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15)我去看了《恋爱中的城市》的点映,还参加了见面会,来的是江疏影和导演董润年,还有很多记者。
嗯,我还小小地提了问。
现在开始说下电影,这部影片一共讲述了五段故事,发生在五个不同的城市。
开篇是布拉格(杨幂&郑开元)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单元之一。
布拉格篇比较偏文艺,导演在细节上处理地比较好,有两处虽然没什么台词但是演员的神情说明了一切,点到为止,留有遐想,喜欢,可惜的是时长最短,不过某种程度也是给这个单元增加了淡淡的文艺感和神秘感。
然后是上海篇(江疏影&李贤宰)讲的是厨房里的爱情,很浪漫。
接着是巴黎篇(张榕容&黄轩)这也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个单元。
巴黎篇充满了惊喜,看得出编剧和导演的想象力很丰富。
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局,惊讶又惊喜。
再来是北海道篇(江一燕&张孝全)讲的是度蜜月,很现实。
里面有句台词“你以为的命中注定,其实都是计划好的”很贴故事情节,让人觉得有点痛有点遗憾。
最后是佛罗伦萨篇(白百何&阮经天)这是最接地气的一个单元。
五座城市五段故事,看似独立实则有千丝万缕,有别于普通的爱情片,非常唯美,情节处理比较到位,明线与暗线相结合。
不得不说的是梅林茂做的音乐,每一段都是恰到好处,没有歌词却胜有歌词。
然后说下这部电影的结构,一开始出来的片头就很吸引人,是手绘的,惊喜之余又觉得很用心很有特色,毕竟这类的开头在国内很少见。
由于这个电影的五个单元都是不同导演拍的,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没有连贯性会很枯燥,其实不是的,我之前就说了看似独立实则有千丝万缕,它们的共通之处其实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爱上一个人,恋上一座城”,这算是情感上的深度联系;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情节上的共同点就是“车”,你可以仔细去研究下,我就不能多说了,不然就得剧透了,其实看预告就很明显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利用它们的共同之处将每段故事很好地衔接了起来,但是每一段的衔接又都不一样,比较独特。
最后的彩蛋式的片尾也很有意思。
紧接着放的片尾曲张曼玉唱的《如果没了你》也很好的诠释了整个故事。
最后说下整体感受,看完这个片子最大的感受应该是惊喜和庆幸吧。
惊喜可以说是因为毫无防备,也可以说是感受到了制作方的诚意和用心;庆幸的是这部电影有别于一般的爱情片,也有别于一般的单元电影,导演有思想有创意,演员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题外话—————————————《恋爱中的城市》是上影节扶植新导演计划,监制是关锦鹏、岩井俊二和魏德圣,所有演员都是零片酬。
文/梦见乌鸦从电影的片名就可以看出来,这部选择在七夕节公映的电影又是一部以“爱”为主题的电影。
其实无论是否是七夕如此应景的节日,诸如这样的作品在国内市场其实屡见不鲜,通俗的讲来说就是“烂大街”。
但《恋爱中的城市》,很特别,这是一部具有常规爱情片卖点和特殊观影体验的电影。
爱情电影基本都有两大特点:其一为影市炙手可热的全明星阵容,其二为有着较高“观众到达率”的各种爱情故事。
再加上中国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很感兴趣,一时间华语电影市场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爱情电影。
换言之,拍这类电影很轻松,市场风险也小,所以市面上很多同类作品。
但究竟怎样的爱情电影是观众喜欢的呢?
其实也是因人而异。
尤其喜欢如《那些年我们追的女孩》的青春爱情,有的喜欢如《何以笙箫默》这样的霸道总裁类型,也有人喜欢《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浪漫凄切的绝恋式,总之,爱情两个字,概念不变,因场景和当事人的不同,也因结局各异,被分为好几种类型。
现实、浪漫、纯情等等,人生七情六欲都会在这两个字中得以体现。
《恋爱中的城市》是多个导演联合执导的作品,这些导演名不经传,都是新人,其实他们是“2014年华语新导演计划”力捧新人中的五个得分最高的导演。
当然这些也是噱头,包括本片的三位监制,魏德圣、关锦鹏、岩井俊二都是鼎鼎大名的爱情片大导演,再加上电影的阵容那真是堪称“顶级配置”,但光有华丽的外衣还是不够的,广告好不好还的看疗效不是吗?
爱情幻化出多彩的姿色,爱情类型也是多种多样。
简言之,该片的核心主题便是“浪漫”,在此基础上,根据故事发展的不同演变出十分贴合城市主题的爱情小片,也就是在一个大主题下的各色的城市主题。
严格的说电影新意不佳,爱情片就是这样,电影发展到今日,爱情片恐怕是多种类型片种创新度最低的一个片种了,各种桥段和煽情手法屡见不鲜。
但本片最大的长处就在于将不同风格的滥俗爱情故事放到同一个背景之下,每个故事都被赋予了童话般的色彩,在纯熟的镜头语言下烘托出来,这样一来,滥俗也就变成了通俗,进而成为了雅俗共赏。
星光耀眼的明星领衔的城市爱情主题下,融合了不同的感情色彩,令本片成为一部“旧瓶装新酒”的典范。
杨幂与郑开元的布拉格之恋很具戏剧性。
一个小混混与女孩的意外邂逅,一个约定成就的情感,片中的爱情点到为止,从原本很三俗的事件上升到两人相依的那一刻。
新人郑开元有点像刚出道时的张震,一个坏男孩的气质与杨幂外弱内强的设定,结合布拉格的雅痞气息,我更相信当初的约定没有兑现,他们各自孤独,只是最后相依一刻后分道扬镳。
这个发生在一天之内的故事,在这个充满意外的布拉格,是意外迸发的爱情。
江疏影与李贤宰的感情世是建立在美食上,故事是非常典型的假戏真做类爱情电影,一个古灵精怪的女生,一个风流倜傥的帅哥,阴差阳错的雇佣关系,成就了一瞬间的爱情释放。
还个故事似乎离我们很远,毕竟电影只是助长了小部分女孩的自负心理和少众男人的扮酷打算。
不过这个故事对情感描写相对细致,能让我们真正抛开一个几乎脱离现实故事看到其中细腻的情感描写。
这个小故事中规中矩,但很细微,也很甜蜜时尚,与上海的气息很贴合,尤其是李贤宰与江疏影一块做饭的情景,令人倍感温馨。
黄轩与张榕容的让人惊喜,两颗孤独的心,在巴黎这个浪漫的城市,在一个夜晚上演了一段乌托邦的爱情。
整体故事轻松搞笑,节奏很快,而结尾一款却又煽情的很厉害,电影的故事性很强,对二人的情感处理火候得当,结尾的一刻让人看到了一对素未平生的男女经过了一夜惊喜之后,用反转的结局让观众明白,在浪漫之都的两个心灵的相遇,是那么远那么近。
张孝全与江一燕的北海道蜜月看似很平淡,故事对于两人感情发展的过程并无详细描述,只是讲他们在蜜月之旅与工作上的是非纠葛。
也许新婚家庭的感情在生活的压力下就是这样的平淡如水,为了各自生活和家庭而奔波,而时而的短信往来则是在重压之下的那一时小憩。
两个人的善意谎言并没有为彼此相遇后造成不理想的后果,反而在互相的慰藉当中寻找到了同甘共苦的那一份真情。
故事发生在北海道,白雪覆盖的世界,结尾小两口在一户人家中面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妻,大概只有过来人才会体会到这种生活的气息。
白百何与阮经天在佛罗伦萨这个艺术之都,感情描写上看去很有艺术气息,但骨子里面上却十分市井,一个修理工和一个前男友婚礼的女子,情感看似建立在不牢靠的基础上,却因后者嚣张外表下的那颗温暖的心灵而彻底融化。
这个故事我不太喜欢,因为故事性不强,但该片的主题核心却很明确,无论在哪里,那些理想的表象之下,其实都是为了包装,最能打动人心的还是内在。
有人即将远赴日本,临别前一起看电影,尊重远行人的意见,选择了这部影片。
我从来不喜欢这种分开故事情节的电影,在我看来这种电影不过是用明星打造亮点,吸引眼球,但是我愿意为黄轩多打两颗星。
第一次知道黄轩是看见《翻译官》海报的时候,只不过感觉新鲜,并无感。
过去的一年很忙,我没有看《红高粱》,所以那部大戏我不知道他演的如何。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黄轩的表演,很是惊喜,不刻意、不死板,自然流露,似乎好久没有见过年轻演员这种表演,浓浓的中二气质让我分分钟看到了黄海波(黄海波真的是可惜了)的感觉,很萌。
其实黄轩第一颜看起来不是很帅,就像我看到《翻译官》的海报,并没有因为演员的颜值吸引到我的眼球。
但不得不说黄轩还是很有气质的。
我已但对一个演员有兴趣,我就会把演员所有的表演过的作品找出来看,上一次这么喜欢一个演员还是看了胡歌《琅琊榜》的片花之后。
电影《推拿》,不得不说这种文艺片要沉浸下来才能看,最近比较浮躁,没有完整的看完。
但是,看完小马这个角色再看黄轩我总感觉他的眼睛是怪怪的,这大概就是表演的一种魅力。
《无人驾驶》中的车震男、《你是我幸福里》和老爹对着干的小磊,让我看到一个放荡不羁、性格叛逆的黄轩,这个演员的可塑性很强。
对不起《红高粱》依旧没看,但是看过片花,他的书生气质倒还是蛮浓的。
快速扫过《奇妙的朋友》,黄轩片段不多,话也不多,但是和动物的互动很好,但是作为一个有洁癖的人,看的时候有些难以接受。
查了他很多的采访,看了他的博客,黄轩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的家庭教养、少年经历、失业坎坷,不知道为什么满足了我对初恋的美好幻想。
很久没有一种感觉让我看见一个异性有一种意乱情迷、心跳加快的感觉,即使是隔着屏幕和荧屏。
现在我开始期待《翻译官》,想让自己无尽的yy。
本片是一部拼盘爱情电影,不过总体上比后来拍的《奔爱》好很多,剧情上没有太多漏洞,总体看上去非常连贯且节奏平和。
不过叙述每个故事所用的时间太少了,刚讲到最关键的部分就戛然而止,似乎每个小故事都没有完整且实质性的结尾。
但好在几个小故事之间其实有着一些微妙的联系。
虽然也是在世界上各个城市拍摄取景的,但并没有拍成城市旅游宣传片。
演员们在其中的表现也都很突出。
终于看完《恋城》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段和第三段。
第一个是关于布拉格的故事,暖暖的,男生被女生的坚持打动,女生被男生的勇敢打动,故事最后男生拿着骨灰袋笑的超级甜蜜。
他们的爱情很美好很单纯,接下来的几段都在回味这个故事。
郑开元演那种坏坏但有小单纯的男生演的炒鸡棒,杨幂洗完澡擦头发那段美炸了,感觉路人被分分钟圈粉呐,还有一些杨幂的眼神特写,感觉演的很到位。
翻垃圾那段简直了,是真的演员亲自翻趴。
第三个故事与第一个有不同。
笑点很多,男生被劈腿遇到女生,女生离家出走吻了男生。
男生说你说点你倒霉的事情让我找下平衡,女生说爸妈离婚了。
妈个鸡他居然笑了!!!
最后巧妙的把五个故事连在了一起。
总之值得一看!!
好吧,因为张靓颖唱了插曲才看的。
只觉得第三个故事比较好,黄轩演技很赞,张榕容也很漂亮。
第四个故事也还算完整,主题也很明确,只是故事一般。
第一个故事烂到不想提了。
第二个故事开头还觉得挺有趣的,江疏影演得稍有几分做作,男主演技flop,加上配音完全出戏。
第三个最开始短短几个镜头就把背景交待了,很赞!
后来张榕容讲悲惨的故事,黄轩笑着说是编的,我还庆幸没有落俗套,但最后还是抱在一起哭了,有几分失望。
不过还好,不过至少这一段有几分奇幻的色彩,加分不少。
第四个故事太一般,没有大的疏漏,也没有什么亮点。
第五段,只想说再好的演员和演技也拯救不了一个恶俗的故事。
五个故事中,除了第四段,每一段女主都有卖自己的可怜身世,让人觉得很low,不禁让人想我这又是开了哪个选秀节目?
选手又开始卖可怜博泪水了?
我理解的爱情片,绝不是像第一段、第五段那样,女的假装清高和坚强却又那么直接地跟陌路人告白自己身世有多可怜,男的一下子便被打动,带着感同身受和不忍心的神情,便对这女的有了感情,这是爱情吗?
想观众走心,靠这招我觉得很难,甚至容易让人厌烦。
很多韩剧的女主多少都有可怜身世,但你什么时候看到女的就这么直接地跟男的抱怨自己有多可怜的?
而为什么我觉得第三个比较好,是因为虽然短短的一个奇幻之夜,男女主人公却一起历经了陌生人的吻,偷玩具,送玩具,纹身,悬崖跳水。
所谓的浪漫,不是让你心痛,而是让你心动。
剧透剧透剧透预警!
前半部分吐槽预警!
后半部分赞扬预警!
其实吧,作为5个小故事凑成的一部电影,喜欢其中的3个部分,所以给了3星的评价。
可是最最无法接受的是,最后片尾的时候,导演非要画蛇添足一样的把这五个故事给串起来,什么谁是谁姐姐,谁又拜托谁找鱼片,真的是轰隆隆的一阵雷啊。
有1首插曲还挺好听的,。
电影里的景都拍的挺好看的——外白渡桥、老马路老弄堂的上海;没有理由就能接吻,浪漫的像黑童话一样的巴黎;布拉格的广场人来人往;落满雪的北海道,不知道谁的情书在飞;还有佛罗伦萨的十字广场,是不是艳遇在悄悄酝酿?
哦好了我要开始吐槽了【杨幂&郑开元】二星这段故事我看的以为我要报警了(直到我看到江疏影那一段,我才知道那个是真要要报警),一个为了把父亲骨灰洒向全世界的“励志少女”勾搭了布拉格一个偷东西的小帅哥的故事。
结缘在火车站,感情升温在垃圾场,最后男的让女孩子上楼睡觉,女主还不从,非要靠在男主肩上蜷缩在沙发里。
在七夕去看这部片子的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谈恋爱,你要忍得住垃圾场的臭味还要主动色诱。
反正这整个故事我觉得是在两天之内完成了“相遇,相知,相爱,分离”全过程,不明不白的就算恋爱了。。
我也蛮不明白在说什么的。
【江疏影&李贤宰】一星这段简直了,江疏影全程负责卖蠢,李贤宰全程负责装帅,打光师傅全程下线,两个人的脸色蜡蜡黄啊,看的我都想要小四过来改改画风了。
这个故事其实就是。。。
哎呦妈呀我还概括不来。
反正就是一个有暗恋对象的小女孩儿开了家餐厅,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敢说自己是主厨,然后男主角从天而降说自己可以来装一装主厨,然后后来两个人亲了一下,男主就人间蒸发了,女主也不爱原来的暗恋对象了,巴巴的找男主了。
这一段故事,逻辑全无,做的吃的也不诱人,倒是把上海那几条马路拍的挺好看的闹(然后也是不太懂,怎么在上海拍戏不是去浦西外滩就是浦东滨江。。
搞得我想去那边吃夜宵了。。
)【黄轩&张榕蓉】四星这一段首先!
颜值很般配啊!
至少看起来很爽啊!
女主的出场就很酷,并且从头酷到位,骑着摩托满世界飞,还反差萌的抱娃娃!
黄轩演戏绝对是有天赋啊,放松的很!
而且角色塑造很成功,被亲完以后的质问的碎碎念,还有刺青之后自己在那边生气劳力唠叨,真的是很有趣很到位。
这一段故事最有趣的其实是反转再反转再反转。
第一次以为是撞鬼,从黑童话的光怪陆离一下子转化成人鬼情未了的悬疑模式。
第二次是做梦,回归现实,男主角该干嘛干嘛。
第三次是大马路上重遇,这一段很有趣,一开始以为是那种港片一样的,梦中情人相遇,可是转过来镜头一换,女主角脖子上的吊坠就是那枚钻戒,假作真时真亦假,到底是梦里还是现实你们自己看着办。
【张孝全&江一燕】三星一个人都不喜欢,可是这一段编的好。
度蜜月是从恋人到夫妻的重要转折阶段。
一个计划控的老婆和一个被上司差使的丈夫。
矛盾点的设置很有趣,后面的长途跋涉‘车程不顺天寒地冻,一直到最后女主不满积攒到鼎盛的爆发,都是层层铺垫有迹可循的,直到两个人分道扬镳这一段,之前都是佳作。
但是!
手机扔到雪里,居然后面还捡起来。。。
女主随便一晕倒就找到了怎么都找不到的鱼干店。。。
找到就算了,还把男主召唤过去了,然后就云淡风轻甜甜蜜蜜了。。。。
我的妈呀,虽然这是电影但是这样也太吓人了。
要是手机质量真的这么好那大概人民都开心了。
要是一昏倒就可以找到地方,那大马路上都是直挺挺的人了。
要是吵这么严重的架都这样秒秒钟和好,那也不要离婚办了。。
【白百合&阮经天】三星哦我是挺喜欢白百合的那种人(我可以想象有人卧槽了一声),这一段白百合和阮经天有一种诡异的CP感,你会觉得要是真在一起了还挺合适的。
白百合的发型显老,阮经天的化妆显得特别黑眼睛又小,但是两个人演的和这段的角色设定挺合适的。
然后我也是不太懂怎么白百合又演的是——前男友是渣男要和别人结婚了的女人。
阮经天是地陪,可是又有很多其他的工作什么送货啊巴拉巴拉(啊其实看到后面还觉得这种男人挺好的,哎呀想找个这样的蓝盆友)这段其实剧情没什么特色,就是女主成功疗伤,地陪成功上位。
而整段的亮点是两个人一句一句的针锋相对,白百合的京片子有一种单口相声的感觉,阮经天的台湾普通话还让人不出戏,最后正装出现的时候,还让人有点小心动呢总之。。
我觉得三星吧这电影,没什么让人特别难忘的点,最后片尾曲张曼玉的声音起来的时候,我还是笑出了声的。。
用我好朋友的一句话“她的歌声就表示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啊”哈哈真是。
不想谈恋爱,反而觉得想要好好挣钱,然后可以背着包去看看这些城市啊,世界这么大,不赚点钱怎么行
作为一个短片集,真心不想用一个平均分来掩饰烂短片的烂,埋没了好短片的好。
第三个故事四星半,第四个故事三星半,一二五都一星。
第三个故事天马行空剧本却张力十足,意想不到的结局和架构,剧本本身设计的很出彩,前两分钟的喜剧节奏把握相当到位,一下就吊足了观众胃口;女孩子的大胆的[男朋友计划]也设计的悬念十足,很有喜感;我觉得难处理的部分是黄轩作为一个真的生气了却还要原谅女生的物理男那场戏;加上快结束时电视上播报女主车祸这个转折是全剧本的高潮戏剧点,剧情一下子翻转。
我觉得很妙。
已经注定了这是一个四星的本子;同时演员也选得好:在第一和第二个短片的烂演技的衬托下,黄轩的表演真的太有质感了:他闷,宅,容易较真,但又不真的较真,先懦弱,后面充满勇气,先是男孩儿,后成长为男人,演的非常自然。
除却一些分镜设计我感觉还是有些仓促,比如黄轩被甩后在酒吧醉酒,喝一口,镜头切到桌子上多一个杯子,再喝一口,再切到桌子上多一个杯子,加上布光什么的,这种拍法特别mv特别广告当时很不能忍,还好这一part短片后面都着重故事没出现这种无理由的来回切换镜头的了。
整体是最出彩的一部了。
第四个故事idea想想其实很陈旧了,欧洲人快把中题材拍烂了,他们思考中年/男女两性/婚姻已经到了一定高度。
蜜月,先甜蜜,然后一定会吵架,然后回归平淡平凡,正式进入平淡又幸福的婚姻生活。
在江一燕躺在那里,看到那对老夫妇互尊互敬的场面时流眼泪了,我也差点儿流眼泪了,那一刻我觉得这个短片的内涵是超出整个短片集的水准的。
如果说第三部片子一定要好玩儿花哨,这个题材就要纪实一点,平淡一些,然后我发现片子就是这么走的,完成度很好,一些特别生活的细节都演出来了:江一燕内心很失望,坐在车上默默地说,我们不是命中注定,我们是安排好的,仿佛浇了一盆凉水给张孝全,张默默消化不说话;后面两个人走在雪地里,张消化完了,不愿意再伺候女主,任性的一味向前走,这时候镜头表达是男女前后走,拉开一定距离,女主拌了两跤,差点儿摔倒,她看了男主的背影,发现老公没有一点儿反应,然后把箱子一扔,不走了!
然后两人情绪爆发戏正式开始......作为一个现实题材的片子,我们要让两位主角之间的微妙情绪被观众感知到,然后达到能够争吵的地步,按照好莱坞标准,可能应该会加一些大而无当的情节进去,但这样会显得虚假,没有纪实的质感了;往往现实生活中就是这么简单,因为人物情绪的变化,连走路都能吵起来!
可是在初期写剧本的时候可能会想,那这样会不会显得江一燕很作呢?
但我对这场戏印象挺深的,我觉得完成的挺好,挑起冲突的前后这几个镜头显示了分镜设计是work的,现场导演的掌控力也不错;但是后面要让江一燕跑掉的设计就挺傻挺作的,男主blablabla说了很多女主不知道的苦衷,女主蒙了,望着他说:“我只是想要一场完美的蜜月。
”我当时就笑场了。
这句台词像一个苍蝇破坏整段的感觉,片子瞬间变成了台湾偶像剧。
我觉得她完全可以什么都不说就跑掉。
女人嘛,任性不需要理由。
另,江一燕自从这场吵架戏以后我觉得才进入角色,可能因为她这个角色原本就有些刻板印象吧,前半段幻想蜜月啦,在老公面前得意啊唠叨啊,演的不入戏。
相衬之下,张孝全真是个好演员,随时都在戏里。
烂片也能让反省。
把我记得的分析一下。
第一个片子我进场的时候已经演了十分钟,基本不知道什么故事,不能在剧本上多做评价。
但是对大密密的表演真是印象深刻,全程绷着脸,一副很决绝要赴刑场的样子不知道是为啥,基本和男主没啥互动啊,感觉郑开元演得很尴尬。
从第二个片子我就要骂娘了。
不知道那个女孩儿叫啥,演的太做作了!
所有的表情动作都在告诉你,我就是在演网络剧(什么?
我黑网剧了?
)表演夸张,看不见人物内心,看不见人物内在,看不见人物变化。
我举个例子:原本不接受欺骗来赚取客户的她,在朋友一再劝说下,没有任何表情上的给人感觉是在思考?
挣扎?
反正就糊里糊涂同意了。
omg...剧本问题很大!
前后很多逻辑漏洞,实在难以投入剧情。
一个做菜做很多年却没有做好威灵顿烤肉的女生为什么在帅哥男的陪伴下一下子就学会了呢??!
后者并不会做菜啊!
难道这事儿也跟颜值有关?
一个很多年没联系前男友并不想让前男友知道自己还喜欢他的倔强女生为什么在帅哥的鼓励下忽然改变主意了呢?
为什么呢?
有什么意义呢?
都分手了。。
我想这个问题也想了一会儿。
而且打电话时候,对方当即同意了。
试想前男友很久没联系女主了,忽然接到电话说要来送饭,而且亲自送到公司,而且想正常聊天一样很快同意了,前男友不觉得奇怪不觉得尴尬吗?
都分手了啊。
然后女主果真傻傻的站在那里,手里端着威灵顿烤肉,说“我做了你最喜欢吃的威灵顿烤肉,就这样。
”然后走了。
然后重复了一句“就这样”,说得很好吗?
觉得很自豪吗?
女主不是害怕前男友知道自己还喜欢他吗?
这个举动太明显了吧!
真心不明白编剧对女主角这个人物内在究竟怎么设定的,我不明白她是不是个黑心商人,我不明白她是不是一个倔强有骨气的女孩儿,我也不明白她究竟想要前男友怎样想她,但在编剧如此草率混乱的设计这个人物的结果是,我认定这个女孩儿真心没什么主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是一个糊涂蛋啊。
还有其他逻辑在女主这个第一主角就这么失败的对比下也没什么了吧:比如真心不知道弗朗索瓦是怎么爱上女主的,前面并没有铺垫;比如作为一个前记者的经验,如果采访对象不想让电视台采访,难道记者还能逼你不成,结果面对女主的“能不采访吗”那个记者真的特别牛叉的说“不能!
”我一口老血要喷到大荧幕了......还有,既然男主人物设定就是个外国人,为什么要给他配音呢??
正常听着奇怪的配音太难受了。
如果他能说着蹩脚的中文,或者男女主用夹杂着中英文的台词沟通反而能给片子增添真实感和可信度。
最后我再说一个不能忍的点,有两个女主做菜镜头,是做菜的空镜,1,做威灵顿烤肉时一块肉在平底锅上煎,2,在板子上,用蛋(可能不是蛋,反正黄色的薄饼)把那块肉卷起来,这两个特写用了三次,三次,三次啊!
用在不同的用处,第一次女主回忆说起自己做菜的原因,第二次她和帅哥开心的做菜,第三次不记得了,我真心跪了,像mv一样花里胡哨胡乱的剪在一起,而且还有用同样的素材,观众真的是太好糊弄了吗这年头,起码的尊重都没有... 同样素材重复用在第五个故事里出现了,导演觉得自己在拍mv吧可能。
mv拍完了有一个老板说,诶!
拿来给我凑一个电影吧,赚得票房更多!
然后,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了。。。
第五个片子是一个纯粹糊弄观众片子,除了我觉得白百何演的还是走点儿心了的,尤其是一个人对着镜子演练婚礼上说的话的那场戏,情绪的层次挺多的。
不过当时我还是出戏了,因为我在思考,为什么导演总是找她演前女友,为什么总是找她去咋前男友的婚礼场子,难道她长了一张前女友的脸吗?
因为她生性比较剽悍?
不过我很快想通了,因为第五个片子的这一部导演和编剧就是打算糊弄观众的啊,凑个数罢了。
前女友去参加前男友的婚礼,多烂的题材啊,国产烂片都拍烂了的题材,所以顺手找了个熟手前女友白百何。
这个片子最大的问题人物是男主角小麦,我真心不知道这个角色想干嘛。
接下来我可能要得罪阮经天的影迷了。
先是不搭理人家,然后在party上一个劲儿冲着人家放电,然后开始说教人家“不是任何人都要走进你的计划里的!
”你妹啊!
你不想被计划,你别收人钱啊!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你懂不懂啊!
我还不明白,前一秒钟冲人吼完,后一秒钟开始伤感,抒情镜头表示思念,还加音乐,然后出现在婚礼门口绅士的来接人,然后两人就愉快的畅游弗罗伦萨,表示在一起了?
最后揭示很早就刷人朋友圈,嘴角微笑很有兴趣的样子.......男人心,猜不透啊!
看完之后我一直在想,这个男人想干嘛?
1,他看这女孩儿傻白甜,单纯,就设计啃她的钱,让她花五星级酒店的钱来住自家的房子这样,而且料定她不会中途反悔,所以各种迟到捣乱;2,他看这女孩儿傻白甜,想泡她,但是朋友圈的信息让他猜到她还爱着前男友,所以各种折腾,说教她,就为了让她忘记前男友,其实这个解释比较靠谱一点儿吧,但是即使忘记前男友也不会爱上他呀,因为小麦对她实在太没来由太奇怪了..总之小麦这个人物角色设计的也是混乱不堪,而且不同场的戏直接转换的没有一点儿铺垫,就像我说上一刻还在耍酷不理人嘴上犯贱,下一刻派对上就一直盯着白百何不停放电,或许阮经天拍派对那场戏的时候以为是和好之后的最后一场戏吧,所以才可以这么肆无忌惮,我猜他拍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拍什么!
不仅场与场之间,同一场里面演员的动作都不接,白百何中景的时候还在低头思考,切全景就在喝酒了;两人从座位上站起来(中景),切全景两人从座位上又站起来一次!
两人从座位上又站起来一次!
两人从座位上又站起来一次!
真的有一整秒的重复动作!
我真的是在大荧幕上第一次见。
一般说动作不接,都是因为少了素材,比如近景白百何低头思考还没举头喝酒就卡了,而全景白百何直接就举头喝酒而没有从低头思考演起,所以两个素菜怎么都剪不到一起,但是因为动作差别幅度很微小,所以观众不容易注意到就算了;可是,重复动作为什么会存在?
两个人站起来两次很明显好吗?
又不是倒带,又不是在剪mv......最后两个人和好后,释放心扉同游弗罗伦萨这场戏根本就没拍!
用的全是前面的素材(阮经天把白百何从机场接回来那场戏的素材)。
我敢说剧组拍这个20分钟左右的片子拍摄时间不超过两天吧?
完全看得出来,非常草率。
当然,从剧本到分镜设计到拍摄甚至到后期剪辑都像是草草完工的样子。
我觉得第三/四个短片和这部短片放在一个片子里当作合片是对前者的侮辱。
每次看片都很仔细,希望学到什么。
没想到大部分是吐槽,感觉释放了很多负能量,真是对不住呀。
这次最大的感受就是,在一场戏里面,没有必要不要随意切断,无意义的过分剪切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本该有的味道。
这就是为什么侯孝贤的片子如此有味道,意味深长,而广告片mv你会觉得浮华浮躁。
作为剧情片来讲,我们传递的是故事是人物,一旦剪切会切断观众的情绪/现场传达的氛围/观众对人物情绪的体会和理解,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剧情。
而且就现场演员表演来讲,一场戏一部分这么拍,然后等打光等等等另一部分那么拍,然后再打断演员等等等接下来再拍剩下一部分,明明一场戏一个整体,却让演员演的不明所以,情绪不停在消耗,当然不会出效果;又或者,你让同一段戏近镜中镜全景全拍一遍,演员把一段戏拍上很多遍当然没感觉。
所以,除非剧情需要,不要随意切断一场戏。
(另我思考,广告片随意切,用不同角度不同景别展示车辆当然是有道理的,就像模特走秀秀的是衣服,而日常生活人才是主角,衣服是配角嘛)而这部注定会被列为烂片的片子很多场戏就是因为太多剪切太多配乐,是的原本可以很正常的电影短片变成广告片微电影网剧的质感了。
颁个奖吧,毕竟五个片子,有对比才分优劣:最佳影片:巴黎篇;最佳剧本:巴黎篇;最佳导演:傅天余,北海道篇;最佳男主角:黄轩;最佳女主角:张榕容,白百何;最没诚意片:弗罗伦萨篇;最没演技演员:江疏影ps,原本看《奇妙的世界》就很喜欢黄轩,现在真是更更更更喜欢了(看我花痴脸。。
)ps2,阿根廷不久前也公映了一个短篇集《荒蛮故事》,一起看就知道国内外这方面的差距了,里面有四个故事,简直是部部六星级,看完嗨翻了!
《恋爱中的城市》是朋友的推荐,看过之后便对所谓的“好看”提出了质疑,何为“好看”,“好看”在何处?
若从观众的角度来讲,无非是看到了发生在不同城市、彼此间毫无联系的几个爱情故事而已。
本片主创阵容当然非常养眼,不然也无法吸引观众。
除了“劳模花旦”杨幂以外,还有“当红小生”黄轩、“长腿欧巴”郑开元、“明星学霸”江一燕和“女版黄渤”白百何。
自然还有曾经因《安魂曲》名扬立万的文牧野导演,这样的阵容自然不在话下,但是票房却面临扑街的境地。
本片让我想起了《巴黎,我爱你》,同样是爱情故事的堆砌,本片赢在讲述的是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爱情故事。
这样的设计自然增添了观影新鲜感,同时又成功表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捷克的布拉格。
提起布拉格,我的第一印象是《布拉格之恋》,当年浪漫、唯美的爱情影像仍然刻于脑海,而本片中发生在布拉格的故事却未免让人失望。
本片的“布拉格之恋”只有布拉格的混乱、暴躁,刚开始男主就因和人家抢地盘而发生争执,女主刚到布拉格就被人抢包,虽说最后背包还是找回来了,但是男女主角却也面临分离。
这个故事毫无逻辑,看起来是极其的离奇唯美,女主为了完成父亲心愿而环游世界,将父亲骨灰撒在世界各地,这个idea的确浪漫,但却是一台女主角的独角戏。
男主帮女主抢回了包包,保住了女主父亲的骨灰。
因为一句“你陪我睡”的玩笑话,女主竟然当真地主动以身相许。
虽说最后镜头语言也没有告诉我们结局如何,但是最后的形同陌路却也让人隐隐悲伤和遗憾。
我相信,导演绝非想要描绘一个孝顺的婊子,此事另有隐情。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中国上海。
上海是一个繁华都市,自然有很多浪漫古怪的事情,但是一切都是那么现代化。
没有了布拉格的古朴,上海故事更让观众熟悉。
开篇设置的悬念是编剧的小技巧,故事由一个“谎言”展开,爱情也由一个“谎言”开始,最后又因一个“莫名其妙”而结束。
如果说本片讲的是爱情,倒不如说讲的是关于“做菜”的故事,全片都在教授一道菜,最开始女主角毫无头绪,扔掉了一块又一块牛肉。
后来竟然在毫不会做菜的男主的帮助下成功完成了这道菜。
真不知本片导演是什么逻辑,难道只是想告诉我们,爱情的力量好神奇?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浪漫的巴黎。
巴黎的姑娘都很热情火辣吗?
男女主角刚一见面,连话都没顾得上说,黄轩就被强吻了。
接着就在女主的威逼利诱下做了她的男朋友,后来又在被女主带领着抢玩具,而且抢得如此成功。
直到后来才发现,女主原来马上要死了,和她相识的只是一缕魂魄。
观众都知道巴黎很浪,但是“人鬼情未了”的桥段会不会有点老梗?
这还不是本片唯一一处老梗,黄轩被女主压在身下,说“你喜欢前面还是后面”,这未免让观众浮想联翩。
而后黄轩又被拷上手铐,活像一只被SM的小兽。
当然,广电审核的影片怎么可能出现SM桥段呢?
黄轩只是被纹身而已。
这梗已经够老了,没想到还有更老的。
黄轩背上的纹身是个“怂”字,在外国人看来是“follow your heart”,听起来很正常很浪漫,但是在中国字里却不是个好词。
当年贾斯汀•比伯也在身上纹了这个纹身而被中国粉丝嘲笑,此事已经不是秘密,但本片却仍旧用了这个梗,让观众不免觉得尴尬。
第四个故事发生在日本北海道。
漫天的雪花的确充斥了浪漫和美好,或许这是片中唯一一个有结局的爱情故事。
新婚夫妻来日本度蜜月,但在蜜月过程中却屡遭矛盾,工作和家庭成为了一个已婚男士必须要衡量的问题。
最后是妻子的妥协让二人重归就好,并且在一对老夫妻的劝说下明白了婚姻的真谛。
若说浪漫,这个小故事里有浪漫的元素;若说揪心,在小夫妻吵架的时候的确揪心。
看完这个故事,我几乎找不出吐槽点,说明全片中这个故事算是成功的。
第五个故事发生在意大利。
我曾经特别喜欢意大利、希腊这些城市,因为觉得古典、浪漫。
本片女主角来到意大利是为了找一个自己心目中的高富帅男朋友参加她前男友的婚礼。
这个起因很俗套,但却很浪漫。
于是开始的时候她遇上了地陪阮经天,并且在开始便从争吵中进行着。
阮经天是一副冷脸,不爱说话,甚至有点自以为是。
但是最后听过女主角的故事居然果断答应帮忙,反倒女主角有诸多不满。
在参加前男友婚礼前一夜,女主对着镜子模拟见面时该说的话,这个桥段很俗套,许多电影里都有过。
镜头拍摄镜子中反射女主的影像,这种拍摄手法也很老套,毫无新意。
虽说最后当女主走进婚礼现场,发现前男友一个人面对空荡荡的礼堂,她释然了,原来她并没有那么爱前男友,若是真爱,必会期许他得到幸福。
本片乍一看像是一个旅游节目,镜头间传递着各地风土人情的差异,像是一本旅行指南针,带领观众在影院中流连世界各地的风采。
所以,看完全片,突然发现片尾的特效做得很帅,看来人靠衣装,片看特效装,看过结尾后,突然觉得本片高大上了起来。
W姑娘曾经跟我说,当年爱上一个男孩子,只要在路上看到长途车前面挂着男孩子所在城市的地名,她都会莫明的流泪。
这种感觉,你一定也不会陌生,因为爱上一个人,或者连爱都算不上,只是爱慕着他,那么他所在的城市就会变成世界上自己最恋恋不忘的地方。
电影《恋爱中的城市》就是分五个小故事在讲述这样的主题。
个人最爱的是第一个故事,背景在布拉格。
它大约最符合我心目中关于爱情的想象。
异国他乡、倔强的落难孤女,面目干净的不羁少年,还各自有一段平凡普通的凄苦身世。
应该说整部电影中的男主们颜值都很高,但我最爱的也是第一个故事中的男主——郑开元。
因为真是的年轻啊!
96年的小鲜肉真的叫人鲜掉眉毛。
就像别人形容的那样,满脸的胶原蛋白。
关键人家还有混若天然的演技。
电影中他的羞涩是真的羞涩,完全没有矫揉造作的成份。
当他对大幂幂说出那句:“你陪我睡一晚!
”的时候,我不由得笑了。
只有孩子才会这么直率任性,口无遮拦吧!
熟透了的老男人,连调情都要大费周张与众不同。
一颗心只顾浸淫在自己的YY里丝毫不顾对方感受。
故事里的男主是情窦初开的小男生,对着自己心爱的女孩却无所适从。
郑开元这枚小鲜肉被王家卫导演钦点并看好,电影中有一组他抢了钱后做饭喂狗的长镜头,很有《阿飞正传》的味道,是那种满满的寂寞的味道。
有着这种味道的男主最容易跟接触的异性产生火花。
故事中大幂幂是闯入他视线的猎物,带着环游世界的风尘朴朴。
他提出陪睡的要求是为了让她知难而退,没想到她却倔强的应承,于是故事就此展开。
他陪她翻垃圾上,为她殴打街头小混混,带她疯狂逃命……他很突然地爱上她,所以在两个人独处的时候会让她去“楼上睡”。
采访时杨幂说他拒绝了剧本里原本的吻戏,我想这肯定不是怕她家刘叔叔多心,是他还没有准备好把第一次亲吻公布于众。
很期待他的银幕初吻会是谁。
个人觉得他还是电影中的造型比较好看,海报上吹起那么高的刘海有点装。
他爱上她,她却注定是这个城市的过客。
最好的爱情大约如此,一切只凭怀念就感觉很甜,接下来的人生,各自还有大把的前程要奔。
第二个故事中的男主是整部电影中颜值最高的一位,为了他我特别去大百度搜索了N张美照舔屏。
故事背景是上海,CP是李贤宰和江疏影。
男主自然是帅得不像话,女主除了发型之外,其他的也都还说得过去。
故事梗概是女主暗恋多年,终于达到男神提出的目标要求,却一直不敢表白。
一个从天而降的神秘美男子拯救了她善意的谎言,成全了她的暗恋。
剧情有很多硬伤,但只要看男主的颜就可以完全忽略不计。
因为真的是很帅啊!
现实中如果真的有那么家餐馆,一定也会生意火爆吧!
谁管店里是卖的是什么,就只是去坐着看男主进进出出,心情也会很好吧!
第二个故事可以归类成励志的玛丽苏电影,因为结尾男主在深情一吻之后又凭空消失了,而女主在阳光下骑自行车,继续阳光灿烂的镜头实在有些心塞。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浪漫的巴黎,所以大家都记住了那句台词:“这里是巴黎,所以接吻不需要理由。
”这个故事中女主的颜值在整部电影里是最高的,而男主黄轩也非常有实力。
也许有人还不熟悉黄轩是谁,如果说他就是《黄金时代》里陪萧红走到最后的那个男人,是不是会有点印象。
看到这里不得不感叹导演的选角。
张榕容、李贤宰这样漂亮的混血面孔真是为影片增色不少。
黄轩其实也很帅,而且他的帅不是像李敏镐那种,刚开始觉得帅得炫目,看得时间久了就会黯淡下去。
黄轩的帅是历弥新,越久越有味道。
另外第三个故事也是整部电影中故事性最强的一个,它就一个忧伤的鬼故事。
黄轩是一个IQ高EQ低的博士,被女朋友劈腿之后就失恋了。
他酒吧买醉,醉到进了医院,然后莫名其妙地爱上了女鬼。
在一夜激情之后,博士做了很多他生平都不会做的事情,体会到了爱情真正的滋味。
从此过上崭新的人生。
第四个发生在北海道的故事,像一部爱情小说,看了开头想到结尾。
只是作者的文笔不错,即便剧情早已经烂大街,但读起来仍不会觉得太腻歪。
一对新婚蜜月的夫妇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乱了行程,历难艰难之后明白了婚姻的真谛。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见钟情都来源于精心的设计,一个人完美的计划必是以对方的妥协为前提。
至于江一燕和张孝全的颜值应该说也衬得起整个故事,只是没有太多惊喜。
演技方面男主是刚刚好,女主稍微有点作。
至于最后一个故事,我讨厌白百何!
讨厌白百何!
讨厌白百何!
重要的事要说三遍。
我没有看过《失恋三十三天》所以之前对白百何只是无感,当关八做了一期她耍心机的节目之后就直接路人转黑。
熊顿的《滚蛋吧,肿瘤君!
》我是在天涯上第一关注的,但拍成电影的时候听说她的女主就不想去看了。
听说女主是熊顿钦点的,可能也是受了《失恋三十三天》的蛊惑吧!
这个故事是整部电影中最弱的,而且简直是弱爆了好嘛!
故事里外表坚强内心脆弱的玛丽苏女主实在很令人讨厌,白百何的造型也不讨巧。
借个男友到前男友婚礼示威的桥段更是毫无新意。
实在可惜了八块腹肌的阮经天和佛罗伦萨这些好料。
五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故事结尾又巧妙地串连在一起,虽然稍显生硬,但编剧还是用了心。
到底是先爱上一个人还是先恋上一座城,我不得而知,但唯有年轻+高颜值才是足以有轰轰烈烈谈场恋爱的资本。
至于我等这些普通人,就只能祝愿——所有的一夜情都终成眷属,所有的有情人都不必为爱受苦。
2015.10.8于扬州
我喜欢黄轩和张榕容那个故事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黄轩的电影,那时候整部电影记忆最深的就是他的纹身—怂,follow your heart哈哈哈哈哈哈哈
比想象中好很多,原来是分成的五个小故事(还好不是明星大杂烩),布拉格、巴黎和北海道的故事最好。挺文艺不狗血的情新爱情片,各有各的温馨,各有各的幸酸。但总感觉差点什么,是故事太短节奏太快的原因吧?还有最后的“彩蛋”(?)有点多余…
城市风光片
喜欢黄轩和张榕容那段~
除了法国那段,别的都没意思。
很赞啊,七夕一个人看的,在电影院和另一个陌生的单身女子几乎包场,咱俩还聊了好一会儿。很文艺很文艺很文艺,特别喜欢布拉格的故事
四星全给黄轩和张榕容的巴黎故事
个人比较喜欢杨幂的那段,感觉比较真实……
想被张榕容亲,想被她在街头捡到,想和她一起深夜偷装玩具..爱情都发生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台湾早些年很喜欢拍这种短篇合成的小故事,五年前就被<花吃了那女孩>里的她迷的死去活来,现在依旧..
只有黄轩、张榕容的巴黎那段可以一看,上海、弗罗伦萨、布拉格都什么鬼…
郑开元好帅啊啊啊!黄轩好帅!!!!还好黄轩找到张榕容了!!!
我真的不知道黄轩是谁,但是看完了这部电影,那么多我认识的名人,什么白百何,什么杨幂,竟然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这个刚刚认识的黄轩。电影真的被他一个人撑起来了,建议跳跃其他片段,电影从中间开始看起来。
江疏影
给巴黎篇点赞
影片的风景很好,故事性一般,配乐也不错,比较喜欢黄轩那段。
黄轩张榕容那个还行,有点奇幻感,对转场印象深刻。杨幂那个故事也太直男癌了。。。。。。。搁今天得被诟病不少。
喜欢前三个故事
最喜欢第一个故事和第三个故事。布拉格是恋人未满的悸动,巴黎的故事很浪漫。
喜欢张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