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个片子之前,先说说我对酷的理解之变迁,基本上是跟个人观影史紧密相连的。
先要肯定的是,这个土词明显有这洋背景,算半个舶来品。
我从前是不知道什么叫酷的,有些人自称生来就酷那只能是90后,因为这个词代表了那个众所周知的意思是大约从我高一开始。
那是古惑仔铺天盖地的时候,穿皮衣留长发,打的对方满地跑,戳的对方一身血就是酷。
也梦想着追求过酷,但砍人是不敢,留长发倒是可以试试,虽然没留成……但细节不赘述了,反正那段时间总让我想起五月天里的玛莎——大方脸披肩发。
谁的青春不曾鸡皮疙瘩掉一地呀。
大学就开始看些外国片子了,看教父的时候从头至尾没有浩南出来,看得我心里纠结呀——你说不好看吧,人家那么大名气,你说好看吧,就只有几个老头子晃来晃去,片刀就没露过面,坚决的侮辱了我心中的黑社会!
再后来慢慢知道黑手党和古惑仔层次的差别,慢慢可以理解糟老头子为什么危险程度超过英俊的浩南。
阿尔帕西诺圆瞪的双眼就叫酷,我特别衷心希望自己跟任何人说话都可以有那种摄人的光芒,可是又难以模仿——你光用力结果就变成眼大无神,而且一瞪眼睛还容易张嘴,可如果瞪大眼睛张着嘴这就变成简直是给智障儿童钦点的海报一样。
酷在我的这个时代变成了一丝不苟的背头,两道凌厉的目光,跟我前一个时代所理解的酷的代名词古惑仔相对,可以称之为黑手党。
之后便是盖里奇华丽登场了。
场景:两杆老烟枪里的黑人在酒吧看电影,一嚣张男子喊他把电视声音关小。
黑人站起来,走到墙角,拿起灭火器,你猜他干了什么?
他走到门口把灭火器扔到马路上!
怎么样,想不到吧?
如果是古惑仔就操起酒瓶子上去K那家伙,也有可能是西瓜刀等物,灭火器这类钝器往往只用在突围上。
如果是黑手党很有可能走过去双手搭在腰带正中,衣着讲究神情冷漠,淡淡的看着他,看到他慌张的意识到对方的身份再掏枪爆头扔钱坐下继续看球。
这个黑人却把灭火器扔了出去然后走到那人对面点燃他(细节依旧不赘述),自己若无其事的坐下来看球——那人,那火球惨叫着夺门而出寻找灭火器……这就是盖里奇给我的第一印象和最后的印象。
-连接正文和题记的分割线-当年看两杆老烟枪那个惊艳啊,连名字都惊艳的不行了,人物对白,掐烟动作,还有最被人称道结构。
之后的作品就觉得神叨叨的……在之后的摇滚黑帮,巴特勒居然没脱衣服,让我失望的很。
但更失望的是这个片子的结构连神叨叨都说不上,人物更是牵强。
他不酷了,或者我欣赏不了他的酷了。
-连接正文和后记的分割线-真崩溃了,又跟从前写技术文档一样,先讲了一堆天气人生之类的题记,然后以题记10%不到的篇幅完成了正文,我也神叨叨的!
《摇滚黑帮》。
8分。
盖·里奇导演作品。
盖·里奇、姜文、昆汀·塔伦蒂洛,这三位爷堪称当代三雄,所有的片子都看得到荷尔蒙在飞,到处乱飞。
《摇滚黑帮》荟聚了杰拉德·巴特勒、马克·思特朗、汤姆·哈迪、伊德里斯·艾尔巴等一众巨帅,牛逼的是,盖·里奇让他们在里面低劣卑贱像蟑螂一样存活。
黑帮头目列尼心狠手辣贪婪无度,一手和警方交易,一手绑架议员,还有一手黑吃黑。
无恶不作。
在他和俄国佬的一次交易中,事情有了一点变化,局面开始失控。
而毁掉这次交易的正是这群被他宰过一次的蟑螂。
他们的作品种都有一个穿着精致、人面兽心的混蛋,不可或缺,残忍得甚至有些可爱。
牛逼的电影,立于:跟你有共鸣,但不绑架你。
依旧盖里奇化的《摇滚黑帮》,依旧做到了这点,所以,我依旧喜欢。
大小人物,鲜明、迷人。
鲍勃和强尼,最为纯粹。
### 鲍勃(汤老湿),是落人人间的天使,只求心中所爱。
明天,就要去服刑,五年。
在去兄弟们为他操办的欢送大趴的路上,鲍勃在焦虑和兴奋中告诉头二:哥们儿,我要的,是你!
别跟我再逼逼什么花大价钱请来的长腿大美妞。
头二,只是一个世间凡人。
跟自己一起光屁股洗过澡、看过彼此JJ的兄弟,现在说:要上他……所有跟气愤、不爽有关的表情、动作和语言,都是表面。
事实上,他只是在快速消化这个状况。
一切负面情绪,马上都烟消云散,除了“这么多年,我特么怎么就没发现呢?
”勇敢的表白完,头二消化、发泄的同时,坐在副驾上的鲍勃,像一个新出厂的钟摆,不熟练的前后晃动,不停的用手揉搓着头顶、眼睛、额头……长长短短的喘着气。
真诚、单纯,就该是这么简单的样子。
那一夜,是天使鲍勃在人间的巅峰。
单纯的他,付出了很多,得到了他稀有但不奢侈的所求。
鲍勃,是所有角色里,唯一拥有自由灵魂的。
汤老湿,以他擅长的痞痞的、轻微神经质的样子,让你明白真诚是在心里,那些用外表来装真诚的,都特么是骗子。
### 强尼(摇滚歌星),情感丰富,向死而生。
他杀死自己、再重塑自己,俨然是典型的人间强者。
强尼,从不以强者或赢家的姿态出现。
但他总是达到“一起玩儿个游戏,娱乐自己”的目的:唱歌激怒列尼(继父)、抢走阿奇的枪给同学看、成为摇滚歌星、让自己死而带动唱片大卖、在酒吧吓跑老头、干死守门的胖子、做掉继父、逃脱谋杀……强尼用香烟做比喻时,你没觉得他就是盖里奇附身了吗?
“你看到钢琴上的香烟吗?
生命的真谛就在那盒子里。
你会发现你的人性被宏伟的幻想所吸引。
上面印有皇冠的金装特大号包装,迷人的寓意着魅力和财富。
轻轻的暗示,香烟是你最高贵最忠诚的朋友。
但,这都是谎言。
你人性的另一面,试着把你吸引到事物的另一面。
粗体、白底的黑字是要表明,这些衣冠楚楚的死亡战士正把枪口对着你。
这才是事实。
美丽正把你引向死亡之路,我已陷入海妖的甜蜜陷阱。
善始恶终。
恶始善终。
现在 请给个火……”人性复杂、懒惰,很多人明知美好的幻象只是虚无,但实在难忍现实的单调无聊,一起演戏,最终惨淡收场。
而那些充满勇气、不顾世俗评判、直面现实的混球,大多成了最终的赢家。
### 所以,一部电影看完:变得更快乐的,是鲍勃;变得更强大的,是强尼。
因为多数人总是记住了《两刚大烟枪》里的英国傻帽。
所以,如此好莱坞式的《摇滚黑帮》,会让好些人觉得不舒服。
我们甚至愿意相信,这根本就是一出,好莱坞式的垃圾话堆积出来一篇抄袭。
所谓回归之作,不如说是江郎才尽,炒炒冷饭罢了。
且可惜的是,英国的牛排搭配着美国的沙拉。
曾经带给我们的那套大菜的味道都变了味。
一晚上看到两个这样的桥段也很怪异——前者是the rocker开头5分钟,fish君变身打不死僵尸,后者是rocknrolla中段,one two君面对的俩俄罗斯杀手。
于是大家都追得上60迈及以上的汽车,面露杀气眼冒凶光,被甩出去还能在下一瞬间闪移到车顶,利用手头所有的便利工具——鼓槌或者双手刀,狂戳车顶数个大窟窿还能完全不伤人。
当然rocknrolla后来的赛跑镜头比rocker还是丰满些,但我在电脑前面已然囧掉了。
回头来谈谈这部电影——我忘了为啥要看,不过,英俊bob同学将去坐牢的前夜,终于忍不住对one two表白说“我不要脱衣舞娘,我要你”,one two破口大骂,挣扎了几分钟,终于低下声音问“you really want to do that to me”,接下来第二日晨,大家询问one two为何没有出庭的时候……我承认我想歪了。
(虽然最后的贴面舞片段也很欢乐)说不定当初就是为了影射这样的介绍?
啊啊这明明就是用烂了的桥段……出现在这部电影里倒是很新鲜。
(虽然身材很不错的johney跟他那个看起来像宠物的瘾君子同伴看起来也很不单纯的样子,哦,还有俩俄罗斯杀手,把one two绑在床上的目的看起来也不单纯)果然世界皆腐了。
看看另外一个家伙对one two说的话,要是我能找到一个有bob一半的家伙,我愿意变gay。
唯一的女性角色不错,看着像慵懒的猫。
Archy也不错,侧面相当有英伦风味。
(查imdb发现他是stardust里的黑发王子……果然发型相当重要,那时候他已然不错,现在则是赞。
)
筒子们看了不要打我,这是我看的第一部盖里奇电影,之前对这个男人的了解就仅限于他跟麦姐的婚姻。
然而看过之后让我觉得他简直有昆汀塔伦蒂诺的才情,再加上我最近对英伦风情的莫名迷恋,对他的崇拜开始无尽流淌。
影片充斥着英式黑色幽默加上蒙太奇的巧妙的运用,这种个性黑帮片看完后有种喝完可乐对咖啡,强烈的精神刺激。
其实,内容无非是表现小人物智慧,在社会中求生存的故事,但鬼才就是鬼才,在老套也能拍出韵味,一如杀死比尔!
不得不说,Thandie Newton真是hot!这种透着成熟韵味的大眼女人果然最有魅力(for me),而尤里让我怎么看怎么觉得像阿布!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2在抢了钱以后发动不了车的情节,把人物性格和电影基调展现的淋漓尽致!
从此开始追他的电影!
向盖里奇致敬
觉的电影的节奏很有意思,就像onetwo和会计跳舞的节奏 电影里有出现那幅画的正面吗 ?
《浩劫妙冤家》《转轮手枪》的低潮后,盖·里奇 Guy Ritchie似乎找到了原有的感觉,虽然十年前的影迷可能现在不容易那样被满足到,而且里奇除了加上大量的画外音也没有太多变化,反而显得有点吃力,中间段看的甚至有点乏味。
不过汤姆·威尔金森 Tom Wilkinson耍恨,杰拉德·巴特勒 Gerard Butler和汤姆·哈迪 Tom Hardy玩gay……加上全篇满是“里奇式”的台词,盖总还是有吸引观众办法。
2009-01-18
我心目中最酷的电影 没有之一 有犯罪 有阴谋 也有复仇 有友情 有爱情 也有基情 有血腥暴力 有搞笑幽默 也有机关算尽 小到每一个演员的每一个眼神和每一次镜头切换 大到每一段暗含玄机的对白和每一段令人血脉喷张的BGM 再加上拽拽的英国腔 整部片子处处是看点 总是有人说两杆大烟枪更棒 但是贯穿全片的摇滚元素让ROCKNROLLA以绝对压倒性优势轻松胜出
盖·里奇最辉煌最成功的作品就是那惊世骇俗的《两杆大烟枪》,在这之后,几乎是固定了拍摄风格一般,所有的盖·里奇的电影作品都变成了重复《两杆大烟枪》故事结构和拍摄技法的复制品。
这部《RocknRolla》也是如此,虽然故事依然荒诞,片中依然有让人发笑的冷幽默,也有酷酷的动作场面,但是总觉得自己依然在看《两杆大烟枪》,只是这个《RocknRolla》是现代都市版的《两杆大烟枪》而已。
但是不得不说虽然是新瓶装旧酒,但是这部电影依然让人看得高兴。
高兴就好,我们也就不必再过多的管什么重复不重复,但是至少希望盖·里奇能够自我突破一回,您就别抱着老奖杯不放了,是该争取新胜利的时刻了。
end
失望,不是那么好的盖里奇。节奏、高潮要什么没什么,前半段简直灾难。
虽然不如<两杆大烟枪>和<偷拐抢骗>,但还是有些笑料的。老湿在这里都没秀身材真是可惜啊。。。
全片最关键的反转就是女会计Stella的同志律师老公答应Handsome Bob拿内鬼资料的这个情节,但是这个行为的风险(被Lenny发现弄死)和收益(Handsome Bob答应的约会)完全不成正比,即使说他不一定清楚这个化名Sydney的家伙就是黑老大Lenny,但至少该意识到能掌握这么多狠料的内鬼肯定有狠角儿在背后撑腰,这样的情报为了两瓣屁股说卖就卖了,简直智商下线。也许唯一的理由就是那是汤老师的屁股了吧~
不太像两杆大烟枪
Tom Hardy again
介个不是我期待的结尾啊
爱London,你就该爱GuyRitchie. 总感觉他的电影有一直在向他自己致敬的倾向. Mark Strong,就算你是二当家,你那股王劲也实在太强了.被你秒杀了.
还是盖里奇的固定元素,围绕麦高芬的几波人马、跨国黑帮、棕色的做旧画面、碎碎念的画外音。但剧本写的太平了,主要是靠各种不好笑的冷笑话撑场子,杰拉德和好友的基味玩笑之类,其实他的主线剧情还算有趣:表面看是勾结议员的本地巨头、杰拉德一伙小流氓和俄罗斯黑帮三方的互相利用、欺瞒,其实是巨头继子——摇滚歌手兼黑二代的反噬,继子伤而不死的收尾部分痞劲十足。但之前很多铺垫都力度不够,比如继子的假死带出别人寻找他的故事线(也是找画的一个环节),但找画这件事本事的紧迫性被杰拉德与牛顿合伙抢钱、议员因拿不到钱而和巨头龃龉几条线稀释了,本身电影也没安排几场小高潮(巴特勒等人大战俄罗斯黑帮算一处),导致全片在各种私人癖好向的小段子里不紧不慢的推进,就没个重点。另外老大就是最大的卧底的设计,玩得没有《五路追杀令》高明
典型的盖里奇电影 可惜结尾太仓卒了
太好了 终于看到了- -
80
好像差不多
烂到这个程度还真是不容易啊
音乐不错 为啥非要带墨镜 知道那个反骨儿子家里的那款沙发能在那里买到的朋友请告诉 谢谢谢谢 其实最帅的是个那个高鼻子被老大骗了住四年的男人 在伊朗当间谍头头的时候把泰坦尼克的肥杰克搞的晕头转向
大失所望,只有Guy Richie两部展露头脚之作的形,也就是装酷。但故事方面就乏善可陈乐,故事地推进机械无力,很多情节冗长多余,叙事拖沓,旁白更是多余
你的高潮一去不返
狗屎导演,没文化
这算哪门子的黑帮。
Gerard Butler怎么能演个小混混呢,怎么看也不习惯啊,剧情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