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行者

Время первых,太空漫步(台),太空第一步,Vremya pervykh,The Spacewalker,The Age of Pioneers

主演:叶甫盖尼·米罗诺夫,康斯坦丁·哈宾斯基,弗拉基米尔·伊林,亚历山德拉·乌尔苏利亚科,叶莲娜·维克托罗夫娜·帕诺娃,尤里·伊茨科夫,艾戈·莫罗佐夫,亚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17

 剧照

天际行者 剧照 NO.1天际行者 剧照 NO.2天际行者 剧照 NO.3天际行者 剧照 NO.4天际行者 剧照 NO.5天际行者 剧照 NO.6天际行者 剧照 NO.13天际行者 剧照 NO.14天际行者 剧照 NO.15天际行者 剧照 NO.16天际行者 剧照 NO.17天际行者 剧照 NO.18天际行者 剧照 NO.19天际行者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天际行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65年,正值美国和俄罗斯先后准备向太空发射载人飞船之际,指挥官谢尔盖·科罗廖夫决定选派飞行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和帕维尔·贝尔耶夫执行首飞任务,提前于原计划两年执行。于此过程中,无论是两名宇航员还是指挥官和无数参与者,都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风险。 万众瞩目之下,媒体同步播出了发射过程,当阿列克谢打开舱门迈出太空第一步之际,整个苏联都为之沸腾。然而在阿列克谢准备返回的时候太空服失灵,紧接着飞船舱门无法自动关闭……让他险些命丧太空…….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六扇门之嫣州八艳太棒了凤落江湖我不是潘金莲赛博朋克:边缘行者秘密窝点楼上的外星人流淌的美好时光蒙特卡洛兄弟情人聚焦白人男孩瑞克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花非花雾非雾朱莉与朱莉娅偷来的人生寻爱高中第一季绿豆花女巫第一季第十王朝自由职业者你会带谁去无人岛?STB超级教师格列佛最后的旅行汉娜·沃丁汉姆:回家过圣诞犯罪现场调查:维加斯第三季拯救夏伊洛利刃出鞘帕尔默骗假不留

 长篇影评

 1 ) 真实的历史看这里--关于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的一些点滴

真的很棒的一部俄式太空电影,前半程叙事稍显松弛,又不乏老毛子特有的梗(比如酒,老毛子的最爱),后半程高潮迭起,宏大的场景下又不乏细腻的人物刻画,为观众展现了在人类太空探索的征程上,俄罗斯(确切说是前苏联)英雄们的丰功伟绩。

因为是根据历史事实改编,所以看到字幕我就马上去搜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的相关故事了,结果呢。。。

真的是生活远比影片还要精彩!!!!!

下图就是当年的上升2号的太空舱(含展开的空气闸),可以说电影的特效团队做到了真实还原,为影片增色不少。

执行本次上升2号任务的一共有两名宇航员,负责出舱的是阿列克谢·列昂诺夫。

在太空舱完成了绕地飞行第一圈以后,列昂诺夫开始了太空行走,持续时间约12分9秒(08:34:51–08:47:00hrs UTC),太空舱的飞行轨迹大约从北非中心到东西伯利亚。

(注:维基百科中文版说是大约10分钟,准确时间来自维基百科英文版)。

当年列昂诺夫同志的太空行走任务就一个,就是将一个照相机固定在空气闸口外,这样,就能拍摄他太空行走时的样子,同时,在他胸前还有一部相机,而快门通过控制线装在他腿上,这样,他也可以在太空行走中拍摄太空舱的照片。

但是,由于出仓后,他的太空服膨胀的太厉害(参考米其林轮胎人的样子),他最后无法碰到腿上的快门。

在列昂诺夫完成舱外活动准备返回上升2号时,因为航天服膨胀太厉害(还是参考米其林轮胎人的样子),他未能立刻成功进入太空舱。

在多次尝试、放掉了太空服的部分气体后才安全返回太空舱(放气的程度超过了安全下限,这样,关节才能活动),而这些情况列昂诺夫同志并没有通过无线电通报,因为这哥们怕引起大家的恐慌,感觉自己能搞定,列昂诺夫同志确实是典型的战斗民族英雄风格。

而与电影展现的一致,当年苏联的直播在感觉到太空行走出问题的时候,直接就停止直播了。。。。。。

好不容易进来的列昂诺夫同志又遇到了新的问题,空气闸的外舱门无法密闭,就像电影展现的那样,原因呢?

热变形引起的,在外太空的阳光直射下,金属的舱门热涨变形了。

好吧,反正后来也解决了。

然后,就是自动着陆系统故障,必须启用手动着陆系统,就是人工控制太空舱着陆。

再然后,由于太空舱太狭窄了,2名高大威猛的战斗民族宇航员无法施展拳脚,导致两名宇航员没能及时返回自己的座位,引起飞船的重心偏离持续了46秒,po主的航天知识匮乏(不准确的地方请指正),大概意思就是,启动手工返回流程后,你必须保证在轨道的某个点上太空舱的飞行姿态,而重心偏移会影响飞行姿态,而太空飞行+返回这事,真的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

偏这点呢,其实也不是大事,更添乱的是,返回时,轨道舱应该与返回舱分离,结果呢,哥俩感情太好了,轨道舱没分离,就这么挂在返回舱外边,但是两仓分离时是有推力的啊,结果就是轨道舱和分离仓靠着个什么扯不断的东西连在一起,就一起跳起了太空二人转,这对着陆也产生了影响,按照记录,直到距地面100KM的高度,这哥俩才分开。

由于舱室没有完全密封,供氧系统向船舱内输送了过量的氧气,导致很容易发生火灾。

桥段和电影一致,大体就是,太空舱应该有个稳定的气压值,但是由于有裂缝,所以一直漏气,气压值一下降,供氧系统就供氧,但是这是纯氧啊,所以,漏空气,补纯氧,最后就是太空舱里都是纯氧。

好吧,最后幸好没爆炸。

降落过程中因为上述的原因,返回舱的着陆地点偏离原定着陆地点386公里(注:好多公众号都说偏移了3000多公里,这个有些过了哈,386km来自维基百科英文版,更准确的地点是59:34 N 55:28 E ,时间是March 19, 1965 9:02 GMT),降落在彼尔姆区的森林中,原始森林哈。

幸好我们英勇的战斗民族宇航员们见惯了狗熊啊,狼啊,风雪啊,原文是这么说的,这片原始森林中生活着为数众多的,处于春季发情期的狗熊和狼,极具侵略性。

不过,战斗民族随时都带着枪,是的,宇航员们带着部队标准的制式手枪和充足的弹药。

而本次意外着陆,也催生了一种专门配备给宇航员的手枪,TP-82型宇航员专用手枪,既可以发射霰弹,又可以发射信号弹。

一共生产了约100支,于1982年正式装备宇航员。

与电影相同,着陆后,地面控制中心确实不知道这哥俩到底落在哪里,并,是否还活着,但是,宇航员的家属们当时被告知,宇航员们已经安全着陆并被接回,正在休息。

与电影不同,不久,搜索救援人员很快就发现了宇航员,但是,由于该区域真的是太原始,森林茂密,直升机根本落不下去,只能给哥俩空投了一些吃的和御寒的东西,我们英勇的宇航员们就这样在原始森林里度过了返回地球后的第一夜,温度大约-5℃。

而且,更搞笑的是,本来想呆在返回舱里,结果,返回舱电路系统彻底失控,加热系统废掉了,但是电风扇还在满负荷出风,好吧,想象下-5℃吹电风扇的感觉。

所以,我们的宇航员真的就是呆在返回舱外边过的第一夜。

第二天,一支救援队靠滑雪终于抵达降落地点,但是这地方就是没法降直升机,所以,救援队给兄弟俩搭了个小木屋,并且生了一大堆火,我们的英雄们终于度过了一个舒服的夜晚。

第三天,兄弟俩靠滑雪滑出了这片原始森林,与直升机会和,稍后回到了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基地。

返回舱现在展出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家博物馆。

追加报道:与电影一致,列昂诺夫同志违反了操作规程,他确实是头先进入的减压仓,而且,由于他释放了过多的宇航服内的气体,导致他出现了减压病的症状。

更加残酷的事实,列昂诺夫同志当时有一颗用于自杀的药片,如果他最终无法返回太空舱,他就要吃下药片,然后太空仓里的别利亚耶夫同志要把空气闸和列昂诺夫同志一起抛弃在太空。

最新披露的材料:列昂诺夫同志在舱外的12分钟里,差点中暑,他体温升高了1.8°C,汗水在太空服里积到膝盖的高度。

写在最后:了解了以上真实的历史,再看电影,可以说影片的编剧和导演很成功地为我们演绎了历史,特效团队也功不可没。

我个人给本片打8分以上。

影片中无线电爱好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片也不断通过细腻的刻画展现人性的温暖与力量,这是从一个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所表达出的温暖。

同时,通过影片还原,大家可以了解冷战时期为了太空竞赛,都疯狂到了什么程度。

影片里这个太空舱放到现在,谁能让坐人啊?

简陋程度令人发指。

而影片中列昂诺夫同志那段关于自己身世的独白却真的是战斗民族勇气的体现。

经历过生死,所以无畏于生死,敢于接受一切挑战。

感谢为人类太空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英雄们和形形色色的普通人们。

附上一张苏联第一代宇航员的照片。

 2 ) 像科学家们致敬

看完这些太空电影,我有几点小感触:1.宇宙浩瀚,地球都不算什么、更何况人类。

2.我们生活的地球真的很美很美,可惜这么美的地球正在被我们破坏者,而且我们污染破坏的是我们的生存基础,生命之本源。

3.这些科学家们非常伟大,他们聪明的大脑、为科学事业认认真真甚至不惜生命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成为年轻人的偶像。

可现实是更多的年轻人崇拜着娱乐明星。

但这些娱乐明星却不能让我们的科技更先进,生活更美好。

有一点悲哀。

 3 ) 我愿付出我所有只为行走于天际

我爱幻想,爱太空,也爱科幻小说和电影。

我曾经专门跑去电影院里去看几部热门的好莱坞科幻电影,但总觉得有点怅然若失的遗憾。

如今,当我窝在屋里,用投影微微仰头去看这部《天际行者》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我真正喜欢的关于太空的幻想究竟是什么。

若论对太空的探索,我们往往只关注美国的成功,而忽略曾经苏联老大哥的众志成城。

也许对于很多俄罗斯人来说,那都是陈年旧梦了。

这部俄罗斯2017年出品的电影难得返璞归真,用影像来记录那段传奇的岁月。

而这看似老故事,反而因为真实而多了份震撼人心的力量。

电影讲述1965年,正值美国和俄罗斯先后准备向太空发射载人飞船之际,指挥官谢尔盖·科罗廖夫决定选派飞行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和帕维尔·贝尔耶夫执行首飞任务,提前于原计划两年执行。

于此过程中,无论是两名宇航员还是指挥官和无数参与者,都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风险。

万众瞩目之下,媒体同步播出了发射过程,当阿列克谢打开舱门迈出太空第一步之际,整个苏联都为之沸腾。

然而在阿列克谢准备返回的时候太空服失灵,紧接着飞船舱门无法自动关闭,让他险些命丧太空,然后坠落时有碰到了麻烦,差一点冻死在西伯利亚原始森林中,不过最终平安归来。

相比于好莱坞星级大片强调的历经艰难又烧脑的完成任务,这部俄罗斯电影从开头就有了宿命的味道。

飞行员阿列克谢在贫苦的环境中长大,但他儿时对星空的幻想一直从未改变,即使他热爱画画,也毫不犹豫的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并且被航天中心招为宇航员。

苏联为了军备竞赛,将发射任务提前,给中心的所有人员造成的很大的压力。

上至不休不眠勉强支持的指挥官,中间三班倒无休假的工作人员,以及宇航员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复健、练习还有磨合。

电影将这种“主旋律”情节以朴实的对白呈现,不会让观众觉得煽情得油腻,反而在这种沉默的压力和奋斗中体会万众一心的合力。

就像电影中反复出现的夕阳下的发射台,如此美丽又如此静谧,如千万年矗立的山峰,高傲又威武,只为腾空而起的那一天。

飞到了开空,人类第一次出舱门俯视这颗蓝色星球。

这个位置可以看到地球无法想象的广袤瑰丽,也有突如起来的危机,一重接一重。

宇航员阿列克谢曾经对指挥长说,我们曾经度过了那么艰难的岁月,我相信我们以后仍然可以战胜困难。

行走天际,这是他一生的愿望,也是苏联一直的计划。

所以两位宇航员最终凭借着信念达到了回家的终点。

家和万事。

对于阿列克谢来说,天际行走是他的目的;对于苏联来说,飞向太空是当时的目标。

在这时,很多人大家与小家形成了彼此连接统一的整体,让这次太空行走多了沉甸甸的悲壮和欢响。

曾经,他们有梦,他们在一起不懈努力战胜万难努力的实现过,这份传奇本身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因为在那一刻,它并不只代表了一次任务的完成,它代表的是人类对于天空最初最真切也最真实的向往。

 4 ) 65年的世界奇迹

1965年3月18日,"上升号"在前两次发射结构相同的无人试飞失败后,前苏联宇航员仍然坚持如期发射,不再等1年之后重新建造飞船,为了"不想美国人比我们更早在太空行走"。

导演顺序从宇航员的选择、训练、航天计划的时间安排到发射、测试循环、高光的24分钟"太空行走"、返回、控制系统故障、降落、搜寻、救援完整的讲述了人类创造的这一历史奇迹。

在航天才刚刚起步的60年代再精密的计算和实验都无法避免第3002和3003种意外,先驱们每前进的一步都伴随着他们用生命诉说着对航天事业进步的追求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影片情节紧凑,环环相扣,欢呼下一秒紧接着都是让人窒息的意外,伟大的成功必须是每一个环节的成功,从升空到救援,是无数人在关键时刻做出的正确抉择,探索宇宙的勇气与智慧、国家荣誉和机密的至高抉择、家庭亲人的牵挂留恋、对战友和下属的惺惺相惜、以及伟大的人性关怀,即有冲突对比也有相得益彰。

宇航员在多次生死抉择时说出"服从祖国的命令",是如此让人动容。

 5 ) 没有开挂无法生存

之前没了解过冷战中苏联是第一实现人类太空漫步,电影中男主凭着自己对冒险热爱,上演了数次开挂逆生,我也不知历史是如何上演的。

但是电影确完美地诠释了人类太空漫步的艰难,从宇航员的训练,太空服的设计,以及航天器的测试,实验,最后也冒险送宇航员上空,一切都是在跟命运搏斗。

可能人在顺境中就要坚持自己的梦想(那个时候对于没有实现过人类太空漫步确实是梦想),人在逆境就要有毅力,勇气,敢于争取,不放弃任何给自己带来转折的机会。

 6 ) 战斗的民族真的勇

故事发生在冷战时期,所以战斗的民族很多勇且猛的举动是可以被解释的。

但是但是,不亏是俄罗斯人,故事全程都扣人心弦,尤其是故事的后半部分,任何一点小偏差可能人就没有了。

我看的是很揪心。

总的来说我很喜欢。

1 对于电影 我要求最高的就是故事情节,本片是有人物传记改变而成,传奇的故事无需技巧,本身就很吸引人,故事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的,前期为两位宇航员的友情所感动,感觉他们的精神力量很强大,所以可以顺利完成前期艰苦的训练且无狗血的无意义的事情分散精力。

这种精神也为后期各个意外突发(本身上天条件就不好,加上经验不足),但是最后安全返回奠定了基础。

2 作为电影,作为艺术作品,美感是必须要有的,无论是主角小时候迷失的那片草原还是后来的天空,都美丽的让人震撼,视觉盛宴的感觉。

景色美丽,人也帅气,所以很棒。

3 对他们的leader还是有很深的印象,因为关键时刻,是宇航员自己的努力和祖国的不放弃才能成就奇迹。

对于人物行为的分析须得结合当时的环境,人权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平衡,这个leader做到了执着但是偏执,坚毅但是不冷血。

我还是很赞赏他的。

4 本片也算是科普了一些我的知识盲区吧,以前别人说宇航员要随身配枪,就是为了对付各种极端的降落环境,听说也是从此次飞行才开始的。

看来确实有必要哈哈哈哈,毕竟地球很大,啥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7 ) 走出地球,冲向宇宙。

一架飞机在云层之上飞行,机舱内的驾驶员却闭着双眼,似乎是睡着了或者是晕过去了。

突然一阵颠簸,让他从睡梦中睁开了双眼,一股浓烟从发动机的位置滚滚而出。

他努力控制飞机,地面的长官让他飞到开阔的地方准备跳伞。

可是等了半天,也不见飞行员弹射而出。

长官问旁边的胖子:你确定拔下了弹射器的安全栓了吧?

小胖子一个哆嗦,那必然是没拔,所以弹射装置才没有发挥作用。

就在大家以为飞行员必死无疑的时候,他却看中了一块平地,直接驾驶着飞机强行着陆。

这位艺高人大胆的飞行员是前苏联航空员:阿列克谢。

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人。

亏了这次惊险时刻,他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苏联航天之父科罗缪夫看上,看上的就是他那种大胆无畏的性格。

毕竟走入太空这个未知之地,是需要勇气的。

当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在什么领域都想压对方一头,因此第一的名头那是比什么都宝贵的东西。

本来要1967年太空行走的计划也因为要赶在美国前面整整提前了2年,这跟自杀也没区别了,能不需要不怕死的人吗?

好在是俄罗斯或者说前苏联是真不怕死人,二战几千万人跟死着玩儿似的。

阿列克谢就是个典型的不要命的主儿。

小时候的阿列克谢敢于大半夜的一个人跑到野外寻找白天看到的鸟窝。

要知道俄罗斯的乡间可是常有狼和熊出没的。

胆大妄为的阿列克谢,还把和自己一起训练的队友腿给忽悠瘸了。

因为大风天按照规定是不能跳伞的,可是他偏不,就是要向科学挑战,虽然他不归科学管,可是他的队友不行,所以落地时腿断了。

他也很后悔,为了让自己队友尽快恢复,并且能和自己一起上天,他偷偷带了一堆铁疙瘩去给躺在病床上的队友加练,结果差点整残疾,自己也被一顿臭骂的赶了出去。

终于要上天了,当然断腿队友也恢复了,毕竟战斗民族还是有点超自然的。

成功进入太空后,出舱的任务当然由阿列克谢承担。

从踏实的地球到狭窄的太空舱,再到幽深辽阔的太空,第一次总是不会顺利。

果然走出了太空舱以后,太空服开始膨胀,简单的压强差的问题被经常生活在空气环境中的人忽略了。

膨胀的太空服导致阿列克谢弯不了胳膊,也弯不了腿,这样的话小小的门他也进不去了。

为了不让地上的人担心,他一直一言不发,结果却让地球上的人更加担心。

就在大家准备把他连人带舱一起抛入太空时,他又回来了。

释放了太空服里的气体,他才钻进船里。

第一次感觉到人类第一代航天员的伟大。

简单的太空行走结束了,说白了就是一次政治任务,所以对科学研究的准备根本就没有,有了照片和视频,到此一游的证据有了,就要回家了。

回家的路虽然激动人心,但看了一眼进度条就知道不会顺利。

果然先是供氧系统问题,船舱里氧气超标,导致他们氧气中毒,陷入深深的睡眠之中。

但是主人公永远都有办法救自己于危难之中,即便是睡着了也能因为睡梦中的动作关闭了供氧设备,让他们清醒过来,不愧是天选之子啊!

接着又因为没有瞄准,其实是瞄准了,但是因为漂浮着的太空舱经不起乘客轻轻的移动,这一动直接导致瞄偏了一点点,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他们就这样落在了一片茫茫雪原上,大风暴雪不停的袭来,而救援却迟迟不到,发出的求救信号也没有音讯。

好在是一位库页岛上的无线电爱好者(可惜了我们的库页岛),听到了信号,在面对被投入监狱和救人一命的纠结中,他还是救人占了上风,时常感喟人心奇妙,也感动于人类的无私。

天际行者总是会拿来和地心引力相比,都是太空逃生的故事。

地心引力胜在故事曲折,高潮迭起,悬念的设计也让人揪心于主人公的命运。

而天际行者因为是真实历史,有点纪录片的感觉,叙事平平无奇,台词也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演员的表演说实话也比不上地心引力。

可是它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这一点就是必看的理由了。

再一次感谢人类的前行者们,一次次舍命的冒险,成就了今天我们科技进步,文化昌明的幸福生活。

不管是在怎样的时代,专制也好,民主也好,每一代人都在努力的追求自己的答案,潺潺细流汇聚成河,而未来会更好!

 8 ) 更多国家的电影比肩好莱坞,遗憾票房依然不如我们的尬戏

如今看到很多国家电影市场的进步,至少我的硬盘里除了中国文件夹外美国那个文件夹电影是最少的数量了,《天际行者》让观众看到太空题材不只是美国可以,俄罗斯一样做的如此让他们自己骄傲。

往往真人真事改变的剧本会容易使观众疲于欣赏,因为结局的众所周知增加了制作的难度,但《天际行者》的故事讲述出了生动的情感,还有画面清晰质感。

当被困宇航员濒临死亡,紧接着被找到可以回家的感情是兴奋和真诚的,很高兴到回忆导演对这一历史人物本质的敬畏,也是为数不多优秀的艺术作品。

虽然结局的是美好的,两位宇航员安全的可以与家人团聚,但影片犀利的画面也展现了当时苏联时期的政治环境。

是为了祖国,还为了家庭吗?

为了这个他们所经历过的是用生命来做试验品的事业,虚构的电影却展现的是现实的意义。

拍摄苏联时期的政治背景成为俄罗斯电影的时尚风了,可以用一部电影讲述历史过去,其实这是好的,我们需要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从那些故事借鉴和思考当今我们的生活,比较那些我们伟大的成就与世界观的现实意义。

但这样的电影需要值得信任的制作团队,包括导演和演员,因为这这类主题很多的电影是具有启发性的,对一些事物的认知是给观众人生观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俄罗斯电影的整个行业的确具备了积极的基调。

 9 ) 让人揪心

最近俄罗斯拍了这么多冷战时期的太空片啊!

情节足够跌宕起伏了!!

我的小心脏啊😫求那段手动操作返航时的bgm❗好像在《地心引力》中也有用到,经典的太空片bgm 啊😆到现在为止,据大众所知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得非常顺利,所以并不期待我们会拍出类似的电影情节,但可以换些角度来阐述故事。

最后,真的希望能早日看到我国的太空题材电影诞生❗

 10 ) 我先出舱,你的项目就白干了。

苏联的太空出舱计划是1967年,美国是1965年5月。

1963年,苏联决定提前计划,敢在美国人之前出舱。

第一次无人试验飞船坠毁,时间窗口内只剩一个备份了,国家准备再做一次无人飞船用于升空试验,然后让他们上,两个猪脚说不用了,就用这个备份上。

很愣!

上级批准,推进流程。

到太空后一切良好,顺利出舱。

黑白视频的全球直播内容良好,很牛逼。

然后第一个意外发生了。

宇航服的某个传感器出了问题,内压增大,导致四肢无法弯曲无法脚朝下回舱。

在地面上曾经预计和讨论过的灾难发生了,即便做过3000次危机演练,也会出现第3001次你没见过的。

只能头朝下进入泄压舱,但这样的话就只能祈祷系统那个自动关门了,墨菲定律再次得手,门无法自动关闭,宇航员必须对自己的宇航服减压然后转身,宇航服减压意味着放氧气。

也只有这个办法 成功转身然后手动关闭舱门,2分钟的增压开始。

出舱员差点憋死。

这时出现了一个氧气泄露点,氧传感器对舱内进行了过度补偿,俞两个猪脚呼吸纯氧,开始出现醉氧状态。

在昏迷之前必须拔掉这个传感器的接口,不然就挂在这了。

为了防止静电点火只好关闭了照明系统。

宇航员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拔掉了管路。

然后是返回问题,现在的情况是太空船每秒自旋20度,依靠行车电脑调整姿态,22个小时后可以稳定姿态。

等了22个小时后轨道偏了,已经彻底偏离计划轨道了,不能落在敌国领土,最差也得落在中国。

嗯,只能手动调整姿态。

瞄着差不多的方向点火吧,然后进入大气层顺利降落。

落在了寒冷的西伯利亚,天气恶劣,军方根本搜不到他们。

国家安全局把讣告都录好了。

9个小时后一个通宵熬夜的无线电爱好者顶着老婆看管的压力给政府打电话,汇报了库页岛区域的飞船信号,在62区,之前的搜索根本没在这里使劲。

嗯,一个直升飞机看到了两个猪脚的信号弹,他们扣信号枪扳机的手指都冻住了,差一点就在地球冻死了。

好的,现在美国人的项目白干了,重新立项吧。

太空竞赛永无止境。

 短评

虽然叙事很赶,但是节奏感还不如太空救援,相当平庸的太空电影。俄罗斯宇航员还诊室九死一生啊,可怕!

6分钟前
  • 雪后林中有鹿
  • 较差

紧张程度没有《万有引力》强,剧情安排的很满,飞船落地和受到的几次冲击从画面上都没有观感上的震撼,棚拍的痕迹很重。就是平铺直述的时间线描述,少了艺术的加工。

8分钟前
  • 丛林之王大Tina
  • 还行

早期的航天先驱真的是在搏命,就像驾着舢板探索太平洋的南岛人,用生命换去人类文明的发展。苏联航天应该有很多值得深挖的故事。6

13分钟前
  • 巴士底的猫
  • 还行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俄罗斯电影很难看进去

15分钟前
  • 康斯坦丁
  • 较差

看不下去

19分钟前
  • Killkenny
  • 较差

感觉哈宾斯基应该演天不怕地不怕的阿列克谢,毕竟是自带乌鸦群的男人。前半段因为字幕的原因感觉推进有些拉胯,莫名其妙就落选又入选;上天之后堪称经典,脐带的镜头隐喻不要太动人:星空和死亡是人类浪漫主义的极致。战斗民族真是不怕冷

23分钟前
  • wallace李
  • 推荐

苏联也是一个很病态的国家,作为军事强国,那个时代的航天预算都比我国高了不知道多少倍,政治野心有目共睹,但偏偏没有发展经济😂

28分钟前
  • 推荐

看了跟没看一样

32分钟前
  • 呆子
  • 较差

算是详实的描写了苏联第一次太空行走所遇到的惊心动魄,在那个冷战年代,为了国家荣誉,为了第一个实现太空梦想,人类突破了历史上最大幅度的科技进步,值得后人铭记

35分钟前
  • 告别悲伤
  • 还行

故事应该很不错的,但是拍的太烂了,看的很累,费脑不说还相当的枯燥,催眠好片!

36分钟前
  • 骁龙
  • 较差

竟然连出两部太空片,还都是历史记录那种,上一部是《太空救援》,不知道我国啥时候能出来一部自己的太空片。

38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有好多重力不合理的地方

39分钟前
  • huacnlee
  • 还行

在俄航上找到的,顺便学习了一下苏联航天史,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脐带的意向特别鲜明,差点被脐带缠住勒死的出生过程(出舱),开篇米格机的迫降很精彩!

40分钟前
  • 方尖牙
  • 推荐

老毛子拍的真不错

45分钟前
  • alan3396815
  • 还行

快50年了,人类再未踏上包括月球在内的其他星球。或许真的需要老毛子这样粗砾的冲劲

47分钟前
  • haoo
  • 力荐

把无耻拍成电影,脸皮真厚。

48分钟前
  • 俊、不忘初 方
  • 很差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面对的总是未知,需要的是勇气

51分钟前
  • 黑色幽默
  • 还行

无聊…为黑而黑

53分钟前
  • 东东K
  • 较差

太精彩太好看了,和好莱坞片感觉完全不同,那种真实感,实在另人动容!太空英雄们,你们太伟大!

57分钟前
  • 毛毛熊
  • 力荐

奇葩的年代的奇葩之花,好莱坞化很成功,加入家庭价值观。

1小时前
  • 泥巴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