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难得的篮球题材的、写实而又深刻的电影,对篮球理解的深刻程度,即使对放在纯记录片里做比较,也是突出的。
还有如何激励自己、激励队友,如何做一个球队的领袖、管理者,相信让不少打篮球、教篮球的人获益匪浅。
略带一些热血,分镜剪辑比之前看过的篮球题材的电视剧电影好不少,但我觉得可以做的更好。
把对手刻画的过于邪恶了,其实即使是输给了主角,也可以刻画出让观众欣赏的对手,比如《灌篮高手》里的海南、岭南。
『我是马布里』作为一部体育电影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在半传记的性质下,剧情上前后跳跃太大,从NBA到中国铺陈不少,经历广东、佛山到北京也下了笔墨,但之后带领北京队三年四冠的励志过程全靠台词和比赛解说支撑,对于赛场的表现蜻蜓点水,最后放上夺冠录像草草结束,总让人有种心中刚要燃起来却又瞬间熄灭这团火之感。
【6分】
成都度假期间赶上了上映,作为铁杆父子篮球粉和北京人自然要去捧场,看的是10:50的早场,整个放映厅只有三拨人,我们一家,一个妈妈带着俩闺女(深度怀疑是不是早起没事干随便找个电影看,以至于全片看完俩小姑娘都没搞清人物关系,生把AI说成老马的儿子,我汗),还有个老爷们,由此看出本片地域性的局限。
说实话作为为数不多的国内体育电影,出于支持的态度应该打3颗星,多的那颗星半颗给为北京做了卓越贡献的老马,半颗给惊艳出镜的AI(作为死忠的AI小粉红,年近四张看到偶像出镜竟然还有小鹿乱撞的情形也是醉了)。
据说本片导演杨子(不是开加长悍马的,泡黄圣依的那个)并不懂篮球,从剧情来看,估计这哥们也没经历过北京队夺冠的三个赛季,否则怎么会把如此血脉贲张,跌宕起伏的现实拍的平淡无奇,循规蹈矩,全程话外音带剧情,不知道还以为是配乐配剧情诗朗诵,关键的几场比赛全部切近镜,体现出无与伦比的虚假感,白瞎了老马和戴维斯NBA殿堂级的持球进攻,所有的投篮身边都没有人防守,很难让人体会真实比赛的窒息感,几个台湾演员虽说有一定基础,但懂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和职业球员的差距。
尽管如此吧,老马传奇的运动生涯,职业的运动精神,曲折的人生还是十分励志和传奇的。
最后还是忍不住吐槽一下,作为北京队,教练何冰的京片子是可信的,队员们一水一口台湾腔什么鬼,只能慨叹国内小鲜肉们整日忙着约炮睡粉,真到了需要有颜有球技的时候,只能把眼光射向海峡对岸了。
“要相信自己。
我告诉你这个世界是心想事成的,问题是你想没想。
得冠军不是口号,甚至于不是目标,是他娘信念!
每天晚上睡觉前把这句话跟自己说一遍,让它往心里扎,是我要这冠军,谁他妈也甭拦着我!
”“前边没谁,自己跟自己打。
更何况,这是咱主场啊!
”“记着赢球的感觉,再坚持最后一场球,不再等待了,终结它,今夜,北京是冠军!
”何冰。
作为球迷,认为拍得蛮真实的,剧情接近真实,因此略缺起伏,比如结尾北京4比1接近横扫总冠军,缺少戏剧的起伏,人物也过于符号化。
但是,这部剧对球迷来说,最爱干的事莫过于看人找原型。。。。
何冰原型是闵鹿蕾,不用多说,北京大爷形象,北京三冠王的第一教头。
锦荣原型最接近北京的方硕,他的进步和马布里关系蛮密切的,也是马布里的开发使其渐渐脱离3D蓝领球员,而成长为球队主力。
高以翔打的前锋,又是自由球员,他打比赛是职业,不是义气,有点接近李根,中职篮本来应该职业化,以感情不以商业利息来运营球队本身是不合理的,对于高这个角色的诠释有些符号化人情化的不合理。
王阳明,额,作为广东队队长,我第一个想起了朱八,但是他打的位置又是后卫,又有些像王七,背叛这件事现实中倒是木有的,估计是嫁接了北京夺冠后,李根出走新疆的事件。
作为一个见证广东八冠王,北京三冠王的CBA球迷,有些怀念和感慨,广东的王七朱八易九,辽宁昔日篮球教父蒋老,辽宁的六亚,北京从无名到三连冠。。。。。。
没看之前我真的对这部片子不以为意,看了之后才知道,这是一部值得刷很多遍的电影呐,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体会啊。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喷子,但是呐,这确实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体育题材的电影了。
都说整部戏马布里内心独白太多了,但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啊!
剪辑也还算详略得当,虽然不尽完美,但正像所说的那样,这只是一个关于领袖,关于信仰,关于梦,关于爱的故事啊。
无论是否喜欢篮球,这都是一个极棒的故事,每一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影子,无论是马布里,还是教练,或者是我一直喜欢的AI,都是为了梦想孤注一掷的人啊。
我关注的,只是这些情感,无关其他。
我一直不怎么打篮球,马布里在NBA的比赛也没看过几场,知道马布里是因为他出了自己品牌的球鞋而且定位廉价sneake杂志时不时会介绍,这让我感觉非常酷。
当时正读高一网购并不普及,同学家里一个个都是有钱的主 但是他们无论穿詹姆斯还是乔丹还是卡特还是麦迪还是加内特 都会来问我我靠你的这双马布里哪买的 国内真能买到啊 穿着感觉怎么样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当时让我感觉自己也进入了sneake的文化圈。
后来马布里去了凯尔特人 我也一直关注他脚上的马布里二凯子配色 包括后来又出了本华莱士的签名款。
好了扯远了,得知老马要来CBA我才开始真正关注他在球场上的表现,单感觉他一开始并没有找到家的感觉,就像老马电影里所说 不看照片他都忘记自己前两年在干什么。
后来去了北京 真正找到了家的感觉 四年三冠 我一直为他开心。
每次老马来浙江打客场我都会坐接近三个小时的车去看比赛 看完第二天再赶回来,不管手头的事多急。
很多人都骂老马打球脏 一开始心里特不好受 但转念想想 可能这就是一个球星需要承担的 科比 詹姆斯甚至库里 谁不遭键盘侠们喷过。
今年是老马最后一个赛季了 打算今年看完老马客场比赛去酒店等他 希望他能在我的那双破旧不堪的‘’马布里二代‘’上面签名。
老马加油!
或许很励志,但我并没有把他当成一部励志电影来观看,无所谓说看完之后感觉激情满满或者说在未来几天里斗志会变得有多高昂。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仅有的满满的一腔热血,都是那不起眼的坚持和那从未改变的初心。
我们永远都是跟自己再战斗,最后的最后都是成为自己的冠军。
嘿!
斯蒂芬.马布里很高兴认识你,也希望自己Fight到最后。
Love is Love。
哈!
吴尊也很帅啊
全国人民都在兴奋战狼2的时候我也去贡献了票房。
惊恐于一致的好评,也就压下了心里的疑问。
对比这两部为中国形象“广告”的片子,我无疑更倾向于这一部的温和步骤说明。
我很尊重军人的重要性,只是我抗拒成为军人,一如战狼2开篇压抑着个人情感只有解除身份才能发挥爱恨。
我也不是特别激动热血叛逆,只是对不想交道的极致善恶尽量回避,那会勾出人性的阴暗与光辉。
这一部片子里的情感并不爆炸,但是有理有据,国人对马好,马回之以李。
即使影片的主角和主配都是爱表达的“老美”,在影片里的情感也是礼貌的“克制”中,可以想象与掌握理解。
我佩服导演,诸多台湾演员在内却能够淡化“偶像剧”味道,这并不容易,尤其现代观众养成了一种先入印象以后。
我还佩服摄影,与足球相比,一个人要是不会篮球,他的动作会比足球门外汉破绽更多,可是在纪录片一样快速移动的镜头里又并不明显起来。
我佩服何冰,甭管这电影好赖,他都会合格或者出色的完成角色。
我还佩服剪辑,一点也不拖泥带水,舒爽的完成了观影体验。
也有遗憾,这片子没能去影院贡献以支持主创的诚意。
国产的运动题材,我会永远记得京都球侠,可是类型又不一样,那片故事性更强,咱东方人爱看。
现在也算多了一个我是马布里进入脑路收藏室。
更成人更现代。
号称真实改编,马布里演自己传记片,还有Ai,戴维斯,还有CBA李楠/后来知道不是那个李楠/,这个年纪真是无暇关注cba,顾及NBA都少了,观感一直在真实和表演直接跳跃,作为励志电影,节奏和故事带感,又会联想到现实,电影过多的强调了马的英雄主义。
黑了马的其他队友和广东队。
深究演员表和真实队友,还好只有马布里是真实的,别较真了,其实就是用真实的马布里外衣,编的励志故事。
接下来按电影说,马布里的演技确实最好特别是哭的镜头,真实再现,经纪人李楠吴尊表演无代入感,但是球技了得,何冰一如既往的演啥像啥。
剑桥TV home
莫名燃
本以为是一个无聊的纪录片,吹嘘一下而已!没想到有故事,有感动,有拼搏!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竟然还可以
好故事 烂电影
略平淡
两星半我是来看艾佛森的
1、你有什么?技术。需要什么?练习。怎么玩?动脑、用心。最重要的?团队。怎么赢?比对手强。比自己强,今天比昨天强。明天比今天强。好领袖?让队友更好。伟大领袖?激励队友。没团队的领袖什么都不是。2、三不准:解释。理由。谎言。委屈了?忍着,别写脸上。脸上只有一个表情:我行。3好故事烂片
三星半,制作很中规中矩的一部片,觉得有进步空间。上座率低跟着排片也变少了,比预期好很多。
国产体育类型片还是太少,剧本起伏的反差不明显,倒是老马自己演出很到位
心跳得像当年总决赛最后一场站在万事达哭成狗一样。
高三那年看的直播,还记得北京夺冠捶打书明的胸口。哇哦,六年就过去了。剧情方面肯定有戏剧化的呈现,所以几乎是没有可未知性的。当然,中国电影需要多样化。给个及格的支持吧。电影感,真的很差,其实也许拍纪录片会更好
打电话那一段还是比较戳,本人演本人传记
总感觉运动电影没什么市场,这片子也就中规中矩
一星给去他妈的篮球梦,一星给艾弗森
在焦大脸的讲解下看了这部电影…
cctv6,马布里和何冰,耽误了一出篮球偶像剧
这个电影里高以翔和高以翔所饰演的人的原型都去世了
篮球精神赞赞赞。我的沥川啊,你真的是被演艺事业耽误了篮球事业啊哈哈哈
光篮球方面的话,其实还挺燃的,只是演技太流于表面了。如果是做成纪录片的话就好了。
人的末路就是神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