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强迫症大忽悠行走江湖传授衣钵给小萝莉却被小萝莉忽悠最终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
先摘一段百度百科:“火柴人”——美国俚语,说的是那种让你掏心掏肺外加掏钱的骗徒……一个厉害的火柴人,即使他手上只有一盒火柴,他都有办法用高超的骗术,夸张火柴的效能,并且让一堆人捧着现金抢着向他买火柴。
故事开头“1,2,3”开门的桥段对强迫症病友来说真是很有共鸣,至于凯奇为什么畏光就解释得不是很清楚了,直到后来发病去药店强买Prefex却被告知只是普通营养补充剂(好吧,是女性荷尔蒙补充剂)时,导演才抖了这个一直很低调的包袱。
所谓的洁癖、畏光、强迫,完全是Frank的心理作用,而罪魁祸首,也许是他不见光的职业,也许是内心深处缺少家庭关怀的脆弱。
唯一能够治愈他心病的,就是这个原本“Lost(流产)”的女儿。
女儿的出现改变了Roy的生活,他开始将“生意”上的精力分散到享受做父亲的快乐上来。
他不愿让女儿涉足行骗的不光彩行当,在得知女儿曾被逮捕时,我们可以想象父亲内心的失望沮丧。
他无法继续冒险,所以金盆洗手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但好景不长,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自己最信任的伙伴、最疼爱的女儿居然合伙敲了自己一大笔,一切从开始就是一场骗局。
多年之后和昔日女儿的偶然重逢是如此的五味杂陈,寒暄到调侃,没那么多怨念愤恨,更多的是遗憾缅怀,尽管虚假,却曾经美丽得那么真实。
女儿问:“你气我么?
”Roy垂首道:“不,你没有骗我。
是我心甘情愿。
我看问题的态度变了。
”经过那次输得精光彻底的败局,他想必已经完成了自我的反思和蜕变,能够坦然地面对过去,重新做人。
而胜利的一方,虽然赢得一时,却时刻怀抱着无尽的自责与良心的不安,毕竟,对垒竞技棋逢对手的双方,曾经作为至亲而一起生活,谁都清楚,任谁演技再高,多少有些东西容不得掺假。
和Leon很像,同样是大叔和萝莉,同样是沉着稳重亡命天涯的大盗或杀手,同样是聪敏伶俐的青春少女,从萍水相逢到互生情愫,经历过考验,经历过误会,最终分道离别,相忘于江湖。
其中不少洋溢少女叛逆和浓浓父爱的片段,Roy教女儿行骗却又让她将赃款奉还,Roy勉强答应女儿参与机场踢馆最后事情败露大发雷霆,即使是狡猾的老狐狸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也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温情和关切。
火柴人,曾经叱咤江湖,却有着脆弱的一面。
好在结局圆满,父亲与女儿相逢一笑泯恩仇,释去愔愔心头的过节,重拾当初的那份美好。
“你不想知道我的名字吗?
”“我早就知道了。
”“爸爸,我会回来看你的。
”在车窗内笑着挥手时,她还是当初的那个叛逆却单纯的女孩。
小萝莉把青春少女的叛逆面和纯洁面双面个性表现得很到位,也不知为什么最会不由得想到赫敏。
凯奇对强迫症患者的演绎也可谓入木三分,见光不适时扭脖子的细节让我想到了《十二猴子》里的饰演猴子军首领的皮特。
另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笑到最后的男二居然被取名“Frank(诚实)”,也算是导演编剧对骗术高超却栽在搭档手里的“火柴人”的戏谑吧。
父女初见面时,凯奇说自己是一个古董商,女儿天真的笑容中藏有一丝转瞬即逝的狡黠...机场交货时,“受骗者”比“行骗者”更为紧张迫切的表情...安吉拉向“受骗者”开枪,居然向天花板放了一枪,注意看“受骗者”的表情.......当然这些都只是细节,全片的点睛之笔在于影片结尾:在地毯商店门口,女孩问凯奇:想知道我的名字吗?
凯奇说:我早已知道了...。
女孩笑着说:再见老爹!
这世界来自无又归于无,你所能拥有的,只能是真正投入过的感受,至于是否有其适宜的名称,这已无所谓了。
从法律上来说,罗伊是个“坏蛋”,古语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这里印证了点什么。
所以罗伊这个坏蛋在故事到了结尾的时候并没有让人憎恨的感觉,因为他的心血被骗走了,他得到了某种形式的惩罚,在观众心里这是平衡的。
所以罗伊被观众无罪释放了。
罗伊的“女儿”骗术也是了得,她不仅骗走了罗伊的金钱,更骗走了罗伊的感情,要知道罗伊至从离婚后,感情方面几乎是真空的。
这个小骗子最终没能拿到那笔钱,而被她的同伙卷走了,所以她也被观众无罪释放。
至于感情上,罗伊并没有怪她的意思,两个人最后一次见面的对话平淡而真实,这是两个江湖骗子摘下面具后第一次真实的对话,她不是他的女儿,他不是她的父亲。
罗伊原谅了她,因此观众也原谅了她。
至此,两个江湖骗子逍遥法外,而在场一干人等均宣称此两人无罪,编剧的伟大尽在与此。
从《离开拉斯韦加斯》开始,尼古拉斯。
凯奇似乎非常能够诠释心理有点问题的人,而在这个电影里面他无疑古怪到了极点。
这是一部小制作的电影,但非常令人满意。
紧凑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出人意料的结局还有恋恋父女情深,几乎每一个都能够打动人。
不过,也就是这些紧凑和起伏才使得整部电影至少在前一小段缺少点主题。
我一向都喜欢尼古拉斯凯奇的电影,因为他的表演真的非常到位。
比如电影中的ROY收拾房子,害怕待在户外的神经质的眼角抽搐,走在房子中不停的哼哼,真正让我觉得感动的是听见安吉拉的电话留言时候的眼神。
还有在得知整个事情真相时又哭又笑的表情。
就对ROY这个人而言,我是不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正常人”的。
这样他的魅力,他的神经质将遗失而不可寻。
但是当你看见他做一个正常的工作,遇见安吉拉,回到家,从背后抱住亲爱的妻子,并且亲吻她怀孕的肚子时,你会发现,真正的爱是不是要你在寻找到一种平衡后才能找到?
如果一切都是一场骗局如果你是一个多疑的人在和一个人了解之后选择了充分的信任他,结果被他欺骗,你发现之前的情谊只是一场骗局如果你是一个女人,你在心灰意冷的时候遇见了一个男人,深情体贴在你彻底的爱上他之后却发现他并不爱你,一切只是一场骗局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有一天你发现你被自己最相信信任的人欺骗了,而之前的一切都只是一场骗局你会作何反应?
影片从始至终讲了一个完美的骗局有始有终而对如此温情的结尾看后会觉得残酷之后的丝丝温暖然而扪心自问你我如此凡人在面对如此的骗局之后真的会如此这般原谅释然过上平淡的生活?
也许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绝对不是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人的选择我能说我很爱这个结尾吗虽然看起来不那么现实对待生活我们都有选择自己想要的自由然而在事实已经发生的时候也许我们相信错了人也许我们爱错了人也许我们不应该那么投入也许我们不应该对一个人如此可是在可以选择的时候还是选择原谅 选择释然毕竟在那一段里面我们很快乐不是吗也许不曾拥有就不会知道失去的痛苦这句话是我前阵子说的可是此刻我对自己说如果真的没有拥有过哪里知道那刻的快乐呢我们不能因为外面会有车祸发生而不出门我们不能因为会受伤就不去爱我们不能因为有地沟油的存在就不去吃所有的美味我们不能因为那被我们遇见的多少之一的几率引起的痛苦而选择不再相信不再去爱2012第一部电影2012我会再养一个猫咪2012我会尽量告诉自己去相信我想我会做到的
查了下,火柴人是美国俚语,指那种会让人们掏心掏肺外加掏钱的骗徒。
很贴切,这是一部雷德利.斯科特非典型的小品,短小精悍,也是凯奇大叔堕落成烂片之王之前最后能够维续门面的作品。
单从表演层面,奥斯卡影帝从来不水,把一个例无虚发、患有强迫症又孑然一身的行骗艺术家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那眼角神经质的抽搐太出彩了!
也正因为他从不失手,所以女儿梗出现的时候,就相当于剧透,所谓大师必定栽在亲情上面,换种说法,也只有亲情能够拯救一个长期游离家庭及法理之外的骗子。
很喜欢这个具有警世通言的温暖结局,职业骗子只有被身边最亲近的人打落谷底,一无所有的时候才能去找寻内心最缺失的那部分,用金钱换回身心健康的人生,他才是最大的赢家!
他是公司经理,是FBI探员,是银行职员……为什么会有多重身份?
因为,他是一个matchstick man.One, two, three.我不明白,在做开门这等小事的时候为什么要重复三次,但显然,他的朋友已经习惯了他的习惯,同时,他还习惯整齐,习惯洁净,习惯行骗。
他是一个顶尖的骗子,自然没那么容易被抓到,避过了警察的追捕,骗子这行绝对是份赚钱的好工作。
他策划了很多的骗局,而骗了他的,是情局。
人的一生逃不过三种情,亲情、爱情、友情。
即使是顶尖的骗子,也会被情所瞒骗。
感情,向来会让人盲目,除了冷血的人,他不是。
Angela的出现,打乱了他的一切,变得对整洁不那么执拗,变得快乐,学着做一个好父亲。
因为洁癖,他不吃外卖那一类的食物,可是Angela喜欢,他开始尝试;他的垃圾桶里,原来是一个个被塑料袋包裹的罐头,后来,没有了包裹垃圾的塑料袋;他不吃药的话,很容易发病,因为Angela,即便吃的不是精神药,他也减少了发病的频率;他从未担心得要发狂,却因Angela外出没有告诉自己而不眠……他甚至决定改行。
就是这样,他被亲情一步一步拖进了那个为他设下的圈套,而他全然不知,他以为这是个好的开始,却没想到是个深渊的入口。
不得不说,设下这个情局的Frank很聪明,论骗术,他或许比不上Roy,但他利用了一直潜伏在Roy心里的魔魇。
Roy嘴上说Angela是野种,而这个他不曾见过的骨肉却是他心里一直的遗憾,一致的痛。
Frank巧妙地利用了Roy心理上的缺陷,也利用了他们之间的友情。
那个胖子的死,或许是个意外,或许是Frank预料之中的,我更宁愿相信前者,那多少可以证明Angela心里是有这个挂名父亲的,不然,她不会开枪。
枪声过后,一切慌乱起来,谁都没有杀人的经验,没有过多的考虑,Roy决定把一切罪名都扛上肩,作为一个父亲,他必须保护自己的女儿。
联邦警探前,他极力隐瞒真相,他真的爱这个女儿,对她是绝对信任的,因此,他让医生把保险箱密码告知Angela,只因她是自己的亲人。
可惜,这是一个骗局,一个情骗局。
为了朋友,为了“亲人”,他承担了一切,的道德,却是花了半辈子积存下来的钱都被骗走。
要面对自己的好朋友,自己的徒弟设计自己是很难,更痛苦的,是要面对那个带给自己很多欢乐的女孩并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他坐在前妻门前,哭得像个孩子。
一年,够他忘记所有的过往,却不能忘却那个女孩,那个他曾经以父亲这个称呼照顾过的女孩。
我想Roy感到欣慰的是,他令Angela也忘不了他,令Angela对地毯有了兴趣。
相遇,于他,往事已经烟消云散,他放不下的,只是Angela的生活,一如父亲的关心。
“你不想知道我的名字吗?
”“我已经知道了。
”在Roy心里,她永远是Angela。
“我会回来看你的,爸爸。
”她笑了。
他也笑了。
我觉得,这个故事所能感动人的地方,就是揭示了一个道理,即便是没有血缘关系,曾经以父女相称,曾经真诚以对,就会永远有种割不断的联系。
面对亲情,连恨意也要退缩。
最关键一点,凯奇低沉忧郁声音很有辨识度,所以一开始的上门就会被识破Cage的文戏比他的动作片更出彩眼角神经质的抽搐很可爱剧情不合理一个搞诈骗的一点防备心都没有孩子突然蹦出来也不查一查一副很单纯的样子对自己的搭档不知根知底也不提防别说什么感情让人冲昏头脑了。。
诈骗走感情路线的多了去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一个普通成年人都不会这么傻凯奇的强迫症表演足以塞满整个表情包,和洛克威尔的CP也是奇妙7月13日10:44,今晚我还没看,因为我暂时找不到资源,但是我最近一直都在想里面的情节,所以改为五颗星。
尼古拉斯凯奇的演技,无可挑剔,这样的一个骗子,有洁癖,怕日光,强迫症,时常转换不同的角色,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想必是很难的,演技精湛的他,无疑给影片增色不少。
人生真正过得最开心的时光,也许只是一瞬。
而如果把这一瞬当成你整个生命的锚点而倾其所有的承载在此,那么结局大概率会一无所有。
不过还是挺喜欢这个结局的,重获新生后,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伤口也就愈合了。
其实最会演戏的人往往就是最不起眼的人。
只有在得知最后真相的时候,才能将心中的怒火浇灭。
人往往就是喜欢这种一环套一环的东西。
而如果把这一瞬当成你整个生命的锚点而倾其所有的承载在此,那么结局大概率会一无所有。
不过还是挺喜欢这个结局的,重获新生后,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伤口也就愈合了。
IMDB7.3分最关键一点,凯奇低沉忧郁声音很有辨识度,一开始的上门就会被识破Cage的文戏比他的动作片更出彩眼角神经质的抽搐很剧情不合理一个搞诈骗的一点防备心都没有孩子突然蹦出来也不查一查一副很单纯的样子尼古拉斯凯奇的演技,无可挑剔,这样的一个骗子,有洁癖,怕日光,强迫症,时常转换不同的角色,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想必是很难的,演技精湛的他,无疑给影片增色不少。
人生真正过得最开心的时光,也许只是一瞬。
而如果把这一瞬当成你整个生命的锚点而倾其所有的承载在此,那么结局大概率会一无所有。
不过还是挺喜欢这个结局的,重获新生后,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伤口也就愈合了。
电影时长约两个小时,大约有一个半小时我都在挣扎是否要退出。
因为主人公罗伊毫无魅力。
开头罗伊就展现了他的骗术,干得还不错,但没什么震撼力。
开始的受骗的老夫妇怎么样了,电影并没有展现出来,所以我们知道罗伊不是个好人,但也说不上罪大恶极。
非要评价,大概是个模范员工,无论是干诈骗还是卖地毯。
另外一大看点,罗伊和安吉拉的亲情,说实话,也没什么触动人心之处。
安吉拉毫无芥蒂地接受了父亲,实在让人心情产生不了起伏,虽然这也为后面的反转埋下了伏笔。
罗伊找回了女儿,也丝毫不令人感动,没女儿的日子他过得也好好的,甚至十分潇洒,如果不是丢失了心理医生开得药,还会继续这么过。
在这些年的行骗生涯里,他可能确实很孤独,不过就他的职业和对女儿的表现来看,算得上活该。
唯一让这段好受了点的事儿是,安吉拉确实是个可爱的女儿。
结局的反转早有预感,比如第一次见心理医生他一瞬间的异样,安吉拉的自来熟。
不过观影过程中我多次的疑惑都被安吉拉的表现打消,连她要签名时,都产生不了怀疑,她的表现和情感如此真实,也可能确实是真实的。
反转算得上精彩,但弥补不了无聊的一个半小时。
另一个令人疑惑的地方是结尾,罗伊尽管失去钱财,但金盆洗手,收获美好家庭。
(其实日子也不差,都说他是优秀员工。
)在犯罪片中,我们经常会希望主角得有善终,即使他恶贯满盈,因为我们和他有情感的链接。
我感受不到和罗伊的情感链接。
影片前半段极力描绘他父亲的身份,但他也只是个普通还有点差劲的父亲。
这种力度,不足以我为他做得一切披上光环,最多能让我咽下那句善恶有报。
那如果罗伊最后一无所有,正义终得到伸张,会让结尾更好吗?
明显也不会,因为罗伊算不上个十足的恶人,我同受害者也没什么共鸣,看一个犯过错误的普通人被欺骗彻底堕入深渊更不会给我的两个小时带来什么意义。
就算全世界都欺骗了你,你也要坚信唯有亲情不可怀疑。一个有着强迫症但同时诈骗技巧高超的男人,最终却在亲情面前失去了本有的狡黠和理智,如果不是结尾处的情节大逆转,凯奇的形象也许根本还落在一个父亲身上,但当你看到他回归平淡安详的生活时,你就会觉得,也许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雷德利·斯科特的低成本温情小品,反转式结尾。最后被狠狠摆了一道,当我知道饰演片中14岁女孩的艾莉森·罗曼其实当时已经24岁了,才发现又被摆了一道。
雷得利版的《最佳出价》啊,但罗伊本来就是个神经病,他的损失应该比年老的奥德曼先生少。凯奇的演技加一分。
没啥大意思~
剧情拖沓,两颗星给剧中插曲This Town。
凯奇的强迫症表演看起来总显得做作
虽剧情不错,凯奇演技超赞,但被严重欺骗感情太讨厌了扣一星#情感是让人一无所有的最强手段。好爱凯奇,各种小眼神小动作小症状都有意外萌点,洁癖强迫症发作、无奈又率真地头疼女儿的事、吵架乱编理由、一下子心软、第一次和女儿分别时那慌乱劲哈哈哈"9s23uDAD"。父女情真美。重逢挺突兀。
OK,我覺得構思是不錯的,但是編劇好歹帶點腦子吧,真的太扯了吧……怎麼隨隨便便就被騙了啊,漏洞百出。首先,搭檔合作十幾年就為了騙凱奇?!其次,怎麼這麽巧凱奇就把離婚的事說給心理醫生聽了呢?再者,凱奇在公園的時候那麽多女孩,自己又從來沒見過女兒,怎麼就能確定哪個是自己的女兒呢?還有見女兒之前沒有和前妻聯繫嗎?就算心理醫生說已經幫忙約好了但是還是要親自聯繫一下吧,畢竟前妻是女兒的監護人啊。此外,全片好像沒有攝像頭一樣,在機場“偷天換日”真當大家眼瞎嗎?最後,如果搭檔真的想騙凱奇的話,怎麼可能單獨把他留在屋子裏還不做任何防護措施呢?另外,搭檔、醫生、安琪拉屬於私闖民宅,外加故意傷害、尋釁滋事………總之就是非常不合乎邏輯……
凯奇的文艺片,前半部分很难熬
这部片子跟后来的《最佳出价》有异曲同工之妙,情感才是最卓绝的骗术啊。凯奇那会儿还不是烂片之王,山姆洛克威尔和女主的表演都很不错。这个结局感觉和谐的有点不像美国电影了,整体节奏比较松弛,值得一看。
我猜到结局了都
看完剧情简介就想看!~似乎是个很聪明的电影看完发现比想象中差点。。。
人一旦有了弱点,就容易被利用和被欺骗,情节很好,结局也不错。
看到他女儿出现就莫名的有种她要骗他的感觉…………………!
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片子也能称得上是结局意外的!从一开头就能猜到结尾,我还真佩服自己能耐着性子看完!
骗子反被骗。"Do u want to know my name? ""I knew ur name."
结尾狗血,但又能怎样呢?
一个精神强迫症患者,一个手段高超的职业骗子,骗中骗间找到爱情。
虽然这种结局已经不新鲜了,但是还是挺有意思的——呃……如果是跟更老的片子(the game)相比,显得它有意思,那么……算数么>.<
Cage这部电影其实也是非常温馨的,会有种小小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