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良心说,这其实是一部小学生电影,各位这么努力写影评的成年人,我想说一句,选择大于努力。
不小心看了一部小学生电影,咱就认了吧。
不要绞尽脑汁解读了。
真正的影评回家问问你们7岁的孩子吧。
其他就不多说了。
不小心看了一部小学生电影,咱就认了吧。
不要绞尽脑汁解读了。
真正的影评回家问问你们7岁的孩子吧。
不知道那些打一星的都是什么专业人士,之前看到豆瓣评分那么低一直没有看,今天实在没事,没有新电影可看了,就拿来一覌。。。
感觉还不错,有哭有笑的,是一部还算不错的励志喜剧电影,不要说什么模仿哪部哪部电影,只要观众被感动到就是合格的,看电影的大众更多还是图个乐呵,嫌个眼泪,不要太苛刻了,这部电影我觉得不高不低6.7分比较合适!
喜欢麻花团队,希望能出更多电影!
另外主题曲和插曲都很好听!
看标签大概可以知道我的想法。
众所周知开心麻花团队对喜剧尺度的把握一直很好,看的过程中我确实也笑声连连,在这里,好的我不过多作评价,我就来说说还有写缺陷的地方吧。
丨①剧情有点老套。
“幼稚”小胖子经过一系列挫折阻挠与奋斗和她的好朋友们一起完成自己的梦想……讲真,这种青春励志的故事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早早知道了套路但还是容易被吸引,因为这样逆袭的故事正是我们所向往与喜爱的,所以才会有很多这样的套路的故事。
但是确实这样的故事太多了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的的确确收到大众的喜爱,但会处于“受到喜爱,但是不会火”的尴尬境地。
②有些内容有点尴尬。
话说电影里有一些情节看得我自己替他们尴尬,也许是为了喜剧的效果?
就比如海选的时候四个姐妹有的在扶墙吐有的跳夜店舞有的做简单的动作……我就……真的有点尴尬😳。
丨总的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电影,青春励志在现在的市场里很吃香,我看到最后也确实比较感动,不过还是希望开心麻花能有更好的题材,预祝开心麻花下部电影大卖!
虽然很多人都说是在消费胖子。
但笑点基本都集中在了艾伦身上...片尾还留言了鼓励。
如果演了一部胖子的励志电影,就算是在消费胖子。
那《巴黎圣母院》是不是歧视丑人?
那《阿甘正传》是不是歧视傻子?
这只不过是一部轻松、温情、搞笑的电影。
全片里,除了角色在黑胖子,我感受不到一丁点,剧本或导演在黑胖子。
况且,最惨的并非是主角春夏吧?
而是她的皮老师。
这么看,是不是有人要站出来,说电影隐晦的歧视同性恋?
唉...你们真累。
前几天看了《跳舞吧!
大象》。
因为评分很低,起初并没有特别感兴趣。
但是作为一个舞蹈爱好者,因为它讲的是跳舞的故事,而且也有专业舞者参与其中,便本着好奇心一探究竟。
▲《跳舞吧!
大象》确实,电影本身有很多问题,比如剧情俗套、转折生硬、硬熬鸡汤、贩卖梦想、消费胖子等…但是,观影过程中还是有那么几个点戳中了我,让我鼻子发酸。
影视作品,是对生活的提炼和艺术化处理。
尽管这部电影的处理并不十分理想,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看见生活,获得某种启发和共鸣。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们被作品打动,从来都不仅仅是因为作品自身,而是因为从中看到了自己。
所以,这里不讨论和评价电影本身,只想说说这些点。
🐘01 “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直到大学毕业前,我几乎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想要做什么。
我只是,顺利地学习、升学、工作。
偶尔尝试一下似乎有点感兴趣的东西,也只限于浅尝辄止。
当初入工作的新鲜感和经济上不再依赖父母的快乐渐渐化为了平淡,日复一日的枯燥,时时让我觉得空虚、乏味和沉闷。
渐渐感觉自己的活力和灵气都快要磨没了,就像一株植物在一天天地“枯萎”。
我感受到心里有一股劲儿,像茶壶里煮的饺子,倒不出来,憋得难受。
我不甘心。
然而。
虽然偶尔有爆发,跟随自己的心,做一次当下最想做的事,但总体上还是在战战兢兢地、一点点地试探着改变的可能性。
毕竟,“脚踏实地”才是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
我羡慕电影中的黎春夏,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可以像傻子一样,不顾一切地追寻。
没有犹豫,没有迟疑,不问后果。
当闺蜜芊芊质问她:“你现在应该做的是那些成年人做的事情,减肥相亲挣钱买房,你听明白了吗?
”她说:“这十几年我躺着的时候,总感觉有人在我耳边絮叨,说,北舞附中还没考上呢,咱们那支舞还没跳呢。
就是这些话让我醒来的。
”
▲黎春夏和姐妹们在疲惫忙碌、一地鸡毛的生活里,依然愿意相信自己,去争取一次。
没错,这是傻,但是许多人连这种傻的勇气都没有,而是从一开始就放弃了。
而这,并不比她高尚。
想起《月亮与六便士》 中的银行家查尔斯,为了追求内心隐秘的绘画梦想,放弃一切去追寻,直到生命的终结。
▲《月亮与六便士》于他们而言,有些东西,是精神支柱一般的存在。
若精神饥饿,纵然物质优渥,也依旧是贫瘠的一生。
前段时间看了关于街舞舞者的纪录片,了解到了街舞精神。
对他们来说,跳舞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跳舞。
在一次街舞比赛中,舞者阿K因为跳舞时过度卖力,体力不支,在后台晕倒。
我很欣赏他们有这样一种值得付出所有、奋力一搏的“信仰”。
不只是宗教才有信仰,我们内心的渴望、想要到达的彼岸,就是信仰。
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一点儿念想地活着,岂不是很无趣?
🐘02 “生而为人无罪,你不需要抱歉。
”电影中的皮老师是一个小众文化爱好者,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娘炮”,就连父亲也一直不理解他。
身为一个落魄的舞蹈老师,他每次回家,都要换上西装,戴上工牌,假装是个“正经的上班族”。
一次,妈妈对他说:“你这身衣服啊,是在瞒我们,还是瞒你自个儿呢?
”电影的尾声,他穿上带着翅膀的演出服、戴上“王冠”来到父亲面前,虽然父亲情绪失控将“王冠”打落,他依然戴上。
那一刻,他走出来了,也终于和父亲达成了和解。
▲皮老师和父亲无独有偶。
台湾的“玫瑰少年”叶永志,因为长相清秀,遭到同学霸凌。
一次,叶永志为了去厕所,在他最爱的音乐课上提早五分钟下课,之后再也没有回来。
让人心痛不已。
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大多活在别人的评价和社会的条条框框中。
然而,这个社会对少数群体并不友好。
如果你恰好是那个少数派,你很可能会受到各种排挤甚至打击。
我们都害怕变成少数派,同时,却又在排挤着少数派。
世界的复杂性和生物的多样性,注定了会有多数和少数。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在某个时刻成为某种少数。
但是,即便身为少数,和别人不一样,也并没有任何错。
所以,请对这个世界、对和你不一样的人多一些包容和尊重吧!
🐘03 大象也能跳舞。
这部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我们这些被生活揍趴下的人,一辈子一定会有赢一次的权利,你要为那一次,拼尽全力啊。
”我认为,这个“赢一次的权利”,并不是一定是最终赢得成功、实现理想,而是一种奋力向上的劲儿,一种“老子拼尽全力了,所以没有遗憾”的气魄。
电影的结局挺好,并没有胖女孩变瘦变美的逆袭,也没有四人团结振作一路过关斩将,更没有赢得冠军成功出道。
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谢幕词我很喜欢——“献给所有笨拙而沉重地活着的人们。
”尽管身体沉重笨拙,但谁说大象不可以翩翩起舞?
尽管一身重担,我们也依然可以努力活得漂亮。
- End -「本文由 @粥粥Laraine 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我不知道要有多少人的梦想成功荣光,必要假于艺术一途,它多么灿烂又多么脆弱,如果退守于普通的职业了,是否就没有精力时间再追梦了呢?
我很虚伪,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艺术,有时还厌腻人性,所以我脱离正常的轨道只是为了那灿烂的烟火。
可我知道那烟火是天赋是热爱是真情,可惜前两者我没有,又把最宝贵的最后者也丢掉了。
为了看似有天赋模仿华丽外表与轻松不屑,可我知道除了一些些的仍心有触动这不过是别人眼中的不了解与自我的浮油架空自以为是。
有必要吗,比那些真的油滑之辈多了致命的真诚,比真的诚恳之人多了诸多挖空人的心思,也知道骗得了别人,也骗不了自己,若骗过了自己,或许就飞了,别人信不信又有什么重要?
所以,每每常记得是像郭靖一样笨拙的青少年,谁要来抢聪明伶俐吗?
统统让给你们好了。
为什么总有什么东西,隐藏在笨重之下,让人隐隐作痛,心潮澎湃?
可能它的人物组合,没有新意,它的桥段老套,情节刻意,但是它在一次次试图试图冲击那些命运张力的内核。
这不也像平庸生活里我们偶然的灵光乍现吗?
我也一直在怀疑着自己的价值,可是光辉与不凡有何重要,片片金箔滑落,是一颗仍能发热的赤铁的心不就够了吗?
今年七月份上映的电影《跳舞吧大象》,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3岁的小姑娘黎春夏因为一场车祸意外成为植物人,沉睡15年再度醒来后,生活发生了剧变,热爱跳舞的她体重飙升到200斤,当年的好姐妹也都失散了。
她重拾梦想,找到当年的“四小天鹅”姐妹团,在魔鬼导师皮鲍十的带领下,不惧困难,成功参加舞蹈大赛,为梦想拼尽了全力。
这部电影在豆瓣评分只有5.1分,因为观众不满影片消费胖子、觉得影片情节不合理、剧本逻辑有问题,但我看完后,却被故事的内核所感动:我们这些被生活揍趴下的人,被逼到绝路的人,一辈子一定会有赢一次的权利,你要为那一次,拼尽全力!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黎春夏和皮鲍十的影子,不被理解、被成见包围,在生活的重压下逐渐失去自我。
有时候我们身处低谷,却无人可说;有时候我们强撑着生活,却忘记了梦想是什么;有时候我们被偏见包围,被迫接受了失败的现实。
黎春夏和朋友们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他人的不理解和偏见,我们要拿出破茧成蝶的勇气。
01,生活剧变,物是人非,依旧心存梦想黎春夏13岁的时候,最喜欢三件事:一是她跟爸爸共同接生了一个叫做“阿童木”的小象;二是每周六她都会去少年宫学跳舞;三是她有一个“四小天鹅”姐妹团,她很珍惜与另外三个好朋友的友谊。
她热爱跳舞,想考上北舞附中,但是一场意外,让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的三件好事全部破碎了。
黎春夏在演出前跟男孩子们打闹,不小心被一辆车撞成植物人,她在医院躺了15年,醒来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两百斤的胖子、好姐妹失散了、阿童木也不知所踪。
28岁的她身体里依然装着13岁的灵魂,她跟不上生活的节奏、没有朋友、家庭条件很差还欠了很多债、巨大的身躯无法灵活的跳舞,一切的一切都让屏幕外的我们感到心酸,因为遭遇变故的人一般很难在低谷里重新站起来。
但是黎春夏没有放弃,她选择站起来继续跳舞,不仅为了替爸爸还债,更为了自己的梦想。
她找到了另外三个小伙伴,说服大家一起参加舞蹈比赛;她花钱报了舞蹈班,在皮鲍十的带领下进行魔鬼训练;身体不灵活,她就每天挥汗练习;好多舞蹈动作做不好,她就在水里练习一百遍,吃尽了苦头。
当年一起跳舞的小伙伴不理解她为什么还要继续跳舞,她们说:黎春夏,你现在要做的是减肥相亲挣钱买房,而春夏说:我不想什么减肥相亲买房,我就想把当年没跳完的舞完成。
她用自己的坚持感动了伙伴们。
反观现实中,有很多人没有过她的经历,没有她的身体条件,但总是面对一些小打击就颓废不已。
人生是一段拥有酸甜苦辣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遭遇打击、也可能拥有幸福快乐,但不管如何,都要拥有从头再来的勇气,不放弃,不妥协。
02,被嘲笑、被打击,心中热血支撑前行黎春夏和她的小伙伴们终于上台了,初赛的时候不出意外遭到了嘲笑,几个人不成体系的舞蹈被称作群魔乱舞都不过分。
毕竟过去了15年,当初一起跳舞的小伙伴早已在生活的重压下各自选择了不同的生活,对于舞蹈都忘得差不多了。
当评委喊了暂停,愤怒的让她们离开舞台的时候,黎春夏开始做基本动作,她依旧在舞台上跳下去,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最后竟然意外得到复赛的资格。
可是观众是怎么评价黎春夏呢?
一朵奇葩、胖姑娘。
舞蹈大赛的导演是怎么看待她呢?
一个备胎、衬托美女的野兽。
留学回来的师姐怎么说她呢?
我是冠军,而你永远只是一个小丑。
来自他人的偏见像一把刀子深深扎入黎春夏的心,可是她没有放弃。
与她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她的老师皮鲍十,多年前同样的偏见让皮鲍十放弃了自己所爱的舞台。
皮鲍十出生在工人之家,作为男生的他身上肩负着父母的期望和老师的希冀,但是他却爱上了芭蕾舞。
一个穿着紧身裤跳芭蕾的男孩无疑会遭到很多质疑,同学骂他是变态、父亲让他滚出家门,甚至同事暗地里举报,导致他被歌舞团开除。
面对偏见和不理解,皮鲍十选择默认,他把舞蹈梦放在心里,生活也一落千丈。
而遇到黎春夏,他心里的火光才慢慢升起,可能他在这个胖姑娘身上,看到了原来的自己。
我们很多人身上都有皮鲍十的影子。
工作生活中因为一些事情遭受来自他人的偏见,可能因为长相、身材,也可能因为能力或者性取向。
有的人选择默认这个事实,收起自己所有的锋芒,从此活在他人的眼光里,有的人选择像黎春夏一样,不甘心、不放弃,一腔热血为着梦想跳到天亮。
03,身处低谷,也决不放弃生活的勇气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而她们的相似之处在于都身处人生的低谷。
黎春夏大病初愈变成200斤的胖子,家里欠下债务,父亲操劳一生,头发白了大半。
芊芊单身独自抚养儿子,她在夜场跳钢管舞谋生,家里还有痴呆的母亲需要照顾。
白糖也在底层生活,做洗脚妹维持生计。
家庭条件最好的小果,也有着不理解她的父母,年复一年的为考试做准备。
皮鲍十连舞蹈班房租都交不起,颓废到不敢回家,整天跟一帮大爷大妈打牌聊天。
没有一个人看起来顺风顺水、一生顺遂,但是她们依旧没有放弃生活的勇气,她们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着生计奔波;她们心存梦想,不轻易表现出来,却愿意为了它付出汗水。
他们努力练习舞蹈,排练节目,为了那个“四小天鹅”共同的梦想前进。
他们不惧困难,面对重压昂首挺胸。
哪怕结果失败了,依然争取站在舞台上的机会。
这些都是被生活揍趴下的人,她们选择了站起来,选择了对抗命运的不公,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生活,哪怕只能改变一点点也足够了。
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你是黎春夏,你会自暴自弃放弃生活吗?
我希望你不会,黎春夏用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这些被生活揍趴下的人,被逼到绝路的人,一辈子一定会有赢一次的权利,你要为那一次,拼尽全力!
面对来自他人的不理解和偏见,不要被吓倒,你要做到以下几点:肯定自己的努力、承认自己的梦想;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改变现状;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拼尽全力冲着目标去行动!
面对生活的低谷,一定要拿出破茧成蝶的勇气,只有经历了痛苦的蜕变,才能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
黎春夏像一个小天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生活的舞台上大放光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会有不理解你的人,就一定会有喜欢你的人。
如果你现在身在低谷,心情低落,请你看看黎春夏的故事,请你为了自己的梦想,拼尽全力,再努力一次!
其实我觉得我写的这篇文章更像是观后感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部影评,尤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在我电影看了两星期之后,对于电影镜头的运用,电影情节的表现等这些专业词语的表达我并不擅长,我一直看重的都是电影能不能够打动我,也许这样的电影观会有点狭隘,因为能够打动一个人的电影,肯定是因为电影情节或多或少的折射你的生活,跟你在生活中的经历有相同的地方,才会让你有所触动。
所以首先我就要来讲述下我看这部电影的契机了,最近很丧,觉得自己工作一般,没有钱没有男朋友,每天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其实这样的状态持续了有几年了,但是为什么最近才觉得丧,是因为自己过了30这个坎了,以前不丧是觉得自己还年轻,简单的认为只要自己好好努力就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生活告诉你你真是一个太傻太天真的人,一过了30岁这个坎,我开始焦虑了,难道我要一直这么孤独终老下去?
难道我要这么一直平淡无奇的穷下去?
我想找到一个出口,所以再看到这部电影的推介后,我想去看下这部电影,给自己加加油鼓鼓劲。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台湾人,我觉得台湾的这种励志小清新电影会拍得有点中二和简单,这部电影同样也是,一个沉睡了十几年的植物人苏醒后想要重返舞台跳舞,电影并没有多么突出想要重返舞台所要面对的现实困难,而是天时地利人和一切都来得那么刚刚好,所以才会有很多网友在弹幕留言强行煽情。
这也许算是一个它的毛病。
但或许我们是不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如果一个人的内心真的坚定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她是不是会愿意披荆斩棘为了那个目标而努力,而所有的天时地利人和都会为她让路,女主角的内心有坚定无比的目标,就是站上舞台跳舞,而因为她15岁就成了植物人,所以当她苏醒的时候她的三观还停留在过去,她还没有被现实的世界给侵染,她固执的以自己坚持的东西去说服她的朋友,看到这里时很多人会嗤之以鼻,觉得哪有这么简单,确实现实没有这么简单,但你能不能感知到的是我们是不是还是要在自己的内心有一些坚定的我们想要去维护的东西,这样才不至于深陷生活的泥沼中。
电影的名字叫跳舞吧大象,其实大象怎么会跳舞呢?
电影里面出现的那只大象就像我们小时候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电影里女主角苏醒后问大象去哪里了,爸爸说它已经死了,就像现实的世界总是会让我们低头,忘记我们最开始的梦想。
我虽然30多了,但有时候还是挺轴挺一根筋的,我还是愿意去相信只要自己够坚定没有过不去的坎,当然在过这道坎之前我们会收到很多很多的打击和阻碍,甚至就像电影里面说的生活会把你击打的起不来,可是我不想认输,因为我这人唯一的优点可能就是够坚韧,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样也是这样的人的话,那就去看看这部电影给自己加加油打打气把.
说实话,一开始,我想给这部电影打个满分的。
原因就是,他敢于涉及LGBT话题,而且梦想立意不俗。
但是在最后的彩蛋,有明显是恶搞消费的含义。
这让我感觉导演没有认真对待LGBT的话题。
如果真的想表达这样的内容,应该小心翼翼而深情,不应该加最后的恶搞伏笔。
但是为了让更多的国产电影愿意为这方面发声,我愿意在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多给一颗星。
毕竟,让更多的人看到,反思,这也是电影的一种价值。
如果单纯从电影角度讲,那这部电影真的很不可以啊。
创作者可以得到一颗星的原因是,他知道这是童话,所以将整个作品故意做成脱离现实一般的童话拍摄手法,不写实,但有意境。
但是这个意境拍摄却非常不成功,刻意的笑点,让人非常尴尬。
刻意的煽情,也无法打动人心。
最精彩的戏份,就应该是艾伦去直面父亲,战胜内心的恐惧,这对于LGBT人群还是非常鼓舞的,也是具有意境的。
主演的表演不够好。
一个28岁的身体住着13岁的灵魂,不应该刻意扮嫩,而是会发出迥然不同的效果。
感觉演员金春花还是没有好好 钻模这样一个13岁少女的心态,不应该掐着嗓子扮可爱,还以为别人看不出他的装可爱。
还有主线不是很清晰,反面力量也不是很清晰,其实完全没必要把反面人物做得那么刻板,真实世界里,不是所有人都想和弱势群体作对的,但是能真正打心眼里尊重弱势群体的人很少,创作者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将这部电影在真实性与梦幻的结合再处理得更加妥帖一点。
电影有好多细节不值得推敲,好多地方为了煽情而煽情。
但是就为了春夏一直作为一个胖女孩儿而努力,而不是一转身就换一个瘦瘦的女孩来说她减肥成功了,这部电影就值得一看。
事实上虽然有一个浪漫的舞台,但她们的生活并没有产生实际变化。
只是沉重生活中一个美丽的梦罢了,但是做个梦又何妨呢?
感谢导演造了这样一个美梦。
又哭又笑,故意给差评的太多了,看得我热泪盈眶,导演的电影基本宣传不行,莫妮卡多燃啊
有些地方比较刻意,还是有提高空间,但整体来说是低迷暑期档的小惊喜,从片中可以看到好几部电影的影子,《跳出我天地》、《立春》、《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有“娘炮”对于传统masculinity的冲击,有小镇追梦文青的压抑、苦闷和无奈,还有丑小鸭努力也成不了白天鹅的现实。喜剧的糖衣冲淡了很多现实的触目惊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创作者隐晦的表达也很不容易了,值得鼓励。人生可能就是赢不了,但尽兴就好。
hmmmmm萌萌快站起来!
国产电影以后要避免强行煽情催泪,观众已经不吃这一套了,反而会很败好感
1、看了前十分钟就想离场,“屎一样的人生”这什么鬼台词,至于这么直白嘛;2、又硬又尬又做白日梦的强行煽情,根本不用谈逻辑和现实,所谓的励志不过是毫无节制的打鸡血。
Shout to the little clumsy girl with an elephant×/ elegant✓ dream
无聊啊
唉……糟蹋了monica
不要以为抄袭片段就没人发现
乱七八糟,东拼西凑,故事不太流畅
有看到套路的影子,同样也有一些亮点,比如看到了好多“明星脸”山寨杨千嬅孙俪林辰唏仔仔汪峰以及真张信哲;另外小胖妞躺病床时小伙伴的陪伴着实有感动到,康复后白糖默默的鼓励打气,这些都是很难得感人的情谊;以及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的表达和致敬让我觉得很不错,毕竟像皮老师爸这种被老思想包裹并把这种思想强加在下一代的现象在中国并不少见,在开明多元和谐教育这条道上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张信哲《没资格难过》周笔畅《大象之歌》歌很好听。“献给所有笨拙而沉重地活着的人们。”
蛮好看的欸...生活不易,好好珍惜苦难中的一点点甜吧。
后半段尤其是结局各种不合逻辑的强行灌糖水……拍摄很专业,但剧本缺乏诚意。
本片最精彩的台词“多哏儿啊”“哏儿嘛呀”
有很多纯朴甚至入门的致敬 而且演员质感和镜头组合成本略低 但不失为四十元电影票的合格线以上作品 建议观影大师们省点钱省点时间省点键盘 别闹
最后的莫妮卡好看。
很可爱的啊,也会泪目。
被生活揍趴下的人,总有赢一次的权力。
设定的几位,背景都有各自的不易,说是喜剧,更不如说这只是普通人生活中难得的一抹阳光的集合,根本禁不起细想。小时候觉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长大了,经历的多了,才知道真正懒散的人其实很少,很多很多的人其实一直很努力很努力的生活,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也就只能依靠着生命中偶尔闪现的这些高光时刻,来让自己有继续活下去的动力。这电影其实真算不上喜剧,只不过就像最后那句所说:献给所有笨拙而沉重地活着的人们。也许,很多人会难以理解吧
每次看到烂片还是很开心的,发现这么傻x的故事和情节,这么烂的导演和演员,竟然还有人觉得好看,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