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瞎了 赵大叔一帮人 捧场的 估计都是北方的 奔着 本山大叔 和小沈阳去的但是 朱延平 简直就是烂片制造者 还好意思 找老赵投资 找宁财神 写剧本 找小沈阳演戏 简直就是亵渎啊 台湾狗 赶紧滚回去 你爹 陈水扁 在牢里等你作伴呢
贺岁第一猛片《大笑江湖》已于本周五在全国正式公映,能在第一时间看片是件很给力的事情,赶上周末,人儿多,气氛也相当好。
大部分观众都是冲着《大笑江湖》来滴,毕竟掏钱买乐子这档事,也只有本山大叔最靠谱。
近期对《大笑江湖》的宣传报道关注较多,几款片花和MV都很调胃口。
故事嘛,也是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那种。
小人物误入江湖,稀里糊涂学到绝世武功,为心爱之人打败大坏蛋,最终抱得美人归,成为神仙眷侣。
听起来满普通啦,但这相同的菜品,菜色不一样,自然口味有别。
就像是年年都有本山大叔的小品,大家依然乐此不疲。
因为卖点和卖相不同吗!
贺岁片就应有贺岁的气质 贺岁片应该有什么气质?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说法,不过,让人开心、让人笑、让咱劳累的心、忧心的事,都有个暂时的了断。
关于这一点,应该不会有人反驳我吧。
那么《大笑江湖》是不是有如它的宣传词那样“一笑解千愁”呢?
估计你看完影片开场那段对三部贺岁大片的调侃,就会心中有数了。
其实《大笑》能想到这一点,我觉着满惊喜,扯些着边的事才好玩!
当然,这样的段子也只此一家有,在神马《赵孤》、《弹飞》、《非2》里还真没地儿找去,毕竟时间太紧,都没回嘴的空了。
本山一出手 就知有没有 关于搞笑这件事,很多人都研究过,国内比较知名的有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因“疯狂系列”而走红大银幕的黄渤,还有活跃在这两个道上的、两岸三地的一票人。
其实,掰指头算算,这一票人当中能搞的还真不少,可惜他们总以为搞的越大越不靠谱就越容易搏取笑点,而且到现在都死不悔改,结果一出出好好的洗具都整成杯具了,让我们这些观众情何以堪。
所以说,能把十几亿人“搞笑”的,还年年都能搞的笑的,还真就本山大叔一人。
就《大笑江湖》整部戏而言,本山大叔虽是配角,但依然是最搞笑的点,光是那身“河盗”行头,就已颇具喜感。
和两位徒弟的默契也不用多说,看着程野、小沈阳使劲折腾,楞就是抢不了戏,也难怪他在《快乐大本营》的外景采访中就放话说,徒弟压根就没法跟他抢。
尤其是那句操着东北口音的外语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简直笑爆了。
本山大叔魅力无边呀!
阳仔搭熙蕾 感情很给力 作为武侠片的头号男主角,我们好像习惯了帅气、潇洒的类型,但在一部以笑为卖点的片子中,小沈阳这样的已经绰绰有余了,而且片中的扮相也不赖,江湖气十足。
(也没有人规定武侠片男猪脚一定要很帅,对女人来说,这样的不是更有安全感,对吧?
)。
一直以冷艳示人的林熙蕾这次温暖了不少,贵为公主,愿意私访民间,为自由,为真爱,立马就变的亲民了。
片中两人都演的相当纯情,牵个手、搭个肩已经是最大尺度。
尤其是那场怦然心动的戏码,两人的表情,还真有那么点意思,羞涩到不行呀。
这样也挺好的,也不能要求片片都有激情戏,再说现在公映的,就是玩个激情也就那么几个动作,几个亮相,也就宣传的时候多个噱头而已,还不如直接看毛片呢。
另外,这段感情的结局也是我喜欢的,管你什么贵妃头衔,荣华富贵,我就是要和我爱的人在一起,天天想着跨入豪门,不知道人家后宫佳丽三千呀,哪天不宠你了,你就是个屁。
方言如雨下 特技一般般 近两年,由地方方言制造喜剧效果的片子,已经屡见不鲜。
《大笑江湖》在以东北腔为基调的同时,也扩大了对方言的利用范围,加入了河南、四川等多地方言,让原本平淡的桥段因为表达方式的不同而频生异趣,不能不说做的很讨巧。
而在诸如擂台决斗、终极决战中加入的功夫特效,并没有什么新颖的设计,只是为推动剧情需要,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节奏有点拖 只会放不会收 通观整部影片,笑点的安排并没有什么漏洞,但节奏的控制却稍显不足,很多地方,笑点过了以后,剧情还在一直挠痒痒,并没有什么变化,情绪也随之变得软弱无力。
几个为阳仔习得绝世武功的段落也安排的有些生硬,没有什么必然的衔接,不过这原就是胡搅蛮缠的故事,重在笑,不在意,苛责太多,有失公允,好在宁财神自圆其说的能力还是可以的,又有谁能想到这是“独孤求败”和“神雕侠侣”的故事呢!
我不敢说《大笑江湖》是今年贺岁档最好的一部片子,毕竟它只是一个开始,而对于“搞笑”这件事,我也有些欲求不满,但这个尽力欢笑的开场曲已然承载了有关贺岁的多种意义,你会不期待去看上一眼吗?
《大笑江湖》的宣传中的那首歌让我感觉这会是一部不错的电影,“我是随风飘摇的小草/冲破泥土拥进蓝天怀抱/用尽全身力气只想你知道/我可以做到最好/人在江湖纷纷扰扰/身在其中的人才会知道/世上有多少事能把握好/又何必这这样自寻烦恼/笑江湖 江湖笑/多少英雄竟折腰/天下第一的苦 没有人知道”总感觉里面会有一些哲理的东西,对生活给予一些笑的启示。
但电影里面没有我期待的内涵。
恢弘的场面、搞笑的台词、幽默的二人转演员们很舞台式风格的表演……同样是搞笑电影《天下第二》和《东成西就》真就比这个要好很多,电影不可能是让人笑过之后就忘记,这个过程中做到了唤起观众影像记忆的畅笑,笑过之后,小鞋匠成了传说中的独孤求败,人们却要在时间的长河中注定要把这部戏忘却了,故事真的可以再深刻些,人物之间真的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戏份没有挖掘。
当然,《江湖啊江湖》这首歌的旋律也满好听的。
文/梦见乌鸦一直没有怀疑《大笑江湖》在贺岁档的吸金能力,因为电影中红遍大江南北的赵本山、小沈阳主打,搭配朱延平这个号称“台湾王晶”的商业导演,但是也一直没有怀疑《大笑江湖》的水平,因为演小品的赵本山、小沈阳和朱延平这个头号商业混子凑在一堆怎么也不像拍电影。
去年《三枪》与《刺陵》的阴影在观众心中挥之不去,对于本片其期望值自然拿不上台面。
好在有宁财神这个恶搞无极限的剧本,观影之后发现本片要在笔者期望之上,也对得起那热热闹闹的90分钟了。
其实有时候将自己的心态摆在很低的位置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大笑江湖》绝对不是一部好片,甚至有点糊弄事,但其质量起码还要排在《三枪》与《刺陵》之上,因为电影拍得还算好笑。
朱延平是一个著名的商业片导演,同时也是一个更著名的烂片导演。
但这个人懂得把握商机,知道观众想要看什么,他会把观众想要看的东西以最简单最通俗的方式呈现在银幕上,朱延平算是一个商人,但并不是个好导演,比如《乌龙院》等片。
热闹之后,其实能给观众留下印象屈指可数。
本片依旧如此。
而且最致命的是宁财神为本片提供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剧本,但在猪导演的手中却将其变成了流水账叙事和粗枝大叶的烂俗。
其实宁财神这个剧本是大有潜力可挖,片中恶搞了多部武侠经典,虽说新意不大,但依然感觉别有一番情调。
小沈阳饰演的小鞋匠本质上和《功夫熊猫》还有《一招半式闯江湖》中的成龙一个档次,同时也遵循了个大武侠小说中主人公的发展历程,从默默无闻到决定江湖。
电影串联了多部金庸武侠电影中耳熟能详的角色与套路,从《九阴真经》到《葵花宝典》,从田扒光到东方不败,还有蓝凤凰的同门红凤凰之流,甚至还不忘拿《星球大战》开涮。
可以说本片的剧本还是延续了《武林外传》的风格,其中那些决战之时的卖假药情节和追杀之刻还不忘念叨小学时得过几等奖,典型的宁财神风格。
所以说本片的剧本还算给力,电影借鉴了很多经典武侠剧,同时又以恶搞的方式回炉再造,最终出现的就是一部延续传统武侠电影风格又不失恶搞的崭新剧本。
但是这样一个剧本在朱导演的手中却没有加以好好利用,因为之前说过朱延平总是将片中的那些卖座元素加以夸大,而剧本则放在了其次。
小沈阳的搞笑风格师出东北二人转,换句话说就是一种在中国北方很受用的一种搞笑方式。
对比于港台喜剧片,姑且称之为一种独特的大陆无厘头吧。
而导演将重心完全放在了小沈阳的身上,通篇可见这样大陆无厘头表演充斥其中,从而淡化了剧本的功效。
其实片中那些大大小小恶搞自武侠小说中的角色大有发挥余地,不幸的是没有给出足够的空间来发展他们身上的功效,只见小沈阳一个人使出浑身解数大耍活宝,不要忘了,小沈阳这种表演方式在中国北方还比较受欢迎,可到了南方就不一定能玩转,这也不难理解《三枪》为什么遭遇如此众多的口诛笔伐了。
小沈阳这种类似小品的表演方式在春晚15分钟一场的小品中能吃得开,但过多还是有些消化不良。
所以本片开场15分钟内笑声不断,而随着剧情发展逐渐平淡也是这个原因。
好在本片虽说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个不错的剧本,但也没有架空他,片中大量的搞笑场面和桥段只是作为一个完整故事的点缀,即便笑场再多,其也是服务于一个完整的故事,没有喧宾夺主之嫌,只不过过于夸张的表演方式差一点就掩盖了剧本,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
小鞋匠走江湖的故事,其实与《功夫熊猫》差不多,只不过前者没事搞搞破鞋,不知道片中这句台词是否有意为之,反正听上去挺可乐。
小鞋匠阴差阳错的闯荡江湖,最后糊里糊涂的成为了武林高手,这个情节设置乍一看说得过去,其实也不太给力。
电影的主创人员其实要学习一下美国人的《功夫熊猫》,阿宝因爱吃从而成为武林高手,本片里起初不会武功的小沈阳却有着拿手的神脚,应该以此为切入点来发展发挥其武林高手之路,但电影显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点。
本片几乎是小沈阳的独角戏,那些明星参演的角色只能说是串场。
而林熙蕾作为女主角,其实在这样的喜剧片中毫无发挥余地,可称花瓶一尊。
不过其中赵本山有限的出场却令人印象深刻。
仅有的时间中老赵充分发挥了自己小品王的长处,不温不火的抢去了主演大量的风头,可像包括小沈阳在内的一干明星在90分钟内的演出却还顶不过一个15分钟的赵本山,小品王的风头不减当年,也算是为明年春晚做了一回预热。
所以说看这部《大笑江湖》,观众自然要将心态放低。
片中的几位导演和主演组合不敢让人抱太大幻想,所以要放低心态一笑而过。
这样的电影其实根部目的只有一个,就像用羽毛挠脚心,手段不高,而片中大量的搞笑片段和夸张的人物设定的确会使人发笑。
放低身价,绝对不要正襟危坐的去观看电影,也许你在走出电影院就忘记所有情节的情况下,在银幕前还是会发笑的。
PS:神曲《大笑江湖》朗朗上口,此后必将成为大众K歌之精选。
吴迪(小沈阳 饰)以修鞋为生,最大乐趣就是看武侠漫画《飞剑》。
某日,他遇到了修鞋女子月露(林熙蕾 饰),后者是皇上(陈志朋 饰)的表妹,因不愿做皇后,逃之夭夭。
皇上派遣大内高手杨过(曾志伟 饰)追杀。
吴迪盲打误撞杀了淫贼田扒光,救了月露。
为了把鞋还给月露,吴迪前往泰山。
途中,吴迪遭遇河盗独孤鸿(赵本山 饰)及其弟子(程野 饰),在世外高人的暗中帮助下,他击退了独孤鸿。
老人临别时输给他深厚内力,赠给他一本《九阴真经》,由于他只看图,随手丢在一边。
田扒光的神农教同门姐妹粉凤凰和红凤凰找他算账,结果他毫发无损,对方损兵折将。
逃避追杀时,他掉进了万丈深渊,却遇到了世外高人的敌人(吴宗宪 饰),好在有惊无险。
不过,最终吴迪还是住进了神农教主(恬妞 饰)开的黑店,并遇到了心上人月露
这片儿还真不值当写个什么东西,所以随便写点观后感,想哪儿说哪儿吧。
1、奔着“三枪+刺陵”的预期去的,所以,有点意外,居然还行……(所谓还行就是我看完了,没起身走掉。
) 2、朱延平可能是个好商人,但他肯定不是个好导演,甚至,连个合格的导演都不是。
3、编剧宁财神的这个故事被朱延平浪费了。
很多细节完全是糊弄过去的。
朱延平可能是过去被狼追惯了,现在让他撒开了跑,反而有点不习惯了。
4、这个故事吧,很多地方都在玩儿擦边球……稍微不小心,或者别人跟你较个真,这故事就玩球儿了……你懂的,不解释…… 5、林熙蕾是真漂亮……捎带着小沈阳也不那么讨厌了…… 6、海子的父母都还在,年岁已高,付点版税给人家,不算什么过分要求吧?
谁愿意喜欢这片儿我都不拦着,可你们丫也不能拦着我不喜欢这片儿,这个道理够简单的了吧?
可有些人就是不明白,这算脑残吗?
深深地疲惫:中国不是骗子多,而是傻子不够用…… 能拍出来能剪出来能放出来的东西都可以叫电影,但有些电影是”film“,有些是”movie“,有些就只能叫”Pictures“…… 有人一直在很执着地追问,我就简单回答一下。
大笑是不是烂片,和个人的标准有关。
这个答案其实是很个人的,你可以喜欢也可以不喜欢,这是属于个人的自由。
而你的权利就是用钱包去投票,并尊重其他人的选择。
我不喜欢这片儿,但我从来没拦着别人去喜欢它。
但即使排除掉个人喜好之后,我仍然认为大笑不能算是一部正常的电影。
中国电影应该百花齐放,但大笑不像百花,更像毒草,它给中国电影带来的伤害远远大于它所可能带来的益处。
因为这种毒草会抢夺其他花朵的养分,让本应该百花齐放的花园变得杂草丛生,最后必然导致荒芜。
对于这种电影,如果我们的观众仍然抱着欣赏甚至鼓励的态度,最后你就会发现,你除了这种东西之外什么都看不到了。
我想即使对于某些喜爱这种类型的观众来说,这都不会是一种乐于见到的景象。
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电影。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对吃屎这事儿宽容,最后就会除了吃屎就没别的选择。
我从来没说过要对大笑这样的电影斩尽杀绝,但我们不能鼓励大笑这样的电影。
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
任何类型的影片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当吃屎变成主流之后,这事儿就值得大家反思一下了。
公司组织的包场电影,要不我们是不会花钱到影院看国产电影的!
其实里面出现的那些大牌明星都是打酱油,过场而已,浮云罢了除了本山大叔还有点搞笑氛围,小沈阳的戏份我是真的不敢恭维算了 图一个乐呵 电影场景 画面 制作 都还蛮大片的 矛盾之处就不去追究了不过我真的很担心那些花钱进去看的会不会后悔??
套路一般,剧情杂乱,,总之包袱很多,抖的却没多大效果。
(1) 开篇就很俗套,电影里强调的两个植入式假药广告不知道是不是也是植入式广告,并且俗套的赶潮流,用了很多网络流行语(2) 主角出场,俗套的不会武功,俗套的周星驰式的男猪脚让女猪脚难看。
(3)那个妈妈真的是很俗套,最后领赏的那个包袱都没抖出来。
(4)俗套的遇到两个笨蛋打劫的(5)男猪脚俗套的好心救了武林高手,深藏不漏,免费赐予男猪脚绝世武功。
(6)俗套的坏人都是笨蛋,自己下药害死自己。
(7)男猪脚俗套的掉进悬崖没死。
并且又遇到武林高手。
(这里故意弄了一个武功尽失的包袱,但结尾又俗套了)(8)俗套的恶搞N番,把玉娇龙(卧虎藏龙中的玉娇龙)踢下山崖。
(9)俗套的男猪脚怎么打都不死,(从小练就偷看的本领,脖子柔软)(10)俗套的误打误撞打通七经八脉,将恶人打死。
(11)最狗血,最俗套的是,帅气的皇帝最后放走了女猪脚,(话说小沈阳真不适合爱情戏,两个人演的真的是够尴尬的)全剧从头贯彻到尾的唯一一句“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别太放肆,没什么用)
最近看电影,多了个小小习惯,看影评。
每每看过一部影视作品,都会习惯性的拉下视频的网页,看看大家对作品的七嘴八舌……渐渐晓得去哪里来看精彩的评论,一路追寻芳踪,找到了豆瓣。
然后,忽而想到某云不知何时申请了账号,登录上来,笑的有些无可奈何。
料想某云一向只看不写,一是费心费力,二亦不想上去争得面红耳赤。
说得好了,评论跟进,有人捧着;说得不好了,没素质的人有的是……豆瓣看影评有些日子了,今日看过《大笑江湖》后,照例上来寻影评,说白了其实只是想知道大家都怎么个想法。
但这次……影评一页页的翻,骂声不断。
看了一些负面的评论,那些被认为影片不好的原因,让人有些囧的同时,更多的是无奈。
无奈了,于是我想问:那些纠结于各种原因给差评的观众,你真的看完了影片才来写评论的吗?
对于一篇你没看完,甚至看都没看的影片,上来就给一星,乱七八糟的吹毛求疵,不觉得浪费墨水吗?
说实话,我不喜欢小沈阳,最近也越来越不喜欢赵本山了。
某云就是东北人,总觉得“赵氏”班底,闹的有些越来越没边了。
本来评价某个地域的人文,不应该用某个词汇这么狭隘的方式。
但是,“赵氏”却让全国人民为东北打上了“二人转”“庸俗”“傻”“雷”……其实,正宗的二人转也是绿色的,正宗的东北也是含蓄的……于是,就冲这些,我说我不喜欢他们也是正常。
但看大笑江湖,却是因为看了公车上的预告片。
华灯初上,略显空荡的公车上,在实习单位受了气的新晋实习生,这样一个平凡的夜晚,社会留给她的,是不理解和郁闷。
这种时候,或许需要某些东西来调剂一下沉闷的心情。
于是,当我看到赵本山抬起脚用鞋底磨剑的镜头时,实习生某云很没心么肺的笑了。
当然,这不是促使我看大笑的最直接原因。
预告片结束的时候,屏幕上出现了五个字,“一笑解千愁”。
或许经过实习期的磨练,某云真的变得和这个社会一样庸俗了,庸俗到仅仅求这“一笑”来解我的“未到千愁”。
记得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只觉得它真的挺实诚,像东北人热情的处事方式。
不要华丽,废话少说,要求很低,一笑而已。
我不明白诸位对待大笑江湖那么苛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只想说,在这么多大作宣传的电影里,大笑的预告片做到了经济实惠。
看了片子,你可以无语,可以嚷嚷着白扔钱,也可以抱怨浪费了您宝贵的时间,但我想你应该承认你笑了。
不管你大笑与否,你一定笑了吧,那说明预告没有骗人。
站在片名和预告的角度,这片子已经达到了最低要求,笑。
至少,实至名归。
当然,大笑江湖的情节、台词、过渡……等等等,让人诟病。
懂得高端欣赏电影的人随便一扒拉就能挑出一堆毛病,进而对看这种没智商的片子表示不耻。
仿佛在他眼中吃法国大餐就是有品位,馒头稀饭则庸俗不堪,也许他已经忘记自己也吃过馒头稀饭了……好吧,你追求高端,追求艺术,追求看不懂。
当然,好片近期也不是没有。
看《剑雨》吧,江南小镇的茶香里,总是氤氲着水汽的青石板路,让人瞬间想起武侠小说的世界,如小椴的《杯雪》,含蓄、隽永,从眉眼到衣饰,每个镜头都透着灵气……或者你喜欢更刺激一点的,那就看《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自焚的镜头让你有瞬间穿越的感觉,仿佛从唐朝穿越去了好莱坞。
如果你是兵器爱好者,那么片中五花八门制作精美更兼华丽丽的兵器会让你有拥有的欲望。
还有许多许多……但话说回来,这些都不可能替代《大笑江湖》,只有它会让你没心没肺的笑,笑过之后你忘了片子,也忘了看之前心里的烦闷。
所谓一笑了之,不过如此。
有些人看完习惯比来比去,其实比什么呢,主题都不同,所以还是不要费心费力了吧。
贺岁大片接踵而至,让人应接不暇,不免有一部分片子野心勃勃要争个头名。
那么看大笑江湖,至少让我懂了一个道理。
所谓小人物,大社会,就是要有梦想、努力的基础上,还要知足。
大多数人都是凡人,哪有那么多“际遇”。
说到这儿,当然不得不说大笑片子里的两首歌,因为是小沈阳唱,就免不了游戏化了些。
不过仔细听来,确实贴近了主题。
所谓江湖,也不过是传说多于真实。
而江湖大多数时候都是以传奇的形式存在的,作为小人物的我们,梦想书写传奇的同时,回归现实的时候,还是要把本职工作做好。
那歌唱的很随意,于是我们听的也随意起来,不过也许就是要这种随意吧……被这个悲催的社会折磨的快没希望了,哪有那么多的力气思考宇宙问题……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申明《大笑江湖》确实做到了他为自己设的最低标准,确实是“一笑而已”。
这优于那些高调的东西不知凡几……它打着最低标准来,没要求太高,就想歌词说得,“天下第二也挺好”……它本就不打算做天下第一,第一谁难受谁知道,所以还是让喜欢高端评判的人绕道去评别的影片吧……手工肥皂《非诚勿扰》不错,包装华丽丽的……于是,大笑一声地动山摇,江湖危险赶紧的跑的说O(∩_∩)O(第一次发评咧O(∩_∩)O)
看完《大笑江湖》,心里面空虚得慌。
影片并没有让小沈阳、赵本山、曾志伟、吴宗宪组成的“笑星F4”组合擦出原本应该火光四射的火花,使得“集结了华语界最好笑的四大笑星”成为了噱头。
影片笑点做足,但太多生硬模仿的痕迹,像什么植入性广告、武林盗版秘籍、恶搞经典武侠人物都是周星驰电影中出现过的桥段。
偶尔出现的几个亮点让整部影片显得不过于平淡无奇:影片一开始就借卖书人之口恶搞了几部近期同步上映的大片,可说是损人利己;女主角林熙蕾屡次挥剑炫耀剑气也让人忍俊不禁;小沈阳被吴宗宪踢飞出深谷时把《卧虎藏龙》的经典结尾也给恶狠狠地恶趣味了一把。
本山叔还是那么认真地搞笑着,小沈阳也还是一如既往地憨傻,曾志伟和吴宗宪都不是本人配音显得很是遗憾,林熙蕾的扮相也算俊俏,只是“刺陵导演+三枪演员”的模式,也只能让我笑而不语,《大笑江湖》神马的也就成了浮云。
朱延平的超水准发挥,2010的年末庸作,票房一路飘红的原因,要归结于本山家族多年来与文化垄断力量春晚勾肩搭背所换回的浩荡人气。
作为一部喜剧片,我承认《大笑江湖》很成功,最经典的无疑是用海子的诗来做武功秘籍,很佩服导演的想象力,总之很给力。但是更为这么多年来贺岁片从当年的火爆热映到如今的一枝独秀很让人心痛。没有更好的电影来进行角逐,我们更多的是一次次的被欧美大片所洗脑,这就是我们的悲哀。
我觉得是可以给五颗星的。
没看过
有几个画面中的林熙蕾真讨人喜欢,吴宗宪的形象也相当给力
这破玩意也好意思叫电影?
一坨星星给的是林熙蕾。毕竟介么多年了嘛。
国产喜剧本来就这样的,为啥给低分啊
小品联播。
全都是山寨级的。。。
无语那些假清高的人
基本没笑,除了赵本山师徒三人同时出现的时候,宁财神的编剧能力还是编段子而不是编电影,但是整个电影还是很努力地在搞笑,也算敬业
带1星的期待,收2星的惊喜,宁财神的散装恶搞小集子,以金庸小说故事为蓝本,开始各种不厌其烦的恶搞。还一并恶搞了《星球大战》《终结者》《卧虎藏龙》《阿飞正传》等电影,由以星战密度最大。哦,对,还有海子的诗。影院不值得去,等下载吧,完。
各种经典的穿越 介个就是传说中的沿袭吧 怎么豆瓣上影评这么差咯?娱乐而已不必当真吧 本来想推荐来着 不过甜妞剧中的方言好亲切 力荐得了 哈哈哈
还不如他妈的三枪
这不挺乐的吗,我身边的小伙子傻乐到不行。虽然后面有点拖沓,我也是从头笑到尾的。小沈阳很可爱呀。我老姐的评价是:中国真人版功夫熊猫+宁财神式的台词=棒!
娘娘娘娘娘娘娘娘娘娘娘娘娘娘娘娘娘娘娘娘娘
很搞笑
作为对赵氏孤儿的对抗,我认为,这个片子还是不错的。最恨无病呻吟。还不如傻呵呵的笑笑哪。
其实这样的片子不需苛求那么多。让我开心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