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立、王刚、张铁林新剧《老家伙》虽然说剧情上有很大的问题,但是我这儿有个毛病,就是有始有终,哪怕是烂片,我开头了,也会看完它,因为我觉得这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一部完整作品的尊重,但是看到第八集和第九集的剧情,我怒火冲天,不得不再写一次剧评。
为什么看到第八集,第九集会很气愤呢?
气愤的原因不是程梓这个演员的演技多好,而是程梓这个演员的人设让人很气愤。
剧中程梓和妈妈两个人可以说是相依为命,爸爸早早的死了。
但是程梓呢是个败家女,被男的忽悠骗了贷款,房子妈妈过户到她名下,结果出事了,就摊手不管,妈妈以后有没地方住,不管。
自己被男人骗了,不报警。
就改个英文名,妈妈做好的包子给她送到公司,还不让妈妈在前门,还必须后门等她,还不许喊她中文名,你说是不是离谱?
张国立,王刚,张铁林三个人帮她妈妈抓住了诈骗犯,虽然说公诉成功,对方坐牢,但钱没要回来,这个房子要被拍卖,如果到期不还钱。
所以大家就建议老人家把房子卖掉,趁高价卖掉,还掉贷款,还可以剩200万呢。
但是这房子的房主现在是程梓的名字,所以三个老家伙加起来200多岁,去找着20多岁的小姑娘,结果这小姑娘势利眼的来,在公司对领导唯唯诺诺,点头哈腰,在三个老家伙面前就是甩手掌柜的意思,言语中自己不想管。
自己的妈妈没地方住还不管,你说是不是很不孝顺?
没人性?
还不如人家外人?
所以张铁林在她公司大喊大叫,我很支持,就这种人好高骛远的,还把三个老家伙说是想下来的亲戚,实在是太过分了。
被三个老家伙逼的最后找自己妈妈谈,结果左一句,右一句的都是要求自己妈妈替她着想,拜托,房子被你败掉了,房子卖掉妈妈没地方住,你不管你妈妈,还说你那边没地方安排自己妈妈住,你就不能花钱给你妈妈租个房子?
或者卖掉房子还剩200万,你不可以这200万给你妈妈,然后自己贷款贴钱给你妈妈买一套房子,让你妈妈养老?
自己赚的钱就自己花?
最后还跑到三个老家伙那说自己全权委托了自己妈妈,自己不管了。
你说这种人设,是不是很过分?
程梓在这里的演技是一般,但这个人设,是真的让人讨厌,可是反过来想,程梓这个角色固然可恨。
但这个做妈妈的更可气。
一直无底线的对自己的女儿,一直过度的溺爱,宠溺自己的女儿,所以自己的女儿才变得如此大逆不道。
而三个老家伙到处奔波,图个啥?
做妈妈的还赖上张国立,你说是不是也挺过分的,人家张国立还给你倒贴了3千块呢。
王刚还倒贴了2千,张铁林还出了主意等等。
自己的女儿做了什么呢?
所以这个妈妈有点好坏不分。
不讲道理。
张国立在这里太老好人了,看着也是确实生气,多管闲事,自己家的事都处理不好,一直处理别人家的事情,这人家女儿那么不孝顺,那么忤逆,干嘛还要帮呢?
所以老好人人设,也是不应该的。
在现实生活里,千万不要多管闲事,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一定不要做。
三个老家伙,辛辛苦苦的帮牛大妈打赢了官司,找到了证据证明房子抵押的200万的是无效的,结果白眼狼女儿就马上要卖,张国立质问人不能忘本,程梓却说自己想忘就忘,将自己的压力和自卑,归咎于是自己妈妈的问题,归咎于是老房子的问题,一个妈妈生了这么一个忤逆的女儿,并且女儿真正卖掉房子后的目的是去支付自己买的另一套商品房,一个人想做人上人,就要去牺牲和伤害自己的妈妈,这样的人上人,徒有虚表罢了。
当然剧情需要,张国立,王刚都没去反驳。
但是应该通过艺术来思考现实生活中,像程梓这样的年轻人,现在对父母是不是也如此忘本?
虽然看这两集很气愤,但是谁说这个社会上现实里没有这样的子女呢?
我身边其实也有类似这种子女。
所以这个剧情,拍出来,虽然我们观众看了都会气愤,都会不舒服,可,我们是不是要反过来想想,有些子女之所以这种大逆不道,是不是自己为人父母太宠溺造成的结果?
有时候,一个家庭教育的失败,折射的就是子女长大后,父母自己为过去的错误买单。
因此,我认为,为人父母,应该让自己子女学会独立,学会感恩,学会知恩图报,而不是自私的处处想的都是自己,如果做子女的,眼里没有自己的父母,眼里只有自己,总要父母为自己考虑,自己从不为父母考虑,那这样的子女,等他们老了,他们也会得到因果报应的。
我觉得自私的子女,当看了这两集故事,也看了我的剧评后,还是学会做一个孝顺的,不自私的子女,好好对自己父母吧。
剧评人:龚翔
其实这电视剧,就是第一集一开始三个老头开演唱会的感觉,过时,落伍,可是又自以为是觊觎天下的自嗨,令人反胃。
刮躁的把老年人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一子女,退休,养老,再创业等等,一骨碌的用各种网络段子串联起来,一如当年的《铁齿铜牙》拼凑各种民间故事,打油诗,妙联巧对的君臣斗。
可惜观众不再是那个不便于上网获取咨询的时代了。
也不会蜂拥于演唱会舞台之下摇旗呐喊。
可惜期望了那么久出来这样一个悬浮的烂剧。
可惜了两位老先生的演技。
两位。
跟着爸妈饭后追了一会逐渐品出趣味,从没想过有一天我能从老年人视角下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里,感受到一场亲切又新奇的体验,整个氛围热闹到像是看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吐槽大会。
【友情线:彼此拉拢又莫名稳定的三角关系】这部剧首当其冲的笑点便是铁三角之间的斗嘴调侃,会发现他们之间虽然存在着友情里致命般的“勾心斗角”,但却因为肖长庆的存在使这看似不堪一击的情谊达成了莫名稳定的三角关系。
当孙前程从诈骗集团狼狈逃出来时,肖长庆和陈新城会自动站成一队对孙前程进行直白揶揄,一个在合唱团众人面前“奚落”他,借着这次的悲惨遭遇提醒众人谨防上当受骗;另一个哪怕被手头上的琐事忙得焦头烂额,也不忘在见到他的第一眼后就表达对他“一大把年纪不着调却擅长坑蒙拐骗”的看法,非要把孙前程的“光荣事迹”宣扬出去让他记住教训。
而当陈新城在合作过程中官威尽显时,肖长庆和孙前程又会自然形成一个阵营,对陈新城进行情绪上的怒怼。
一个贯彻老狐狸作风私下里绞尽脑汁的想尽办法“算计”着他,一个勤勤恳恳的老好人也会忍不住的对他进行“我就烦他这吹牛劲儿”等言语上的批判,老哥仨轮番相爱相杀。
当把这些剧情点铺开来看时,会让人不由得发自内心感慨,还得是老戏骨间熟人局的犀利吐槽来得更好玩刺激。
肖陈的队伍也好,肖孙的阵营也罢,这个家没有长庆不行啊!
【亲情线: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代际关系】另外在亲情线中,故事内核虽然聚焦于三个小家对社会大家投映的真实写照,但也不妨让人在通过剧情照镜子的同时,看到不少乐子。
肖长庆:母亲不断地偏心和哭闹,儿媳委婉地表达着不满,亲戚随时地叨扰和麻烦,以及小儿子对他的不被需要感...好像永远有着操不完的心,使不完的劲儿。
在看这一家由买房牵扯出来的种种琐事时,连我妈在一旁都会发出“一碗水难端平”的感叹。
孙前程:在外人面前是机关算尽的老狐狸,但在老婆夏明舟面前却是沾沾自喜的开屏孔雀。
也正是因为孙前程这种滑稽的画风,才让人觉得夏明舟对他的每一句奚落与回怼都恰到好处的直击笑点,只能说他真的凭一己之力在“窝囊废”赛道里大放光彩。
陈新城:老哥们一句“他成了集团老板,你儿子成了社会闲散人员”,就轻轻掀起了一场迟日旷久的家庭风波。
陈新城作为上一代拼搏上岸的成功人士,不理解年轻人对文化产业的追求,陈大志做为这一代拥有前卫思想、自主创业的年轻人,也不会对父亲不由分说的责骂选择忍气吞声,一句接着一句的阴阳怪气句句直戳陈新城的肺管,虽然不厚道,但我每次看到被回怼到跳脚的张铁林都忍不住笑出声。
其实坦白讲,当这部剧细细摊开来看时,友情线和亲情线的呈现也意外地打破了我对中老年家庭剧的刻板印象,原来家庭中的真实写照不止能通过狗血戏码的堆砌来向观众展现,也可以用新颖的表现手法让人感受到每种情感间的趣味性和可看性,不愧是铁三角,从不打低端局!
也就陪父母看看、顺便吐槽。
弱者的剧情,铁三角各自家中一堆破事,却闲着帮着外人母女要房子?
作死母女人设是:房子是我的!
这要房子你们要帮到底,不帮就是你的错!
但是别指望我协助你来帮我们要房子!?
剧情发展和人设,不太符合最基本的故事创作的逻辑!
也就看看铁三角过往演技,仅此纪念,而已!
最终预测评分4分!
也不知道这三个人出来,在耄耋之年又合拍一部电视剧有什么意义?
教人向善?
弘扬正能量?
张活佛能看看自己屁股上的屎尿擦干净了吗?
另外两个主演对此一无所知吗?
真搞笑,拜托,就是恰钱能不能专业点!真的当观众是金鱼,只有三秒记忆?
都没脸了,就别再往下扯了!
电视台也真是够意思,这种就不封杀,五亿份就封杀,是老年人有优待吗?
可他是个外国老年人啊!
投资方也是挺牛的!
这部剧真的很好,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瑕不掩瑜。
人都会老,老中青几代人的关系,社会的变迁,变迁对家庭的影响,新旧观念的碰撞,老年人面临的困惑和挑战,都描写的很好。
在现在这个焦虑,急躁,功利,精致利己的社会,真的很少有这种接地气又宣扬生活中简单的美好的剧了,甚至大家都不再相信真善美了。
虽然这剧里面的设定,还有一些情节比较夸张,但是演员们的真挚情感演的很真实,父子情,父女情,中年夫妻的感情,老夫妻的感情,友情等等,都很真实。
还有很多人吐槽肖长庆帮牛大妈打官司,觉得不真实。
但是真实世界里身边不希望有这样一直帮你到底的人吗?
我记得小时候一直都是宣扬的帮助别人不图回报,助人为乐,帮助人这个事儿本身就会让自己快乐。
现在反而大家都不敢帮助人,害怕惹麻烦。
剧里面肖长庆完成了我们小时候宣扬的事儿,怎么就变成被喷的点了呢?
还有牛大妈这种人,生活里都能碰上吧,骨子里也不是坏人,但是就是爱占小便宜,不能吃亏。
家长里短的不都描写的很真实吗?
怎么还有说悬浮的呢?
剧集里张桂荣住院怀疑癌症,陈新诚那种突然天塌了的感觉演的真的很好,就让人一下子明白少时夫妻老来伴的意义。
还有一遍一遍的去找大夫,问结果,又害怕大夫烦,那种家属的焦虑不安,真的很真实。
还有最新两集里面肖健出车祸,张国立演的父亲签字那一点,一下子就泪目了,那种亲人大病自己无能为力六神无主的状态太还原了。
这个剧不管剧情人设上面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里面的感情是很真挚也很真实的。
三个退休人员,重新干起了一番事业,为退休老人住进了老人社区,对三个人自己的家庭,是各有各的相处方式,孙前程年轻时候有点不管家里,女儿在妈妈的高压下成长起来的,胆子就很小,很怕自己说错话,后来晓晴离婚后,又重新和大志在一起以后,人也开朗不少,对自己的自信心也有了,得到了别人对她工作上的认可,而大志和他爸是属于陈新城在他面前摆老爸的架子很厉害,但是大志公司有困难的时候,还是出手帮忙的,这俩父子关系稍微好一点是因为大志妈生病了,只有遇上事了,才能体现一家人在一起的力量和温暖有多强大,肖长庆身上背着一大家子的责任,他妹妹和他老婆娘家人真是他的拖累,他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和他的脾气性格简直是一模一样,照顾家人老婆孩子,而小儿子独自创业成功了虽然和家里人的关系不远不近,但是家里有事必帮忙,比较可惜的是出了事情,站不起来了,还好和他爸的关系和好了,最后老的有乐队,年轻的也有乐队,音乐会开的很热闹,大家一起合作开唱,很开心
别说,铁三角在出场的那一刻我仿佛瞬间陷进了童年的记忆。
对于这一次老搭档的新故事,我只能说只要还是他们三个那就很对味,追完更新之后甚至有种《铁齿铜牙纪晓岚》第5季之穿越现代版的感觉,而且还发现很有意思的一个点,就即使大家“穿越”到现代三个人的性格也和紫禁城时期一样,用牛、狮子、狐狸对应现代版的纪晓岚、乾隆还有和珅再适合不过了哈哈哈...穿越到现代忙碌的老🐮——纪晓岚即使是“穿越”到现代也依旧逃不开忙碌奔波的操心命,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为苍生百姓,而是服务于自己小家的肖长庆。
感觉他每天都过得分外充实,在家里忙着照顾老母亲,又要操心儿子生活,甚至还想自个儿送孙女上学,退休后集团周年庆的合唱团排练找他,妹妹家买房子需要钱也找他,老哥仨退休创业的关键决策还要找他。
不是在安排日常琐事就是在给亲戚朋友解决问题的路上,不停干活解决问题的状态就很像是“牛”。
肖长庆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样子幻视当年那个清正廉洁、心怀天下的忠诚正直的大学士纪晓岚了。
从古至今圆滑依旧的🦊——追剧之后任谁都得说王刚一句带有搞笑属性狡猾的“老狐狸”,就连狗狗祟祟的出场方式都让我印象深刻,只能说是别具一格的喜感哈哈哈。
而且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小心机和小手段。
别人借钱:语气温和、低声下气,你不给那也没招。
孙前程借钱:讲理、卖惨、博同情,500个w到手那是轻轻松松,丝毫没有压力的。
要钱的时候大摇大摆,但花钱的时候抠抠搜搜,建设养老院争权夺位的过程中的小心眼子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嘴上说着合伙建设养老院,实际上却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想搞房地产,让他掏钱比登天还难。
要说孙前程浑身上下800个心眼子都是少说的。
那眼睛一转就憋着坏的画面让我直呼:还是当年那个和珅,没错了!
唯我独尊坐镇后方的🦁——张铁林从乾隆化身集团董事长,一出场那就是自带威严,而且还很爱摆官架子。
不管是想对养老院的建设有绝对的掌控权,还是插手儿子的创业,都有种说一不二的威严,那种想要所有的事情都按照自己设想进行的控制欲真的很强烈,只不过“穿越”到现代已经不再是受万众敬仰的存在了,反而还会被兄弟们和老婆怼来怼去哈哈哈哈,但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就很像乾隆,活脱脱那个即使穿越到现代也依旧要坐镇后方、掌控全局的king(自封版)。
这老哥仨真的让我有种铁三角从紫禁城里跨越300多年历史穿越到现代再相遇的视感。
他们在一起“勾心斗角”争夺养老院绝对领导权的样子贼拉有意思,真可谓是笑料百出,喜感不断,三个人随便两个就能组成一个阵营共御“外敌”的场面也不禁让我感慨他们从古至今归来仍是塑料兄弟花“大战”既已拉开帷幕,现在就坐等这场“养老院领导职位争霸赛”的最终结果吧
秋雁两行江上雨,殿上君王堂下臣。
无论是《铁齿铜牙纪晓岚》,还是《布衣天子》、《五月槐花香》……总之,二十余年如一梦,铁三角伴我成长。
还记得:直隶曲阳,自我发配三百里,一个吃着明白,一个看着糊涂,一个自己清楚;四九城,一个在拉洋片,一个在卖耗子药,一个在玩摔跤;笔谈会友,一个冲开水,一个替人研磨,一个花生红枣大杏仁;阅微草堂里,一个在奋笔疾书,一个陪伴在侧,一个在为即将走完生命历程的芊芊讲述着鬼故事……往昔看《铁齿铜牙纪晓岚》,和二总是憋着坏,老纪总是抖机灵,三爷也有自己的算盘,三人时而同心协力,时而各怀心思。
斗智斗勇之余,每每总是令人觉得美中不足。
所幸者,《老家伙》横空出世,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不再有正邪、善恶、廉贪的对立,三个老家伙能够真正在一起,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做一番事。
在内一起经营养老中心;在外一起探险:为牛大妈追回房屋找证据、跟踪顾明、教训色狼司机、组建乐队……无论哪一家发生了什么事,老家伙三人都在一起!
戏里戏外,都是几十年的友谊。
故而,《老家伙》比《铁齿铜牙纪晓岚》更好看,更过瘾!
今夜气若幽兰,春潮连绵不断,谁躲在角落里成长,把童年换成了烟!
铁三角,爷青回!
看到15集,颇有感触,首先一点,我不像其它评论浮于表面,评论剧情,人物定位之类的,我也不会去管这三个老家伙的国籍是不是中国人,是不是昧着良心回来赚中国人的钱 我想说的是,基于目前的一个对电视剧的审核方面的要求,能拍出这样一部略有写实的作品属实不易,三个老家伙的演技不说依旧是在线上,而且对现代底层百姓的一个无奈的演出也都是毫不夸张也没有过分疏漏,属实讲的就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后的一个变迁,讲的是一些其它演员不想碰也没实力去演绎的关系,三个老家伙用一种轻松的带一点逗哏的方式(表演方式确实没创新)去演出来了。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成功到底怎么定义,哲学家的定义方式是自我认可,一步一步走下去,而不是他人认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也是看到现在的一个主题升华。
可以说这部剧是目前来讲近几年最为成功的中国电视剧了,它既不像很多电视剧为了噱头贩卖焦虑,也不像有些电视剧就是为了流水整体降智,也不像很多电视剧架空类型的不现实,或者说最重要的一点,它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善良,是真实的善良,而非其它电视剧当中表现出来的做作的善良(当然有杠精会说这部电视剧里的善良也做作) 至于那些给低评分的家伙,我觉得如果从技术层面去讲,你就不应该来看中国的电视剧,很明显是受限制的,还来故意看完做评论,不是水军就是真坏,当然还有可能有部分是真的没去感受里面的一些内容,因为现在的人看剧都是快进的,有部分是纯粹仇富,有部分是没有太多的生活阅历,总之我觉得三个老家伙就算是回来赚钱,也赚的是有点良心的钱 (另:评论中打低分的我估计都是女性多一些,这部剧以男性视角多一些)
看到许工忍不住泪目了,给儿子打电话又忍不住后悔自己打扰儿子工作,突然就回忆起自己每次匆匆挂断父母电话,却从没考虑过他们的感受。。。。
作为下饭剧算是及格线以上了
椰奶每晚必看 我也跟着上头
社会热点现象大合集
消耗旧日情结
看完我只想说,顾明这PUA实在是到一种境界了,现实中女孩子一定要擦亮双眼,如果遇到顾明这种人有多远跑多远!而且顾明这个演员演员太细节了老让我回想起前任aaa 可以不用演这么好的!
我来了解老年人的生活和需求。电视剧的铁三角属于中国有钱的阶层了,老百姓吧,老了还是最可怜。
//能看,牛大妈这角色写实,张国立这角色贱得有点假。//垃圾剧情
像牛大妈,牛大妈女儿王秀菊还有孙前程女儿晓晴这种都太可怜又太可气了,老家伙也都不正常,这些角色全员有病,气死人。垃圾剧情
陈新城和大志对话很戳我,要坚信自己做的事是对的,坚持自己的热爱,这样的人生才算得上是有滋有味。
Bingo,鼓励大家把老人都送去养老院,鼓励大家都住养老院,鼓励大家都去开养老院。情怀剧,一句「乾隆爷也太不开眼了」,和珅纪晓岚皇上互怼记忆杀。
1集
确实很像铁三角现代版,人设都没太大差别,也有个小yue,但剧本差太多,好无聊,而且感觉很任务剧演员演技也有点老气,张国立没啥问题,王刚偶尔几个表情略显用力过猛,张铁林最容易出戏,笑声和瞪眼都太皇帝模样了,跟现代背景格格不入配角好多熟脸,涉海里的闺蜜、庆余年的太子都在诶
什么章程……这就是铁三角的现代都市版嬉笑怒骂,斗智斗勇… 现在也就老戏骨能看了,经典角色的影子无处不在……涛姐气质气场拿捏霸总久违了……
皇阿玛和珅三人组
冲着铁三角看的,很熟悉的家庭剧
肖长庆虽然退休了,但是他一天也没有闲着,在大家与小家之间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铁三角 都老了
好像又回到了看“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时候,看这三位老家伙拌嘴打趣也挺有意思的。
看仨人对戏还是很有趣。周涛离开央视后气质这些年还挺不错。戏里的核心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问题其实每个单元提及得都很切社会,可是演绎起来还在用传统中国家庭肥皂剧让观众最拧巴的方式来展现,大概对传统的电视台收视观众还有吸引力吧。但圆梦也好噱头也罢,无论如何这个系列都有可能是我们在荧幕上最后一次见到三位如此紧密地合作,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