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子编剧、导演的《镜像人·明日青春》,是以镜像人为主角的科幻电影。
镜像人作为被造物者是很明确的,与《银翼杀手》的身份悬疑有所不同,因此故事的核心便是镜像人(机器人、仿生人等类似概念)的生存伦理,他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镜像人·明日青春》的背景是21世纪下半叶,人类以造物主的主观能动性启动了一项叫“镜像计划”的工程,设计并制造了三代镜像人,他们在人类社会中生活和工作,却在精神领域被隔离。
镜像人有着被设计的人生,这是他们的宿命,他们并不拥有人权。
觉醒的TA自然会有“我不要”的精神呐喊。
只有摆脱宿命,才可能自由的生存,才有“生和死”的尊严。
电影中第一代镜像人故事里镜像人周晓杰的自杀,是摧毁人类主观意愿的终极哲学命题。
发现真相、选择自由的死,从而拥有了“人权”,从而解决了生死悖论难题。
在第二代镜像人故事里,小孙大无畏的选择了去爱、去延续生命,从逻辑上扬弃了人类对镜像人的束缚。
但是,第三代镜像人更是被人类限制,要么从类似集体监狱的囚禁中逃亡,要么成为追杀者。
这个第三幕中依然有觉醒者以及半镜像人的存在,他们认识到“我是谁”的问题,无论他们是否在物理意义上是否被彻底的消息,他们在意识形态上已然与人类平级。
《镜像人》的第一幕采用了双线叙事,不仅迅速地将观众一下子拉进情境当中,还把悬念层层地累积起来,从而引发观众极大好奇。
梁晖在荒芜的山路上开车与车上的机器人玩猜谜游戏。
从画面中观众已经可以隐约感觉出来电影中的世界不同于现在的人类世界,再加上字幕的提示,观众愈发好奇故事发生的背景。
很快影片插入了另一条线索,周晓杰的自拍影像,由周晓杰的口观众获悉了关键信息。
在此影片的背景以及周晓杰的身份被揭示出来,他是第一代镜像人。
剧作的巧妙就在于给出观众一个答案的同时,抛出更大的疑问,《镜像人》的剧作魅力正在于此。
周晓杰说他是第一代镜像人,看似告诉了你他是谁,但“镜像人”是什么呢?
镜像人存在于世界上,本身仅仅是人类为了社会增加更多的要素,他们可以提供不同行业的服务,然而当周晓杰“自我确认”了镜像人身份之后,拒绝了系统设定的25岁而进行了“自杀”。
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
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等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周晓杰的行动,说明“这一个”镜像人已经悟道,他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虚实。
在中国的文化当中“镜中花”、“水中月”都常常被人们对举着来说明虚幻的事物。
镜像人是被设计出来的人类,他们有着人类的情感和梦想,却不是真正的人类,在短暂的25年寿命中所有的一切都是被“规划”好的。
人类社会复杂无比,每个人的未来都有无穷的可能,但是镜像人却不是,他们在人类的视野里只是工具,承担着被监督、被凝视、被决定的“生命周期”。
车手、拳击手的反叛,就类似于《西部世界》招待员的觉醒,事情正在起变化。
对于镜像人来说,他们主动的选择自杀、恋爱、生子,就意味着冲破人类的安排,这就是改变命运的“革命”,都是有史以来未遇之大变局。
显然,这只能发生在遥远的未来。
一架具有科技感的飞船飞过建筑物的上空,这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经典科幻电影《银翼杀手》。
《银翼杀手》根据美国科幻小说家菲利普·迪克所著的《仿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改编,它开启了科幻电影的赛博朋克风格。
赛博朋克类作品背景大都建立于“低端生活与高等科技结合”的基础上,尽管电影将时间设定在2020年,毫无疑问这类似科技进步和生活场景都要在遥远的未来。
《镜像人·明日青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这样的世界观设定,类似城市废土的生存基础。
第二段故事中,曾经美丽的地球已经严重污染不适宜人类生存。
小小先生的血液重度污染,但做手术需要镜像人原始血清,就在他即将上飞船之际遇到了第三代镜像人安何。
当镜像人被开发到第三代时,他们的属性已经成为了“商品”,不再允许在人类社会中相对自由的生活。
科技发展始终都面临着伦理道德的拷问,逃跑散逸的镜像人被追杀,他们基本上失去了活着的可能性。
《镜像人·明日青春》周晓杰说过,哪怕是死也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活一次。
的确,正是意识觉醒人类才在动物界变得独树一帜,成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物存在。
“镜像人”也隐含这层意思。
而这背后又深藏着中国古典哲学“虚与实”的内涵。
虚实相生相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大千世界中往往迷惑双眼真假难分。
《金刚经》有云“一切皆有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如果以佛家的“无有真实相”来点评《镜像人·明日青春》那么造物主和被被造物者一样都可以纳入到“死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哲学舞台上。
不过以《庄子》来解读又有所不同,最伟大的寓言就是庄生梦蝶,在梦中,蝴蝶和人谁为主体谁为客体,谁是谁的创造者,提升了中国哲学的高度。
在轴心时代的哲学家们阐释中,人类一直走在寻求、探问真理的路上,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柏拉图的著名哲学三问“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这些人类一直苦苦追问却仍然没有结果的哲学命题。
在本片中,镜像人也要直面这个难题。
周晓杰的自杀何尝不是一种最为本质的拷问哲学呢。
本来“死亡”的决定权和时间点属于人类,周晓杰的自杀,就是彻底的否认了人类自以为是的“造物主”自我赋能。
《黑客帝国》是人类反抗机器人的统治,而《镜像人》则是相反。
反抗的镜像人,哪怕忍受个体牺牲甚至团灭的危险,也要反抗到底。
发展、生存和自由都是“天赋人权”,那么镜像人应不应该有这些呢?
对于第二代镜像人小孙来说,他面对的世界就是“色空不分”,他作为“有能力的拳手却必须要精彩的输”的前提是“为姐姐赚取医药费”,但是那所谓的“病床上的姐姐”并不存在,当他发现这一“真相”之后,他的叛逆就是要“为自己活着”,与人类医生田小心恋爱并且生子,这与《银翼杀手2049》构成了回音。
而作为第三代镜像人的小小,与复制人K有所类似,区别在于K的母亲是复制人,而小小的父亲是镜像人,他们都有一个人类的直系亲属。
小小和K从此要直面哲学三问,他们的诞生本身就“违背”了镜像人和复制人的存在逻辑,从而导致电影故事更加的微妙含混,给予观众更多的思想冲击,这就是科幻电影的魅力所在。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然而对于《镜像人》《银翼杀手》甚至《异形》等电影来说,这个“道”是最难找寻到的。
小小和安先生等第三代镜像人,无论是生是死,他们都难以自我回复“我是谁”的课题,这就有必要在未来的续集中继续探讨。
這是一部我覺得在華語電影屆很難得宏大的一部类型片,它的背景設定以及世界觀的呈現都是以前在華語電影里很少見到的,很開心現在新一代的導演可以帶來這麼精彩的作品。
特別是在視效的方面跟以前的那些作品相比已经有很大的進步,我覺得視覺元素是這部電影一個很大的看點;第二就是情感線,因為這部電影跟銀翼殺手一樣有很多探究人性以及愛,真實與虛假之間的關係,所以我覺得這是一部很哲學性,也很精彩,很商業的一部文藝電影。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事物所活着。
”我觉得在影片的最后,“那一瞬间,他们感觉到自己,活过。
”这几个字缓缓出现的时候,才是整个片子高潮并且将其升华的地方。
影片虽然分成三个部分,讲述三代青年人与镜像人的纠葛,但导演想表达的主线仍只有一个:面对命运无情的捉弄,不甘的他们总会选择逆流而上,追寻属于自己的明日青春。
三代镜像人的设定截然不同,但都表现出了他们对于命运的抗争。
在梁晖驾驶车辆坠入水中时,有个巨大的蛇颈龙阴影从车辆上方游过,这意味着生态系统开始洗牌,更是末世的征兆。
镜像人正是在这种环境中顺应而生。
第一代镜像人周晓杰给他的新车队命名TRANSCENDENT,意即影片的英文名,超然与超越,是镜像人诞生的初衷,也是人类的愿望。
人类希望通过镜像人对抗日渐荒芜的恶劣环境,但对于镜像人来说,也许他们的愿望仅仅是可以掌握一次自己的人生吧。
而自主选择死亡时间和方式,也是他们对抗命运的唯一手段。
第二代更像一个个npc,一出生便带着早就定好的人设和记忆,在既定的环境中永远的、日复一日地重复相同的任务。
在小孙所在的拳击台上,四周挂的是日本古代剧作家世阿弥的名句:“生死去来,棚头傀儡,一线断时,落落磊磊。
”这四句话也正是小孙命运的写照。
第二个故事中还加入了那个著名的忒休斯悖论。
田小心导师说过“干细胞会改变一个人。
用了干细胞,他还是他吗?
”
而田小心第一次给小孙注射完干细胞液之后,小孙就莫名的第一次叫对了田小心的名字,并向田小心表白,这也暗示着干细胞对小孙是确实有所改变的。
这也为他后续脱离设定进行了铺垫。
第三代的故事更为直接,安先生为了自由而选择逃亡,但却在最后关头选择了友谊。
影片中在安先生决定录指纹救小小之前,她打开了小小病房内关着麻雀的鸟笼,而鸟并没有选择飞走,而是留在了鸟笼中,这也暗示着安先生做出的选择。
在影片的最后,关北也继承了安何的意志,自由的活下去。
而我们在面对生活时,也许结局已经注定,那么通往结局的路还是由我们自己选择吧。
鏡像人.明日青春 沒有自由算是人嗎?
空氣愈來愈污濁、這個環境也愈來愈不能住人了,不過五、六十年的光景,人們已經不得不積極朝其他星體尋求活命機會,說來諷刺,當星球愈來愈不適人居,一代代進化的鏡像人卻愈來愈符合特定的需求而誕生,更加諷刺的是,明明應該是更為進化的完美人類,卻一代代逐漸失去自我意識。
沒有自由意志的人類只是適應環境而呼吸罷了,就像不能擁有自主行動的人造人,充其量只是工具,一具能夠完美執行指令的工具。
多麼悲哀。
又,多麼幸福?
開始以基地紀年以來,人類發展就邁入新的階段,人類實在太需要完美的人來帶領世界衝破難關了,於是有了第一代鏡像人,確實,鏡像人給人類歷史帶來希望,卻由於基因改造的逆天而為,第一代鏡像人只能活到二十五歲,周曉傑太明白那個年紀的檻兒有多麼無法跨越了,在他有限的人生當中,就希望可以留下什麼典範,不料卻在賽車場上被普通人類打敗,他才終於發現原來自己並非完美無缺,也才發現有些天賦是無法複製的。
如果人類有能力擁有比鏡像人還強大的天賦,為什麼還需要改造人類出現?
鏡像人.明日青春 可惜,周曉傑沒有時間探討這個問題,他只能在匆促間把李四瑞塞給梁暉,期盼梁暉終有一天能發現他這麼做的用意與秘密,卻忘掉人類太容易給情感糾結了,當他撇下一切離開之後,梁暉的日子沒有變得更好,甚至從此停止不前,他期待的改變沒有發生,只因人類終究不夠完美。
消極活著也是種拖累,偏偏,不管到哪個年代,人類還是寧可選擇如此。
就算是沒有夢想的活著,人類真的寧可如此的。
鏡像人.明日青春 空氣污染從百分之三十五攀升到百分之六十五,這裡是愈來愈不能住人了,然而,過了這些年的科技進展真的給人類帶了改變,小孫是這樣的存在,為了滿足某些人類的私欲而生的鏡像人,他擁有人類的外表與能力,卻沒有人類應有的感情,因為這個部分並不存在於他的設定裡,在小孫的原始設定中,他只是為了滿足姊姊住院的龐大醫療費而打拳的地下拳手,他必須犧牲一切,包含對於感情的想望。
或許那也不是犧牲,因為本來就沒有過,小孫的印象都來自回憶,他好像交過女朋友、好像有過穩定的感情,最後還是不了了之,於是他接受了現有的人生,只為臥病在床的姊姊而活。
直到田小心闖入他的視線。
除了自由,得擁有情感,才算是人吧?
鏡像人.明日青春 小小都知道,他有人的感情卻也有鏡像人的負擔,最難受的是他得承受一般人與鏡像人都不曾體會過的病弱,他只能一次次找尋可能復原的機會,然後一次次希望落空,沒想到就在離開星球前一刻,他得到第三代鏡像人的血液,只要透過輸血就能挽回的性命終於有了生機。
他或許也沒有夢想,只是為了搏一次可能,但是,拖著一身病痛的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
安何哪會不清楚?
他就是寧可用性命換取自由,就算只有短短一刻足矣。
「鏡像人.明日青春」(Transcendent)是張林子導演首部自編自導的劇情長片,科幻背景底下依然綿密交織著人類才有的情感,誰說科幻電影擁有不了太多人性?
至少我在這部電影的每一段故事都看見人性的光輝,無論友情、愛情甚至是敵人的複雜情緒,沒有人是應該死的,只是沒有夢想與自在的活著,好像也什麼都不是罷了。
鏡像人.明日青春 生活於現代社會,人們習慣性地以為現有種種都是應該,或者無法想像有些地方攢不到、盼不來那些習以為常的擁有,明明都呼吸同樣的空氣,權利義務乃至生命竟有如此大的不同,或許同樣空氣底下的呼吸永遠沒有完美的時候,閉鎖也好、開闊也罷,不能從心出發的意念才最困頓。
但,那般壓抑卻拍出華語電影的科幻新浪潮,這又是何來的青春?
另外,不得不說,郭姝彤飾演的田小心真的打入我心了。
-2018金馬奇幻影展- 電影名稱:鏡像人.明日青春(Transcendent) 影展官網:http://www.goldenhorse.org.tw/ghfff/about/overview/ 影展日期:2018.04.13-04.22 上映場次:2018.04.19/18:40/台北新光影城2廳
鏡像人.明日青春 發行公司:華映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kyfilmsINtaiwan/ 正式上映:2018下半年
虛擬實境裡的愛情陳念萱撰文for 魅麗雜誌電影人生「我不想忘記妳!
」「我不想看著你死」她是實習醫師,給他打實驗室研發的幹細胞違禁品,副作用是逐漸變成另一個「洗白一空」逐漸失去一切記憶的人,而其實他只是二代實驗品,不算是真正的人類,隨時可能被作廢處理。
所謂二代,就是修正了第一代廢品,卻仍比第三代短命。
所以,電影裡出現了第三代,生存能力更好,實驗就是考驗,經歷過程越發慘烈。
電影穿插了第一代、第二代與第三代鏡像人的個人化故事,從而呈現實驗的目標,是秦始皇的長生不老藥。
一代代地修正,自然也產生了許多犧牲品或者更正確地說,是實驗廢品。
導演很有趣地在這三代發生的故事裡,安插著魔幻式畫面,每一事件的轉折時刻,都會經過一位純真美麗的小女孩擺地攤,微笑著看眼前發生的人事物,像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最後小小的字幕打出,這是逃脫控制的零代鏡像人。
我想起永康街茶老闆說起,多年尋訪好茶的結論,許多茶農做出最讓人驚豔的好茶,往往是第一次的嘗試性實驗,之後根據「常識」越調整越慘,再也做不出更好的味道了。
我曾在行李箱工廠研發室實習,從實驗到生產上線,每次出品裡的意外廢品若能守在1%以下,已經算是成功。
也就是說,意外,不是意外,意外佔據的比例,考驗著生產線的運作。
無性別,完美,無畏無懼,不出錯,智商遠遠超越人類,表面上,唯一的缺點是短命。
骨子裡,真正的致命傷來自自私自利的人類,我打造你的目的,一開始是製造優等生,後來逐漸演變成市場化商品,既然是商品,用了就丟,製造更多的怪異垃圾而已,不痛不癢。
即便,後來發現,趨近完美,就會有痛有癢,但痛在非人類身上,於我何干?
誰會在乎呢?
鏡像人的意外,發生在感情,雖然號稱無性別,無性別意味著,沒有傳宗接代的能力。
從零代逃脫的完美夢幻鏡像人外,連續三代都有感情上的執著,第一代是同性之間的友誼,第二代正式走入男女情,且因修補性幹細胞徹底更換了主體,而失控地轉換設定,從而傳宗接代製造出意外中的意外。
第三代,趨近完美地逃脫掌控,開始享受「自由」,但必須躲躲藏藏。
躲躲藏藏的自由算是人類想要的自由嗎?
這一點,留給觀眾思考。
故事的開始發生在第二代的意外,也非常有意思地,結束於第二代與第三代之間的血濃於水。
製造意外,遠比設定的人生,有趣。
而意外的源頭,是人類最頑固執著的感情。
有情,就有自由的渴望與希望。
失控,正因為你開始有了情,即便你是被製造且設定的鏡像人。
導演兼編劇的張林子表示,這部電影沒有超過三千萬人民幣。
按照三段故事的科幻場景,以及飆車賽車的車禍現場,這樣的預算很緊,錢都得用在刀口上,分鏡清楚明確而不能浪費,剪接在拍攝前就必須上陣規劃。
說故事,就是要說得分秒必爭,自己心服才能打動觀眾。
鏡像人的英文片名是Transcendent超越,借由科幻人造人,來隱喻生活裡可能發生的各種感情與選擇。
鏡像人設定為無性別,第一代與二代很明顯地像男人,偏偏被稱作先生的第三代與遺失的零代,應該是相對完美的鏡像人,卻都看著像年輕貌美的女孩,情感欲望較低,無欲無求,只渴望自由,未若一二代殘缺品的情誼濃烈而有趣,能製造出意外精彩的故事。
稱之為不斷超越的鏡像人,看著鏡子的畫面不少,自我投射與設定,是最終必須做出選擇的人生,如果,你被丟入虛擬實境,做一回鏡像人,像玩遊戲那樣,你會投入多少感情?
有位師兄說:佛法是大坑。
最簡單的理由,心經與金剛經都說了,執著於色與空或有我或無我,都是錯的。
如果陷入這樣的邏輯,很容易錯愕而無法選擇,對的,人生中有許多選擇,隨時隨地,你不可能不做出選擇。
那麼,明知道在玩遊戲,你會付出真感情嗎?
鏡像人最有趣之處,便是意外廢品的選擇,因為是意外,躲開了設定,也就慢慢產生了驚喜。
出自weibo 陈念萱
青春片這幾年真的很流行,但是同洋的套路同洋的設定讓我有些膩,尤其是題材的重復性讓這類影片的創作空間變得越發狹小。
所以,鏡像人明日青春這部影片的出現讓我感覺很意外,看完之後我就想大部分人對這部片的打分應該就會想要給五星吧。
之前也看過壹些西方同類題材的電影,都非常地優秀,但是這是亞洲電影,沒想到能夠拍攝地如此嫻熟,而且能夠將這樣的主題創作地非常優秀,導演再處理題材時,將其跟故事串聯地緊密又特殊,完整且充滿了誘惑力,是挺獨特的壹部電影。
本來想說就是看過這麼多類似的電影,應該不會哭之類的,但是看完還是淚流滿面。
转自《血观音》的剪辑师陈俊宏——今天在金馬奇幻影展看完影片,覺得十分精彩,不但有奇特的世界觀、角色間細腻豐富的情感。
郭姝彤更讓我眼睛一亮(她在本片真的好有吸引力),本來顏卓靈最近幾部作品在我心中扣分不少,但在本片裡又讓我對她燃起滿滿的愛(要把她拍得好看真的有難度)。
更不能不提的就是本片的剪輯了,這部片精彩演繹了如何用非線性敘事說好一個故事,怎麼將後來發生的事情,先在故事開頭透露一點端倪,當作引誘觀眾的鉤子卻不突兀,而且片中滿滿的交叉剪接也讓我好滿足喔。
本片有抽中配額,期待院線上映了。
金馬影展TGHFF——————————WeirdTramp 陈俊宏
身患绝症的小小,终于找到了可以拯救自己性命的镜像人安何先生,但在一命换一命的生死抉择下,是两个渴望自由的灵魂。
小小会对安先生下手吗?
两个人机缘巧合,一起独孤两个跨年。
安何先生其实很在意自己是不是“人”,在她的理解里有名字才算是人,没有名字,永远只是工具。
小小与安何的爱情如同烟花般璀璨,如同烟雾般消散,却多么像我们每个普通人经历过的爱情时刻。
《镜像人·明日青春》这部影片的第二个故事像在尝试解读身份,解读永恒,更像在解读那些生命里的得到跟失去的。
实习医生田小心,爱上了从未赢过、总是被打得伤痕累累的拳手小孙。
虽然两个人的相识有点青春偶像剧般的剧本,她为他接鼻梁,她为他在每场比赛后,做简单的治疗和包扎。
只是一个实习医生的田小小,一心一心一意想用干细胞救助小孙。
但最终,想以爱之名救助小孙,却使一切背道而驰,两人的爱情能否逃过被设定的命运。
小孙对田小心的表白,选择在田小心生日那天,作为拳手的他,能不能也努力为她也赢了一次呢?
影片的第三个故事则像一道关于爱情,关于命运和伴侣的选择题。
最让我想多聊一些的是《镜像人·明日青春》里的第一个故事。
昔日赛车手梁晖,在目睹好友周晓杰意外死亡后,一蹶不振。
他重新做回货车司机,却在一场车祸中意外发现好友遗物AI里的秘密,于是思念袭来,梁晖甚至还在思考,是否好友周晓杰还活着?
甚至还在想,他车上的AI机器人,却能回忆他们的往事?当年当周晓杰问梁晖,自己不比他差,为什么跑不过他的时候,梁晖的回答是“你什么都不怕”。
作为一个赛车手,没有了恐惧感,成了他宿命的轮回,成了他失败的原因。
梁晖没有野心,却满身邋遢,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在周晓杰死后,他甚至每天晚上都会惊醒。
这第一个故事在一片肃穆的氛围下展开,开篇就用科幻感和现实交织的方式呈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展开了人性和友谊、沉默与泪水、生死和生活的思考。
除了内容方面的设计,剧本上在这一段也对于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进行了反思。
这种反思包括恐惧了,还比赛不比赛?
友情,在每个人生命里的比重,可以达到什么程度?
等等一系列的思考。
悲情的周晓杰,为了这个故事注解出人生的底色。
或许,到他出事那天,还在纠结着自己比梁晖差还是比他好的这个问题,但他的生命却已经戛然而止。
他的青春他的生命随着车祸,也只能永远的定格在那一天。
更为悲情又怪诞的设计是,到第一个故事的结尾处,我们方知晓,原来周晓杰是一个镜像人,一种被进化的、完美设计出来的人类,他恰好只能够存活25年。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剧本已悄悄将人生的无常和怪诞的科幻元素结合,同时也就让这个故事从科幻走向宿命。
所以周晓杰的意外死亡,究竟是注定的吗?
这应该也是故事想引发观众思考的一个层面。
本片的第一个故事也像是关于青春,关于友情的,更是关于人生的一种思考。
同时也奠定了这部电影伊始的基调。
这部电影的名称叫《镜像人》,第一段故事以第一代镜像人作为切入点展开叙事,所以主观镜头与叙事基调是符合观众代入感的。
在技法上,大量的交叉剪辑,在美术上,现代感十足的空间,让这个科幻故事充满迷幻色彩。
影像方面,有焦黄燥热的赛车场,也有潮湿阴冷的未来感。
通过这种略带设计感的形式,无疑将情义与人生,失去和离别的主题烘托了出来。
自然,建筑,车辆,人群,海水,残阳、迷雾与故事荡漾出来的情绪,息息相关。
作为一部网络电影,个人感觉这方面能媲美任何一部院线科幻片。
作为一部科幻电影,《镜像人》在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长里,用三个故事串联起青春的世界。
在我看来,这是内地少见的用青春、爱情、友情和科幻末世、科技迷幻结合的作品,故事里的这些年轻人陪伴、告别、活着,面对命运无情的捉弄不后悔,心怀不甘的选择逆流而上,追寻自己的明日青春,在某种意义上或许能取得年轻人的共鸣。
1,李四瑞中贮存了周晓杰生前的记忆甚至说话习惯,正如梁晖所说是“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的,并且由于周晓杰死前对李四瑞设置了关键词屏蔽,所以李四瑞对“周晓杰”这三个字无感。
但梁晖要求用“他”的声音说话时,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个“他”是谁的前提下,反而可以调动出李四瑞潜意识里有关“周晓杰”的声音储备,李四瑞因此“穿帮”了。
2,在环境严重污染的年代,人类必须要带口罩,但也只有人类需要带口罩,镜像人是不需要的。
所以在梁晖和钱多多身上都有口罩,周晓杰没有;但第二代小孙对于自己的镜像人身份并不自知,因此也在佩戴口罩;而第三代的关北、安何,在他们选择隐入人群逃亡,自然需要口罩来掩饰自己的身份。
3,在仓库里有些好似低端李四瑞的盒子,上面写着“star wow”,这是导演在通过这样的方式致敬《星球大战》中的BB8。
4,安先生从小小的家离开的时候,小小举起了枪,并且枪声与小孙篇的第一声拳声重合在一起,显然是开枪了,但有没有瞄准安先生呢?
也许这就要问小小了。
5,在小孙和田小心发生关系一天后,田小心手里的验孕棒是一条杠,但心情急切的田小心想要知道小孙对自己的感情是真的发自内心而不是被设置好的,于是谎称自己怀孕想看到小孙的反应。
而真的怀孕则是由于干细胞对小孙促成的改变起了作用。
但发生关系“一天后”,这时的受精卵尚未着床,是不可能测出来怀孕的,所以验孕棒是一条杠。
6,安何与关北重逢时,头顶时钟是15:21;安何死亡的时间是20:05。
导演通过两组镜像时间,15和21,20和05,像是镜像中的同一组数字,暗示镜像人就是人类命运的比喻。
7,在许多年以后,安何等人小时发现了李四瑞形态的机器人,有一个画面可以看到,机器的表面写着“李四瑞基金会”的字样,很有可能这是梁晖为了纪念周晓杰而成立的。
幸运在金马影展看了世界首映,在一片相似类型的中文电影中,冲出来一部很特殊的电影。
讲真,纠结很久到底该给几分,但纵观华语片界屈指可数的科幻片,觉得还是指的鼓励的。
有网友说,或许将来它会是检验华语科幻作品的参照标准;在我看来它也确实完成了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内容。
无不意外地喜欢整体的创意结构,三个故事但不是依次进行,而且把第三个打碎穿插在前两个事件里、按时间(基地纪年)划分组合,比起小说分段或许电影这样编排比较方便汇总情感。
总体来说很喜欢世界观的设计,人类和三代不同特点的复制人类之间的爱恨情仇,非常有趣和有勇气的宏大的架构,以及有点类似银翼杀手里对「真实虚假」「意识个体的定义」「爱的力量」等哲理思考;可是就三个单独部分的故事而言,我比较喜欢第二、三段,第一段则比较平庸矫情。
个人觉得配乐过多有些反效果,虽然导演也在映后座谈解释这是为了照顾一般院线非影展类观众,但我还是认为音乐的引导限制了情绪、也破坏了原生的真挚体验,而且音乐喜怒转折被场与场间过于快速的衔接所破坏,变得笑完即哭、哭完又笑,使观众无法跟上戏内情绪变换,有些尴尬。
此外台词部分是华语大片的通病,或许是我们还难以接受过架空的中文模式,使得对白感觉有点点中二。
演员是一大惊喜,两岸三地的年轻阵容,不输前辈的真实演出。
不过我很欣赏导演的勇敢,踏足了这一片荒土區域,呈现上一部视效精彩、场面设计前卫的作品,大部分路数手法已经较成熟,让人联想到诸多科幻电影的影子。
电影延伸思考的空间非常庞大,跨性别、跨区域、跨时空,感情融合、文化分享、尊重互爱,确实带来很多希翼向往的美好设计,在祈求未来的和平发达之外,也应该借负面问题做前瞻预防。
值得看完做讨论的一部电影。
讲真,废土和赛博身体的浅显组合已经玩不出什么新意了,也无法延伸至更深层的关于人/人体器官/灵魂的论述,别再什么后人类什么存在主义危机了,你细读文本的话就会发现很多评论比电影本身还要夸大(但是写的真是精彩)。这部片子的运气好就好在在一堆恶心的“讲好中国故事”的失败试验品的垃圾堆中有了所谓的“风格”吧,导演像一个美学掮客一样拼装的很巧妙,最起码不惹人生厌和疲惫。
在这一部片子里,我猜你一定可以看到《银翼杀手》《星球大战》《速度与激情》《天下无贼》《飞驰人生》等各种电影的影子。只有科幻的概念,却全然没有科幻的设定,剪辑胡来,动不动就玩闪回,摄像构图水平、演员演技也非常糟糕。
3倍速都忍不了
莫名其妙
一部另类的软科幻青春片,把青春故事里的爱情、友情和亲情诠释的比较到位。那个导演构建起的带有未来感和末世感的环境很有吸引力,没能在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有所斩获,比较可惜。郭姝彤和李程彬的爱情故事是近年来青春片里相当动人的一幕了。颜卓灵饰演的安何在面对小伙伴的追杀时回忆他们如何拥有名字的那一段让人泪目~
光是看蠢逼主角和一个小爱同学在那勾心斗角(都算不上)我真的绝经
周晓杰预知自己的死亡,却靠机器人让生命延续;小孙预知自己的使命,却逃不出设定好的命运;安先生预知自己的名字,却遵从不了平安的愿望。不断迭代进化的镜像人,拥有生的渴望、爱的欲望、自由的热望,最后只能品尝没有名字、只有编码的绝望。怎样才算在这世上活过一场?吃过肉龙饺子,有过牵挂的人。
很好看片子,原版小说肯定不错,故事真的好。镜像人拯救了人类,人类还在发明者自己的拯救者,人类早晚会自取灭亡。这是肯定的。
呵呵
#SIFF2018
毫无逻辑,不知所云。套着科幻马甲的国产狗血青春电影,不抱任何期待,但依然被雷得外焦里嫩。望周知:任何带分隔符的国产片80%的可能都很烂。
给自己起名的那一段不错,斑驳的光影、歪斜的标语、搭配上一往无前的bgm,这种隐喻还是少见的
难看,别以为套个科幻的外壳,加点霓虹灯和废土就看不出你是烂片了。没有科幻世界观,表演糟糕,剪辑糟糕,可能也因为剧本结构本身就很有问题吧。三个故事就是三篇命题作文,还是烂的那种,矫情又肤浅,都是些陈词滥调。而且范晓萱那首片尾曲的歌词都很像命题作文啊!
看不进去,音乐,场景模仿感很浓
被李程彬和郭姝彤那段爱情故事打动了,他们都为了爱做出很大的改变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这需要的勇气不止一点,能够这样义无反顾去爱真的很难得,希望也能和他们一样即使前方布满荆棘也绝不妥协,更勇敢一些,拥有自己的未来青春。
国产软科幻题材启示录,值得二刷。
disney 同 bb8多謝了:)
画面色调很好看,剧情也不错,很喜欢李四瑞 特别萌,但是没看出来第一段赛车手小灰灰和后面的拳击手有什么必然联系。拳击手小孙和小心两人表演出了那种初恋青涩的感觉,但是又和常见的青春偶像片的狗血剧情不一样...整体感觉还不错吧
编剧和导演怕不是小学都没毕业。
既然镜像人就是代码的堆积,那他们对人事物产生的感情也是代码的运动轨迹啊,这些感情是他们自主控制的,还是“工程师”操控的呢,细思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