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的热点据说是先进的黑客技术。
但我看了电影感触最深的却是亲情。
一个男人,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可以放弃一切,不顾一切,甚至愿意拿自己的生命与名誉与之交换。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家人才能做到如此。
假如他的妻子和孩子不在了,那么他在这个世界上将再没有欢乐,所有的奋斗都变得毫无意义。
无论是金钱还是荣誉,没有人与之分享也变得一钱不值。
所有的痛苦,没人愿意倾听,没人愿意关心,世界再精彩,自己无法领会其中半分。
在我看来,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就是亲情,最不应该伤害的人是亲人。
那些虐待妻子,打骂孩子,无视家人感受的人真是白白地在世上走了一遭。
其实,这并不是电影想要表现的主题,但却是我看后感触最深的东西。
至于黑客技术,我觉得很多外国电影要比它精彩得多。
总的说来,我想这应该是一部反响平平的电影。
古龙先生早就告诉过我们: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反推: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最危险的地方。
类推:最安全的人就是最危险的人。
有些人不听,于是防火墙变成了放火墙。
本来为银行防火的哈里森·福特,因为匪徒保罗·贝特尼劫持了他的家人,开始在银行里放起火来。
一.哈里森·福特他的脸皮明显松弛了,虽然还有点老男人的味道,但这味道真的只有一点点了。
可能美国人都是这么笨拙,当他耸着肩膀,在大雨中笨重地跑过街道,真让人担心他被来往的车辆撞翻,或者他把车辆撞翻。
当他从大厦天台爬落到阳台,真让人担心,他会从湿漉漉的栏杆上滑落,摔得稀巴烂,他真的摔倒了,不过幸好摔在阳台上。
当他蹲伏在草丛后面看倒女儿被人追杀,急忙起身前往搭救,结果他自己先摔了自己一个仰八叉,是的 ,当老年人长时间蹲伏时,起身不可过猛,因为这样脑部的血液会急速回流到腿部,容易造成昏厥……当他和保罗·贝特尼进行最后一战时,这两头闯进瓷器店的笨熊,打起架来像拆房子。
当然,保罗·贝特尼虽然像所有的坏蛋头子一样冷静、冷血和智慧,但是像所有普通坏蛋一样,他的眼睛是瞎的,以死在好人手下为荣,在他快要用哈里森·福特的领带把他勒死时,始终没有注意到哈里森·福特在够眼前的十字镐,按理说,那时哈里森·福特应该在翻白眼。
哈里森·福特的眼神常常是惶惑,神情是焦躁的,但是他的行动是冷静和有效的。
这种反差很有趣。
使他看上去还掺着点人的杂质,而不是单纯的神。
二.美国式中产英雄和大男人主义美国的中产中年男是不是都这样,有老婆、女儿、儿子这三样东西,就像有游艇、汽车和狗一样。
他们早晨西装革履去上班,亲吻妻子的脸说爱她,飞快地提醒正在吃早点的儿女们一句上课快迟到了,而他则从来不吃早饭,和妻子在门口吻别,驾驶宽阔的轿车前往公司,快步穿过职员的工作间,微微向和他打招呼的下级们点头,并得体地幽默一两句,走进办公室刚在高过头顶的皮椅上坐定,秘书就跟进来告诉他今天密集的工作安排……平常情况下,他们是社会精英,家庭的中流砥柱;非常情况下,他们立刻变成了反恐精英。
角色转变之快捷和方便,就像你打CS。
同时,平常情况下,留给妻子的任务就是烤烤面包,神经质地发泄发泄;非常情况下,妻子的任务稍重一点:她需要不断地惊声尖叫,最后还要拖着受过极度惊吓的病躯和丈夫深情相拥……至于女儿和儿子们就只需像小狗小猫一样躲来躲去,还有,别忘了睁着惊惶的眼睛。
像《防火墙》这样的动作片也完全符合美国片的亲情俗套,看来美国人在电影里比中国人我爱我家多了。
而这个家如果没有那个能干的中产中年男,必将散架。
二.依旧是:坏蛋速死,好人长存。
看片时,我很希望好人哈里森·福特一家落败,人家匪徒四五人,年富力强,文武双全,经过精心策划闯进来,就凭你一个糟老头怎么单挑他们一群人啊 。
结果,保罗·贝特尼莫名其妙地枪毙两名同伴,看上去像神经短路,这是想说明他冷血吗,还是编剧和导演早就想让他们一个个死去。
而匪徒对哈里森·福特一家简直没有身体上的伤害,除了刚开始在他头上的一枪托,除了给他儿子吃过敏食物,但是在那个时候,谁会相信哈里森·福特的儿子会死去哪,果然保罗·贝特尼笑眯眯地掏出了特效药。
不要紧张,吓吓你们而已,仁慈的他们是不会伤害你们的,比如划你们一刀,打断你的腿,这种永久性无法补救的身体伤害都是不会发生的,如果你们受一点点伤,哪怕夫人和小姐在奔逃时擦破一点皮,也是要破坏你丈夫你爸爸、咱们的中产中年男的完美形象的。
——《青年周末》2006.4.16
这电影太不严谨,好多逻辑错误。
坏人为什么总要给好人机会,以至于最后功败垂成。
难道这种电影想教导我们说——做坏人就要做的彻底,不要给好人任何机会。
想起了《恐怖鸡》
开头寄调《四大悬》,我小时候从一本叫《黑砂》的小说里看来的,作者是天津群艺馆的某人,名字忘了,专门收录翻砂工们劳动时唱的号子,厉害!
有意思!
都是四大系列的,《四大悬》是这样的:(领)贼上梁!
(群)悬啊!
(领)火烧墙!
(群)悬啊!
(领)小孩趴在井沿上!
(群)悬啊!
(领)JB搭在B帮上!
(群)哈哈~~悬啊!
电影实在没太多可谈的,说说笑话吧。
首先是角色实在不适合哈里森福特,想想看,21世纪的电脑专家,哪有他那么大岁数的?
老手抖着,能不能找到电脑的开关啊我都替他着急!
6岁的小儿子,每次叫爸爸他都驼着背答应,还叫什么爸爸?
直接叫爷爷得了。
还有他开的那车,更可乐,明显是克莱斯勒在赞助嘛,堂堂一家大银行的CTO,家住巨型伴湖豪宅,座驾居然只是一部300C,身为建筑师的太太也开着另一部克莱斯勒的SUV,都不怕别人说他们没品,谁信啊?
歹徒也没创意,除了绑架目标的家人已经想不到别的计划了。
导演Richard Loncraine,之前的《情定温布尔登》也拍得不怎么样,唯一要表扬的是《兄弟连》,他是其中一集的导演。
这部片子里看着唯一亲切的人是Mary Lynn Rajskub扮演的秘书,她就是《24小时》里Jack的助手,那个老是神经兮兮的Chloe。
不过这姐们我也挺服的,怎么演什么都是那副德行啊~~听说这次票房又很惨,唉,我看哈里森福特也不要再勉强接《新夺宝奇兵》了,为他着想,真的别再拍动作片了。
火烧墙火烧墙,就算你是防火墙!
老哈 as Jack Stanfield. 本来很是想念福伯老哈的,因太久没有看他的戏了。
上次他的《好莱坞重案组》光看剧照就不想看,觉得他老得不行了。
这部片他刚亮相了两分钟,我就想关机。
他真像那两个孩子的外公,not father…他是一家叫做Landrock Pacific Bank 的网络安全主管,看了半天还是不太懂这个位置的工作范围,他怎么看怎么像个混饭的。
他的秘书是《24》里的克罗伊吗?
本来就一脸苦相,跟老哈配戏也老得一塌糊涂的样子。
终于磕磕碰碰地看完了,实在是失望。
前半段还努力往悬疑上引,后半段又非得让老哈来个近身肉搏,和坏蛋拳打脚踢。
那张老脸惨不忍睹啊。
如果我是歹徒,肯定是下不去手的,人家都老成那样了容易吗?
哎呀,还是让他去探个险吧,怎么看他也不像个玩高科技的网络主管,巨想念Jones教授。
情节混乱,演员失败(不是演得失败,是老得失败)。
头一天还看见哈里森福特在星球大战中英姿勃发的样子转眼间就成了防火墙里面面部肌肉下垂、行动迟缓的样子真是红颜易老!
一般般吧,剧情狗血。。。
前半局坏人当道,后半句好人发威,典型的美国商业片。
唯一的亮点就是老哈里森福特了吧。
里面竟然还有24H里面的一个女的
看到那么多评论拿哈里森·福特的老迈做文章,觉得大可不必。
这样的影片,加上一个老演员,用脚指头也能想到他的情节,如果你还在电影院里大乎上当只能说明你看的影片太少。
前面扯这么多不是想为说Firewall辩护什么,其实看影片最重要的是心态。
你买了电影票就应该知道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它没有那么多隐藏在宣传下的东西,它的卖点是什么?
哈里森·福特的电影,对了,曾几何时,见到哈里森·福特的电影都会有一阵兴奋,虽然现在面对渐老的哈里森·福特不会再有那份兴奋了,但是至少我依然希望能继续看到他的电影,所以我会继续追随下去。
当然,会有更好的作品。
再来说说影片,其实此片的情节加上男主角也叫JACK,总是让我产生这是老年版《24》的幻觉,这个绑架家庭成员情节与《24》第一季的故事一模一样。
直到JACK的女秘书出现时,我笑了,这不是《24》中CTU的成员吗?
正巧刚出的第5季中也有JACK和她的一段公路戏。
那神经质的表情总是让我误认为是《24》,虽然一直不知道她的名字,不过挺喜欢这个演员的。
现在正是《24》当道啊,让我们期待5月底的《一级戒备》吧!
看《防火墙》是冲着哈里森·福特去的。
喜欢哈里森·福特是从《亡命天涯》开始,然后才是《空军一号》、《夺宝奇兵》三部曲。
这几部影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凸显个人英雄主义。
江南一直对这类影片非常嗤之以鼻,认为过于夸大个人的作用,于情于理都不真实。
我们都喜欢真实的东西,譬如喜悦如纯良孩子的童真、痛苦如永失所爱的彻骨、悲凉如西出阳关的沧桑……但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更真实的是简单生活中的淡然平和。
这种对”真实“的理解,在不同的社会中有不同的界定。
西方社会中弘扬的”个人英雄“,拿到中国社会中,就会被批判。
所以,从这点出发,个人英雄主义的影片在中国这个宣扬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的大环境中,可以简单评价为“不真实”。
这是官方语言。
我这里还有“个人语言”,只能在这个不为人知的私人地方随便说说罢了:集体主义不能过于强调,就如不能过于弘扬个人主义。
这是个开放的社会,个性不能被压制。
没有人会拒绝具有非凡个性的人,虽然总有一部分人显得没个性,也许是因为其与生俱来的性格使然,但更多的是由于生活的压力使他们隐藏了内心深处的自然地方。
这恰恰是在日光中的翩翩君子却在霓虹灯下买醉的原因,也恰恰是人们为什么对《防火墙》、《亡命天涯》之类弘扬英雄主义的影片趋之若鹜的原因。
当然,不可否认,不仅仅是中国社会如此,西方社会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防火墙》较之哈里森早期的影片,其精髓是类似的:一个人运用其智慧以及其强悍的身体与歹徒斡旋斗争,最终邪不胜正,正义取得胜利,大到保卫了世界国家,小到保卫了家庭和个人清白。
此片结合了信息社会的流行元素:internet、firewall等等。
说这些流行元素是高科技吗?
好像也不尽然,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对此司空见惯了。
此片还是将之生硬地拉扯进来,但并没有过多渲染此技术的细节,也没有过分夸大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所以在我看来,此片并不是着重在字面意义上的“防火墙”,而是引申意义上“家庭的防火墙”。
家庭,对于人们的意义是高于一切的,任何事情都比不上家庭亲人的重要。
在此片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当哈里森的家庭遭遇极度危险之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捍卫家庭的行动中。
此时,他的工作以及由此而建立的社会地位都被抛到一旁,这些在他看来仅仅是建立家庭并维系家庭欢乐的一个途径罢了。
我觉得这是此片惟一可取之处。
在剧本和拍摄手法都显得非常庸俗商业化的情况下,还是能够看到此片的闪光点。
但是最后不得不说,此片从头到尾,从哈里森闪烁游离的目光,步履蹒跚的姿态,急促深重的呼吸,可以看到都在传递着一个信息:廉颇老矣!
Nothing Is More Dangerous Than A Man With Everything To Lose. 国图看的国语配音版!
亏大了……30块,还是所谓市区最低价!
现在再看Fort演这种动作片,真叫人揪心!
片尾不长的几分钟打斗还不知道用没用替身,看Fort从楼梯摔滚下来,看的我想哭……老了,还是演点《六天七夜》省事讨好的电影吧~说不定还能青春焕发大放异彩……片子也成不上所谓的“大片”,要动作没动作,要悬疑没悬疑,苦苦等了100分钟才等来一个不痛不痒的“爆破”场面,好不容易把我从睡梦中唤醒!
醒来问同学有没有错过什么好戏?
他说好戏才刚刚开始…※…暗自庆幸…※…哎……不得不感叹:十多年前《亡命天涯》的大片时代一去无返呐!
因为突兀的结尾只能给3颗星了
好滥的剧情,看在演技的份上,打及格
睡了。
哈里森确实老了。。。
千萬不要看豆瓣8分一下的電影。這是教訓。
大牌明星,垃圾片。
绿色的方头老爷车。。。残念。。。
把这部给忘了。。。
funny games一家您好好学学人家的求生欲望吧,虽然不一定能逃脱,至少不会死得这么快这么惨。
【迟标】小时候在CCTV6看过,福叔虽然一把年纪了,但是和当年亡命天涯看起来别无二致,身手依然矫健。
半路睡着......
不是为了炮儿我为啥要看这种烂片。。。前一半反派耍帅后一半智商掉线……当然,耍帅的时候真的是非常帅的。。。【脑残粉的自我修养
【C-】出了演员阵容以外没有任何惊喜 平庸到极致的一部好莱坞流水线作品
虽然是很无聊的电影,现在看这非现实主义的演员阵容几乎能听到ComicCon上的尖叫,Paul Bettany找福伯破解系统...
2006.6.14 滨州精品电影院
所谓好莱坞的动作大片 除了Harrison Ford再没看点
无聊的类型片。。。
情节紧凑。
回忆啊回忆
被名字给骗到了 计算机老师很推荐的2部电影之一(另一是剑鱼行动),可这部似乎和电脑只有那么0.01的关系,倒是一部绑架犯罪片PS:老哈里森太能打了,看到他我就该猜到是动作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