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次进电影院本来是想去看《玩具3》的,可惜这部电影好死不死的只放映两场,离我时间最近的那场也要等6个小时,无奈之下只能选择阿汤哥的《骑士与白天》了。
《骑士与白天》这部电影国内名为《危情谍战》,一看到这个片名我马上就能联想到这是一部动作爱情片,在后面一两个小时的观影时间中果然验证了我的这个观点。
这部电影大概讲的是阿汤哥扮演的特工邂逅卡梅隆后来共同保卫一项科技成果,并最终走到了一起。
本片剧情比较低能,是那种看了开头就容易猜到结尾的电影。
不过导演应该打的不是剧情牌,而是明星效应,在很多镜头中我们都能看到半裸的阿汤哥在秀着他的身材,旁边站在比基尼装扮的卡梅隆,这种帅哥美女的搭配正是导演的杀手锏。
再次看到沉寂了一年的阿汤哥以后,我的第一感觉是,阿汤哥老了,真的老了,眼角的鱼尾纹更加明显,而后的几场追逐战中也证明了我的观点,虽然竭尽全力在战斗场面中飞奔,还是可以感觉到年过半百的帅哥明显的体力不支和气喘,害我观影时还为阿汤哥的体能感到担心…关于女主角,这位因为《查理的天使》出名的美女卡梅隆·迪亚茨,我也是同样的感受。
通过《变相怪杰》而登上好莱坞荧幕的大美女,在影视圈棍打十几年后,已经从我们熟知的那位爱上摩登大圣辣妹,转变为一位成熟女人,但在好莱坞这种喜欢依靠俊男靓女来吸引眼球的地方,这样一位快40岁的“老”辣妹要如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呢?
我感到很困惑..在影片中阿汤哥与卡梅隆联袂带给我们一场中老年间谍反击战。
像我最开始说的那样,这部电影的剧情逻辑性不强,是一种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电影。
影片从最开始的完美邂逅,到影片中期的男女主角共同战斗,到影片结尾的男情妾意走向未来,整部电影充斥着爆米花情节。
另外有几处影片的牵强的地方实在让我摸不着头脑。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两位主角来到一个小岛,结果被敌军发现,招来轰炸机的慰问。
看到这一段时,我本来还在想肯定有一场空战什么的能够期待下,结果靓汤把卡梅隆敲晕后,他们俩就奇迹般地摆脱了敌军轰炸机,而且神奇的从夏威夷群岛到了奥地利…影片中有类似场景数次,以至于我后来再次看到这种方式维持影片的运转时,只能对自己微微一笑,心想看来靓汤不仅身手敏捷而且还能时光穿梭了,这电影还夹杂着“科幻”的味道,不错不错。
动作戏时也是好莱坞式的狂轰滥炸飞机坦克齐发的战斗场面,影片之中还夹杂着美式惯有剧情中的飞车公路战,无不让我把这部电影看成是阿汤哥在《不可能任务4》前的一场热身表演,如果真作为热身前的表演,那么只能说阿汤哥在筛选剧本方面的功力欠佳。
虽然《不可能任务》系列也是从头到尾的打斗场面,但是其酷到极致的表演方式和更华丽的动作场面更加吸引我的眼球。
这种稍显弱智的剧情,使得我对导演和编剧的能力保持怀疑...虽然感觉把整部电影剧情弱智,耍帅不成之外,也并非没有值得看的地方,例如剧组从美国本土到夏威夷群岛再到欧洲大陆分别取景,让我们领略了世界各地的风景。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奥地利雪地风景,在大荧幕的表现下,格外的引人注意。
此外电影中的对话也颇为搞笑,能够在观看电影时愉悦自己的心情。
总体来说,暂时还是值得推荐去电影院观看的。
原因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在近两星期没有其他大片上映的情况下,如果要你去观看国内上映的低成本电影,还不如趁此空档去看看这两位中老年帅哥靓女的表演。
另外,如果你是阿汤哥或梅隆姐的fan,那么更加推荐你去看,在他俩还能在镜头玩玩动作时看看,不然再过个几年可能只能看他们演文艺片了,虽然这部《骑士与白天》感觉不怎么样,但是还是期待阿汤哥的《不可能任务4》,就像我说的,所以把这部电影当做阿汤哥之前的热身就没错了。
这是一部注定不会成为经典的影片,没有什么内涵,也经不起推敲。
但作为一部动作喜剧,它吸引住了我的眼球,让我笑了很多次,所以说它算是成功的。
老套的故事情节,优秀正值的特工被诬陷,然后全世界的被追杀,还要保护一个陌路女子。
当然,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特工最后大难不死,成为英雄,然后抱得美人归。
不知从何时开始喜欢身临其境的看电影,想象着自己如果是主角会怎样解决一切事情,可当全世界都与我为敌时,我会怎样?
即使我有阿汤哥那样不切实际的好身手,我也没有和全世界对抗的勇气……电影拍的很不错,英雄,美女,美景,还有很多次发自内心的欢笑,特别是接近尾声时,女主角喝完说真话的药,变成话唠,在那里喋喋不休的说个不停,全场观众的笑了,很欢喜的笑,在那一刻,肯定都喜欢上了这个老美女像小女孩一样的可爱,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很有爱。
总体来说,不错的电影,值得一看
记得那是有一天下班回到家,我像往常一样,下载了一部阿汤哥的电影,饭后兴致勃勃地把老婆拽上一起看。
我说,这电影据说热映,阿汤哥的。
不久自己看得入戏了,开始像往常一样评论。
电影不错,但我的评论还是陈词滥调。
这时一旁的老婆坐不住了,说,冷静,这不是咱们一起看过的一部电影吗,有必要这么激动吗。
我马上不假思索地说不可能,怎么可能看过呢,我一点儿印象都没有啊。
老婆无奈地说,你开玩笑的吧,肯定看过,你忘了,在青年宫电影院,那天实在没什么可看的,咱们就……我此刻由不屑争辩变得略有思索,似乎有那么点儿印象,我说,是不是我当时还打了个盹儿?
老婆说是啊你想起来了。
我其实还是不愿意承认,大脑一面在回忆,另一面在调动反驳意识想拼命找出否定的理由。
但是,最终几个一闪而过的回忆画面似乎证明,老婆说对了,这电影好像真的看过。
但是,但是,我的另一个意识还是不愿意承认。
我现在已经到这种程度了?
连自己看过的电影都记不得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最近我好像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情。
我不厌其烦地说着,迷惑着,郁闷着。
我问老婆,你说我这是怎么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能说说吗?
老婆一面骂我蠢连着都记不得,另一面似乎看出了我的不安,最后说,好了好了,这没什么呀,没关系,虽然看过,拍的还是不错,我就再陪你看一次嘛,别想那么多啦。
记得当时和后来一段时间的我,虽然得到了些许安慰,但是一想起来还是久久不能释怀。
你懂得,人在意识到自己数次不能记起自己干过的事情,又自己证明了这种遗忘的真实性,难免会有种莫名的恐慌和郁闷。
后来,我常常独自出差在外,有时候一待就是一个月。
每每这个时候,时间一长,我都会想很多事情,尤其在看完电影后。
我会想到自己的过去,想到小时候,想到老婆和父母,想到兄弟,想到自己的人生,觉得自己对它们都关心太少了。
今天,偶尔又看到了《危情谍战》这部片子,的名字,不禁想起了那天,那件事,那段纠结。
但似乎慢慢地,我想通了些什么。
其实仔细想想,就算是难得糊涂吧,老婆说的有道理,这有什么呀。
关键是,这种时候身边有个人虽然貌似在说你蠢,但实际上你能感觉到,她在深深地关心你;最关键的是,她没有嫌你选了一部旧片,而是仍然能坐在你身边,陪着你,不厌其烦地看第二遍。
因为,你的快乐就是她的快乐……
2010年过半,最让我“感动”的片子是汤姆.克鲁斯和卡梅隆.迪亚兹的《危情谍战》(《Knight & Day》)。
阵容、剧情甚至译名都表白得一清二楚:这的是一部很俗很套路很商业的电影,走进电影院坐定的那一刻,对它亦没有任何期待。
然而,我必须承认,我看得很high!尽管男女主角都不是我的菜。
他们都在躁动,他们都在迷茫,他们都在扮深沉,他们都在讲道理,他们都在挤文艺腔,他们都在拿恶搞当幽默……在这样一个越来越浮躁又越来越沉闷的时代,除了《冰河世纪》、《马达加斯加》这样的动画片之外,让人看得high的电影真的不多了。
皱纹、松弛、褐斑,放大了50倍的屏幕上,汤姆.克鲁斯和卡梅隆.迪亚兹的面容不复少年模样,中年男人和中年女人犹自投入地演绎着略显纯情的戏码。
顶着剩女头衔的卡梅隆偶遇打不死的孤单英雄阿汤哥,总是绝处逢生,偶尔抽空调情,枪战、飙车、打斗,还有意料之中心领神会的笑点……这样的片子属于爆米花,属于可乐,属于想看动作片的男人,属于想看爱情戏的女人,属于远离现实世界的电影院。
当阿汤哥在子弹纷飞中阳光灿烂里,用极其潇洒地姿态走向晕晕忽忽的金发老美女,并送上浓情一吻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笑骂出声:“太假了!
”然而,那一刻,却清晰地感觉到眼眶一热。
用一句用到俗滥的开场白来说,那就是“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会回忆起这个瞬间”——就在这个瞬间,许多画面争先恐后交错着涌进我的脑海:套着飞行员夹克,在战机里青春无比的阿汤哥;头发蓬乱,面孔苍白,抬起剪刀手的约翰尼.戴普;偏分头,圆领T,笑容淳朴的马特.达蒙;最后,还有鱼缸那边眉目如画的迪卡普里奥……现在,他们都老了,胖了;变成了独眼的军官,僵硬的查理,还有胡子拉碴的发福中年男。
看那些片子时的心事早已烟消云散,我们的青春也走了。
然而,这一刻,穿着明黄礼服裙的卡梅隆提着手枪在公路上大步奔跑,长发飞扬;皱纹深深地阿汤哥依然敢于在镜头前秀出腹肌,说肉麻的情话。
青春已死,青春不死。
最近有个名人说他是真诚的骗人,我想说,这样的电影才是真诚的骗人。
无比虚假的故事和桥段,但有最真诚的情怀:正义总会胜利,爱人总会重聚;通俗,但不低俗。
我总觉得,内地的电影人总有一天会拍出《美国往事》和《岁月神偷》,但却拍不出《谍中谍》。
感谢这部片子拯救了目前为止都低迷不振的暑期档,光是预告片就看着既有趣又火爆。
阿汤哥这两年的公关的确做得很差劲,邪教丑闻缠身更让他抬不起头,但这丝毫无损本片的品质。
本片无疑是另一部阿汤哥的经典之作,为这个暑期的大片们树立了一个新标杆。
阿汤在喜剧领域的表演更上一层楼,本片很像是一部搞笑版本的《借刀杀人》,又混杂了一些碟中谍的元素。
罗伊•米勒这个角色特适合克鲁斯,他在《热带惊雷》中展示过的喜剧才华在本片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这个硬汉角色和他一贯塑造的英雄形象又没有太大差别,让人不会有陌生感。
一个有点神经质,有点多情的伊森•汉特(译注:《碟中谍》电影版主角),这就是克鲁斯在本片中的定位了,这样的性格糅杂非常成功,让人不得不爱。
虽然笔者一向不喜欢卡梅隆•迪亚兹,而且她近年的电影业实在乏善可陈(除了《杀人魔盒》以外,不过我估计是全豆瓣唯一喜欢这片子的人了),不过她和克鲁斯的的搭配的确是锦上添花,两人的化学反应十分明显(他们曾合作过《香子兰天空》),在银幕上是一对扮相讨喜,惹人羡慕的情侣。
迪亚兹饰演一个平凡女人(除了她搞定肌肉车的那一手绝活之外),大量和克鲁斯的对手动作戏中她狂拖后腿,充分展示了她独有的喜剧特色表演,虽然在高潮的追逐戏中,她表现的稍微过于老练。
我还喜欢每次一有状况,克鲁斯就给她下药的桥段,尤其是在那场又是游艇追逐又是高空速降的大逃亡中。
PS.迪亚兹穿上比基尼仍然性感依旧。
导演詹姆斯•曼高德同样功不可没,他的《与歌同行》《决战犹马镇》都故事靠谱,节奏抓人,本片可以说是一以贯之。
他对动作场面的把握同样为人称道,比很多同行要出色许多,比如《天龙特攻队》那导演。
他的确是个很有料的动作导演,如果能拿到更大的投资绝对牛逼。
本片的动作摒弃了时兴的快速剪辑,虽然有一点CGI痕迹,但在今天谁能缺了这玩意儿呢?
本片动作场面之多绝对让人叫爽,即将坠毁的飞机上拳拳到肉的搏斗,精彩的仓库大枪战,都可圈可点。
相比之下,反派角色则显得不如人意,彼得•萨斯加德演的很不可信,像是被硬塞进电影里的,很奇怪的,他前一秒还带着波士顿口音,后一秒就彻底没了。
保罗•达诺演一个被克鲁斯保护的科学家,他是一个有才的演员,但在这里他演得过火了,可能导演没提醒他这片子的类型,他还以为自己在演《血色将至》呢。
当然故事本身也有点弱,不过我可不在乎,只看迪亚兹和克鲁斯擦出火花就足够了,其他的全当它们是麦高芬(译注:请参考“希区柯克”词条)吧。
这片子我看的很欢乐,在此郑重推荐给所有喜欢这类好玩片的朋友。
有点像间谍版的《罗曼绿宝石》,灭同类型的《史密斯夫妇》和《杀手们》都跟玩儿一样。
希望克鲁斯能够重振雄风,本片也可以成为卖座大片。
文/Chris Bumbray译/方聿南
虽然这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多少年之后它如果仍然被记得,只是为了嘲笑老迈的汤姆•克鲁斯与过气的卡梅隆•迪亚兹。
如果是在电脑上看它,我不知道会不会坚持到最后。
但是作为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商业喜剧片,重要的是坐在电影院中,不停地笑,以及觉得很酷;重要的是我觉得很好看,艺术之类的可以先放在一边;重要的是这对我可能也是一部有纪念意义的电影。
Knight and Day——这是电影的原名。
在观影之前,我甚至没有查看电影的英文名,只知道它叫《危情谍战》——一个我听了就会忘记的名字,俗得如同香港的cult片。
加上看电影迟到,也没看到片头,以至于回来后才记起来要查查这个名字——然后莫名其妙。
不过仔细想想,当真是为难了翻译工作者,这个Knight的双关意义有三个(我就不多提了,看了的人就会明白),而且是源于英语本身的同音。
不过,我倒是觉得,翻成“骑士与白天”挺好的,很后现代,而且大多数人会记得。
说起影片的内容,那是没什么可以言说的,翻开过去的经典谍战片,《007》、《谍中谍》、《谍影重重》在间谍的创意上都比它强许多(本来嘛就不是一个档次的电影,这么比阿汤哥早就应该气死在片场了)。
不过,它是一部喜剧电影,非现实的喜剧电影,而且干脆让现实的逻辑他妈的都见鬼去吧!
反正子弹都是不会射中的,反正掉进河里是不会淹死的,反正女主角陷入险境男主角肯定英雄般降临的。
甚至最后的结局,我以为要落入俗套的——男女主角因为各自世界的差异太大,于是经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出生入死后,不得不就此分开。
不过这本来就不是要教育人们的电影,要的就是刺激,于是女主角有了特工的身手和敏捷,以及童话般的爱情。
“With me? Without me?”反正电影就在最美妙的时刻散场了,管他的爱情是不是一下子。
观影现场的感受是愉悦的。
在电脑前观影时,你可以因为一个镜头的倒胃口而暂停,喋喋不休一番,甚至就此作罢;在影院是不行的。
坐在300人的大厅的第五排,扑面而来的是阿汤哥那帅到掉渣的台词,以及那深邃而鬼魅的笑容。
虽然年近50的他已经只能靠镜头的突转来掩饰体态的笨拙,虽然他的肌肉已经显得松弛,但是48岁的人能有那个身材,已然是让人羡煞的了。
而卡梅隆•迪亚兹感觉比汤姆还老了十岁——女人啊,在38岁的时候已经难掩青春的逝去,好在她没有装嫩,倒是让我觉得清新自然。
不过影片的最后,我不知道她被灌的是坦白剂还是春药,那个迷离的眼神,翘起的嘴角,以及浪荡的微笑,让人终于回忆起她从前红紫的理由。
就在霎那,专注于装酷的阿汤哥立即开启了无敌光环模式,在枪林弹雨中以最威武的姿态迈步走进迪亚兹,然后深情热吻,枪声都成了浪漫的背景。
我靠,这个时候你还跟我讲什么“太不现实了”,拜托,浪漫点好不好。
虽然阿汤哥的身手那是可以想象的老态毕现,但是人家跑得还是有模有样的,至少“龙钟”这个词还早了一亿万年。
影片的战斗场面除了阿汤哥开挂之外,无任何新意。
倒是飞车的几段,尤其拍得刺激好玩。
比如回头见一摩托高速腾起,转头只看见一个摩托的落下,以及听见车顶一声轰响,镜头的剪辑还是相当的好莱坞。
最后西班牙街头追逐的一段,电车相遇前缝隙的惊险穿越,以及与西班牙热情奔放的公牛们飙速,那是怎样的拉风与有趣。
影片从一开始就告诉你,如果你是为了担心主角们的性命而来,那出门右转是另一场电影的售票处。
看书看得郁闷的时候,懒得用心去理解一部深刻的电影。
我倒是有点喜欢荒诞,在荒诞中体悟不同寻常的味道。
要说这部电影,深究起来是什么也不靠谱的,甚至于最应该靠谱的分手结局也给篡改成了迪亚兹劫掠了阿汤哥浪迹天涯。
当年诗人雪莱拉着一个小旅店主的女儿从伦敦私奔到爱丁堡,到了最后发现,一时的热情也无法掩盖俩人的背景差异,于是婚姻成了折磨。
就像普通的平民女子卡梅隆•迪亚兹(尽管她后来的作为显示出她有做特工的直觉与素养,或者说她天生就与阿汤哥的特工气质有点臭味相投,连做出的事情都一样的不靠谱和天马行空)与卖身给CIA的阿汤哥,论什么都是八辈子走不到一起的,但是就这么凑一块了,还浪迹到了南美的圣地亚哥——这还热情得不够味儿,非得再加上点南美风情。
《独唱团》里有个短文,作者和名字都忘记了,但是内容记得,写的是浪子的爱情,以《天若有情》为例。
里面有句话,“爱情就是那么一下子,兵荒马乱的一下子,过了就过了”,殊为赞同。
《危情谍战》里并不是要颠覆掉这个论断,相反地,虽然它是因为好莱坞流水线的原因而不得不造就一个童话,但是它却用自己本身来证明了,也只有在这样的童话里,爱情和浪漫,才不仅仅是那么兵荒马乱的一下子。
电影观于7月17日 文字成于19日上午
刚刚和亮子说完汤姆是土鳖,我就颠儿颠儿跑去看他的新片《危情谍战》了。。。。
Well,我要说,虽然汤姆的确是土鳖,但也是个敬业的土鳖。
都年过半百了,还去演这种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神勇角色,叔你也太拼了。
至于剧情,非常之扯,之搞笑,我从头爆笑到尾,觉得这票真值了,晚上吃下去的一堆东西估计也在大笑中消化的比较快。
说是一个高中生神童发明了一块电池,蕴含着巨大的源源不断的能量,到底是有多大,可以给一座城市供电,还能把宇宙飞船送上太空!
然后各路神头鬼脑的人物就为了争夺这块五号电池展开殊死搏斗。
总的来说,就是一好莱坞特工版琼瑶剧。
特工是超人蝙蝠侠般的特工,没他干不了的事,没有子弹能射中他,还特懂女人心思,特会玩情调,比007都牛。
琼瑶剧是中老年版的琼瑶剧,你我都知道汤姆和卡梅隆.迪亚兹是多大岁数的人,虽然汤哥的胸肌还健在,卡姐还是很可爱,但是俩人满脸的褶子在时时提醒着我们,人生弹指一挥间。
然后我们中老年朋友的恋爱也可以很刺激的!
雷点哪都有,看你找不找。
两人再次重逢后。
汤哥:我以为你在家。
卡姐:我以为你死了。
卡姐被注射了说真话药水后的对话。
(要真有这么牛逼的药水,FBI是不是要下岗一大批人了?
)卡姐:(含情脉脉地看着汤哥)我现在很想和你亲热,那滋味一定很美妙。
汤哥:他们给你打针了吧?
多喝水。
卡姐:再次见到我,你怎么一点也不鸡冻?
汤哥听了这话,冒着枪林弹雨,径直走到卡姐身边,送上一个深深的热吻。。。。
这片子就是拍给女人看的。
有人年轻的时侯好看,像阿汤哥,有人老去的时侯迷人,像摩根·弗里曼。
多了几分沧桑的阿汤哥,令我不忍卒看,英雄迟暮,看那动作竟有些迟缓,看了眼神,竟有些无精打采。
迪亚兹更吓人,一穿泳装,立马给人毛骨悚然之感,肤色暗沉,肌肉弹性不再,胸部仍然平平,风情却已不再。
纵是打得再惊险,刺激,我断断没有看下去的理由了。
因为,我醒来的时侯,字幕已经出来了。
这部暑期上映的美国大片《危情谍战》让我们在暑期又兴奋了一把。
虽然影片没有跳出好莱坞大片个人英雄主义的臼旧,并且谍战题材也让我们感觉没什么新意,但本片看点还是蛮多的。
看点一,男主角汤姆.克鲁兹。
单就听到这个名字就让许多女同胞疯狂。
在影片中,汤帅锅风采依旧,无论那迷人的微笑还是那酷劲十足的动作都让人心醉。
最酷的无疑就是西班牙庄园那一幕,罗伊(汤饰演)把茱恩救出后带她逃走,当茱恩问罗伊问什么见到她不激动时,汤帅锅转身不顾身后的枪林弹雨径直走到茱恩面前亲吻她,那动作简直酷毙了!
当然,我们男同胞在欣赏和嫉妒汤帅锅的同时,也在慢慢体味卡梅隆.迪亚兹那迷人的身材和迷离的眼神。
两位男女主角的演技毋庸置疑,在于他们第一次合作《香草天空》时已得到肯定,两位无论是动作戏还是感情戏,都丝丝入扣。
看点二,火爆的场面。
无论在波士顿公路上的汽车追逐枪战场面,还是在奥地利屋顶上汤帅锅飞檐走壁,以及在阿尔卑斯的火车车厢内的枪战,还有在西班牙街头骑着摩托车伴着公牛追逐等场面都足够的火爆,强烈的刺激我们的感官,让我直呼过瘾。
看点三,如画的世界风景。
本片在给我们呈现火爆场面的同时,也带我们欣赏世界各地的美景。
那大洋中的热带孤岛,有着柔软的沙滩,青葱的树林,湛蓝的海水,可惜他们很快被发现,必须快速离开。
来到奥地利,典雅的欧式建筑,静静的湖水,不幸的是由于莱恩的不信任,让她暂时失去了罗伊。
在阿尔卑斯山的火车上,窗外雪山连绵,风景如画,只可惜车内枪声打斗一片。
到了西班牙,古老的庄园,盛大的斗牛场面,还有雄伟古罗马斗兽场,当然他们依旧在追逐,无法欣赏美景。
直到最后,莱恩带罗伊逃出上司的控制,沿着海岸线奔驰,他们终于可以欣赏美丽如画的风景,享受两个人的美妙时光,终点就是他们期盼的合恩角。
当然,就像我开头提到的那样,本片没有逃出以往好莱坞大片个人英雄主义臼旧,谍战的题材也陪伴我们几十年了有些厌倦,并且影片的开头让我们有点摸不着头脑,故事的进展有些突兀,直道41分钟时才知道个所以然。
但总体看来,《危情谍战》还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莱坞大片,推荐指数:8。
看了10分钟的时候,我就在想,你们骂吧,你们开始怪声怪气地讽刺吧,讽刺这老去的英雄和迟暮的佳人吧,讽刺这俗套的剧情和老掉牙的套路吧。
等看完电影来到这里一看,果不其然,豆瓣的童鞋们对knight&day的确不太感冒。
高中的时候,我参加过一个影评兴趣小组。
犹记得当年许多品学兼优,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好学生们在每次观影后兴致盎然,对每一部经典影片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各种手法、蒙太奇、寓意,每一个人都能引申到人生观世界观哲理寓意上去,我一直都是很小心地听着,不敢打扰立场鲜明领悟透彻的同学们,唯恐这会玷污了他们拥有的那些深刻感想。
一直到某一天兴趣小组的老师心血来潮点名要我说点什么,我才有些抱歉地地看着大家的眼睛说:我一直都觉得经典的电影有许多值得思考和感悟的片段,但纯粹的故事片动画片武打片也有他们自己的生命力和价值所在。
我还能清晰地感受到当时我话音刚落时候的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在一次上流社会的宴会里,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政局时事,经济命脉,时尚话题以及风云人物的时候,我突然讲到了外婆家镇上有一个推着自行车的人卖的冰棍非常好吃那样。
我虽然没有因此而感到局促,但是显然大家就像看着外星生物一样地盯着我。
回到这部中文译名照常烂到会挡走许多观众的美国大片上来(我也无法用中文去表达这个片名,但是,意会,感觉就很好)。
我依然相信,电影,至少是有两种以上功能的。
而在其体现娱乐轻松甚至淋漓尽致的功能方面,knight&day无疑做得非常好。
就让我们抛开许多成见和莫名挑剔的眼光,回到这部电影本身上来吧。
当你们是带着一种完全放松的心情去看它的时候,我相信许多人会明白一个拍出《致命id》这样有节奏感的电影导演是不会带给你们只有讽刺和失望的观影情绪的。
影片的前半部就好像是一个童话。
是的,我想只有童话才能形容它的美妙。
也只有意识到这是一个童话,才能看到它的行云流水和赏心悦目。
到了中间,开始变奏。
不,不是从童话变回到现实,只是水到渠成的怀疑,只是亘古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真相永远只有一个,而且,不能保证人们在当时甚至一直到死亡的那一刻就能够通晓明白。
人们只能选择要么无条件地信任,要么放任内心底里的质疑吞噬一切。
你可以说这样的议题很俗套,甚至最终给出的答案也丝毫不新鲜。
呵呵,可是,有多少人是真正在俗套的选择面前终于明确地知道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又有多少人一次又一次地吃一堑却永远不长一智呢。
在有些沉重的脚步声中走了一会以后,当卡梅隆迪亚茨被注射的诚实血清发挥效应的时候,我们完美的童话又开始了。
我喜欢她轻松地唠叨着那一堆不是主题的话,我自然也喜欢自始至终带着微笑举重若轻的阿汤哥,只是到了这个时候,童话里的男女主人公才开始真正地默契在一起。
而可以陪着他们那么乐观那么笑傲江湖的我们,无疑也会轻易地被感染,让自己的心绪瞬间变得明亮。
就好像在炎热的夏天吃下爽口的冰激凌,我只能很俗气地说一声“好爽啊”来表达我看完这部电影的心情。
我始终相信事物的真实本源就是最美好的,就好像我们不会去要求死亡金属里要有肖邦的浪漫,不会去要求朋克音乐里面会有一段钢琴独奏一样。
所以,在很轻松甚至觉得酣畅淋漓地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突然想起了赤木晴子第一次遇到樱木花道的时候问的那句话:你,喜欢打篮球吗?
1,西班牙街头追逐。2,只能说实话的卡梅隆。3,18小时瞌睡虫……
阿汤哥换汤不换药,依旧二流特工的模样
老路子 不错 两个最喜欢的演员
其实不错哎,挺好笑
2010。7。10 万达 JY我和富二代。
三星半吧,还有点搞笑~
我喜欢快节奏 简单老套却有新意的故事
史密斯夫妇的谍影重重,碟中谍遇上霹雳娇娃。汤叔卡姨,我就吃你们这一套。
再次验证主角不死论,连伤都没什么。
好娱乐好萌
重新迷上阿汤哥!!
西班牙风光无限好
两个人老珠黄的男女主敢不敢再2一点。。。。。话说国配听得我慎得慌
我彻底没有语言了。。。
老套路····都老了·····
大爱克鲁斯。
卡梅隆老了
靓汤开了外挂的!!!!!
狗血剧情 不老TOMCRUISE
可以再混乱一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