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角本来在城市中过着正常生活,某天一群来自于其他世界的奇怪生物突然开始袭击,而另一批神秘访客也及时出手营救,一起踏上逃亡旅程。
此时主角才开始发现自己在另一个世界,因为某种身份血统的缘故有着相当的重要性。
主角不得不开始慢慢接受这剧烈变化,一路上,感情也在慢慢滋生……这是哪部电影?
别误会,笔者完全没打算通过混淆沃卓斯基成名作《黑客帝国》与新片《木星上行》的剧情简介,来证明什么"老套""俗气"之类的问题。
事实上前文所述的内容是大量商业片都会采用的经典结构之一。
在这个骨架之上,既有《终结者》般传世之作,也有《圣杯神器骸骨之城》这样的奇幻哑弹,即便日本人重制的大电影《圣斗士星矢:圣域传说》依然采用如上脉络来强化。
以"惊惶逃亡"切入,以全新设定创世,可以说限制很多,也可以说空间巨大。
在穹顶下的具体叙事好不好,才是电影可看度的关键。
横向说一句,其实《木星上行》是这几年所见到的、相当具有《星球大战》气质的电影,所谓太空歌剧范儿的标准传承。
当然也是将其优点和缺点一并接受并发扬:对场景美术的精心雕琢,对动作场面的着力营造,毫不掩饰地将各文化元素混搭,同时主线极力简单,人物相对扁平化,科幻部分不责严谨更求宏大,社会文化性的展现多半处在一个想当然的程度。
其实这都谈不上绝对的好或不好,只算美学的选择。
电影中有许多仿佛冰山一角的世界观设定,其实是会引起观众一探究竟的兴趣。
与地球无关的“人类始祖”的整个发展脉络是怎样?
人类现有科技水平是不是被强行锁死?
为什么摧毁的建筑能复原?
基因改造人的战斗力依据动物来定的吗?
美容家族的势力到底大还是小?
中间忽然讽刺了一段官僚主义是玩什么?
当然全片大量借用其他作品的成熟道具,节省解释时间吐几个科学槽。
而每一处看起来语焉不详的,无暇赘述的,都有花过心思的细节在支撑(比如女主角诞生那一幕打光与造型极似宗教油画)。
这必然会给宅向观众特别的好感,即便是古月糸扁的创世故事,只要剧中人自己严肃以待,就能得到尊敬。
所以电影的前四十分钟的狂轰滥炸,倒值得在影院体验一番。
滑板少年查宁的登场和类似古埃及氛围下的反派坐态,很快预示了将有不一般内容对观众解释,事实上整个世界的设定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完全讲清楚,中间隔段时间就会有动作戏。
剧情流程会因为连番作战显得紧凑,但问题也在于,这一定需要相当的资金量支持,来始终保持着观众的兴奋度。
随着如今观众口味的日益刁钻,投资的基准线也越来越高。
编导压力也越来越大,选择保守创意,也不算有错。
令人意外的是,《木星上行》后半程的内容,滑落到底线之下很多很多。
从女主角朱庇特完全得知自己转世身份后,故事基本就是她同三个姐弟在不同环境下接触,被施以不同的威逼利诱的三段戏组成。
本来观众基本也能意识到转宫斗戏的节奏,几个子女各怀鬼胎,相互拆台,加上神盾和佣兵个体,乍一想也不难做出好戏。
但人物间的冲突和行事都非常单调,策略形同自说自话的过家家。
配角人物基本摆设,主角也无甚独特的成长空间,只好拼命一点点做增长的感情。
男主孤身营救的两个高潮段落,前后戏力配合居然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加之战斗场景再没能给出令人更意外的设计,令整部作品无可阻拦地滑落于平庸的泥潭。
结尾正邪之间生死搏斗,伴随着巨大建筑的坍塌,也露出了剧本中完全过时的思维,只要正派一坚定信念做出选择,反派立刻就破格成气急败坏。
难为新科影帝要始终保持颤抖着交替说“老妈我爱你”“老妈我要杀了你”,恐怕他真的不太明白这人物的思维方式。
对比上映时间稍微早几个月的《银河护卫队》,卖萌的负责卖萌,但角色之间的感情推进有理有法,创作理念相去了不知多少光年。
倒是米拉库尼斯毫不顾忌地追求“跨种族”感情的态度,能看出沃卓斯基们一直以来对女王抖M的属性。
因为那些与我们交叠热爱,从心底希望这只是一次过分拘谨的失手,而不是再无可失的溃败。
要知道,江山代有才人出,白头宫女话玄宗。
卢素兄弟的《美国队长3》,也正在路上。
《木星上行》,怎么说好呢,这部沃卓斯基新作一开始就不是很期待。
果然不出所料,故事情节一无是处,尤其女主的设定居然是刷马桶的保姆,这种连国产片都不会有的美国人居然敢用,真佩服!
另外能看的仅特效,有曾经黑客帝国风格。
配音,老张真是越来越好挽回了可看性,而且王磊很惊艳。
总之,爱看不看。
作为一个太空歌剧爱好者,还是个对电影宏大叙事无爱的人(人物多目的非常高大上),这片挺好看的,同时我也要说我之所以觉得好看估计大脑接受到一些信息后反馈的信息和不把科幻当常规读物的人是不一样的。
以下是我根据电影给出的信息结合一些场外常规信息给出的推断1.米拉和钱宁怎么就看对眼了片里其实铺垫了一堆,但就是不点破,估计导演觉得这很明显了,但是大部分明显是没有感受到的---钱宁爱上米拉是因为基因的问题。
豆叔在米拉和蜜蜂玩的很开心后跟她说,蜜蜂不攻击她是因为基因问题,她就是女王基因,蜜蜂因为基因不会质疑,无条件保护女王。
钱宁在前段交代了自己是人与狼的基因结合,狼的社会结构属性是阶级服从加对偶领导,钱宁完全会因为基因问题既心甘情愿服从女王的基因又爱上女王希望和她成为对偶领导一个群体,不服从头狼&不想娶头狼当领导的狼不是好狼>.<于是你看,米拉说钱宁称呼她为“我的女王陛下”很舒服找到原因了,别人是当个称呼,但对于有狼基因的钱宁来说,则是在下意识地暗示“我愿意无条件服从作为女王的你,同时你可以考虑选择我当你的配偶吗”---多么含蓄又性感的情话,群众表示果然听不懂了,然后票房就难看了......米拉爱上钱宁则估计是长期心理暗示的结果,谁叫她姑妈天天说你会干大事,会有真命天子来找你。
现在能干大事了,真命天子出生入死来救你,估计这辈子都没被人这么重视过,然后好好的宇宙女王就和个军队小兵约会了,还被人说玛丽苏,史上最矬的女王陛下啊。
附属脑洞:钱宁是否爱上了米拉作为女王的前世?
豆叔又说了一堆设定,基因改造人的力量来自他的家庭(情感需求得到满足),然后话锋一转,钱宁没家人但是是我见过最强大的战士,你可以当作导演想表现男主非常不同,也可以理解男主已经有感情寄托了。
军队明显是为女王效忠--她的三个子女对待军队不管是配合(女儿)、硬抗(小儿子)、拒之门外(大儿子),完全没有一丝一毫要用“我是皇族,我就要牛气,你们滚”的态度,可以见得其他皇族对军队真是十分没有影响力。
而军队警察对女王的态度是一发现转世立马出现,各种护送救援,可见女王是军队的实质控制者。
另,女王对军队警察什么的估计很不错,钱宁和豆叔这心心念要回去,钱宁杀或者伤了个皇族居然只要豆叔出面保他然后两个人退伍就行了,退伍了还能有滑板鞋内部通讯设备,没归队两个人就能登上官方飞船,钱宁还能随身陪着女主,一副“我归队早晚的事”,你们感受下这么强大的军方。
钱宁狼的基因可能让他的情感模式不像人类,服从强者然后可能爱上强者,争取当上强者的伴侣就能让他情感需求饱满战斗力爆表。
2、女王的转世必然是故意的!
完全没有人工干涉的成分,依照人类那可怕的基因数量排列组合然后生成一个完全一样的基因,也不是不可能,但数量一定是可怕的数字,毕竟4万个基因30亿个碱基。
一对夫妇,注意是一对!
他们可能出生的不同基因排序是2^92,感受一下,而且女王是白人女性,XX,女王可能出现的人口的绝对数量减少。
这么小的几率,如果人类够多(别的智慧生物还不行,比如大儿子的那些手下),繁殖的时间够长,那也许也是有可能的。
从基因排序的可能上来说,只要有人类在繁殖,女王的基因就可能被生产出来,那么就估计就是女王大人开始播种,片里交代十万年,但大部分时间有没有这么多人,存疑。
人口绝对数量,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像三个兄妹吹牛逼的说人口很多,因为小儿子说了他的资产是四个行星,估计三个人差不多,同时交代了100个人提取一个单位,一个单位是多少我们不知道,但片中米拉打翻了一个罐子,然后说这是100个人的生命,小儿子没有反驳,那么就是100个人一罐。
现在从这些罐子的购买力来推算有多少资源,也就是多少人口,片中裴斗娜背叛了大儿子就是因为大女儿给了约摸10左右的罐头,可见很值钱,这等于买命钱的。
那么地球完全收割后能有6千万个左右(损耗也算上吧),大儿子如果顺利收割了,他能有这么多,结果他抠门没给,说明他其实没有多少资源(人口)。
综上,为了个产出6千万罐的地球,大女儿祸祸她大哥,小儿子千方百计要抢,大儿子一副没这个老子没钱过年大家都上吊去吧的死样。
三个人说自己资源多那就是吹牛。
整个智慧人口其实不多。
女王拼几率出现不现实。
同时,我们要看到一个问题,米拉起码是二十岁,甚至更大才被确认基因为女王转世的,而且还是三个子女先发现的,而非官方。
说明基因排查有其滞后性,那么再没被找到前,一个女婴可能被性别选择掉,可能小时候生病死掉,在现代生活没有来之前,生育难产死掉---论女王的一百种死法。
有人罔顾风险那是因为有钱赚,这种粗暴的指望排列组合的转世根本就是不想活了,怪不得女王的三个子女知道有转世但也要活,好不容易转世了然后随便就死掉了这可能性好大的。
同时,我们看到这个家族有所谓的顺位继承人,如果人口很容易转世那要继承人干啥,比较有逻辑的想法是这种转世方式少则几万年,多的永远出不来,总得有个说话办事的人。
女王能在死后估计一万年都没到就出来很有可能是人工安排(关于女王死掉的时间线已经很明确了,10万年地球播种,活到九万多岁,女儿一万四千四岁)然后我的脑洞来了,前方狗血警报!
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呢?!
是某一天,宇宙女王发现自己作为一个领导人,思路和做事风格已经被周围的人完全摸透了!
(证据,小儿子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大儿子说你不会下手,女儿说我们的关系很糟糕,至少三个孩子对他们的妈妈很了解)。
这对她的统治是很不利的,等于她有被操纵的危险,洗洗就年轻沐浴乳虽然能让人长生不老,但是一个人,特别是一个理智的长期君主,她的三观已经在小时候形成,她的出发点来自她的阶级和利益,她也不会做有损她声誉的事,甚至年纪大了,都无法爱上别人了,(小儿子语),连愉快的玩个男人女人都没兴趣了,女王慌了。
然后这时她见了她军队里最勇敢的战士,钱宁,钱宁有狼的基因,完全服从女王却又有强烈的求偶信息,这让女王觉得舒服,但还是爱不上。
“我喜欢你叫我女王陛下,听起来你是真正这么想的。
”大帅哥不爱我的的钱我的权甚至我的脸,只是爱上了我的基因表达,绝对真爱啊。
这时女王研究了一下,决定要么我死吧,技术也能有支持,重新长一次,感受一下人生的酸甜苦辣,然后颁发了转世法律,这样自己就能再次当女王了,机智的女王!
然后她就召集儿女们,我们把厂都停了算了,活了那么久也够本啦,大家一起转世,钱不会少滴。
大儿子此时”万年第一顺位继承人当不上老大综合症“正发作,一听就要死要活一把鼻涕一把泪,妈你活够了居然还转世,那我怎么办。
女儿大哭,妈妈要我不要变老,皱纹消不掉,我要死的啊啊啊啊。
小儿子说我的钱最少,我不依不依。
但是女王还是决定就这么办,然后招来了钱宁,我转世后你要来见我哦,然后我要谈场特别少女的恋爱,钱宁出于基因特性特别肯定的答应了。
然后大儿子过来捅娘了,钱宁估计战斗了,然后女王死后所有人记忆消除。
女儿说过,杀女王的犯人一直没找到,这明显是所有人记忆被改,否则就一个作案动机作案时间指纹什么的,就妥妥抓住了。
然后钱宁穿着军方装备当猎人去了,然后女王转世去了。
然后就是我们看到的电影了。
闹补完。
文/梦见乌鸦作为一个科幻电影死忠,看完电影整个人都不好了,不是因为别的,看本文的标题就知道了。
一、沃卓斯基姐弟好莱坞漫游记沃卓斯基姐弟是好莱坞著名的极客导演 ,其笔下作品是好莱坞极客文化发展的风向标。
早年当大姐拉娜还没有变性之时,哥俩折腾的一部小成本同性犯罪题材电影《惊世狂花》技惊四座,随后的《黑客帝国》无须赘述,早已成为各大影史科幻电影榜单上的常客,编剧并监制的《V字仇杀队》则是接过了乔治·奥威尔《1984》的衣钵,展现了一个践踏和被践踏的世界还有被压迫者的反抗。
至此为止,沃卓斯基姐弟在好莱坞称得上是炙热可热。
但随后的故事就像一个千杯不醉的英雄突然喝多了醉倒在街头的事迹一样令人瞠目结舌,二位的作品在好莱坞的地位突然变得急转直下。
2008年耗资1.6亿的《极速赛车手》北美地区仅仅入账4300万(全球也不过9300万),可谓票房与口碑双双失利。
2012年的《云图》尽管遭遇争议,但在评论家口中该片口碑飘红,不过仍然不能忽视该片2700万票房的惨状(全球1.3亿)。
平心而论,沃卓斯基姐弟虽然名声在外,但他们并不是票房系导演,除去《黑客帝国》系列其余作品票房都不高。
其作品以特立独行的风格和标新立异的世界观成名,总体而言并不是好莱坞商业体系内所受用的类型,《黑客帝国》系列票房的成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开创CG新纪元的特效场面,抛去这些元素,夹杂了人工智能、东西方宗教和哲学观的故事同样也比较庞杂。
也正由于这一点,沃卓斯基姐弟才会赢得极客群体以及骨灰影迷的喜爱,他们在好莱坞体制内,却拍出与好莱坞工业流水线作品完全不同的电影。
但你毕竟是在好莱坞混饭吃的,在这个圈子内赔钱不是问题,但一直赔钱就说不过去了。
或许沃卓斯基姐弟有着自己特立独行的想法,但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能够拉到足够的投资来满足自己拍电影的诉求,吃饭的家伙总不能丢。
或许二位打算一心想为自己正名,重拾当年《黑客帝国》时期的辉煌成就,所以就有了这部《木星上行》。
二、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们看简单来说,《木星上行》最终呈现的效果就是一部一心打算向着好莱坞商业体系靠拢的同时又不忘展现自身风格与趣味的混合体。
沃卓斯基姐弟连赔两部电影,想必自己也心急火燎。
在这部科幻电影中,有着如今好莱坞体系中非常时髦的元素:超级英雄、星空大战、俊男美女、超凡特效。
然而就像前文提到过的那样,沃卓斯基姐弟的作品特点,甚至可以说他们的趣味属性,与好莱坞体系是不同的。
作为著名的极客导演,二位在电影中呈现的主题其实在他们之前的作品中都能找到影子,加之自身浓厚的科幻情愫,本片中依旧呈现了属于沃卓斯基姐弟自己的风格属性。
而且在这部作品中能感受到他们的野心,或者说是一心想要正名的那种焦急心情,于是乎,《木星上行》所包含的科幻元素和主题内容那叫一个“集大成”,且都是科幻电影中非常时髦的产物。
喜欢科幻电影的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这部电影一定出自粉丝之手,各种元素和主题都能在以往科幻片中找到影子。
而且只求多元化不考虑承载能力的问题,一股脑的全部堆砌在这部电影中。
最终的出现效果就是导演什么 方面都想涉及,但在仅仅两个多小时的片长中却顾此失彼,各种方面都没有讲清楚。
而且沃卓斯基姐弟是典型的视觉系导演,讲故事能力一般,这就更导致原本群英荟萃的题材最终成了“萝卜开会”。
诸位不信?
如下分析,研究一下《木星上行》究竟想说什么内容。
1、浩瀚的星际史诗沃卓斯基姐弟构架世界体系的能力一流,从《黑客帝国》与《云图》如此复杂的世界体系中就能看出。
《木星上行》的世界体系完全不亚于前两者。
电影的世界观是这样的:宇宙中有一个极为强势的王朝——阿布拉克斯工业,控制着整个银河系,阿布拉克斯家族有着极长的寿命,活个几万地球年都是家常便饭,而让他们永葆青春的关键在于牧场。
他们很久以前在宇宙各个行星中四处播种,培育生命。
当经过万年的演化行星上的生命成熟之后,再去收割,他们在被收割的生命中提取一种元素,保持阿布拉克斯家族的长生不老。
地球就是牧场之一,人类相当于他们的“庄稼”,如今已经成熟到了丰收的季节,且地球牧场上的“庄稼”是所有牧场中品相和收成最好的(因为地球人口密集嘛),恰恰阿布拉克斯家族此时产生了继承权的问题,两位王子都在争夺地球的所有权,故事就是这样展开。
怎么样,世界观够宏大吧。
从人类生命的价值一直上升到全宇宙的阶级层面,《普罗米修斯》中还在探索人类造物主问题的世界观在《木星上行》面前连提鞋都不配。
科幻迷们都要兴奋死了,但问题也就出现了。
尽管好莱坞的科幻片驰名国际,但如今的科幻片大多是披着科幻外衣的动作片,刻意强调视觉冲击。
好莱坞片商们都是老油条,深知全球观众想看什么,他们宁愿从漫画书中找素材,宁愿重拍经典和不断产出续集,也不愿意拍摄一部原创大制作科幻片。
因为前者都是观众熟悉的内容,有很强的代入感,很容易让观众进入故事中专心享受特效轰炸带来的爆米花愉悦。
而原创硬科幻,无论是改编自原著还是令其炉灶,观众需要花大量精力去熟悉这个世界体系,显然不如前者来的爽快。
可以举很多例子,《沙丘》、《异星战场》、《星际传奇》、《遗落战境》,这些大制作的原创科幻共同点就是票房惨败。
更何况《木星上行》拥有的这个超级浩瀚这个世界观。
本片代入感极慢,电影开场30分钟都不知道在讲什么内容,一个小时之后,编导特意借用角色之口来勾勒出整个世界观,故事体系才逐渐清晰。
但就因为电影入戏缓慢,导致该片节奏前松后紧,观影效果大打折扣。
这也正是好莱坞如今为什么鲜有片商去碰原创硬科幻了,也不知道沃卓斯基姐弟给华纳高层灌了什么迷魂汤,忽悠下来1.8亿美元投拍这部电影。
当然从影迷的角度来说,当然对这种大制作原创硬核科幻片是极为振奋,当年《星际迷航》、《星球大战》也都是原创白手起家,最终也成为里程碑式的作品。
假如《木星上行》始终贯彻这样规模宏大的世界观体系,拍成一部太空王权争霸战,最终效果还真不一定差。
但偏偏电影的主要问题还不是这里,最让人挠头的就是沃卓斯基姐弟“一心想吃个胖子”的问题。
来自他们个人兴趣的各种科幻元素和主题全部叠加,全部都是拖油瓶,电影的世界观反倒变得模糊了。
2、基因霸权《木星上行》第二大主题便是基因霸权,有点类似《1984》和《千钧一发》。
电影塑造了一个等级森严的阶级,依靠基因优劣来决定身份地位。
比如阿布拉克斯家族生来就拥有优质基因,其他人类可以选择将自己的基因与动物基因结合变成强大的基因战士,保卫皇族。
而宇宙中纯粹的人类,只能生活在皇族的“牧场”中等待着被“收割”的命运,皇族成员用普通人类的生命制造灵药而保持长生不老,周而复始无限循环,劣等人永远是劣等人,皇族永远是皇族,想想都可怕。
是不是看上去眼熟?
没错,这就是沃卓斯基姐弟的特长,从《黑客帝国》中的人机对立,到《V字仇杀队》中的统治与践踏,轻车熟路的一套等级对立关系。
如此庞杂的世界观中融入了这样鲜明的等级对立关系,下面的故事该怎么样发展呢?
当然是如以上两部作品那样,地球救世主出现,带领反抗军迎战外星皇族,这样一来效果非常理想。
太空版的《黑客帝国》,影迷们还有点小激动。
可电影偏偏不这么拍,《木星上行》中有阶级,没有对立;有皇族,没有反抗。
甚至连地球人几个正脸都没看见。
好好题材和世界观就这样被浪费了,那本片究竟在讲什么内容呢?
《木星上行》其实是一部古典太空英雄主义电影。
3、古典太空英雄主义想必沃卓斯基姐弟跟泰迪熊一样,都是《飞侠哥顿》的粉丝。
或者说,沃卓斯基姐弟年少的时候,诸如《太空英雌芭芭拉》、《最后的星空战士》甚至《星球大战》在其脑海中留下了不灭的印象,以至于拍摄本片始终不忘当年古典太空英雄主义的路子。
太空英雄主义的模板其实就是来自于《异星战场》,当然不是2012年那部科幻电影,而是该片的原著,埃德加·赖斯·巴勒斯(也是《人猿泰山》的作者)创作的同名科幻系列小说,这位也是大名鼎鼎的系列的作者,他一共创作了11部“火星”系列冒险故事,故事主要围绕着主人公约翰·卡特的火星冒险之旅,包括卷入了外星土著与霸权之间的冲突,以及与魅力十足的火星公主之间浪漫的爱情。
《异星战场》影响了很多电影,就连打造出《星球大战》与《阿凡达》的乔治·卢卡斯和詹姆斯·卡梅隆都曾表示,自己深受这套小说的影响。
并且在好莱坞上世纪科幻电影的黄金年代,一大批以拓荒英雄为主题的太空歌剧电影接连问世,包括《太空英雌芭芭拉》、《最后的星空战士》、《宇宙奇趣录》甚至动画片《宇宙巨人希曼》,就连著名《星球大战》中,天行者卢克的形象不正是约翰·卡特的化身吗?
如今这类作品早已江河日下,新世纪后随着迪士尼动画片《星银岛》的票房失利,2012年的电影版《异星战场》票房同样惨败,当观众认为太空英雄几乎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木星上行》来了。
查宁·塔图姆饰演的主角就是典型太空歌剧的古典太空英雄的化身,其形象在上世纪60-70年代的科幻片中非常常见,太空罗宾汉。
首先主角身处的地位,他既不属于地球底层团队也不属于皇叔成员,在等级对立关系就比较多余。
电影用了大量篇幅去展示其英勇威武所向无敌的一面,甚至还设定了一个“折翼天使”的身份,结尾与女主角在天空中共舞的场面浪漫的无以复加。
不过当查宁·塔图姆脚踏祥云、身背盾牌、手持激光枪在浩瀚的星空中大开杀戒的时候,观众早已迷失在其飞舞中身后的光晕之中,这部电影到底在讲什么故事?
4、宗教情结你以为这些就够了?
还没完,浪费了世界观和对立关系不要紧,还要炫目的打斗戏可看。
可导演偏偏是宗教控,非要在太空题材的作品中加入不离不弃的宗教情结。
沃卓斯基姐弟的宗教情结,尤其是东方玄学和佛教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黑客帝国》中的大彻大悟的先知就是代表。
到了《云图》中这种倾向更加强烈。
转世、轮回、宿命、前世修得的缘分和积累下的孽缘,堪称佛理因果大全。
在《木星上行》中这种情绪稍稍收敛了一些,除去主角“天使”的西方普世价值隐喻,还安插了一个东方的“转世灵童”。
女主角是皇族女王的“转世”,在电影中又搭上了基因主题的顺风车,进而演化成一出皇叔争夺“母后”财产的家庭剧。
这样的设定无可厚非,只不过放在这样一部电影中显得很难受。
偌大的星际世界观、对比明显的阶级观、还有太空英雄的设定,最终只是为了解决人家的家务事而来。
女主角低级地球人的身份也没有好好利用,使得电影前半段让人一头雾水,后半段则让人非常泄气。
三、结语这就是《木星上行》所要讲述的故事,一部“集大成”的科幻片,这些元素每个单拉出来都是经典科幻片的素材,但导演混合在一起最后顾此失彼,都没讲清楚。
是群英荟萃?
其实是“萝卜开会”,好端端的题材变成了在众多猛料一起释放之后,最终成了一锅粥。
也许很多人说,电影的特效场面非常好看,大银幕效果超级赞。
没错,沃卓斯基姐弟塑造特效场面的功效在好莱坞独树一帜,电影的场面和音效相当精彩。
但是,《木星上行》有着这样浩瀚世界观、基因阶级对立等超赞设定的电影,最终沦落到要依靠特效来拯救,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情。
PS,当时《木星上行》原本打算在2014年暑期登场,甚至国内连档期都确定了。
结果跳票到今年2月。
据之前的小道消息说,该片的初版成片把华纳高层的领导都吓哭了,如今的公映版是经过重新剪辑的。
假如传言确凿,至于吧华纳人吓哭的原因究竟是初版更烂还是更难懂谁也不知道。
只不过我觉得沃卓斯基姐弟如今再怎么不济也不会连最基本的编剧常识都不懂,优质的故事构架被白白浪费。
假如,我是说假如这片有导演剪辑版的话,我一定要看看。
《木昇戰紀》(Ascending Jupiter)頗適合與兩位導演的前作《Matrix》作一對照:兩套電影的主角本來過着的都是窮困乏味的生活,覺醒後發現和尋回了自己的真正身份,接着就是怎樣憑藉這身份和特殊技能與同伴一起拯救「世界」:Neo是現實與虛擬世界的救世主、Jupiter則是持有地球擁有權的外星貴族女皇轉生。
Neo在虛擬世界單調壓抑的生活能與觀眾產生共鳴,因為當中描述的,正是我們網絡生活的寫照;但Jupiter所謂的女傭生涯,電影的描寫卻流於平面了。
本來,製作人可以從其種族上稍作探挖,反映一下美俄混血兒在美國低下階層生活所受的歧視與苦況,但未知是否出於政治正確以及娛樂主導的考慮,主角出身於美俄兩個超級大國的背景,製作人並沒有多作發揮,於是電影裏所嘗試營造的家庭矛盾、爭吵也非常刻板。
由Matrix 到JA主角「男—女」的轉變,也令人聯想到導演之一在性別上的轉變——Larry Wachowski現已名為 Lana Wachowski。
主角Jupiter這個名字,源自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父「朱庇特」,的確,女主角本身也不太像一般荷李活電影中金髮美人的典型形象,雖然似有意描寫女性本身所蘊含的生命力、繁殖力,可惜最後只輕輕一提而過:群蜂圍繞着Jupiter飛舞一幕,成了視覺上的賣弄,對表達主題沒有幫助,與三位子女的相處交鋒,也看不出有什麼親情或家庭上的牽絆。
根據故事設定,地球、以至宇宙中有生命的行星,只不過是外星貴族的一個農業養殖場,時候一到,這些行星就會給「收割」,以供貴族延續青春之用。
那麼說,「階級」在地球以外一樣存在,但主角以至一眾同伴似乎無意改變這狀況。
電影批判了消費主義,但本身也很消費主義。
Caine反重力鞋、激光盾的設定,充滿了電玩的感覺,純粹只是為討好觀眾的動作元素(為什麼不做一面大點的盾?
)吧了。
根據維基百科,男女主角初遇後在芝加哥城市追逐的一幕足足有八分鐘之長,類似的追逐,和《Matrix: Revolution》裏Niobe與Morpheus駕駛 Hammer 回Zion異曲同工。
製作人花了大量精力去拍攝,如此費勁,卻教人看得同樣納悶,Matrix至今已有十年有多,AJ在故事和人物刻劃上反而退步了。
說穿了,所謂外星貴族也不過是一班擁有穿梭太空科技的暴發戶而已,富貴而毫不高貴。
科幻電影,最忌把地球上的種種矛盾衝突,照字搬紙的換個舞台上演,很可惜Ascending Jupiter,故事上升到了太空,拍攝技術進步了,卻比無數經典冒險電影疲乏,既不感人,更不深刻。
豆瓣文青确实水平垃圾,本片既有颜值又挺有内涵,本应高分。
放在全宇宙的角度来看地球,我们每个人的起起伏伏都是微不足道的。
本片揭示了两个宇宙法则:1,时间是宇宙中最宝贵的资源,所有资源的争夺与再分配都要归结于掌控时间;2,人类只是自然演化当中的消耗品,人类不要太高估自己,进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造物主(或是金子塔尖上的人)获得利润 两句核心台词:Time is the single most precious commodity in the universeLife in an act of consumption, Jupiter. To live is to consume and the human beings on your planet are merely a resource waiting to be converted into capitol. And this entire enterprise is just a small part in a vast and beautiful machine defined by evolution, designed to a single purpose: to create profit.
文/小黎槽我就不吐了,你们在各个角度吐得非常优秀-- 导演作品题材 --这里要说一下导演“龌蹉司机”(Wachowski)姐弟俩喜好和选材当年的《黑客帝国》我是跪着看完的,惊为天人到后来的《云图》,《V字仇杀队》(编剧)和最新的《木星上行》司机姐弟很喜欢未来科幻题材,但是这些科幻作品有别于硬科幻,是属于软科幻故事。
-- 硬科幻vs.软科幻--所谓硬科幻作品:核心思想是对科学精神的尊重和推崇,故事情节依靠技术来推动和解决,说白了情节服务科学精神。
(《星际穿越》《海底两万里》)而软科幻作品的定义相对硬科幻比较模糊,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的科幻小说分支,所有科幻部分都是服务于故事。
基于以上概念,可以更方便的去理解司机姐弟的作品,里面的未来中的科技炫酷就好,故事情节才是主角。
那么《木星上行》故事情节就可以理解成莎翁笔下贵族争夺家产,只不过时代背景不一样。
在观众对故事有普遍心理准备和科幻也只是效果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是寄托于演技和剧情惊喜,不过如豆瓣上的评分一样,非常让人失望,及格线还未及—— 5.5分-- 有趣的桥段和两种社会的对比 --本来就是软科幻,故事却这么糟糕,能让人记住的就只有一些有趣的小桥段和对比了(矬子里拔大个)。
比如我最喜欢的情节是转世女王去神盾(类似一种宇宙联合国组织)办理身份证明和财产声明(上户口),恼人冗长的办证程序,服务态度恶劣的公职人员,死循环的证明文件逻辑(开A证明文件必须有B ,开B证明必须有C,开C证明必须有A),在影院真是把我逗乐了。
神盾隶属的社会组织,相对转世女王的家族王朝社会,神盾应该是象征民主政府国家,上面办户口的情节侧面反映了民主环境下,社会也有各种弊病,超级大城市人口拥挤,宇宙生物形形色色,脾气迥然,为了生存努力工作,虽然艰难但是平等。
女王的王朝社会(象征极权国家),从残忍冷酷大王子(大哥),华丽贪婪姐姐到荒淫虚伪弟弟,在他们各自的封地上,转世女王看见的是井然有序和冰冷死寂,为大哥效力的是恐怖的蜥蜴人,姐姐拿人类的生命永葆青春,弟弟胁迫女王结婚,典礼观礼的观众居然都是仿生人(活人不愿意生活在极权国家?
)再后来矛盾激化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神盾中的队员(民主社会)是主动愿意为了同伴去冒险和牺牲,最后达到大家一起胜利的结局。
而大王子(极权社会)能让别人为他效力和服从他的方式,就是利益驱动和死亡威胁。
我不知道司机姐弟是不是想表达这个。
-- 导演的小淘气 --司机姐弟喜欢用亚裔演员点缀剧情,而且亚裔演员在里面都酷酷的,比如《黑客帝国》先知的守护者邹兆龙(周星驰《九品芝麻官》里面那个大反角少爷),《云图》周迅和裴斗娜,《木星上行》裴斗娜也出现了,还梳了一个导演司机姐弟中姐姐的劈叉扫把发型(不太好看,吓到我了)还有一些好玩的设想,原来木星厚厚的迷幻的漂亮大气层下面,隐藏着外星帝国。
被广电剪掉的“失重悬浮360度群P”——好吊,是编剧想出来的还是导演,就不知道了。
《木星上行》总的来说,本片概念比不上《黑客帝国》,传达的理念比不上《云图》(云图的理念很好,但故事没被讲好,如果大部分观众没看懂故事,导演也是很失败的),片子特效做得再好,你也只想快进看一下算了。
之前没看过剧介,只是通过电梯的分众知道了是科幻片。
结果却看的很爽。
本片影评分都很低,IMDB 5.9分,豆瓣 5.6分。
但丝毫不影响我的推荐。
诚然,沃桌斯基姐弟在故事主线和情节逻辑处理上比当年的《黑客帝国》逊色很多,但是1.78亿美金的制作成本非常实在, 3D效果使你置身于广阔深邃的星系,场面壮观华丽旖旎,两个小时画面充满了想象力。
个人认为本片胃口大了,这种重度科幻让人脑洞开的星际片怎么也要开一个系列,分几集赚钱吧。
众多的场面要浓缩在两个小时内,故事讲着讲着就开始方谬了。
目前欧美票房惨淡。
预计全球票房2亿+美金,勉强收支平衡。
其实,我一点都不怀疑沃桌斯基姐弟的能力,《黑客帝国》和《云图》的叙事逻辑能力都是一等一,可能是因《云图》票房惨败后,迫于盈利压力导演风格就从深刻变成肤浅。
结果同样也不讨好恶评如潮,先烈和先驱就差一个字。
意外的是在国内票房却有上佳的表现,首周就以2300万美金的票房登顶周冠军,第二周位居第三位,落后于《灰姑娘》和《超能陆战队》,预计会带来5000万美金的收入(3亿人民币)。
那么问题来了?
这真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吗?
央6电影频道经常教育观众:电影是排在音乐、绘画、雕塑、戏剧、建筑、诗歌、小说后的第八种艺术。
我估计这种定义也是舶来品。
东方传统看戏就是娱乐看热闹。
演得好喝彩,不好就喝倒彩。
要上升到欣赏艺术的层次,劳苦大众就会觉得累。
因此《云图》,《盗梦空间》之类的作品很难有国内市场,《黑客帝国》也是经过的第一部的铺垫,累积了一定的信息量后才有续集的辉煌。
当年星爷无厘头搞笑片的风行也说明了同一个问题。
现实生活已经很骨感了,还有花钱到电影院去领悟深刻的人生?
没事吧?
《木星上行》强烈的视觉效果严重的娱乐了观众。
角色也让人打了精神吗啡。
一个涮马桶的女工居然是宇宙贵族,地球只不过是她的财产,生活的艰辛和刻薄的老板算个鸟。
作为观众如果你的唯心论足够强大,那恭喜你,你也可以像猪脚一样是宇宙女王了,当然“只存在,你深深的脑海里。
”想想都很爽,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其实,华纳还是不太懂中国的电影市场。
前期欧美票房欠佳,中国市场就没做什么宣传投入。
就好比改革开放初期,美国厂家调研发现大陆城镇人均月收入才30元不到,根本买不起电视机,不屑大陆市场,日本厂家了解的深入,那时中国家庭大多是三代同堂,两代人挣钱,所以家庭是买得起电视机的。
最后,几乎家家都用过日产的电视机。
老百姓看电影是娱乐的不二之选。
连《澳门风云2》和《天降雄师》的陈年老调都上9亿8亿。
可见是垃圾都卖到钱的市场。
倘若增加宣传,票价打折,《木星上行》在中国市场真的不止3亿。
木星上行–没有不喜欢玛丽苏的少女,只有不合适的玛丽苏我是内心如野狼般嗷嗷叫着走出电影院的,浑身都是愿化作我男神下眼线的痴汉心情,回来看见如此低的评分和满屏骂烂俗的声音才好不容易冷静了一下。。
但是我一点也不care别人喜不喜欢\(≧▽≦)/我真的好喜欢!我男神好帅啊啊啊啊啊啊【出去跑圈】想看黑客帝国或者云图的就不用去了,本片就是一部玛丽苏小言,外加帅气的武器设计和貌似关乎人类命运的背景设定,其实都是为了男女主角谈恋爱啊!\(≧▽≦)/要是以前的我早就在看到这介绍的第一秒按了❌啊!但是!事实证明这世上没有不喜欢玛丽苏的少女!只有不合适的玛丽苏啊!霸道总裁高干子弟黑帮少爷都靠边站!能苏到我的只有宇宙女王和她的转基因小狼狗啊啊啊啊!我的少女心砰砰跳\(≧▽≦)/那些不明白女主为何那么快喜欢上男神的你们想想看!莫名其妙的一堆恶心猥琐的外星生物要杀你!然后男神又高又帅又壮的出现了!救了你的命!带你滑翔带你飞!身世凄惨!自带呆萌属性!任你怎么调戏都无动于衷硬是躲开!数次像骑士一样救你于危难!怎么能不爱上啊!嗷嗷嗷嗷嗷!而且女主一点都不弱好不!从她看上男神就开始各种进攻就显出女王范儿了啊!各种假公济私职场性骚扰!别的说什么不好要人家一次次叫她女王大人!被男神那么叫陛下还能把持得住吗!把持不住啊舔舔舔【划掉】这才是能苏到我的宇宙玛丽苏!男神每次驾驶着堕天使一样的机甲去救女主的时候都好像骑士啊!他要杀女主前世的儿子还问女主"May I kill him?"是有多听话啊!跟女主说我对你来说应该就像一条狗一样是有多可爱啊!最后那双黑色的翅膀简直正中我的玛丽苏之心是只有我梦里才出现过配置啊!是我中二少年时代写过小说里的主角啊!呜呜呜呜呜呜!而且设定好美啊!机械好美啊配色好美啊!战斗场面好美啊BGM好美啊!芝加哥跟你们什么仇什么怨啊!总之我的美梦成真了,玛丽苏之心满足了,我爱这部片子,我给十颗星,我不管。
看完那场漫长的打飞机与被飞机打的追逐戏就只有如此感想。。。。
我在看的时候已经完全忘了导演是谁,就想到底是什么导演整出这么一大段毫无重点亮点充满尿点的所谓动作戏啊。。。。。
时长减半会好点钱老板还是蛮帅的,一度以为他之后的戏份都会不穿衣服了。。。
不过既然要露为啥不把身材再练美好一点T T不过最后长出翅膀,第一次让我觉得,一个长翅膀的男人这么帅这么苏女主的故事,基本就是一个玛丽苏故事吧。。。。
刷马桶小妹变身宇宙女王这种典型玛丽苏套路。。。。
不过基因重组N多次之后组到一样的就是重生的概念也是蛮有意思小儿子除了脸型略五方其实还蛮帅的。。。。
大儿子。。。
个人觉得雀斑是不是演的有点过?
不过这种处理方式也是不落俗套至于那个美容液,想到我们人类用的其实也是从动物植物身上提炼的精华啊,一百个人才能提炼一瓶,跟精油不是一个意思吗。
虽然这电影剧情不算多好,但是提出的这个概念还不错,说不定,地球真的就是一个大型养殖场。
之前一直在想,如果说生物的基本使命就是不断繁衍下一代延续生命,那么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说不定,真的只是在等待收割。
我们养殖动物植物,焉知我们不也是在被更上层的生物养殖着?
20150508,什么鬼?人类妹子、狼人大天使、外星吸血鬼的混乱故事??沃卓斯基姐弟最会建世界但是最不会讲故事。
办证+男主+配乐=2.5,我本来很想给3星可是女主实在太难看了。。什么,这姐弟俩是拍Matrix那俩么。。。哎呀小雀斑啊。哎。
木星上行,地球上不行
恶心!
单干狂魔钱老板,最怂反派小雀斑。沃卓斯基姐弟已经彻底沦为技术宅了,不会讲故事但特效堆得比烟花还多。好吧我承认过年看这片图的就是个热闹...
刷新了价值观,刷新了世界观,甚至刷新了宇宙观,但是没有刷新人生观。
两星给场景加配乐,剩下的剧情我给大家总结一下就是,我的滑板鞋时尚时尚最时尚,摩擦摩擦。
科幻让人绝望
特效一流,充满想象力,当然,剧情有些可惜了,没想到是沃卓司机姐弟的作品。
自从有了倍速功能看烂片英语都进步了
这确定不是拍给天朝的吗?兄妹三人争夺房产继承权的撕逼大战,却节外生枝的跑来了私生女搅局,私生女在做继承认证时遭遇事业单位推来撵去,最终以金钱贿赂才得以盖章办事!甚至还出现了天朝时下最火的滑板鞋元素!ps:居然还有孙悟空和大象精乱入!天朝人民表示你们米国人真会玩!
又是一部推迟而等了21个月的片。在银幕上第一次舔到的小雀斑首演凶巴巴的反派,狰狞病态说话轻声细语简直让我不!能!自!已!果然是奥斯卡影帝级别的表演!可惜是个战五渣。场面炫目,Jupiter缺乏女王气,皇族身世怎么没交代?居然连Sean Bean都让我起了大叔控¯﹃¯。[三星半][3.7看的]
# 意航观影【X】隔靴搔痒的忠犬玛丽苏,还不如拍的给劲点。
白瞎了特效,画面炫目还是不够的
故事线粗鄙,情感线生硬。但这种电影就是科幻迷的A片,两个小时的华丽视觉效果和各种千奇百怪的设定,看完觉得好爽。(ps1,沃卓斯基姐弟绝对适合拍三体,他们一定能拍出刘慈欣笔下生硬的爱情)(ps2, 姐弟俩一定是左派,黑客帝国,云图,木星上行都在努力刻画资本家的血肉工厂)
姐弟俩脑洞清奇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清奇的这么脑残这还是第一次。。。P.S. 钱宁的哪吒姿势和滑板鞋装备简直笑cry我~~
男神加一分。没看懂的,觉得剧情有问题,太跳跃的真的都可以怪翻译,翻译太烂。。。
拍过神一样的《黑客帝国》的姐弟俩怎么堕落成这样!
可能是有史以来特效最好的保洁小妹文。
不费脑子的爆米花片,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