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里诗书盛夏里少年的幻梦,是《企鹅公路》在细腻清新的画风中最为诱人共情的所在,而脑洞大开的奇幻则赋予了这段夏日历程以谜的色彩,这一亦真亦幻的迷既关于企鹅的出现与消失,关于少年对大姐姐别样的情愫,更关于我们每个人都会历经的成长。
《企鹅公路》的主人公是一个与众不同,却又仍旧还是有着这个年龄特性的四年级男生青山君,他聪明好学,对一切复杂深奥的事物都抱有热枕,有着不属于这一年龄孩子的成熟,但电影让我们也还是在他的身上,能透过细节去发现他属于孩子的一面,例如面对拔牙虽然会强装镇定,说不害怕,但身体却又会诚实的表现出畏惧,电影在不经意间便将一个小大人般的男孩,描绘出了生动可人的形态。
伴随着男孩视角的展开,这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现代童话所致力的不仅是让观众得以回望一个纯粹的童年,电影扑面而来的还有着一股难得的似曾相识,这一感触的源泉其实就是我们都共同历经过的成长,而这一点恰也是电影的门槛所在。
如果你无法平心静气的走进男孩青山的内心世界,那么可能便会绝得这部电影是晦涩的,因为不论是“不靠海的小镇出现了企鹅”的奇幻,还是青山对大姐姐复杂的感情,在电影中都充满了象征性的隐喻。
严格上来说《企鹅公路》并不是一部面向孩子的童话,它不够有趣,也不够直白,但它足够去诱发成人的共情。
在这个以企鹅为名的故事里,青涩朦胧的感情贯穿了始终,青山在感情中的成长,并非只有微甜的美好,也有苦涩的别离,企鹅公路所代表的其实就是一条我们每个人都会历经的成长之路,我们在这条路上会好奇,会想要去冒险,即便这个世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不够欢乐,但仍旧会有如电影般和喜欢的人一起坐在企鹅身上划破“海”的欢乐。
由此我们从这一点再来看这部电影,便会发现这个故事所展现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观众在青山身上极可能的去发现往昔的自己,小的时候我们总是会盼望长大,彷佛只有长大才能拥有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欢乐,但正如在电影中企鹅公路的尽头并不能给世人带来多少惊喜,伴随着年龄的增长,长大了的我们也越发不会伴随着年龄的递增而再感到开心,因为成人的世界有着太多的束缚,成人的世界其实并没有我们昔日想象的那般美好,但这些却并不应该成为我们拒绝成长的理由,因为伴随成长的还有美好,还有一个更好的自己。
在《企鹅公路》里有着逻辑的诟病,但与电影对何为成长的诠释相比,逻辑俨然不再成为我对这部电影的苛求,一路前行,对成长的渴望并不是希望能早一天到达终点的彼岸,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见独一无二的,更好的自己。
早熟少年对成人感情世界的探索作为本片表层的核心主题,却是搭建在一个系统化的科幻内核之上,也即对科研工作者精神面貌的展现、对他们奉行的科学探索价值观的阐发,以及对人的意识和精神世界的科幻化隐喻。
本片的主要故事虽是围绕几名小学生探索未知世界而展开,但其中推动故事关键转折或发展的从来都是科研人员的实际行动或对主角们的行动建议。
无论是青山爸爸、滨本爸爸还是相关的科研人员,都实际充当了本片中重要的正面形象,最终对科学研究的价值和科学精神的无私都起到了正面宣扬作用。
而本片对于人的意识和精神世界的隐喻,则实际通过具象化两个层次的微妙情愫而展现出来,即对少年对年长女性的崇拜与爱慕,和同龄少男少女之间的懵懂试探。
因此,可以认为片中的一对核心意象——企鹅和“海”——分别代表了姐姐和滨本与青山之间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爱意,他们对于青山来说都无疑是十分神秘和亟待研究重要课题。
企鹅和“海”在故事中不仅分别成为了关乎姐姐生命和滨本尊严的秘密,并在存在机理上表现出了一种相拮抗的关系,两者最终的命运更成为了本片的核心麦格芬。
这一麦格芬的最终解决,则是通过姐姐协助青山认知并理解同龄人之间既纯净又充满无畏和野性的爱情的深意,并通过了一种成人自我牺牲式行为,让青山从对成人感情世界的超前探索,最终回归到了同龄人间更为良性美好的情感关系,从而实现了人物成长。
而片中的Jabberwocky兽,则作为一种成人世界中因为生活的压抑和对未来的恐惧而滋生的负面能量,不断威胁并吞噬成年人的精力和内心中纯净美好的憧憬和爱意。
但从本片的剧情发展可以看出,创作者倾向于认为这种负面能量虽然是成人精神生活中的一种阻碍,但仍能被科学的处理方法或更为重要的精神生活所压制,因此最终只作为了本片世界观的一个注脚,而未详细展开。
要说本片的遗憾,在于对异世界影像处理,作为本片当之无愧的高潮段落,却显得想象力和执行力双重缺乏,最终流于对传统后启示录荒芜世界和幻想主义建筑风貌的简单堆砌,呈现效果不及预期。
原是奔着石田祐康的名字去看的,未曾想过它会是什么样的影片,结果果然令人欢喜异常。
对于日本动画,每当看到卖肉的情节,总是下意识的反感,片子开头就是青山君写下研究大姐姐胸部的项目,这让我觉得很疑惑:这他喵不是石田祐康导的片子吗???
总不能玩卖肉的戏码吧?
但随着画面和剧情的展开,知道青山君是一位热爱搞研究的小学生,而他那份对大姐姐胸部的好奇,看起来合理了许多,本来对异性身体好奇就是一件正常的事,更何况青山君每每提起这件事,总是略带正经的面色,也就让人比较能接受这样的事情。
片子里关于科幻的设定是,这个世界的尽头在哪里?
或许不在世界之外,就在这世界里面。
青山君父亲偶然的一次科普,骤然把片子的谜底给揭开了。
巨大的水球是错位的世界尽头,大姐姐和企鹅都是为了消灭这错位的世界尽头而存在的,她们却又都依存着世界尽头而存在。
这样的一个设定,莫名让我想起了女娲补天,巨大的水珠,是出现在世界里的一个巨洞,不过它不存在于天空,只是出现在森林中心而已。
大姐姐本身,就是类似于女娲的存在,但她的能量来源,与人们不一样,她需要这个世界之外的能量,所以如果大水珠变大了,能量来源变大了,大姐姐也就精神了,反之大姐姐能量不足,就会精神萎靡,像人类生病了一样。
大姐姐的职责是把这个洞给消灭,还人间一份清净,但是,因为大姐姐不存在于这个世界,若是“洞补好了”,那么大姐姐就会离开,而大姐姐一直迷恋着人世间,也就不愿意去补洞,甚至于给自己造出了一个“过去”,一个住在海边小镇的过去。
以上是我理解的科幻设定。
以这样的设定看来,青山君对于大姐姐胸部的迷恋,对于大姐姐脸部的喜爱,都有了合理的解释,这份喜爱不完全是我们所认为的男女之情,还有另一份对于“完美”的热爱,因为大姐姐是女娲,所以她的胸部是完美的,代表着“源本”的母性。
片子对于有的人来说,不算特别完美,譬如大姐姐明明是特别重要的人物,偶尔却莫名其妙的失踪,又从奇怪的地方莫名其妙的出现。
但这些在我看来都不算大问题,一来,片子的故事线设定本就是以青山君为主角,探究企鹅的存在,探究大水球的存在,最后引出企鹅公路。
其次,片子本身的质感非常棒,让人有很深的沉浸感,片子的质感这个词很玄,换成比较能让人听懂的话,大概就是,虽然这是一部动画片,却真实地让人觉得故事就发生在眼前,这样的质感从何而来呢?
大概来自于青山君父亲与青山君谈话的日常,内田遇事逃跑的瞬间,也来自于滨本坚持做研究的心吧。
这些小心地放在影片各个角落的细节,构成了片子独特又令人喜爱的质感。
五颗星是值得的。
你不是一直盯着我的胸部看吗我在看 也没看真为你的未来担忧呀 青山同学她的胸部和我妈妈的胸部物质构造上一样但是给我的感觉却不一样这该怎么解释呢牙医的小姐姐是一个既神奇又有趣的人对不起我说了那么多孩子气的话你本来就是小孩子呀再过3881天我就是大人了为什么我看大姐姐的脸会觉得喜悦呢青田同学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赢得诺贝尔奖“了不起呀少年”我要告诉大姐姐之后我遇到了多少的冒险 多少的邂逅我还要说告诉她我有多喜欢她 多想和她在一起
听着片名,看着海报,就觉得《企鹅公路》是一部治愈人心的动漫电影。
观感也确实如此,温和的色调和笔触,旖旎的景色,温馨的家庭、学校场景,以及形象率真可爱的孩子们和温柔的大姐姐,都唤醒了观众心中的共鸣。
孩提时代的回忆,多多少少都能在影片中找到缩影,那种守护着自己“高尚事业”的情怀,那份萌动跳跃的心灵,那番对自己同伴的义气和保护,都恰如其分地在电影中得到展现。
《企鹅公路》海报然而电影却不仅仅是美好场景和童年回忆的拼凑和叠加,《企鹅公路》打动了无数观众,缘于它的深刻内涵和丰富蕴意。
哦我可爱的企鹅们片中的企鹅是让现实世界驶出常规轨道的第一个线索。
企鹅从哪里来?
为什么生活在南极圈的物种会出现在日本街头?
为什么时而成群出现时而又消失不见......问题的提出和思索促使着小主人公青山君不断做出假设和探究。
企鹅和颊脖龙相克,前者憨态可掬的蹦跳和摇摆象征着孩子们心中的美好幻想,而面目狰狞的颊脖龙则是恐惧和担忧的化身。
“海”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小女孩将自己的研究对象命名为此,大有深意。
正如现实世界的大海,潮起潮落,“海”也富有周期变化;辽阔的海平面给人们带来美景和舒缓之感,巨浪滔天时却能吞噬生命。
“海”又何尝不是如此,从起初的沉静与稳定,到后来对近身者凸出利刃般的棱角以示警告,再到最后吞噬了以女孩父亲为首的科研人员。
正如时而平静、时而汹涌的浪潮,“海”也阴晴不定,很有脾性。
而孩子们孜孜不倦地探索和科研,也正是为了解开有关这些扑朔迷离的物象的谜底。
随着孩子们科研的进展,三个意象的特性也逐渐揭示。
观众跟随着孩子们的步伐,一步步了解这个奇幻世界,也陪伴着孩子们进步和成长。
几个乌托邦意象从片头的出现到片尾的消失,就像是孩子们的成长之旅,也就是童年的奇妙幻想逐渐被成熟的认知和心智所取代的过程。
而片尾旁白提到,外人看来仿佛天方夜谭,觉得一定是这个地方的人出现幻觉,这其实也是观众心中的疑问:随着事件的平息,孩子们的长大,乌托邦“世界”的消逝,所发生的故事仿佛梦境,如今梦醒,这一切是否真实存在?
“海”和三个孩子其实这个答案并不重要,因为影片的故事真实性就不是最重要的,动漫电影总是包含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各种奇思妙想,营造出“fantasy land”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而对成年人来说,则有着更深层次的隐喻,映射着社会人生。
“海”的科研现场哦,如果这样说,我就犯了大忌,这正是这部影片最打动人的教育启示。
三个主角小孩从小具有科研精神,不仅仅因为天资聪颖和良好的家庭影响(青山君和小女孩的父亲都是科学家),而是因为父亲们和大姐姐对孩子求知欲、思考行为和探索精神的保护、鼓励和支持。
这样分析下来似乎非常符合我们共同的认知,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地方。
然而联系当下现实,长辈对孩子一板一眼的研究能够做到不干涉就很难得了,孩子们很可能不仅得不到认可和帮助,还会换来“不务正业”、“神神叨叨”、“小大人”等刺耳的定性评价,极大打击了孩子们对兴趣的追求和对探究的坚持。
反观影片中的父亲,真正做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看到自己的孩子将自己的房间挂上“研究室”的牌子,在笔记本上详细地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一丝不苟地绘图、制表、分析,充满热情地一次次前往必须“保密”目的地进行实验观察,青山君的父亲不进行任何介入和评价,不过多地询问和打探,而是在孩子遭遇瓶颈产生困惑的时候才稍加启发,给予灵感。
他的点拨并非面面俱到,而是言简意赅,给青山君留足了思考的空间。
寥寥数语,却意味深长,引导孩子继续探索。
作为父亲,他尊重青山君的“隐私”(也就是必须保密的研究),保护孩子的求知欲,鼓励孩子的科研探索精神。
这样既秉持了科学家的职业道德,也发挥了为人父母的灯塔角色。
灯塔用自己的光明照亮船只,指引前进的方向,正如得法的父母,用自己的智慧和德行言传身教,不越界强加自己的想法,不过分包办和干涉,而是尊重孩子的个体性,平等相待,以共同交流探讨的方式启发孩子成长。
青山君的父亲
青山君的记录本女孩的父亲虽然也支持女儿的科研行动,但显然打上了不少家长的烙印,对孩子的保护欲最终促使他偷偷翻看女儿的笔记、拉拢女儿的同学、贸然召集他人闯入“海”。
“海”的威力此前已经显露,对孩子们通过冰棱一般的凸起表示不可进犯。
当不明所以地大人们“侵入了领地”,“海”毫不留情地将他们吞没。
原本“海”本身和其所在地就只为几个小科学家所知,它是企鹅的能量来源,也是孩子们的引路者,唯有这几个小科学家和大姐姐,才有“权限”了解它的秘密。
这也就是为什么最后,只有青山君和大姐姐才能成为大人们的营救者。
孩子们的科研探索之旅就是一部成长史,女孩的父亲表面支持,实则暗中介入,其实也就干涉了女儿的成长,剥夺了孩子求知和探索的权利。
孩子认知的发展和心智的成熟并不是家长营造出最安全的环境并指出唯一的“正确”道路就可以实现,而是需要孩子自己摸索和实践,家长无法取代。
家长的角色是引导者,而不应该是包办者。
大姐姐和青山君营救大人们影片中出色的引导者除了青山君的父亲,还有深受大家喜爱的大姐姐。
就像许多文学作品中,一个重要角色的出场前常有许多第三方描述做铺垫,这不仅激发观众和读者的兴趣,更是为了通过一个个侧面表现这个角色,提供不同的视角,使观众先拾起一片片剪影,随着情节的推进再一步步拼凑完整。
影片伊始,青山君就自述,自己这么受欢迎,应该以后会有很多女孩想跟我结婚吧^_^但是很抱歉,我不能跟她们结婚了,因为我有了自己心仪的对象这番自述让观众们忍俊不禁,一方面马上对小主角产生了好感,另一方面对这位大姐姐也充满了兴趣,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够让自视甚高的小青山君如此倾心?
大姐姐的特别之处,一是在于她来自另一个世界,不属于地球。
也就是说,她本身就是一个谜,而且对自己的天赋异禀和来源归属一无所知。
然而观察力敏锐的小青山君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大姐姐的不同寻常,对她的详尽记录,不仅是自己的爱慕之情的体现,也同时将大姐姐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青山君对企鹅和“海”的科研之旅,伴随着大姐姐身世的逐步揭晓。
作为小青山君信赖的人,偶尔孩子气的大姐姐总是在危急关头出现在小青山的旁边为他解围,在他困惑不解的时候陪伴左右,配合他做实验,日日夜夜地陪伴、照顾,呵护着他的心灵。
可以说,小青山是很幸运的,不仅有开明智慧的父亲和志同道合的伙伴,还有大姐姐这样一位难得的陪伴者和引路人。
大姐姐对小青山的照顾令我感动的是,即使知道了大姐姐的奇异之处,青山君的第一反应便是要竭力保护她,不让大姐姐被迫成为大人们的实验品,哪怕这意味着自己的科研进度会受到影响。
小青山君令观众喜爱,不仅在于他的成熟稳重和科研能力,也在于他的职业操守,也就是无论自己的科研事业进展如何,不能以他人为牺牲品。
把人置于一切之上,体现了小青山君的人本主义情怀。
也许有人会反驳,这是他对大姐姐的爱慕使然。
然而影片结局,青山君的选择,是这一立论的最好驳斥。
面对着自己倾慕的大姐姐,青山君选择了保护镇民,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先。
大姐姐不属于地球,随着青山君的成长,她的使命也告终,是时候回到自己的世界去了。
即使对地球深有留恋,即使舍不得这座优美的城市和可爱的小青山君,大姐姐也自愿离去,换得小城的安宁。
片尾,大姐姐、企鹅和“海”都纷纷消失,一切如旧如常,如同风来涟漪起,风过湖水重如镜,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过。
故事本身是否为孩子的想象并不重要,因为无论真实与否,孩子们都确确实实地长大了。
除了以科研能力为代表的认知发展,还有孩子们的心灵和智慧的健全,也就是小主角所说的“信念”。
除了对科研的执着,还有孩子们可贵的品质。
这场科研之旅历练的,是孩子们的探索热情、迎难而上、团队精神和人文关怀,在和煦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像谢尔顿一样,认为“No body is stronger than I am”,聪明而且爱好实验、调查的三年级小朋友,植入了有着大欧派的小姐姐,莫名其妙出现的企鹅,漫无止境的夏日,时空扭曲,大型灾难,秘密森林等日本元素之后,在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长对一些男性梦想或者幻想的呈现。
小谢尔顿基本算是走复古风的家庭情景喜剧,谢尔顿莫名其妙的性格为家庭生活增加矛盾和笑料。
但是,在《企鹅公路》里面,家人的存在变得很稀薄,妈妈除了做饭基本没有出现,妹妹的出现多是作为画外音,叫哥哥吃饭。
奇怪的爸爸好像是某种科学家或者研究者,以笛卡尔《谈谈方法》为原则,毫不关心儿子的日常生活而把十岁的孩子作为科学研究者教导。
即使是和同龄的男同学和据说很聪明的女同学,男主也很少交流,只是和男同学说可以多想想欧派,如果每天想半小时欧派内心就会宁静?!
what?
这个给小孩子看了真的没关系吗?
感觉对女性的想象也真的是《厌女》里面形容的日本传统,大姐姐变成完全不可理解、不可沟通、异于自己的谜题,通过胸部变成符号化的欲想对象,再加上一些浪漫元素的想象变得可望不可即。
感觉选择宅作为生活方式,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无可厚非。
但是,这部电影充满了宅系价值观和想象,和日常生活、沟通有着非常大的割裂。
大家看之前应该有所了解,而不只是觉得浪漫吧。
对了,最后想说1)浪漫想象的话,推荐Love Death Robert里面的fish night。
和这个有类似之处,但是整个作品只有不到十分钟,精简有力。
感觉如果《企鹅》全程时长20分钟左右,展现大人对童年生活的美好想象和幻想的话,感觉也还是不错的。
2)为什么日本动画一定要以青少年为主题呢?
每次看完类似的作品,都会觉得,似乎小学生的幻想,中学生的激情才是美好的,成人的生活多么无趣而又一成不变。
可是,我们终于变成自己希望的大人了啊,感觉成年生活也是有很多可能和无穷乐趣。
难道成年了之后就只能像《孤独的美食家》一样,在工作之余一个人吃点好吃的吗?
成年生活就不能有什么乐趣而大多是苦涩吗?
以上谨代表个人观点。
这是你在完善你的世界观。
你认识到人总是会死的,包括亲爱的父母。
带着你启蒙的大姐姐在你的人生中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只存在你的回忆中,你甚至怀疑她是否存在过。
某一天你翻箱倒柜的时候突然找到了童年的玩具,你回头发现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早已路过了你的童年。
以前困扰你,如同海一样,在你的世界观中宛如bug般存在的问题,现在想想似乎很正常。
你走进一个又一个海,一个又一个海变成了你自己的世界,而每一次你都是一个新的自己。
你发现,一个又一个海包裹着你童年的认知,你童年的认知相反也包裹着一个又一个海。
所以企鹅公路上的不是企鹅,是你自己企鹅公路也不是企鹅公路是你从小到大的人生轨迹。
所以《企鹅公路》讲了什么呢?
一个关于你我,充满童趣的童年。
转自知乎,是我看到的最喜欢的评论了,侵删
全篇剧透。
粗略看了看其他人的评论,基本都是抒情,所以我就来谈谈剧情,讲讲去掉浪漫后,这又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故事开始,我们的大聪明男主是个聪明又早熟的少年,而他的憧憬对象是个成熟丰满的大姐姐。
少年与大姐姐的相处过程中发现大姐姐可以变出企鹅以及能吃掉企鹅的豹海豹(贾巴沃克)。
同时,少年还和他的小伙伴们发现了一个神奇的水球,企鹅可以破坏水球,而豹海豹可以吃掉企鹅。
显然,少年心心念念的大姐姐与水球也有着不可名状的关系,或者说这个大姐姐根本不是人类。
大姐姐说自己来自海边,住所里也摆放着海边小镇的相片,这是她自认为的故乡,然而大姐姐却根本离不开小镇,因为她的故乡并不在地球的海边。
而在少年与大姐姐进入水球后,我们又不难发现,大姐姐住所里的照片正是水球里面的世界,只是这个世界里,除了美景,什么都没有。
所以剧情演变到这里,事实也渐渐浮出水面了。
不知经历过什么样的灾难,导致大姐姐的故乡一个人都没有,(搞不好就是那个水球),而人又是社会性的动物,一个人居住在一个空无一人的小镇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无法接受。
机缘巧合之下,大姐姐通过水球(虫洞)或者别的什么装置来到了少年的世界。
然而她并不属于这个世界,如果她长期待在少年的世界,必将导致少年世界的崩塌,所以一方面她创造出毁灭水球的企鹅,另一方面也创造出消灭企鹅的豹海豹,这个自相矛盾的举措也是她内心的挣扎,她知道自己不该留在这个世界,又不想回到她那早已空无一人的家乡。
最后,水球(虫洞)异变,纵使大姐姐再怎么不舍也只剩下最后一条路了,她只能回家,否则最终毁灭的将不止是她的故乡。
少年知道这些吗,他应该是知道的,但是他不想接受就这样失去自己喜欢的人,于是他欺骗自己这只是他的推测,推测不一定正确。。。。。。
故事结尾,少年发现了当时扔进水球的潜水艇,或许他心心念念的大姐姐又回来了。
屏幕渐黑,cast表伴着宇多田光磁性的嗓音缓缓驶出,一场时长两小时的幻想宣告结束。
只留下百思不得其解的我呆坐在座位上思考着影片中描述的超自然现象。
为什么会有大片的企鹅,大姐姐到底是谁之类的问题直到我发现,这一切都是原著作者森见登美彦的伪回忆传记,答案便呼之欲出了。
谜底就是:没有答案。
小学四年级的暑假,最美好的时光。
无论是爱欺负人的扛把子,愿意陪你一起探索世界的小女生,亦或是那个带给你对异性初感的邻家大姐姐,都是这个年纪的缩影。
作者也不例外,于是乎,作者以其彼时的心境与理想,构造出了一个常人看起来完全不可能,但在心理路程上又合情合理的幻想故事。
谁又没有在年少之时以棍作剑,以枝作枪,与好友切磋武艺,以一颗纯洁的童心为出发点展开名为幻想的冒险,以此来探索世界,满足自己幼小的对世界的好奇心呢。
每个人的成长旅途中,可能都有这么个大姐姐吧,小时候无忧无虑的一起玩耍,可是却在长大之时消失的无影无踪,仅成为成长途中的过客,为一生所纪念。
正因如此,这部电影才显得弥足珍贵。
二次元的动漫也确实是这类唯心幻想的最佳载体,洁白无暇的天空,泛着闪光的积水,都是那个年纪,那个暑期,那次探险的唯一印记。
“我每天会花30分钟想大姐姐的胸部。
”作为一个资深漫迷,我思考了很久应该怎样去介绍今天这部影片。
它让我想起了第一次看宫崎骏时的敬佩,第一次看新海诚时的惊艳,和第一次看高畑勋时的感动。
蝉鸣、树荫、烈日、贩卖机和厚重的云。
朋友、梦想、满是秘密的本子和懵懂的爱情。
它有着所有关于青春和夏天的元素,外加一个不知所云的名字——《企鹅高速公路》
故事改编自被誉为“最不正经的天才”的小说家森见登美彦的同名小说。
影片的导演是年仅31岁的石田祐康,这位新人监督执导过多部动画短片,百发百中,部部精彩,奇幻故事和出其不意是他的招牌。
负责配音的有日本著名女优苍井优,和曾为无数知名动画角色(神乐《银魂》、夏娜《灼眼的夏娜》、哈比《妖精的尾巴》)配音过的声优钉宫理惠。
而作为主题曲的歌曲《Good night》,则是由16岁就创下日本及亚洲专辑销量纪录的著名歌姬宇多田光演唱。
这配置,妥妥的宝藏电影,看似其貌不扬,实际内藏乾坤。
故事的主角是一名叫青山的四年级小学生。
和其他小孩不同,他满嘴都是:研究,证据、假说、权力和课题。
比同龄人出色的他对自己的未来有着详细的规划,并早早地敲定了自己未来的妻子——有着大胸部的牙医大姐姐。
某天,小镇的空地上莫名出现了一群阿德利企鹅,在引起轰动的同时,也勾起了青山的兴趣。
他立刻展开了调查,并将这一研究起名为“企鹅公路计划”。
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企鹅竟是牙医大姐姐在无意识间变出来的。
她在晴天释放企鹅,在没有阳光时则会释放蝙蝠或者一种叫做贾巴沃克的可怕生物。
大姐姐和企鹅靠某种特殊的能量活着,她们都无法远离城市,不然就会消失。
而大姐姐身上的谜题还未解开,紧接着青山和小伙伴滨本、内田又在树林深处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水球——“海”。
贾巴沃克会吃掉企鹅,企鹅会攻击“海”,但“海”同时又是企鹅和大姐姐的能量来源。
“海”不断扩张,威胁到了市民的安全,青山害怕大姐姐的秘密被人知道后会被抓去做实验,所以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开所有谜团。
看日本的动画电影,我总会被他们的“细致”所打动。
这种“细致”指的不是交代完所有的情节和画出场景的每一处细节,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色调、氛围和表演。
比如影片中对童年的还原:害怕牙医,渴望长大,容易发困,学大人喝咖啡。
恐怖的传说,几个死党,几个“坏”同学,男孩打架时会攻击对方裆部,还会欺负自己喜欢的女生。
这完全就是我们的小时候,所有的感觉都对。
而日本独有的宽容文化也在这部动画中体现了出来。
一个直言不讳自己喜欢胸部、励志比所有人类都更伟大的臭屁小男孩,这种设定如果在国产动画中出现,多半要被父母“虐”。
而青山的爸爸不仅从未泼儿子冷水,还告诉他“按照你认为对的去做就好了”。
类似这种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在影片中上演过多次。
这是一部非常“尊重观众智商”的动画电影。
它以一种奇妙的角度去探讨成长和懵懂的爱情,还加入了一些哲学性的思考。
比如,什么是世界的内侧,什么是外侧?
当我把一个袋子的内侧翻到外侧,是不是可以说我已经装下了全世界?
说到这,真的忍不住要再和国产动画做一下比较。
在《你的名字》于国内大热后,国产的青春动画似乎就陷入了追求精致画风的怪圈。
的确,观众能看到满满的诚意,但是剧情却总也没有惊喜。
为什么“人家的孩子”已经在探索世界的尽头、经历不可思议的冒险了,而提到青春,我们却只有读书高考、反对早恋和校园霸凌呢?
为什么日本可以探讨小男孩和成年大姐姐的“爱情”,而我们连容纳这种题材的空间都没有呢?
我不想动画告诉我现实有多么残酷,我只想有人像宫崎骏一样告诉我“这个世界是值得活下去的”。
我不想去观赏别人的“疼痛青春”,我只想有影片能帮我回想起年少时的友情、伙伴、努力和热血。
成年的我再也不会冲动地说出“我一辈子也不原谅你”,也再没有勇气面对面询问“你可以原谅我吗?
”但是看完这部影片后我依然会由衷感叹“这就是青春啊”!
我愿意把一年份的彩虹屁都献给这部影片,不只是为了感谢它帮我回忆起自己曾经那“沙雕”、中二又热血的童年,也是想吹爆它所展现出的没有边界的非凡想象力。
当大姐姐和青山骑着企鹅群穿越城镇、森林,通过“海”去往世界的尽头时,那种奇幻的画面、强烈的镜头感再配合着很燃的BGM,我已经可以想象出如果在电影院看到这一幕该有多么过瘾。
然而这部片子在日本上映后最多走到了台湾,终究还是止步于大陆,很遗憾又一部好电影不能在影院相见。
就像很多评论说的那样,这部电影的观感好比是炎炎夏日里的冰凉可乐。
不管你是不是漫迷,都请千万别错过这部影片。
因为这不只是一次全新的历险,也是一次与青春邂逅的机会。
3.5,很可爱也很酷,角色比较平面,但还蛮喜欢的,最后部分有感动到。关于地球の裏的解释有点点莫名,故事线也太简单了。还是好喜欢钉宫的声音哦!
看了好几遍才看下去,这企鹅的戏份也太少了吧。。。
呆萌企鹅拯救世界,溢出银幕的神奇想象力,二次元+科幻+夏日清新+姐弟恋。。。难以定义的另类动画,少年可人,画风舒服,大胸姐姐离开的一幕桑心了,然而最后落脚点还是“因为你我努力成为更好的大人”。ps 宇多田光的片尾曲好好听。
@社内试写 没看过原作表示科幻的部分很软很随意,故事情感也不是子供向。但整体制作精良,男孩的nerd萌刻画得很成功
我儿子要是有青山君这么聪明勇敢遇事果断讲逻辑明道理又充满探索精神就好了,他就是想和一百个能变企鹅的神秘大胸姐姐结婚我也答应。
来晚了坐在了最后一排不过还是被电影感染到了 科学少年和魔法阿姨的姐弟恋 出现在日本小城里的成群企鹅与森林深处的大海(或根据时空扭曲提示应该是虫洞?)非常一本正经的胡思乱想了 更像是少年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发现了吸引自己的欧派和大姐姐 召唤企鹅正是让少年感到惊奇的不符合成人世界规则的大姐姐的魅力所在 而大海则像是具有庞大力量的意图压制所有不被允许状况的成人世界的具象 少年并不喜欢同班的小女主却喜欢大姐姐跟少年的科学头脑与自我的成熟信心有关 这种特别的知识超前而心智尚未成熟少年恋上年长姐姐的心态被很好地刻画了出来 但整体还是处理地不够好 尤其是叙述的后半截 用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试图处理少年失去姐姐(姐姐成为一种目标)的心理状态 很难说是最佳的
无聊一个词我只说一次。低配FLCL。奇幻不足过分冗杂,不合格的平铺直叙,毫无安排可言。居然两个小时,看了三分之一就想离场,工作日三人场除了我走了俩......作画没啥新意,爱玛侬的故事低配版?总之没啥新奇。日本未来的少年们,可以可以,毫不讨喜。同学们的刻画如此平板老套无话可说。
一边吸企鹅一边内心爆哭,还没有9岁小屁孩能忍,在我心目中立刻成为跟穿越时空的少女同等地位的片子,希望朋友们都能看到!对森见登美彦的爱意也从9分一下子冲到11分,只有您的绮思才会永远这样理直气壮又宇宙浪漫吧?原来大姐姐也可以的哦?!两个小时而已,就像经历了一个突然开始又擅自结束的暑假,它不像某些作品一样仅仅是披着各种皮的纯爱片,虽然有不输任何俗气故事的纯爱,爱却是天真辽阔奇丽又忧伤的,坦然地存在于织成缭乱幻想世界的经纬里。与第一次在森见小说里眺望太阳塔的心情,何等相似。
一场充满奇思妙想的夏日历险,洋溢着微妙情感游丝的少年成长。这个少年老成的天才少年的设定能一下镇住场,堪称极佳的人物设定,相比较之下,男二这个爱哭鬼的角色似乎在剧情中不那么有效,唯一一次开窍发现河是一个圆似乎也没什么大用处……呆萌企鹅的设计实在太讨人喜了。结尾一切归于宁静,不知故事究竟是一场夏日之梦还是真实发生,但真真切切带给人一缕成长的忧伤。
少年与大姐姐,就像EVA一样,都请了宇多田光来唱主题曲,不仅仅是巧合吧。宇多田光的歌声,恰给人一种安心的大姐姐感觉。奇绝放纵的想象,赛高。
1. 毫无科学依据的跳跃,日式幻想,祭典一般狂欢热血氛围。2. 看不懂,但又似乎这片子就是为了让人看不懂。喜欢上年上魔女的科学NERD少年,那么认真地研究欧派和可能并不现实的现象。真面目=純粋,对明天的自己能比今天更优秀的淳朴期许,长大后背负了恶垢的老阿姨被洗涤了心灵。3. 对科学的热忱不等于对现实的悲观,反而是对世界这个谜语的探索。少年感。4.很棒的成人童话。
幼少期雄性视角+无法被说服的“奇幻”逻辑要不是V才能看其实还挺劝退的森见登美彦可能真的吃不了吃不了宇多田光的声音辨识度好高。。
这一定是个梦。
简单粗暴的童话故事 只是很多年轻过的人没有这样美好的成长环境 只觉惋惜 难以产生共鸣.相比之下 《回转企鹅罐》更加骨感 对我胃口.那么 如果我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能到达世界的尽头吗?“傻吊 地球是圆的”连接着世界的这条路 就是企鹅公路.Penguin Highway 如果它真的存在 沿着它一直走希望你不要绕回原点
苍井优声音辨识度还是挺高,虽然整个故事如此一言难尽,不过这个集中二与热血、好学与好色(?)于一体的小男主也是挺有意思的。
企鹅冲冲冲延续了短片的清爽畅快,but电影有点宅气不是很喜欢。优的姐姐役配音觉得怪怪的。
世界尽头、城市里的企鹅、梦境怪兽、消失的大姐姐、有成熟心智的少年…这些元素很村上春树啊。将口袋内部翻过来就囊括了整个世界、世界的洞、修复、垃圾的特写…大概,这其实不是讲青春,这是讲人类的原罪和环保(误)。
日常现实的部分做得很好,幻想的画面做得也不错,但是两者的结合点和配比非常诡异,导致一路往荒诞的方向坠落下去,拉都拉不住。明显是编剧问题。有一个额外的乐趣是把片中所有企鹅想象成鹅师。
为什么相比之下更喜欢天气之子么……企鹅拯救世界这个设定有点太扯了,逻辑理不清啊……小男孩儿四年级,行啊,可能就真的是早熟的科学家的孩子吧
森见式的浪漫啊 !最后边哭边感叹仿佛读恋文的技术最后那段时一击即中 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