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给我们开了个好头。
聚焦母女关系,从目前的四集来看剧情很还原原著,人物选角也十分贴合,前面两集已经基本完整交代所有人的关系,镜头语言十足,情感细节也很到位,编剧和导演看得出都是下过功夫的。
全剧色调有些压抑,但不得不说不论是节奏、镜头语言,而且每个演员演技都非常棒。
钟楚曦演的安心给了我很多惊喜,受伤时执着守护尊严,宁可不吃不喝也不想麻烦别人上厕所,看到轮椅就像是被剥夺自尊一般,被秦峰抱上去坐立刻委屈得大哭,整天歇斯底里,高傲的白天鹅竟沦落至此。
她之前有多完美,现在就有多狼狈。
她最想要的就是体面和尊严,她活得太高贵了,她是学校的明星教师,巨幅的海报,活招牌,是旁人艳羡的对象,谁都羡慕她——最后谁都不想成为她,她断了腿,可她受不了秦峰的眼光,她被仰视惯了,不想被俯首垂怜。
想去厕所的时候不愿意,也不敢麻烦别人,说不出恳求,低不下头。
最后只能爬着,狼狈至此。
人都共情照顾她的人,因为大多数人没有断过腿,指责她作。
但看见这一幕,我能共情她,她默不作声地想要体面,现实会告诉她,让她寻找另一种,新的灵魂的体面。
看完《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我想单独说一下陈若华。
不同于安心母女的那条线,戏剧化拉满,陈若华和母亲赵秀丽稍显平淡。
赵秀丽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偏执、控制欲强、重男轻女、爱抱怨、爱嚼舌根、好面子、强自尊、霸道毒舌……这些负面的词汇,几乎是看剧时候的第一印象。
可是,如果问题转换成赵秀丽爱不爱女儿程若华,答案无疑是爱。
这就是陈若华难以脱离母亲控制的关键,所有的伤害都是以爱为名的,不自由的代价是母亲的守护。
电视剧结尾,母亲代嫁,帮助若华脱身那一幕,这对母女的关系就有了转圜的余地。
所以,在北京,陈若华打来了那个电话,说出了:“妈,我想你了。
” 陈若华这个形象之所以能够引起许多人的共情,就在于她在亲缘关系中的处境很真实。
读书时,成绩要好;毕业后,逼相亲、不支持读研、要求回老家……甚至可以联想到,结婚后,催生小孩。
父母挂在嘴边的“为你好”,离开北京回到家乡的陈若华,她的身上有太多女性的影子。
关于陈若华,她集聚了许多小地方女生的特点:对自己有要求,却没有太多的规划意识,毕业后随波逐流:考研——工作/考公/考编——结婚。
有点怯懦,求稳又害怕一眼到头。
想反抗,却借婚姻当做逃离的手段。
跑不开,又退不了,且战且退,终至囹圄。
这是陈若华,也是很多女性的缩影。
“我偏要把这密不透风的帐篷捅一个洞”,还好,最后陈若华做到了!
去往大都市不一定是“陈若华们”最后的归宿,但迈出那个进退维谷的境地是勇敢的一步。
如果奔跑是我的宿命,那陈若华们只要跑起来,就能够收获自己更满意的人生。
最后,表扬一下超越,这部剧让我看到了很真实很立体的若华。
《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是很多女孩子都可以去看一下的剧,女孩们,可能一直被告知需要寻找一个“避风港”“求安稳”,但也要有勇气,去奔跑。
奔跑,不仅仅是逃离的方式,也是抵达的动作。
跑起来,有风!
刷完全剧之后,意犹未尽,跑去翻了主创们的微博。
看到钟楚曦说,安心的身上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吸引着她,她愿意跪在轮椅上,尝试用安心的高度去看世界。
看到杨超越以若华的身份写的告别信,淡淡的口吻跟大家讲述现在的生活,她说她一切都好,请大家放心。
看到有人在刘恒甫的微博下评论“若轩,你现在长成大人了吗?
”
演员爱角色,观众也真情实感地牵挂着平行世界里的他们,这一切都让我觉得很感动。
近年来,讨论家庭代际关系的现实主义剧集可谓是层出不穷。
在这样拥挤的赛道里,《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以下简称《奔跑》)这部剧还是给我们带来了某种新鲜感。
除了它选择了一个更细分的领域,聚焦于两对母女关系之外,还有角色群像立体、思想内核先进以及反套路,这些都是这部剧打破审美疲劳的杀手锏。
角色被尊重,观众也被尊重《奔跑》的两位女主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完美主角。
程安心是天之骄女,外表出众,性格独立,整个人骄傲又耀眼。
在母女关系上,她也是强势的一方,母亲甚至称其为“闺女妈”。
失去双腿之后的程安心则变成了一个病娇美人,展露出偏执、暴躁、不可理喻的一面。
因为不接受残缺的自己,所以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刺猬,无差别地扎伤每一个试图靠近她的人,靠得越近的,扎得越狠。
站在上帝视角的我们会觉得这很过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很真实。
仔细想想,谁不是把坏脾气留给了最亲近的人?
绝境给安心带来了一场生命的蜕变,看着她陷入泥淖,绝望沉沦,又在母亲的陪伴下艰苦自救,涅槃重生,你很难不被感染。
她脆弱又坚韧,自卑又自傲,她的身上体现出矛盾性且她具备容纳这种矛盾性的能力,你能感受到这个角色是活的,是有生命力的。
程安心是璀璨的明珠,被打碎,再慢慢地修复。
陈若华则是蒙尘的明珠,被一点点扫去尘埃,才露出原本的晶莹。
若华刚出场的时候,闷闷的,面对弟弟的诉苦,她也不知该如何安慰,只是默默伸出手来。
给人感觉好像有些反应迟钝,后来才知道,那不是迟钝,是不理解,是麻木。
自小被忽视的若华,从渴望母爱到短暂地享受母爱再到恐惧母爱,从乖巧懂事的姐姐到叛逆逃避的女儿再到努力打拼的打工人,她这一路,走得痛苦。
每每想到她本该是明媚少女却因家庭湮灭光芒,明明很有才华却自认“垃圾”,都不免心痛一番。
网友戏称她为“小苦瓜”,她身上的无力感和挣扎感,都是这个角色的魅力所在。
这部剧不仅主角复杂立体,各个配角也都很饱满,尤其是所谓的“反面角色”。
出轨的秦峰,也曾竭力忍受安心的脾气,尝试接受妻子的不完美。
他会在父母面前帮安心说话,也知道感恩丈母娘对家庭的付出,可惜长久的看不到头的忍耐让他没能守住道德底线。
无缝衔接的周凯泽,起初确实是真心实意地帮助若华,只是他浅浅的喜欢战胜不了未来丈母娘的控制欲。
可扪心自问,如果恋人的妈妈是赵秀丽那样的人,谁能坚持不跑呢?
甚至被全网嘲笑的“小三”楚志娟,也有自己的痛苦、清醒和选择。
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都是有思考有挣扎的人,各有各的复杂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剧里所有的角色都得到了尊重。
所以,看剧的观众也感受到了尊重。
思想内核先进,剧情反套路刚开始看剧的时候,就有一种感觉,这部剧的思想内核很不一般。
比如第一集就通过赵秀芳和程安心的争吵,引发了一个如何与父母相处的议题。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它关注到了老年人的诉求。
安心觉得让母亲跟着自己住在大房子里就是享清福,强迫母亲减肥就是为她好,这是她的认知里母亲的好日子。
但站在母亲的视角来看,真的是这样吗?
住在女儿女婿的房子里,帮他们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小心翼翼地看他们的脸色。
好的时候不分你我,吵架的时候来一句,“这是我家”,心都要被伤透了。
若轩意外身亡之后,若华带着母亲住进了大学宿舍。
聊到毕业后的去向问题,赵秀丽与若华室友们吵了起来。
老一辈人坚持“养儿防老”,年轻一代则认为各过各的最好。
环境差异造成认知差异,两代人的价值观在小小的宿舍里发生激烈的碰撞。
你也说不清谁对谁错,重要的是,能把这种思辨带入到现实生活里。
再往后看若华的故事线,传递出来的思想也很精彩。
若华遇到的三个男性都是在她状态低落的时候以拯救者的姿态出场的,但没有一个是传统的剧情走向。
温柔有礼的刘经纬有女朋友,有颜有才的周凯泽扛不住压力,体面讲理的李忠没有道德底线,最终走出困境,还是靠若华的自我觉醒。
原生家庭不幸的女性,不能把男性当做救命稻草。
或者再引申一点,自身状态不好的人,不要幻想爱情与婚姻能将自己拉出泥沼。
现实不是偶像剧,缺爱的人遇不到心软的神。
你要自己先好起来,才能缔结健康的关系,不要本末倒置了。
另外,最后一集,秀丽和老王关于开车的桥段,在嬉笑怒骂中打破了“男性比女性更擅长驾驶”的刻板印象。
像一个小彩蛋,为这部女性向的剧结了一个很好的尾。
深度共情,沉浸式追剧这部剧的场景多在水乡小镇,或者校园,出租屋,有一股子烟火气,很贴近生活。
因为自己已经是为人母的身份,所以很能共情秀芳。
有好几次都跟着秀芳落泪了,在她说“我要活得久一点,才能照顾我的女儿”的时候,在她看见重新振作的安心翩翩起舞,身影与幼年安心交错的时候。
那一声稚气的“谢谢妈妈”,教人眼泪决堤。
也有很多人都说在陈若华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某些人生际遇,有人被家长扔掉过收养的宠物,有人被逼着卷成绩,有人被逼着去相亲,有人听到“我是为你好”就不自觉厌烦。
我们东亚家庭的小孩,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过来自父母的打压,要优秀、要完美,要符合社会时钟,要符合他人期待,不能摆烂,不能离经叛道。
也许父母不是故意的,但这种以爱为名义的控制,确实是代际冲突的引子。
无论你代入的是若华,还是秀丽,是安心,还是秀芳,亦或是其他人。
希望大家在沉浸式追剧的同时,也能获得一点启发。
看过原著,原谅我还是比较喜欢宿命这个词吧,淡淡的忧伤~很多时候,普通人的人生不是自己决定的,是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注定颠沛流离的……研三毕业在即,9月还乐乐呵呵的和舍友一起聚餐,约好去爬山,畅享着毕业旅行。
10月突如其来的校招压力,所有人好像突然变成了一场泥石流爆发中的小石子。
棱角分明的、质量大的石子没被冲多远就找到了一个避风港角落躲了起来;质量轻的小石子想努力结束这漂泊不定的生活,但每次只差一点点,就差一点点,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冲得四散零落……看见悲伤的陈若华,好像看见了一年内esfp转intp的我自己。
陈若华是妈妈迫不得已的选择,我是家庭唯一的选择,相似的是我们俩都渴望自己有能力撑起一个家,当命运像狂风巨浪般袭来,我们必须努力成长起来去面对风雨,对外假装坚强乐观,对内渴望家人的肯定与支持。
但爱和控制欲是相伴的,从小到大我很少有能自己做决定的时候,偶尔有,那个决定也肯定不重要。
渐渐地,我已经学会了顺从,其实我经常会有很多脱轨的想法,但在日复一日的挣扎无果后,我已经学会了让它在自我束缚中悄然消失…我能为这个家做的好像也只剩顺从,坦然接受自己被安排好的宿命…当我朋友问我为什么不放弃考编,其他工作也挺好的。
我脑子里只有四个字,“我爸不让”。
在准备写这个长评之前,我刚参加了我的第四次失败大会,我可以接受技不如人,但能让我在马路上嚎啕大哭的是命运给我开的玩笑,招1排2,招2排3,每次失败好像都差一点点,但每次偏偏就是一点点,我已经无力挣扎了…现在,哭也哭不出来了,在一个陌生城市的地铁上,又赶着去下一场……人可以被打倒,但绝不能被打败。
我最好的能力好像是消化不幸的神奇自愈力,我默念好事多磨,胜败乃兵家常事,有志者事竟成,失败是成功之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啊啊啊哈哈哈哈哈哈我又好了,我加油我努力!
破工作我总会有的!
陈若华!
我们一起!!
未来请继续加油奔跑吧!
陈若华这个角色很吸引人,我很久之前看过原著,也曾担心超越是否能驾驭这个角色,因为超越的性格和若华差距太大,超越是一个咋咋呼呼却又细心的明媚小太阳,而若华若华这个角色外表内敛沉默安静,因为原生家庭的缘故整个人都是温柔外表下又包裹着伤痛,她太过在乎亲缘可是家庭的巨变导致她变得敏感却又坚韧,她的性格有些拧巴,母亲的逼迫让她更加压抑,就是这样复杂的一个角色让我无比惊喜,超越表演的很自然,很灵动,她的若华安静温柔,面对母亲的偏心她伤心至于更加在乎的是母亲和弟弟的情绪,面对骤然的变故她以薄弱的身躯撑住了家里,成为了母亲的顶梁柱,超越的演技很细腻进步非常大,我相信在未来她会变得更优秀。
超越的性格有一种别样的魅力,怎么说呢,我其实不是第一次看超越的剧了,她这一次确实给我带来很大的震撼和惊喜,我能够看见她成长的蜕变,在非科班的情况下我看见了她的努力,记得第一次知道杨超越的时候是她的演技让骂的体无完肤,我当时也是反骨就想看看多烂的演技才让她被骂成这样,去看了,演技确实一般但是好像并没有他们骂的那么差,而且小姑娘还是很灵动了所以接着看了下去,但是发现越看小姑娘越好看,当时越来越喜欢杨超越,后来就去了解了她,才知道她就是18年火出圈的锦鲤女孩,然后我慢慢去看她的综艺,越了解越喜欢她,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剧只要一出来就是胖天盖地的黑稿谩骂,甚至把她和众多行业大佬做对比,我看着她慢慢变得沉稳,担忧之余又庆幸她的勇敢,她真的让我见识到一个坚强勇敢的女孩子在努力发光,我相信她会越来越好。
一场意外车祸,夺去了赵秀丽最疼爱的儿子的生命,只剩下了她与女儿若华相依为命;这场惨烈的车祸也夺去了她外甥女——舞蹈老师安心的双腿,这对于安心和她的母亲赵秀芳来说,同样是灭顶之灾。
《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节奏很流畅,内容也比较贴近现实,通过一次不幸的车祸,探讨了命运与挫折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深刻审视了亲密关系中的合作与对抗。
一、亲密的关系是福也是祸赵秀丽令人窒息的控制欲,导致儿子若轩从小活得很紧绷,他每天都在为了保持优秀而疲于奔命,在车祸前,若轩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抑郁苦闷。
而在儿子死后,赵秀丽又把她这种控制欲转嫁给了女儿,不仅跟女儿同住在大学宿舍、同睡一张床上,还干涉女儿的交友、恋爱和前途选择。
过分紧密的共生令女儿若华无法再守住自己的生活边界,她逐渐陷入了跟弟弟一样的困境中。
无论共生还是分裂,都是生命为了更好活下去。
儿女与父母的关系,始终都是渐行渐远,因为每个生命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自我,而不是听令于他人。
这母女俩的关系不断对抗、较量、沟通、和解。
这对于尚且年轻的若华来说并不容易。
但这场控制与反控制的考验,就像一次成人礼,若华也因此走向成熟和独立。
赵秀丽母女之间的复杂关系,折射出当下亲子关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也展现了电视剧对亲密关系的辩证思考。
二、挫折对于命运来说是祸也是福对于赵秀丽的姐姐——赵秀芳和安心母女来说,此时同样面临着严酷的生死考验。
电视剧通过细节和充满爆发力的情绪瞬间来表现安心失去双腿后的痛苦不堪:从她一开始躺在病床上双目空洞死寂、到眼神愤恨乖戾、大发脾气,再到崩溃、振作、满眼泪水咬牙坐上轮椅……安心没有了双腿,她走过的注定是一条血泪之路。
安心双腿截肢、又失去了工作;丈夫也从最初的痴心守护,到最终难以忍受……从现在的剧情来看,秦峰很可能离她而去,易变的婚姻也令人唏嘘。
这场事故也让她看清现实和人性。
早年丧夫、赵秀芳靠卖炸鸡拉扯大了女儿,并养育出了一个是芭蕾舞团领舞的女儿,而且女儿此前的婚姻生活也挺幸福。
所以说,赵秀芳其实是个挺有本事、挺了不起的女人。
车祸后,女儿失去了双腿,不知所措的她暴饮暴食、躲在角落瑟瑟发抖。
她一直体重超标,决心要通过减肥来鼓励安心直面命运的挑战——三个月减掉100斤,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目标,赵秀芳想以身作则,激励女儿找回了自信和对人生的掌控感。
减肥和自律的运动帮助赵秀芳建立起了健康的饮食起居,拥有了理想的体重,也让她和女儿重建了对生活的信心。
“人生是好大一个蛋,怎么能轻易就完了呢”?
母亲身上蓬勃不屈的生命力感召了安心,安心振作起来,她装上假肢,重新开始了生活。
有时候我们面对生活,其实没有太多选择。
就像赵秀芳所说,只有接受现实。
然而在接受现实之后,选择如何面对和生活,才是真正决定命运的时刻。
挫折反复试炼人,就是为了验证生命的力量。
福与祸就像生活中的阴影和光明,都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如果能勇敢面对并将其整合,那么阴影便会化作人生宝贵的财富,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令我们进化、重新崛起。
无论是赵秀芳还是安心,其实都是普通人,既没有过人的智商和技能,也没有丰厚的资源,在关键时刻,只有依靠自己咬牙挺住、自律克己和不懈努力。
在命运的淬炼中,这些女性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她们慢慢扭转了局势,成为了自己的码头。
生活都或多或少都有着缺陷和不尽人意之处,有些人反复纠结这些缺憾、耗尽了一生的精力;而有些人则接受缺陷是生命的一部分,与之共存、与之共生,他们带着阴影前行。
福祸相依,阳光是礼物,阴影也是礼物,这就是生活的奇妙之处,等你发现了阴影里藏着的礼物,人生从此就尽是坦途。
(原创剧评,署名党阿飞,转载必究)
这部剧描写了一个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女性角色,东亚家庭里面的姐姐。
或者说,被忽略的女性的苦,女性的苦总是被显得那么理所应当,姐姐的存在在被忽略。
这部剧,相比于那种喊口号式的,女孩要帮助女孩,名为爱女实则把女性分成三六九等的不一样。
编剧是仁慈的,是爱和理解陈若华的。
在这部剧里,叙事的角度是跟陈若华是平视,不是俯视不是挑剔她你为什么不反抗,编剧用很短的篇幅讲了陈若华的原生家庭。
很多时候说陈若华是小苦瓜,我觉得这是国产剧的进步,因为她的苦终于是被正视的了,不再是一个冷漠的女儿,偏执的扶弟魔。
不同于樊胜美式的家庭,陈若华显得更为矛盾和纠结。
陈若华经常陷入一种,妈妈爱我,妈妈不爱我的纠结中。
一边是妈妈真的很爱我,从小很努力的攒钱,为了这个家,为了我和弟弟,一条秋裤穿了十年也不舍得换,我数学学的不好是我的问题。
一方面是妈妈为什么不爱我,那么想让我嫁一个人,把我捆在她身边。
也不是苏明玉的妈妈,要求孩子报师范,干涉志愿的选择。
秀丽是没有干涉过陈若华的选择的,想去北京读书就去了,想学文学自己擅长的也让学。
编剧带给了我们另一种在国产剧没大笔描写过的新的视角,一个在重男轻女家庭,压抑的环境生长出的姐姐的,自我意识觉醒和原生家庭的搏斗和纠结。
陈若华是纠结的,编剧也是理解她的。
毕竟没有谁谁生下来是爽文大女主,母亲压迫你转身就走人,轻轻松松跟原生家庭来个了断。
不同于樊胜美式很“传统的”重男轻女的家庭让人痛的很彻底也让人断的很彻底。
母亲是爱孩子的,但没那么爱,更爱的是自己。
陈若华始终陷入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的过程和对于自己原生家庭的矛盾。
她做不了那种“扶弟魔”,她有自己的人生,但是母亲又一个劲想把自己捆在自己身边。
感谢编剧和作者,描述了东亚女性身上这种,隐秘的苦楚,可以让陈若华身上的苦是被看到的。
她们在和陈若华是一种平视的态度,不是从高到低的俯瞰。
不是那种被丑化的“扶弟魔”的形象,说女生狮子大开口向贫穷家庭要一大笔彩礼。
不再是国产剧里,那个吸干男方家庭的媳妇,那个暴躁易怒的大嫂,那个狮子大开口的扶弟魔。
编剧和作者,站在了一个和陈若华平视的角度讲了她的故事,说了她那些,隐秘的,不知道该怎么完整叙述的苦楚。
理解了陈若华,不去谴责她为什么那么懦弱:“被压迫你就要反抗啊”,而是说了她的矛盾她的纠结,她自我意识和原生家庭的矛盾和冲突。
陈若华身上发生的每件事好像都很小,鱼肚子而已,妈妈切好的水果而已。
单独拎出来讲,似乎就是一件很小的事,可是说多了又像祥林嫂。
但是真是鱼肚子那么简单的事吗?
不是,是被忽略的方方面面,也是被打压的方方面面。
也感谢演员杨超越,她真的理解了这个角色,也把这个角色演绎的很好。
我想不到还有别的95花演陈若华会比她更出彩。
她理解了陈若华的情绪,笑不敢大声笑,哭也得忍着。
跑出病房到走廊哭,也得努力抑制自己不发出声音(用袖口死死捂住鼻子不让哭声太大这个小点真的有戳到我)。
她和樊胜美演绎的是另一种极端,那个暗淡的,压抑的,忍让的,讨好的姐姐。
真是一场车祸什么都夺走了啊安心,那么完美的安心,偏偏遭遇截肢,像她妈妈说的是不是太完美了 所以老天要夺走她的完美啊,妈妈也很可怜啊,年轻是丧夫,好不容易熬出好日子了,又遭遇这些,真的苦啊,这日子,希望能绝地反击,这场互相救赎的战役,希望能有个好结果!!
还有陈若华一家,若华弟弟去世才高二,还没来得及享受人生呢,唉 但他抑郁症又很严重,不知道算不算解脱,若华也是从小就失去父亲,母亲也不在意她,眼里只有弟弟,虽然说后面妈妈的关注又感受到了,但是丧子的痛让若华妈妈偏激的想捆绑住若华,想起前面陈若华说“都是为你好,这句话有那么扎心吗”,后面她也是终于感受到这句话的带来的压力和无从反驳了吧,感觉看前面宿舍那里,妈妈还挺好的,也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偏激,越来越压迫若华了,期待后面发生的故事!!
碎碎念了很多哈哈哈
可能现在大家都活得太累,也间接导致很多影视剧的创作方向都不约而同走向要么爽、要么甜的创作模式,可是我们的生活并不是童话,很难遇见已经站在顶峰、依旧恋爱脑只爱平凡的我们的帝尊或者魔尊,我们连回怼奇葩上司都只敢找个树洞、披个无人知晓的id去吐槽,大女主一路升级打怪的人生又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就是一部撕开生活里惨烈的真相,给我们迎头暴击直面困境的剧,让我们在认清现实的同时披甲上阵!
从现在已更新的六集来看,它不会给你甜到做梦都能梦见男神的浪漫幻想,但看过的你一定会留下点什么。
在《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里,安心这条故事线并不是讨巧的大女主路线,也没有一味追求爽感来人为制造各种“悬浮”的矛盾,而是充满命运的不公和人生的无常。
安心本来是个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她要强又努力,虽然幼年丧父,母亲秀芳靠卖炸鸡独自抚养她长大,但长大后的安心非常争气,不但在北京闯出一片天地,成为有名的舞蹈家,而且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为了照顾母亲选择回到家乡工作,但即使如此,她依旧是舞蹈机构的王牌老师,而且爱情事业双丰收,嫁给一直深爱她的秦峰,秦峰不但高大帅气、拥有体面的工作和良好的家境,而且从愿意跟岳母同住、什么时候生育都听安心的,就能看出他也是个体贴的丈夫。
但努力的安心并没有苦尽甘来,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令热爱舞蹈的安心失去了双腿,她的人生也因此天翻地覆。
这样的剧情转折,并不会显得过于狗血,人生的重大变故就是会这样猝不及防地发生在任何人身上,跟你是否优秀、够不够努力都没有关系,命运很多时候就像一个喝醉了酒的混蛋,它是把不幸随机分发到任何人身上的。
安心面临的第一重考验,是从一个拥有翩翩舞姿,受人欢迎的舞蹈老师,变成了只能依靠家人照顾,坐在轮椅上的“废人”。
这样的飞来横祸,不仅是生理上的不可逆伤害,更是精神上很难走出来的一道坎。
剧集主创应该做了很多功课,它把意外致残的残障人士的幻肢疼痛、不愿接受事实、性情大变、悲观厌世的痛苦,都拍出来了。
前两集那个安心多么美丽、完美又骄傲,现在这个无助又消极的安心就多么令人心疼。
第二重考验是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思考,看了安心车祸失去双腿后的婚姻生活,才发现这才是考验人性的终极地狱模式,相比较而言,以前电视剧里那些出轨或者婆媳矛盾又算的了什么?
这种直击内心和人性的内容,才能让我们明白那些婚礼上曾经令我们泪流满面的誓言到底意味着怎样的承诺。
看预告跟一些简介,丈夫秦峰之后估计是跟安心离婚了。
但《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塑造的丈夫秦峰,但凡稍微换位思考,在不知道离婚的真实原因剧情下,似乎也无法说他离婚的行为就是不负责任。
年轻美貌有才华、人群中闪闪发光的舞蹈家妻子,突然遭遇车祸失去双腿,不但不再是个健康人,而且在重大人生变故的打击下,她也性情大变,变成一个时时刻刻出口伤人、觉得全天下人都亏欠她、只愿呆在大白天也要拉上窗帘的小黑屋里的刺猬。
作为丈夫的秦峰,并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他其实也做过很多努力,也是想要跟妻子安心共度难关的。
安心车祸后,他也尽心照顾、也难过憔悴,也会为了妻子购买轮椅、家里安上残障设施,但他也不过是个普通男人,也无法把自己正常的生活全部牺牲掉、天天陪着安心无限沉沦在残疾后的悲伤里,在安心出院后的夫妻生活,他也是有阴影的。
我并不是想说剧集再给“渣男”“背德者”洗白,而是在表达剧集在人物塑造上的真实性,毕竟此类对于婚姻、对于爱情的赤裸裸拷问,不用说去考验伴侣了,我就是扪心自问,换做我是秦峰,我能一直做到数十年如一日做一个情圣吗?
或者说如果我是不幸的安心,我可以比她更坚强、更镇定、更坦然地面对自己人生的重大变故吗?
相比较后期大概率会帮助安心重新振作、开启新生活的林天宇,我会更关注这个经受不住考验的秦峰。
虽然不够甜,也过于残酷,但在他的身上看到人在面对困境苦难的崩溃、忍耐、犹豫迷茫和逃避。
人生并没有那么多奇迹,也没有那么多的理想化的完美、体贴,更多的是人性的软弱与无奈。
影视作品里有这种有血有肉的背德者存在,对于影视创作、人物塑造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他是大部分我们现实生活中能够遇见的普通人。
除了婚姻生活外,还有家庭生活,以及剧中对亲子代际关系的展现。
像安心这样遭遇人生重大变故,更是放大了妈妈的爱有多深。
当安心失去双腿后,相比较丈夫秦峰的经受不住人性考验,妈妈秀芳带来的则是”暴风哭泣”的感动。
这个管不住嘴,减肥屡战屡败的200多斤的大胖子秀芳,当她抱不动女儿上厕所,被失去双腿的女儿安心质问“你连减肥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够要求这样的我重新站起来?
”就决定这一次一定要减肥成功。
那个曾经把女儿给自己报的减肥营偷偷退费最没毅力的人,开始天天吃水煮菜、一口气喝下旁人闻着都觉得臭的蛤蜊粉,会裹着保鲜膜、穿着雨衣运动,会在公园里跑到晕倒,即使运动过量、低血糖晕倒被好心的路人喂下几个沙琪玛都会内疚大哭,要知道不久前,哪怕女儿安心遭遇车祸,她都会一个人跑去小吃店狂吃鸡腿来解压,可以想见,吃对于这个早年丧夫、没再结婚、独自养大女儿的单亲妈妈,是唯一的快乐和解压方式吧。
但比起难以戒掉的食欲、健身房都不敢接的超胖体重,秀芳为了女儿,还是愿意吃下所有减肥的苦。
这就是妈妈的爱,她们一辈子为儿我们活着,什么苦都愿意为我们去吃,她们无限制地燃烧自己,成就我们。
正是妈妈秀芳为了激励自己站起来,这种决不放弃,才令安心意识到她的人生即使残破至此,在妈妈的世界里,依旧在为她付出一切,也最终激励她重新开始奔跑,拥抱人生触底反弹后的另外一种可能吧。
与“人间情妈”的秀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妹妹秀丽,她代表的是另外一种“令人窒息”的母爱。
相比较车祸对于安心的心疼,弹幕里提到更倒霉的车祸离世的若轩,很多人用了“他终于解脱”的评价,因为妈妈秀丽只关注成绩,无时无刻不把自己当年为了生他丢掉工作、放弃了未来挂在嘴边,这种道德绑架、控制欲爆棚的母爱,令若轩痛苦万分,他甚至考虑过录下遗书,是突如其来的车祸,强行中断了若轩的故事,但某种程度上也确实提前结束了若轩的痛苦。
哪怕是这样,儿子离世后,秀丽接到老师“若轩竞赛考入前50名”的报喜电话,她还是一副“我儿子果然很优秀”的自豪神情,即使永远失去了儿子,她也没有丝毫反思过自己的错误。
甚至把这种病态的爱,在失去儿子后,才退而求其次转移到若华身上。
她从不反思自己这种控制欲爆棚的爱,给儿女造成多大的痛苦,而是利用若华的孝心,继续去控制女儿的生活。
当秀丽借住在大学宿舍里,与若华室友的一场争执,是非常完美的关于两代女性不同婚恋观、育儿观的一场精彩群戏,把家庭里的代系冲突讲的明明白白。
这一次编剧没有丝毫偏心,既站在子女的角度对父母没有界限感、过度控制、甚至有点道德绑架的爱进行反思性呈现,而秀丽那块则难得地把话筒递给妈妈们。
不讨喜的秀丽代表着一种典型的父母,她表面看起来重男轻女、又时刻把当年为了子女放弃自己工作挂在嘴边,丝毫没有边界感,又喜欢管东管西。
尽管如此,《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还是没有过分放大上一辈女性的愚昧和自私,而是客观地把双方的想法都还原。
秀丽这个妈妈也许不讨喜,但不可否认上一代的女性,确实为家庭和子女牺牲太多,她们牺牲掉自己全部的生活,当儿女长大成人后,我们又怎能自私地要求她们瞬间独立,收回这种无条件、无自我的爱呢?
所以舍友们会说,你们养孩子就是为了养老的吗?
没人逼着你们生孩子?
而秀丽的话,你们买那么多化妆品,有考虑过父母赚钱多么难吗?
你们毕业找工作只想着男朋友,你们有想过父母吗?
每个人都有理由,这也是当下亲子关系里的矛盾点。
重要的不是孰对孰错,而是一种相互理解,即使无法认同,起码可以体谅。
虽然在现在的语境里,秀丽的话真的不好听,但再反观安心遭遇车祸后,秀芳为了激励她重新站起来、疯狂减肥,再对比下秦峰的态度,我就问,想到自己父母,你能忍住不流泪吗?
之所以看好这部剧,是因为《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并没有说教,也没有拉偏架站队,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家庭剧。
希望大家有空可以追一下试试,或许过年回家的时候,你会有完全不同的心境,毕竟我们的妈妈,也曾经是个满眼星光的小仙女啊。
秀芳真的是拥有很完美的灵魂的人。
丈夫年轻的时候去世了一个人带着孩子长大,把女儿养的优秀美丽,女儿出事了她也没有被打趴下,一把年纪了还那么努力地帮女儿。
看到秀芳永远都是热情的乐观的积极的拼搏的,我好像也被这种情绪感染。
秀芳就算有低谷但很快就能熬过去。
这是多么美好的品质,让人看着她就舒服。
是啊,人生是一个多么大的蛋呢?
怎么会完蛋,看到秀芳,我好像又有了一种热爱生活的激情。
林天宇的话虽然难听,但确实是有道理,安心不可能一辈子躲在房间里的,人如果不学会依靠自己是不可能好好在这个世界活下去的
太有共鸣了,我也是有弟弟的姐姐,父母当然也是爱我的,但是更爱弟弟,陈若华比我还惨,单亲妈妈放弃工作生下弟弟,所有的爱和目光都在弟弟身上,弟弟不堪重负,姐姐在灰扑扑的缝隙里小心翼翼乱七八糟的长大了,生活好像也能继续,但是一场车祸带走了弟弟,妈妈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动力,陈若华,还没收拾好自己的伤心,就要用自己稚嫩的双肩,去托起妈妈,杨超越演得太好了,前两集我看哭好几次,场景都太真实了,发黄发霉的墙壁,简陋的折叠椅,沉默寡言的姐姐,来生愿不再做姐姐。
挺好看的,成长与蜕变,钟楚曦很美演技赞,两位妈妈医院爆发那场戏演技爆炸,看到杨超越演技了,弟弟出场短,但是很亮眼,值得追
我最近是真的饿了,什么都吃得下……
我已经参悟现在国产剧的路数。怎么狗血怎么编,怎么对立怎么来。只要够没底线,能写出一些超浮夸的剧情吸引眼球,再往短视频平台投点剪辑集锦炒热点,再烂的电视剧也有人猎奇点开看两集。流量为王。
小三辣眼睛,太恶心人了
杨超越是真不会演戏
当初看书时就有评论说像个八点档剧本,拍出来果然是这么回事。有狗血的地方但是人物性格都能立住,都是合理的发展。编剧很高明,把原著一些不太现实的地方改得更接地气了,每个角色是矛盾的综合体,带来争议的同时也吸引更多眼球。老戏骨表现很出色,年轻演员演技也在线。这种贴近现实的女性题材也是市场紧缺的。
老小三有什么可震撼的。2024年的简中我们还能听到如下台词——得知老婆命悬一线还要截肢男的第一反应是:“我们还没生孩子呢!”婆婆在媳妇刚刚康复没几天冒出的惊天暴言是:“女人能不能生这是天大的差距!比她少了两条腿还要严重还要恶劣!你想让我们秦家绝后吗!”什么叫震撼,这才叫震撼😊(给这个评分对又美丽演技又好的钟姐来说确实非常不公平,但架不住剧情真的太特么烂了…求求给钟楚曦一些好戏拍吧我真的😭)
懂事的陈若华真的好让人心疼,这次的角色和超越以往的角色都不太一样,总是安安静静坐在一旁倾听,一直渴望母爱,还会小心关心所有人的若华懂事的让我心疼。后期一整个爆发,若华爱自己一路奔跑吧。结局大圆满我其实有点点不满意哈哈哈哈。
谁给许娣女士开部侦探剧吧人家也不想总演妈妈
有人看到杨超越就急了,真正看了两集来说她演技真的进步很大~
心疼重男轻女家庭下的女儿,陈若华也向往妈妈的爱,虽然这个爱在弟弟看来是极度窒息,如果能分一点给若华就好了
两星都扣给杨超越。
国产都市剧就是一台巨大的小三永动机
建议所有女孩子都看看这部剧,明白世界上是没有那么多来拯救自己的王子骑士的,多的是周凯泽这样的人,面对感情一定要理智
总有些剧励志的前提是主角不是个普普通通的"普通人",无论是拔高了,还是压低了。
哎,真的是一言难尽
对这个剧戏份,对杨超越超出我已知她足够优秀的台词的期待的能力,对故事的冲突紧凑,对这个剧的质量,我完全的叹服了,杨超越的陈若华看一集哭一集
只看了安心c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