在逃避,而当他在送约翰娜回家后,终于鼓起勇气回到家乡去面对过去,当他最后摘下婚戒放到妻子的墓前时,标志着他和过去伤痛的告别,在此之后的策马飞奔代表了他内心对新生活的渴望,他马上找回了约翰娜,他们两个现在可以成为真正的家人了。
一个男人终于鼓起了勇气,开始抬头面对未来约翰娜相对要简单一些,她毕竟是个不到十岁的女孩,内心比较简单,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到基德上尉的关怀是如何温暖了这个孩子,让她从抗拒到憧憬,再到生死不离。
而约翰娜在影片中也展现了自己的聪慧与勇敢,比如用硬币临时改装散弹,用枪射伤坏蛋,与印第安人交涉等等,让她在非常平凡普通的人设上展现了自身独特的魅力。
最后在读报现场,约翰娜的姓氏也已经改成了基德,说明她成为了养女,而基德上尉的读报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特别是场下听众的变化,由片头眉头紧皱和愤怒,到片尾的开怀大笑,也表达了主人公们境遇和内心的转变。
是的,战争结束了,该是到可以开怀大笑的年代了
这对父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天聊聊电影《世界新闻》。
片名News of the World (2020),别名结叛同行(港) / 读报人(台)。
本片改编自波莱特·吉尔斯的小说《来自世界的消息》(News of the World)。
故事开始,从两位主角的视角开始演绎。
我叫蝉,我的父亲叫转水,我的母亲叫三点。
我是基奥瓦人。
印第安人。
他们说我叫“乔安娜”,要送我回“家”。
我能逃掉吗?
我叫基德,71岁了,妻子过世,女儿流落他乡。
我是个信息传递者。
在得州,一切都在动荡,消息是硬通货。
我要送这个“小麻烦”——她一身印第安装束,沉默,总试图逃脱——回家。
我有枪,转轮、点32、五连发,希望不要用上它。
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的五年,从部队退伍的杰佛森·凯尔·基得上尉开始以读报人的身份谋生。
他从一个小镇走到下一个小镇,给当地居民分享世界各地精彩新闻,并收取一部分费用。
他在德州的平原遇到了十岁的小女孩乔韩娜。
六年前,四岁的乔韩娜被凯奥瓦印第安人掳走养大,她远离白人文明,一直把自己当做凯奥瓦印第安人。
基得上尉想把乔韩娜送回她的姑姑家,尽管都是白人,但一老一少根本无法交流。
在西部大陆漫漫长路上,两人相互扶持。
这就像两种文明产生对撞,他们需要在传播文明的同时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读报人基得上尉带来了文明,带着闭塞环境里的人民睁眼看世界。
小地方统治者闭塞通道、拒绝文明,这可能一时保住统治者,但一旦人民睁开过眼睛,就再也回不去睁眼瞎的生活了。
片中几段读报情节,让观众们看到文明带来的肉眼可见的改变。
小地方政令不畅通,人们通过读报人了解新宪法新命令,能够参与时政讨论。
南北战争之后,北方尽管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但在很多地方依旧没有能够完成统一思想。
社会表面看起来统一,实际却依旧割裂。
闯入艾拉斯郡后,基得上尉并没有屈服于地头蛇淫威,而是给予民众选择的权力。
一边是地头蛇老生常谈的洗脑文,一边是跌宕起伏的抗争新闻故事。
在没有选择时,大家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听着虚假宣传,当读报人读出一个扣人心弦的新故事时,大家自然会做出显而易见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民众从新闻故事里看到了抗争的力量。
矿工可以在矿井下与死神作斗争,生活在地面的人们也可以和霸权做抗争。
他们也醍醐灌顶,明白了一个简单道理:幸福不是别人施舍来的,而是自己斗争来的。
女孩子乔韩娜这条线更像是是工具人。
在读报人传播文明的路上,乔韩娜丰富了基得上尉的情感线。
原本只是拿人钱财替人读报的故事,有了帮助女孩子的情节后,基得上尉变得更加生动立体。
乔韩娜原有家人被印第安人杀害,然后又被掳走。
基得上尉解救了乔韩娜,将她带回并重新融入文明社会,意喻白人文明对比原著民文明的高等现代。
不论是读报传播文明,还是带回小女孩重塑文明,基得上尉以身作则,代表了一个强大文明向愚昧和落后文明的教化。
从这个方面看,故事充斥着白人的优越感,观众们可以很直白地感受到其中的傲慢。
世界文明在他们看来都是二元对立,当两种文明相遇,只有一方能够存在,在他们看来,文明就是非此即彼的存在。
如果没有白人文明,原著民现在还好好地活在美洲大陆。
也只有可以营造出蜜汁优越感,白人在屠杀原著民的时候不会产生愧疚感。
故事本身中规中矩,像是一篇合格的应试作文。
汤姆·汉克斯是影片的重要加分项。
在临近颁奖季的时候,老影帝挑了一个四平八稳的剧本,故事也按照常规套路应有尽有,充分满足白人的文化自信。
西部路上一路有你,应试文章四平八稳。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前一小时,小妹子好野好烦。
生死之交后建立起深刻信任,渐入佳境。
类似经历过就很代入感,看着也会有些情绪沉浮。
两人感情不同,而细腻入微是交叉点,心境的交相辉映与点染。
相同语言是为了达到心心念念的共同小空间,眼里有对方。
人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达到这种感觉却不是语言。
所以一大一小真也无所谓都是雅思7分才行。
最后镜头同姓Kidd很微妙。
如果置于更广泛的社会语境,性别置换到母子,是女性的坚毅,却失去双方柔软的和谐。
社会结构在我的感知系统起了作用,男性的守护与女性的纯真,是稳固的美感。
喜欢棕色系镜头,感受到了西部在阳光下的静美,远离粗糙。
妻子的墓地很美
终于 相望
❤️❤️(以上图片来自本人截图)
汤姆汉克斯年纪大了,最近几部片子都是温情路线。
从“邻里美好的一天”儿童电视节目之父充满大爱的老人,到电影世界新闻里饱经战争后对小女孩的保护,甚至灰猎犬号虽然经过了激烈的潜艇大战,一条贯穿始众的情感线是他在坚持不下去的时,会时不时看看曾经求婚的女孩的照片。
电影世界新闻是根据波莱特·吉尔斯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内战刚刚结束的美国,偶遇“印第安”女孩的上尉,穿越重重困难,护送小女孩“回家”的故事。
曾经是印刷工的基德上尉,参与了美国内战,战争结束后,靠着给人读报为生,从一个小镇到另一个小镇,一边旅游,一边赚钱谋生。
偶然的机会,路遇一个被印第安人掠走的小女孩Johanna,Johanna是一个孤儿,不会讲英语,对周围一切充满警戒。
出于好心的基德上尉开始护送这个女孩去400英里外的姑姑家,路途充满了艰辛和危险。
汤姆汉克斯像一个平凡英雄,平凡的就像德州的一粒沙,饱受阳光和风雨的璀璨却依然孤独坚强。
虽然小女孩改变了他的行程,迫不得已的他被迫开启英雄之旅,他没有索取任何回报,或许他只是向自己证明自己内心的善。
电影通过旅途的危险,体现了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撕裂的社会,南方仍然向往种植园奴隶制度。
而对于城市扩张和印第安人的冲突没有刻意表现,只通过小女孩的遭遇和叙述迅速带过。
汤姆汉克斯参演的电影总是给人放心的感觉,这就是一种信任。
只要他在,这就是一部好电影,同时这种信任延续到了电影中,汉叔总是给人一种虽然艰难,但是不要怕,要有尊严的活着的感觉。
电影世界新闻带着我们再一次远离痛苦和杀戮,并知道了回到过去并不一定是好事。
一个很淡又很美的小众电影ご公衆號ご:凉心评(文中图片来源 网络,侵删。
)本文版权归作者 凉心评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在大名鼎鼎的“阿汤哥”汤姆·克鲁斯演艺事业的巅峰期,他被号称是全球最大牌演员,片酬更是一度位居全球演员之首,而在当时紧随其后的就是另一位好莱坞巨星汤姆·汉克斯。
在电影圈已经打拼42年的汤姆·汉克斯,曾经在1993年和1994年分别凭借《费城故事》和《阿甘正传》连续获得第66届和第67届奥斯卡影帝,实现了超能的蝉联!
拿到奥斯卡的小金人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能够蝉联就显得更加不容易,所以当奋斗多年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加里·奥德曼拿到小金人的那一刻泪流满面,就很能够体会到他们当时复杂的心情。
在好莱坞一众巨星队伍中,汤姆·汉克斯算不上高大英俊,他的江湖地位也基本全是凭借个人超强的演技实力圈粉的。
比动作巨星成龙小一岁的汤姆·汉克斯目前也同样是坚持在电影事业第一线,仅在2020年他就有两部电影上映,在2021年他更是暂定有4部电影将要上映!
碰巧的是汤姆·汉克斯在2020年推出的两部影片《灰猎犬号》和《世界新闻》同样都是有关战争的题材。
《世界新闻》于2020年12月25日在美国本土上映,汤姆·汉克斯在片中出演南北战争时期退伍的杰弗森上尉,退伍后的他选择了读报人的工作,这是一份在每个小镇之间穿梭与当地居民分享世界各地新闻报道的工作,在奔波的路上他意外遇到命运悲惨的小女孩乔韩娜,为了让乔韩娜回到亲人身边,杰弗森上尉毅然决定承担起护送的任务。
120分钟的片长,展现给我们的是战争留下来的疮痍和人们心灵上的巨大创伤,再有就是茫茫西部世界的荒凉和壮阔,整部影片营造的氛围很有西部牛仔的感觉,而满脸沧桑的汤姆·汉克斯也很像是一个纵横西部的老牛仔。
事实证明,很像老牛仔的汤姆·汉克斯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般艺高,但是却有我们想象不到的胆大,在护送乔韩娜回家的一路上,他们经历了掠夺者,经历了沙尘暴,经历了独裁者,更是经历了即像父女又像朋友的情谊,一路上他们斩荆披棘,最终化险为夷。
即便是一路上杰弗森上尉为了保护乔韩娜奋起反击,用手中的枪杀了人,但是从他内心深处来说,在经历了多年的战争之后,他是渴望和平生活的,也渴望与亲人团聚,这一点从他回到老家探视妻子墓碑时悲伤的眼神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杰弗森上尉以一个读报人的身份出现,是一个战争的亲历者,是一个战后乱世的经历者,同时还是一个影片反战思想的体现者。
不过影片整体沉闷的节奏可能不会成为桌上大家都很喜欢的菜,但是能够耐心看完影片的朋友,一定会在内心的某一个地方有感而发。
【END】
去年疫情期间看的,全球一片恐慌和压抑,隔离和关店让人心烦气躁。
影片像是给饥渴旅人发了瓶水,感觉挺好,只是影评一直没写。
十九世纪的西部是蛮荒狂野的,今天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
虽然没有了马贼和强盗,可是有病毒和资本、市场竞争啊,新时期的马贼和强盗只是穿起了体面的外套,左轮手枪换成了资本和自定的游戏规则,只是更体面更高效率的掠夺而已。
在这个荒蛮世界如何生存?
影片通过一对落魄的老幼组合提供了一个答案:我们依然可以充满善意温情和希望的态度去面对这个荒蛮世界,虽然是那么的悲伤和无奈。
影片和《不可饶恕》、《大地惊雷》、《送乡人》一个套路,姑且叫西部现实主义吧。
在这个真实西部,导演不再关注和演绎上世纪那种虚构的一言不和拔枪就射的牛仔英雄好汉,而是回归生活,展示普通人群的西部生活状态,同样感染力十足。
影片上映时间确实挺好,正是席卷全世界的一场灾难时期,在这个病毒肆虐的世界,影片至少给了大家一点温暖和希望。
人类其实就是是靠这一点点希望才从丛林山洞走到现在的!
一部是送孩子回家一部是找孩子回家两个都不是自己的孩子,但最后都是平安到家(找到家)。
这个家,是真实的home,更是心灵的归宿。
同一个汤姆汉克斯,总能感动不同时代,不同种族的人类。
同一份全人类至爱,总能让人类碳基生物文明温暖整个宇宙。
雨夜,大河水涨,倾泻奔流,印第安部落在对岸迁徙。
所有的声音被雨声,河流声覆盖。
所有的身影也被雨幕挡成了剪影。
在天地一片昏黄中,这些剪影如电影旧片一样闪过,是故去的梦,是另一个世界的神。
这些剪影再次出现是在一场沙尘暴中,只打了个照面又向远方走去。
就像上尉说的“只有向前,一直走下去”,因为来路毁了,家园没了,世界也早就崩塌了。
上尉和乔安娜的世界也是如此。
小女孩在河边的哭喊让人如此动容,想到自己曾经失去过的信仰,失去过的人,如今也是隔着大河,无法碰触。
上尉的情感只藏在心里。
他读着新世界的新闻,带着旧世界的头衔,身边还有一个强行从自己的世界被拉出来的女孩。
这些人物形象的代表性指向性鲜明到不需要看完电影,就知道主题。
但是,其中的情感共鸣是一点一点、在电影进程中被激发出来的。
因为人们对爱的渴望更亘古不变,所以电影才是个美好的结局。
美国南北战争后的背景下,好心读报人千里送野孩,一开始的不融合到枪战匪徒的大叔救萝莉桥段两人感情逐渐融合,也猜到会有这种类似的剧情走向。中规中矩的西部冒险温情片。
浪费汉克斯
要继续前进,你必须首先要记住过去。。。。而且还需要反思过去。
一个圈,一个改变
如果曾经真的有这样的职业的话,那他们就是19世纪的电影人,而影片中的这一位也具备着后世好莱坞电影人所崇尚的开放和勇敢的精神,他们用新奇的新闻和精彩的演绎传播思想、抚平伤痕、激人奋进,主创们可以说是通过这个人物在给电影人唱一首赞歌。主角在旅途中遭遇了三个大事件,先是在敌视少数族裔的地区义务承担下一个被印第安化的白人小孩的护送任务,然后拼死在人贩子的追杀中保护了小女孩的生命,三是在一个已然成为独立小王国的残酷农场里用新闻和故事给受压迫的劳工埋下了反抗的种子。这些或许就是主创们眼中电影人应当具有的能力和责任。结尾在人们欢乐和惊奇的掌声中幸福地谢幕,就是电影人毕生想要追求的梦想吧。影片虽然整体走温情路线,但是也在简短的章节里贡献了场面不大但足够惊险巧妙的动作戏,非常值得回味。
剧本存在缺失,能看到汉克斯之于女孩的重要性,但女孩之于汉克斯没看到,也就无法顺利解释结尾汉克斯领走女孩的举动。调度上,完全不见Greengrass的本色
没什么新意。
一开始觉得很平淡,慢慢耐心看下去就感觉挺有味道的。但是还是太平了....
平淡無奇,大明星出演的小成本電影
中规中矩,汤姆汉克斯有点漂流记那个味,这回是在美国大陆上漂,带个小姑娘一起漂。
大叔互崽寻亲记之自我救赎
3.5,德国影后Helena Zenge着实厉害,绿草的个人风格只有在全片唯一的动作戏里才得到展现。作为反向《搜索者》,除了现代西部片必不可少的种族关系trope之外,为什么要拍一个“新闻人”为主角的西部片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但讽刺的是,当下到底谁在营造统一的媒体口径,甚至不让民众感兴趣的新闻报道发声呢?
7.3
像是绿草导演拿了个科恩兄弟的本子 习惯了以往快速凌厉紧张的节奏 突然拍了一部慢悠悠的西部公路片还真有点不适应 主线是个艰难的护送任务 内核还是人与人之间在乱世下互相取暖的温情 摄影不错
老汤有些驼背了啊。本片无论在绿草导演、还是在老汤的所有作品中,恐怕都只能排倒数。俗套到毫无翻新机会的故事和角色设置,空洞的与主题无关的意识形态表达和借古讽今,以及处处为了省钱的场景和特效……
送萝莉上路的动机过于单纯,乱世的腥风血雨中一个老兵忽然人性暴发?接萝莉反而动机不纯了,上完坟忽然意识到要孤独终老才回去的?(就算道理说得通,但感觉就是这样拧巴)
何以为家这是一部公路片想到完美的世界
两颗受伤的心灵,碰撞在一起,互相拯救,彼此依靠。故事很简单,结局也早就预料到了。除了中间有一段枪战戏,有点西部影片的味道,其他时候剧情都比较平滑。汤姆汉克斯的演技很稳,小女孩好棒,能完全接的住汤的对手戏,了不起!
有很多经典西部片的影子,和绿草之前的作品很不一样,显得更加仁慈而温暖,汤叔最近两部作品都很拼啊
好像讲了很多,也触及了很多话题,但是没有共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