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电影《分歧者2》,没看1直接看2有点唐突了,也许是世界观太大,很多东西一下子理解不了,还特意去补了一补,其实作为电影,如果剧情是连接的为啥不来点前情提要?
侧面的也行,起码不直接对于刚接触的人来不会不知所措。
从片面的了解就觉得小说《分歧者》很犀利,这样的世界观,这样的故事,但是完全没有从电影里感受出来,科幻动作片?
我看到打斗的场面都好弱,除了几处的特效做的真心不错,打斗的动作僵硬,软绵绵一点没有质感。
说实话我真没看出主角有什么牺牲,只看到硬作死,带着主角免死光环,各种硬作死,毫无逻辑,根本没有铺垫。。
主角就是那么任性,最后否定了所有人,自己还成了英雄。。
唉。。
真是埋汰小说了。
推荐指数:★☆(3/10分),小说改编电影敢不敢用点心?
脑残粉估计会喷我,但这个电影我个人认为不值得一看,被忽悠了,如果喜欢去看小说吧。
昨天在豆瓣看到了,分歧者2可以在线观看了。
晚上就看了,因为从1来看,整个故事的设定还蛮有意思的,派别保持和平,分歧者破坏和平。
生活在封闭的大空间里,和饥饿游戏系列有点小类似。
想起在读读日报上看到的一句话:“饥饿游戏改变了女星在好莱坞大片里只是充当性工具的定位。
” 分歧者也有点这个意思,但完全没有大表姐表现的彻底,反而感觉只是比较重要的道具而已。
女主全程的面瘫,男主全程的面瘫,和暮光之城一毛一样。
反而最喜欢珍妮,就是那个博学派的首领。
细微的表情刻画人物,这才是演员好么,动不动就暴走是什么派的演技。
还是MQ最好看,最后洗白的小哥也有点小可爱。
故事模式吧,完全没有get到这个故事的point呀。
先仔细想想派系的分布,无畏派拥有武装力量,博学派拥有先进科技。
别人呢?
一颗无私公正的心?!
实战中一点用也没有。
还是翠丝一家人聪明,一个选了无畏派一个选了博学派。
划分的如此不平衡的派系根本就无法维系和平。
博学却偏执的人怎么办,无畏但无脑的人怎么办,用什么去控制他们?
公正派真的能和博学派分庭抗礼么?
我认为不能,当珍妮偏执到一定程度,再加上她本身的自负,觉得自己才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只是她错误地认为最聪明就是最正确,对她来讲的正确,对别人来讲或许不正确,但是派系之中严格的分级制度,放大了她的自负和偏执。
即便是最后听到了创立者的留言,那个黑大个照样打算执行珍妮的命令搞死翠丝。
听到创始者留言的时候,我想珍妮的内心是崩溃的,不是说好我才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么?!
结果只是任人摆布的小白鼠!
内心的草泥马已经数不过来了,这时请看Kate Winslet 的表情,整个人没有从震惊不敢相信醒来到怀疑地做出藏起盒子的决定,内心挣扎真是演得真真儿的。
根据创始者的留言,我们知道这整个城只是一个实验。
于是考虑到创始者的聪慧机智,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奇怪的实验。
实验目的:人性回归实验成功:可以通过五个测试的分歧者首先,谁定义了人性只包括博学,无私,无畏,友好,诚实。
你看,电影里不是还有无派别么,根据four腹黑的妈妈解释,分歧者就是可以融入任何派别,无派别就是不属于任何派别。
所以整个实验体系放逐了无派别!
人为干涉了实验的初始条件呀。
所以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博学,无私,无畏,友好,诚实以后,就可以推导出人性回归了呢?!
人家本身也有人性好么,只是各不相同,还被实验者强制划分了,于是我也不知道这个实验究竟想干什么。
但是,我还是决定先承认实验结果,来看看会发生什么。
OK,人性回归了,于是呢,大家可以打破堡垒冲出去了?
一个人的人性回归也不能推导出所有人都变得有“人性”了吧。
当全城播放影像的时候,大家突然知道哎呀,原来我只是在一个实验中,墙外都是希望。
然后?
他们就人性回归了?
最后,导演为了拍续集还是留了个悬念,four腹黑的妈妈,和得到实验目的想达成的结果。
只希望,下一部能填上这些坑。
但,坑有点多,估计填不上。
不抱什么希望去看的片子,第一部的《分歧者》就比较一般,虽然故事的情节还可以,也比较新颖,但主角总觉得一般,特别是女主角,感觉就是另一个珍妮弗劳伦斯啊,不论是长相/表演/服装什么的,都是在抄袭大表姐,不知道大表姐心里是怎么想的。
但这部《分歧者》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剧情什么的也就这样了,女主减短了头发,终于不再这么像大表姐了,终于有了自己的风格。
比起第一部的不知所云,第二部至少整个情节上是完整的,虽然有很多狗血的剧情,也有很不不合理的地方,但总体上来讲还可以吧。
反正所有青春小说都是一个样,男女主角永远都有主角光环,永远都是死不了的,即使死了也是计谋的一部分可以起死回生。
还有,最近是不是流行墙外的世界,《饥饿游戏》、《迷宫》等到最后才发现,原来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原来的世界知识一个竞技场,外面还有更大的世界呢。
可能是为了编下一部的续集吧。
演员方面,凯特·温丝莱特这是老戏骨了。
之前清涩的罗斯早已不见,取代的是一个演得入木三分的大反派,极其传神,可以说是这部片子的一大亮点。
其他的人就这样了,女主角虽然摆脱了珍妮弗劳伦斯的影子,但是整个表演还是很一般的,没什么亮点,可能就是本色演出吧。
最为糟糕的还是男主角的表演,除了长得还可以之外,其他一无是处,关键是存在感非常弱,还是女主角的弟弟强镜一些,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男主角。
作为典型的美国好莱坞青春电影,我个人觉得《分歧者2》还是比较成功的,至少是合格的。
比起中国许多青春电影动不动就堕胎,早恋,人家的逼格高多了,至少是拯救地球了。
但如果你已经过了青春期的话,就算了,可能还是存在代沟的,而且你毕竟也不是美国人,对于美国的文化也不是很了解。
在片荒的时代,看看这样的电影,还是可以的,毕竟年轻真好。
看完《分歧者2:绝地反击》后最迫切的感受想看看最终章是如何结尾的?
其实这类三部曲的演绎套路都大同小异,个人对「分歧者」的背景设定还是蛮感兴趣,或许看文字原著说不定更带劲儿;随着剧情的反向发展,规矩与秩序的崩塌,“人类”究竟何去何从?
想必这也是最终章需要阐述的,留个期待继续观望吧
在电影《分歧者》里,是一个有着五个派系的派系社会,博学派聪明博学,诚实派坦诚公正,无私派舍己为人,无畏派勇敢无畏,友好派与世无争。
每个人只属于一个派系。
可还有无派系和分歧者(多派系),他们都被视为危险,是无法掌控的,是威胁到社会稳定的不定因素,需要被消除。
特别是分歧者,他们被认为是不应该的存在,不能公开表明身份,没有归属,遭到追杀。
在第一部《异类觉醒》中,出生在无私派的碧翠丝Beatrice,内心向往着可以像无畏派一样奔跑,爬高,跳上火车去远方。
可选择成为无畏派就意味着“背叛”自己的父母,与自己的出生派系无私派告别。
你,有没有勇气,遵从自己内心的渴望,与自己的父母背离,与自己的出生告别,去到一个未知的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获得新生,拥有新名字,从碧翠丝变成翠丝Tris。
在这个世界里,你纵深一跃,从高楼上跳进了无底的黑洞。
电影里,无畏派用行动在告诉我们,别怕,黑洞下面很安全,跳下去,没事,那是另一个世界,勇敢者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不敢行动,是因为恐惧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从一开始就阻碍了我们行动。
而无畏派真的什么都不怕吗?
男主叫four,他有四个恐惧。
而女主最不愿面对的恐惧是什么?
她最害怕她的存在是个错误,因为她的存在而对身边的人造成伤害。
在第二部《绝地反击》里,翠丝要尝试通过友好派的实验,一进入意识梦境,见到的就是反派女主,凯特温斯莱特演的jeanine珍宁。
我们通常认为我们最无法友好对待的应该是“通常意义上的敌人”,而这次她已经做好了友好面对珍宁的准备,她说,无论你说什么,我都不会跟你动手(I'm not gonna fight you)。
但珍宁说,你当然不会跟我动手,但你会跟她动手(you're gonna fight her),那个你真正恨的人。
电影画面一转,这个“她”一出来,我眼泪就出来了。
这个真正恨的人是谁?
翠丝自己。
翠丝一开始也不信,对面镜子里出现的人跟她有着一模一样的面孔。
她问,你是谁?
对方说,我就是你,真正的你。
我们最恨的那个人,不是别人,是自己!
我们恨那个“因为我的存在而令身边的人受伤”的自己,我们恨那个“曾经犯过错”的自己。
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没有我会更好。
我们认为没有人会原谅这个不完美的我。
我们认为没有人会原谅我的所作所为。
我们认为没有人会爱这样的我。
这样的一个可恨的自己,在黑暗中,会主动对我发起攻击,战争常常就是这样被挑起来的,一个人的战争。
除非,除非我们愿意松开握紧的拳头,除非我们愿意原谅自己,forgive myself与自己和解然后,恨消失,战争消失。
试验通关。
我们认为自己的存在是问题,原来,我们的存在是答案。
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没有人没犯过错,可不完美的我们,一样值得被爱,值得被原谅。
围墙外面的世界,充满希望。
谢谢你,我爱你。
《分歧者2:绝地反击》,继2014年第一部《分歧者1:异类觉醒》之后,第二集终于在2015年上映。
虽然整个剧情的发展格局稍显小气,分歧者领导的反抗联盟似乎没有费多大力气就绊倒了Kate Winslet扮演的女首领领导的博学派,但是女主角Tris接连闯过5个派别的考试还是有些意思的,有些《盗梦空间》的味道。
影片结尾的剧情反转也很有意思,终于把一个围墙内的人类群体扩展到了围墙之外。
期待下一部第三集。
这个片子这是烂就一个字啊。
在第一部里面顺手杀掉那个珍妮就跟捏死一只蚂蚁没两样,结果不杀,留到这一部里面来报仇,续集就是这样早出来的。
友好派里的黑女人说你父母已经死了,你就算杀了珍妮又怎样?
这是什么逻辑,好人就白死么?
导演你父母让人杀了,你应该是笑逐颜开吧。
你小时候父母伤害过你么?
翠丝在第一部里出于自卫,杀了被控制了的好友,要不然就会被杀,就愧疚到要死一样,翠丝你要知道,如果你不杀你的好友,你的好友必将杀了你,这样你怎么可能活到第二部。
在火车上,翠丝差点被弄死,她弟弟在边上看着没反应,导演你是不是被你的兄弟姐妹伤害过?
所以要把对兄弟姐妹的仇恨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出来?
算了,不说了,说多了上火,尼玛,里面的硬伤多到死,导演的人性实在无法理解。
临近结尾时皮特那个反转实在是令人震惊,其实这种桥段在好莱坞也算是用烂了的老套路,但我一次都没有猜中过。
因为这实在是超出了常理,如果最开始皮特反水投靠博学派是早就计划好的,前面很多剧情就都失去了合理性。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一个好莱坞一惯用来制造“意料之外”却屡试不爽的手段,那就是“欺骗观众”。
观众可以接受被欺骗,前提是不能蓄意欺骗。
观众可以在主角欺骗反面人物时被顺带欺骗,但是不能被只用来欺骗观众的剧情欺骗,这种欺骗无法接受。
本剧中的例子就是主角一行在友善派大本营时,剧情表现了皮特和翠丝的不和,还有在办公室楼上大叫引来反派前的对话。
以上剧情发生时都没有反派在场,都是完全以欺骗观众为目的而设置的剧情,让观众而不是反派相信皮特是真的反水了。
如果皮特反水是计划的一部分,为何他要献计用控制人自杀的方式逼翠丝自首?
这违背了好莱坞正面人物的行事风格,何况当初楼上四人中最具智商策划这场诈降的人就是翠丝自己。
如果这是计划的一部分翠丝自首前那段心理描写还有何意义?
背着four偷偷半夜出门又有何意义?
为何翠丝镇静剂苏醒前他要和four剑拔弩张?
这里又一次使用了欺骗观众的手段来加强反转的效果,可惜却又一次破坏了整个电影的剧情逻辑。
在特效技术越来越NB的好莱坞,编剧们实在是被惯的不行,只要特效好看随便有点故事情节观众就会开开心心掏钱进电影院。
要么是变4那种随便找点理由让两边机器人对打,要么像普罗米修斯那样随便挖一堆根本没考虑过要填的坑,要么像地心引力那样在写实风格电影中篡改客观事实和物理定律,要么像本片一样追求意想不到的效果罔顾剧情逻辑,欺骗观众。
现在再想看到一部剧情精彩有合理的好莱坞电影已经很难得了,考虑到我是走出影院才意识到剧情的硬伤,我还是决定给3星。
笔者一开始以为这部电影会像《饥饿游戏》那样,让主角和反派势力彻底决裂从而展开一场大决战,就如片名“绝地反击”所表述的,本片将会上演一出成为决战导火索的反击战。
电影确实一直在笔者预期的轨道上推进,直到主角打开了那个“潘朵拉魔盒”。
从第一部开始笔者就很好奇围绕着整个城市的高墙到底有什么作用,一直都觉得是外面有什么东西,需要高墙来保护不受它们的攻击侵犯。
而这一部最后终于给出了答案:原来整个城市都是一个试验场,那道墙就如同《移动迷宫》将城市中所有的试验品圈养起来,直到实验条件达到即一个完完全全的分歧者通过盒子的试练开启大门。
本片就像是《饥饿游戏》和《移动迷宫》的结合体,或者也可以说,前半部分像在看《饥饿游戏》而后半部分则像在看《移动迷宫》。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本片虽然比不上《饥饿游戏1,2》和《移动迷宫》,但绝对比前作《分歧者1》好看。
所谓的绝地反击仅仅只是铺垫,是一个幌子,一切都只是为了解开真正的谜题,同时为“分歧者”正名。
并且我们也能看到,那些打着反击反抗和革命旗号的无派系者,反而是真正的威胁与敌人。
本片英文片名为“insurgent”,笔者以为这是一语双关,这个词意为反叛、造反、起义。
也就是说,insurgent一词既指代了以主角为首的对博学者执政的反抗起义势力,也指代了以老四母亲为首的无派系者反叛造反势力。
电影按照五种优良品性对人民进行派系划分,每一种派系的人都能且仅能具有其中一种品性。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但也自然具有了研究价值。
所以这个城市的创建者按照这种方式创造这个社会并让其运作下去,就是为了进行人性测试。
在这种设定下,诞生了两种特殊群体——分歧者:能够融入多种派系;无派系者:任何一种派系都无法融入——简言之,分歧者就是具有多种品性的人,而无派系者则是任何一种品性都不具备。
虽然在派系分明的设定下,分歧者也会被当做异类,但具有多种优良品性的人才能更好的领导人民也是事实。
而任何一种优良品性都不具备的无派系者才是社会真正的威胁。
本片在对主角进行五种试练的时候,刻意模仿了《盗梦空间》的表现手法,让观众分不清现实与梦境,还是颇有意思。
但整体上,全片节奏略拖沓,好在动作戏时不时的来一段,至少不会让观众因为文戏过长而昏昏欲睡。
这种青少年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越来越多,很多人称它们幼稚,但实际上如果把主角们统统换成三四十岁的大叔,还会有人这么认为么?
所以应该反感的并不是这种作品本身,而是电影片方的粗制滥造。
正是因为片方以为能够靠几下糊弄就以小博大骗票房,才使得观众们越来越失去信任和容忍。
然而事实上,包括《哈利波特》和《星球大战》以及《安德的游戏》等,优秀而经典的青少年电影作品并不少见,少见的只是制作者的良心。
因此,笔者以为,我们都该翻过那道墙,就像德国人翻过柏林墙,女主角翻过城市围墙,我们也应当正视青少年作品的存在,一视同仁的看待他们。
续作总是逃不离冗长,本想做成饥饿游戏,演员确实很卖力,奈何编剧编导能力一般,女主为此不惜剪了头发扮丑,男主开始我觉得很帅气,续作已经有审美疲劳,还是演技不过关,让人感觉不到新意。
倒是一开始背叛他们的演技爆发,女主哥哥始终很平淡,反派男死的过早,本来他也是要爆的,奈何过早离场,最后女主解锁时的打斗感觉像在看国产片,老四也是莫名其妙的被抓,最后更是莫名其妙的当了英雄,本是为了爱情,没有第一部那么有神秘感。
絮絮叨叨的两个小时,重点都不明白说什么,最后打算冲破围墙,但是前面铺垫那么长,都不明白说的什么。
还是打着华人明星主演好些。
<图片1>
从头到尾头都没有抬起来过 听着絮叨到不行的台词居然就这么结束了,你们也真还好意思嘲笑隔壁饥饿游戏啊。
特效太烂。。梗又被移动迷宫用尽。。。。女主居然还敢剪头发。。。简直了
不合理
看完才觉得这个本子要改编成功真不是件容易事。每个角色其实都单薄的要命,包括主角自己。这真是有点浪费Octavia Spencer, Kate Winslet还有Naomi Watts这些演技派。影片只专注于讲述这个体系,却丝毫没有在内核、思考中深入。总结下来就是靠没有深度的台词串起来的一个个吊炸天的特效。(Peter这个角色设定编剧你自己信吗?)
没第一部剧情好,特效很不错加一星,但是编剧的逻辑思维能力真的不能苟同,男主太傻缺。
从无派系到divergency,beyond,hyperspace .very good movie
真的是比第一部还蠢,这个凤傲天开的比HG比HP还要离谱,简直是太离谱了,不愧是青少年小说,真喵的不讲道理。反派里面我喜欢Eric,这个人先开枪再讲话的习惯是真的优秀,然后是男主four,太tm好了,这简直是完美好吧,当他开枪的那一瞬间,我就爱了,这比HG那破男主强几十亿倍吧,那个fw我都不知道凭什么配啊anyway,我甚至觉得这傻白甜的圣母白莲花凤傲天的女主配不上他了,真的,这男主的个性简直就是,没啥缺点。另外就是女主发型了,你说前十分钟刚打完架,这就换个发型,emmmm确实是出戏,隔得久还没啥,连着看贼别扭,而且她演的那啥好像也是这个造型,就。。。来回切换。。。最主要这里面那俩男配还是那电影里的男友,就。。。好容易串戏
前面几集的赞誉很高,但是一直没空看,这次就进影院看了。回来惊讶的发现评分居然如此之低…感觉还是值得一观的,反正没让我失望。虽然比不得安德的游戏
没看之前你一定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乏味无趣的电影。男女主角非常难看,偌大美国找不出漂亮的青年演电影了吗?女主角出工不出力的敷衍表演(也许就像她的相貌一样,已经尽力了?)药效胜过利眠宁。没睡着纯粹是因为有蚊子。
看完感觉掌握了世界,特别高深
难看死了🆘那些测试都弱智的不行,唯一能看的是男女主谈恋爱,一些火花什么的,男主真的辣
美国青少年的菜不是我的菜!
《分歧者2:绝地反击》又是一部颜值很高的电影,放眼望去满屏尽是小鲜肉,不看真的就是损失了。
four,带我装逼带我飞~
开盒记。。女主剪什么头发,丑死了
凯特乃终于可以不要再演第三部了= =
2015年7月10日看过,很好看,期待后面的续集。
最后还挺提神的,前面太散了,感觉小说会比电影好看,很想知道后面的故事
本来是一个烂片,没想到结尾转了一下,让人开始期待第三部了,直接拉回了影片整体质量……
女主尬演,还长得那么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