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营救

The 33,33名矿工,绝地拯救33(港),33:重生奇迹(台),Los 33

主演: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朱丽叶·比诺什,罗德里戈·桑托罗,娜奥米·斯科特,科特·德·巴勃罗,卢·戴蒙德·菲利普斯,詹姆斯·布洛林,加布里埃尔·伯恩,鲍勃·冈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智利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15

 剧照

地心营救 剧照 NO.1地心营救 剧照 NO.2地心营救 剧照 NO.3地心营救 剧照 NO.4地心营救 剧照 NO.5地心营救 剧照 NO.6地心营救 剧照 NO.13地心营救 剧照 NO.14地心营救 剧照 NO.15地心营救 剧照 NO.16地心营救 剧照 NO.17地心营救 剧照 NO.18地心营救 剧照 NO.19地心营救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地心营救

地上人员一直在工作,救援钻井机日夜不停的运行,但每次都与避难所擦肩而过,就在他们将要放弃,奏响哀乐时,工程师最后的方案用最后一台钻井机找准了目标。

当钻头钻破避难所的那一瞬间,骨瘦如柴的矿工们兴奋无比,他们用油漆在钻头上做上记号,贴上纸条:我们在避难所内安全,全部33人。

地面的人们沸腾了,希望再次燃烧,各地政府纷纷援助,提供设备,物资与救援方案,食物,水源,衣物等也从钻孔中用圆筒送下,33名矿工在死亡的边缘逃了回来。

 2 ) 2010年科皮亚波矿难

  2010年科皮亚波矿难,又称智利矿灾。

事故地点位于智利阿塔卡马大区科皮亚波以北45公里处之圣何塞矿(Mina San José),于2010年8月5日33位矿工受困在矿坑崩落处更深的地点。

直至事发第70天,当地时间2010年10月13日0时12分,第一名矿工成功获救。

  本次矿灾意外并未有罹难者,所以成为国际新闻,并打破世界纪录。

整个救援计划花费约1000-2000万美元,其中三分之一为私人企业捐献,其余则由智利国营矿业公司Codelco及智利政府支出。

救援行动中使用的是凤凰号逃生舱(Phoenix)  10月13日,当地时间0时12分,第一名矿工成功获救。

并于同一天晚间9时56分,第33名矿工救出,全部安全。

  遭遇本次矿灾之矿工们,均为男性。

分别为智利籍32名与玻利维亚籍1名。

其中一名是法兰克林·罗伯斯,他为智利前国家足球队的国脚。

曾参与过1984年洛杉矶奥运。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ps.没有找到关于那名智利前国脚的任何资料。

 3 ) 语录

全世界上每年大约有12000名矿工死于矿难。

找到他们的可能性不足1%。

这里有33个人,难道我是唯一一个有点内涵的人?

不懂事的小孩才会记恨。

他们被困在地下610米深的地方。

马里奥,你已成了智利最出名的人。

领导从不放弃。

政府的未来就看这件事情的结果了。

家庭是我们的全部。

你打算为了这个破iPod而杀人?

我们进来是矿工,出去也是矿工。

 4 ) 生命仅仅只是一串数字吗??

《地心营救》、《冰路营救》都是企业主为产量,放任隐患直至发生事故,将职员生命悬于九死一生境况中,电影中职员遭遇事故是不幸的,最后终又被救出好像又是幸运的。

真实世界中大大小小的企业,又有多少在事故发生后,职工能平安获救?

不奢望企业主对职员有责任心,但生命在所谓利润面前真的只是一串串数字吗??

 5 ) 灾难不会改变任何,只是更加坚固了你们的心

我是什么领袖?

我进来之前是矿工现在被困在是矿工出去之后还是矿工没有任何变化就像你们还是我的兄弟—————经过虽然没有很多波折但是磨砺的是各种心各方的坚持,才有了最后的救赎历时69天,700多米,33位矿工全部获救10亿人见证了这一奇迹有背景的故事更动人心诶

 6 ) CHILE

若不是书上的推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好莱坞大片,我定是不会看的。

情节倒是没有太过吸引我,四平八稳,中规中矩,大概是看之前就知道结局。

但事件本身是很震撼的,当时新闻一出震撼全球。

“我从事挖矿20几年,经历5起事故,没有一个人是救出来的。

”首先是生存概率确实极低,再者,经济成本会允许他们展开施救?

naive … 这倒是让我想说,穷人的命都拽在上层阶级手中,全凭政府和资本家的意志为转移。

这让我想到昨天看的印度推出新公民法引发的骚乱及背后原因… 笑了… 芸芸众生皆是一枚棋子罢了。

(此处省略500次,敏感话语不可说)Chile,作为南美最稳定发展且富裕的国家头衔实在太多了。

铜矿、硝石(唯一生产国)资源位列全球第一,作为国民经济命脉。

这部片子一出,我想是给国民打了一针强心剂,再次在全球打一波广告,也是争气。

只不过作为全球最狭长的国家在地形上实在有点意思,与阿根廷、巴西并列为ABC强国。

教育高度发达,全球最自由经济环境。

题外话:世界边缘国最近“三毛钱乱了智利”这个标题真是魔幻了。

几年来国内经济增速发展,被视为拉美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楷模,圣地亚哥竟因为地铁票涨3毛钱,引发“近几十年来最大规模骚乱”。

为了自由经济发展把自己搞臭掉也是有点意思。

新民主主义的推崇,导致经济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削减关税壁垒,外资大幅入侵,资本自由流动、甚至国有企业、公共领域、教育、医疗私有化。

政府干预极少,简直可怕,显而易见,贫富差距日愈增大。

18年智利GDP3010,然而75%工薪阶层不过月入5k。

却要承担起所有私有制下的经济费用(显然相对于公有制来说得翻倍)。

体制不改,游行不会终止。

不得感叹还是社会主义好啊。

 7 ) 真实的奇迹

曾经知道过这个新闻,当时心里感到的是,原来,上帝真的存在。

于是这则新闻制造成电影,我想是怀有12万分的敬意的。

3颗星,给选材本身的奇迹。

在整个片子里,出彩的点是带着“黑色幽默”的乐观精神,南美的异域音乐,至于作为“电影”这个类别,少了些偏重,更多了些叙事。

表达的角度很多:1,亲人的反应——着急、绝望、希望2,政府的表现——踌躇、逃避、无能为力3,救援队的态度——无望、尝试、失望、振作4,矿工的意志——了结、团结、绝望、希望、分裂而当中的人物关系也在电影里复杂的拉扯出来……我想,如果称之为电影,不如说,是加了人物情感表达的纪录片。

微信关注:【有D野】D-something

 8 ) 地心营救

整个二月,感觉成了动画片的天下,实在是没有什么好片子,特别是明知道《美人鱼》很烂,还坚持着去看了一下,然后确认确实很烂之外,对于国产片实在是丧失信心。

于是突然发现只余动画片可看了,于是,先去看一下童年回忆《圣斗士星矢》,然后发现,哎,虽然人物面貌有所变化,但是似乎还是有记忆里的影子。

和同事讨论,大家觉得星矢陌生,也许是因为我们以前习惯了配音版的缘故呢。

然后又闷了,虽然不是《火影忍者》的粉丝,但是发现火影的票房居然比圣斗士还高,于是抱着猎奇的心理,又去把火影看了,似乎有点明白,为什么像圣斗士和火影能够一直经久不衰,那是因为大家都有着燃爆的青春啊。

然后又闷了,在《蝙蝠侠大战超人》来临之前,还有什么可以看呢,发现两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一部是《地心营救》、一部是《飞鹰艾迪》这样的片子不可谓不好看、也不可谓不励志,然而票房却不会理想。

不是我看不起国人,而是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绝大多数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我们,同样价钱,谁不想去看看明星或者搞笑的喜剧呢,让他们去看《地心营救》这样的纪实电影会不会要求太高?

《地心营救》是由帕翠西娅•里根执导,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朱丽叶•比诺什、马里奥•卡萨斯、 罗德里格•桑托罗等主演的灾难片。

该片于2015年11月13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真实矿难事件,讲述了2010年智利33个矿工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被困地心深处的故事。

这真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活着。

超级马里奥的故事这是一个笑中带泪的故事,这一群矿工中还好有个超级英雄,就跟我们的超级马里奥一样,不惧困难,带领大家迎难而上,在深达300多米的地下,如果没有一个主心骨把控事态的发展,是非常恐怖的。

还好,在群龙无首的时候,马里奥站出来了,给予大家以信心,合理分配有限的食物,坚信一定会得救,在暗无天日的地下,信心远远大过身体的需要。

小三的真爱故事在这一群被困的矿工中,开头就有他的故事的背景交代,他结了婚,但是却和邻居的老婆搞在了一起,最关键的是,居然还不拉窗帘! 于是,成为大家的嘲笑和鄙夷的对象那是理所当然。

然而,在他被困到地底的时候,我想他终于想明白了自己的心中之爱。

起先事态的发展还有些好笑,因为大家都很担心,所以家属们都日以继夜地在周围守候着,而世俗人眼中的小三屡次被正室举报,因为她并不是家属,举报一次、被驱赶一次;举报一次,又被驱赶一次,看到并不美腻的小三和正室毫不示弱争论谁是真爱的时候,居然莫名喜感和心酸并行。

直到救援有了进展,矿工们可以通过小纸条传达对亲人的惦记的时候,剧情出现了神转折,他的纸条是写给小三的,他说他爱她,想她,面对小三欣喜若狂的脸,镜头里只给出一个正室落寞的背影……多说一句,人的本性其实是自私的,只有在生死关头,才明确地知道自己到底爱谁吧,据说汶川大地震后离婚率暴增,就是因为人们忽然发现,生死无常,在有限的日子里,还是应该跟自己爱的人在一起执着的矿业部长的故事这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帅的矿业部长了,简直是我看这部影片的意外之喜啊(为什么当他说叫我劳伦斯的时候,我莫名想起了《阿拉伯的劳伦斯》呢),可以说,33个矿工被救,劳伦斯部长功不可没,是他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要求总统和国家出面施以援手,因为圣何塞矿井已经没有能力救援了,是他在愤怒的矿工家属冲过来要求他给出合理解释,并且在暴怒下给了他一巴掌时;他什么话都没有说,而是指示矿警默默地打开了围栏,让家属能第一时间知道救援的进展;依然是他,在本国人力物力达致极限的时候,不吝向国际社会请求救援,最终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营救奇迹。

完全可以说,没有劳伦斯部长的坚持,就没有这次奇迹的发生。

当然做为一部纪录片电影,影片也不能免俗地展示了一些月亮背面的阴暗,比如在可以和被困矿工们通消息时,已经有出版商私下接触英雄马里奥,于是开始有谣言在地下流转,马里奥获得的出书机会,家属拿了多少钱,当生死之关一过,人性的考验就纷至沓来,不过后来影片在这里也并未加重笔墨,成为一个迷之后续。

结局自然是美好的,其实真正的救援场景但是也是在全世界同步,虽然已经预知这个结局,然而在看的过程中还是为矿工们的命运感到揪心。

影片的最后展示了真实的被救矿工的影像,圣何塞矿井最后没有被起诉 矿工们至今没有拿到赔偿,然而33个经历了生死关的矿工亲如一家,一直都有联系,即使是黑白的影像也似乎能感受到那背后涌动着的热血人生。

 9 ) 在智利,阶级兄弟的命有多重?[猫]

本文已发表于《环球银幕》2月号,如有转载,请一定注明并联系本人。

-- 说起矿难片,我们脑子里首先蹦出的都是昏黑的场景和凄惨的人貌,但导演派翠西亚·里根却证明,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故事,依然能用丰富而漂亮的色彩展现,大片黄土地,与蓝天相配,加上拉美的鲜艳衣裙,美感不输《疯狂麦克斯:怒道》。

当然,这故事曾震惊世界,宛如神迹:智利69天成功营救33名矿工。

电影开场,矿工和他们的家人在派对上玩耍,吃吃喝喝,谈谈工作,踢球唱歌,他们身上洋溢着轻松自如的快乐与尊严。

不过,也会有酗酒虐亲人的,跟小三和老婆搞三角恋的,地域歧视工友的,这就是智利普通矿工的日常生活。

塌方一开始,电影制造出的扣人心弦的紧张气氛,也仿佛通常的惊险片,区别是你知道不会出现最后一秒逃出矿井的好莱坞逆转。

跟世上其他地方一样,矿老板也想隐瞒矿难,但现实仿佛比虚构的《火星救援》更科幻。

政府没有赶走情绪激动的家属,而是决定斥巨资倚靠最顶尖的科技营救这33名矿工。

电影为在一线奋斗的矿业领导设计了非常完整的英雄发展弧线,他从纸上谈兵的西装男成长为废寝忘食的总指挥,忍下愤怒家属(朱丽叶·比诺什饰)掌掴并渐渐与之建立友情,更从与对方的聊天中悟到新的营救方案,他不言弃又懂科学的特质,是营救获胜的关键。

钻头屡败屡战终于钻到矿工避难处之后,矿工与亲友视频,并在最终获救前与地面专家开视频会议,这都让人惊叹科技对遇难人群的拯救能力超乎想象却又在情理之中。

井下的阶级兄弟能撑过69天,就靠他们对神的信仰和马里奥大哥(安东尼奥·班德拉斯饰)强大的性格魅力了。

如果不是他及时阻止哄抢食物,并每日均分微少的食物量给大家续命,矿工们很快会陷入没有食物并自相残杀的状态。

他始终不放弃希望并鼓舞大家,还要维持人际和谐,包括劝阻工友不要为地面送来的破ipod打架,同时自己也拒绝被巨款收买,不是因为他,幽闭空间里的33人也撑不到出头天。

出来了,就是一辈子的兄弟。

四颗星亮点:詹姆斯·霍纳的绝唱配乐,拉美味十足,又积极乐观。

酒鬼矿工与姐姐的亲情复苏,原配与小三争老公最终小三赢得真爱,这两条贯穿始终的支线让言及生死的电影产生温婉情趣和生活气息。

你还可以看:《火星救援》,《绝命海拔》-我的公众号:树屋钓月亮

 10 ) 烛光里的营救

文/刘小黛公众号:抛开书本轰轰烈烈之回归平凡。

影片最后提到现如今,33名矿工仍未获得任何赔偿,甚至矿业公司都未被处罚。

这应该是对现实的讽刺,可同时也说明昔日的英雄们算是过上了平淡的生活。

井下69天,直到升井的那一刻他们都是英雄,但终有一天事情会平息,英雄会被淡忘,媒体也不会再铺天盖地的报道。

这一点,“超级马里奥”应该是最清楚不过的,拒绝出书也有部分原因在此。

影片中井下矿工们这样说,出去后我们也还只是矿工而已,不指望因此发家致富,走上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开始还是智利风光片,一到井下灰头土脸昏天黑地。

囿于成本配备精良的井下生活展现不突出,相比国内的掩盖埋没,智利的政府拯救力度还算顽强,尽管尊重人权也有过抗争。

主旋律温和思想涵盖全片儿,偏向写实纪录片风格的真实改编,节奏温吞,中规中矩。

吐槽1:矿工们的大巴很破烂,行将报废;矿区的房子很破烂,简直贫民窟的违章建筑;矿井里面的设备很破烂,要啥没啥。

可是那么大一台CAT挖掘机又亮又新,估计是卡特皮勒公司送的,塌方时再来一次几乎全屏的被砸特写。

大公司给了赞助也不能如此明显吧?

丰田汽车估计也是赞助商,可是我实在是想不到沙漠里不用丰田用什么车,过于合情合理而且就没法儿吐槽了。

吐槽2:前半段主角们形象“斯巴达”化,难道“300”和“33”是亲戚?

观影过程中一度有一种“咱们石油(kuang)工人有(hou)力(yi)量(hou),地球也要抖三抖”的感觉,但是铜墙铁壁的井下又是在给足讽刺。

电影没有刻意描写33人如何挺过去的细节,反而给了政府和家人们以及各自关系更多的镜头,也更多地展现人性深处。

片子毕竟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少了许多电影固有的桥段。

所以并没有看大片时那种震撼的感觉。

但是,姐弟情,爱情,父女情等等各种情感表达的相当真实,当获救的那一刻,确实很感动。

另外,当镜头切到井外家属焦急等待时用的音乐并不是很低沉,反而很轻快,表现了智利人民的热情和乐观,想到库斯图里卡的《地下》。

根据真实故事改变,故事本身很震撼,但由于非大投资特效非常一般,想看灾难片的可以绕道。

至于卡司这一块可以说非常弱,过气的班德拉斯大叔和比诺什阿姨,因本片多为群戏,也没出彩的个人表演。

最后说一句,要相信政府。

 短评

从中间发现矿工开始,故事开始变得有趣多了,如此正能量的拯救行动,少了份恐惧,多了些对生活的希望,很羡慕这样的国情。。。

3分钟前
  • 康斯坦丁
  • 还行

南美电影一如既往的节奏。一些想象中的场景成为这部现实改编题材的神来之笔,但是在描述事件之外还是在题材挖掘上缺乏深度,即使已经刻意营造戏剧冲突了,但电影情节和配乐有些反差,紧张感和感染力稍显不足,三星半

7分钟前
  • Mike Suen
  • 还行

主旋律。群像塑造有点偷懒。整体有点平。故事节奏打点打得很好,但过于套路,全在意料之中。不过情绪还是会跟着故事走,最后33名旷工全部被救出来的一刻由衷为他们高兴。演员都很好,但普通的剧本有点浪费这些好演员了。

12分钟前
  • 刘康康
  • 还行

看到好多美剧里的熟脸

13分钟前
  • 点金
  • 还行

真实的力量大过电影太多

16分钟前
  • 札札
  • 较差

想想智利人看到的感觉就好像是:“中国万岁!”、“我们用的是中联重科钻机”既视感,真是违和感Max😹

20分钟前
  • linsang
  • 较差

栖霞矿工还在下面,应景看了电影,希望他们都平安

25分钟前
  • 记录账号
  • 推荐

终于救上来了,感恩!万恶的资本家

28分钟前
  • 寻梦之旅
  • 推荐

家傳戶曉的智利礦難事件,明星很多,而且演技亦合格,但就是感情及人物背景方面處理較為單薄,而且不太喜歡開初的cg,太光滑了,一看無妨

32分钟前
  • iamface
  • 还行

以为是69天不吃东西活下来了...

36分钟前
  • B.M.W
  • 还行

整体还可以,人性方面渲染不够。

39分钟前
  • Fighting
  • 还行

正在看,这是什么年代,哪里,还允许这种黑矿存在?智利,刚看了一部委内瑞拉的,和一部古巴的,又是拉美,同病相怜。这是场噩梦,但愿不再发生。患难见真情。

41分钟前
  • loneliness
  • 推荐

三星半 智利美女唱的歌很好听!如果真的发生灾难,我希望人性至此!

42分钟前
  • 似锦。
  • 还行

恕我直言营救部分依托答辩,他们从地面开车走了一个小时才到达地下避难所,地上营救的人在地面 地表开始钻,几天的时间就能钻到被困的地方?你们用的是耶稣赐给的钻头吗?这一点不管是韩国的《隧道》还是泰国的《十三条命》都比本电影强一万倍。剧情和人物刻画的也垃圾,尤其是在看过泰国现实改编的十三条命,这一强烈对比下来,这部电影就是垃圾

44分钟前
  • pretty heart
  • 较差

真实生活永远要比电影苦,如此大的事故只因为成功营救而没有人得到应有的惩罚,政客们在成功时出来作秀,矿工们没有赔偿,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能回到家人身边已是幸运。喜欢那段幻想吃大餐的段落。难道因为是拉美所以配乐就如此欢乐吗?中文译名也挺扯,让不明所以的还以为是科幻大片呢。

49分钟前
  • touya
  • 还行

好一部智利主旋律,好一锅进口鸡汤啊……

50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还行

危楼愚夫,盲井,地下,十二怒汉。

53分钟前
  • 刘小黛
  • 推荐

刚在电影频道看完,人类的奇迹,对于群体来说尤为难得,非常让我感动的一部记录片风格的电影,近年来很少有这种类型的电影了。感觉运气总是离理性乐观的人更近一点。

58分钟前
  • 力荐

业务往来有智利,有交流才能互助。

1小时前
  • Seamoon
  • 还行

真实事件,拍得也不难看。结尾一一出场,很棒。

1小时前
  • 身无半亩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