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讨巧的政治正确的电影女权、girls help girs有点看纪录片的感觉那么真实那么合理让你很难不相信girls have strength, girls have power看了一下豆瓣的评分 可能确实入不了一众见多识广的影评家的法眼 但我认为它存在的价值不该是满足影评家,而是给悬崖边上的女性提供她们需要的力量希望女生男生能拥有同样的性自由 我的意思是希望男生能和女生一样检点自爱
首先不是聊电影艺术的影评,自己的有感而发碎碎念记录而已,短评写不下。
3星⭐,6.5/10,因为主题加星(没错就是女性主义)拍的不够燃,不过现实中的女性维权其实就是很难很生活没有那么燃。
没有一个大高潮,没有像《感谢上帝》那样让观众悲愤后期又燃又感动,三个女人也没有像感谢上帝那样大家联合起来有很多的交集。
因为真实的情况确实不必那样,所以更添真实。
画外音旁白也蛮有意思节奏和剪辑其实有一点怪,可能是故意想营造真实感,做的不dramatic。
前面感觉讲的是政治,还有职场升职,直到后面才发现原来是关于性骚扰的主题。
(对,看之前我没看简介也没看评论没做功课)三个女演员的都挺好的,不过我倒是有觉得塞隆表现一般,比不上我的寡姐!
Kayla这个角色的表现让人紧张,她的每一个选择带来的后果很不同。
只要是#Me too主题都会支持。
没有被性骚扰过,只是15年有受到过现在叫所谓的荡妇攻击。
想到了去年大概五六月份的时候,当时我的一个下属被我另一个男下属 多次性骚扰(一起去玩,还有回家路上),当时我没有很相信她,我们都觉得她也有问题是她自己想太多。
看到最后一句说:“很多人即使是女性对骚扰指控都持怀疑的态度,直到自己也受到了骚扰。
” 现在觉得当时没有非常支持她真的很后悔,虽然我们现在的关系也特别好,哎… 之前觉得那个男的是憨厚老实的,不会那么做,后来他又做了很多别的事情,让我们知道他是一个怎么样的恶心的人。
所以…觉得这个社会真的是对女性很不好,即便是我这样一个女性主义的人,当初都没有选择真正的相信她,帮助她。
现在要给她推荐这个电影,并为当时的想法和她道歉!
去年还看了一个类似的纪录片,《在金牌的核心美国体操丑闻》,女体操运动员们一个一个勇敢的出来发声控告队医。
都是女孩子们集体站出来扳倒权力很大的恶男。
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电影。
在金牌的核心:美国体操丑闻 (2019)8.92019 / 美国 / 纪录片 / 艾琳·李·卡尔
爆炸新闻 (2019)7.22019 / 美国 加拿大 / 剧情 传记 / 杰伊·罗奇 / 查理兹·塞隆 妮可·基德曼先说关键词——潜规则。
个人觉得本片最大的亮点就是改编自真实事件,而且是没多久之前才发生的真实事件。
据说好莱坞一众电影人早就盯着现实中的这个事件了,本片男主罗杰现实中的原型才死了没多久,这部电影就腾空出世了!
现实中的故事原型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本片却是说的很清楚了,就算有虚构成分,估计占比也很低,毕竟这样的事件太真实可信了,甚至可以说稀松平常了,即使在不同体制国家的观点或者看法不同,但是我相信人性的初始都是一样的!
故事说的就是美国大亨默多克(这人我听说过,他就是和中国邓文迪有一段婚史的超级富豪,我觉得他俩的故事拍成电影,估计比本片还精彩!
)旗下的一个媒体公司,应该是电视媒体,还很出名和赚钱,因为本片的男主罗杰说一年给默多克家族挣的纯利润有1500000000美金!
而罗杰作为这个公司的话事人?
CEO?
总经理?
反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主政这么多年,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癖好,那就是利用自己的权利和女员工对于工作上的需求,忄生马蚤扰甚至是诱女干了很多女员工!
最终由妮可基德曼饰演的格雷琴首先提出控诉,到当家花旦塞隆饰演的梅根,到新员工小丑女等诸多受害女性纷纷站出来,扳倒了罗杰!
故事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给大伙儿演绎的还挺精彩,一是想扳倒亿万家产的老板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二是个中的所有演员的心理变化确实演绎的非常真实精彩!
比较讽刺的是,最后的字幕说,赔偿那么多受害女性花了5000w美金,而开除罗杰他们却花了6500w美金!
当然,片中有一段对话,罗杰对他的老板说“我不在乎钱…”我觉得这句话是真的!
其实,从我一个底层的小人物的认知来说,这个事件有点突兀了,可能是体制不同,态度和观念不同吧,我觉得一个纯利润15亿美金,甚至是和美国政界有些千丝万缕关系的媒体业大公司的CEO,哪还需要去那啥马蚤扰,主动投怀送抱的怕是都排不过来,这里面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几个主演倒是厉害,最早认识的塞隆是在电影《女魔头》里,后来看到她的写真才发现,如此美女竟然能在电影里把自己丑化到如此地步,《功夫足球》里赵薇的丑化和《食神》里莫文蔚的丑化和她不具可比性!
我作为一个和刘强东得了一样的病——脸盲的人,我还是能把妮可基德曼分得出来,但是遗憾的是,老是想不起来她的代表作,觉得哪哪电影就有她,就是想不起是哪哪部电影!
小丑女就不用说了,她大概是长了一副个性鲜明的脸蛋,让人过目不忘,但是总觉得小丑女的形象最适合她,或者是深得我心!
男主不认识,但是这个大胖子别看戏份不多,但是他把一位顶级大佬演绎的形象真实,既有大佬的威严又有老色批的猥琐,互不冲突!
推荐指数⭐⭐⭐
最近,国内疫情好转,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则持续走高。
川建国同志在各种场合各种“作”,也反映出他的日子也不好过。
恰巧最近看的一部电影《爆炸新闻》(Bombshell),川建国在里面被迫“客串”了一把。
这部电影是真人真事改编,而且特别标明除某些新闻片段中出现真实人物(也就是川建国啦)之外,其他角色都由演员来扮演。
老川的戏份不是主线,主要是用来烘托出女主梅根。
梅根是福克斯新闻台的当红时事主播,性格坚强果敢,敢于为“歧视女性”问题叫板老川。
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位手握舆论武器的新女性,也在遭遇上司罗杰的“性骚扰”后一直不敢发声(长达十余年。。。
)。
后来,另一位女主播公开起诉罗杰,陆续几十位女性都出来作证后,梅根犹豫再三才终于勇敢站出来作证,为诉讼胜利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影片主要描写诉讼发生到诉讼结束的事情。
然而,诉讼结束后呢?
影片给出了一行字幕:福克斯赔偿受害者们5000万美元,给罗杰等涉事高管发了6500万美元遣散费。
我想,这行字幕可以当选为本片最具冲击力的一刻。
短短一行字,揭露了赤裸裸的真相:革命从未成功。
这部影片分了三条人物线推进,各自从不同方面表达主题,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明显缺乏整体性和戏剧冲突。
目前的豆瓣评分是7.1,不算低,感觉更多给了这个主题本身。
后续,我想从博弈的角度,聊聊现实中的各种不可描述但有真实存在的“潜规则”。
塞皇,妮可,玛格丽特,还有美剧小花旦《非典型少年》的布里盖特和《真爱不死》的丽芙。
从主角到配角,可谓众星云集、星光熠熠。
再加上以近年轰动性的福克斯性骚扰丑闻为主题,正片还没出就已吊尽胃口。
总体来说,相较于演员阵容,成片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不至于乏味无聊。
剧情有起有伏,偶尔混进的纪录片似的拍摄手法也许是导演特别用意,想尽量表现客观性吧。
对于这部电影,我认为意义不在于艺术表现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电影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和引发的社会意义。
想成为女主播,你得金发、长腿、姿态妖娆。
你的价值不在于播报出的新闻,而在于你本身是否吸引boys和likeable。
想成为当家花旦,得有奉献身体的觉悟,上至CEO、二把手,下至明星栏目男主持,别人想睡你就得给睡。
当看到在福克斯工作的都是清一色的金发女郎时,震惊之余也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女性把头染黄。
Objectification(人格物化),把女性当成没有权利和感情的物体,女性存在的价值只为供人玩赏,你的声音和观点没人在乎。
个人看来,全片高潮在结尾5分钟。
当鲁伯特默多克接过来自Trump的电话,然后宣布接管福克斯新闻CEO一职时;当挣扎在福克斯的lesbian默默将刚拿出的相片再次放回抽屉时;当Kayla在看到默多克后毅然决定放弃这份工作时;当镜头扫过一众女主播脸上透出的淡淡失望时,这个结局告诉我们:反抗性骚扰之战,才刚刚开始。
老奸巨猾的默多克用牺牲Roger来换取平息众怒,而对福克斯的女性们而言,Roger的功勋被默多克赞扬而对性骚扰恶行却只口不提,管理层团队也是沿用原来的,这场以自己职业生涯为赌注的抗争得到的最终结果只是换汤不换药,一切如常。
更讽刺的是,Gretchen获得2000万赔偿和福克斯道歉的条件是一份strict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严格保密协议),她不可以再和任何人说这件事。
"You will be muzzled (你要被钳上口罩), Gretchen",说真的,这句话瞬间将心情荡到谷底啊,又一份以金钱换取沉默的NDA!
然而,影片最后以一句Gretchen的"Maybe"结尾,却让人燃起一丝希望,这份希望来源可能不是Gretchen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万曾遭受不公平或歧视待遇的女性,会慢慢站出来,勇敢说出自己的故事。
希望如后记所言,"Those women who risks their careers to speak up against Alies were among the first to bring down a public figure of his stature, but not the last." 愿世界和平,众生平等。
版权所有,欢迎关注公众号【闲侃美剧】
1、说真的,其实三个女主人公的交织和交替,会拍出很好看的电影,结果三人女主人公大部分成为了工具人,让我无语。
2、无关政治,但是社会、政党、员工、民众在听说到这个爆炸新闻后的反应是什么?
也没有描述,全篇都是较为乱糟糟的状态,也许会有人说这就是新闻台的日常,但是这么没有人物性格的日常却不是电影所需要的。
2016年,因被多名女性指控骚扰,艾尔斯被迫辞职,凯利和卡尔森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新闻台尝试向凯利试压,强迫她出面支持艾尔斯,被她拒绝。
影片名人众多,出境的总统就有好几位,还有现任总统。
美女如云,众多的美女主播各显其能。
而且还有两位美女影后压阵,塞隆和妮可。
很养眼的一部片子。
影片以真实的题材来向行业潜规则发起挑战。
应该说还是很有勇气的。
最终的结果是挑战成功,受害者获得道歉和赔偿。
不过,没有失败者,潜规则的实施者虽然离职但也获得丰厚的补偿。
精致利己无往不利——《爆炸新闻》
今天聊聊电影《爆炸新闻》。
片名Bombshell / Fair and Balanced (2019),别名爆炸性丑闻(港) / 重磅腥闻(台) / 性感炸弹 / 重磅炸弹 / 公正与平衡。
这部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美国福克斯新闻前CEO罗杰·艾尔斯(RogerAiles)因性骚扰案离职的一段故事。
故事以真实人物明星主持人梅根·凯利(Megyn Kelly)、格雷琴·卡尔森(Gretchen Carlson)为原型,加入一名其他被骚扰女性的集大成者凯拉·波皮西尔(Kayla Pospisil),通过三位女性视角,表现这段职场战斗。
真实的梅根·凯利vs演员查理兹·塞隆
真实的格雷琴·卡尔森vs演员妮可·基德曼
大家对传媒大亨默多克应该都比较熟悉,最熟悉的大概就是他和邓文迪的一段婚姻八卦。
默多克打造的传媒帝国影响深远,而罗杰·艾尔斯正是帮助默多克打造传媒帝国的一名大将。
罗杰·艾尔斯在1996年成为福克斯新闻的CEO,一路掌舵,大幅提升福克斯新闻收视率,帮助福克斯新闻成为全美新闻王者。
他还是美国多位共和党籍总统的顾问,选举帮助理查德·尼克松、罗纳德·里根和乔治·布什三个美国总统,政治关系很好,一手捧红梅根·凯利、格雷琴·卡尔森等当家花旦主持人。
在2016年帮助懂王竞选时,福克斯新闻发挥大本营作用,呼风唤雨好不风光。
不过好景不长,就在2016年的时候,被福克斯新闻解雇的格雷琴·卡尔森起诉罗杰·艾尔斯性骚扰。
没几天罗杰·艾尔斯就被解雇,第二年病故。
其实从罗杰·艾尔斯拉动收视率的手段,观众们就可以看出他对女性的态度。
物化女性还只是说得轻的,女性在他眼里根本就是个工具罢了。
罗杰·艾尔斯总是强调新闻台是视觉节目,将镜头聚焦在女性裸露的长腿上。
白花花的大腿这点倒是在国内不少综艺台能看到,真是好的学不会,坏的一学就会。
罗杰·艾尔斯用手中的权力迫使被害女性屈从。
他总是强调忠诚,愿意跪在他两腿之间的人就会被认为忠心耿耿,会得到提拔重用和更多的曝光机会,不愿意服从的人就会被打入冷宫,甚至解除劳动合同。
管理庞大集团的一个要点就是忠诚,有才华的人有的是,但只有忠诚的人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不过罗杰·艾尔斯把忠诚完全用错了地方,庞大媒体集团成了寻芳猎艳的狩猎场。
不对等的权力与地位,让他日复一日地更加肆无忌惮。
更何况潜规则也是规则,只要按规则办事,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打破头挤进来。
《爆炸新闻》快速切换的镜头就像繁忙的媒体工作一样,整部影片十分精致考究。
主演们查理兹·塞隆、妮可·基德曼、玛格特·罗比也都是女神级人物,各自奉献了精彩表演。
表演虽精彩,职场性骚扰实事件却并没有得到解决。
女工不能将矛头指向福克斯新闻,只能指向具体员工,罗杰·艾尔斯性骚扰事件后愈演愈烈,又爆出了哈维·韦恩斯坦的性侵事件,促成席卷全球的“MeToo”运动。
《爆炸新闻》完全聚焦罗杰·艾尔斯被起诉曝光的人生最后一段经历,对罗杰·艾尔斯拉升福克斯新闻收视率的过往辉煌毫不在乎。
在影片中,罗杰·艾尔斯也是被塑造成十恶不赦的淫魔恶棍,丝毫不会引人同情。
不过向反派发起进攻的人就一定是好人么。
并不。
打响反抗职场性骚扰第一枪的格雷琴·卡尔森暗地收集了一年多录音资料,在职场遭受排挤后才发起反抗,作为领头人,她的获利也是最高的。
梅根·凯利等一大票人更是采取观望态度,相互利益交换后,更加纵容了罗杰·艾尔斯。
凯拉·波皮西尔所代表的的一群无权无势的职场新人,更是毫无话语权,在场外观望了很久很久。
灯塔国的制度缺陷导致整个事件中并没有伟光正的人,而是给人狗咬狗一嘴毛的感觉,每个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大型企业一把手长期潜规则女职工,被开除女职工拿出长年收集证据起诉好色领导,众多既得利益者纷纷加入其中痛打落水狗……资本家对自己的保护还真是全天候全方位的,更离奇的是,东窗事发后当事人也只是拿钱走人,连个刑事犯罪都构不成。
闹得全球人都知道的丑闻最后只需要用钱就能封口,丝毫不介意灯塔国的光辉更加耀眼,还真的是刑不上P9,礼不下P6。
看起来好像是一群自由独立女性高举正义大旗,向黑心资本家发起清算,其实只不是又一种政治正确,大家开开心心地完成资本再分配。
再遇到类似情况,资本家们的态度肯定是“我错了,下次还敢”。
有意思的是,《爆炸新闻》也只敢塑造一个特定的人物角色罗杰·艾尔斯作为全片反派,更大的人物默多克还是要保持着一点正面形象,毕竟大家还是要恰饭的。
纵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对《爆炸新闻》感到不爽。
《爆炸新闻》提名了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两项大奖,最终获奖的却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
精致利己无往不利,政治正确大赚一笔。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妙看影视
This is my first time watch this type of film, and it really surprised my a lot. I thought this is a film focus on the conflict between journalism and policy (or journalist and president or something). But I found it is more about harass. 当年读《房思琪》我都没有读不下去,看这电影倒是缓了好几次。
当被害者因主动揭开自己的伤疤而痛苦万分时,犯罪者却恬不知耻地辱骂下属来泄愤。
“美国公司的第一条规则,女员工不能起诉上司”,上位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将性交易视为一种给予下位者“插队”权力的恩赐,即使坐在轮椅上早已丧失性功能也要性骚扰下属,多讽刺。
为了提高收视率不择手段的Roger最后被打倒、甚至高层将女性权益置于利益之上都是因为audience prefer to see。
Carson 对着镜头说“let me be your first one”的时候有震撼到我。
片尾曲将这些女孩称为“soldier”,她们以自己的职业生涯为赌注挺身而出指控并打倒如此有声望的公众人物, “but not the last.”不知道为什么评分低,可能因为我以前没接触过这类片子吧,反正我很喜欢。
最后,Robbie这几年演了好多女性主义电影啊,Theron好有气场。
没看完,节奏太慢了,而且一开头都是为了些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纲上线啊?
小作文真的是毫无代价的攻击手段啊,只要她们愿意,几乎就能让任何一个男性社死。
“做自己”真的是政治正确得很啊,中年主持人素颜上全国电视节目就是做自己,观众不想看了换台了就是外貌歧视?
领导受不了因为这个降低收视率批评她就是职场霸凌?
后面应该涉及职场pua的内容没看下去,过于低级,到了那个层次,为了得到一个fox上镜主播的机会,多的是美女疯狂扑上去,必然不是大人物主动去要求实习生漏个腿。
电影照进现实,特朗普能赢一点也不奇怪了。
你是个正常的美国人,打开电视,看到一个变性的老护士当上了四星上将,一个分不清男女的异装癖当上了核工业部副部长……他们履历比起其他人毫无优势,就凭打性别牌才做到今天。
希拉里出了是个女的可以打性别牌之外,有哪点适合做一个总统?
特朗普很烂,总比希拉里好得多,大家太需要一个反政治正确的总统了,他的当选有力证明了这一点。
emmm看完回去给《朱迪》加一星
三人所面临的对抗相同但无交集,均去例证性骚扰只是重复无效果累加,因此既然预先定调了结局,再讲媒体人Roger已无意义,给出的肤浅形象无法从专业性与人性的反差中去评判(对比去年纪录片分歧与征服罗杰艾尔斯的故事),只能说好莱坞是生意场,如此大卡司“不念旧情”的借时政和女权东风炒热度,投机行为也像极了去年的“副总统”
群戏和叙事也太杂乱松散了,真是浪费演技和题材。依然期待有关于反性侵运动更优秀的改编电影。【这堪比整容的化妆太厉害了,开场白我明明已经从声音认出了塞隆,但见到脸之后开始不敢认,进度条逼近一半我仍然在试图确认塞隆在哪:)
初看主题导向、矛盾关系与阵容配置以为是另一部洛城机密:塞隆=克劳(中坚);罗比=皮尔斯(新贵);基德曼=史派西(倦闲);利思戈=高老队长克伦威尔。看完发现,品质暂且不论,影片的调子却悲观了许多。那部经典新黑只需摆平警腐,便收获了新的希望,而本片却是换了另个性骚倾向主管上台,恨到新人罗比当场弃牌……片中对性骚态度最坚决的都是新人!那位雀斑鼻年轻女助便一度质疑塞隆热衷调查是否碍于形象在装样子?更资深的基德曼虽为控诉发起人却是在被解雇后才行动并最终拿到天价和解封口费。一场丑闻,旧有所得,中坚不摇,新无所依,老狐狸(Fox)换汤不换药!(不过查里兹塞隆与约翰利思戈的状态也堪称一款让人唏嘘的影迷情感炸弹:后者75岁属于自然衰老,前者75年次竟也因削颊而开始在曾经的自己与玛丽亚贝罗之间反复变脸?)
为什么看完这种电影还有人在评论里只知道说演员真漂亮
看不进去
塞隆真好看,剧情淡如水,不如看安妮斯顿那部剧………
对不了解事件的人不太友好,我更愿意把这理解为拍得不好
Liberal porn
同样的题材和故事交给亚当麦凯那样的导演拍会是完全不同档次的呈现。
拍的真的很寡淡
刚刚看到海报才想起来看了这部片子,回想了一下,甚至要等到我打开了剧照才想起剧情。一部事实非常重磅但是电影呈现非常无力的片子。
自作孽不可活。仗着权势欺压霸凌以及压榨女性的渣滓们,迟早要领受自己种下的恶果。
我看的时机不对,现在美国的疫情不断飙升,今天的确诊人数是60万,死亡2万6。在这个背景下,看到玛格丽特罗比把Fox电视台大佬下台说成世界末日,总有种怪异的感觉。
这样的卡司拍成这么一般,只能怪剧作和导演了
共和党宣传机器fox的对女下属性骚扰丑闻。(民主党本营是NBC)大公司潜规则是有的,但是我没太明白许多女性站出来发声指控的动机是什么?公司黑暗恶心这个不用说很多地方都是,但是,大家毕竟首先关心保住工作,所以这场官司的赔偿是讲好人人有份?其次,不要高估人心和正义,一个女同事被潜规则时大部分人绝对不是同情不是义愤填膺。
五星给这部电影拍摄了被忽略太久的题材,相信它的勇气和开创性会影响很多人。女主们个个都很优秀,敢于站出来为弱者发声,男女平等不是一句空话,我们的社会太需要这样的作品了。
挺好一个题材,被讲得稀碎……女权和性骚扰讲得一点深度也没有,情绪代入感更是弱,台词更像一部三流制作的青春片……剪辑也是一塌糊涂……这么好的卡司,浪费至极! 本来也是冲着最佳化妆和发型奖去看的,但是发型还说得过去,化妆真有些惨不忍睹……
虚构的罗比的角色好像更出彩一些,可能正是因为虚构的才好写故事……
不谈立场,单说这剧本码戏码台词的功力了得,值得学习,但有借助戏剧化的情节掩盖故事线逻辑欠奉的嫌疑,关键转场略生硬。本以为Charlize Theron整容了,不仅没比以前更美,还影响到她表情和台词了,经豆友指正是Theron化了特效妆,声音和形象更接近Megyn Kelly,可能是先入为主了,她的表演并没给我特别深的印象。一部戏看她和Nicole Kidman两张假脸也是够难受的。John Lithgow演这么好反而没提名奥斯卡。