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故事来源于导演自身结婚经历,导演通过荒诞戏谑的手法表达出了新旧价值观的碰撞。
尤其是当下年轻人对婚礼这一习俗的看法。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有不办婚礼这个想法,而父母辈则认为,不办婚礼就好像没有承认夫妻关系一样,言不正名不顺 。
而婚礼双方由于地域差异文化差异等,关于彩礼结婚日期等习俗各有不同,本片就探讨讽刺了相关问题。
另外,男主作为新晋导演,小有名气后回乡周围亲戚朋友的各种反应,也讽刺了中国人情社会的一些恶习,普通老百姓对名利和所谓成功人士的追捧,以及老一辈中国式家庭的面子工程。
想法很好,但镜头普普通通,表现手法略显粗糙,情节浮于表面,没有深入挖掘习俗背后的深层意义。
几个冲突来的有点随意,为了戏剧冲突而冲突,个人觉得有点没什么意义。
作为一部低成本影片,父老乡亲献了很大力。
作为新人作品完成得相当好了,主线明晰细节饱满的讽刺喜剧,代际冲突、地域(南北)冲突、家庭冲突、地方陋习与城市文明冲突、商业与艺术冲突、自我与社会冲突,都在其中,而且这些冲突大部分也是我们自己或多或少见识过经历过的,非常有现实感。
笑点密集又不低劣,人物抓马尴尬却不让观众尴尬。
男主算是成名返乡,除了婚礼筹备的各种烦恼和婚礼的大型闹剧之外,还有乡里人对“名人”的态度,发小用他跟老板谈生意、亲戚朋友想通过他找工作、伸冤,电视台要做他节目等等,也是生活中的真实,也让人有点《杰出公民》的联想。
男主有过反抗、沉默、妥协、躺平、疯狂多种态度,最后还是不得不成为笼中鸟,成为爬过喜字的乌龟。
父母和发小都是素人但表现很惊喜,发小有点像英壮啊。
有些镜头设计不错,比如男主和初恋重逢在天桥下,婚礼三个女人落泪蒙太奇。
但有些段落对情节和人物性格都用处不大,比如珊妮两次有关摄影的事,不过反过来想如果减少的话珊妮戏就更少了,反映了剧本上角色平衡不够。
桥段有些比较硬,太多靠台词推动,稚嫩的地方还是不少,但瑕不掩瑜,总体还是相当有意思,而且对普通观众相对友好(除了黑白色彩),导演未来可期,只是现在排片极其可怜。。
这部还真是让我比较意外了,小小的惊喜。
从开场就是黑白色调,再加上父母言语的冲突,看着就很压抑。
电影中的每句话几乎都是现代年轻人生活中曾经出现过的,如此真实。
可它好像并不仅仅是一部写实类电影。
剧情看上去很荒诞很滑稽很好笑,但大多数人其实都有经历过,更可怕的是大多数人都和章章(金靖承)一样无奈,到最后的妥协。
这恐怕就是这部黑色幽默电影的成功之处。
所以现在年轻人的生活,社交,结婚,生子,到底还有多少是为了自己?!
虽然我现在没有结婚,但看到周围人的婚礼,也同样的没有羡慕和向往,反而更多的是同情一对新人。
这让我想到当初我升学的时候家里请客,也不是真真正正因为我考上了还算不错的学校而高兴的。
真的是很想长叹一声“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了。
黑色喜剧,现实讽刺,讽刺!
讽刺!!!
电影用的几乎都是新人演员,导演说甚至用的是现实中的邻居,叔叔阿姨们。
但演技方面算是不错了。
可能是阿姨们从内而外能够真的体会当时应该有的状态,所以眼神都演的很到位,尤其是两位亲家母。
希望一部好的电影不会被所谓的“卡斯”所限制。
结婚是为什么?
是见证两个人爱情的硕果,是纪念两个人爱情的永恒的!
当结婚变成一种让大众娱乐的表演,似乎就有些尴尬了。
应该说影片就结婚这个话题展开了精彩的演绎,将老旧传统的思想观,和新派的结婚观冲突,表现得很到位!
要说怎么办结婚仪式,不过是走走形式主义,结婚主要是两人过日子,有什么比这个重要。
影片中主人公的爱情似乎背上了一层加锁,是来自父母,亲朋的,双方把爱情最后演变成了悲剧。
影片很接地气,很真实!
笑中带泪,泪中又带着思考🤔,我觉得电影🎦最大的感受是思考人生追求的是什么?
无论婚姻事业,还是为人处世,交集应酬,都应该不要超出原有的界限,否则必定会失败告终!
我们生活的环境是靠我们的努力改变,而不是让环境改变了你。
最佳导演,似乎在向所有人传达着,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导演,导演着各自人生,这完美的谢幕在于自我我的把控,精彩也就于此。
#江湖观影团# 是一部具有黑色幽默风格的山西民俗电影,北票混的不错的儿子带着女友回家探亲,在结婚这个人生大事上,与父母辈产生了巨大的鸿沟,是延续老的习俗还是新的方式,两种不同的方式其实最终都是祝福双方的一种方式方法 ,主角有一句话让我深受感触:好多人都是在红白事的时候才能看到,这也反应了当今天社会的现状
前面黑白色调部分太真实了,无论小城市的人情世故、老一代人的固执己见、亲朋好友的暗流涌动、北方婚礼的荒诞闹剧,都是时时刻刻发生、来源于生活的真实片段。
通过一部电影彻底剖开,给处于不同阶段的观众以重击。
就像本片导演在看片会上对片名的解释,在片中父亲是“导演”、前女友是“导演”、朋友发小是“导演”……只有作为导演的主角不能做自己人生和生活的导演。
值得深思。
最佳导演 (2019)6.52019 / 中国大陆 / 剧情 喜剧 / 张先 / 金靖承 蒋楚依
觉得导演长得帅所以去看了。
做为处女座,完全没有让观众失望。
不难看出每一个镜头的角度和构图都十分用心。
影片中的诸多细节处理的都很到位,门帘都是戏。
结尾过渡的既自然又出人意料,避免剧透就不多说了。
当然也有不足,首先就是人物冲突不够强烈,还有就是有些情节表达的不够完整。
我个人觉得应该是片子被剪了的原因。
在我的城市里这部电影院线排片很少,不知道是因为演员没有流量还是因为影片不商业化?
我觉得应该多给新生力量一些机会,期待下一部作品!
非常感谢#M观影团# 带来的平民小人物叙事,讲述,反思的作品。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爱情婚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得父母一辈 一张桌子 一个暖壶 一辆自行车就可以步入婚姻,反观现在的婚姻各种铺张,各种攀比,各种婚闹,各种的不符合实际当下的做发,最佳导演就呈现出了婚姻问题的各种荒谬的事情,影片开始以黑白为背景颜色 ,反馈出影片中的人物每个人的心里!
张雪儿的在中间的位置的确给予章章夫妇的一定的困扰,在婚姻现场双方父母的各种拌嘴,也呈现了男士一般在这时候都在和稀泥,姗妮的各种隐忍在片中展现的淋淋尽致。
影片以平民视角反映出来的是社会的进步的不平衡,在一些事情上不能怪于老一辈父母,在父母的观念传统里认为的事情完全是在延续她们的婚姻观念与方式,也许这些方式不符合当下的我们,但就算如此也是因为父母对我们的爱!
影末以反观的视角给予的落笔,以往的黑白变为了色彩,也许这就是导演所希望的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不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黑色幽默电影以强烈的反差式对比揭示某些社会现实,本片就是用这种手法揭示了广东媳妇嫁入山西带来的婚庆习俗的冲突、青年人与老一辈新老观念的冲突以及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阿谀奉承人情世故人际关系处理的问题。
电影中男主与前任的微妙关系也极具现实意义,感情不就是这样嘛,如若一方已经放下,仍未放下的一方必定痛苦不已。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男主和他前任这种情况不在少数。
虽然男主前任使小计谋给男主现任寄她和男主谈恋爱时亲密的照片以及两人接吻的视频被现任发现,想给他们之间制造嫌隙,无论是一种报复还是想挽回男主,这种做法是不道德的,但是由爱生恨,这不就是人性嘛!
电影中男主的悲剧虽然表面看是他一直妥协不反抗而造成的,但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个人面对整个社会环境的无力感,只能一步一步地妥协,这正是这部电影社会性的一面。
法国黑色幽默电影拍的都很不错,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它的影子。
尤其是黑白彩色画面的对比,很新颖!
我个人觉得唯一有待提高的点是细节的处理,电影中很多吃饭的场面,如果能融入更多山西饮食文化的细节应该会很吸睛。
总之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很庆幸自己去看了这部电影。
也希望有越来越多好的国产黑色幽默电影登上大荧幕。
很荣幸参加了不散观影团组织的主创交流会,起初关注这个电影是因为婚闹这个题材,想看看关于这个社会话题张先导演能用什么新鲜的角度去表现。
起初电影用的黑白色调,一开篇节奏就很紧凑,好像在催着人们赶紧进入电影,而且展现剧情的手法也很生硬,说实话前五分钟是皱着眉头看完的。
但当你看完这五分钟,就会发现这才是这个电影的特色,与以往的剧情片不同,不是通过苦大仇深的剧情带给人压抑感来神话主题,而是用一种很巧妙的荒诞,之所以觉得巧妙,是因为剧情荒诞但并不脱离实际,而且角色总会在场面尴尬到极点的时候说出本该在心里默默诽腹的话,打破这所谓的成年人点到即止,加上节奏感极强的配乐,更是让影片的荒诞迈上一个新的高度。
婚闹这个社会问题不再多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这个电影确实给我提供了一新的思路,在生活中面对一些社会性死亡的尴尬场面,我们不如就出其不意的去打破这个潜在的平衡,让现实的生活也可以过的荒诞一点,而且既然荒诞,那就不如荒诞到极致。
最后也希望大家可以去电影院支持这个电影,值得一看。
哈哈。又荒诞又真实。都是面子惹得祸。。
拍出《最佳导演》的你,能不能做成真正的最佳导演?
非常惊喜!
#首映礼#一场荒唐戏谑的闹剧,还是一场欢聚一堂的婚礼?导演成功处理好了影片中现实的真实性和荒诞的戏剧性的平衡,展现部分落后的习俗风土人情,讽刺了某些人们因循守旧的“传统”,真实竟显得如此荒唐。作为一个山西人完全被影片中的山西元素和风格完全代入,喜或怒或悲或怒的情感也完全被感染了。好的电影需要被看见。
网络高清版资源 从头窒息到尾 中式婚礼真是一个给所有人看唯独让自己遭罪的刑场 最后的死亡反而是逃避和解脱 最后还要来一段彩色的扭转何必呢 谁都是生活的导演 唯独片中的国际章是被亲情友情裹挟的演员
《杰出公民》中国乡土、浩克山西加强版?在展现中国小地方繁琐的人情、酒桌文化、落后的两性观念(“姨太太”一词出来我差点吐了)和人情世故的方面还是挺到位的,灌酒才能谈生意无比真实。虽然艺术手法并不是特别突出,但早该有人把中国的这些“特色”给拍出来了,选择这种题材本身就是一种值得礼赞的自省。
魔幻现实,唏嘘不已
#PYIFF2019补标
文青都是要回乡结婚的
之前看影评,都说这部电影幽默,我是没看出来什么笑点,反而在共鸣之下很是心塞。这个导演被迫拍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被迫应酬喝酒;被道德绑架听父母的话;帮亲戚老师的忙……每一个片段都真实的让我觉得那么的似曾相识,想哭却又哭不出。电影散场之后,一个人走回家,开一瓶红酒,敬影片、敬自己;敬过往、敬未来。
新旧观念冲突,婚闹,情感纠葛,黑白彩色呈现出的荒诞效果,能看出导演的用心。自由也体现在个人差异化的呈现,而非一味的墨守旧规习俗。正如赫胥黎所言“关于自由的教育,首先需注重事实和价值。这些事实,包括了个人的差异性、基因的独一无二性;由这些事实则推衍而出相关的价值,包括自由、宽容、互爱”
三星半,好几个定格镜头用的很妙,结局的彩色和主体部分的黑白对比挺有趣,问题当然有,侧面表现冲突算险棋,的确避免了婆媳狗血剧化,但这也让我有点记不住人物
装神弄鬼的小制作。
“你的片源哪来的”“在座的都是爱好艺术的年轻人”
仍然不能习惯黑白片,又不是历史;片子中的故事不能归结为观念问题,只是男主个人人格问题,靠父母买房的啃老族本来就不独立,家人认为其不独立,为他们拿主意其实是正常的;不赞同结婚是两个人的事的观点,婚姻是人生中的重要事件,家庭需要仪式感是对新人的重视和祝福。不待见的才不给你张罗婚礼呢,所以合理的配合家人举办婚礼也是挺开心的事儿。
写实的角度,挺真实的感觉,尤其男主这个自我又虚荣的内心刻画,还有渣男的演绎,很到位,看完挺为新娘不值,女人嫁人啊还是要看看清楚。
电影内容很写实,看到了因为两代人对婚礼的看法执念不同带来的一出出闹剧;每个人都被婚礼困在原地动弹不得。电影的角色台词都很好,感觉就是身边的人日常听到的话。印象最深的是男主在镜头前面说的关于婚礼的看法,也引起了我对婚礼的很多反思。推荐大家都去看这部电影!!!
小城青年返乡结婚黑色幽默故事,揉进了好几种冲突,非常贴近真实生活,细致入微。遗憾是个别桥段有点生,显得有点幼稚。角色非常生动,太原人看了会感到亲切,不过南方人真的不是这样讲话的啦。
还不错 笑点密集 感同身受 我得给我爸妈看
很棒。中国电影的希望,有记忆碎片、穆赫兰道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