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内文有剧透,建议看片后阅读!!!
】【友情提示:内文有剧透,建议看片后阅读!!!
】【友情提示:内文有剧透,建议看片后阅读!!!
】前言:此文写于北影节闭幕式结束。
当天放映后许多并未看懂剧情的观众在豆瓣给出了两星或一星的评论,笔者见状深感遗憾,故取此标题。
并非意指此片必给五星,只希望一部用心的作品能够与更多用心的观众相遇。
笔者个人给这部影片4星的分数,外加1星给导演以资鼓励 ————————————————分割线 下面进入原文 —————————————————北影节闭幕式二刷,第一次看是前几天在电影学院的放映,当时映前导演巨焦虑,感觉今天再看到导演已经没那么紧张了,只是...嗓子哑了二刷换了个视角看电影,看得我整个过程爽到飞起!
牛逼大了,完全是不一样的观影体验,之前没注意到的细节,这遍全get到,觉得比第一遍的观影体验还要好得多!
每个演员都巨准确,特别棒!
第一遍觉得比较冗长不带入的感情线,这一次都有被触动到,太神奇了。
导演的野心还是太大了,这片子如果他原本就只是想观众看一遍完事啥都明白了,那这片子是有点失败。
但如果他预想的是观众会看两遍,那绝对是个牛逼好片!
能解决你认为的大部分bug问题的线索逻辑分析文: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498041/然而最扫兴的是,现场映后交流,这两次都没有什么干货,憋着几个问题一直捞不到问...不知道发个帖能不能把嗓子哑了的导演勾出来。
片子的瑕疵还是有的,比如有些部分过于猛烈的音效,看了两次都有点略出戏。
另一个,两个受害的女性,在黑白画面里,类似的发型和受伤的妆,第一遍看的时候真心脸盲分不清谁是谁啊!!!
想问陈正道导演一个问题,不知道是不是之前催眠大师被吐槽解密部分过于冗长,然后导演这次就特别克制?
最后的反转之后,只留了很少的篇幅来给观众接受沈汉强是凶手的这个事实,结尾收的的确有点猛了,有些观众看完第一感觉是——不接受这个反转。
因为在第一遍观影的时候,受导演的误导,的确有大量细节被忽略。
我在第一次看片之后跟电影学院的同学交流,会有这样的现象——他们很肯定的说逻辑上一定有问题,然后仔细推敲,实际上是没有问题的。
我觉得这样处理好的一点是,可以为中国电影培养更多的优质观众。
不好的一点就是,对于有些懒得思考又不打算二刷的观众,他们会很武断的说沈汉强这个人物有问题、反转生硬。
很想问问导演,作为这种类型片的导演,什么时候给观众解密多少,这个分寸感是否很难把握?
还一个问题,在大影厅观影的时候,结尾反转以后,张代晨挺身而出挡枪,沈汉强载入江丰的记忆,跟徐静蕾老师那几个比较浪漫的镜头……满天飞手稿之后露出老段的脸,两场都有很明显的笑场反应,这个效果是您之前就预料到的吗?
我觉得段奕宏老师这部分的表演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所以您觉得问题出在哪里?
【这个笑场问题,笔者现在找到答案,大体由于前后衔接镜头画风转变过大。
上一个镜头还是沈汉强和张代晨举枪相对泪眼朦胧以命博弈,下一个镜头就是巨帅无比满含深情的老段上演一见钟情的偶像剧画风。。。
着实有点反差过大。
加上观众之前对黄渤老师演这个镜头的先前印象...so】最后一个问题,找段奕宏老师出演这个角色是考虑到他之前的警察形象太深入人心,给大家已经留下固有印象,更不容易被怀疑吗?
再来说说沈汉强这个终极boss……这个角色仔细回味起来,真的是太!
难!
演!
了!
某种意义上讲,沈汉强其实是黄渤老师和段奕宏老师携手共同完成的人物塑造。
从童年的心理创伤,到同情李晓芸,杀死李慧兰,再到在警局碰见江丰后开始的运筹帷幄,整个人物把时间线捋顺以后非常丰富、立体,这在这种类型片中是极难做到的!
要知道,这种悬疑烧脑片,剧情吃掉人物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黄渤老师的江丰在明,所有人都能够第一时间get到黄渤影帝级的精湛演技,演技好得没的说。
段奕宏老师的沈汉强在暗,他自己和导演携手把凶手身份藏得堪称完美。
然而老段这个角色,又是整部电影中心理活动最复杂,最后又要承受最多观众评判的角色!
把握起来难度系数要比江丰有过之而无不及。
今天二刷之后,get到了好多第一遍没有get到的小表情、小眼神、小动作,我觉得老段真正做到了“不露痕迹而线索尽在”这几个字!
也是很厉害。
沈汉强的内心戏在我看来是影片画面中呈现出来的至少3倍,后面再慢慢写文细说。
先举个例子,比如沈汉强说他要去记忆大师那里一趟,我理解,他实际上是要去载入江丰的记忆,从中寻找江丰的心理破绽,利用这个破绽好来想办法对付江丰,劝他第二次去删除记忆……这些在片中全部都是没有具体展现的。
还有更多的人物行为、动机同样是需要观众自己去梳理甚至脑补的。
我猜测,段奕宏老师在准备角色的时候是会对沈汉强这72小时每一步的行为、心理进行设置的。
前期要藏,反向又要经得起推敲,这中间分寸感的把握真的太难。
给老段演这个角色的勇气点个赞。
另友情提示一句:只看了一遍的朋友们,欢迎阅读线索逻辑分析文: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498041/。
虽然导演的确不应该让大家一遍看完觉得云里雾里,但衷心希望大家别只看了一遍,就轻率的给这部4星及以上的国产佳作,打了3星以下的分数!!!
电影优缺点都很明显,剧情构架还是蛮有意思的,但是漏洞太多啦,为了转折而转折,太伤脑。
剧情简介:男主是个作家,老婆为了结婚放弃了写作事业,想要孩子,但是用尽一切办法都怀不上孩子,男主不想看她受苦,劝她不要孩子了,但是老婆却决定和男主离婚。
男主很伤心的去记忆公司抽出了和老婆在一起的记忆(其实抽出的是和记忆相关的情感以及部分记忆)结果老婆又不离婚了,要他去拿回记忆,男主把那部分记忆重新输入自己大脑,才发现那不是自己的记忆,而是一个杀人犯的杀人记忆。
男主去报警,被办案警察扣下,以后他回忆起越来越多的记忆,警察根据他的记忆查案,查到最后其实凶手就是办案的那个警察。
漏洞:1.一开始男主和凶手的记忆不小心调包,凶手根本不该去输入男主记忆,没理由啊!
因为你不小心得到我的杀人记忆,所以我也要得到你的记忆?
2.男主在警局嚷嚷说自己看到了别人的杀人记忆,警员都不相信,真凶是办案的警察,这个时候他难道不该大事化小趁势赶男主走么,反正所有人都不相信男主,但是凶手却把男主扣下,还特意设计证据证实了男主所说为真……迷惑3.为什么男主来警局提供线索要被抓起来?
前期如果说是怀疑男主是凶手还好说(实际上一开始别人只是认为他胡言乱语、炒作)后面都证实男主只是错拿了别人的记忆还要关起来??
法律干什么用的?
4.男主给别人塞刀片趁机越狱,差点真的有机会逃出警局,警局可以不用开了。
5.凶手面对那个遭受家暴的女人想要带她走,刚挨过打的女人竟然对企图救自己的人说“不会爱上你”“恶心”这种话,太莫名其妙了吧!
(更别说对方还是段奕宏!
)可能导演是为了误导观众,可是就算是拉拉,只要不是傻逼这个时候都不该对救人者说这种话,而且从她掩护凶手来看她并不讨厌凶手(甚至被警察认为是奸夫)太不合逻辑了。
6.男主拿到凶手记忆以后直接担心起老婆了,可是——凶手虽然错拿了他的记忆也不会像他一样立马就去把记忆恢复了呀,正常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记忆不小心调包了,而且男主担心的理由是凶手喜欢杀别人的老婆,不过从记忆里看凶手杀的都是忍受家暴的女人,跟男主老婆并没有共同特征,不符合连环杀手挑选目标的特点,难道不该先担心自己么?
担心老婆担心莫名其妙。
然而他的担心竟然还真的应验了——只能说编剧强行逻辑。
7.男主千辛万苦越狱以后找到老婆不解释带着她就走,老婆就一直挣扎不肯跟老公走,一个什么都不说,一个什么都不信,这桥段,呵呵……解释一句能死?
哪怕编个谎言?
嘴巴疼让她陪去医院行不行?
老婆明明是爱男主的稍微信他一下能死?
这个时候男主认为女医生是凶手所以担心老婆,但是他带着老婆头也不回离开女医生,一点儿都不担心可怕的连环杀手突然发难,很酷哦!
8.男主被抓走不见老婆担心,也不追问理由,难道她现在不该有一肚子问题么??
就这样第二天接到电话知道老公晚上放回来就悠闲的去逛街了,大姐你老公昨天还发疯拿刀子乱逛呢,你好歹去警局问问他到底怎么回事吧!
9.凶手徒弟怎么想到真凶可能是的女人的?
灵光一闪?
没有铺垫,剧情需要他想到他就直接想到……呵呵。
除了这个徒弟之外凶手爸爸还有被害者的女儿也都是工具人,形象好片面,看着出戏。
10.真凶最后暴露是因为多说了一句话,实际上他说的也不是什么秘密啊,其实正常来讲,男主说出凶案有关很可能被当成嫌犯或者嫌犯相关调查,这种因为不孕不育吃了不少苦头的事情很容易就会被警察打听出来的好么……拿这个当转折点真是小题大做。
11.你们生活在那个世界,记忆都可以取出来收藏或者消除了却连一个摄像头都没有,凶手和被害者家走的那么近,一个摄像头都没查过——除了记忆公司那个。
有些伏笔埋的很突兀,例如家暴男醉酒后没有杀死老婆的记忆,他虽然心灰意冷担下了罪行,但是不可能亲口承认是自己动手杀人,供词上应该说是“喝醉了然后不记得了”,这样凶手审问他不该追问他“确定是你杀了你老婆么”而应该拿供词来问:“供词上说你之前醉酒了并没有杀妻的记忆对不对”这样才对劲,虽然这里是当做伏笔来处理,但是显然太不对劲,小徒弟也没察觉出来。
还有男主怀疑凶手会对自己的老婆不利,警察真凶无动于衷,这里也明显不合逻辑,说是为了埋伏笔,但看的时候总觉得掉智商。
还有真凶故意让男主看见电话号码,男主问起他却含糊其辞,这么明显的几处无人察觉。
从一开始就觉得这群警察非常不专业,案子办的稀里糊涂,后来接受这个设定只等着男主的记忆破案了,逻辑硬伤真的很多。
还有一点非逻辑问题,电影的复古警局英文名警察保释金制度明显不接地气,浮夸又突兀,不过如果是为了剧情我也可能忍一下,事实上对剧情并没有什么帮助。
另外,演员们大都是实力派,不知道为啥看起来都很浮夸,包括主角们和结果工具人,看起来有种莫名其妙的假,每个镜头都在告诉你这是在演戏,好像舞台剧一样……导演有些想法但是表达能力和逻辑性都大有问题。
以下内容含剧透!
1我是黄渤我是主角别问为什么又是我也许是考虑到如果不是我演主角这片根本没法看因为我可能是全中国唯一一个票房拿得出手演技还不丢人的男演员你看白百何 她都那样了她的戏还不下 为啥?
原因很简单下了还能看啥?
我演的是一个成功作家我喝红酒 住豪宅 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但我老婆要跟我离婚 我很伤心于是我去做了记忆删除手术把我俩的记忆删掉了 不要问我为啥不能等离完婚再删记忆因为朕就是这样的汉子这个记忆删除手术很奇怪 删完之后好像也并不会怎样 求婚地点蜜月啥的我都能记得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爱我老婆只有做了手术我才能下狠心 在离婚协议上签字结果手术刚做完 我老婆告诉我要是我不把记忆找回来 她就不在离婚协议上签字一般男的可能会耍赖:那就甭签了呗 凑活过呗但我不 为了让我老婆签字跟我离婚我又去做了记忆重置手术因为朕就是这样的汉子结果发现这医院是莆田系的给老子整了杀人犯的记忆通常我是个温和有礼的人但杀人犯的记忆让我变成智障我发现我老婆有危险为了救她 我选择——吞刀片打电话给凶手袭警独自前往凶手的老巢因为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我跟老婆结婚十多年都怀不上孩子老婆提出离婚协议之后怀孕了但我并不会怀疑自己喜当爹因为朕就是这样的汉子2我是徐静蕾我也是作家我是黄渤的老婆我因为怀不上孩子 觉得自己太辛苦 太委屈而且我觉得我之所以没有和黄渤一样成为成功作家不是因为我没有才华而是因为我结婚了还要天天为了怀上孩子起早贪黑打针吃药所以我要跟黄渤离婚虽然我明显还很爱他3我是杨子姗我很像凶手因为我是个医生我很有可能随身带白手套而且我还很讨厌家暴喜欢说一些显得自己很有嫌疑的台词在为反转而反转的剧情中导演还暗示我是个蕾丝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讨厌家暴4我是段奕宏我不太像凶手但你知道在这种为反转而反转的剧情里编剧并没有多少选择我是个经验有素的警察但带出了一个显得像智障的徒弟我的乐趣之一就是把笨徒弟推下楼梯因为局里警力不够所以我学了画画受害者肖像 也是我画的我喜欢开一台看起来很贵 但打不开车门的老爷车大概是因为我那深井冰死鬼老爹也曾喜欢开一台浮夸的凯迪拉克不瞒你说我真的很有钱我的旧宅里还有一大颗菩萨脑袋5我是段奕宏的徒弟我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显得像个智障我的所有台词都很尴尬比如,“留着他干嘛?
”“咱们来这儿干嘛?
”“那天来接你的到底是谁?
”这也许是为了突出段奕宏的智慧但最后我的智商突然上线了虽然观众可能在影片前半段就已经猜出了正确答案但要是没有我灵光一现这片可能过不了审6我是高官的老婆我死球了我老公天天打我但我不能离开他因为我是个智障我离家出走的时候并没有带我的女儿走但却声称是为了我女儿不离开一个天天打我的男人7我是高官除了拥有一套大得吓人的房子我长得并不像高官比较像杀猪的我活着的唯一乐趣就是打我老婆我老婆死了以后我就放弃了自己的人生还变得很有诗人气质警察问我 你老婆真的是你杀的吗我回答这 重要吗?
8我是高官的女儿我比较像凶手我爸爱打我妈(此处BGM:我叫你爸 你打我妈 ze样对吗)但拿我没办法面对我妈的悲剧我宁愿她死也不愿报警9我是浴缸里的神秘女子我长得并不像中国人我老公也爱打我但我不愿离开他我根本不可能找情夫因为我们斯德哥尔摩症患者会爱上打我们的人我的懦弱把我最亲的人变成了杀人犯10我是神秘女子的老公我可能脑子长包我天天打老婆但为了挽回她我说剁手就剁手11我是刀片男我是巨大的警局里拘留的唯一犯人我见多识广一眼就能分辨出谁是杀人犯除了耸肩驼背 挤眉弄眼之外我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给主角提供刀片12我是记忆大师我是全亚洲最大的记忆整形机构我和一般的整形机构没什么不同:效果大部分时间和预期不符有可能出现重大失误主治医生油头粉面夸夸其谈护士胸大腰细 一脸玻尿酸识别客户记忆 我用的是DNA但不知为何记忆还是能被调包13我是Kim你们也许都忘了我但我是一个关键角色我是段奕宏警局里多名拥有英文名的警员之一我出现的意义除了彰显警局国际化之外就是把徐静蕾引向杨子姗14我是Ada我是另一个成功的作家也是徐静蕾嫉妒的人我搞不好也有老公甚至还有孩子希望徐静蕾能意识到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真的比她有才华15我是导演看过《重返二十岁》的你们一定知道我很喜欢中西结合的精致浮夸所以如果觉得看完《记忆大师》就好像看了一支奇长无比的周杰伦MV不用觉得惊奇这些你在现实生活中八成没见过的穿马甲、开古董车、用牛皮笔记本、吃汉堡的洋气警察带水晶吊灯、拘留室长得跟温室一样办公环境既复古又典雅的华丽警局美美的欧式花市、欧式图书馆、欧式花房是我送给你们这帮土包子的一份梦幻大礼-想通了的分界线---想想也觉得很有道理,我明明也没必要向谁解释我自己啊!
既然我敢吐槽,就也该敢被吐槽,所以大家随意吧,我也不再回复了。
(2017.12.21注,眼看一年都要过去了还有人不停地来骂我我觉得看来大家也都很闲啊!
新年快到了我也有了新的感悟,虽然嘴炮无益可是爽啊,我不仅时不时要回复,而且我还要删掉我看着不爽的评论,我还要举报我看着不爽的措辞,来!
互相伤害吧!
)谢谢点了喜欢有用和赞赏的你们,欢迎你们关注我自己的电影公众号“电影渣”(ID:MovieZha),分享一些关于电影的感受
【友情提示:内文有剧透,建议看片后阅读!!!
】【友情提示:内文有剧透,建议看片后阅读!!!
】【友情提示:内文有剧透,建议看片后阅读!!!
】在你首次观影,跟着导演精心设计的悬疑节奏,不自觉的被误导,又在临近结束前被强行反转了结局之后……你get到了导演的大体设计思路。
而后你也许有点想吐槽——凭什么你说沈汉强是凶手他就是凶手了?
仔细回想,想回忆起沈汉强是凶手的更多细节——他什么时候重载的江丰记忆?
他重载记忆的动机是什么?
他跟李晓芸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他跟陈姗姗又是怎么一回事?
……想捋清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却又被碎片化的故事和自己模糊到串不起来的记忆绕得有些无从下手……果然,此片要“记忆大师”级别的细节狂才看得真切。
对这部演员阵容豪华,美术风格独特,制作上算得上用心的佳作与野心之作,导演贪心的放进了巨大的信息量。
而结尾反转后剪辑节奏飞快、细节交代简化的处理方式,导致部分观众在首次观影后对角色动机产生疑惑、找不到答案。
虽然导演的确不应该让大家一遍看完觉得有些云里雾里,但笔者又不得不在二刷之后感叹一句,真是国产片里难得的好片!
如果大家愿意来对它进行讨论的话,相信会越讨论越觉得有趣,未尝不可成为一种观影现象。
先说几个比较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细节:① 开头有断指老头(后来才知道是沈警官父亲)来要钱,沈sir瞬间黑脸,让徒弟给他送钱,说明沈警官对父亲厌恶。
② 沈警官说“我去记忆大师那一趟”,后来徒弟给他打电话问“师父,你怎么还不回来?
”沈回答“我还在记忆大师这呢” 说明他去了好久,实际上是去做了记忆重载手术。
(为什么做后文详叙。
)包括后来沈警官在车上打盹,实际上是在进行江丰记忆的重载。
③ 张代晨和陈姗姗的第一次见面机会实际上是沈警官故意制造的,他以程序为由让人“送张代晨去陈医生那里包扎伤口。
” 而陈姗姗在包扎时说的话是,“你的情况沈警官已经都跟我说了。
”(其实沈警官是利用了陈姗姗对家暴女性的亏欠心理,告诉她的是,江丰有家暴问题,张代晨和李慧兰一样是受家暴的女性受害者。
)④ 沈警官去花房看望李慧兰的时候跟她说,“我替你看过她了,她很好”,说明沈警官当时经常接李晓芸放学。
李晓芸害怕时想打电话找的人是沈警官,说明了李晓芸对他的信任和依赖关系。
…………看到有评论吐槽此片“逻辑死”“角色人物站不住脚”“人物塑造模糊”……还是有点为精心设计了逻辑线和人物行为的《记忆大师》抱不平。
吐槽总要吐在点儿上,在人物性格方面,笔者以为该片是此类题材中人物形象塑造较丰满的案例。
尤其沈汉强这个角色,他有摆脱不掉的童年心理阴影,又有利用了所有人优缺点的心机谋划。
只是在悬疑效果需求下,碎片化的剪辑冲淡了人物行为的连贯性,若将整个人物关系和事件发生因果关系捋顺清楚,可以更清晰的感受到导演在人物塑造方面的用心以及在社会问题层面上的关注与探讨。
(注:下文仅为本人作为观众,对导演在作品设置上的个人理解,如有异议,欢迎指正。
另外,十二分的建议大家去二刷体验一下因为二刷的观影体验真的很奇妙。
)看过片的人已经知道,沈汉强是整部影片的终极大boss。
沈汉强的角色塑造实际上是由黄渤(以记忆重载的手段,将自己代入沈汉强的童年以及杀害李慧兰案作案阶段,完成沈汉强的前史交代)和段奕宏两人共同完成的。
两位影帝均贡献了极为精准、耐看的表演,实属影片最精彩的部分。
黄渤的角色在明,通过一次次碎片化的记忆重载,交代出了沈汉强的前史。
这个角色难在,回忆片段中,要脱离主人公江丰的人物性格,分别表现出童年沈汉强、杀人犯沈汉强的人物状态。
展现出一个童年受到父母家暴影响,杀死自己母亲,成年后作为警察再遇家暴案件,受到刺激,起意作案杀死李慧兰的凶手,有心理创伤又充满暴力。
其中童年的部分我个人觉得尤其难把握,渤哥完成的也很好也很有趣。
段奕宏则在暗,从遇见江丰发现自己的犯罪事实可能要败露起,就开始不动声色运筹帷幄、寻找解决办法。
这个角色表演起来难度也很大,因为始终要把自己绝对的藏好,骗过黄渤,骗过小徒弟,也骗过观众。
正因为导演第一遍压根儿没想让你注意他,很多表演细节也就这样被初次观影的观众略过了,加上导演反转后留的时间不多,使得这个角色给非细节狂的第一感觉可能有些不完整。
不过还好这个角色是交给了段奕宏来演,他牛逼的地方在于,知道结局之后,二刷时你能在他的不动声色背后,捕捉到微表情下隐藏着的更多内容,然后在内心惊呼一句——卧槽!
通过表演的细节控制,完成多义性的呈现,做到把整个人物倒回去看“不露痕迹而线索尽在”,老段这个演员也不愧外界给他的“戏妖”称号。
下面正式进入解密环节,整个故事其实要从沈汉强的童年说起。
先把前史捋一捋。
这是江丰最后一个想起的线索——凶手杀死的是自己的母亲。
其实在此前黄渤带入“童年沈sir”时,是可以隐约get到哪里不对的,比如:①沈父对他的态度是长辈式的训斥语气“你还在这儿干什么?
走吧!
” ②沈父对车里的沈母疯狂踢打时,他在车后座吓尿了裤子。
③最后拿药时药放得很高他够不到,搬了个小板凳。
这几点都在暗示,这可能是童年的记忆。
童年事件1:小沈的父亲常年家暴,沈母不堪忍受,带小沈回娘家(海塘新居28号)避难,沈母的妹妹试图打电话报警,被二人母亲拦下。
沈父这时找来,以剁手指要挟,沈母最终选择原谅他,带小沈跟他一起离开。
结果离开路上,沈父就凶相毕露,飙车并再次家暴,坐在车后座的小沈吓的尿了裤子...童年事件2:沈母陪小沈在花房玩耍,十分愉快。
两人坐在人面木雕前,沈母温柔的替小沈吸吮伤口,小沈质问沈母,为什么不跟父亲离婚,称父亲如果死了就好了,沈母否定其想法。
沈母被家暴后手受伤,她在手上画了一条金鱼掩饰伤口,以此安慰小沈,称“这样就不恐怖了吧”。
(这也就是后来江丰记忆中出现的,超现实的,沈母手中飞出的金鱼画面。
笔者猜测象征着一种温暖的力量。
)童年事件3:沈母再遇家暴后,洗澡。
让儿子拿止痛药,儿子搬板凳拿了安眠药,给沈母服下,沈母吃药后溺亡。
小沈对尸体哭泣,称不愿意看父亲再打母亲了。
【感谢评论补充细节】:在黄渤逃不出去的迷宫记忆部分,他来到镜子前,擦掉水雾照镜子,但没有照到凶手的样子。
此处也在暗示凶手是孩子,个头太矮,还照不到镜子。
【三刷补充】 童年事件补充:在海边,沈父要把沈母溺在水中,小沈上前去拽沈父阻止他,结果被沈父一把揪过来按入水里险些溺亡。
(有很多朋友评论称不理解小沈为何不杀死造成家暴的父亲,而最终杀死了母亲。
事实上片中有几处细节体现了小沈对父亲的反抗,比如他有拉住母亲,不让母亲去给父亲开门等。
父亲对小沈的态度也十分恶劣。
可见,小沈并非没有反抗过父亲,只是过于弱小的他,那个时候,真的没把握弄死他魁梧的爹啊!
) 是的,这就是沈sir的悲惨童年,导演在这部片中对于这些社会话题的关注也是一个很让人称道的地方。
而后,在沈sir已经成为警察之后的某日,接到了姗姗的报警,称李慧兰遭遇家暴。
姗姗劝李慧兰远离丈夫,未果。
沈sir由此结识了李慧兰,以及和自己同样成长在家暴家庭的李晓芸。
下面进入了李慧兰事件~李慧兰事件1:沈sir接触李慧兰案后,为了让跟自己母亲有同样遭遇的李慧兰远离丈夫的家暴,沈sir主动帮助李慧兰离家出走,将其关在自家花房内。
同时,沈sir在此期间每天接李晓芸放学回家,将其送到远处路边,让李晓芸自己走回家。
随后,沈sir带吃的和书去花房找李慧兰,告知其女儿现状(片中沈sir台词:我替你看过她了,她很好)。
沈sir机警的重播电话号码,发现李慧兰仍在偷偷跟丈夫联系,对李慧兰这一行为表示失望。
(沈sir台词:你这样的话,躲出来还有什么意义?
)李慧兰事件2:沈sir再次来看望李慧兰,李慧兰感谢沈sir照顾,最终决定还是回家跟丈夫说清楚。
沈sir对此表示无奈。
李慧兰事件3:又一次家暴前夕,晓芸害怕,给沈sir打电话求助(侧面说明晓芸和沈sir关系很好,甚至有依赖,可能把沈sir作为可以信赖的父亲角色看待)。
沈sir到李慧兰家查看情况,碰上李慧兰丈夫李航醉酒归来,沈sir上楼躲避,安慰李晓芸,给李晓芸戴耳机听音乐。
丈夫李航醉酒打人,跟李慧兰撕扯中,李航撞门晕倒。
沈sir下楼查看,劝说李慧兰离开丈夫,李慧兰坚持不干,沈sir更急迫带走李慧兰,李慧兰误会沈sir,不但不肯离去,还称沈sir恶心。
沈被其跟自己母亲一样甘受家暴的性格刺激,一怒将李慧兰推下楼梯。
随即①嫁祸——戴上手套,用酒瓶砸向李慧兰,将酒瓶放在李航身边,嫁祸李航。
②杀人——闷死李慧兰,内心还为李慧兰高兴,终于帮她得以解脱。
没有看到杀人过程的李晓芸此时才下楼,看到母亲被杀,以为是父亲失手杀了母亲。
晓芸怕连累沈sir,让其先离开,自己数100个数后再打电话报警。
期间邻居敲门来打探情况,李晓芸撒谎包庇沈sir。
【三刷补充】李慧兰事件补充:姗姗第一次给李慧兰看病,李慧兰说,这是我自己摔的,晓芸说,明明是爸爸打的。
紧接着镜头接了杨子珊在警局看李慧兰死去照片的镜头,从杨子珊的表情可以看出来,她对在这件事情里没有保护好李慧兰十分内疚。
这也为后面沈sir稍一下套,她就表现的那么积极,提供了心理依据。
李慧兰事件END。
【三刷补充】 仔细体会沈sir杀李慧兰的动机,就像评论中有的朋友说的那样,沈sir想要带走李慧兰的时候,他在李慧兰身上投射了自己对母亲的感情。
小时候的他可能无力左右父母,如今他已成年,希望可以有能力做些什么。
随后,杀了李慧兰又被李晓芸善意理解、包庇的沈sir深感内疚。
外加对自己仍未摆脱童年阴影导致的犯罪心有余悸,沈sir前往记忆大师诊疗中心,删除自己童年杀母以及杀害李慧兰的记忆片段感受。
同一天,妻子饱受婚姻后丧失事业及生子艰难的折磨,向江丰提出分手。
江丰前往记忆大师诊疗中心,删除与妻子相识相知的浪漫回忆及两人一同被生子所困扰的痛苦记忆片段感受。
随后,沈sir与江丰在医院发生的暴力枪击临时事件中,互相捡错了记忆号码牌。
江丰删除记忆后,张代晨发现自己怀孕,要求江丰去取回记忆。
江丰再次前往记忆大师诊疗中心,恢复记忆。
(院长此时着重强调了这个手术的设定,即恢复记忆后,有两种结果:1、想再次删除记忆,需在72小时之内来做第二次手术,手术后记忆将彻底删除再无法恢复。
2、不准备再次删除记忆,72小时之后完成记忆重载,记忆永久保留。
)然而江丰误载了沈sir的记忆,开始在睡梦中回忆杀人片段。
吓到了的江丰赶紧去记忆大师诊疗中心找院长理论。
结果……院长嘚啵嘚了半天,怀疑江丰本身就是杀人凶手,来存储的就是自己的杀人记忆,江丰出手打院长(已经开始受沈sir性格影响),随后被送至警局。
【三刷补充】很多评论疑问,为啥抽血提取了DNA什么的作为密码,还会重载错误。
(这部分笔者也有点晕。。。。。。
)导演是这么说的:
然而笔者在三刷的时候留意听了一下,并没有听到所谓广播通知。
不知道...导演...是不是不小心给剪掉了?
警局里,已经删除了杀李慧兰记忆的沈sir在带着徒弟完成李慧兰案的侦查结案工作,沈sir徒弟正在跟此前报李慧兰家暴案的陈姗姗确认情况。
在这里说一下陈姗姗这个人物。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个角色有些莫名其妙,我的理解,导演为了“藏”,牺牲了这个人物的逻辑连续性,也删除了这个人物的许多篇幅,这才导致了这种结果。
实际上,陈姗姗后面有跟张代晨说,“李慧兰案就是我报的案,第二次见到她已经是尸体了,所以我不会让这种事情再发生。
”而沈警官也正是看到了陈姗姗的这一点自责,以及对家暴女性的关注与责任,才决定利用她做局,误导大家以为她是凶手。
好了,回到警局。
江丰看到李慧兰照片,提出异议,迅速吸引了沈sir注意。
自此,沈sir与江丰初见,开始两人之间的72小时博弈战。
沈sir听到江丰说话,马上发现事情不对(二刷时,老段那个脸上肌肉的跳动和眼神里微妙的变化真的很给力。
导演采访时说,在拍片的时候,小监视器里其实没有感觉到这些内容...但在后期大银幕上调片子的时候,发现老段脸上展现出的信息如此丰富,遂感慨老段实在是适合这种有深度的角色。
嗯。
)
沈sir发现似乎自己删掉的记忆被江丰get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有可能败露,立即开始布局反应:① 先找理由扣住江丰,以控制事情走向,防止更多的人知道此事。
② 假意查案审讯江丰,探探江丰口风,一方面伪装自己,另一方面随时准备找机会甩锅。
③ 得赶紧去趟记忆大师那里,搞清楚是怎么个情况 随后沈sir对江丰进行第一次审讯:江丰回忆案情:(江丰有用手指敲桌面的小动作)交代凶手把李慧兰藏在花房,并淹死在浴缸(实际上由于记忆重载是片段性的,江丰此时在没看清脸的情况下把沈母误认为和李慧兰是同一个人。
)沈sir试探:你能不能回忆起凶手什么的细节?
江丰回忆不起来,沈sir初步表示放心...
随后沈sir拿出李慧兰案卷宗仔细查看,一方面琢磨自己是否有漏洞,一方面寻求甩锅方案。
期间小伏笔——沈sir的断指父亲来警局找他要钱,沈sir在远处看到他,瞬间黑脸,把钱包甩给徒弟,让徒弟给他送点钱。
(童年父亲家暴给沈sir留下的阴影依然无法磨灭。
) 与此同时,江丰完成了进一步的记忆重载,要求第二次交代案情。
沈sir对江丰开始第二次审讯:江丰交代:凶手杀了两个人,是连环杀人犯。
沈sir故意引导江丰回忆出李慧兰家电话号码(因为他自己当时重播了电话),并以此为由说服徒弟相信江丰跟此案有关,把江丰暂且扣押。
【达成了先控制住江丰的目的】 随后,沈sir佯装办案,带徒弟查看记忆大师监控录像,确认自己做好了反侦察掩饰工作的他是不怕被监控拍到暴露的。
他只是想初步确认一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另外,也给自己一个去记忆大师那里的理由。
看了监控,搞清楚原来是俩人把记忆拿错了。
那记忆拿错了会怎么样呢?
沈sir需要去记忆大师那里问清楚。
另外,沈sir同时开始寻思江丰这事儿怎么办?
① 想办法劝江丰删除记忆。
② 想办法把江丰干掉。
要达成这俩目的,首先得了解江丰。
想要最快了解江丰,用警察身份调查、打探他的个人生活问题恐怕不太妥当,太直接、太容易暴露、且效率未必高。
莫不如去记忆大师那里重载江丰的记忆,因为一个人要删除的记忆一定是他最致命的软肋,从中能最快找出他的破绽,达成目的。
【三刷补充】还是有人对沈sir为何要拿回记忆来有疑问,笔者认为还有一点。
沈sir也不清楚拿到别人的记忆之后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和反应,他也想更真切的知道江丰具体会看到些什么。
包括后来他跟江丰说,让他试着在梦境中保持清醒,那样可以真正做到变成旁观者(黄渤听了他的话,跳脱出来,看到了静止状态的自己)。
这个经验有可能也是沈sir自己在重载江丰的记忆时候得出来的经验。
这部分内容在看片时未进行直接交代,需要观众过后进行脑补。
但在后面其实也设置了两处暗示:① 徒弟给沈sir打电话汇报案情进展,问沈sir“你还在记忆大师那里?
”说明沈sir去了很久。
② 徒弟在跟沈sir查李慧兰邻居之前,沈sir在车里睡着了。
说明他也处于手术后的易困、重载记忆状态中。
沈sir做完手术,接到徒弟电话,跟徒弟约定,直接在李慧兰家见面,然后自己先跑到李慧兰家勘(销)察(毁)现(证)场(据)去了。
(作为一个老警察,勘察现场没带手套,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当徒弟赶到李慧兰家的时候,沈sir已经在自己当初推李慧兰下楼的地方各种仔细检查端详了……真是腹黑!!!
小徒弟楼上楼下到处瞎溜达,还在楼上房间发现了无关紧要的物证1——作家江丰的著作《无声鸟》。
而沈sir依然一直专注的在那一个地方观察,老段此刻的各种琢磨来琢磨去的小表情,实际上原来都是在腹黑的谋划着他自己的毁灭证据大计!
二刷的时候真是经常忍不住在内心呐喊:“卧槽!
”随后沈sir失手(我猜很可能是故意的,可以进一步破坏现场)把小徒弟推下楼梯,发现了无关紧要的物证2——李慧兰摔掉了的隐形眼镜。
(当然,侧面证明了江丰没有在胡说)
随后沈sir带徒弟去找李晓芸的邻居,又开始假借查案各种试探这个邻居知道多少真相:试探:你知道李慧兰离家出走去哪儿了嘛?
邻居自爆之前看见过有人送李晓芸回家。
但没看见送李晓芸的人。
邻居继续爆,李晓芸与父亲关系不和……沈sir内心OS:你只知道这些我就放心了……放心了的沈sir于是乎回车里打了个盹,通过记忆重载get到了江丰和她老婆的一些记忆片段。
这个时候江丰在干什么呢?
江丰get到凶手如果也重载了他的记忆,有可能会去伤害他老婆张代晨,需要人提醒、保护一下他老婆,他跟警察汇报警察又不理他,于是乎他开始心急如焚的要跑出去给老婆通风报信。
此时的江丰已经受到沈sir性格的影响,从一个软儒温和的作家,get了冷静、略凶狠、逻辑能力极强的性格特点。
于是乎跟沈sir捂死李慧兰一样,江丰把“包浆刀片”塞进了狱友嘴里,引来警察,趁骚乱跑到门口,恰好遇见了来给他办保释的妻子张代晨,江丰语无伦次情绪激动的警告张代晨小心身边的陌生人,跟追来的警察撕扯中还不小心划伤了张代晨的胳膊。
也恰恰好在此时,沈sir归来,看见江丰这样跑出来,心头一喜:嘿,你还想跑?
正好!
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继续把你扣在这儿了!
转头看见张代晨,张代晨胳膊恰好在刚才的撕扯中划伤了,已经get了江丰记忆,了解他们夫妻俩关系的沈sir顿时心生一计:江丰不是觉得他老婆有危险么?
正好可以借机介绍代晨给姗姗认识,误导痛恨家暴案的姗姗,让姗姗以为代晨跟李慧兰一样是无力逃脱的家暴受害者,这样姗姗就会主动跟代晨多接触,而担心凶手会出现在老婆身边的江丰就会觉得凶手是姗姗。
【恩,栽赃计划get!
】于是乎,沈sir以“我们也有我们的程序”为由,让手下把代晨送到了陈医生处。
陈医生给代晨包扎伤口,剧中姗姗的台词是:沈警官都跟我说过了……(呵呵哒,姗姗已经成功成为沈警官的棋子+替罪羊),然后代晨还解释,越解释姗姗越觉得她包庇老公,跟李慧兰一样,越想帮助保护她。
牢房里,沈sir开始对江丰开展心理战术,问他“你今晚的所作所为是你的本性么?
”暗示他在陷入失控状态,劝他去删除记忆。
同时,沈sir让江丰继续回忆。
梦境中江丰陷入轮回走不出来,这段的美术设计很巧妙。
沈警官叫醒江丰后,两人交流了梦境和凶手信息。
江丰说李晓芸最后一通电话是打给凶手的。
沈sir听了心想,得嘞!
这事儿你都想起来了,那我有甩锅给姗姗的办法了!
——改电话号码计划get!
这时候,被沈sir误导了的姗姗正想尽办法的跟张代晨交朋友,给她送药、送音乐票,还假意(应该是故意的吧)把自己的包包落在了张代晨家里。
引导张代晨借着还包跟她一起去听音乐。
当然,不知道沈sir是凶手们的观众,此时也被误导着觉得陈姗姗这个人越来越不对头。
江丰交代了李晓芸给凶手打电话的事情,沈sir带着徒弟去找李晓芸,结果李晓芸不但拒绝配合,还几句话就把小徒弟怼的无话可说。
有观众疑问,李晓芸跟沈sir不是认识么,这里怎么没感觉?
当然不能有感觉啦,晓芸要继续包庇沈sir嘛,在晓芸心里,这个男人可是给了她很大支持和关爱的人。
不过你觉得“你是以警察的身份问我话么?
你来找我局里知道么?
我未成年。
”这样不太符合小女孩身份的话,又能是谁教她说的呢?
晓芸说完这些话,注意看沈sir的表情,意味深长中似乎还透着一种“干得漂亮”的赞许T T...可怕.......最后,沈sir跟徒弟再次提审了李慧兰的丈夫李航。
这个李航也很有意思,演的很棒。
事发当晚他应该是醉着摔晕了,醒来就发现老婆死了,看现场情况似乎还TM是自己敲死的。
虽然他常打老婆,可从李慧兰的言语中看得出他们是有感情的,一个男人碰见这种事,那种心灰意冷的状态,非常准确。
而此处,受到江丰性格影响的沈sir,在审问李航时,开始了江丰同款敲桌子的动作。
这也是导演设置的一种暗示。
审完人,沈sir给江丰调出了所有家暴案的资料,让他从中指认沈母案(当然,不可能找到) 然后聊天儿聊着李晓芸,沈sir 假装无意实则故意的 把李慧兰的卷宗 甩给江丰,当然,江丰一下子就看到了那张已经被沈sir改过的电话记录单,默记下了号码,随即激动的质问沈sir,被沈sir几句话云淡风轻打发送回了牢房。
回了牢房的江丰(深受沈sir性格影响)疑惑万分,决定谋划出逃。
遂吞刀片并上演救护车反击大逃亡。
成功逃走后给代晨打电话过去找代晨。
发现代晨身边的姗姗,拨打出记忆中的凶手号码... 没错,姗姗电。
话。
响。
了……so,电话号码+接近张代晨,两个指向凶手的线索成功汇合,沈sir误导计划成功!
江丰吓得不行赶紧要拽走张代晨,结果用力过猛把张代晨搞得吓得够呛,引来了保安,江丰说,这是我老婆我们的家事。
可张代晨一句“他手里有刀”,让保安冲上去摁住了江丰...再看江丰的表情,实在是有点扎心了。。。
又被带回警局的江丰质问沈sir,为什么包庇陈姗姗。
沈sir以没有足够证据抓人搪塞过去,随即展开心理攻势,奉劝江丰不要让自己失控下去,变成怪物,结合今晚张代晨对江丰的恐惧反应,沈sir成功唤醒了江丰对老婆的感情...成功劝服江丰去删除记忆。
第二天,江丰先根据记忆,给警局画了一幅沈母的画像。
然后沈sir交代徒弟,带江丰去做记忆删除手术。
沈sir自己这时候则开始终极计划:(事情进展到这一步,总要有个背锅的凶手可以拿来结案,只好对不起姗姗了)① 给代晨打电话,告诉她江丰下午回去。
② 给姗姗打电话,告诉她情绪不稳定的江丰要回去,为了避免代晨遭受家暴危险,让她先带代晨去他们家老房子躲一段时间。
(反转后有画面交代,沈sir给代晨钥匙和地址条“海棠新居28号”)③ 自己赶到老房子,灭掉姗姗。
然后对外称姗姗是凶手,要谋害代晨,自己灭掉了姗姗。
如果江丰删除记忆顺利,那么整个事情就可以以陈姗姗是凶手定案了结。
但是,江丰在手术前一刻,通过记忆重载看到了镜子中童年的沈sir。
Get到了原来吃了安眠药溺死的是凶手的母亲,他赶紧冲出来告诉徒弟这个关键信息,然后不放心老婆的他又给代晨打了个电话,结果听说代晨正跟姗姗在花房,江丰听见“花房”俩字吓尿,撒丫子开始狂奔。
【三刷补充】提到花房,有个大家比较容易留意到又被误导的道具:三人合影的照片。
照片上是沈sir的姥姥、妈妈和小姨,跟陈姗姗没有关系!
跟陈姗姗没有关系!
跟陈姗姗没有关系!
陈姗姗之前说这是她们家老房子,只是为了把张代晨弄这里来的一个说辞而已。
实际上这里是沈sir家的老房子。
花房里,姗姗看到江丰在给代晨打电话,第一反应是,抢走挂断电话,防止江丰知道他们在哪里找过来。
而后,沈sir赶到了花房。
但沈sir这时候应该已经从徒弟处得知了江丰没删记忆直接跑出来了,沈sir先支开徒弟去接李晓芸。
然后自己只好临时调整计划——先打晕代晨、姗姗,让赶来的江丰误以为代晨已经被姗姗杀死,刺激江丰杀掉姗姗,然后自己为了阻止江丰再把江丰干掉。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次计划中,受到江丰记忆影响的沈sir始终力保的就是张代晨以及她肚子里的孩子。
【三刷补充】许多评论问,沈sir什么时候知道张代晨怀孕。
陈姗姗在第一次给张代晨看病的时候有这样一句台词——“你叫张代晨,病历上都写着呢。
” 是的,她看过张代晨的病例,她知道张代晨怀孕。
而在她的心里,她跟沈sir是同一阵营的(要帮助张代晨远离家暴),她应该会跟沈sir交流这个事吧,绝不能让怀孕了的张代晨,回到有“家暴倾向”的江丰身边。
这也能解释沈sir为什么可以那么轻易说服陈姗姗让她带张代晨去躲一阵子,要找个地方安胎然而沈sir在误导并刺激黄渤的关键时刻,失误的说出了一句“我知道你们俩为了孩子吃了不少苦”,让江丰突然意识到,终极大boss原来就是沈sir!!!
再次吓尿!
两人扭打,沈sir差点被掐死,最后关头,沈sir把江丰敲晕。
过了许久,江丰醒来,发现姗姗、代晨都没死,沈sir一直站在花房外。
很多观众有疑问,沈sir反正是要杀了他们,咋不直接干掉。
要知道,沈sir是一个警察,他可以谋划一场披着“正当防卫”外衣的谋杀,却不能直接开枪杀人。
花房外抽烟的沈sir内心OS:如今真相已经败露,还真的是有些难办……说不定只能走下下策,把他们团灭,然后跑路了。
然而,当张代晨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挺身而出挡在江丰前面,受江丰记忆影响的沈sir还是有些下不去手。
与张代晨的这段植入的感情,从多方面填补了从小缺爱的沈sir的感情世界。
正在犹豫挣扎时,已经顿悟了真相的小徒弟及时赶到,将沈sir绳之以法。。。
傻白甜的小徒弟是怎么get到真相的呢?
① 徒弟开沈sir的车接晓芸,晓芸手法娴熟的摇下车窗从外面打开了坏掉的车门,之前沈sir也这样开过车门,徒弟还在吐槽他“不准备换辆车?
”说明,晓芸一直在包庇的那个经常送她回家的人,就是沈sir② 徒弟手中的画像,是江丰凭借记忆画出的凶手母亲的画像,沈sir的爸爸又来向小徒弟要钱,看到自己老婆年轻时的画像,十分吃惊的问了一句,“雷子,你这画像哪儿来的?
”没错,画像里画的就是沈sir的母亲。
好啦,故事终于讲完了。
江丰和张代晨还有肚子里的baby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然而,沈sir的记忆永远的留在江丰的脑袋里了诶,至于将来江丰会发生些什么样的事情.....笔者不想再往下想了。。。。。。
导演,这真的是个happy ending么?
深吸一口气,总算捋完了。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这个片子人物和剧情设置方面的理解。
其实中间部分有些地方还是存在着人物缺乏动机,行为莫名其妙,智商时而下线,编剧怒刷存在感的现象。
不过从沈sir这个人物来看,还是比较丰富、立体,有趣且站得住脚的。
【具体的细节方面,笔者或许还有没注意到的地方,欢迎补充。
一遍没看过瘾的话,还是值得去二刷一下的。
比第一遍看那种被牵着走和被骗的感觉爽多了。
】
另附荐文一篇,是介绍本片美术风格设计思路等的文章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1MDAyMTY2NQ==&mid=2247486135&idx=1&sn=bc140f9f1d317b8498c271ca8a55fa9b&chksm=fba7b5f9ccd03cefd24ad4be88c0351552c2e9a74103734127b7b91ab1ede6aa85419cfe4b8e&mpshare=1&scene=1&srcid=0429NnJNTKdd5AowVkn83BxJ#rd————————————————————分割线————————————————————2017.4.29 三刷陪朋友三刷,居然三度落泪我也是始料未及。
依旧觉得好看。
当剧情线索都不再牵扯精力,愈发与人物内心的情感涌动达成共鸣,沈sir杀母时的“对不起”,张代晨含泪的醉酒,以及最后沈sir眼中饱溢的热泪...都戳到我,可能我本身比较容易感动。
前两遍看觉得沈母淹死挣扎那段音效太过了,特别出戏。
这遍带入沈sir的感情,不觉得音乐过,在音乐中内心翻涌,跟沈sir一同流泪,刹那间觉得,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真是太丧了。
一个小孩子要经受多少内心折磨才有这样的行为举动。
最后,沈汉强为什么没有在打晕江丰后直接干掉所有人?
在花房外面抽烟的时候他在想些什么?
他不算是一个嗜血的杀人犯,既已败露,他是否在自首与继续罪孽之间挣扎?
最后的结局对沈汉强,亦是解脱。
先盘狼坑:沈sir金刚狼,拿了警徽,最后时刻发言爆炸;沈sir他爸深水狼;李航发言爆炸的冲锋狼,被沈sir卖了做自己身份。
陈姗姗平民钻了狼坑,又被狼队作为完美抗推位,最后没被推出去晚上被狼人给刀了;李惠兰,首夜吃刀的平民;张代晨划水民但最后跳出来帮女巫挡刀。
江丰女巫,吃夜里信息但是逻辑不行没盘出狼坑,差点把毒撒到被狼人污了一手的陈姗姗身上,还好最后时刻抓住沈sir的发言漏洞又站对了边;徒弟原本是铁站边陈sir的猎人,最后因为沈sir他爸的发言漏洞看出了沈sir是只狼一枪把沈sir给崩了;沈sir他妈,离线预言家。。。
总体3.5,中上水平吧1.最失望的是导演强行反转反套路,把段奕宏设置为真凶,说真的如果杨子珊是凶手感觉带感多了吧——女受害者着对杨子珊说我根本不爱你你让我觉得恶心比对着段奕宏说有意思多了吧2.感叹一下导演选的女演员都!
好!
棒!
之前一直get不到老徐的美,但在回忆片段中打着高光在纷飞的纸页下微笑的老徐真是so charming,想弯||杨子珊光洁的脸蛋儿以及笑起来时候的两个酒窝超甜_(:з」∠)_ 【所以现在为什么想不开要去整容???
||许玮宁手捧金鱼那段……如果我会剪视频这大概会是美人群像的保留片段_(:з」∠)_ 3.总觉得老徐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的,只演这点儿戏份感觉有些浪费。
不过最喜欢这个人物的一场戏是最后对着段奕宏说你不会开枪的时候,这里的情绪好复杂,有相信老公的爱的孤注一掷、对自身安全的不确定、有保护孩子的本能……要是能多给她半分钟再呈现得更细致些就更好了||相比之下berger这次肯定过足戏瘾了4.berger吞刀片那儿真是让人感到生理性不适,刀片应该是包了透明胶的吧……不然后续还能说话简直神迹了||然后突然就想起咽是重点然而自己啥都记不到……5.这次布景还挺不错,本来就是架空的空间很多布景也挺脱离的,比如隔离室什么的……不过真是被老屋花房里面那个巨大的雕塑人头吓到了……一眼看过去瘆得慌……
影片的设定竟然是软科技,对于国产电影来说这本来就是挺可怕的。
就影片来说,小小的未来感设定也还算说得过去,鉴于之后溜到飞起的剧情,这点也不足以为瑕疵。
《记忆》当中用了很多相当奇妙的蒙太奇手法,像是类似物的转化,和抽离现实的景象暗示。
电影中的视觉特效延续《催眠》的惊艳,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记忆》最出彩的地方应该是过硬的剧本,不拖沓的剧情,这点上让我想到一些《记忆碎片》的感觉。
分段式叙事,碎片化的情节,倒叙呈现,在最后观众连成一线的同时,又有转折,相当精彩。
第二个出彩,一定要说片中的两个男主角黄渤和段奕宏。
黄渤深刻地诠释了什么叫眼神的演技,段奕宏则是每个动作都是戏。
人物的性格转换都在观众的一个不经意间完成,角色扮演得相当自然。
影片唯一的缺陷应该是结尾处,煽情得太突兀,没有把节奏一直延续下去,毕竟还是国产片,所以剧透一下吧,大团圆结局。
故事一开始的设定就是和现实不太关联的另外一个国度,我感觉抽取记忆出来的技术就像未来一段时间或许可以发生的,但是后面很多场景又让自己感觉这个又是很接地气的画面,可能是交错未来与现在的交错吧,一些场景选的还是很不错的。
在电影里,可以感觉一个人的记忆对一个人性格影响太大了,在江丰记忆弄错之后,一些举动就变得怪异许多,一个植入的记忆对于一个人的行为的影响是否过大?
这个需要推敲一下。
朋友们有的说这部电影是比较烧脑的,一路猜测,最后回归到自己第一感觉,沈警官。
故事从零碎的记忆开始,穿插了两段故事,在现实中江丰与妻子有矛盾起冲突,慢慢铺展开来,这一部电影感觉又带有对家暴现象的评价,沈警官对于保护那些避免到家暴女性的态度太过于偏执,最开始怀疑他的原因,来自于去警察局找他的男子他一直不愿意去面对,另外就是去找那个女孩调查时,女孩对他的态度和对他徒弟的态度有点差异。
高潮大概是从被设计之后的江丰怀疑陈姗姗开始,故事开始紧张起来,这里相对来讲精彩了,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到这个凶手可能是女性,又有一点疑问,就是录像中从背影看挺像一个女子,但是从电话到最后,都未再提及这个。
最后是一个美好结局,算是一部烧脑的但又不能细究的悬疑电影吧,还是推荐看看的。
对于记忆是否影响人的行为,通过记忆找出凶手,还是保持一个探究之心。
能把一个很棒的题材拍成这么一个烂东西,还挺有水平的为了结尾的反转,全剧各种误导,努力制造线索让大家猜凶手是女医生,结果最后一看凶手是警察,强行解释,没有推理过程,只靠着男主时不时涌现的记忆片断。
结尾强行挽尊,看的生气吐槽:还没离婚删你🐴的记忆2025年了,记忆中心装潢的那么高科技,市里的高楼大厦也显得很现代化,警局外部是欧式风格,结果你告诉警局内部变成了80年代的牛仔风?
拘留间还是透明玻璃?
真尼玛违和警察办案跟个混混一样?
有人报案,在有明显不错的逻辑下,上演了一出“我不信,我不信”的脑残戏码。
凭什么提供线索的人要被关押?
为什么对老婆不有话直说?
记忆中在车后座尿裤子,明显是个男的,很难推断吗?
男主在怀疑凶手是杨珊珊的情况下,不和老婆直说,反而拉着她狂奔,你怕个鸡儿,你一个男的打不过她?
就算逃,你不会直说“这个女的是杀人犯,我们现在去警局报警”?
反而说【我是你老公你不信我?
】废话,是个正常人都不会信到后面全程误导观众,杨珊珊就是凶手,就是她,就是她!
更是借推断闺蜜之情炒了一波拉拉氛围。
结果反转之后原理是警察啊,🌿,除了尿湿裤子外,一点有用的线索都没有给。
只是通过小女孩坐车把矛头指向警察,再借由老头找到凶案现场。
这反转太生硬了,看得我恶心。
搞笑的是结尾那段犯罪计划独白,就像生怕观众看不明白似的最tm傻波一的是凶手因为一段记忆“爱上了”男主老婆,不忍对她下手,哈哈哈,智障剧本
影片整体呈现出的悬疑犯罪效果跟陈正道导演的大师系列前作《催眠大师》很相似,甚至略微有些超过前作的观影效果。
全程悬疑感十足,且能非常巧妙地引导观众推理案情。
在几乎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女医生时,剧情出现了大反转,之前的推理似乎全被推翻。
但剧情反转的时间点似乎处理得不够好,因为已经快到影片结尾处了,有种匆匆交代结局收场的嫌疑,而且从之前的剧情来看似乎也没有为最终的结局埋下任何伏笔。
本片带着很浓重的惊悚感,但在很多地方都有逻辑上的漏洞。
片中演员们的演技都是相当精湛,尤其是黄渤和徐静蕾。
虽有逻辑硬伤,但国产悬疑拍成这样是真心不错。听说一定要2刷才会有惊喜。好吧我想想~
挺好看的,最后的确没想到犯人是谁,演员们都表演的很好。反转很棒,很烧脑。我就是在想,黄渤最后没有消除记忆啊,那他会带着犯人记忆一直下去么……
看的时候状态还好,然后也在自我博弈,越到后面越崩坏,杨子姗那里彻底就没收住。等出影院细想一下,发现一个大bug,彻底就不行了。还是喜欢《催眠大师》短小精干那种,这部感觉导演压力好大。
陈正道肯定哭晕在厕所:《催眠大师》我解释半天你们嫌多余,这部不解释了你们又说我敷衍观众。
真是强扭的瓜不甜
设定很有意思,意外拥有了一个杀人犯的记忆,从而帮助警方破案,天生悬疑感十足。不过悬疑片要把故事说圆了且令人信服还是很难啊,最后反转怎么想还是牵强。不过架空世界(服装车子房子牢房)都挺有样子,梦境画面令人惊喜。另外,旗帜鲜明的在国产片中点出了家暴和Lesbian两个话题,赞一个。
黄渤的演技真的很棒,当他陷入记忆中的身份,尤其是童年时期,虽然形象上差距较大,但是他生生用眼神和肢体语言表现出一个长期在家庭暴力影响下的担惊受怕的小孩。段奕宏代入到黄渤的回忆里时的演技也真的很好,眼神中透露出的不止是回忆里的情绪,更有他自己角色的情绪。
“当然是选择原谅他啦!”
逻辑十分混乱,xx干嘛也要去恢复记忆完全没交代,情感动机也是非常勉强,错过了一个悲情角色的填补。布景更是low到无话可说,两滴眼药水就能恢复记忆?金属配件,带圆圈的牢房,满身铜臭的记忆大师。几个反转还是稍微有点烧脑吧。
三星半。。算是做到了合格的意想不到的反转。。但是总感觉不是高质量的侦探电影。
太重设计,牺牲了人物。
特别想吐槽花房那个人像!!!
2016BJIFF4.23闭幕式耀莱五棵松,陈正道段奕宏许玮甯到场。相比系列第一部《催眠大师》,本作在剧情架构上进行了大升级,复杂的故事设定需要在开场后一段时间来适应,中间的戏剧冲突和人物设置非常不错,坏就坏在结尾,相比前作圆滑的处理逊色不少。对于真凶的背景和动机缺乏足够的铺垫,实属遗憾。
哪儿哪儿都不对
差点以为是拉片谁知是幌子;配乐似有老柴乱入;公民凯恩的走廊;警察局电视机播的是科学怪人吗?一星给段狼一星给美如名媛的鲜肉;符号扔了一堆却还是这么烂。差评不推荐。
跟《催眠大师》一样难看。主题简单粗暴,故弄玄虚。布景奇怪得不得了,不像真的,假到莫名其妙的程度。人物感情也是莫名其妙。这电影如果在电影院看,我可能又要崩溃了。
难得的国产悬疑好片,各种反转烧脑,伏笔很多,背景音乐很有感染力,每个演员都是实力派,这个配置真的服气。最后还被黄渤和徐静蕾感动了一把。唯一疑惑的是黄渤是有理由的去恢复记忆,段奕宏为啥又去把自己原本决定不要的记忆装回去了呢?
让你觉得“这么拍就有希望了”的国产类型片,虽然让我一度出现Identity一样结局的期望,想起了当年看催眠大师的感受:更进一步就好了!
国内奇幻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好尬
首先,一项技术发达到如此的地步(攫取记忆)但其它技术却仍旧如同现代(黄渤三进三出警局),这种不完整的设定是很幼稚的,只是为了故事能讲下去,强行下规则。其次,为了包袱以及悬疑,导演沉溺于局限的戏当中,使得许多演员的表演产生问题,你首先不是为了骗观众,你是要讲成立一个故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